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3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荧光光谱融合小波包分解融合Fisher判别分析及支持向量机识别紫苏
1
作者 任永杰 殷勇 +1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3,共6页
为实现紫苏品种的快速鉴别,避免以次充好,选取4个品种的紫苏采集三维荧光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融合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的荧光数据特征选择策略,并实施了4种紫苏的有效鉴别。首先,对三维荧光数... 为实现紫苏品种的快速鉴别,避免以次充好,选取4个品种的紫苏采集三维荧光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融合Fisher判别分析(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FDA)的荧光数据特征选择策略,并实施了4种紫苏的有效鉴别。首先,对三维荧光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Delaunay三角形内插值法去除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以消除它们的不利影响;运用Savitzky-Golar卷积平滑对数据进行平滑处理,以减少噪声的干扰。同时,对三维荧光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去除了荧光强度小于0.01的发射波长。然后,对各激发波长对应的发射光谱进行3层sym4小波包分解,计算得到最低频段的小波包能量值,作为各激发波长光谱数据表征量。接着,再利用FDA对小波包能量进行判别分析,将其所包含的差异性信息进行融合,得到FDA生成的新变量,并选取累计判别能力达到99%的前3个FD变量作为不同品种差异性信息的表征变量,提出三维荧光数据的表征策略。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两种模式识别算法对表征变量进行分析,得到FDA+BPNN和FDA+SVM两种鉴别结果。FDA+BPNN的训练集正确率为97.5%,测试集正确率为95%;FDA+SVM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的正确率均达到98.33%。结果表明,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结合小波包分解、FDA和SVM算法基本上能够实现紫苏品种的鉴别。这为后续有关紫苏的进一步检测研究(如某些有效成分的定量检测)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三维荧光 小波包分解 FISHER判别分析 BP神经网络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冰温气调包装对松露的品质指标及相关性影响
2
作者 戴雅 谭兴怡 +5 位作者 李翔 伍一有 黄博 吴新源 王建辉 刘达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7-264,共8页
目的:探究冰温技术结合O_(2)/CO_(2)气调包装技术对松露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松露为原料,分别在-(4.4±0.2)℃的冰温条件下(CK组)和冰温结合40%O_(2)+60%CO_(2)气调条件下(A组)进行贮藏,测定其贮藏期间各项品质指标... 目的:探究冰温技术结合O_(2)/CO_(2)气调包装技术对松露贮藏期间相关品质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松露为原料,分别在-(4.4±0.2)℃的冰温条件下(CK组)和冰温结合40%O_(2)+60%CO_(2)气调条件下(A组)进行贮藏,测定其贮藏期间各项品质指标的变化。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判别模型。结果:经两种贮藏方式的松露各项指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A组松露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冰温贮藏,能够有效减少水分流失和腐烂现象,在贮藏第20天时,A组松露水分质量分数、腐烂率和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3.62%、6.94%和1.02%,前者显著高于同时期的冰温对照组(P<0.05),后两者比CK组低(P<0.05)。A组能更好地维持松露品质的稳定,在保持硬度和弹性等质构特性及延缓多糖、总多酚、总黄酮、粗蛋白含量、铁离子还原能力下降方面都有较好效果。在贮藏第20天时,A组多糖、总多酚、总黄酮、粗蛋白含量、铁离子还原能力值与0?d相比时分别降低了27.94%、32.51%、16.18%、68.58%、18.13%,降幅均低于CK组。通过相关性分析和构建判别模型,能够有效区分样品在两种不同处理下的品质差异,说明在贮藏期间理化指标对松露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影响;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有效区分不同处理的组分。结论:A组包装对新鲜松露有更好的贮藏保鲜效果,本研究为松露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露 冰温技术 气调包装 相关性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二氧化氯缓释剂对低温贮藏荔枝品质及关键花青素的影响
3
作者 郭莉 吴广 +2 位作者 尹青春 罗林 邓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303,共7页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 荔枝采后易由花青素降解、呼吸代谢等导致其品质劣变,而二氧化氯(ClO2)有护色和抑制呼吸的多重作用。为探明ClO2对采后荔枝的综合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0.1 g(T1)、0.4 g(T2)和1.2 g(T3)ClO2缓释剂处理荔枝,以0 g(CK)为对照,通过品质指标、色泽指标、花青素等评价其保鲜效果,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它们间的联系。结果表明,T1组荔枝贮藏品质最佳。贮藏7 d时,T1组荔枝可溶性固形物、a值分别比同期CK组显著(P<0.05)提高了2.93%和10.13%,而呼吸速率显著(P<0.05)降低了34.54%。与此相反,T3组荔枝第7 d相对电导率达最高值35.84%,a达降到最低值18.38,说明细胞结构破坏、漂白明显,贮藏品质最差。为进一步探明色泽变化与花青素的关系,筛选出荔枝中10种关键花青素,含7种原花青素,它们占总花青素达66.96%。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贮藏期内,T1、T2、T3组中色泽a值与矢车菊素半乳糖苷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0.548、0.360,与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的相关系数为0.985、0.488、0.402。T1组维持了最好的色泽,可能与其维持以上2种关键红色花青素较慢分解有关,而T3组加速了花青素的分解。本研究可为提高荔枝采后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CLO2 缓释剂 花青素 贮藏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浅圆仓不同运行方式对粮堆通风调温效果影响
4
作者 杨开敏 杨泰 +3 位作者 田华 王远成 刘家琦 李加斌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44-51,共8页
浅圆仓在粮食储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探究垂直通风与径向通风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的通风降温效果,有助于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支持。文章以浅圆仓内粮堆(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3种不同风道在正压上行通风和负压下... 浅圆仓在粮食储藏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探究垂直通风与径向通风系统不同运行方式的通风降温效果,有助于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支持。文章以浅圆仓内粮堆(大豆)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了3种不同风道在正压上行通风和负压下行通风为期14 d的调温过程,获得了粮堆内部的气流和温度分布情况,并对比分析了通风降温速率、均匀性与能耗等。结果表明:各通风方式下均无通风死角,形式差异导致流向与涡团的位置差异;垂直风道正、负压方式下通风7 d后仓内无高温区域,其他两种风道出现高温区域,14 d时各种工况均无高温区域;只有径向风道的负压通风的降温速率与最终温度低于正压通风;径向风道的通风均匀性优于其他两种风道,正压通风的均匀性优于负压通风的;而正压通风的能耗普遍低于负压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通风 径向通风 降温通风 正负压通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二氧化氯的抗菌效果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虹 王群 +3 位作者 方欣 孙璐瑶 陈进 步恬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对微生物细胞膜、蛋白、遗传物质的破坏作用以及对果蔬中乙烯的代谢抑制和氧化作用,使其具有优良的杀菌、食品保鲜效果,是稳定可靠的食品保鲜剂。主要对二氧化氯的生物安全性、抗菌保鲜机理、抗菌效果以及其... 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其对微生物细胞膜、蛋白、遗传物质的破坏作用以及对果蔬中乙烯的代谢抑制和氧化作用,使其具有优良的杀菌、食品保鲜效果,是稳定可靠的食品保鲜剂。主要对二氧化氯的生物安全性、抗菌保鲜机理、抗菌效果以及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抗菌 食品保鲜 进展
下载PDF
磁场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6
作者 姚黄兵 金亚美 +5 位作者 张令涛 吴石林 郑子涛 王婷 杨哪 徐学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6-316,共11页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和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深入,磁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适宜的磁场参数如强度、频率、波形等对农产品原料可产生特异性的非热效应,主要通过影响水分子簇、细胞形态、大分子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等方式调节...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发展和磁场生物学效应研究深入,磁场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科学的各个领域。适宜的磁场参数如强度、频率、波形等对农产品原料可产生特异性的非热效应,主要通过影响水分子簇、细胞形态、大分子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等方式调节生物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呼吸作用以及传质传热效率,因而相较于其他物理加工而言,其作用效果的显化更加缓慢。另一方面,相同的磁场参数针对不同处理对象也会展现不同的作用效果。磁场技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中已得到一定的验证并应用,主要包括农产品的辅助贮藏、杀菌、发酵、提取等方面,本文综述了磁场生化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展开讨论,旨在为该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生物效应 农产品 贮藏 杀菌 发酵
下载PDF
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7
作者 艾麦提·巴热提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81-83,92,共4页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大众对食品安全有了更高要求。在健康、安全、绿色的基础上,食品的新鲜、营养、特色、风味更为重要。食品加工作为食品保存、包装、运输链上的重要环节,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各类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 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大众对食品安全有了更高要求。在健康、安全、绿色的基础上,食品的新鲜、营养、特色、风味更为重要。食品加工作为食品保存、包装、运输链上的重要环节,需要更多技术支持。各类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运用,不仅使食品更安全,更具特色,也更有经济价值。对各类杀菌技术的机理、杀菌效果和主要应用进行概括和总结,旨在了解食品加工中的杀菌技术,以期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推动杀菌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更多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技术 食品加工 应用 发展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烧卖中微生物生长模型及货架期的影响
8
作者 颜伟强 岳玲 +6 位作者 李华平 郑琦 王海宏 戚文元 陈志军 包英姿 孔秋莲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4-80,共7页
为解决传统食品烧卖产业化生产中因微生物滋生而导致的保质期短的问题,作者以预制生烧卖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烧卖微生物生长规律及过氧化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降低烧卖微生物数量,延长烧卖保质期,但较高剂量... 为解决传统食品烧卖产业化生产中因微生物滋生而导致的保质期短的问题,作者以预制生烧卖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烧卖微生物生长规律及过氧化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降低烧卖微生物数量,延长烧卖保质期,但较高剂量处理会促进脂质氧化。6~8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对脂质氧化影响较小,30℃贮藏3 d时,辐照烧卖的过氧化值与未辐照产品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下冷藏时,6~8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烧卖的保质期可达30 d,较未辐照产品延长20 d。依据不同贮藏温度下的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的变化,分别建立了相应的Gompertz微生物生长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能够有效描述辐照烧卖贮藏期间微生物动态变化,可预测不同贮藏时间内的微生物生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烧卖 微生物 Gompertz模型 过氧化值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仿真的食品工程类课程虚拟仿真教学实验探索
9
作者 焦阳 陈祥庆 +3 位作者 石虎 卢瑛 金银哲 谢晶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07,145,共5页
将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类课程中传热学部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多物理场分析软件,对3种典型形状和尺寸的食品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非稳态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所选的土豆片、肉丸和香肠3种不同形状样品中心达到95... 将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类课程中传热学部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运用多物理场分析软件,对3种典型形状和尺寸的食品非稳态传热过程进行建模仿真,分析非稳态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所选的土豆片、肉丸和香肠3种不同形状样品中心达到95℃所需时间分别为50、420和516 s。将选定点的升温曲线、截面温度分布以二维图像形式展示,并将形体内部温度分布随时间变化过程以三维动画形式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非稳态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方法。以此为基础探讨非稳态传热强化的方法,使理论学习、虚拟仿真和实验相结合,更好地提升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全面理解,也便于学生课下拓展运用有限元求解方式开展复杂计算,提升对复杂问题的求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传热 仿真建模 有限元方法 可视化
下载PDF
虾青素-脱脂豆粕蛋白膜在番茄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金凤 王海旭 +1 位作者 张雅娜 郭天时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23年第4期205-211,共7页
以脱脂豆粕为原材料,将天然抗氧化剂虾青素添加到脱脂豆粕蛋白膜液中,制备虾青素脱脂豆粕蛋白膜液,将番茄浸泡在该膜液中,观察12 d内番茄各指标的变化。试验分为3组,将浸泡在含有虾青素的脱脂豆粕蛋白膜液记为试验组A,将未涂布虾青素的... 以脱脂豆粕为原材料,将天然抗氧化剂虾青素添加到脱脂豆粕蛋白膜液中,制备虾青素脱脂豆粕蛋白膜液,将番茄浸泡在该膜液中,观察12 d内番茄各指标的变化。试验分为3组,将浸泡在含有虾青素的脱脂豆粕蛋白膜液记为试验组A,将未涂布虾青素的脱脂豆粕蛋白膜液和未涂布任何膜液的空白作为对照组B,C。通过测定番茄在贮藏过程中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的变化来研究虾青素脱脂豆粕蛋白膜液对番茄的保鲜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添加虾青素的脱脂豆粕蛋白膜液和未添加任何膜液的空白相比,虾青素脱脂豆粕蛋白膜液可以有效保持番茄的水分和新鲜度,维持番茄的原有硬度,减缓其营养物质的消耗,防止VC的过度流失,减缓可滴定酸下降的速度。该研究实现了对农产品副产物固废资源的利用,为后续的番茄保鲜贮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脱脂豆粕蛋白膜 脱脂豆粕 虾青素 番茄 果蔬保鲜
下载PDF
真空预冷中雾化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低温流通及其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安琪 安容慧 +5 位作者 王馨渝 韩颖 谢宏 李鹏霞 李国锋 胡花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8-227,共10页
为探究真空预冷中的雾化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低温流通及其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鸡毛菜为实验材料,分析在低温((4±1)℃)流通和货架贮藏((20±1)℃)条件下,真空预冷、真空预冷+自来水和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 为探究真空预冷中的雾化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低温流通及其货架期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鸡毛菜为实验材料,分析在低温((4±1)℃)流通和货架贮藏((20±1)℃)条件下,真空预冷、真空预冷+自来水和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对鸡毛菜外观品质、营养成分、抗氧化物质及自由基清除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不进行真空预冷及补水处理)和单独真空预冷处理组相比,真空预冷+自来水处理可延缓鸡毛菜的黄化萎蔫,维持组织较高的营养品质和抗氧化能力;而与真空预冷+自来水处理组相比,真空预冷+微酸性电解水处理组可进一步延缓采后鸡毛菜的黄化衰老进程、感官品质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维持组织较高的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延缓类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叶酸、总酚等活性物质含量的下降和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下降,从而抑制亚硝酸盐和丙二醛的积累,延长鸡毛菜的货架期。综上,真空预冷中联合微酸性电解水处理可有效延缓采后鸡毛菜的黄化衰老进程、维持组织较好的商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毛菜 真空预冷 微酸性电解水 品质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气体扩散电极电化学控氧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杨庆浩 姚婉婷 +2 位作者 刘佳琪 郭晨萌 赵秋丽 《家电科技》 2023年第3期79-83,共5页
通过装配电化学控氧单元,模拟果蔬盒,可在22.5 A(50 mA/cm^(2))的恒电流下,实现80.1 mL/min的氧气转换率,在23 min内将30 L果蔬盒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并控制在15%以下,符合商业化降氧保鲜的技术要求。经某大型家电企业产业化装配测试,控氧... 通过装配电化学控氧单元,模拟果蔬盒,可在22.5 A(50 mA/cm^(2))的恒电流下,实现80.1 mL/min的氧气转换率,在23 min内将30 L果蔬盒内的氧气浓度降低并控制在15%以下,符合商业化降氧保鲜的技术要求。经某大型家电企业产业化装配测试,控氧单元可实现恒流80 mA/cm^(2)下2000 h以上的长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电极 气调保鲜装置 电化学 氧还原反应
下载PDF
茶多糖-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研究
13
作者 李勇锋 《绿色包装》 2024年第1期20-26,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与茶多糖配制涂膜保鲜剂的章姬草莓,以未涂膜处理的草莓作空白对照,于4℃环境下贮藏,每2d测定各项保鲜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组草莓品质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和2%茶多糖处理组相比,茶多糖-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可降... 采用不同浓度的海藻酸钠与茶多糖配制涂膜保鲜剂的章姬草莓,以未涂膜处理的草莓作空白对照,于4℃环境下贮藏,每2d测定各项保鲜指标,比较不同处理组草莓品质的变化情况。与空白对照组和2%茶多糖处理组相比,茶多糖-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可降低草莓的失重率、腐烂程度,减缓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流失,抑制草莓细胞膜脂的氧化,从而改善章姬草莓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其中2 wt%茶多糖与2 wt%海藻酸钠复合涂膜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涂膜保鲜 海藻酸钠 茶多糖
下载PDF
生防芽孢杆菌对果蔬采后病害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邹曼 陈雨诗 +9 位作者 许春艳 杨相政 包汶婷 王传增 朱配配 马亚男 张勇 辛力 陈义伦 张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8-495,共8页
果蔬在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而腐烂变质,采后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化学合成杀菌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正在逐渐被应用。芽孢杆菌作为重要的生防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 果蔬在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到病原菌的侵染而腐烂变质,采后病害的控制主要依赖化学合成杀菌剂,但长期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生物防治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正在逐渐被应用。芽孢杆菌作为重要的生防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生防杆菌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的研究。本文对生防芽孢杆菌防治采后病害的种类、作用机制和在采后病害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生防芽孢杆菌在果蔬采后病害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果蔬 病原菌 抑制作用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肉中微生物和肉品质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颖萱 魏文婧 +3 位作者 董鹏程 张一敏 罗欣 毛衍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46-453,共8页
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肉极易污染微生物,货架期短是制约肉销售的主要因素。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杀灭肉中的微生物,延长肉的货架期,但同时会对肉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等产生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束辐照杀菌的原理,重点论述了电子束... 在加工及贮藏过程中,肉极易污染微生物,货架期短是制约肉销售的主要因素。电子束辐照能够有效杀灭肉中的微生物,延长肉的货架期,但同时会对肉品的感官品质、营养价值等产生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束辐照杀菌的原理,重点论述了电子束辐照对肉颜色、风味、质构,以及营养价值和微生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比了不同剂量电子束对肉的品质及微生物的影响,使肉的货架期得到显著延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维持肉的品质。本文为使用电子束辐照延长肉的货架期,控制肉的品质提供了理论及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品质 微生物 货架期 机制
下载PDF
二氧化氯熏蒸处理对蚕豆品质及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努尔开西·肉扎洪 侯媛媛 +3 位作者 赵雅芹 赵立艳 郑永华 金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2-230,共9页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0、15、30、60μL/L)的ClO_(2)对蚕豆进行熏蒸处理,测定蚕豆贮藏0、2、4、6、8 d后的色差、硬度、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研究ClO_(2)熏蒸处理对蚕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的ClO_(2)均可... 本实验用不同剂量(0、15、30、60μL/L)的ClO_(2)对蚕豆进行熏蒸处理,测定蚕豆贮藏0、2、4、6、8 d后的色差、硬度、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研究ClO_(2)熏蒸处理对蚕豆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剂量的ClO_(2)均可抑制蚕豆质量损失率、褐变指数及腐烂指数的上升,保持蚕豆豆荚的硬度,其中30μL/L的ClO_(2)处理效果最佳。此外,30μL/L ClO_(2)处理明显降低了常温贮藏蚕豆在8 d内的呼吸强度,抑制叶绿素的降解以及丙二醛的积累,抑制超氧阴离子生成速率和过氧化氢含量的上升,维持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力,减轻细胞膜的氧化损伤。且该处理能够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力,维持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及总酚的含量,延缓蚕豆的褐变。30μL/L的ClO_(2)处理还明显提高了蚕豆籽粒的好粒率以及VC、可溶性蛋白和淀粉含量,抑制了还原糖含量的上升,维持了较好的蚕豆籽粒的品质。结论:30μL/L ClO_(2)处理在提高蚕豆抗氧化能力的前提下能够维持内部籽粒的食用价值,改善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蚕豆 褐变 贮藏保鲜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人参、蔬菜和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荣灿 王馨翊 +2 位作者 曲正义 金琨 李亚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6-443,共8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易加工、韧性强、能吸附和抑菌活性强等优良特性,在果疏等食品保鲜方面应用广泛。本文从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特性,人参、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纳米涂膜复合保鲜和纳米包装材料保鲜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与普... 近年来纳米材料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易加工、韧性强、能吸附和抑菌活性强等优良特性,在果疏等食品保鲜方面应用广泛。本文从纳米材料的制备及特性,人参、蔬菜和水果等食品的纳米涂膜复合保鲜和纳米包装材料保鲜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与普通保鲜材料对比发现了纳米涂膜保鲜材料和纳米包装保鲜材料的强抑菌活性、高抗氧化活性、高VC和叶绿素保持率、低失重率、绿色环保、易降解和抑制木质化劣变现象等优势。纳米保鲜材料主要通过形成高CO_(2)高湿和低O_(2)的环境,减弱呼吸作用,降低食品腐烂率,延长食品货架期。此外纳米保鲜材料还存在纳米迁移和细胞毒性等问题,未来要加强对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能评价,期望本文为纳米材料在人参等食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食品保鲜 人参 蔬菜 水果
下载PDF
辐照保鲜技术对碱面条品质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婷婷 刘伯业 +1 位作者 陈复生 武丽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44,共5页
采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小麦粉并添加碳酸钠制作碱面条,研究辐照处理对碱面条保质期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处理小麦粉可有效降低小麦粉中的菌落总数,当辐照剂量为4 kGy时,小麦粉中菌落总数灭活率高达99%;在1~5 kGy剂量... 采用不同剂量γ射线辐照小麦粉并添加碳酸钠制作碱面条,研究辐照处理对碱面条保质期及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γ射线辐照处理小麦粉可有效降低小麦粉中的菌落总数,当辐照剂量为4 kGy时,小麦粉中菌落总数灭活率高达99%;在1~5 kGy剂量范围内,辐照处理协同碳酸钠作用可以改善碱面条的品质特性和感官评价,并能够有效延长其保质期。相比于未处理的生鲜湿面,当辐照剂量为4 kGy时,可将碱面条的保质期延长至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处理 碱面条 保质期 蒸煮性质 质构性质
下载PDF
高光谱成像融合特征波长筛选监测番茄贮藏中品质变化的方法
19
作者 贾梦梦 殷勇 +2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王志豪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9-975,共7页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HSI)采集了300个不同贮藏时间的番茄高光谱图像,在所界定的有效波段中提取特征波长的基础上,构建了番茄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马氏距离监测模型,实现了番茄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监测。首先,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 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HSI)采集了300个不同贮藏时间的番茄高光谱图像,在所界定的有效波段中提取特征波长的基础上,构建了番茄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马氏距离监测模型,实现了番茄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监测。首先,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结合Savizky-Golay卷积平滑(SG)方法对高光谱原始数据进行了预处理,以消除基线漂移及噪声信号等影响。其次,基于光谱曲线在不同波段范围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全波段下Wilks Λ最小值对应主成分在各个波长下的权重系数定义了可凸显番茄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有效波段。随后,分别在全波段和有效波段采用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和Wilks Λ统计量融合主成分分析3种筛选特征波长的方法进行特征波长的提取,通过对比分析3种方法提取的特征波长数量,指出了基于Wilks Λ统计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可以有效降低数据维度,简化运算过程。接着对基于Wilks Λ统计量融合主成分分析在全波段和有效波段筛选出的主成分进行分析,指出了在有效波段基于Wilks Λ统计量融合主成分分析进行特征波长的提取可以很好地避免冗余信息对有效信息的掩盖作用,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数据维度。最后,对分别以贮藏第1日和番茄腐败临界日为监测基准日构建番茄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马氏距离监测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指出以贮藏第1日为监测基准日构建的模型更具有有效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Wilks Λ统计量融合主成分分析提取的特征波长个数为最少(5个),且筛选出的主成分能够有效地表征番茄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差异性。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监测番茄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特征波长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特征波长提取 WilksΛ统计量 贮藏 番茄 马氏距离
下载PDF
多变量统计分析融合小波包能量提取3D荧光特征信息监测黄瓜贮藏品质
20
作者 刘瑞敏 殷勇 +1 位作者 于慧春 袁云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67-2973,共7页
为了监测黄瓜采摘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借助不同贮藏日期贮藏室气氛的3D荧光数据,提出了一种特征荧光信息(特征激发与特征发射波长)提取方法,实现了黄瓜贮藏期间品质的监测。首先,对3D荧光数据进行去除瑞利散射和多项式Savitzky-Golar(... 为了监测黄瓜采摘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借助不同贮藏日期贮藏室气氛的3D荧光数据,提出了一种特征荧光信息(特征激发与特征发射波长)提取方法,实现了黄瓜贮藏期间品质的监测。首先,对3D荧光数据进行去除瑞利散射和多项式Savitzky-Golar(SG)平滑降噪预处理,有效消除了散射和噪声信号的影响。其次,对预处理后的3D荧光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得到主成分矩阵,并运用各主成分变量构造Wilks统计量,选取了最小值对应的主成分(第11主成分,PC11);根据构造该主成分的各原始变量(激发波长)的组合系数大小提取了8个特征激发波长。然后,采用10 nm的间隔对发射光谱进行了波段划分,运用小波包分解(WPD)对每个波段进行了3尺度分解,计算了各波段分解后的小波包能量,综合8天试验结果选择能量最高的发射波段作为初选发射波段。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结合黄瓜理化指标(硬度、叶绿素含量和失重率)对初选的发射波段进行了分析,依据回归系数精选了7个特征发射波长,简化了计算。同时,根据黄瓜硬度数据初步找到了其变化趋势的转折点;根据黄瓜叶绿素含量变化曲线及一阶导数,发现了叶绿素下降趋势最显著的点,并结合试验过程中的感官观察结果,确定第5个贮藏日为黄瓜品质突变日,并选择第5个贮藏日为监测基准日。最后,采用提取的特征荧光信息计算不同贮藏天数与监测基准日之间的马氏距离(MD),构建MD监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越来越接近监测基准日,MD值则逐渐减小到0,与黄瓜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进程相符。上述多变量统计分析融合小波包能量的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和应用特征荧光信息构建的MD监测模型有望成为黄瓜贮藏过程中品质监测的一种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3D荧光 WilksΛ统计量 小波包分解 偏最小二乘回归 品质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