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柑品种制汁特性评价及特征性风味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郑自奋 陈晓维 +3 位作者 邹波 余元善 肖更生 马路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8,共11页
为探究不同油柑品种的加工适宜性,为油柑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广东和广西两省主栽的8个油柑品种为原料,分别测定果汁的理化指标、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合理-满意... 为探究不同油柑品种的加工适宜性,为油柑汁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广东和广西两省主栽的8个油柑品种为原料,分别测定果汁的理化指标、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分析建立油柑品种制汁适宜性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柑汁品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总酚、总黄酮、抗坏血酸、富马酸、鞣花酸、柚皮素含量差异较大,而出汁率、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较小;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筛选出ROAV>1的香气成分15种,反式-2-癸烯醛、正辛醛、壬醛为油柑汁的主要香气成分;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96.033%,结合聚类分析,将品质指标简化为糖酸比、出汁率、总糖、褐变度、没食子酸、苹果酸、乳酸7个代表性指标,利用“合理-满意度”多维价值理论建立了油柑汁评价模型,综合排名为‘丙甜’>‘赤皮’>‘玻璃’>‘白玉’>‘灵山4号’>‘平丹1号’>‘水晶’>‘直生苗’,与感官评价排名结果具有高度正相关性。该研究可为两广地区油柑制汁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柑汁 活性成分 香气成分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基于细胞和果蝇模型的狗枣猕猴桃黄酮提取物抗炎和助眠功效研究
2
作者 王乐琪 王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5,共11页
为评价狗枣猕猴桃果实黄酮提取物(Actinidia kolomikta fruit flavonoid extract,AFFE)抗炎、助眠的功效,以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和黑腹雄蝇为实验对象,分析了AFFE对炎症介质、神经递质及睡眠时间的影响。... 为评价狗枣猕猴桃果实黄酮提取物(Actinidia kolomikta fruit flavonoid extract,AFFE)抗炎、助眠的功效,以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和黑腹雄蝇为实验对象,分析了AFFE对炎症介质、神经递质及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250μg/mL AFFE使得其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生成量分别减少62.71%、47.38%和65.53%,同时TNF-α和IL-6的mRNA表达极显著下调(P<0.01),AFFE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对于HT22细胞,250μg/mL AFFE能极显著提高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和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产生量(P<0.01),上调GABRA1、GABRA2、5-HT2A受体mRNA表达。在雄蝇睡眠剥夺模型中,雄蝇经质量分数10%AFFE培养基中培养后,全天睡眠时间延长11.58%,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经L C-MS分析,AFFE中共检测出33种活性成分,其中有14种黄酮类物质。研究结果表明,AFFE对神经递质GABA和5-HT生成增长率与炎症介质NO、TNF-α和IL-6分泌抑制率之间有正相关关系,AFFE的助眠作用与其黄酮类物质的抗炎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枣猕猴桃 抗炎 助眠 巨噬细胞 海马神经元细胞 黑腹雄蝇
下载PDF
龙葵果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3
作者 张聪 孙颖 +3 位作者 张泽政 宁浩然 张丽 甄仌 《食品工程》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简要介绍了龙葵果的概况,包括其外观特征、分布范围和常见名称,同时还介绍了龙葵果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阐述了龙葵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分析总结了龙葵果富含维生素、生物碱、多糖、果胶和多种矿物质,... 简要介绍了龙葵果的概况,包括其外观特征、分布范围和常见名称,同时还介绍了龙葵果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阐述了龙葵果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分析总结了龙葵果富含维生素、生物碱、多糖、果胶和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肿瘤、清热解毒等功效。详细介绍了龙葵果在食品和药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政策和投资方面对龙葵果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和天然药材的需求不断增加,龙葵果有望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和产业发展方向。然而,仍需加强对龙葵果的科学研究和市场开发力度,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果 药食两用 研究现状 未来趋势
下载PDF
超声联合酶解的处理顺序对胡柚汁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余兆齐 徐梦秋 +5 位作者 俞恩茜 周圣雪 汪丽霞 徐小忠 尹珊珊 林杨 《发酵科技通讯》 2025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了获得高出汁率、高品质的胡柚汁,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联合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以不同顺序结合对胡柚汁综合品质的影响,并对胡柚汁的出汁率、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4种超声联合酶解处理顺... 为了获得高出汁率、高品质的胡柚汁,以常山胡柚为原料,研究超声波联合果胶酶和纤维素酶以不同顺序结合对胡柚汁综合品质的影响,并对胡柚汁的出汁率、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成分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4种超声联合酶解处理顺序制备的胡柚汁样品的出汁率、稳定性、糖酸质量分数和生物活性成分质量分数都明显高于未处理的样品。其中,先超声后酶解处理的胡柚汁出汁率最高,果汁颜色鲜亮,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都比较理想,且抗氧化性和总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综上,超声联合酶解处理有助于提升胡柚汁的出汁率和整体品质,为胡柚汁生产提供进一步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联合酶解 稳定性 胡柚汁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不同产地酱用卡宴辣椒原料品质评价
5
作者 许津阁 郑卓琦 +6 位作者 侯鹏颉 马高兴 熊彦娣 马壮 刘萌 赵靓 廖小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7-332,共16页
目的:卡宴辣椒是国外辣椒酱加工生产常用品种,但在国内少有研究和应用。同时,辣椒酱加工行业品种选择缺乏科学规范和指导。亟需探明酱用卡宴辣椒原料品质特征,挖掘不同产地卡宴辣椒品质差异,为酱用辣椒品种选择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方法:... 目的:卡宴辣椒是国外辣椒酱加工生产常用品种,但在国内少有研究和应用。同时,辣椒酱加工行业品种选择缺乏科学规范和指导。亟需探明酱用卡宴辣椒原料品质特征,挖掘不同产地卡宴辣椒品质差异,为酱用辣椒品种选择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方法:针对甘肃酒泉和内蒙古巴彦淖尔两产地卡宴辣椒,采用靶向检测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测定原料水分、糖、酸、蛋白质、辣椒碱、类胡萝卜素、挥发性及非挥发性化合物等20余项指标。结果:甘肃和内蒙两产地卡宴辣椒水分含量分别为86.1%和87.9%,总还原糖含量分别为5.28 g/100 g和4.67 g/100 g,总酸含量分别为4.44 g/kg和5.09 g/kg,辣度分别为1386.26 SHU和1116.41 SHU;其中甘肃产地卡宴辣椒糖含量更高、辣度更高、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更加丰富,包括水杨酸甲酯、3-甲基丁酸乙酯、芳樟醇等;内蒙产地卡宴辣椒酸度更高,抗氧化能力更强,非挥发性代谢物更为丰富,包括7-羟基香豆素、槲皮素、植物鞘氨醇等。结论:卡宴辣椒具有糖含量高、辣度低、籽肉比低、富含香气和滋味物质等特点,满足辣椒制酱加工需求。不同地区种植的卡宴辣椒在品质方面略有差异,因此在选择制酱用辣椒前对不同产地原料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将为国内酱用辣椒品种的选育和加工企业品种的选择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宴辣椒 产地 辣椒制酱 鲜椒 品质评价
下载PDF
自然发酵水果酵素的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
6
作者 程贤 陈洲琴 +5 位作者 张祝兰 高晓晶 杨煌建 严雪浪 朱爱明 连云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为探究不同水果自然发酵酵素的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文旦柚、桔柚、枇杷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分别制备3种水果酵素。考察酵素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有效活菌数、多糖、总酚含量、β-葡聚糖酶酶活、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 为探究不同水果自然发酵酵素的理化特性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文旦柚、桔柚、枇杷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分别制备3种水果酵素。考察酵素发酵过程中pH值、总酸、有效活菌数、多糖、总酚含量、β-葡聚糖酶酶活、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酵素发酵过程中,3种水果酵素的pH值呈先下降后趋于稳定,总酸呈先上升后趋于稳定,有效活菌数呈持续增长趋势,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文旦柚和桔柚酵素在发酵45 d时,总酚含量最高,分别为0.82 g/L、0.80 g/L,枇杷酵素在发酵60 d时总酚含量最高(0.67 g/L);β-葡聚糖酶酶活性在30 d最高(2541.79~4376.44 U/L)。3种酵素中,枇杷酵素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33.32%);文旦柚酵素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65.4%、87.96%。自然发酵水果酵素总酚、β-葡聚糖酶酶活及抗氧化活性等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酵素 自然发酵 理化指标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板栗的营养成分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7
作者 邱鹏 钟先锋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8期132-135,146,共5页
板栗作为林产品,在我国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其富含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食用和加工价值。加工过程中,烘烤、煮沸等加工方式能改善口感和风味,但不同加工方式对品质的影响各异。板栗副产物如壳、叶等也具有... 板栗作为林产品,在我国产量稳定且品质优良,其富含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及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食用和加工价值。加工过程中,烘烤、煮沸等加工方式能改善口感和风味,但不同加工方式对品质的影响各异。板栗副产物如壳、叶等也具有综合利用潜力。为实现高附加值和可持续发展,创建高效的淀粉生产流程和建立多阶段联产加工体系至关重要,这些举措对板栗产业的绿色发展有推动作用,且能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生物学特性 营养成分 加工方式 副产物
下载PDF
2种氨基酸肥料对香菜生长的影响
8
作者 张玲玉 刘锐 许瀚林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了验证秦皇岛沣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所生产的2种含氨基酸水溶肥在香菜上的实际效果,以大叶香菜品质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50 kg/667 m^(2)复合肥,CK)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水溶肥,客观评价氨基酸水溶肥对香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缬... 为了验证秦皇岛沣瑞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所生产的2种含氨基酸水溶肥在香菜上的实际效果,以大叶香菜品质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施肥(50 kg/667 m^(2)复合肥,CK)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水溶肥,客观评价氨基酸水溶肥对香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缬氨酸为主体水溶肥处理的香菜8个指标均高于CK,在缬氨酸施用量为5 kg/667 m^(2)时,香菜的地上部鲜质量最高为5.77 g,较对照提高57.98%;以丙氨酸为主体水溶肥的处理除施用量为5 kg/667 m^(2)的茎粗低于CK外,其他处理的各性状均高于CK,在施用量为8 kg/667 m^(2)时,香菜的地上部鲜质量最高为12.42 g,较对照提高72.34%。由此可知,以缬氨酸与丙氨酸为主体的2种氨基酸肥料对香菜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在施用量为5 kg/667 m^(2)与8 kg/667 m^(2)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菜 氨基酸肥料 作用 影响
下载PDF
黄花菜营养成分含量及口感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岳新丽 湛润生 +6 位作者 王雅馨 夏雪茂 邢宝龙 马涛 王慧 孟璐 李小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34,共5页
为研究黄花菜营养成分含量及影响黄花菜口感的因素,以9个不同地区的黄花菜为材料,测定花蕾中可溶性糖、草酸、总酸、纤维素、木质素、单宁、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8个营养指标的含量,并对其苦涩度和细腻度等食用口感指标进行评价,利用相关... 为研究黄花菜营养成分含量及影响黄花菜口感的因素,以9个不同地区的黄花菜为材料,测定花蕾中可溶性糖、草酸、总酸、纤维素、木质素、单宁、总黄酮和游离氨基酸8个营养指标的含量,并对其苦涩度和细腻度等食用口感指标进行评价,利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影响黄花菜口感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黄花菜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和口感评分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大同云州黄花菜的综合评分最高。黄花菜的苦涩度与单宁含量显著相关;细腻度与纤维素含量显著负相关,与木质素含量极显著负相关;综合评分与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单宁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因此,木质素、纤维素和单宁为影响黄花菜口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营养成分 口感评价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产地沃柑品质差异分析
10
作者 任二芳 韦志福 +4 位作者 庞成友 罗朝丹 黄燕婷 罗文彬 李建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以4个产地(武鸣、全州、贵港、靖西)不同采收期的沃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色泽、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沃柑品质因产地和采收期不同而呈现出差异,随着采收期延长,4个产地的沃柑L*值、b*值、可滴定酸、总酚及柠檬苦素含量均呈... 以4个产地(武鸣、全州、贵港、靖西)不同采收期的沃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色泽、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变化。结果表明:沃柑品质因产地和采收期不同而呈现出差异,随着采收期延长,4个产地的沃柑L*值、b*值、可滴定酸、总酚及柠檬苦素含量均呈降低趋势,a*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升高,氨基酸含量呈现动态变化趋势。聚类分析显示武鸣、全州、贵港、靖西采收期Ⅰ的沃柑归为一类,全州、贵港采收期Ⅱ、Ⅲ和武鸣、靖西采收期Ⅱ的沃柑归为一类,武鸣、靖西采收期Ⅲ的沃柑归为一类。研究结果表明,采收期Ⅰ、Ⅱ的武鸣、全州、贵港、靖西沃柑品质无差异,采收期Ⅲ的武鸣、靖西沃柑品质优于全州、贵港沃柑,采收期Ⅲ的武鸣、靖西沃柑果实色泽诱人、酸甜可口无苦涩味、营养丰富,较适合鲜食和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产地 采收期 色泽 理化特性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基于UHPLC-QTOF-MS的兰州百合植物化学成分鉴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米璐 王珂雯 +4 位作者 祝秀梅 王雪 杨曙明 廖小军 徐贞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为探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的植物化学成分,以甘肃省五个主要产区(兰州市榆中县、兰州市七里河区、定西市临洮县、定西市渭源县、临夏市永靖县)的兰州百合鳞茎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 为探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的植物化学成分,以甘肃省五个主要产区(兰州市榆中县、兰州市七里河区、定西市临洮县、定西市渭源县、临夏市永靖县)的兰州百合鳞茎为研究对象,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其植物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兰州百合鳞茎中初步鉴定出62种植物化学成分,包含谷胱甘肽等22种氨基酸、多肽及其衍生物,溶血磷脂酰胆碱等9种油脂和磷脂类,鼠李糖等7种糖类,阿魏酸、咖啡酸等7种酚酸类,山奈酚等4种黄酮类,核黄素、维生素C等4种天然维生素,阿魏酰腐胺等3种酚胺类,大丁苷等2种香豆素类,葫芦巴碱等2种生物碱,萜类组分松香酸和三萜皂苷类组分刺五加苷E。本研究丰富了兰州百合植物化学成分的现有数据,为兰州百合的研究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植物化学成分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HPLC-QTOF MS) R语言
下载PDF
涡旋辅助衍生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果中2,4-滴残留
12
作者 李霞 王艳丽 +5 位作者 鞠香 李海霞 李洁 申中兰 徐大玮 刘艳明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水果在生长和运输过程中使用2,4-滴而造成的残留药害,严重影响水果的质量。为提高水果中2,4-滴检测效率及节能降耗的需要,本文建立了涡旋辅助衍生化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水果中2.4滴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 水果在生长和运输过程中使用2,4-滴而造成的残留药害,严重影响水果的质量。为提高水果中2,4-滴检测效率及节能降耗的需要,本文建立了涡旋辅助衍生化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测定水果中2.4滴的快速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氮气吹干后加入140μL甲醇和40μL浓硫酸涡旋衍生化1 min,采用正己烷提取衍生化产物,饱和氯化钠水溶液净化,经DB-17色谱柱分离和GC-ECD检测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2,4-滴在1.0~1000μg/L时保持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3),方法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03 mg/kg。加标回收实验的回收率为89.2%~103.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2%~6.2%。本方法操作简单,检测效率高,与现行国标测定方法相比,衍生化时间缩短44倍,试剂消耗少,前处理时间缩短4~5倍;可用于水果中2,4-滴残留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2 4-滴 衍生化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
下载PDF
不同品种南瓜品质和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霖虹 傅曼琴 +4 位作者 陆胜勇 李璐 钟玉娟 李俊星 肖更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233,共11页
以5个品种南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理化性状、营养成分、总酚及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成分间的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了南瓜9个主要品质性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南瓜果实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r... 以5个品种南瓜为研究对象,比较其理化性状、营养成分、总酚及抗氧化活性和挥发性成分间的差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了南瓜9个主要品质性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南瓜果实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果表明,5种南瓜的干物质、肌醇、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介于36.95%~50.91%、1.48~17.02 mg/g和2.17~15.26 mg/100 g,均表现为香缘早最高,221-09最低;香缘早的pH(7.95)和蔗糖含量最高(52.04 mg/g)、总酸含量最低(7.54 mg/kg),而黑小宝pH(7.26)和蔗糖最低(20.17 mg/g)、总酸最高为29.75 mg/kg;淀粉含量介于1.06%~3.65%,表现为221-09最高而黑小宝最低;果糖、葡萄糖含量分别介于21.39~57.97 mg/g和15.74~39.51 mg/g,均为221-09最高而香缘早最低;总酚含量、DPPH值和ABTS值分别介于2.44~3.00 mg GAE/g、0.15~0.33 mg TE/g和0.09~0.25 mg TE/g之间,均为221-09含量最高而香缘1号最低。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香缘早位列第一,其次为221-09,综合品质优。5种南瓜共检测出50种挥发性成分,PCA分析发现香缘早香气成分最丰富且与其余品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相对香气活度值大于1的风味成分有1-辛烯-3醇、芳樟醇、2-甲基-2-丁醛、己醛、青叶醛、壬醛、反式-2-壬醛、3,5-辛二烯-2-酮、β-紫罗酮,确定其为关键香气成分。本研究结果可为南瓜优良育种、品质评价、加工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瓜 品质 挥发性成分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粒径和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对白芸豆皮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姝 张斌 +2 位作者 高彤 扶雄 黄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为揭示不同粒径的白芸豆皮和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外发酵规律,本研究以白芸豆皮(WS)为原料,经过连续酶法提取得到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IB),采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不同粒径分布的两组样品,利用扫描电子... 为揭示不同粒径的白芸豆皮和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体外发酵规律,本研究以白芸豆皮(WS)为原料,经过连续酶法提取得到含结合酚不溶性膳食纤维(IB),采用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方法对其进行改性,获得不同粒径分布的两组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其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并通过体外发酵实验和16S rRNA测序探究两组样品的酵解特性及其对肠道菌群组成丰度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样品粒径越小,结合酚越均匀地分散于颗粒表面。WS和IB都具有慢发酵性,且其发酵速率和产酸量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提高,菌群组成分析发现粒径越小的底物对Bacteroides丰度的促进效果也越显著,但是Lachnospira显示出了对较大粒度底物的偏好。结果表明IB可以促进Bacteroides、Bifidobacterium和Ruminococcaceae ruminococcus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结构,其益生效应较相同粒径的WS更为显著。本研究可以为膳食纤维益生元效应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并可以指导膳食纤维的超微粉碎改性和白芸豆皮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芸豆皮 不溶性膳食纤维 结合酚 体外发酵 超微粉碎 粒径
下载PDF
10个莴笋品种肉质茎和叶的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静红 梁根云 +3 位作者 罗芳耀 唐月明 杨艺雯 高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36-344,共9页
以集中在成都平原种植的10个莴笋品种(系)为试材,对各品种采后8项外观品质指标(单株重、单株茎重、单株长、茎长、茎粗、茎皮硬度、茎肉硬度、茎可食率)以及肉质茎和叶片7项营养品质指标(含水率、叶绿素、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 以集中在成都平原种植的10个莴笋品种(系)为试材,对各品种采后8项外观品质指标(单株重、单株茎重、单株长、茎长、茎粗、茎皮硬度、茎肉硬度、茎可食率)以及肉质茎和叶片7项营养品质指标(含水率、叶绿素、维生素C、还原糖、可溶性蛋白、纤维素、游离氨基酸)进行测试和统计分析,旨在对比评价供试品种采后品质表现,筛选优异品种材料。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系)测试指标间变异系数为0.45%~50.64%,其中莴笋肉质茎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品种(系)间变异系数最大,达50.64%,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叶片还原糖含量等指标在品种间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大于30%);外观品质、商品性、营养品质多项指标间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方法筛选出3个优良的茎用型鲜食品种(‘组合2019135’‘川绿香1号’和‘红尖笋2号’)和3个叶用型鲜食品种(‘竹筒青’‘新翠竹’和‘组合2019135’)。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部分在成都平原蔬菜产区冬春季主栽莴笋品种的采后品质特性,为生产上鲜食莴笋优良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品种 营养品质 隶属函数分析
下载PDF
青梅果实芳香族特征香气的形成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郝亚冬 刘敏欣 李景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9-385,共7页
芳香族香气成分是青梅果实及其加工产品杏仁特征性香气的贡献者,目前此类特征性香气的累积规律及形成机制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探究青梅果实中芳香族特征香气物质的形成累积及其生源机制,以不同成熟期的青梅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芳香族香气成分是青梅果实及其加工产品杏仁特征性香气的贡献者,目前此类特征性香气的累积规律及形成机制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探究青梅果实中芳香族特征香气物质的形成累积及其生源机制,以不同成熟期的青梅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芳香族特征香气成分,结合特异性氨基酸等前体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熟过程中芳香族特征香气差异明显,成熟中期(花后80~100 d)香气物质代谢最为活跃,氨基酸含量最低。青梅中特征香气物质累积变化表明,芳香族香气物质来源于苯丙氨酸代谢途径,苯甲醛与苯乙醛合成途径存在竞争关系,且苯甲醛为通过非β氧化途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梅 特征香气 芳香族 香气前体物质 氨基酸
下载PDF
黑木耳活性成分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湫蓉 李延辉 +2 位作者 张丽 李新 王金明 《中国果菜》 2024年第6期21-26,共6页
黑木耳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提高身体的抵御能力,如抗血栓、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等。本文综述了黑木耳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工艺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指出了黑木耳的开发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黑木耳 生物活性成分 功能特性 提取工艺 产品开发
下载PDF
萝卜缨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陆红 谭金霞 +5 位作者 韩太利 徐立功 孙继峰 韩鲁杰 李娜 李萌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06-109,共4页
萝卜缨是萝卜的根出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且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其应用价值较高,开发前景广阔。目前,萝卜缨虽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并不高。综述目前研究中萝卜缨的营养、药用、食用等方面的价值和应用,以及提取... 萝卜缨是萝卜的根出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且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其应用价值较高,开发前景广阔。目前,萝卜缨虽然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并不高。综述目前研究中萝卜缨的营养、药用、食用等方面的价值和应用,以及提取物的开发和萝卜缨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萝卜缨的研究开发和高效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卜缨 营养成分 应用价值 加工利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成分与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9
作者 杨银爱 韩延超 +4 位作者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莲子涩味的主要物质为可溶性单宁;蜡熟期莲子中的单宁对其优良风味的形成具有正向作用;花青素还原酶是影响莲子涩味强度的关键酶,SnANR9影响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种皮 莲肉 莲心 涩味
下载PDF
超声处理对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结构及理化性质的影响
20
作者 刘成力 苏小红 +2 位作者 杨敏 季伟 魏玉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3,共8页
大黄素是一种天然疏水性物质,常通过一定的基质负载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以酪蛋白胶束为载体,通过超声技术(频率20 kHz,振幅30%)制备了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微胶囊,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技术表征了复合物的结构... 大黄素是一种天然疏水性物质,常通过一定的基质负载以提高其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本文以酪蛋白胶束为载体,通过超声技术(频率20 kHz,振幅30%)制备了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微胶囊,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技术表征了复合物的结构;分析了复合物的热分解特性和抗氧化特性,并评估了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特性。结果表明,当大黄素添加量为8~10μg/mg时,1~3 min超声处理对复合物荧光值影响不大。另外,超声处理对复合物的红外光谱及表面形貌影响不大。然而,同一大黄素添加量下,超声1 min时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最低,但其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最高。而且,1 min超声处理改善了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速率,5 min超声处理后复合物中大黄素的释放率最低。研究结果可为超声处理技术在大黄素-酪蛋白复合物结构及性能调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酪蛋白胶束 超声处理 表面形貌 消化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