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6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磁分离
1
作者 金彦 王敬依 +4 位作者 程佳宁 于乐民 张壁臣 张一博 许童羽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09,共10页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 开发一种用于鼠伤寒沙门氏菌快速分离与富集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该系统由微流控芯片、微控制器、电磁分离与混合模块组成,具备电磁驱动混合和磁分离功能,能够实现免疫磁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孵育、分离与富集。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在13 min内实现对牛奶样品中浓度范围为2×10^(1)~2×10^(6) CFU/m L鼠伤寒沙门氏菌的快速捕获与分离,捕获率在33.3%~67.5%之间,最低检测限为20 CFU/m L。因此,这种高度集成的免疫磁分离微流控系统能够从复杂食品基质中迅速、准确地富集目标细菌,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应对食源性疾病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免疫磁珠 免疫磁分离 主动电磁混合 微流控芯片
下载PDF
冷藏肉中致病菌的三重ERA快速检测
2
作者 杨艳歌 吴占文 +6 位作者 刘通 王帅 魏莹 赵健淞 李红娜 李涛 张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肉类食品因富含营养,常成为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即使在低温储存下,多数微生物也依然保持活性和保留部分毒力,故对肉类食品进行致病菌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开发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 肉类食品因富含营养,常成为微生物滋生的理想环境,即使在低温储存下,多数微生物也依然保持活性和保留部分毒力,故对肉类食品进行致病菌筛查至关重要。该研究基于酶促重组等温扩增技术(ERA),开发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并对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检出限进行性能分析,然后对市售冷藏肉开展方法的适用性验证,并与行业标准SN/T 1870—2016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进行结果比对。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一种针对冷藏肉类中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种关键致病菌的三重荧光ERA快速检测方法;经过优化,该方法能在12 min内通过单次反应同时完成3种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最低检出限低至10^(-3)ng/μL;对于人工模拟污染样品,经过6 h的前增菌,采用该方法可同时检出污染量为1 CFU/m L的3种致病菌;对市售冷藏肉品的抽检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9.35%,沙门氏菌检出率为12.90%,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为6.45%,与行业标准SN/T 1870—2016的检测结果吻合,充分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适用性。该研究不仅有助于降低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疾病风险,还可为未来食源性致病菌现场快速检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肉品 食源性致病菌 三重荧光ERA 快速检测
下载PDF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检测霉菌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陆峥 张晓嫒 +3 位作者 董葵 王丽丽 牟椿頔 崔霞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59-65,共7页
目的 比较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孟加拉红琼脂两种计数培养基的霉菌计数效果。方法 分别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对20株霉菌标准菌株、1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进行生长率、特异性及选择性比较,并应用两种培... 目的 比较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孟加拉红琼脂两种计数培养基的霉菌计数效果。方法 分别使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对20株霉菌标准菌株、15株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标准菌株进行生长率、特异性及选择性比较,并应用两种培养基对36件实际食品样品和174件食品接触环境冰箱涂抹样品进行计数效果对比。结果 测试的20种霉菌标准菌株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与孟加拉红琼脂两种培养基的生长率PR值均大于0.7、选择性G值均小于1,但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霉菌具有更为典型的菌落形态,其特异性优于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在实际样品检测中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检出率较高,与孟加拉红培养基相比差异性显著(χ^(2)=13.551, P=0.001),特别是在低污染的样品检测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χ^(2)=9.929, P=0.001),但是对于高污染样品,使用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更便于计数。结论 使用单一培养基会影响计数结果,建议在食品样品进行霉菌计数时,同时应用两种培养基或根据污染程度选择适当的计数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计数检测
原文传递
辽宁省市售生肉及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及病原特征分析
4
作者 王伟杰 刘海霞 +2 位作者 冯怡博 赵韬然 张眉眉 《生物加工过程》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为了解辽宁省市售鸡肉、牛肉、猪肉和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情况和病原特征。2018—2021年从辽宁省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鸡肉250份、猪肉320份、牛肉178份以及冷冻鱼糜制品128份,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对分离菌株... 为了解辽宁省市售鸡肉、牛肉、猪肉和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情况和病原特征。2018—2021年从辽宁省超市和农贸市场采集鸡肉250份、猪肉320份、牛肉178份以及冷冻鱼糜制品128份,进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测,对分离菌株进行生物分型、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和质谱分析。结果表明:876份样品中共检出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3.42%(30/876);其中鸡肉检出率为7.20%(18/250),牛肉检出率为4.49%(8/178),猪肉检出率为0.94%(3/320),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为0.78%(1/128)。30株分离菌株的生物型均为1A型;血清型O:5型为27株,O:8型为3株;检测的5种毒力基因中,ail、ystA、yadA、virF均为阴性,ystB阳性为15株。30株分离株中,耐4种药物的分离株为4株(13.33%),耐6种药物的为1株(3.33%);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3种药物的整体耐药程度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3.33%、66.67%和53.33%,30株分离株均对头孢他啶、氯霉素和庆大霉素3种抗生素100%敏感。3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质谱特征分析表明,聚类为3簇,其中携带ystB基因的分离株均分布在第3簇中。辽宁省市售鸡肉、牛肉、猪肉和冷冻鱼糜制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污染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潜在风险因素,分离株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和头孢噻肟有较高耐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耐药性 毒力基因 血清型 微生物质谱 食源性疾病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微生物检测中常用液体培养基的保存期限试验研究
5
作者 宋瑛瑛 王红英 +1 位作者 顾敏 张睿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7期53-57,共5页
研究实验室4种常用选择性和鉴别液体培养基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灭菌后的培养基用封分口膜密封,并分别于2~8℃和常温避光保存,在不同时间段(2~8℃保存条件下,分别在第15、30、45天和60天;常温保存条件下,分别在第1、3、5天和7天)通过接... 研究实验室4种常用选择性和鉴别液体培养基的保存条件及有效期。灭菌后的培养基用封分口膜密封,并分别于2~8℃和常温避光保存,在不同时间段(2~8℃保存条件下,分别在第15、30、45天和60天;常温保存条件下,分别在第1、3、5天和7天)通过接种目标菌和非目标菌来验证培养基的选择性和生长率情况。结果表明,所有试验时间段内,4种液体培养基的选择性和生长率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2~8℃密封避光保存60 d的4种液体培养基可用;常温密封避光保存7 d的4种液体培养基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培养基 保存期限
下载PDF
基于PCR技术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彩霞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2期31-33,共3页
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食品安全,本文探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食品腐败微生物、加工污染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优... 为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保障食品安全,本文探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在食源性致病菌、食品腐败微生物、加工污染微生物以及微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优势。分析认为,PCR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快速检测的显著优势,但其应用效果受样品预处理、检测环境稳定性、人员操作水平以及标准化流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此,应当加强检测样品的规范采集与制备,保障检测环境的稳定性,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并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流程,以推动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广泛应用,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测 PCR技术 质量控制
下载PDF
Soleris快速检测技术测定果酱、奶酪棒霉菌酵母菌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刘超 李梅 +3 位作者 马建军 白晓玲 李利芬 孙宏娜 《现代食品》 202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前传统的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技术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检测周期长和结果滞后等痛点,对于需要快速上市的快消品企业来说,会造成生产进度和产品上市的延误。受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培养基的选择以及培养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 目前传统的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检测技术存在操作步骤繁琐、检测周期长和结果滞后等痛点,对于需要快速上市的快消品企业来说,会造成生产进度和产品上市的延误。受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培养基的选择以及培养环境的影响,会导致检测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率,无法满足企业产品质量控制需求。故针对果酱、奶酪棒的快速检测方法进行开发研究与应用,旨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稳定性及缩短检测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酵母菌 Soleris快速检测技术 质量监测
下载PDF
实验室常见培养基成分对乳酸菌检测的影响
8
作者 师倍倍 徐佳荫 +4 位作者 王连凤 孟庆红 朱明娥 王丹 李灿国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80-85,91,共7页
[目的]乳酸菌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良好载体,发酵乳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是人体补充乳酸菌的重要来源。我国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发酵乳、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量,对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常见实验室培养... [目的]乳酸菌对促进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良好载体,发酵乳和活菌型乳酸菌饮料是人体补充乳酸菌的重要来源。我国国家标准明确规定发酵乳、活菌型乳酸菌饮料中乳酸菌数量,对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有重要意义。[方法]选择常见实验室培养基作为干扰成分,通过人为添加,探究各干扰成分对乳酸菌培养基、国标法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双歧杆菌总数受孟加拉红培养基、BS培养基影响最大,VRBA培养基影响最小。嗜热链球菌总数受TTB培养基影响最大,VRBA培养基影响最弱。乳杆菌总数受SC培养基影响最大,受VRBA培养基、XLD培养基影响最小。MRS琼脂培养基感官受SC培养基成分影响最大,改良MRS琼脂培养基受SC培养基影响最大,MC琼脂培养基主要受高添加量BS培养基影响。[结论]本试验结果为通过培养基、菌落感官及菌落数量变化判断乳酸菌培养状态提供依据,为乳酸菌检测结果异常分析提供参考,对保证乳酸菌检测结果准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乳酸菌总数 交叉污染
下载PDF
温度、水分活度与花生黄曲霉毒素污染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王龑 周爱云 +4 位作者 韩紫怡 孟月丽 史颖珠 李可 张晓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以湛油75号花生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麦角甾醇和杂色曲霉素质量分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毒素合成调控基因aflS,aflR,aflO,aflD的表达量,分析不同水分活度的花生在不同储藏温度下黄曲霉及其毒素... 以湛油75号花生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花生中黄曲霉毒素、麦角甾醇和杂色曲霉素质量分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毒素合成调控基因aflS,aflR,aflO,aflD的表达量,分析不同水分活度的花生在不同储藏温度下黄曲霉及其毒素的污染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当水分活度低于0.88时,不适宜黄曲霉生长和产毒;当储藏温度为37℃,水分活度为0.96时,黄曲霉生长最旺盛;当储藏温度为37℃,水分活度为0.94时,黄曲霉毒素质量浓度最高;28℃低温条件虽促进了黄曲霉产毒基因的表达,但抑制了黄曲霉的生长,导致产毒量不高;37℃虽不利于调控基因aflR的表达,但黄曲霉生长旺盛,促进了毒素的产生;杂色曲霉素与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存在相关性,监测杂色曲霉素的质量浓度对黄曲霉毒素的产生具有预警作用。研究结果为预防和控制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污染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温度 水分活度 黄曲霉毒素 基因表达 杂色曲霉素
下载PDF
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双染料比色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氏菌
10
作者 孙艳玉 李子坤 +3 位作者 张蕴哲 徐慧 卢鑫 张伟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0-410,共11页
沙门氏菌是导致腹泻病的四大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甲酚红(CR)和羟基萘酚蓝(HNB)的不同作用模式和显色原理,建立一种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RCA)双染料比色法,用于沙门氏菌的可视化检测。首先针对沙门氏菌设计SRCA引物... 沙门氏菌是导致腹泻病的四大原因之一,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本研究基于甲酚红(CR)和羟基萘酚蓝(HNB)的不同作用模式和显色原理,建立一种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SRCA)双染料比色法,用于沙门氏菌的可视化检测。首先针对沙门氏菌设计SRCA引物组,然后优化双染料添加量,建立SRCA双染料比色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灵敏度和检出限试验,对该方法进行评估。通过检测60份实际样品,评价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性能。结果表明:HNB/CR最佳浓度比为0.6,即HNB浓度为75μmol/L,CR浓度为125μmol/L。用该方法检出8株沙门氏菌为阳性,其余15株非沙门氏菌菌株均为阴性。该方法灵敏度为6.8 CFU/mL,是PCR方法(6.8×10^(2)CFU/mL)的100倍。检出限为9.5 CFU/mL,比PCR方法(9.5×10^(2)CFU/mL)低100倍。检测实际样品,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和符合率分别为100%,98.2%,98.3%。本研究建立的SRCA双染料比色方法能够特异、准确、灵敏地检测沙门氏菌。与使用单一染料相比,双染料混合使用使阴性(紫色)与阳性(绿色)样品间具有更高的色相对比度和更广的颜色变化范围。此外,比色染料可预先加入反应体系之中,能有效避免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式滚环等温扩增 双染料 比色检测 沙门氏菌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餐饮行业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佳慧 陈丽萍 +1 位作者 郑海伟 李杨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6期132-134,共3页
本文分析了餐饮行业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在预防食源性疾病、监控加工质量以及维护行业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性。分析认为,目前餐饮行业各环节虽应用了微生物检测技术,但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研发、科学制订检测策略、完善设... 本文分析了餐饮行业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在预防食源性疾病、监控加工质量以及维护行业形象等方面的重要性。分析认为,目前餐饮行业各环节虽应用了微生物检测技术,但仍存在不足。基于此,提出加强技术创新研发、科学制订检测策略、完善设备维护制度和加强人员培训体系等措施建议,以推动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微生物检测 餐饮行业 食源性疾病 质量监控
下载PDF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姚传峰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6期119-121,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了快速检测方法在提高检测效率、减少误差、保障食品安全及规范食品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光谱分析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旨在为... 本文深入分析了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探讨了快速检测方法在提高检测效率、减少误差、保障食品安全及规范食品生产等方面的作用,并详细阐述了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光谱分析以及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局限性,旨在为食品中微生物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污染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聚合酶链式反应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下载PDF
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
13
作者 何荣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4期64-66,共3页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微生物检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特点,探讨了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推动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水平提升,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饮... 食品微生物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概述了微生物检测的主要内容、指标和特点,探讨了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旨在推动食品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水平提升,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测 质量控制 影响因素 改进措施
下载PDF
2023年长沙市某儿童医院食源性沙门氏菌调查结果分析
14
作者 李燃 尹思钰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5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分析长沙市某医院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的沙门氏菌检测情况,为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3年长沙市某儿童医院398例儿童食源性腹泻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通过培养分离致病菌类型,将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 目的:分析长沙市某医院儿童食源性腹泻病例的沙门氏菌检测情况,为有效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23年长沙市某儿童医院398例儿童食源性腹泻标本进行致病菌检测,通过培养分离致病菌类型,将检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探究不同条件下沙门氏菌检出情况及其菌型分布。结果:在398例食源性腹泻标本中,沙门氏菌的检出例数最多(181例,占45.48%);在162例能确定可疑食品类型的标本中,检出25株沙门氏菌,导致儿童食源性腹泻的可疑食物主要为乳与乳制品,其中O45,12,Hi沙门氏菌菌型分布较广,且在乳与乳制品中占比较高;5—8月检出沙门氏菌例数相对较多,其中7月检出例数最多,为79例(占19.85%);家庭场所沙门氏菌检出率最高(占88%)。结论:沙门氏菌是导致儿童食源性腹泻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相关部门强化对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测力度,尤其是乳与乳制品。在5—8月适当增加抽检频率,并加强对家庭场所的食品安全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医院 血清 食源性 沙门氏菌
下载PDF
等温扩增荧光技术用于检测阪崎肠杆菌的研究
15
作者 段真文 许绍坤 +2 位作者 姜仁普 梁振瑞 张薇 《现代食品》 2025年第5期161-164,共4页
目的:针对阪崎肠杆菌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阪崎肠杆菌Esa16S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建立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采用直扩法提取核酸,通过引物筛选、最佳反应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验证与常规普通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针对阪崎肠杆菌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阪崎肠杆菌Esa16S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建立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方法;采用直扩法提取核酸,通过引物筛选、最佳反应体系、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异性验证与常规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灵敏度对比实验。结果:EBSZ-2为最佳引物组;最佳反应体系配比为15∶6∶4;最佳反应温度为65℃。与常规PCR检测法比较,等温扩增荧光技术的灵敏度为5.76×10^(-4)ng·μL^(-1),是常规方法的1000倍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等温扩增荧光技术可以用来检测阪崎肠杆菌,该技术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能实现快速检测和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扩增荧光技术 阪崎肠杆菌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2022—2024年食品微生物能力验证的结果分析探讨
16
作者 邵悦 刘永泽 +1 位作者 卢福荣 李杰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7期58-60,64,共4页
能力验证是保障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定期参加能力验证能够提高检验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分析水平,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保障。依据能力验证指导书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要求对能力验证的样品进行检测。经评价,3次能力验证,6个考核结... 能力验证是保障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定期参加能力验证能够提高检验员的技术操作能力和分析水平,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保障。依据能力验证指导书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的相关要求对能力验证的样品进行检测。经评价,3次能力验证,6个考核结果 |Z|值均小于2.0,结果为满意,证明本实验室具备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和酵母、菌落总数的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金黄色葡萄球菌 霉菌和酵母 菌落总数
下载PDF
不同食品基质对致病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殷犇 《现代食品》 2025年第2期182-184,共3页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不同食品基质对致病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验证了各种食品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从食品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构特征以及抑制因子等角度研究解析其对致病菌生长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通... 本研究系统探讨了不同食品基质对致病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机制,并通过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验证了各种食品基质对检测结果的差异性。从食品基质的物理化学特性、结构特征以及抑制因子等角度研究解析其对致病菌生长和检测灵敏度的影响。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综合应用传统检测技术与现代快速检测技术,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在肉类、乳制品、果蔬、水产品及谷物等典型食品基质中的适用性与灵敏度。结果显示,食品基质的成分和结构显著影响检测灵敏度,某些基质特性可能干扰检测准确性。本研究为提高食品安全监控系统的灵敏度提供理论依据,并对食品安全检测策略的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基质 致病菌 实验设计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污染风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的建立
18
作者 崔华 陈梦泽 +6 位作者 高树青 王松山 李森 吴宇 李丽 叶金 王松雪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风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ultienzyme isothermal rapid amplification,MIRA)技术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污染风险现场快速检测系统。方法通过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基因序列查询比对,获取了我国主要产DON镰刀菌(包括禾谷镰刀菌、亚洲镰刀菌、假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的Tri产毒基因簇高度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荧光探针并筛选引物,建立了产DON镰刀菌的MIRA快速检测方法,同时结合纸基DNA快速提取技术,构建了一套现场快速检测系统。结果该检测系统对质粒模版的检出限为1.95×10^(1) copies/μL,对基因组DNA的检出限为15 fg/μL,对小麦灌浆期(穗)部样品的检测结果(共27个阳性)与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结果高度相关(r=0.820,P=0.000)。将MIRA检测的阈值线设定在第43个扫描点(起峰时间为7 min)时,对89个小麦样品的高DON污染风险(DON>1000μg/kg)与低DON污染风险(DON<1000μg/kg)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7.15%。结论该检测系统快速、经济、实用,且试剂和仪器便携,能够有效实现现场快速检测。这将有助于实施田间小麦DON污染风险早期预警,指导干预,防止或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镰刀菌 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技术 现场检测
原文传递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19
作者 冯雪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1期77-79,共3页
通过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数量,能够有效判断食品的受污染程度,从而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本文简要介绍了大肠杆菌的传统检测方法,探讨了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创新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新型大肠杆菌快速检测方法展开研究。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食品 微生物检测 快速检测方法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强化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风险管理的策略探究
20
作者 洛丹 肖舒元 《现代食品》 2025年第3期137-141,共5页
本研究聚焦食品微生物实验室风险管理,通过全面风险评估精准定位风险点,并制订相应的措施,旨在提升实验室风险管理效能,保障检验数据质量,为食品微生物检测提供有效的管理范例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食品微生物检验 实验室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 质量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