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掌握新鲜油茶籽的微波加热特性和含水率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电磁—流/固传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单颗油茶籽的温升特性,确定物料摆放位置和微波功率范围;开展单颗和小批量油茶籽的微波干燥试验,根据内部和表面实测温度,校验数...[目的]掌握新鲜油茶籽的微波加热特性和含水率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电磁—流/固传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单颗油茶籽的温升特性,确定物料摆放位置和微波功率范围;开展单颗和小批量油茶籽的微波干燥试验,根据内部和表面实测温度,校验数值模拟结果;采用Two-term、Henderson and Pabis和Midilli and Kucuk 3种模型分别拟合油茶籽的干基含水率变化,分析油茶果的微波干燥动力学特性。[结果]油茶籽的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整体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油茶籽的微波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减速3个阶段,Midilli and Kucuk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油茶籽的微波干燥动力学特性;微波干燥油茶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350 W、单次加热5 min、间隔2 min,此时单批(200 g)油茶籽达到预期干基含水率9%需42~126 min,其干燥效率相对于传统热风干燥和红外干燥提升了70%~90%,且能有效避免过热焦化和开裂。[结论]微波加热技术可实现新鲜油茶籽的高效可控干燥。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掌握新鲜油茶籽的微波加热特性和含水率变化规律。[方法]通过电磁—流/固传热耦合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单颗油茶籽的温升特性,确定物料摆放位置和微波功率范围;开展单颗和小批量油茶籽的微波干燥试验,根据内部和表面实测温度,校验数值模拟结果;采用Two-term、Henderson and Pabis和Midilli and Kucuk 3种模型分别拟合油茶籽的干基含水率变化,分析油茶果的微波干燥动力学特性。[结果]油茶籽的实测温度与仿真温度整体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油茶籽的微波干燥过程可分为加速、恒速和减速3个阶段,Midilli and Kucuk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油茶籽的微波干燥动力学特性;微波干燥油茶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350 W、单次加热5 min、间隔2 min,此时单批(200 g)油茶籽达到预期干基含水率9%需42~126 min,其干燥效率相对于传统热风干燥和红外干燥提升了70%~90%,且能有效避免过热焦化和开裂。[结论]微波加热技术可实现新鲜油茶籽的高效可控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