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3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硅藻土中玉米蜡脂的工艺优化
1
作者 韩丹 孙立斌 +2 位作者 汪鸿 于殿宇 王俊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1-124,共4页
为了提高玉米油精炼的附加值,并实现硅藻土的可循环利用,以玉米油精炼副产物含蜡脂的硅藻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玉米蜡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蜡脂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 为了提高玉米油精炼的附加值,并实现硅藻土的可循环利用,以玉米油精炼副产物含蜡脂的硅藻土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考察了不同提取条件对玉米蜡脂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玉米蜡脂提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水剂法提取玉米蜡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480 W、超声时间4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3,在此条件下玉米蜡脂提取率为(59.46±0.91)%。综上,超声辅助水剂法可以有效提取硅藻土中的玉米蜡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土 超声辅助法 水剂法 玉米蜡脂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栀子果油工艺条件优化研究
2
作者 冯菲菲 刘思思 +3 位作者 刘汝宽 易有金 祁鲲 杨艳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67-72,共6页
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 栀子果实是原卫生部公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之一,也是我国优良的木本油料资源。为推动栀子果高值化利用,利用亚临界技术萃取栀子果油,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优化,重点探讨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料液比、萃取次数对栀子果提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栀子果油的最佳亚临界条件为:溶剂丁烷,筛网目数60目,料液比1∶5(g∶mL),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萃取4次。在此条件下,栀子果油提取率为93.02%。本研究可为亚临界萃取工艺在栀子果制油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果油 亚临界萃取 工艺优化
下载PDF
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中湿粕脱溶的生产实践
3
作者 赵向军 陈兴安 +2 位作者 林凤岩 高建银 陈维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1,共3页
在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制油过程中,湿粕脱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基于玉米胚芽预榨饼的特点,对其浸出过程中湿粕脱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和新型的高料层蒸脱机的技术方案,在强制沥干真空度1500 P... 在玉米胚芽预榨饼浸出制油过程中,湿粕脱溶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序。基于玉米胚芽预榨饼的特点,对其浸出过程中湿粕脱溶工艺和设备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生产实践。采用浸出器强制沥干和新型的高料层蒸脱机的技术方案,在强制沥干真空度1500 Pa、蒸脱机脱溶层净高3600 mm、脱溶时间35~40 min条件下,粕残溶达到650 mg/kg及以下,闪爆实验合格。通过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能在保证玉米胚芽粕产品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胚芽 湿粕脱溶 强制沥干 高料层蒸脱机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两粤黄檀挥发油的工艺研究及成分分析
4
作者 田歌 刘双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56,191,共6页
两粤黄檀作为一种名贵的香料,提高其挥发油的萃取率对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以两粤黄檀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两粤黄檀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萃取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两... 两粤黄檀作为一种名贵的香料,提高其挥发油的萃取率对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以两粤黄檀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两粤黄檀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萃取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两粤黄檀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粤黄檀挥发油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2℃、萃取时间3.8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7.23±0.03)%,与理论值(7.44±0.05)%相差不大。从两粤黄檀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7种已知化合物,包含醛类17种、酮类3种、醇类5种、酯类11种、萜烯类7种、酸类2种、呋喃类1种、硫醚类1种,醛类、酯类和萜烯类是两粤黄檀挥发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该研究对两粤黄檀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粤黄檀 挥发油 超临界CO_(2)萃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米糠制粒浸出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5
作者 安晓东 陈小威 +3 位作者 杨磊 陈小军 吴朋 储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0-143,共4页
旨在验证改进型糠粞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为米糠制粒浸出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采用风选分离糠粞、制粒烘干、平转浸出、负压蒸发、DTDC湿粕脱溶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制取米糠原油,通过总结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和操作经验,改进了风选式糠粞... 旨在验证改进型糠粞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和为米糠制粒浸出工艺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采用风选分离糠粞、制粒烘干、平转浸出、负压蒸发、DTDC湿粕脱溶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制取米糠原油,通过总结生产中的一些问题和操作经验,改进了风选式糠粞分离器,确定了颗粒化处理方式及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关键点的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糠粞分离器,糠粞分离效果良好,处理量大;以低温制粒烘干代替膨化进行米糠的颗粒化处理,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关键点的工艺参数为制粒温度60℃,颗粒直径3.7 mm,烘干机出料温度60℃,烘干后颗粒水分5%,浸出温度55℃,蒸发系统真空度70 kPa,第一蒸发器出油浓度85%、温度65℃,第二蒸发器出油浓度95%、温度98℃,汽提塔出油温度102℃,蒸脱机气相温度76℃。采用优化的米糠制粒浸出工艺可改善米糠原油及糠粕品质,并可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 糠粞分离 制粒 浸出
下载PDF
椪柑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6
作者 曹雪丹 吕霞敏 +4 位作者 杨华夏 陈双阳 李艺 李佳 方修贵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本研究以椪柑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压榨及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得到椪柑籽油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所得椪柑籽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压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时间2 min、微波功率900 W和喷水比例2.10%,出油率达到27.12%;亚临... 本研究以椪柑籽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压榨及亚临界丁烷萃取工艺,得到椪柑籽油最佳提取条件,并对所得椪柑籽油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压榨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时间2 min、微波功率900 W和喷水比例2.10%,出油率达到27.12%;亚临界丁烷萃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次数4次、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3 min,出油率达到10.02%。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椪柑籽油中橙皮苷含量(49.60μg/g)和柚皮苷含量(30.07μg/g)分别高于压榨椪柑籽油中橙皮苷含量(17.29μg/g)和柚皮苷含量(28.30μg/g)。当样品质量浓度为50 mg/mL,亚临界椪柑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81%,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48.66%,总抗氧化能力为0.123 mmol/L。压榨椪柑籽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24.34%,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15.11%,总抗氧化能力为0.102 mmol/L。因此,亚临界椪柑籽油比压榨椪柑籽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籽油 亚临界流体萃取 响应面 类黄酮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柚皮精油工艺优化及GC-MS成分对比分析
7
作者 李黎 孙晶 +3 位作者 石艳宾 周茂然 应小川 姜子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0-184,192,共6页
以柚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优化提取柚皮精油。考察提取工艺中超声时间、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柚皮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柚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气... 以柚皮为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优化提取柚皮精油。考察提取工艺中超声时间、蒸馏时间和料液比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柚皮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法对柚皮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柚皮精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8.5 min、蒸馏时间2 h、料液比1∶18(g/mL)。此条件下柚皮精油的提取率为1.4743%,与理论值1.48218%相差0.00788%,表明试验测得提取率与模型理论值之间拟合良好。采用GC-MS对柚皮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2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D-柠檬烯、β-月桂烯、棕榈酸、α-松油醇、芳樟醇等占总成分的80.407%,说明水蒸气蒸馏可有效地纯化柚皮精油,为柚皮精油在食品及调味品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精油 提取 成分分析 响应面分析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下载PDF
香茅精油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臧芳波 李冲 +3 位作者 韩雪 冯随 时若栋 高晓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1-195,共5页
为了提高香茅精油的稳定性,以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为壁材,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香茅精油微胶囊。通过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对其表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包埋率、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及不同条件下的释放性能。... 为了提高香茅精油的稳定性,以壳聚糖和三聚磷酸钠为壁材,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香茅精油微胶囊。通过粒度分布仪、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对其表征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其包埋率、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及不同条件下的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香茅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2.24%,呈小球状,表面光滑,有团聚现象。粒径大小呈正态分布,在50~150 nm之间均一性较好。香茅精油微胶囊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且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香茅精油经微胶囊包埋后,热稳定性和挥发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茅精油 微胶囊 表征 稳定性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羊肉油脂及其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朵朵 牛鹏飞 +2 位作者 葛鑫禹 古明辉 刘永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43,共7页
为探究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动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明确萃取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以羊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羊肉油脂,分析油脂提取效果,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质量分数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 为探究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在动物油脂提取中的应用,明确萃取过程中脂肪酸的变化规律,以羊肉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羊肉油脂,分析油脂提取效果,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脂肪酸质量分数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超临界CO_(2)萃取羊肉油脂的萃取率可达22.04%,与未处理组相比,经超临界萃取后肉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降低了11.37%(P<0.05),超临界萃取的油中饱和脂肪酸无显著变化(P>0.05);超临界萃取后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较未处理组显著提高9.20%(P<0.05),其中棕榈油酸相对含量显著增加了61.00%(P<0.05);超临界萃取的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与未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中棕榈油酸的相对含量显著提高了70.10%(P<0.05);超临界萃取肉和油中均未检出反式油酸,且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及组成无显著变化(P>0.05)。因此,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可应用于羊肉油脂提取,有利于提高超临界萃取油中棕榈油酸相对含量,为超临界CO_(2)萃取在动物油脂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萃取 羊肉 油脂 脂肪酸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兰州苦水玫瑰精油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马金璞 施生玲 +5 位作者 张钰璇 郭星晨 蔡勇 郭鹏辉 杨具田 高丹丹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157,共7页
本研究以兰州苦水玫瑰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超声微波时间、超声微波功率、料液比、氯化钠质量浓度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 本研究以兰州苦水玫瑰为原料,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以精油提取率为指标,研究超声微波时间、超声微波功率、料液比、氯化钠质量浓度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6 g/mL,溶剂氯化钠质量浓度4.1 g/L,超声波50 W,微波功349 W条件下预处理127 s,精油提取率最高,可达到1.274%。体外抑菌结果表明,玫瑰精油对金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53±0.21)、(11.45±0.18)mm,其中对金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1.25±0.01)μL/mL,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25±0.030)μL/mL,表明兰州苦水玫瑰精油在食源性抑菌剂及化妆品领域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苦水玫瑰 精油 超声微波 响应面优化 抑菌
下载PDF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水产品营养组分提取领域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文洁 陈修彪 +2 位作者 陈云云 周绪霞 丁玉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4,共9页
文章介绍了运用于水产品领域的亚临界流体(包括水)的萃取原理、工艺及设备,且从获得水产品高值产物考虑,分别从水产品源的蛋白质/多肽类、脂质类和多糖类产品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亚临界萃取分离水产品营养组分的学术进展,总结了不同加工... 文章介绍了运用于水产品领域的亚临界流体(包括水)的萃取原理、工艺及设备,且从获得水产品高值产物考虑,分别从水产品源的蛋白质/多肽类、脂质类和多糖类产品方面综述了近10年来亚临界萃取分离水产品营养组分的学术进展,总结了不同加工因素对特定组分萃取的优势,并展望了未来SFE设备及技术在水产品精深加工应用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临界流体萃取 营养组分 溶剂萃取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功能多肽
下载PDF
超临界法提取文冠果油条件研究
12
作者 林雪松 毕秀敏 +4 位作者 张文月 康佳美 韩晴 周宇轩 桑雅丽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2期173-175,179,共4页
传统的制备文冠果油的方法多采取物理压榨法,但需要采用特殊的超高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同时由于文冠果油口感差,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提升其口感,使其成本提升。以采集自赤峰市阿旗白城子林场文冠果为原料,采取超临界CO_(2)法对文冠果油... 传统的制备文冠果油的方法多采取物理压榨法,但需要采用特殊的超高压榨油机进行压榨,同时由于文冠果油口感差,需要采取一些技术手段提升其口感,使其成本提升。以采集自赤峰市阿旗白城子林场文冠果为原料,采取超临界CO_(2)法对文冠果油进行了萃取,确定其最佳萃取条件,并对所得文冠果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超临界萃取 理化性质
下载PDF
挤压预处理对杏仁皮油提取率影响研究
13
作者 马悦 刘美荣 +2 位作者 张贺 李育峰 魏东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9期15-19,共5页
目的对浸出法提取杏仁皮油的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颗粒机对杏仁皮进行挤压预处理,对影响油脂提取率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找出最优预处理工艺参数。结果最优预处理工艺参数为粉碎度40目、杏仁皮粉含水量12%、入浸水分7%、颗... 目的对浸出法提取杏仁皮油的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颗粒机对杏仁皮进行挤压预处理,对影响油脂提取率的预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并找出最优预处理工艺参数。结果最优预处理工艺参数为粉碎度40目、杏仁皮粉含水量12%、入浸水分7%、颗粒直径4 mm、长度10 mm,该工艺条件下的杏仁皮油提取率为11.78%。结论杏仁皮经过简单的挤压预处理后,油脂提取率明显升高,研究结果为杏仁皮工业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皮 油脂 挤压 提取率
下载PDF
溶剂浸取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优化
14
作者 吕思妍 马挺军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通过溶剂浸取法提取文冠果油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方法】以提取率为因变量,在无水乙醇、正己烷、环己烷、石油醚、乙醚及二氯甲烷之中选择提取效果最佳的浸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浸取时间、浸取温... 【目的】通过溶剂浸取法提取文冠果油并优化提取工艺,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方法】以提取率为因变量,在无水乙醇、正己烷、环己烷、石油醚、乙醚及二氯甲烷之中选择提取效果最佳的浸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液料比、浸取时间、浸取温度三个变量对文冠果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试验选取环己烷为最适合的浸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在液料比为4∶1,浸取时间为3.0 h,浸取温度为70℃时,提取率达到最大值为30.02%。【结论】优化溶剂浸取法提取文冠果油的工艺,为文冠果油的工业提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溶剂浸取法 正交试验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科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109-111,共3页
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化工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该项技术催化剂再生、石油萃取等工艺中的应用优势,以及高压技术下的高能耗问题,从理论技术研究、设备装备开发两方面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 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及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化工生产领域的应用进行研究。结合该项技术催化剂再生、石油萃取等工艺中的应用优势,以及高压技术下的高能耗问题,从理论技术研究、设备装备开发两方面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发展趋势、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为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萃取技术 有机溶剂 选择性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接骨木籽油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李彪 郝泽金 管业圣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2期18-20,23,共4页
研究低温冷榨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3种不同提油方法对接骨木籽油提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维E和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油方法中,提取率最高的是超临界CO_(2)萃取法(80.9%),提油率最低的是低温... 研究低温冷榨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3种不同提油方法对接骨木籽油提取率、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维E和油脂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提油方法中,提取率最高的是超临界CO_(2)萃取法(80.9%),提油率最低的是低温冷榨法(73.2%)。低温冷榨法和有机溶剂浸出法出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明显低于超临界CO_(2)萃取法,这2种方法出油的氧化稳定性也明显优于后者。维E的含量排序为超临界CO_(2)萃取法>有机溶剂浸出法>低温冷榨法,各方法提取的接骨木籽油中脂肪酸组成没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骨木籽油 低温冷榨 超临界CO_(2)萃取 溶剂浸出 品质
下载PDF
正交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茶叶籽油工艺研究
17
作者 杨再文 张红梅 +2 位作者 刘杰 王孟 赵娅 《轻工科技》 2023年第6期44-46,121,共4页
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对产地为贵州的黄金芽茶叶籽进行萃取工艺研究和脂肪酸组成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前提下,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生产成本等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h,... 利用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对产地为贵州的黄金芽茶叶籽进行萃取工艺研究和脂肪酸组成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前提下,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结合生产成本等因素,得出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h,在此工艺条件下,黄金芽茶叶籽的萃取率为20.50%。同时通过对黄金芽茶叶籽油中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为80.27%,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57.31%;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食用植物油相关标准要求,其过氧化值数值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萃取 黄金芽茶叶籽 正交试验 脂肪酸
原文传递
油莎豆油的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18
作者 张彩芳 丁昱婵 秦令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0-24,共5页
旨在为油莎豆油的高效提取提供参考,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射流压力、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比了动态超高压微... 旨在为油莎豆油的高效提取提供参考,以油莎豆为原料,采用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微射流压力、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对比了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与单一正己烷提取对油莎豆油得率的影响,并对油莎豆油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射流压力110 MPa、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油莎豆油得率为22.81%;与单一正己烷提取相比,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油莎豆油得率更高,提取温度更低,提取时间更短;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的油莎豆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均符合油莎豆油行业标准(LS/T 3259—2018)的要求。综上,动态超高压微射流辅助正己烷提取法是一种高效的油莎豆油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油莎豆油 动态超高压微射流 理化指标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甜瓜籽油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品质分析
19
作者 李群 李颜 +3 位作者 董绪燕 赵长建 艾合买提江·艾海提 刘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1,共7页
为提高甜瓜籽利用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甜瓜籽油,以甜瓜籽油得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甜瓜籽油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 为提高甜瓜籽利用率,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甜瓜籽油,以甜瓜籽油得率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对甜瓜籽油提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提取的甜瓜籽油理化指标、总酚含量、甾醇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甜瓜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3 h、料液比1∶7.7、超声温度43℃、超声时间41 min,在此条件下甜瓜籽油得率为25.64%,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0.66%;制备的甜瓜籽油酸值(KOH)为0.52 mg/g,过氧化值为0.00 mmol/kg,碘值(I)为133.38 g/100 g,总酚含量为8.72 mg/100 g;甜瓜籽油中共检出5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含量最高,为66.68%,共检出7种甾醇,总含量达306.10 mg/100 g,其中β-谷甾醇含量最高,为138.60 mg/100 g。甜瓜籽油营养价值较高,可作为食用油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籽油 超声辅助提取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脂肪酸 甾醇
下载PDF
Anti-lipid-oxidation effects and edible safety evaluation of the oil extracted by a supercritical CO_(2) process from coix seed fermented by Monascus purpureus
20
作者 Haiying Zeng Anran Zhu +6 位作者 Shengling He Mingjun Wu Muhammad Mazhar Anyan Wen Na Liu Likang Qin Song Miao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SCD 2023年第4期1119-1127,共9页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 of coix seed oil produced by Monascus purpureus fermentation and supercritical CO_(2)extraction were determined.Anti-lipid-oxidation and edible safety were evaluated usi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mposition of coix seed oil produced by Monascus purpureus fermentation and supercritical CO_(2)extraction were determined.Anti-lipid-oxidation and edible safety were evaluated using a cholesterol-fish oil model,acute oral toxicity assay,and genetic toxicity assay in vitro and in vivo,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action oil from fermented coix seed(FCS-O)had good physicochemical quality and abundan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physiological function.In particular,γ-tocotrienol,γ-oryzanol,coixenolide and oleic acid concentrations reached 72.83μg/g,745.96μg/g,9.65 mg/g and 316.58 mg/100 g DW,respectively.The FCS-O exhibited higher antioxidant capability in inhibiting lipid oxidation and peroxidation.Compared to the blank control,the concentrations of 7-ketocholestreol and peroxide only were 8.42μg/mL and 16.16 mmol/kg at 168 h of oxidation(P<0.01).In addition,the FCS-O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a very safe edible oil,with no acute toxicity(LD50>10 g/kg bw,considered actually non-toxic)and no induced mutagenicity,cytotoxicity or genotoxicity.These results serve as a good safety reference for future application of the oil from fermented coix seed.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kind of oil will be beneficial as a food,food ingredient,nutritional supplement,or natural food antioxidant to promote good health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ix seed oil COMPOSITION Edible safety MUTAGENICITY GENOTOXICIT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