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超快速电子鼻对生乳快速鉴别及应用
1
作者 张琳 胡娅洁 +5 位作者 康海龙 李慧 刘庆爽 喻东威 于敏 逯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8期208-216,共9页
利用超快速电子鼻检测法快速鉴别不同地区生乳气味信息及异常乳检测应用。收集巴彦淖尔、达拉特旗、林格尔、凉城和宁夏5个地区生乳样品,利用电子鼻对其进行检测,建立指纹图谱,结合保留指数和AroChemBase数据库对生乳样品气味成分进行... 利用超快速电子鼻检测法快速鉴别不同地区生乳气味信息及异常乳检测应用。收集巴彦淖尔、达拉特旗、林格尔、凉城和宁夏5个地区生乳样品,利用电子鼻对其进行检测,建立指纹图谱,结合保留指数和AroChemBase数据库对生乳样品气味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软独立建模分析(SIMCA)和判别因子分析(DFA)对生乳的香气特征进行分类预测、快速识别。结果表明,不同样品间可以快速区分,5个地区生乳样品在异丙醇和2-丁酮的特征峰面积含量上有主要差异。与生乳相比,异常乳可能的主要差异化合物为乙醇、异戊醛、2-甲基丁醛、2-乙基呋喃和3-甲基-2-丁烯-1-醇,并在异常乳中产生了麦芽味、发酵味、酸味以及油腻味等不良气味。DFA判别因子累计区分指数100%,可以有效区分生乳和异常乳。综上所述,超快速电子鼻能够较好分析生乳气味信息,并快速、有效地鉴别生乳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乳 超快速电子鼻 挥发性成分 检测分析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发酵酸马奶不同发酵时期真菌菌群结构分析
2
作者 布仁其其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目的]探究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发酵酸马奶在不同发酵时期的真菌菌群结构演替变化特征。[方法]以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新鲜马奶为原料,采用传统发酵方法制备酸马奶;分别采集发酵0、12、24、36、48、96 h的传统发酵酸马奶样... [目的]探究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发酵酸马奶在不同发酵时期的真菌菌群结构演替变化特征。[方法]以采集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新鲜马奶为原料,采用传统发酵方法制备酸马奶;分别采集发酵0、12、24、36、48、96 h的传统发酵酸马奶样品,测定pH值,然后基于真菌rDNA内源转录间隔区(ribosomal 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rDNA-ITS)序列,利用高通量测序及分析技术表征不同发酵时期真菌菌群结构变化。[结果]Chao1指数和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s diversity index)分析表明,传统酸马奶发酵初期(0~12 h)真菌菌群丰度下降、菌群多样性变化不大;发酵12~24 h真菌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同时增加,24~72 h同时减小,72~96 h同时增加,在96 h时二者基本达到发酵初期水平。发酵12 h内,酸马奶发酵体系的pH值急剧下降,发酵12~48 h的pH值下降速度变慢,48~96 h的pH值下降速度继续变慢并趋于平缓。基于真菌rDNA-ITS序列高通量测序及分析,在传统酸马奶中共鉴定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个真菌门,相对丰度分别为99.77%和0.02%;在发酵过程中,子囊菌门一直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属水平上鉴定出9个真菌属,其中,哈萨克斯坦酵母属(Kazachstania)和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为优势真菌属,二者的相对丰度分别为95.76%和3.75%;克鲁维酵母属的相对丰度在发酵12~96 h的变化趋势与哈萨克斯坦酵母属呈现出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在发酵96 h内始终存在。种水平上鉴定出9种真菌,其中,单孢哈萨克斯坦酵母菌(Kazachstania unispora)、乳酸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lactis)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菌(Kluyveromyces marxianus)为优势真菌种,相对丰度分别为95.76%、2.10%和1.63%;不同发酵时期3种优势真菌的相对丰度变化趋势不同。[结论]明确了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发酵酸马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真菌种类以及真菌菌群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演替变化特征。研究结果为丰富酸马奶发酵机制研究,优化酸马奶发酵工艺、提高酸马奶发酵品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酸马奶 真菌 菌群结构 rDNA-ITS序列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牛乳和鸡蛋中致敏原物质的检测
3
作者 罗有文 吴海涛 +1 位作者 李艳艳 鲍祎天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41-144,共4页
牛乳、鸡蛋及乳、蛋制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常见食物,在为人类提供丰富营养素的同时,也容易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针对目前过敏发生情况和过敏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该文简述了牛乳和鸡蛋中的主要过敏蛋白... 牛乳、鸡蛋及乳、蛋制品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人们饮食结构中的常见食物,在为人类提供丰富营养素的同时,也容易引起部分人群的过敏。针对目前过敏发生情况和过敏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该文简述了牛乳和鸡蛋中的主要过敏蛋白、酶等,并介绍了过敏原常见检测方法,比较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牛乳和鸡蛋过敏原的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乳 鸡蛋 过敏原 检测 靶向蛋白
下载PDF
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其在乳品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珊 高辉明 +3 位作者 王雁伟 周思思 庞艳荣 艾鹏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和诱发疾病的有害微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对策之一是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安全检测。本研究采用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ultiplex... 食源性致病菌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食物中毒和诱发疾病的有害微生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了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有效对策之一是对食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安全检测。本研究采用一种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法(multiplex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PCR)快速检测乳品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表明,选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prfA基因、蜡样芽胞杆菌gyrB基因、鼠伤寒沙门氏菌invA基因、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stx2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4对引物,在优化的PCR反应体系和退火温度58℃下,PCR扩增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分别扩增出274、221、482、108 bp条带,无非特异性扩增,4种病原菌检出限达到10~100 CFU/mL;对17份人工染菌牛奶样品进行检测,检出结果与国标培养法完全一致。该研究结果为快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乳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蜡样芽胞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也为其他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食源性致病菌 检测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酸奶的研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娟 于斌 +2 位作者 郭宗明 王懿千 吕常旭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5,共6页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 以鲜牛乳为原料,添加植物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微胶囊制备酸奶。以产品的酸度、黏度、pH、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主成分分析(PCA)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优化酸奶工艺,且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试验,探究微胶囊酸奶中乳酸菌的存活率。结果表明,酸奶的最佳配方为以鲜牛乳为原料,发酵剂添加量0.2%,白砂糖添加量8%,果胶添加量0.2%,微胶囊添加量2%,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9 h。在此优化条件下制作的酸奶质地细腻,组织状态均匀,感官评分为85分,其黏度、酸度、pH值分别为410 m Pa·s、137°T、5.2,其理化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体外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添加乳酸菌菌粉制成的酸奶相比,添加乳酸菌微胶囊制成的酸奶经胃液和肠液后,存活率达到67.60%和62.00%,分别增加了36.21%和33.94%。乳酸菌微胶囊添加到酸奶中,为新型酸奶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微胶囊 酸奶
下载PDF
响应面结合模糊数学制备奶酪美拉德反应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鹏 张文远 +6 位作者 徐琛 赵晓璇 谢宁 王筠钠 逄晓阳 张书文 吕加平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文章对奶酪蛋白水解产物发生美拉德反应进行工艺研究,并探寻样品风味变化。以褐变度及模糊数学的感官评价为依据,确定最佳生产工艺。气相色谱-质谱法用于确定最佳产品的整体风味,反应温度为101℃、还原糖添加量6.25%、反应时间59 min时... 文章对奶酪蛋白水解产物发生美拉德反应进行工艺研究,并探寻样品风味变化。以褐变度及模糊数学的感官评价为依据,确定最佳生产工艺。气相色谱-质谱法用于确定最佳产品的整体风味,反应温度为101℃、还原糖添加量6.25%、反应时间59 min时,产物具有巧克力糖风味,滋味最佳。奶酪肽美拉德反应物中<150 u的肽段较奶酪肽酶解液显著降低,说明<150 u的肽段可能是美拉德反应的主要原料。奶酪肽酶解液以苯乙酮、癸酸、己酸及乙偶姻为主要挥发性物质,奶酪肽美拉德反应产物中主要的风味贡献物是2-壬酮、2,5-二甲基吡嗪及2-庚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酪蛋白酶解液 美拉德反应 Friedman排序检验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 风味
下载PDF
不同泌乳期驼乳化学组成及蛋白质组学 被引量:1
7
作者 明亮 李雅菲 +2 位作者 吕浩迪 浩斯毕力格 伊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11,共7页
本实验以驼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骆驼泌乳初期、中期、后期和干奶期乳基础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探究其在整个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差异的蛋白质,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信息。结果发现,泌乳... 本实验以驼乳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骆驼泌乳初期、中期、后期和干奶期乳基础营养成分及理化指标,探究其在整个泌乳期内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解析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差异的蛋白质,进而挖掘其潜在的功能信息。结果发现,泌乳初期驼乳中蛋白质、脂肪、乳糖、总固形物等基础营养成分的含量最高,随后随着泌乳期的延长其含量具有降低的趋势。驼乳理化性质随泌乳期而变化,其中泌乳初期驼乳密度和折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干奶期驼乳pH值和滴定酸度最高(6.89和20.71°T);泌乳期对驼乳电导率的影响较小。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驼乳中发现了高峰度的免疫球蛋白、类胰岛素、乳铁蛋白等保护性蛋白,并在骆驼初乳和常乳中共鉴定到641个差异显著蛋白质(P<0.05)。骆驼初乳中高丰度蛋白大部分与免疫应答、抗炎、组织保护与修复、代谢过程有关,表明骆驼初乳更有助于幼崽抗微生物感染免疫系统的建立。该研究可加深对驼乳泌乳期内理化性质及蛋白组成的认识,为开发驼乳功能性食品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 泌乳期 营养成分 蛋白质组学 差异蛋白质
下载PDF
芒果-紫苏油功能性风味酸奶的工艺优化及品质测定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春美 王艳领 +1 位作者 刘琳琳 潘永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3期318-326,共9页
目的 探究芒果、紫苏油不同添加量对风味酸奶品质的影响,开发一种富含α-亚麻酸的功能性风味酸奶。方法 通过运用旋转黏度计测量黏度、酸度计评估酸度以及离心机分析持水力等实验手段,探究芒果泥与紫苏油的不同添加量对风味酸奶的黏度... 目的 探究芒果、紫苏油不同添加量对风味酸奶品质的影响,开发一种富含α-亚麻酸的功能性风味酸奶。方法 通过运用旋转黏度计测量黏度、酸度计评估酸度以及离心机分析持水力等实验手段,探究芒果泥与紫苏油的不同添加量对风味酸奶的黏度特性、酸度水平以及保水能力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感官评价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芒果-紫苏油功能性风味酸奶的最佳加工工艺,并通过蛋白质含量、酸度、α-亚麻酸含量、乳酸菌活菌数等指标分析其品质。结果 确定了芒果-紫苏油功能性风味酸奶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即芒果泥添加比例为16%、紫苏油添加比例为5%、白砂糖添加比例为7%。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酸奶,其感官评分达88.39分,与预测值88.65分极为接近,同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可知:该酸奶中蛋白质含量为3.06%,非脂乳固体含量为8.70%,脂肪含量为4.31%(其中α-亚麻酸含量为2.20%),酸度为85.72oT,乳酸菌活菌数为2.1×10~8 CFU/m L,大肠杆菌和致病菌均未检出,最终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GB 1930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中的各项要求。结论 本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果香与油香交融,营养与保健兼备的新型酸奶,引领了酸奶风味新趋势,为新型酸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紫苏油 功能性风味酸奶 工艺优化 响应面 品质测定
原文传递
马乳源性生物活性肽生物学信息及其抗肺癌作用靶点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 马建宝 +2 位作者 卡丽比努尔·艾尔肯 徐志伟 高晓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1,64,共6页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在线软件对已知氨基酸组成的马乳源性活性肽生物学信息和关键靶蛋白进行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探索马乳源性活性肽抗肺癌作用靶点。结果表明马乳源的活性肽为不稳定、带正电荷的亲水性多肽,是没有跨膜区和信号肽,也...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通过在线软件对已知氨基酸组成的马乳源性活性肽生物学信息和关键靶蛋白进行分析并进行分子对接,探索马乳源性活性肽抗肺癌作用靶点。结果表明马乳源的活性肽为不稳定、带正电荷的亲水性多肽,是没有跨膜区和信号肽,也没有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的细胞膜外多肽,二级结构主要以无规则卷曲为主,与肺癌相关的核心靶点即CTNNB1、FGFR2、FOXF1、KRAS、NKX2-1、TGFBR2具有很好的结合亲和力,为深入研究马乳源活性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肽 生物学信息 分子对接 肺癌 NKX2-1 CTNNB1
下载PDF
新旧国标下羊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脂质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艳 吴桐 +3 位作者 邓泽元 詹智钧 侯艳梅 李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4,共12页
比较新旧国标下羊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脂质特点及其差异,并与中国母乳脂质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的组成和含量,基于多变量分析(PLs-DA)和热图聚类分析... 比较新旧国标下羊乳基婴幼儿配方奶粉脂质特点及其差异,并与中国母乳脂质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别检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的组成和含量,基于多变量分析(PLs-DA)和热图聚类分析新旧国标羊乳基婴配奶粉差异脂质;采用马氏距离评价新旧国标羊乳基婴配奶粉脂质与母乳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在甘油三酯方面,新旧国标羊乳基配方奶粉的差异主要在于中长链甘油三酯(Medium and long-chain triacylglycerol,MLCT)组成与含量上,如TG(10∶0/16∶0/14∶1)(Ca/P/Ma)、TG(12∶0/16∶1/18∶1)(La/Pa/O)、TG(8∶0/10∶0/14∶1)(Cy/Ca/Ma)等MLCT在新国标羊乳基婴配奶粉中检出,而在旧国标羊乳基婴配奶粉中未检出。在磷脂方面,新国标下羊乳基婴配奶粉磷脂含量整体上高于旧国标下羊乳基婴配奶粉,其中,新国标IFA(婴儿配方奶粉A)系列高于IFB(婴儿配方奶粉B)系列。羊乳基婴配奶粉胆固醇含量为7.16~29.0 mg/100 g奶粉,其中IFA>IFb>IFB,新国标IFA系列约为IFB系列的2~4倍;而旧国标IFb 3段是新国标IFB 3段的3倍。与母乳脂质进行相似度评价,新国标IFB 1段配方奶粉最接近母乳,配方奶粉得分为IFB>IFA>IFb>88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基婴配方奶粉 甘油三酯 磷脂 胆固醇 相似度评价
下载PDF
电化学检测技术与生物识别元件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瑞 郑琳蕙 +4 位作者 黄筱洋 王婧 鲍悦忻 任婧楠 吕优优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2-14,共3页
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如何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精准及快速检出仍然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电化学传感技术由于其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及化学稳定性良好在食品检测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对电化学检测与多种生物识... 食品安全与国民健康息息相关,如何实现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精准及快速检出仍然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电化学传感技术由于其检测快速、灵敏度高及化学稳定性良好在食品检测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本文对电化学检测与多种生物识别元件的联用技术及其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技术 生物识别元件 生物传感器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蒙古族传统奶酪微生物菌群多样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敏 林佳卫 +1 位作者 焦昱玮 杜浩月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20,共5页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 以内蒙古牧区蒙古族传统木桶自然发酵生产奶酪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发酵凝乳及不同成熟阶段奶酪样品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凝乳中细菌菌群多样性最高,奶酪成熟10 d时细菌菌群丰富度及真菌菌群多样性最高,成熟30 d时真菌菌群丰富度最高。发酵凝乳及奶酪成熟过程中优势细菌属(平均相对丰度>1%)为乳球菌属(Lact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拉乌尔菌属(Raoultella)、葡萄糖杆菌属(Gluconobacter)、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优势真菌属为地霉属(Geotrichum)、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未分类双足囊菌科(unclassified_f_Dipodascaceae)、毕赤酵母属(Pichia)、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德克酵母属(Dekkera)。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表明,发酵凝乳和奶酪成熟0 d时细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真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奶酪成熟10 d、20 d和30 d时细菌群落结构较为相似,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综上,奶酪成熟过程中微生物丰富,且成熟过程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奶酪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多样性 优势菌群
下载PDF
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璐菊 郭全奎 +2 位作者 王玺年 张玺 王晨阳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1期111-114,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营养补充和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了对原奶和乳制品的需求,通常原奶和乳制品的应用人群都是婴儿和老人。尤其是婴儿对乳制品的需求最大。原奶和乳制品的质量与下一代的成长息息相关。但近年,原奶和乳... 新时代背景下,营养补充和食品健康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断提高了对原奶和乳制品的需求,通常原奶和乳制品的应用人群都是婴儿和老人。尤其是婴儿对乳制品的需求最大。原奶和乳制品的质量与下一代的成长息息相关。但近年,原奶和乳制品的安全事故被媒体频频曝光,严重影响了乳制品市场的发展。该文主要对我国原奶及乳制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奶 乳制品 质量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光谱学方法解析发酵驼乳和发酵牛乳加工及贮藏特性
14
作者 王丹 张婷 +5 位作者 赵谦 张文秀 张文羿 姚国强 王记成 白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85-93,共9页
以驼乳和牛乳为原料制备凝固型发酵乳,分别采用多频扩散波光谱法和多重光散射光谱法对发酵过程中乳的微流变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测定滴定酸度、活菌数、黏度、持水力和质构指标等参数。结果表明:驼乳和牛乳到达发酵终点所用时间分别... 以驼乳和牛乳为原料制备凝固型发酵乳,分别采用多频扩散波光谱法和多重光散射光谱法对发酵过程中乳的微流变特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测定滴定酸度、活菌数、黏度、持水力和质构指标等参数。结果表明:驼乳和牛乳到达发酵终点所用时间分别为9.5、6.5 h;微流变分析显示,发酵过程中驼乳弹性因子和宏观黏度指数小于牛乳,流动因子和固液平衡值大于牛乳,呈低黏弹性的液体状态;多重光散射稳定性分析显示,稳定性在发酵期间为牛乳>驼乳,在贮藏期间为发酵驼乳>发酵牛乳,说明驼乳发酵后内部结构更紧密,稳定性增高;贮藏期间,发酵驼乳滴定酸度低于发酵牛乳,活菌数均大于1×10^(7)CFU/m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发酵驼乳持水力大于发酵牛乳;质构分析显示,发酵牛乳的硬度、稠度和黏度指数均显著大于发酵驼乳(P<0.05)。综上,驼乳发酵后不易形成凝胶结构,但因内部结构紧密,发酵驼乳稳定性较高,更有利于产品贮藏,而牛乳更易形成发酵乳浓厚、绵密的状态。本研究基于光谱学方法研究发酵乳的加工和贮藏特性,为发酵驼乳的实际应用与推广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为小品种特色发酵乳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驼乳 发酵牛乳 微流变 多重光散射
下载PDF
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15
作者 王建文 任万路 +5 位作者 孙志文 刘师博 韩紫祥 孟军 曾亚琦 姚新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19,80,共5页
文章探究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4周龄小鼠32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乳组、驴乳组和驼乳组,每天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10g/kg体质量蒸馏水、马乳、驴乳和驼乳,在第29天处死小鼠后采集肝脏组织,... 文章探究马乳、驴乳、驼乳对小鼠生长、免疫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4周龄小鼠32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马乳组、驴乳组和驼乳组,每天根据体质量分别灌胃10g/kg体质量蒸馏水、马乳、驴乳和驼乳,在第29天处死小鼠后采集肝脏组织,测定小鼠的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马乳组和驼乳组15~21d和22~28d时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马乳组脾脏指数、白介素1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驴乳组脾脏指数、蛋白质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白细胞介素-6、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驼乳组脾脏指数、白介素1β、蛋白质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灌灌胃马乳和驼乳能够降低小鼠日采食量,灌胃马乳、驴乳、驼乳能够改善小鼠的免疫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 驴乳 驼乳 小鼠 生长性能 免疫 抗氧化
下载PDF
基于小白鼠试验评价乳清醋增强免疫功能研究
16
作者 玛丽娜 陶羽 +1 位作者 乌兰塔娜 斯木吉德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用乳清醋饲喂小白鼠试验,分析检验其免疫学指标,评价乳清醋是否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特性。试验鼠选用体质量(BW)为20 g的雄性小白鼠,共320只,从中每次随机取40只作为1个批次饲喂的试验鼠,分为4组,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实... 用乳清醋饲喂小白鼠试验,分析检验其免疫学指标,评价乳清醋是否具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特性。试验鼠选用体质量(BW)为20 g的雄性小白鼠,共320只,从中每次随机取40只作为1个批次饲喂的试验鼠,分为4组,3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室制备总酸为5.52 g/100 mL的乳清醋,乳清醋经稀释后的高、中、低浓度的剂量组,分别对处理组小鼠以剂量为10 mL/kg BW灌胃,对照组同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日饲1次,连续30 d为1个批次饲喂试验。研究以试验鼠的8项免疫学指标为检测目标:(a)免疫器官重量及胸腺脾脏指数,(b)迟发型超敏反应,(c)淋巴细胞转化率,(d)抗体生成细胞检测,(e)血清溶血素检测,(f)单核巨噬细胞攻击和吞噬能力,(g)碳粒廓清试验,(h)NK(Natural killer)细胞活性。每一批次饲喂试验结束后,针对其中1项免疫学指标要求对该批次的小鼠进行处置、解剖、检测。取平均数据为该批次各组鼠的该项免疫学指标数据。经8批次的饲喂试验,完成了试验鼠8项免疫学指标的检测。结果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除了(d)和(e)2项指标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外,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其余6项免疫学指标均明显增强,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发现,乳清醋饲喂白鼠后在促进和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增重,细胞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NK细胞活性等方面起了明显作用,可以判定乳清醋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醋 小白鼠 饲喂试验 免疫学指标 免疫力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的牛奶蛋白检测方法研究
17
作者 刘伯扬 赵三军 +10 位作者 白鹏 马利军 赵凯 李慧 牛世祯 高永亮 杨戬 朱磊 杨颖 戈小军 李晨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48-154,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的牛奶蛋白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实验室与在线检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产过程中原料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研究斜率截距法(slope/bias,S/B)、分段直接标准化(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算法、... 目的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模型转移的牛奶蛋白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实验室与在线检测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生产过程中原料奶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研究斜率截距法(slope/bias,S/B)、分段直接标准化(piecewise direct standardization,PDS)算法、Shenk’s方法在不同仪器测量光谱之间模型转移应用,优化模型参数,提高实验室仪器建立的校正模型应用于在线光谱仪器的预测精度。结果经过Shenk’s算法转移,主从机的光谱平均差异降低为0.0075,光谱校正率达到98.95%。利用模型转移方法与偏最小二乘模型结合,将实验室分析光谱仪建立的模型用于生产在线光谱仪测量光谱预测,显著提高了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预测准确度,不同仪器之间模型预测相对均方根误差从5.52%下降到2.03%。结论本研究的方法实现了实验室分析与在线检测仪器测量光谱及定量分析模型转移共享,为近红外在线检测的智能化改进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法 模型转移 牛奶 在线检测
原文传递
传统酸马奶优势菌群互作及与风味物质的关联性
18
作者 孟岳成 毕建喆 +3 位作者 孙哲航 陈杰 仝静雯 李延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204,共11页
为研究酸马奶的优势菌群的互作以及菌群与特征风味的关系,对传统酸马奶中分离得到的4株乳酸菌和2株酵母菌进行单菌和混菌发酵,测定14组发酵组酸度,pH值,乳酸菌、酵母菌菌量变化,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发酵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 为研究酸马奶的优势菌群的互作以及菌群与特征风味的关系,对传统酸马奶中分离得到的4株乳酸菌和2株酵母菌进行单菌和混菌发酵,测定14组发酵组酸度,pH值,乳酸菌、酵母菌菌量变化,采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不同发酵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差异,并利用Lotka-Volterra模型和偏最小二乘法回归(PLSR)分析酸马奶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相互作用系数以及优势菌群与特征风味物质形成的关联性。乳酸菌中干酪乳杆菌产酸速率最快,在发酵后期pH值达到3.89;酵母菌中,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在发酵后期pH值降至4.16,混菌发酵组的产酸优于单菌发酵组。乳酸菌和单孢酿酒酵母混菌发酵促进单孢酿酒酵母的生长,其中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分别与单孢酿酒酵母混合发酵72 h后,酵母菌菌落数达到1.91×106CFU/mL和1.66×106CFU/mL;并能够促进辛酸、正癸酸等酸类风味物质的产生。而乳酸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混菌发酵形成竞争抑制,两者共发酵体系下对酯类物质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的产生有抑制作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对产酸速率较快的干酪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瑞士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乳酸菌 酵母菌 风味物质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一株产凝乳酶变色栓菌鉴定及其凝乳酶的分离纯化与酶学性质研究
19
作者 黄武营 李云 +1 位作者 朱慧 周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3-250,I0008,共9页
微生物凝乳酶具有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发酵生产的优点,是传统小牛皱胃酶的经济高效替代选择之一。为了筛选新的凝乳酶产生菌,该研究以从传统发酵腐乳分离的霉菌为出发菌株,筛选具有高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的霉菌菌株。采用内源转录区... 微生物凝乳酶具有生产周期短和易于发酵生产的优点,是传统小牛皱胃酶的经济高效替代选择之一。为了筛选新的凝乳酶产生菌,该研究以从传统发酵腐乳分离的霉菌为出发菌株,筛选具有高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的霉菌菌株。采用内源转录区间隔区结合线粒体小亚基核糖体DNA扩增测序的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沉淀、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法对酶进行了纯化,并研究了凝乳酶酶学特性。筛选出菌株CQ3具有良好的凝乳活性和低蛋白水解活性,该菌株鉴定为变色栓菌(Trametes versicolor)。CQ3凝乳酶纯化后经SDS-PAGE分析呈现出分子质量为61 kDa的唯一条带。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6.5,Ca^(2+)对酶活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酶在pH值为4.5~7.0和温度低于50℃条件下有良好的稳定性。蛋白酶抑制剂试验表明,该酶为一种天冬氨酸蛋白酶。该研究结果报道了一种新的产凝乳酶菌种资源,为丰富凝乳酶产生菌株资源,进一步评价栓菌凝乳酶在干酪加工适用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乳酶 变色栓菌 酶的分离纯化 内源转录间隔区 线粒体小亚基核糖体DNA
下载PDF
猪笼液蛋白酶消减牛乳蛋白致敏表位的研究
20
作者 李婷婷 邱毓 +1 位作者 李欣 陈红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8-38,共11页
目的:利用废弃猪笼液中的蛋白酶来消减牛乳主要致敏原蛋白的致敏性。方法:首先采集了米兰达猪笼草(Nepenthes×Miranda)的猪笼液,经过滤、5 kDa膜超滤、真空冷冻干燥和复溶获得酶活为126.276 U/mL的猪笼液蛋白酶液。然后用此酶对牛... 目的:利用废弃猪笼液中的蛋白酶来消减牛乳主要致敏原蛋白的致敏性。方法:首先采集了米兰达猪笼草(Nepenthes×Miranda)的猪笼液,经过滤、5 kDa膜超滤、真空冷冻干燥和复溶获得酶活为126.276 U/mL的猪笼液蛋白酶液。然后用此酶对牛乳蛋白进行酶解,通过液相色谱-二级质谱法(LC-MS/MS)鉴定酶解后肽段产物,对比致敏原表位数据库以判断蛋白酶对表位的酶切情况。结果:牛乳主要致敏原蛋白中P1位的K、V、F、R、Y、I、S和L以及P1’位的D、A、V、I、L、F、E、R、Y、N、T、Q、S、W和P的肽键被有效酶解,酶切位点位于相对应的表位内,且位于蛋白表面和内部的表位均有被酶解。其中,来自α-LA的表位Eα-LA1中的K-V以及表位Eα-LA2中的K-V和K-A被酶解频率较高,来自β-LG的被酶解频率高的表位处的肽键为Eβ-LG1和Eβ-LG2中的L-D、V-Y和Y-V,来自αs1-CN的表位Eαs1-CN1中大部分的R-F和F-F被高频酶解,来自αs2-CN的表位Eαs2-CN1中的L-N、R-Y、K-F和K-T和表位Eαs2-CN2中的K-T、K-L和K-I被酶解频率较高,β-CN中被酶解频率较高的表位为Eβ-CN1和Eβ-CN2中的L-Q、S-W、D-V、L-T、T-D和E-N。结论:猪笼液蛋白酶水解对牛乳蛋白致敏原蛋白表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破坏作用,猪笼液有望成为新型蛋白酶开发的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笼草 猪笼液蛋白酶 牛乳蛋白 致敏性 表位破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