期刊文献+
共找到24,83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脑精油分离组分对大肠杆菌运动及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1
作者 范鹏辉 陈光浩 +3 位作者 刘子瑞 蔡昕妤 万媛媛 苏健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为探究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龙脑精油对大肠杆菌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接着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分别测定龙脑精油3种组... 为探究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龙脑精油对大肠杆菌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接着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分别测定龙脑精油3种组分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后通过泳动丛动实验和结晶紫染色法分别研究了龙脑精油3种组分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泳动丛动能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分别有27、24、19种挥发性成分组成,其中龙脑精油原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为右旋龙脑,占比19.93%;轻组分中桉叶油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19.36%;重组分中右旋龙脑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8.92%。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6.25μL/mL,且在亚抑菌浓度下均能延缓细菌生长;在1/2 MIC和1/4 MIC下3种龙脑精油均能降低大肠杆菌的游泳运动能力与丛集运动能力,并能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生长;其中龙脑精油重组分对大肠杆菌泳动丛动能力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效果优于龙脑精油原油和轻组分;龙脑精油重组分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抑制效果优于原油和轻组分。由此可知,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对龙脑精油进行切割,可以定向富集龙脑精油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有效提高龙脑精油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脑精油 分子蒸馏 大肠杆菌 生物被膜
下载PDF
大豆寡肽对高山滑雪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调控作用
2
作者 武俸羽 李晓琳 +5 位作者 赵文艳 刘宇飞 孟妮佳 许岩 吕克宁 李慧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79-83,共5页
将30名黑龙江省高水平高山滑雪男子运动员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大豆蛋白组、大豆寡肽组。在高强度训练后每组分别补充对应营养补充剂,共8周,测量训练前后各组体重、血乳酸含量、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血清睾酮含量和血清皮质醇含量的... 将30名黑龙江省高水平高山滑雪男子运动员随机平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大豆蛋白组、大豆寡肽组。在高强度训练后每组分别补充对应营养补充剂,共8周,测量训练前后各组体重、血乳酸含量、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血清睾酮含量和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大豆寡肽组运动员体重变化不显著(P>0.05),空白对照组与大豆蛋白组的运动员体重显著降低(P<0.05);大豆寡肽组运动员的血乳酸含量、血清肌酸激酶活性、血清睾酮含量及血清皮质醇含量的变化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与大豆蛋白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大豆寡肽可以减少高负荷训练后运动员体内乳酸堆积、促进肌肉损伤恢复,具有促进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寡肽 运动员 运动性疲劳 恢复 高山滑雪
下载PDF
乳酸菌接种发酵生产辣椒酱的工艺优化
3
作者 万景瑞 蒋鹏飞 +5 位作者 史冠莹 肖作兵 张乐 赵丽丽 赵妍 王赵改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为解决传统自然发酵辣椒酱生产条件不受控制、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以期通过接种不同乳酸菌和优化发酵工艺生产一款高品质的辣椒酱。本研究以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总酸、辣椒红色素、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对照、单因素和正交试... 为解决传统自然发酵辣椒酱生产条件不受控制、产品品质不稳定的问题,以期通过接种不同乳酸菌和优化发酵工艺生产一款高品质的辣椒酱。本研究以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总酸、辣椒红色素、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对照、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辣椒酱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发酵辣椒酱产品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菌种接种量>蔗糖添加量>食盐添加量,辣椒酱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乳酸菌三菌为最适菌种,接种量2.0%、大蒜添加量8%、蔗糖添加量7%、食盐添加量9%、发酵时间15 d。利用此工艺生产的辣椒酱整体品质最优,产品鲜亮有光泽,呈亮红色,组织细腻均匀,发酵香味浓郁,酸咸味适度、辣味突出,产品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接种发酵 辣椒酱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萃取剂协同超声波提取香蕉皮果胶及果胶复合膜的制备
4
作者 陈妮娜 曾稍俏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以果胶的产率及理化性质为考察指标,采用不同萃取剂协同超声波法提取漳州天宝香蕉皮果胶,以壳聚糖(CS)与自制香蕉皮果胶(PEC)为成膜基材,甘油为增塑剂,氯化钙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果胶(CS-PEC)复合膜,研究壳聚糖与果胶共混聚合比例、甘... 以果胶的产率及理化性质为考察指标,采用不同萃取剂协同超声波法提取漳州天宝香蕉皮果胶,以壳聚糖(CS)与自制香蕉皮果胶(PEC)为成膜基材,甘油为增塑剂,氯化钙为交联剂制备壳聚糖-果胶(CS-PEC)复合膜,研究壳聚糖与果胶共混聚合比例、甘油添加量、氯化钙交联浓度、交联时间对复合膜机械性能、阻隔性能、热封性能及抗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剂协同超声波法制备香蕉皮果胶得率和品质较好。壳聚糖-果胶(CS-PEC)复合膜制备的最优工艺为:壳聚糖与果胶的共混比例为3∶1(g/g),甘油添加量0.4%,氯化钙交联浓度为质量分数2%,交联时间为5 min,复合膜的过氧化值2.70 meq/kg,水蒸气透过系数0.87 g·mm/m^(2)·day·KPa,抗拉强度14.42 MPa,断裂伸长率11.3%,热封强度159 N/m,溶胀度38%,CS-PEC复合膜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螯合剂 超声波 香蕉皮 果胶 复合膜
下载PDF
荷兰豆发芽富集锌元素最佳工艺探究
5
作者 刘一静 谭长江 +1 位作者 狄飞达 张驰松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以荷兰豆作为主要原料,干制后,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锌元素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并探索荷兰豆发芽富集锌元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为18 h、发芽温度20℃、浸泡温度30℃、硫酸锌质... 以荷兰豆作为主要原料,干制后,使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锌元素的含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并探索荷兰豆发芽富集锌元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为18 h、发芽温度20℃、浸泡温度30℃、硫酸锌质量浓度100 mg/L,在此条件下,荷兰豆中的锌元素的含量为705.3746 mg/kg,是未经过处理荷兰豆中锌元素含量的94.77倍。该研究为荷兰豆发芽富集锌元素工艺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豆 发芽 富集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ICP-MS法检测香辛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颖茜 于文斌 +1 位作者 杨娟 张璐璐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样品前处理是检测香辛料中重金属的关键步骤。为准确、高效评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本文分别使用石墨消解、微波消解、湿法消解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香辛料粉末中Ca、Cu、Se、Zn、Fe、Cd、As、Pb、Cr以及Al这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 样品前处理是检测香辛料中重金属的关键步骤。为准确、高效评估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本文分别使用石墨消解、微波消解、湿法消解三种不同的前处理方式对香辛料粉末中Ca、Cu、Se、Zn、Fe、Cd、As、Pb、Cr以及Al这10种重金属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方差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前处理均能准确测定香辛料粉末中的Ca、Cu、Se、Zn、Fe、Cr以及Cd的含量;As和Pb元素比较适合快速石墨消解以及微波消解;Al元素作为高温元素,微波消解结果最佳。本次实验检出限、精密度以及加标回收均符合标准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要求,所带标准物质测定也在范围内,适用于批量检测植物粉末类调味品中重金属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脂粉末 ICP-MS 重金属 快速石墨消解
下载PDF
常见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淑敏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123-125,共3页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和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食品防腐剂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特点,重点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薄层色谱... 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食品防腐剂的合理使用和检测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食品防腐剂的主要类型及其应用特点,重点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毛细管电泳法和薄层色谱法等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要点。通过分析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食品防腐剂的检测提供参考,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防腐剂 检测方法 色谱分析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双乙酰的制备、分析方法及其在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莫丽媛 王文亮 +5 位作者 张剑 侯福荣 宋莎莎 弓志青 乔丽萍 王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0-368,共9页
双乙酰是一种天然安全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发酵产品和水果香气中。双乙酰因其特有的黄油气味和良好的抑菌功效,常作为合成香料和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该文系统地阐述了双乙酰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制备及其分析方法;总... 双乙酰是一种天然安全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主要存在于发酵产品和水果香气中。双乙酰因其特有的黄油气味和良好的抑菌功效,常作为合成香料和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该文系统地阐述了双乙酰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制备及其分析方法;总结了双乙酰在乳制品、酒类和调味品、肉及肉制品和采后果蔬等行业的应用研究,旨在推动双乙酰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应用,并为进一步探索其功能机制和相关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乙酰 制备 分析 应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天然着色剂与抗氧化剂对^(60)Co-γ射线辐照辣椒红油的协同护色作用研究
9
作者 周新雨 王子欢 +3 位作者 杨小平 王志新 贾利蓉 段飞霞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7,共10页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 辐照导致的类胡萝卜素褪色现象是制约非热杀菌技术^(60)Co-γ射线辐照在辣椒红油及辣椒红油调味预制食品领域应用的瓶颈问题。文章研究了商用杀菌剂量6~10 kGy辐照后,辣椒红油的变色特点:红绿色度值a^(*)剂量依赖性下降38.40%~54.78%,亮度值L^(*)和黄蓝色度值b^(*)小幅升高。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4种天然着色剂和5种天然抗氧化剂的护色作用,发现0.1 g/kg红曲红、0.7 g/kg虾青素、0.2 g/kg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0.7 g/kg迷迭香提取物可部分抑制6~10 kGy辐照导致的辣椒红油褪色,而β-胡萝卜素、赤藓红、萝卜红、抗坏血酸钙和抗坏血酸钠无明显作用。通过响应面实验优化得到10 kGy辐照的最佳护色方案为迷迭香提取物0.170 g/kg、虾青素0.155 g/kg、红曲红0.095 g/kg。此条件下实测a^(*)值为52.54,a^(*)值下降率为10.25%,ΔE^(*)值为8.39;虾青素与红曲红、迷迭香提取物有协同交互作用。迷迭香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表明迷迭香提取物的辐照护色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性相关,而红曲红和虾青素与其着色性更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红素 ^(60)Co-γ射线辐照 非热杀菌 护色 抗氧化 迷迭香提取物 红曲红
下载PDF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催化莱鲍迪苷A糖基化短链产物特异性研究
10
作者 樊朝悦 倪晔 +1 位作者 刘思言 韩瑞枝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是从甜叶菊中提取的一类低热量甜味剂,被认为是理想的蔗糖替代品,但其令人不愉快的后苦味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对RA进行适度酶法糖基化被认为是减缓其后苦味有效的方法之一。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 莱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是从甜叶菊中提取的一类低热量甜味剂,被认为是理想的蔗糖替代品,但其令人不愉快的后苦味限制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对RA进行适度酶法糖基化被认为是减缓其后苦味有效的方法之一。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cyclodextrin glucosyltransferase,CGTase)是目前催化RA糖基化最常用的酶,其主要缺点是反应生成的产物复杂多样,尤其是长链糖基化产物的占比较高,严重影响了产物的口感和品质。该研究探索了不同来源的CGTase催化RA糖基化反应,选择转化率及短链产物特异性均较好的α-CGTase(来源于Paenibacillus macerans)进行研究。通过酶学性质研究及反应条件优化,获得最佳反应条件:以pH 6.0的PBS为反应介质,水溶性淀粉为糖基供体,底物质量比为RA∶水溶性淀粉=1∶1,加酶量25μg/mL,40℃下反应12 h可达平衡,RA的转化率最高达到74.8%,短链产物(RA-nG,n≤2)占总产物的占比为86.5%,较优化前提高了10%。因此,在此条件下可有效提高短链糖苷化RA的特异性,在甜菊糖苷的工业应用中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鲍迪苷A 甜菊糖苷 糖基化 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 短链产物特异性
下载PDF
核桃肽铁螯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表征
11
作者 林栋 张咏清 +4 位作者 肖自芬 李雪 张丽赟 李莹 骆衡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1-227,235,共8页
为充分利用核桃粕资源,同时解决传统补铁剂生物可及性低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了核桃肽-铁螯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氨基酸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核桃肽-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胃肠模拟消化实验探究... 为充分利用核桃粕资源,同时解决传统补铁剂生物可及性低的问题,该研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制备了核桃肽-铁螯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扫描电镜、氨基酸分析及红外光谱对核桃肽-铁螯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通过体外胃肠模拟消化实验探究核桃肽-铁螯合物Fe^(2+)释放率;运用噻唑蓝法探究螯合物对Caco-2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肽-铁螯合物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多肽质量浓度4%,pH 7,核桃肽/FeCl_(2)质量比3∶1,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物中Fe^(2+)螯合率可达91.99%。Fe^(2+)引入后,核桃肽的表观形貌由光滑平面转变为疏松多孔的颗粒。红外光谱结果表明,Fe^(2+)主要通过羧基氧和氨基氮原子与核桃肽螯合。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硫酸亚铁,核桃肽-铁螯合物具有更高的Fe^(2+)释放率和安全性。该研究结果将为核桃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及新型膳食铁补充剂的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补铁剂 螯合物 结构表征 生物可及性
下载PDF
香芹酚纳米乳液结合ε-聚赖氨酸盐酸盐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
12
作者 赵宇 吴梓浩 +3 位作者 何丰谐 相启森 吕静 牛力源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探究香芹酚纳米乳液(carvacrol nanoemulsion,CN)结合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首先通过拟三元相图、乳剂外观、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确定制备CN的最优参数。然后通过测定冷藏期内猪... 探究香芹酚纳米乳液(carvacrol nanoemulsion,CN)结合ε-聚赖氨酸盐酸盐(ε-polylysine hydrochloride,ε-PLH)对冷鲜猪肉的保鲜效果。首先通过拟三元相图、乳剂外观、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确定制备CN的最优参数。然后通过测定冷藏期内猪肉中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等各项指标评估CN与ε-PLH结合对冷藏猪肉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香芹酚、吐温-80、无水乙醇、超纯水体积分数分别为26.18%、8.46%、2.82%、62.54%时,CN稳定性较好,粒径为41.91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23,Zeta电位为-38.27 mV。在4℃下贮藏8 d时,CN结合ε-PLH(122.50μg/mL+200.00μg/mL)组冷鲜猪肉的菌落总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pH值、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值均显著低于各单独处理组(P<0.05),且肉品气味、质构、色泽等感官品质的可接受度较高;与未处理组相比,CN结合ε-PLH(122.50μg/mL+200.00μg/mL)处理可使冷鲜猪肉的货架期延长至8 d。综上,CN结合ε-PLH能够有效抑制冷藏过程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相关理化指标变化,从而延缓冷鲜猪肉的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纳米乳液 ε-聚赖氨酸盐酸盐 猪肉保鲜 天然抑菌剂
下载PDF
连翘三萜酸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3
作者 景炳年 李宁洁 +5 位作者 魏磊 谢晓阳 刘雨晴 王学方 王韬 王伟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64-74,共11页
优化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三萜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多种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 优化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抗氧化活性评价。通过单因素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对连翘三萜酸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三萜酸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多种自由基清除法和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法评估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连翘三萜酸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质量分数80%、料液比25(g/mL)、超声时间62 min、超声温度50℃,在此条件下,连翘三萜酸得率为15.52%,与理论预测值(15.58%)相对误差为0.39%。HPLC定性结果显示,连翘三萜酸中含有熊果酸、白桦脂酸和齐墩果酸。连翘三萜酸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ABTS+、·O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Fe3+的能力,其抗氧化活性与质量浓度呈现出量效关系,且其抗氧化活性整体优于单一的熊果酸、白桦脂酸或齐墩果酸。优化后的连翘三萜酸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三萜酸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分析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菌群结构的影响
14
作者 宫钰洁 吴书香 +5 位作者 王鹏 姚琳 曲梦 李风铃 王联珠 江艳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195-202,共8页
目的探究常用食品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共生菌的影响作用。方法以4℃冷藏为对照组,以分别经山梨酸钾、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ɛ-聚赖氨酸浸泡处理后进行4℃冷藏为实验组,通过耐药平板计数法分析不同食品防腐剂处理后牡蛎中耐药菌含量的变... 目的探究常用食品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共生菌的影响作用。方法以4℃冷藏为对照组,以分别经山梨酸钾、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ɛ-聚赖氨酸浸泡处理后进行4℃冷藏为实验组,通过耐药平板计数法分析不同食品防腐剂处理后牡蛎中耐药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通过16S r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耐药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山梨酸钾与壳聚糖能显著降低单种与多重抗菌药的耐药菌数;乳酸链球菌素能显著降低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数、氯霉素耐药菌数、庆大霉素耐药菌数和同时耐受2、3、4种药物的耐药菌数;ε-聚赖氨酸能显著降低环丙沙星耐药菌数、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数、氯霉素耐药菌数、庆大霉素耐药菌数和同时耐受3、4种药物的耐药菌数。山梨酸钾与壳聚糖对四环素与环丙沙星耐药菌群的组成影响较大,乳酸链球菌素与ε-聚赖氨酸对复方新诺明耐药菌群的组成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应用合适的食品防腐剂可以控制牡蛎中耐药菌的含量,食品防腐剂可以影响牡蛎中可培养耐药菌群的组成且不同防腐剂能抑制特定的抗菌药耐药菌,为建立牡蛎中耐药菌的控制措施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剂 牡蛎 耐药菌 耐药菌丰度 菌群结构
原文传递
蓝靛果花青素的离子液体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15
作者 王崑仑 朱玲 +6 位作者 管立军 张馨笛 陈凯新 陈晴 季妮娜 樊晶 周野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4期74-81,共8页
该文以蓝靛果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花青素,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蓝靛果花青素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离子液体[C_8mim]Br为最佳提取溶剂,随后选取提取温度、离子液体浓度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响... 该文以蓝靛果为原料,采用离子液体提取具有生物活性的花青素,并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以蓝靛果花青素得率为评价指标,筛选出离子液体[C_8mim]Br为最佳提取溶剂,随后选取提取温度、离子液体浓度和液料比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2℃、离子液体浓度12%、液料比13∶1(mL/g)。在此最佳条件下,蓝靛果花青素得率为(3.53±0.18)%,明显高于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和微波辅助乙醇提取法的得率。此外,蓝靛果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IC_(50)值分别为13.350 mg/mL和6.558 mg/mL。综上,蓝靛果花青素具有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 花青素 离子液体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改性玉米纤维胶-大豆分离蛋白共价复合物乳化特性的研究
16
作者 赵舒頔 孙晓培 +6 位作者 张继翔 于硕 常军辉 刘欢欢 李贞景 郭庆彬 康继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9,共8页
为探究多糖-蛋白类乳化剂的分子结构(支链度、相对分子质量)对水包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对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分别进行酸水解和木聚糖酶水解,得到不同支链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CFG,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为探究多糖-蛋白类乳化剂的分子结构(支链度、相对分子质量)对水包油乳液乳化特性的影响,对玉米纤维胶(corn fiber gum,CFG)分别进行酸水解和木聚糖酶水解,得到不同支链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CFG,通过美拉德反应与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形成CFG-SPI共价复合物,并制备水包油乳液。利用SDS-PAGE、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粒径和Zeta电位等方法对复合物的结构表征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FG与SPI通过美拉德反应发生了共价连接,且低支链度/低相对分子质量的CFG更有利于与SPI上的氨基形成共价键;与SPI相比,复合物在等电点(pI 4.5)时的溶解度由11.39%升高至23.25%,说明共价结合可明显提高SPI的溶解性;CFG-SPI共价复合物的乳化性能均优于阿拉伯胶、SPI、CFG及CFG-SPI物理混合物,且CFG支链度是影响乳液特性的关键因素;当CFG相对分子质量相近时,支链度越高,其乳化性能越好,CFG支链度相近时,相对分子质量对乳化特性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将为糖-蛋白类乳化剂的研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度 相对分子质量 乳化特性 玉米纤维胶 大豆分离蛋白 共价复合物
下载PDF
萜类化合物抗菌性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秦荣 付彬 +3 位作者 刘枣 祁勇刚 吴勇康 柳志杰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3期197-202,共6页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并拥有多种生理活性。萜类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和生物安全性,在食品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萜类化合物对食源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抑菌机理、应用及研究进展,... 萜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次生代谢物,种类繁多,并拥有多种生理活性。萜类化合物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和生物安全性,在食品行业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萜类化合物对食源性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抑菌机理、应用及研究进展,为开发萜类化合物成为新型食品抗菌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萜类化合物 食源性病原菌 抗菌性 抗菌机制 食品保鲜
下载PDF
薏米抗菌肽与肉桂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协同抑菌
18
作者 徐海星 周柳莎 +2 位作者 胡香莲 俞瑜媛 施永清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制备一种薏米抗菌肽并研究其与肉桂醛、对甲氧基苯甲醛联合抑菌作用。利用酸性蛋白酶酶解薏米水解液后,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对其发酵,制备出薏米粗酶解发酵液。采用醇沉、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薏... 制备一种薏米抗菌肽并研究其与肉桂醛、对甲氧基苯甲醛联合抑菌作用。利用酸性蛋白酶酶解薏米水解液后,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对其发酵,制备出薏米粗酶解发酵液。采用醇沉、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纯化薏米粗酶解发酵液得到薏米抗菌肽(CSABP)。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其分子质量。其次,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分级抑菌指数等指标,研究CSABP与肉桂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的联合抑菌作用,并通过测定三者复配后对受试菌的生长曲线、电导率差值和扫描电镜等指标,初步探讨其抑菌机制。结果表明:薏米粗酶解发酵液经Sephadex G-15、RP-HPLC分离纯化后,组分B-4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分子质量为6.5 ku。此外,CSABP与肉桂醛和对甲氧基苯甲醛协同抑制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三者复配后更大程度破坏了受试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菌体电导率差值明显上升,细胞内容物大量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抗菌肽 肉桂醛 对甲氧基苯甲醛 协同 抑菌
下载PDF
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9
作者 刘月森 刘春波 +7 位作者 朱志扬 曾熠程 何沛 杨继 张凤梅 朱丽 陕绍云 唐石云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6,共10页
通过分析不同孔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中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为香茅天然香精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使用10 kDa、1 kDa、500 Da、300 Da、200 Da 5级不同孔径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进行精细化分离,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孔径纳滤膜... 通过分析不同孔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中挥发性成分及含量的影响,为香茅天然香精的制备提供技术参考。使用10 kDa、1 kDa、500 Da、300 Da、200 Da 5级不同孔径的纳滤膜对香茅提取液进行精细化分离,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对5种不同孔径纳滤膜分离所得滤液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检测,计算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香茅提取液中共检出56种挥发性成分,不同孔径纳滤膜分离得到的滤液香型基本接近,随着纳滤膜孔径的减小,滤液中烃类、酸类和酮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减少,醇类和醛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升高,化合物总含量逐渐减少。同一种挥发性成分,随着纳滤膜孔径的降低,其含量逐渐降低。通过OAV分析发现,(+)-香茅醛、香叶醇、香茅醇等18种化合物为香茅提取物特征风味的关键贡献成分。由感官相似度评价结果可知,不同孔径纳滤膜分离得到的滤液香型基本接近,不易被分辨;但纳滤膜孔径越小制得的滤液的感官辨识度越高,越容易被分辨。纳滤膜可有效地降低香茅提取液风味物质体系的复杂度,希望研究可为开发稳定实用的香茅香精产品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 香茅草 纳滤膜 挥发性成分 香气活力值
下载PDF
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果胶酸法提取及碱法脱酯提取研究
20
作者 黄淑安 丁红霞 +3 位作者 洪涛 杨远帆 王永兴 倪辉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了研究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作为果胶生产原料的可行性,对其果胶酸法提取工艺及碱法脱酯后的果胶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果胶酸法提取工艺:粉碎过80目筛、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90 min、pH值... 为了研究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作为果胶生产原料的可行性,对其果胶酸法提取工艺及碱法脱酯后的果胶理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琯溪蜜柚未成熟果实果胶酸法提取工艺:粉碎过80目筛、料液比1∶20 g/mL、提取时间90 min、pH值1.4、提取温度90℃,此条件下果胶提取得率为9.24%;经过碱法脱酯后,果胶提取得率为7.49%。酸法提取和碱法脱酯果胶乳化活性分别为49.85%和8.93%,乳化稳定性分别为51.05%和14.78%,持水性分别为0.86和18.02 g/g,持油性分别为5.75和6.30 g/g,酯化度分别为74.68%和48.33%,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66.06%和55.52%。红外分析显示碱法脱酯改变了果胶的氢键及酯键结构。本研究为琯溪蜜柚及其他柑橘未成熟果实中果胶的提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果胶 酸法 碱法 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