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牧场鲜驴乳成分检测与分析
1
作者 曹志军 焦昱玮 +1 位作者 刘敏 王美莲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8期191-197,共7页
为了解乌兰察布地区规模化养驴场鲜驴乳营养参数和整体差异,从3个牧场分别采集10份鲜驴乳样品,检测常规成分、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对常规成分与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统计比较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 为了解乌兰察布地区规模化养驴场鲜驴乳营养参数和整体差异,从3个牧场分别采集10份鲜驴乳样品,检测常规成分、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对常规成分与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统计比较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牧场A鲜驴乳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最高,牧场B鲜驴乳中乳糖和灰分含量较高,与其他两牧场差异显著(P<0.05);并且牧场A鲜驴乳蛋白中β-酪蛋白和α-乳清蛋白含量最高,5种常量元素中钙和钾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较高。PCA结果显示:各牧场样品间成分差异明显;水分、蛋白质和脂肪与Gly及十一碳酸(C11:0)、十五碳酸(C15:0)、十七碳酸(C17:0)、二十二碳烯酸[C20:0(n-6)]相关,灰分、乳糖与氨基酸(Asp、Glu、Val、Met、Ile、Leu、Tyr、Phe和Lys)及低级脂肪酸[C6:0、C10:0、C12:0、C14:0(n-5)、C16:0、C18:0(n-6)、C18:0(n-9)、C20:0(n-9)和牛磺酸]相关。牧场B中鲜驴乳呈味化合种类较多,风味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驴乳 营养成分 氨基酸 矿物质 脂肪酸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光谱的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3种乳成分定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张依 樊懿楷 +13 位作者 杨国昌 张静静 李春芳 向世馨 褚楚 郑月 朱红梅 刘耘 宋博 梁生超 杨晨东 马亚宾 倪俊卿 张淑君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共10页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和中部地区2个水牛场的水牛牛乳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中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S(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的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定... 本研究以我国南方和中部地区2个水牛场的水牛牛乳样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机器学习中的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了基于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FT-MIRS(Fourier Transform Mid-infrared Spectroscopy)的水牛奶中乳脂、乳蛋白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并将建立的最优模型预测结果和奶牛生产性能(Dairy Herod Improvement,DHI)测定中心所用模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建立的3个水牛乳成分定量预测模型在试验数据范围内预测能力和应用效果较好,模型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75,剩余预测偏差比(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 Ratio,RPD)均大于2.0,其中乳蛋白定量模型预测效果更是优于DHI模型预测效果,另外2个模型预测效果虽不如DHI模型预测效果但也比较接近。根据结果得出如下结论:利用FTMIRS建立水牛奶中乳成分的水牛专用模型是可行及必要的,但还需要更多具有代表性和多样性的水牛奶样本提高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广泛性,进而为奶水牛生产性能测定(Buffalo-Dairy Herod Improvement,B-DHI)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水牛奶 乳脂 乳蛋白 总固形物
下载PDF
检测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及不同乳源含量比较研究
3
作者 赵传榜 刘丽波 +5 位作者 杜鹏 张国芳 戚晓熙 郭思男 唐雪文 李春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5,共6页
文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乳源中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0.15%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对2种蛋白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对目标蛋白进行分离检测,以出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 文章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乳源中α-乳白蛋白(α-La)和β-乳球蛋白(β-Lg)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以0.15%三氟乙酸水溶液和0.15%三氟乙酸乙腈溶液对2种蛋白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5℃,对目标蛋白进行分离检测,以出峰面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种蛋白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经优化后的方法蛋白色谱图峰形明显,样品分离程度高,蛋白回收率为92.8%~99.3%,α-La和β-Lg检出限分别为0.0933 mg/mL和0.0765 mg/mL,定量限分别为0.0787 mg/mL和0.0821 mg/mL。该方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能准确测定不同乳源中α-La和β-Lg含量。试验检测了不同乳中的α-La和β-Lg,其中生牛乳中α-La和β-Lg含量分别为0.143 mg/mL和0.421 mg/mL,均高于灭菌乳;骆驼乳中α-La含量为0.192 mg/mL,高于牛乳和羊乳;β-Lg含量为0.017 mg/mL,低于牛乳和羊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La β-Lg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定量检测
下载PDF
乳激素分类、功能活性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凤 吕加平 +5 位作者 逄晓阳 刘妍妍 孙正瀚 张书文 李旭 王筠钠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9-67,共9页
由于妊娠乳畜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目前这些激素种类及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对乳激素来源、分类、功能活性及激素残留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内源及外源性甾类、蛋白类常见乳激素的分析方法,包... 由于妊娠乳畜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一定量的激素,目前这些激素种类及含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对乳激素来源、分类、功能活性及激素残留可能产生的危害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内源及外源性甾类、蛋白类常见乳激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免疫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及电化学传感器等进行总结,为开发精准快速的乳激素检测方法及科学制定乳中激素相关限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激素 功能活性 甾类 蛋白类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快速筛查和确证牛奶中30种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
5
作者 张磊 许秀丽 +3 位作者 沈正超 冷侯喜 梁超 裴晓燕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3,80,共8页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MS)技术,建立牛奶中30种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筛查与定量方法。牛奶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采用QuEChERS法净化,全扫描模式(Full scan)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 文章采用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GC-Orbitrap/MS)技术,建立牛奶中30种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筛查与定量方法。牛奶样品以乙腈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采用QuEChERS法净化,全扫描模式(Full scan)测定,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30种目标物在质量浓度为2~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59,检出限10~15μg/kg,定量限25~50μg/kg,平均回收率73.0%~119.1%,相对标准偏差0.5%~8.6%(n=6)。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捷、灵敏、准确,适用于牛奶中香豆素、香兰素及其衍生物的快速筛查和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QuEChERS 牛奶 香豆素 香兰素 衍生物
下载PDF
发酵乳中活性益生菌三重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赵磊 刘洋 +3 位作者 凌李维 柳鑫燕 赵渝 吴浩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80,共8页
益生菌发酵乳是益生菌市场发展的重要赛道,精确定量产品中活性益生菌对保障其营养功能至关重要。文章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为研... 益生菌发酵乳是益生菌市场发展的重要赛道,精确定量产品中活性益生菌对保障其营养功能至关重要。文章以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和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为研究对象,采用种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结合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染色,基于芯片式数字PCR技术建立了发酵乳中活性益生菌的三重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3组引物和探针均能特异性扩增目标菌株,无交叉反应,且20μg/mL的PMA能够有效抑制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死菌DNA的扩增。该检测方法对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和动物双歧杆菌的灵敏度分别为1.65、2.20、2.16 copies/μL,重复性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52%~8.69%,成功实现了对发酵乳中3种常见益生菌的活菌定量检测。为益生菌发酵乳中活菌检测的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PMA 种特异性 芯片式数字PCR
下载PDF
一款基于易语言开发的乳品分析仪辅助工具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日俊 张琳 +4 位作者 王燕 孟克达来 高俊伟 高永亮 逯刚 《中国乳业》 2025年第2期109-113,共5页
[目的]利用易语言中文编程软件,开发一种辅助FT1乳品分析仪进行数据分析的软件。[方法]该软件通过遍历乳品分析仪中的检测数据,提取目标数据并参与标准样品符合性判定;利用流程控制命令和文本投递的方式将标准样品的批次、基准值置入乳... [目的]利用易语言中文编程软件,开发一种辅助FT1乳品分析仪进行数据分析的软件。[方法]该软件通过遍历乳品分析仪中的检测数据,提取目标数据并参与标准样品符合性判定;利用流程控制命令和文本投递的方式将标准样品的批次、基准值置入乳品分析仪界面;调用API操作仪器菜单并模拟鼠标操作实现乳品分析仪自动循环清洗。[结果]软件成功的实现了乳品分析仪检测数据分析、目标数据投递和自动清洗功能。[结论]通过开发辅助工具,优化乳品检测过程中数据分析滞后的问题,提升乳品分析仪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更强的“人机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语言 乳品实验室 FT1乳品分析仪 自动化
下载PDF
四重数字PCR检测乳及乳制品中致病菌
8
作者 王越 张奕南 刘洋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9,共9页
为了满足乳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精确、高效和高通量检测需求,文章以典型食源性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沙门氏菌作为目的菌,建立1种灵敏稳定的多重芯片式数字PCR(Multiplex digital chip PCR)... 为了满足乳制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精确、高效和高通量检测需求,文章以典型食源性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沙门氏菌作为目的菌,建立1种灵敏稳定的多重芯片式数字PCR(Multiplex digital chip PCR)反应体系。针对4种致病菌的靶向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反应引物组合和反应条件,并验证其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表明,该四重反应体系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未出现交叉反应。体系对4种菌株最低检出限分别达0.38、1.03、0.69 copies/μL和0.24 copies/μL,与单重反应体系检测灵敏度相当,未发生混合引物抑制反应。方法对模拟阳性样品、生乳和市售乳制品检测结果证明了其在乳原料及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应用前景,文章构建的四重反应体系可为乳制品的检测与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数字PCR 食源性致病菌 检验检测 乳制品
下载PDF
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生成途径、检测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9
作者 徐文龙 谢一嘉 +5 位作者 潘洋 廖丽娟 黄敏 杨寅玺 吴永泰 李冰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3,共10页
美拉德反应能够赋予面包、咖啡等食品诱人的香气、颜色和质地,然而,对于牛奶和乳制品,美拉德反应会降低其营养价值,产生糠氨酸、糠醛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等多种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这些有害产物... 美拉德反应能够赋予面包、咖啡等食品诱人的香气、颜色和质地,然而,对于牛奶和乳制品,美拉德反应会降低其营养价值,产生糠氨酸、糠醛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等多种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这些有害产物会导致人类各种慢性疾病。充分了解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形成机制并建立控制方法对提高乳制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乳制品美拉德反应有害物的生物危害性,重点综述糠氨酸、5-羟甲基糠醛和AGEs的生成途径。此外,还综述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的优点、缺点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当前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控制策略。旨在为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美拉德反应 糠氨酸 糠醛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下载PDF
发酵用乳酸菌菌粉中污染菌总数检测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王镓萍 王雅琼 +3 位作者 罗洁 吴伟都 吴琴 张奕敏 《饮料工业》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建立一种能排除高浓度乳酸菌本底干扰的发酵用乳酸菌菌粉中污染菌总数的检测方法。实验采用不同计数琼脂培养基和不同检验方法测定6种乳酸菌质控样和4种市售发酵用乳酸菌菌粉中乳酸菌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优检测用培养基和检验方法,并以4... 建立一种能排除高浓度乳酸菌本底干扰的发酵用乳酸菌菌粉中污染菌总数的检测方法。实验采用不同计数琼脂培养基和不同检验方法测定6种乳酸菌质控样和4种市售发酵用乳酸菌菌粉中乳酸菌的生长情况,确定最优检测用培养基和检验方法,并以4种人工污染的乳酸菌菌粉为试样进行方法有效性验证。结果表明:乳酸菌菌粉稀释样经微孔滤膜抽滤法和砂芯漏斗过滤处理后,结合不含糖的无碳源菌落计数琼脂(plate count medium without carbon source,PCCS)培养,可在有效抑制菌粉中乳酸菌生长的同时对污染菌进行特异性计数,检测下限低至10CFU/g。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灵敏度,可用于发酵用乳酸菌菌粉中污染菌的快速、准确计数,有效提高菌粉生产过程及终产品的质量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用乳酸菌菌粉 污染菌总数 无碳源菌落计数琼脂 微孔滤膜抽滤法 砂芯漏斗过滤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ROAV技术分析不同乳饮料风味的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
11
作者 闵捷 刘玉茹 +6 位作者 宁淼 李云江 李慧 贺凯茹 乌日娜 赵三军 武俊瑞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7期149-157,共9页
为探究不同乳饮料的特征风味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 为探究不同乳饮料的特征风味物质基础及影响因素,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法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测定分析8种乳饮料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特征风味及其物质基础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8种乳饮料样本共检出62种挥发性物质,包括酸类15种、醛类11种、酮类8种、醇类7种、酯类10种、其他物质11种;酸类、醛类、酯类是主要的风味物质。8种乳饮料样本中共检测出18种关键香气成分,丁酸乙酯、己酸、香兰素、2-呋喃甲醇对总体香气贡献最大,推测其是导致乳饮料风味差异的关键风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饮料 挥发性风味物质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相对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的方法建立及评价
12
作者 周臣清 张娟 +3 位作者 綦艳 赵玲 黄宝莹 杨纯佳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 文章开发一种基于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ecombinase Aided Amplification,RAA)的方法,实现对食品中骆驼源性成分快速检测。针对骆驼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建立的RAA体系优化其反应扩增条件,评估其特异性和灵敏度,并用建立的RAA法与GB/T 38164标准方法分别对24份市售骆驼制品进行检测并比对结果。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AA法特异性强,乳及乳制品检出限为1.0%,肉及肉制品检出限为0.1%,且2种方法对24份骆驼乳肉及其制品检测结果一致。因此,本研究开发的RAA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 骆驼源性成分 细胞色素B基因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基于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特种乳中牛乳的掺伪
13
作者 李威 孙国栋 +2 位作者 鹿嘉榕 赵仲凯 杨洁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63-274,共12页
分别基于SYBR Green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Taq Manreal-timePCR技术检测特种乳及其热处理加工产品中掺假的牛乳成分,同时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掺假检测的影响,以满足不同商品化特种... 分别基于SYBR Green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和Taq Manreal-timePCR技术检测特种乳及其热处理加工产品中掺假的牛乳成分,同时探讨不同热处理方式对掺假检测的影响,以满足不同商品化特种乳制品的检测要求。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牛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牛乳中的DNA,与非目标动物无交叉反应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两种real-time PCR方法对于牛乳DNA的检测限分别为1 pg(SYBR Green)和10 pg(Taq Man),且均可以最低检测出特种乳混合物中0.1%(m/m)牛乳成分掺伪。为评估掺假模拟的重现性,在3 d内共进行了9次重复实验,验证了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同时,为检测本研究中所建立实验方法的可用性,对20种商业加工特种乳制品进行了真实性分析,其中在7种产品中检测出牛乳成分,显示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乳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 食品掺假 真实性分析
下载PDF
MALDI-TOF MS 在乳制品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宝莹 李沅镁 +2 位作者 严家俊 张娟 周臣清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66,共5页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作为一种高灵敏、高速质谱分析技术,在乳制品快速检测中应用广泛。文章深入介绍了MALDI-TOF MS技术原理、发展历程、分类、优点和局限性,详细阐述了其在乳制品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了MALD...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作为一种高灵敏、高速质谱分析技术,在乳制品快速检测中应用广泛。文章深入介绍了MALDI-TOF MS技术原理、发展历程、分类、优点和局限性,详细阐述了其在乳制品领域的应用进展,展望了MALDI-TOF MS技术在乳制品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乳制品质量控制和快速检测提供了全面视角,有助于推动该技术在乳制品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乳制品 快速检测 应用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氯丙醇酯、高氯酸盐、氯酸盐的研究进展及防控现状
15
作者 翟志芳 龙继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5-414,共10页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的重要口粮,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氯丙醇酯、高氯酸盐和氯酸盐(简称“三氯”)由于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危害,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过程中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项目。通过严...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婴幼儿的重要口粮,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和生命安全。氯丙醇酯、高氯酸盐和氯酸盐(简称“三氯”)由于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存在危害,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过程中已成为重点关注的项目。通过严格配方注册审评要求,督促企业落实风险防控措施,近三年来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氯”的风险防控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注册审评工作及调查研究结果,综述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氯”的主要危害、污染来源、限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系统分析了原料供应商、生产企业等对“三氯”的防控现状,结合目前的注册审评要求,就如何进一步降低“三氯”的污染风险提出意见建议,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也为生产企业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配方乳粉 氯丙醇酯 高氯酸盐 氯酸盐
下载PDF
羊乳及乳粉加速氧化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及差异分析
16
作者 薛海燕 魏怡 +3 位作者 孟毅 刘晓凤 谈雅琳 吴雅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167,共9页
利用非靶向气相色谱探究热加工及贮存条件对羊乳和乳粉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并以牛乳及其乳粉为对照。结果表明,羊乳脂肪含量要高于牛乳,全脂羊乳粉、牛乳粉中总脂肪酸含量与鲜乳差异不显著,但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 利用非靶向气相色谱探究热加工及贮存条件对羊乳和乳粉中总脂肪酸和游离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影响,并以牛乳及其乳粉为对照。结果表明,羊乳脂肪含量要高于牛乳,全脂羊乳粉、牛乳粉中总脂肪酸含量与鲜乳差异不显著,但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鲜乳;100℃以下热加工对牛羊乳总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牛乳粉、羊乳粉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总脂肪酸含量逐渐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逐渐增加。经过筛选发现,棕榈酸、肉豆蔻酸、亚油酸和癸酸是羊乳中显著生物标志物,可用于区别牛羊乳;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羊乳粉中月桂酸、癸酸、亚油酸、辛酸、油酸、硬脂酸、棕榈酸、肉豆蔻酸和己酸含量显著降低,其中羊乳粉贮存期间癸酸等含量的增加是导致乳粉劣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构成羊乳膻味的主要物质。综上所述,羊乳脂肪质量要高于牛乳。研究结果以期掌握乳粉贮存期间脂肪稳定性规律,为指导羊乳粉生产和保障乳粉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乳 乳粉 脂肪酸 风味
下载PDF
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比率电化学双适体传感器检测乳中四环素
17
作者 侯晓庆 张蕴哲 +3 位作者 李子坤 卢鑫 杨倩 张伟 《中国食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3-432,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CHA)的比率型电化学混合适体传感器,用于灵敏、准确、稳定地检测四环素(TC)。方法:通过2种混合适配体捕获同一靶标来提高识别能力;通过CHA反应实现靶标的无酶信号放大;采用易于区分峰值的二... 目的: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基于催化发夹自组装(CHA)的比率型电化学混合适体传感器,用于灵敏、准确、稳定地检测四环素(TC)。方法:通过2种混合适配体捕获同一靶标来提高识别能力;通过CHA反应实现靶标的无酶信号放大;采用易于区分峰值的二茂铁(Fc)和亚甲基蓝(MB)作为信号开关分子,标记在DNA探针上,产生比率型的电化学响应信号。结果:该传感器检测TC的线性范围50 fg/mL~100 ng/mL,比2种基于单一适配体的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宽。检出限(LOD)为77 fg/mL,比2种基于单一适配体的传感器的LOD分别低8.6倍和6.1倍。该传感器对TC具有特异性,重复性评估中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构建的传感器保存9 d后信号响应仍能保持在初始值的92%,并成功用于牛奶中TC的检测。人工加标样品检测结果的加标回收率(87.1%~107.2%)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92.1%~100.4%)较为一致。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比率型电化学混合适体传感器可用于牛奶中TC的灵敏检测,该方法可为检测各种抗生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混合适配体 催化发夹自组装(CHA) 比率策略 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下载PDF
恒温振荡检测装置在乳品检测领域的创新应用与技术突破
18
作者 张明宇 冯立玲 +5 位作者 田桂艳 吴学君 高建军 李慧 赵三军 杜爱民 《中国乳业》 2025年第1期59-70,共12页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关键。恒温振荡检测装置作为现代乳品检测的核心设备,融合先进温控与振荡技术,能模拟复杂环境,确保样品均匀受热、充分反应,为乳品检测提供精准可靠支持。本文... 随着乳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乳品质量与安全备受关注,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成为关键。恒温振荡检测装置作为现代乳品检测的核心设备,融合先进温控与振荡技术,能模拟复杂环境,确保样品均匀受热、充分反应,为乳品检测提供精准可靠支持。本文深入探讨该装置在乳品检测中的多领域应用,涵盖微生物、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及污染物检测等;详细阐述其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与结构组成;全面分析控温精度、振荡性能、稳定性、密封性等性能指标;并从创新设计、技术融合、标准化与智能化等方面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提升乳品检测水平、促进行业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振荡检测装置 乳品检测 微生物检测 营养成分分析 理化特性检测 污染物检测 温控技术 振荡技术 性能优化
下载PDF
新型脂肪替代物:油凝胶在食品中的应用与挑战
19
作者 贾佳 朱蒙蒙 +5 位作者 宋万荣 王勇浩 张静 魏安池 孙尚德 陈小威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4-130,152,共8页
为促进油凝胶作为脂肪替代物的综合利用,简要介绍了油凝胶的构建方法,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阐述。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脂肪替代物,油凝胶已被广泛用于多种食品配方中,如焙烤产品、人造奶油、肉制品、巧克力等,以... 为促进油凝胶作为脂肪替代物的综合利用,简要介绍了油凝胶的构建方法,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细阐述。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脂肪替代物,油凝胶已被广泛用于多种食品配方中,如焙烤产品、人造奶油、肉制品、巧克力等,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同时提供固体质构而不改变液体油脂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然而,油凝胶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涉及其稳定性、成本效益以及消费者接受度等方面。未来的研究应更深入探讨油凝胶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特性对食品应用的影响,充分发挥油凝胶作为健康脂肪替代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凝胶 脂肪替代物 食品应用 凝胶剂
下载PDF
牛羊肉及奶制品安全防线的创新:胶体金检测试纸卡的优化设计
20
作者 魏佩玲 艾斯卡尔·吐尔逊 +3 位作者 关鸣轩 苏热阿提·艾尔米坦 张蓉银 宫平 《草食家畜》 2025年第2期33-38,共6页
【目的】旨在设计并优化胶体金检测试纸卡,为牛羊肉及奶制品中常见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为强化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设计并优化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对其进... 【目的】旨在设计并优化胶体金检测试纸卡,为牛羊肉及奶制品中常见有害物质的快速检测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解决方案,为强化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设计并优化胶体金检测试纸卡,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和精密度分析。【结果】通过优化设计的胶体金检测试纸卡,成功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LOD=5ng·mL^(-1))、特异性强(阳性率为100%)、稳定性好(4℃阳性反应率为98%)、精密度高(变异系数<5%)的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牛羊肉及奶制品中特定污染物的现场筛查。【结论】研究通过优化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开发出了一种便携式、灵敏度高的检测工具,能够现场快速筛查出兽药残留、抗生素及其他有害添加剂,有效巩固了食品安全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羊肉 奶制品 抗原合成 食品安全 优化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