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苹果丁冷冻-热风联合干燥体积收缩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任广跃 朱乐雯 +3 位作者 段续 刘文超 李格格 卫新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1,共9页
为降低冻干苹果能耗,同时获得具有良好外观的脱水产品,该研究将冷冻-热风联合干燥应用于苹果脱水加工,并从水分迁移角度探究此过程中产品的收缩机制。选取4个水分转换点(干基含水率分别为1.00、0.76、0.53和0.33 g/g)对苹果进行联合干... 为降低冻干苹果能耗,同时获得具有良好外观的脱水产品,该研究将冷冻-热风联合干燥应用于苹果脱水加工,并从水分迁移角度探究此过程中产品的收缩机制。选取4个水分转换点(干基含水率分别为1.00、0.76、0.53和0.33 g/g)对苹果进行联合干燥处理,并对脱水产品的收缩率、质构特性、微观结构、孔隙分布及样品在热风干燥阶段的水分迁移与分布进行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联合干燥样品的收缩情况显著(P<0.05)优于单一热风干燥样品,且转换点对样品收缩率影响较大(收缩率6%~45%),当转换点干基含水率低于0.53 g/g时,联合干燥样品没有出现明显的体积收缩现象。随着转换点干基含水率的升高,样品的收缩程度增大,并出现不同程度的中心塌陷,且孔隙率逐渐减小,但相应能耗降低。产品收缩主要发生在热风干燥过程的升速阶段,在此阶段样品自由水含量大幅减少,结合水与不易流动水未发生明显改变,样品内部水分在湿度差的作用下向表面迁移,这是导致联合干燥样品发生体积收缩的关键机制。该研究结果可为冷冻-热风联合干燥高效生产良好外观的脱水苹果提供数据支撑及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热风干燥 联合干燥 收缩 水分迁移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真空冷冻预干燥对压差膨化干燥果蔬脆片质地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刘春菊 项可心 +5 位作者 李越 李大婧 吴海虹 牛丽影 赵邯 于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4-154,共11页
为探索预干燥处理对不同果蔬脆片结构及质地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作为预干燥,并选取了3个水分转换点(60%、45%、30%),对预干燥过程中6种典型果蔬(苹果,梨,桃,山药,马铃薯,青萝卜)水分状态、细胞结构、收缩率、孔隙度、应力... 为探索预干燥处理对不同果蔬脆片结构及质地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采用真空冷冻干燥作为预干燥,并选取了3个水分转换点(60%、45%、30%),对预干燥过程中6种典型果蔬(苹果,梨,桃,山药,马铃薯,青萝卜)水分状态、细胞结构、收缩率、孔隙度、应力-松弛特性与质地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预干燥的进行,水分含量逐渐降低,自由水逐渐散失,以不易流动水为主,收缩率逐渐减小,孔隙度逐渐增大,硬度、咀嚼性、弹性模量逐渐增加;水分转换点为60%时不同果蔬脆片具有较高的硬脆度,其中马铃薯与山药脆片硬度较高,桃与梨的脆片脆度较高;水分转换点为30%时,6种果蔬的孔隙度最高,且青萝卜的孔隙度显著高于其他果蔬(P <0.05);在干燥后期,果蔬样品骨架基本形成,且收缩率较低,致使内部孔隙度变大;由相关性分析可知真空冷冻预干燥过程中水分转换点、孔隙度与果蔬脆片质地特性极显著相关(P <0.05),研究结果可为预干燥对果蔬脆片质地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压差膨化干燥 果蔬脆片 质地特性
下载PDF
采前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处理对‘黄冠’梨长期冷藏后果实品质和果心褐变的影响
3
作者 何近刚 冯云霄 +1 位作者 程玉豆 关军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9-166,共8页
为延长‘黄冠’梨贮藏期,减轻长期贮藏后货架期间果实品质劣变,采用不同浓度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aminoethoxyvinylglycine,AVG)在采前喷施‘黄冠’梨果实,在冷藏180 d及货架7 d((180+7)d)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采前喷施AVG可延缓... 为延长‘黄冠’梨贮藏期,减轻长期贮藏后货架期间果实品质劣变,采用不同浓度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aminoethoxyvinylglycine,AVG)在采前喷施‘黄冠’梨果实,在冷藏180 d及货架7 d((180+7)d)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采前喷施AVG可延缓‘黄冠’梨果实硬度下降,维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及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抑制果面褐斑和果心褐变的发生,其中以200 mg/L AVG效果最好。‘黄冠’梨果实在长期冷藏时果心发生褐变,同时熊果苷、绿原酸以及总酚含量增加,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PbPAL1、PbPAL2、PbPPO1、PbPPO5、PbLOX1以及PbLOX5在冷藏期间表达量升高,货架期表达量随之下降。采前200 mg/L AVG处理‘黄冠’梨,可显著促进熊果苷、绿原酸以及总酚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含量的增加,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抑制PbPAL1、PbPAL2、PbPPO1、PbPPO5以及PbLOX5的表达,进而有效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 果心褐变 酚类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不同冷冻-解冻处理方式对猕猴桃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李国龙 汪高玮 +2 位作者 岳田利 王周利 赵旭博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材料,系统探究不同冷冻温度(-20℃、-40℃、-50℃和-80℃)及解冻温度(4℃、15℃、25℃和35℃)组合对猕猴桃主要理化性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冻-解冻处理不会影响猕猴桃的色度;与鲜切猕猴桃一致,4℃/... 以‘徐香’猕猴桃为原材料,系统探究不同冷冻温度(-20℃、-40℃、-50℃和-80℃)及解冻温度(4℃、15℃、25℃和35℃)组合对猕猴桃主要理化性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冷冻-解冻处理不会影响猕猴桃的色度;与鲜切猕猴桃一致,4℃/-50℃、4℃/-80℃和15℃/-80℃处理条件下猕猴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为16.0oBrix。鲜切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22g/hg和45.30 mg/hg,处理后猕猴桃的可滴定酸含量为1.06~1.33g/hg,维生素C含量降低17.62%~33.89%。不同处理后猕猴桃的多酚类物质损失率为20.44%~31.72%,且不同组合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处理对猕猴桃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损失,且较低的冷冻温度和解冻温度有利于香气成分的保持。综合考虑,-50℃/4℃和-80℃/4℃冷冻-解冻组合方式可有效保持猕猴桃的品质,为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 解冻 猕猴桃 理化性质 香气成分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南果梨酸度无损检测方法
5
作者 张芳 邓照龙 +3 位作者 田有文 高鑫 王开田 徐正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9,共9页
南果梨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品种,其酸度是评估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传统的南果梨酸度检测方法通常需要破坏性采样和化学分析,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样品污染和浪费。因此,旨在探索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实... 南果梨是一种重要的水果品种,其酸度是评估果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传统的南果梨酸度检测方法通常需要破坏性采样和化学分析,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导致样品污染和浪费。因此,旨在探索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实现对南果梨酸度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首先,采集室温20℃下不同贮藏天数南果梨的高光谱数据,其光谱波长范围为400~1000 nm,并且通过理化实验测量南果梨样本的可滴定酸;其次,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标准正态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Savitzky-Golay平滑滤波等多种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选择出建模效果最佳的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MSC方法效果最优;然后结合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e projection algorithm,SPA)提取特征波段,在700~900 nm范围内确定9个特征光谱变量;最后,以提取出的9个特征光谱变量作为输入矢量,分别建立PLSR模型、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模型以及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MSC预处理和SPA算法特征提取的PSO-BP模型预测精度最高,效果最好,预测集决定系数R^(2)_(p)=0.911,RMSEP=0.032。可见,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SPA-PSO-BP模型可用于南果梨酸度的检测,为南果梨的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成像技术 南果梨 酸度 BP神经网络 PSO-BP模型
下载PDF
基于转换点调控的怀山药多相态微波干燥及品质特性
6
作者 段续 李格格 +3 位作者 李琳琳 任广跃 朱乐雯 卫新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为解决冻干和冻干-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存在的耗时长、能耗高、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怀山药为对象开展多相态微波干燥(multiphase microwave drying,MMD)研究,通过不同微波功率加载方案实现转换点调控,探究转... 为解决冻干和冻干-微波真空联合干燥技术存在的耗时长、能耗高、设备成本高等问题,同时获得品质较好的干制品,以怀山药为对象开展多相态微波干燥(multiphase microwave drying,MMD)研究,通过不同微波功率加载方案实现转换点调控,探究转换点干基含水率(0.36、0.59、0.79 g/g)对怀山药干制品品质的影响。并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和微波真空干燥为对照,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怀山药干燥特性、能耗和品质特性(复水性、收缩率、色泽、硬度、脆度、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功率水平的增加,怀山药MMD转换点干基含水率增大,产品复水性降低,收缩程度增大,硬度变大,细胞结构破损程度增加。MMD方案Ⅰ(转换点干基含水率0.36 g/g)干燥时间与微波冷冻干燥相比缩短31.3%,能耗相比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冷冻干燥分别降低68%、34%,同时,所得怀山药干制品具有良好的品质和均匀的微观孔隙结构,其复水比(2.44±0.04)、收缩率(0.88±0.02)、色泽、硬度(4.95±0.45)N、脆度(2.48±0.51)N与微波冷冻干燥无明显差异(P>0.05)。微波真空干燥虽所需能耗低,但其产品复水性最差,收缩最为严重。综合考虑高效低能耗干燥与产品品质提升的需求,可通过转换点调控的多相态微波干燥实现高品质怀山药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干燥 微波干燥 怀山药 能耗 品质特性 微观结构
下载PDF
组合浸渍和超低温冻融预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李洋 李国庆 +1 位作者 袁迪 郑梓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2,共11页
为探究组合浸渍冻干保护剂(海藻糖-CaCl_(2))和超低温冻融预处理对蓝莓活性物质和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直接冷冻干燥为对照组,以普通冻融(-20℃)、超低温快速冻融(-80℃)、超声波辅助冻干保护剂浸渍冻融(-20℃)、(-80℃)预处理后进行真... 为探究组合浸渍冻干保护剂(海藻糖-CaCl_(2))和超低温冻融预处理对蓝莓活性物质和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直接冷冻干燥为对照组,以普通冻融(-20℃)、超低温快速冻融(-80℃)、超声波辅助冻干保护剂浸渍冻融(-20℃)、(-80℃)预处理后进行真空冷冻干燥为试验组,比较分析蓝莓活性物质(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营养物质(维生素C、花青素、总酚、类黄酮)、质构特性(硬度、咀嚼性)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单一的冻干保护剂浸渍处理或者超低温处理均不如两者组合效果理想,两者组合浸渍后-80℃冻融处理可以有效维持蓝莓硬度,提高蓝莓营养物质的保留度并减少真空冷冻干燥时间。冻融次数为2次,浸渍时间为3.7 h,单次冷冻时间为4.2 d时蓝莓综合指标最高,营养物质保留度最高。该研究阐述了冻干保护剂浸渍预处理与超低温冻融两者联合处理对真空冷冻干燥蓝莓品质提升的机理,探究了冻融次数、冷冻时间、浸渍时间对品质的影响,得出了真空冷冻干燥预处理的最佳参数,为蓝莓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冻融 超低温 冻干保护剂 超声波浸渍
下载PDF
农产品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晓燕 丁奕涵 +3 位作者 矫佳伟 巩雪 李立 王天娜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3-61,共9页
目的概述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干燥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作用机理、超声辅助技术对农产品热泵干燥过程微观结构及干燥速率的影响、农产品超声辅助... 目的概述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在农产品干燥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作用机理、超声辅助技术对农产品热泵干燥过程微观结构及干燥速率的影响、农产品超声辅助热泵干燥的过程预测以及最终品质等进行论述,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的发展极具潜力,目前相关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研究超声强化效果与热泵干燥间的交互影响以及建立合适的动力学模型预测干燥过程是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研究新方向。结论超声辅助热泵干燥技术可有效提升农产品的干燥速率,降低设备能耗,同时可减少干燥产品的营养物质损耗及有害物质产生,提高产品质量,在农产品干燥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超声波 热泵干燥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联合压差闪蒸干燥对红枣脆片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贾文婷 李文绮 吴洪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3,共8页
为探究不同前处理方式联合压差闪蒸干燥对红枣脆片产品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新疆地区灰枣为原料,利用热烫、超声波、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3种前处理方式联合压差闪蒸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进行加工,对比了3种前... 为探究不同前处理方式联合压差闪蒸干燥对红枣脆片产品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新疆地区灰枣为原料,利用热烫、超声波、高密度二氧化碳(dense phase carbon dioxide,DPCD)3种前处理方式联合压差闪蒸干燥技术对红枣脆片进行加工,对比了3种前处理方式对红枣脆片色泽、硬度、脆度、膨化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维生素C含量、感官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前处理方式对产品色泽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DPCD前处理所得枣片与新鲜枣片色泽最为接近(ΔE=3.73);2)DPCD前处理后红枣脆片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前处理方式(P<0.05);3)热烫、超声波前处理的红枣脆片硬度分别为4.59、3.50 N/cm^(2),而DPCD前处理的红枣脆片硬度仅为2.74 N/cm^(2),枣片最为酥脆;4)扫描电镜图表明3种前处理方式均能得到疏松多孔的组织结构,DPCD前处理所得枣片比热烫和超声波前处理所得枣片组织结构更为疏松,这可能是因为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红枣细胞结构发生了改变,有些空隙间发生了断裂。综合比较,DPCD前处理能够提高产品的色泽、脆度及膨化度,并且能够较好的保留产品的营养成分,是红枣压差闪蒸干燥较适宜的前处理方式。该研究为高品质压差闪蒸红枣脆片的加工工艺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微观结构 理化性质 压差闪蒸干燥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灵芝子实体干燥品质的影响
10
作者 张明 孟晓峰 +5 位作者 吴茂玉 和法涛 范祺 张博华 王崇队 马超 《中国果菜》 2024年第3期43-47,共5页
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热泵耦合干燥、热泵梯度升温干燥、热泵梯度降温干燥等干燥方式,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灵芝子实体感官、营养及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12 min+60℃热泵干燥脱水效率最高,较单一热风干燥至少缩短180 min... 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微波热泵耦合干燥、热泵梯度升温干燥、热泵梯度降温干燥等干燥方式,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灵芝子实体感官、营养及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12 min+60℃热泵干燥脱水效率最高,较单一热风干燥至少缩短180 min;微波4 min+60℃热泵干燥色泽保持相对较好;微波12 min+60℃热泵干燥粗多糖含量最高,较60℃热风干燥提高了63.26%;热泵梯度降温干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60℃热泵干燥水溶性指数最高。从提高生产效率和营养成分保留率角度考虑,优先选择微波12 min+60℃热泵干燥方式;从产品良好色泽角度考虑,优先选择微波4 min+60℃热泵干燥方式;从产品良好功能活性角度考虑,优先选择热泵梯度降温干燥、60℃热泵干燥方式,为灵芝子实体干燥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子实体 干燥品质 微波干燥 热泵干燥
下载PDF
不同熏蒸保鲜剂对‘巨峰’葡萄质构及品质的影响
11
作者 刘晨霞 王春芳 +2 位作者 柳洪入 乔勇进 房鹏霞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为寻求一种有效、安全、适宜推广的葡萄熏蒸保鲜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5、10、15 mg∕L二氧化氯和30、60、90 mg∕m^(3)臭氧气体熏蒸处理30 min后,于(2±1)℃低温条件下贮藏,每隔7 d测定葡萄的质构及营养品质相关指标。结... 为寻求一种有效、安全、适宜推广的葡萄熏蒸保鲜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5、10、15 mg∕L二氧化氯和30、60、90 mg∕m^(3)臭氧气体熏蒸处理30 min后,于(2±1)℃低温条件下贮藏,每隔7 d测定葡萄的质构及营养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二氧化氯和臭氧熏蒸处理可显著保持‘巨峰’葡萄果粒硬度和质地特性,提升其外观品质,维持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60 mg∕m^(3)的臭氧处理组保鲜效果最佳,贮藏第35天时,葡萄硬度为81.91 N,是CK组的1.23倍,果实弹性保持较好,仅下降了0.04 g·mm,葡萄果粒黏附性绝对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凝聚性、咀嚼性和胶着性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糖酸比为16.29,可溶性固形物和蛋白质含量分别达到17.85%和0.14 mg∕g,且果粒饱满,色泽较明亮,香味明显。研究对‘巨峰’葡萄的贮藏保鲜应用及推广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熏蒸保鲜剂 低温 质构分析 营养品质
下载PDF
不同发酵时期对黑蒜调味粉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王帅 武帅兵 贺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91,共5页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 黑蒜富含微量元素与营养物质,作为一种食品或保健品在市面上流行。黑蒜的品质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普通黑蒜是用新鲜完整的带皮生蒜在高温高湿的发酵箱中自然发酵90~120 d后制成的。然而生蒜是如何在发酵过程中逐渐变黑、黑蒜与生蒜极大的口感差别以及两者营养价值的变化基于什么成为人们疑惑的问题。该研究选取品相完好的紫皮独头蒜,在专业的黑蒜发酵锅中发酵10 d,获得发酵成功的黑蒜,并在发酵过程中对不同发酵时期的黑蒜进行质构测定,经过干燥破碎,制成调味蒜粉,并对其中的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酚含量、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由此探寻蒜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变化,从而对不同发酵时期黑蒜调味粉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该研究可拓展关于调味品发酵方面的知识,为提高新型功能性调味粉的营养价值提供更多的数据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干燥破碎 调味粉 发酵时期 品质
下载PDF
微环境波动对冰温气调贮藏蓝莓品质的影响
13
作者 李洋 唐蓉蓉 +1 位作者 李庆鹏 冯鑫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0-231,共12页
为探究冰温气调状态下微环境波动(即温度波动、气体环境波动、温度气调双波动)后蓝莓品质的变化规律,以“蓝丰”蓝莓为试材,预冷处理后分别放入不同的冰温(-2℃和-1℃)气调(CO_(2):10%~14%;O_(2):6%~9%)环境贮藏7 d,分析蓝莓果实的最佳... 为探究冰温气调状态下微环境波动(即温度波动、气体环境波动、温度气调双波动)后蓝莓品质的变化规律,以“蓝丰”蓝莓为试材,预冷处理后分别放入不同的冰温(-2℃和-1℃)气调(CO_(2):10%~14%;O_(2):6%~9%)环境贮藏7 d,分析蓝莓果实的最佳贮藏环境状态。在此基础上,设计3组微环境波动试验,即温度波动、气调波动、温度和气调双波动,分别波动1~6 d,每次波动结束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贮藏,测定1~7 d各试验组蓝莓果实的硬度、内聚性、可滴定酸含量、花青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保鲜效果更好。微环境波动试验中,蓝莓的最佳贮藏时间1 d。“蓝丰”蓝莓果实的最佳冰温气调环境为-1℃(CO_(2):10%~12%;O_(2):6%~9%),蓝莓果实品质与波动时长呈负相关,采用降温/降氧/双降手段虽有一定效果,但不能使蓝莓果实品质恢复至冰温气调组的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温气调 微环境波动 响应面分析 蓝莓贮藏
下载PDF
论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
14
作者 陈秀萍 李志明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5,共5页
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安全追溯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实践中,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面临着主体分工不明确,追溯范围不清晰以及识别技术不统一等问题。为了预制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预制菜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定,有... 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但与之配套的安全追溯体系却未能及时建立。实践中,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面临着主体分工不明确,追溯范围不清晰以及识别技术不统一等问题。为了预制菜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预制菜去向可追、来源可查、责任可定,有必要建立起预制菜的安全追溯体系。分析了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总结了现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现状与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的路径,指出应在食品安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明确预制菜安全追溯体系的追溯主体、追溯范围和识别技术,以期推动预制菜行业健康发展,使预制菜吃得放心,用得安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食品安全追溯 追溯体系 追溯技术
下载PDF
不同质量分数柠檬酸和维C对鲜切糯米山药的保鲜效果研究
15
作者 王海棠 许方程 +2 位作者 李燕 卢圣佑 杨荏芳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1-5,9,共6页
糯米山药是温州文成县特色农产品,因具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能成为市场的新宠,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延缓鲜切糯米山药的褐变和品质劣变,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柠檬酸和维C分别对鲜切糯米山药进行保鲜处理,并真空包装,置于(4±1)℃的... 糯米山药是温州文成县特色农产品,因具独特的口感和保健功能成为市场的新宠,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为了延缓鲜切糯米山药的褐变和品质劣变,采用不同质量分数的柠檬酸和维C分别对鲜切糯米山药进行保鲜处理,并真空包装,置于(4±1)℃的冰箱冷藏。以色泽Hunter L^(*)值、褐变度、多酚氧化酶和感官评分为考查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对鲜切糯米山药保鲜效果最佳的柠檬酸和抗坏血酸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鲜切山药最佳保鲜条件为柠檬酸保鲜剂质量分数0.8%,维C保鲜剂质量分数0.5%;0.5%维C保鲜效果总体上优于0.8%的柠檬酸;与清水对照组处理相比,2种保鲜剂可显著提高鲜切糯米山药贮藏过程中色泽亮度、降低褐变度、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延缓鲜切糯米山药的保鲜期,使鲜切糯米山药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 糯米山药 保鲜 柠檬酸 维C
下载PDF
不同包装方式对番茄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韦强 史思雨 +2 位作者 赵立群 满杰 钱井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4期34-38,42,共6页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番茄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京采8号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红熟中期的果实,分别采用PE保鲜膜、PP防雾保鲜袋、PVC保鲜袋和PET保鲜盒包装,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置于12℃条件下,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番茄货架期品质的影响,以京采8号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红熟中期的果实,分别采用PE保鲜膜、PP防雾保鲜袋、PVC保鲜袋和PET保鲜盒包装,以不包装作为对照(CK),置于12℃条件下,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以及色泽、硬度、感官品质、失重率和腐烂率等指标,确定适宜的包装方式。结果表明,包装处理有利于维持番茄货架期品质,不同包装方式在减轻可溶性固形物流失、减少固酸比波动、延缓感官品质劣变、降低失重率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P防雾保鲜袋和PET保鲜盒在减轻可溶性糖、可滴定酸流失,延缓果实软化,降低腐烂率方面作用明显,货架期可达12 d;PVC保鲜袋在延缓果实转色、软化方面作用突出,适宜的货架期为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 番茄 货架期 品质
下载PDF
芥末精油微胶囊对草莓保鲜品质的研究
17
作者 杜喜玲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20-22,26,共4页
探究芥末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可以作为天然的保鲜剂,延缓草莓的呼吸作用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果实的贮藏期,采用壁材∶芯材(6∶1)配比制作芥末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草莓分别在微胶囊与对照组下考查了草莓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 探究芥末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可以作为天然的保鲜剂,延缓草莓的呼吸作用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延长果实的贮藏期,采用壁材∶芯材(6∶1)配比制作芥末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草莓分别在微胶囊与对照组下考查了草莓的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C含量等保鲜品质参数。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草莓在室温下贮存7 d后的失重率比芥末精油微胶囊组高,而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C含量则比芥末精油微胶囊组低。由此可见,芥末精油微胶囊处理后的草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长保质期,提高草莓的保鲜作用,为开发芥末天然保鲜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芥末精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保鲜品质
下载PDF
基于HS-SPME-GC-MS与电子鼻分析芹菜贮藏期间挥发性物质的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芦佳琪 吴玉珍 +3 位作者 张瑞 韩晶晶 熊爱生 郁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222,共11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了20.0℃贮藏期间芹菜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H...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电子鼻技术分析了20.0℃贮藏期间芹菜叶片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采用HS-SPME-GC-MS技术从芹菜中共检测到108种挥发性物质,单萜类(43.2%~52.92%)和苯酞类(19.93%~28.97%)为主要组分,其中D-柠檬烯含量丰富(6600.64~48566.12μg/kg)。新鲜芹菜总挥发性物质含量为165682.48μg/kg,贮藏9 d后含量下降了40.92%,单萜类和苯酞类物质分别下降了9.72%和上升了8.98%。OAV分析结果表明芹菜叶片中共有31种OAV>1的特征挥发性物质,0~7 d特征挥发性物质有31种且组成相同,第9 d特征挥发性物质减少至29种,贮藏期间总OAV值呈下降趋势。聚类分析结果表明,0~3 d芹菜叶片以薄荷香和青草香为主,第7 d具有甜香、木香和樟脑香,第9 d后以辛辣和药草气味为主。基于电子鼻检测结果的主成分分析可以清晰区分不同贮藏时间芹菜叶片的香气,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引起电子鼻响应值变化的物质主要是芹菜中萜类、醇类、芳香型挥发性物质(r≥0.80,P<0.05)。本研究的结果阐明了贮藏期间芹菜叶片挥发性物质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贮藏期间芹菜新鲜度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贮藏 HS-SPME-GC-MS 电子鼻 挥发性物质 OAV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对采后香葱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焦贺 孟敌 +5 位作者 韩颖 王馨渝 李鹏霞 胡花丽 李国锋 刘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7-203,共7页
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香葱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低温((4±1)℃)贮藏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 mg/L和300 mg/L)SAEW浸泡处理5 min后香葱采后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变化。... 为探究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香葱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分析低温((4±1)℃)贮藏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0、100、200 mg/L和300 mg/L)SAEW浸泡处理5 min后香葱采后抑菌特性及贮藏品质的变化。结果显示,较对照和其他质量浓度(100 mg/L和300 mg/L)SAEW处理相比,200 mg/L SAEW浸泡处理更好地维持了采后香葱的外观品质并抑制了其菌落总数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显示,200 mg/L SAEW浸泡处理可有效抑制香葱中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的增加,减缓叶绿素、VC、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减少有害物质总游离氨基酸、丙二醛和亚硝酸盐的积累。综上,200 mg/L SAEW浸泡处理不仅能有效抑制低温贮藏期间香葱中菌落总数的增长,而且可有效延缓该过程中香葱营养品质的流失,从而提高香葱的保鲜效果。因此,SAEW可作为一种维持采后香葱贮藏品质,延缓其衰老进程的有效杀菌、保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酸性电解水 香葱 杀菌 贮藏品质
下载PDF
雷笋采后木纤化及调控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20
作者 胡杰 吴伟杰 +5 位作者 房祥军 刘瑞玲 陈慧芝 张红印 陈杭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3-190,共8页
为探究雷笋采后贮藏过程中木纤化规律,将雷笋分别置于常温(25℃)和低温(4℃)条件下贮藏,研究木质素含量及组分变化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贮藏至6 d,笋肉表现出黄化、腐烂等变化。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第24天... 为探究雷笋采后贮藏过程中木纤化规律,将雷笋分别置于常温(25℃)和低温(4℃)条件下贮藏,研究木质素含量及组分变化相关酶的活性和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贮藏至6 d,笋肉表现出黄化、腐烂等变化。在低温条件下,贮藏至第24天,笋肉出现黄化、腐烂现象。低温贮藏至6 d时,木质素含量为13.22 mg/g,到24 d时木质素含量增至26.31 mg/g。氨基酸总量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变化不大。在常温条件下,其呈缓慢下降趋势,贮藏第6天时氨基酸下降了21.78%。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肉桂酸-4-羟化酶(C4H)等木质素代谢相关酶活性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常温贮藏下的酶活性高于低温贮藏的酶活性,表明低温时通过降低雷笋木纤化相关酶活性,减缓木纤化进程。在低温贮藏环境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差异表达下调的基因数不断增加。低温贮藏24d时基因下调程度最明显,上调基因各组差别不大;贮藏12 d时上调基因数最少。LAC-10、POD-10、HCT-10、CAD-10和CCR-10等木质素代谢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低温下整体呈上升趋势,而COMT-10基因相对表达量一直减小。本研究结果为雷笋采后木纤化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笋 贮藏 木纤化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