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23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砖茶感官审评方法比较分析
1
作者 刘盼盼 冯琳 +11 位作者 郑琳 薛金金 王胜鹏 王雪萍 叶飞 滕靖 桂安辉 韩艳娜 陈军海 朱鹏 高士伟 郑鹏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为提出适合青砖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实验以湖北代表性青砖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煮泡(浸泡式煮茶和喷淋式煮茶),分析不同煮泡条件对青砖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冲泡法所得茶汤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进行... 为提出适合青砖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实验以湖北代表性青砖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煮泡(浸泡式煮茶和喷淋式煮茶),分析不同煮泡条件对青砖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冲泡法所得茶汤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紧压型青砖茶,煮泡法茶汤的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国标冲泡法,煮泡法茶汤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等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率远高于国标冲泡法。综合感官品质和品质成分浸出率分析,采用浸泡式煮茶法,在1∶80茶水比、煮沸2 min、静置2~4 min条件下制备的青砖茶茶汤浓度适中,内质品质呈现较为全面。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茶褐素及水浸出物浸出率与滋味品质的相关系数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青砖茶及其他类型紧压茶感官品质的客观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感官审评 紧压茶 水浸出物
下载PDF
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制备研究
2
作者 段凤敏 保志娟 +6 位作者 罗发美 陈敏 李志娟 孙力元 杨春凤 杨丽仙 张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08-211,259,共5页
[目的]建立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方法]将筛选的临沧勐库熟茶通过干燥、粉碎、筛分、研磨、混匀、均匀性初检、分装,制备得到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参考食... [目的]建立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方法]将筛选的临沧勐库熟茶通过干燥、粉碎、筛分、研磨、混匀、均匀性初检、分装,制备得到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对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行检验;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0家实验室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标准物质中Cr、Cu、As、Cd、Pb元素含量进行联合定值,评定定值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结果]制备得到的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均匀性良好,稳定性达到12个月,其中Cr、As元素的定值结果分别为(1.534±0.126)、(0.108±0.018) mg/kg。[结论]该临沧勐库熟茶基体重金属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满足基体标准物质的要求,可用于普洱茶熟茶检测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临沧勐库 熟茶 标准物质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重金属元素
下载PDF
茶叶感官国家标准样品的研制和展望
3
作者 张亚丽 尹祎 李文萃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5-7,共3页
随着我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但与文字标准相协同配套的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章介绍了茶叶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现状,总结了茶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存... 随着我国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国已基本建立了完善的茶叶文字标准体系,但与文字标准相协同配套的标准样品研制工作还相对薄弱。文章介绍了茶叶领域国家标准样品研制现状,总结了茶叶感官分级标准样品研制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标准体系 标准样品 感官分级
下载PDF
香茶品质因子的多变量分析及判别
4
作者 马军辉 仝晨 +5 位作者 冯海强 李倩 王羽 罗列万 王校常 林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本研究以大宗绿茶的代表——浙江香茶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浙江省3个产区、4个品种共50个茶样,基于其常规理化指标、儿茶素组分、感官因子和产地交易市场批发价格,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随机... 本研究以大宗绿茶的代表——浙江香茶为研究对象,收集了浙江省3个产区、4个品种共50个茶样,基于其常规理化指标、儿茶素组分、感官因子和产地交易市场批发价格,采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随机森林回归(random forest regression,RF-R)分析等方法进行关联因子提取及产地、品种的判别,并尝试构建香茶批发交易参考价模型。结果表明: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均与多项感官因子呈显著相关,是香茶风味品质形成的关键理化因子。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含量及酚氨比为产地关联因子,而不同品种香茶的审评总分、外形、滋味评分有极显著差异,香气及叶底评分存在显著差异。LDA结果显示香茶存在明显的县域产地聚类,其县域产地判别存在一定可行性,而采制品种的可判别性则不充分。RF-R分析构建了拟合度较好的香茶批发交易参考价模型(R~2=0.867,平均绝对误差=7.907),价格拟合相对重要性依次为外形>审评总分>香气>汤色>叶底>滋味>氨基酸>水浸出物>酚氨比>咖啡碱>茶多酚。本研究可为茶叶的品质因子分析、产地溯源、品种判别和交易参考价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 品质因子 产地判别 随机森林回归
下载PDF
超微粉碎联合超声波辅助提取鸭屎香单枞茶多糖工艺及活性研究
5
作者 丁莫 胡蕾 +3 位作者 刘谋泉 王忠合 林婉玲 王锦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59-163,191,共6页
[目的]提高茶多糖的提取得率。[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鸭屎香单枞茶进行前处理,利用超声波辅助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70... [目的]提高茶多糖的提取得率。[方法]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鸭屎香单枞茶进行前处理,利用超声波辅助结合正交试验对其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结果]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50 min、提取温度70℃、提取2次和料液比(g/mL)1∶30,在该提取条件下,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平均提取得率达到6.72%。体外抗氧化结果得出,鸭屎香单枞茶多糖对ABTS+和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清除率变化趋势与茶多糖浓度呈正相关;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表明,茶多糖对4种菌株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对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最低抑菌浓度为3.125 mg/mL。[结论]茶多糖的提取工艺简单,得率高,抗氧化活性好,为鸭屎香单枞茶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屎香单枞茶 超微粉碎 多糖 抗氧化活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红茶菌发酵液宏基因组分析
6
作者 赵平 刘庆静 +2 位作者 杨光 郭莹莹 邹积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9期71-78,106,共9页
对3个发酵批次的红茶菌发酵液进行宏基因组序列分析,采用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红茶菌发酵液中存在短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食窦魏斯氏菌、发酵乳杆菌、戊糖乳杆菌、融合魏斯氏菌、罗伊氏乳杆菌、柠檬明串珠菌、类植物乳杆、副干酪乳杆菌... 对3个发酵批次的红茶菌发酵液进行宏基因组序列分析,采用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红茶菌发酵液中存在短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食窦魏斯氏菌、发酵乳杆菌、戊糖乳杆菌、融合魏斯氏菌、罗伊氏乳杆菌、柠檬明串珠菌、类植物乳杆、副干酪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等具有益生功能的细菌。宏基因组注释到的功能基因共有76512个,其中与代谢过程注释到的功能基因数最多,且这些代谢途径上注释得到的菌株多数是益生菌株,主要参与了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相关的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糖酵解等;与氨基酸代谢相关主要有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等代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菌 益生菌 宏基因组 分析
下载PDF
小贯小绿叶蝉刺吸对青心大冇美人茶香气和滋味代谢物的影响
7
作者 李明金 朱艳宇 +2 位作者 何春梅 闫佳伟 金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7,共10页
为了探究小贯小绿叶蝉刺吸对青心大冇茶树品种制作的美人茶代谢产物的影响,采用感官审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 为了探究小贯小绿叶蝉刺吸对青心大冇茶树品种制作的美人茶代谢产物的影响,采用感官审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无叶蝉刺吸鲜叶和叶蝉刺吸鲜叶加工而成的美人茶的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有叶蝉刺吸的美人茶品质较好。与无刺吸美人茶相比,有刺吸美人茶中黄酮和黄酮醇及其糖苷、酚酸、茶黄素、糖苷衍生物和单宁含量增加,氨基酸、糖类和脂质含量下降。基于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确定了香叶醇、芳樟醇、β-月桂烯、水杨酸甲酯和D-柠檬烯这5种特征挥发物。该研究从植物代谢组学角度揭示了有无叶蝉刺吸的美人茶代谢产物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茶 小贯小绿叶蝉 刺吸 香气 滋味 代谢物
下载PDF
盈江大理茶种与凤庆大叶种芽茶香气差异分析
8
作者 李国萍 李家锋 朱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1-291,共11页
为探究云南盈江大理茶种与凤庆大叶种芽茶香气的组成和差异,本研究通过感官审评、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的方法,对盈江大理茶... 为探究云南盈江大理茶种与凤庆大叶种芽茶香气的组成和差异,本研究通过感官审评、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的方法,对盈江大理茶种芽茶(通常称为芽孢茶,记为芽孢红茶YBH,芽孢白茶YBB)及凤庆大叶种芽茶(记为凤庆红茶FQH,凤庆白茶FQB)的挥发性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HS-SPME-GC-MS检测结果表明:4个茶样共检测出16类共616种挥发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表明:两个品种的红茶对比中,YBH检测到8种特有差异代谢物,FQH检测到7种;两个品种的白茶的对比中,YBB检测到3种特有差异代谢物,FQB中检测到4种;主要特征差异挥发性代谢物的气味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评估表明:(Z)-癸-2-烯醛和香叶醇是区分盈江大理茶种芽孢茶和凤庆大叶种的潜在特征香气,(Z)-癸-2-烯醛(OAV>100)是盈江大理茶种芽孢茶的重要香气成分,推测大马士酮(OAV>1)是YBH产生浓郁花果香的关键物质,己酸和乙酸芳樟酯可能是YBB呈自然清花香的主要物质;β-紫罗兰酮(OAV>10)是凤庆大叶种的重要香气成分,推测苯乙醛(OAV>1)是FQH呈花香的主要物质,(Z)-癸-2-烯醛和己酸是FQB呈花香和毫香的主要物质。综上所述,盈江大理茶种芽孢茶的香气成分较对照品种丰富且YBH香气更馥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茶种 芽茶 凤庆大叶种 香气分析 气味活度值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富硒茶叶中硒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方方 梁鹏云 +1 位作者 刘常凯 昝川南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157,共5页
建立一种通过硝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茶叶中硒含量的方法。通过对4种酸体系、4种消解方式比较样品前处理效果,确定消解方法为微波消解法,消解液为质量分数65%硝酸(7.0 mL)溶液。通过对仪器条件优化,确定测定模... 建立一种通过硝酸-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茶叶中硒含量的方法。通过对4种酸体系、4种消解方式比较样品前处理效果,确定消解方法为微波消解法,消解液为质量分数65%硝酸(7.0 mL)溶液。通过对仪器条件优化,确定测定模式为KED模式,在线加入内标溶液(^(73)Ge),分析同位素为^(78)Se。结果表明:建立的方程在质量浓度0.5~5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方法的检出限为0.008 mg/kg,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3.36%、83.43%、84.24%。对市售富硒茶叶样品进行分析,相对标准偏差(n=6)为3.6%。建立的方法准确度和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茶叶中微量硒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下载PDF
微量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凉茶中59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
10
作者 戴尽波 沈洁 +4 位作者 董文静 何啸峰 聂荣荣 梁沁娴 叶彩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253,共12页
目的:建立一种微量QuEChERS(micro-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凉茶中59种非法添加药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5 min,提取液用NaCl及无水Na_(2)SO_(4)进行盐析分层,上清液用C_(18)吸附剂进... 目的:建立一种微量QuEChERS(micro-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检测凉茶中59种非法添加药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5 min,提取液用NaCl及无水Na_(2)SO_(4)进行盐析分层,上清液用C_(18)吸附剂进行净化后,经ACQUITY HSS T3(100 mm×2.1 mm,1.8μm)色谱柱分离,以0.01%甲酸水溶液(A)-乙腈:甲醇(8:2)(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并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空白基质外标法定量。结果:59种化合物在其线性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5.0~10.0μg/L,定量限为10.0~25.0μg/L。在25.0、50.0、100.0μg/L 3个添加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0.3%~128.8%(n=6),相对标准偏差(RSD)1.0%~13.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凉茶中59种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的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凉茶 非法添加 化学药物
下载PDF
毛建茶茶汤色差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王腾飞 裴淑芳 +1 位作者 杨佳丽 霍梅俊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05,共8页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一种可靠、准确和客观评价毛建茶茶叶品质的方法。方法:测定并分析毛建茶茶样的色差值、吸光度值、水浸出物含量与茶汤感官审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关系。结果:毛建茶感官评分与明暗度表征量L值存在显著正...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一种可靠、准确和客观评价毛建茶茶叶品质的方法。方法:测定并分析毛建茶茶样的色差值、吸光度值、水浸出物含量与茶汤感官审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关系。结果:毛建茶感官评分与明暗度表征量L值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红绿色度表征量a值和黄蓝色度表征量b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与色差衍生值Cab和色差ΔE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可用色差参数L、a、b、Cab和ΔE来反映毛建茶品质。感官审评总分(Y_(1))与明亮度L(X_(1))、色度a(X_(2))和色度b(X_(3))间的线性关系为Y_(1)=24.93+6.78X_(1)-66.55X_(2)-21.35X_(3)(P<0.05,R^(2)=0.62)。毛建茶茶汤吸光度值与各项感官评分项目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吸光度值(Y_(2))与外观(X_(1))、香气(X_(2))、汤色(X_(3))、滋味(X_(4))、叶底(X_(5))、总分(X_(6))间的线性关系为Y_(2)=-0.008-5.43×10^(-5)X_(1)+7.33×10^(-5)X_(2)+0.001X_(3)+0.001X_(5)-0.001X_(6)(P<0.01,R^(2)=0.96)。毛建茶水浸出物含量与各项感官评分项目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水浸出物含量(Y_(3))与外观(X_(1))、香气(X_(2))、汤色(X_(3))、滋味(X_(4))、叶底(X_(5))和总分(X_(6))间的线性关系为Y_(3)=-0.036+6.21×10^(-5)X_(1)+0.002X_(2)+0.005X_(3)-4.61×10^(-5)X_(4)-0.003X_(5)+0.001X_(6)(P<0.05,R^(2)=0.87)。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毛建茶品质的评价方法,为代用茶的生产和加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建茶 色差值 感官品质 相关性
下载PDF
磁固相萃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
12
作者 郭春丽 余晓峰 +7 位作者 韩芳 贾学颖 雷雨甜 刘会佳 吴琼 林童 伊雄海 宋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61,共9页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石墨烯(Fe_(3)O_(4)@G),并将其作为一种磁固相萃取剂用于绿茶中有机磷农药的萃取富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选择吸附剂用量为40 mg,萃... 本文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磁性石墨烯(Fe_(3)O_(4)@G),并将其作为一种磁固相萃取剂用于绿茶中有机磷农药的萃取富集,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同时检测绿茶中19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本实验选择吸附剂用量为40 mg,萃取时间20 min,样品溶液pH为7,3.0 mL丙酮解吸,氯化钠用量为4 g。结果表明,在5~500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制备的Fe_(3)O_(4)@G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检出限(LOD)在5.0~6.0μg/kg,定量限(LOQ)在15.0~20.0μg/kg。当样品加标水平为20.0、40.0、200.0μg/kg时,回收率在61.2%~94.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2.6%~10.2%之间。本方法适用范围广,前处理易操控,有机溶剂用量少,经济,安全,材料可重复使用,该磁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在茶叶中农药的富集分离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固相萃取 绿茶 有机磷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滋味物质差异
13
作者 李娜 雷光明 +5 位作者 何庆 姚华 唐人杰 吴雪莉 王峻 后鹏飞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7-13,46,共8页
为探究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的滋味差异,以不同季节的华蓥山白茶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白茶滋味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的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 为探究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的滋味差异,以不同季节的华蓥山白茶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白茶滋味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的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共筛查出432种非挥发性化合物,经PCA和HCA分析,三组样品表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春、夏、秋三个季节白茶滋味相关代谢物差异明显。春茶样品中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含量较高,而夏、秋茶中酚类化合物及有机酸含量较高。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结合非参数检验,获得了具有标志性差异的成分156种(VIP>1.0,P<0.05),包括25种有机酸类、21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4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79种酚类(包括黄酮醇类和黄酮苷类、儿茶素类、鞣质类)、27种其他类(包含可溶性糖及其代谢产物、维生素、生物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季节 非靶向代谢组学 滋味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六安市栽培种茶树的10种元素
14
作者 郭锐 闫航滨 +2 位作者 赵敬娟 文洋洋 胡玮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六安市当地茶树栽培种进行多元素测定,探究当地茶树中的元素含量及地区差异。[方法]采集茶树第二叶进行微波烘干,称量后微波消解并定容,利用ICP-MS法进行10种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各元素... [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六安市当地茶树栽培种进行多元素测定,探究当地茶树中的元素含量及地区差异。[方法]采集茶树第二叶进行微波烘干,称量后微波消解并定容,利用ICP-MS法进行10种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R^(2)≥0.9967),方法检出限为0.003~47.910 mg/kg。各元素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6%~9.79%。总的来看,六安市茶叶中钾、钙、镁含量较高,锰、铝、钠、铁次之,锌、铜、硒含量较低。在不同地区的茶叶中,金安区毛坦厂镇的钾、镁、锌含量最高,霍山县诸佛庵镇的钙含量最高,金寨县麻埠镇的锰含量最高,金寨县油坊店乡的铝、铁含量最高,裕安区独山镇的钠含量最高,舒城县舒茶镇的铜、硒含量最高。[结论]六安市当地栽培种茶树的多元素含量具有地区差异性,该研究结果为六安市日后的茶树育种和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微波消解 ICP-MS 元素含量 六安地区
下载PDF
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中国名优红茶中特征香气成分
15
作者 曹雪颖 牛云蔚 +2 位作者 张超 朱建才 马一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2期272-282,共11页
以三种中国名优红茶(祁红、金骏眉和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对三种红茶的香气进行萃取,并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对三种红茶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 以三种中国名优红茶(祁红、金骏眉和滇红)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AFE)对三种红茶的香气进行萃取,并分别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GC-MS)对三种红茶中的香气物质进行鉴定。结果表明,GC×GC-MS共检测出92种香气化合物,包括17种醇类、17种酸类、15种醛类、13种酯类、12种酮类等及18种其他香气物质。其中GC-MS和GC×GC-MS共同检测出的物质有51种,GC×GC-MS新检测出的物质有41种。将新检出的物质加入到香气重构组,通过感官分析、绘制S曲线法可分析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S曲线法表明,通过添加呋喃酮、异佛尔酮等OAV≥1的GC×GC-MS检测出的新香气物质,香气重构组的阈值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证明这些香气物质是红茶中重要的特征香气物质。通过香气重组感官分析结果表明GC×GC-MS的检测结果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红茶的香气组成。因此,GC×GC-MS可以达到充分鉴定红茶特征香气物质组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法(GC×GC-MS) 香气重组 香气活力值
下载PDF
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白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崔宏春 黄海涛 +5 位作者 郑旭霞 赵芸 张建勇 敖存 师大亮 窦立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的白茶适制性,以‘福鼎大白’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所制白茶具有外形毫色银白、汤色浅嫩绿明、滋味清鲜、毫香显、肥嫩成朵优良品质特征,除‘790118’、‘790218’和‘眉峰’外,其余品种感官审评总分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评分高,并且得分在93分以上的有‘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理化分析结果显示,‘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90118’、‘福云14’、‘791201’、‘730430’、‘福云12-27’、‘眉峰’、‘福云9-6’、‘740208’品种加工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P<0.05),‘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40208’、‘790118’、‘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品种加工白茶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酚氨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汤L^(*)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归为4类,与前述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分析基本吻合。综合评价表明,‘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品种加工白茶的品质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茶树品种 适制性 加工 感官品质
下载PDF
代用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组成及含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珊 杨飞洋 +5 位作者 秦琳 李曦 黄世群 郑幸果 雷欣宇 仲伶俐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 该文选取18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包括蒲公英、桑叶茶、荷叶、黑苦荞、黄金苦荞、全株苦荞、决明子、红枣片、黑枸杞、红枸杞、山楂片、陈皮、茉莉花、胎菊、金盏菊、玫瑰花、金银花和牛蒡根。以游离氨基酸、总酚、总黄酮、游离酚酸、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多糖为成分考察指标,分析其茶汤中功能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比较水提和醇提对代用茶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8种代用茶中水浸出物含量为13.1%DW~86.6%DW,其中大部分组成是可溶性糖和多糖,占12.1%~98.0%;游离氨基酸和酚酸分别检出18种和14种,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有精氨酸、天冬酰胺、脯氨酸以及绿原酸类酚酸。玫瑰花的总酚(181.1 mg GAE/g DW)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含量(42.8 mg/g DW)最高;荷叶的总黄酮含量(41.0 mg RE/g DW)最高,金盏菊的多糖含量(6.4%DW)最高,金银花和胎菊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54.7、53.7 mg/g DW)较高。2种提取方式的结果表明大部分样品茶汤中总酚、总黄酮和花青素的含量占醇提取物的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用茶 茶汤 功能性成分 游离氨基酸 酚酸 黄酮
下载PDF
江苏省茶叶标准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展望
18
作者 王镇 尹娟 +6 位作者 陈佳豪 颜进 史云霞 胡慧婷 段兆翔 冀玉坤 尹福生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8-13,共6页
茶叶标准化建设在提高茶产品的质量、提升茶叶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茶叶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介绍了江苏省茶叶标准化的组织建设、标准制修订工作和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等情况,重点梳理江苏省现行有效涉茶地方标准的制修订的内容,... 茶叶标准化建设在提高茶产品的质量、提升茶叶综合竞争力、发展现代茶叶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文章介绍了江苏省茶叶标准化的组织建设、标准制修订工作和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等情况,重点梳理江苏省现行有效涉茶地方标准的制修订的内容,提出修订建议,并从构建与集成江苏现代茶叶标准体系、重视区域公用品牌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标准的宣贯与开展标准化活动和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江苏省茶叶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茶叶标准化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不同工艺对白茶焙火过程美拉德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谢勇 李江宏 +2 位作者 郑佳颖 孙昕 林瑾 《福建茶叶》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本研究以白茶焙火(毛火和足火)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为基础,监测不同足火时间、足火温度和毛火温度条件下,美拉德反应初始物(还原糖和氨基酸)及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和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294nm特异吸收峰)的变化,综合评价白茶焙火... 本研究以白茶焙火(毛火和足火)过程中产生的美拉德反应为基础,监测不同足火时间、足火温度和毛火温度条件下,美拉德反应初始物(还原糖和氨基酸)及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和美拉德反应的中间产物294nm特异吸收峰)的变化,综合评价白茶焙火过程中美拉德反应情况,为寻求白茶热加工工艺参数与成品白茶质量指标的关联提供研究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热风焙火(毛火或足火)过程中,美拉德反应消耗原料中的还原糖与游离氨基酸,但两种成分也会因热加工过程中由其它成分分解产生。对于成品茶风味成分游离氨基酸而言,选择毛火温度70℃内或足火温度90℃内,不会导致成品茶中成分含量的降低;另外,不同加工条件对美拉德反应中间产物5-羟甲基糠醛及中间产物294nm特异吸收峰影响情况基本一致,相对而言,毛火温度对成品茶中间产物影响不大,而足火温度90℃内,及足火时间4h内,成品茶的苦味成分5-羟甲基糠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通过研究白茶焙火过程美拉德反应参数变化,将有助于量化白茶焙火加工过程质量参数,为白茶标准化加工技术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加工工艺 美拉德反应 焙火
下载PDF
基于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分析叶用枸杞茶
20
作者 卢丽 周承哲 +7 位作者 徐凯 张孟聪 温圣菁 段淋渊 田采云 石碧滢 张波 郭玉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201,共11页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 以26个品种(系)叶用枸杞芽叶干样及鲜叶为材料,采用感官评价和代谢组学技术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其感官品质和代谢物进行分析。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叶用枸杞芽叶干样滋味醇厚、鲜爽、有甜味;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显示,叶用枸杞芽叶中共鉴定出879种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类、酚酸类、糖类、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生物碱、萜类、有机酸、脂质10类。根据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211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亚油酸代谢、类黄酮生物合成、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苯丙醇生物合成、半乳糖代谢等代谢通路,此外还发现,氨基酸及其衍生物、黄酮、糖类和脂类是区分不同品种(系)叶用枸杞芽代谢物的重要组分。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表明,表儿茶素、异槲皮素、芦丁等26种代谢物共同影响叶用枸杞茶醇、厚、鲜、甜和苦等滋味。感官评价结合PLSR分析结果表明,‘宁杞菜1号’‘宁杞9号’、Z90、Z68、Q3、Q6-13和Z487种叶用枸杞具有感官品质较好且滋味物质丰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枸杞茶 感官评价 代谢组学 滋味 差异代谢物 多元统计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