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氧化亚硫酸化菜籽油加脂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璐瑶 陈向 +4 位作者 王雨璐 张佳星 贾欣宇 蒋弟勇 陈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利用亚硫酸氢钠对氧化菜籽油进行亚硫酸化改性,经过三乙醇胺中和获得植物油基加脂剂(OSF-T),最后通过添加过氧乙酸去除残余的亚硫酸盐获得低碘值加脂剂(OSF-PT)。将上述加脂剂应用于蓝湿牛皮染色加脂实验,同时与市售加脂剂AMK对比。结... 利用亚硫酸氢钠对氧化菜籽油进行亚硫酸化改性,经过三乙醇胺中和获得植物油基加脂剂(OSF-T),最后通过添加过氧乙酸去除残余的亚硫酸盐获得低碘值加脂剂(OSF-PT)。将上述加脂剂应用于蓝湿牛皮染色加脂实验,同时与市售加脂剂AMK对比。结果表明,自制加脂剂乳液粒径在10~180 nm之间,并具有优异的乳液稳定性和分散性;加脂性能良好,其中OSF-T加脂革柔软度可达6.5 mm;OSF-T加脂革的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为123.7 g/m^(2),OSF-PT加脂革的VOC含量为121.3 g/m^(2),均低于AMK加脂革(164.3 g/m^(2));OSF-PT加脂革比AMK加脂革的颜色更浅淡,色差(ΔE)为4.12,更适用于浅色革加脂;经过热老化和紫外老化处理,OSF-T加脂革的抗张强度仍维持在15 MPa以上,六价铬含量低于5 mg/kg。加脂剂OSF-T在皮革柔软度、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六价铬含量方面均略优于市售加脂剂A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菜籽油 氧化亚硫酸化 植物油基加脂剂 耐老化性能
原文传递
基于配位键和氢键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麻寿江 胡婷 +3 位作者 陈子越 李雪 刘军 陈华林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7,共7页
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 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一系列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得到含金属离子的聚丙烯酸酯自修复膜材料。该材料利用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官能团与金属离子Cr^(3+)进行配位,并且单体丙烯酰胺上的酰胺基团可以形成具有可逆作用的氢键,形成金属配位键和氢键双重动态可逆作用的自修复聚丙烯酸酯膜材料。研究发现加入金属离子后薄膜具有自我修复能力,金属离子含量不同时其修复效果也不同。研究了薄膜的最佳自修复温度和最佳自修复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含量为0.15 g时,聚合物的拉伸强度修复率最高可达80%;薄膜最佳自修复时间为12 h,薄膜最佳自修复温度为60℃。利用聚合物中特殊官能团与金属离子配位作用,赋予了自修复材料优异的机械性能和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修复聚合物 金属配位键 氢键 聚丙烯酸酯膜 涂层
原文传递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在制革工业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赵嘉敏 马建中 周永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46,共10页
制革工业是指以动物皮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生产皮革的产业。传统铬鞣法虽赋予皮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处理含铬废弃物的环境压力。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所构成的... 制革工业是指以动物皮为原材料,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加工生产皮革的产业。传统铬鞣法虽赋予皮革优异的综合性能,但仍存在处理含铬废弃物的环境压力。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由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和带正电荷的金属氢氧化物所构成的层状化合物,具有酸碱性、可调控性、热稳定性和结构记忆效应。文章对LDHs纳米材料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介绍,并对其在制革工业中作为鞣制材料、复鞣材料、加脂助剂、染色助剂、功能涂饰材料和水处理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氢氧化物 制革工业 皮革化学品 水处理
原文传递
醋酸纤维素水性高分子/SiO_(2)纳米复合皮革涂饰剂的制备
4
作者 张婧 王莹 徐小娜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3期15-23,共9页
以A50为亲水剂,通过转换反应位点和反应官能团,调节分子链软硬段比例,引入纳米SiO_(2)提升乳液涂膜综合性能,制备WSCDA/SiO_(2)纳米复合乳液。结果表明,亲水剂A50用量为10.8%(质量分数),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最优。最优条件下合成的复合... 以A50为亲水剂,通过转换反应位点和反应官能团,调节分子链软硬段比例,引入纳米SiO_(2)提升乳液涂膜综合性能,制备WSCDA/SiO_(2)纳米复合乳液。结果表明,亲水剂A50用量为10.8%(质量分数),复合乳液及涂膜性能最优。最优条件下合成的复合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09.5nm,粒径分布均匀,涂膜表面致密光滑,柔韧性、附着力、耐水性、耐黄变性、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良好。WSCDA/SiO_(2)纳米复合乳液成膜时,在涂膜表面形成许多小“乳突”,产生荷叶效应,提高涂膜耐水、耐介质及耐黄变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复合乳液 磺酸盐 纳米SiO_(2) 亲水剂
原文传递
氨基化改性胶原蛋白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姚函 马建中 +3 位作者 沈一鸣 范倩倩 张文博 丁国荣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1-347,共7页
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织蛋白,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等,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然而未改性的胶原蛋白理化性质较差,如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及耐酶性等,限制了胶原蛋白的应用范围。因... 胶原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组织蛋白,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等,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材料。然而未改性的胶原蛋白理化性质较差,如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及耐酶性等,限制了胶原蛋白的应用范围。因此,如何改性胶原蛋白,从而提高其理化性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氨基作为胶原蛋白侧链上的主要活性基团之一,是胶原蛋白表面正电荷的主要来源,在与其他物质的交联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氨基化改性胶原蛋白可以增加胶原蛋白上的活性位点,提高其表面电荷,有利于拓宽其应用范围。在此背景下,该文主要介绍了胶原蛋白的理化性质和主要的改性方法,综述了氨基化胶原蛋白在生物医学、环境治理及皮革工业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氨基化胶原蛋白在皮革清洁无铬鞣制系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表面电荷 氨基化 皮革 生物医学
原文传递
基于专利数据的合成革交联剂现状及趋势
6
作者 骆光兵 何文安 +4 位作者 张欣怡 吴晓雨 吴鑫 周小清 李峻峰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本文针对合成革交联剂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智慧芽(PatSnap)专利检索数据库,多维度的多方面地分析合成革交联剂全球专利情况,研究结果从专利视角为行业相关人员掌握合成革交联剂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合成革涂层交联剂作为提高... 本文针对合成革交联剂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智慧芽(PatSnap)专利检索数据库,多维度的多方面地分析合成革交联剂全球专利情况,研究结果从专利视角为行业相关人员掌握合成革交联剂研究与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合成革涂层交联剂作为提高合成革性能和适应条件的关键材料,它的使用提高了合成革耐曲折、耐磨、耐刮、耐老化、耐水解、耐寒等诸多性能参数。根据合成革的类型,目前使用的合成革交联剂主要分为两大类:PVC(聚氯乙烯)交联剂、PU(聚氨酯)交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耐水解 合成革 耐老化 专利数据 聚氨酯 交联剂 检索数据库
下载PDF
三聚氯氰与氨基葡萄糖反应产物的鞣革性能
7
作者 王旭洋 强西怀 谢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3-439,共7页
以三聚氯氰和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N,O-二-(4,6-二氯-1,3,5-三嗪基)-氨基葡萄糖(CG)。通过FTIR和1HNMR对C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生皮鞣制实验,以脱灰软化状态的绵羊皮为材料,以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鞣制工艺条件为:CG鞣剂... 以三聚氯氰和氨基葡萄糖为原料,合成了N,O-二-(4,6-二氯-1,3,5-三嗪基)-氨基葡萄糖(CG)。通过FTIR和1HNMR对CG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生皮鞣制实验,以脱灰软化状态的绵羊皮为材料,以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适宜的鞣制工艺条件为:CG鞣剂用量为7.5%(以灰皮质量计,下同),并采用30、40、45℃阶梯控温模式进行鞣制,各温度对应下的鞣制时间为1、1.5、2 h。结果表明,CG初鞣的坯革收缩温度可达78.9℃,革面洁白细腻,身骨柔软;坯革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经过染整的坯革也具有优异的卫生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氯氰 氨基葡萄糖 合成鞣剂 无铬鞣制 皮革化学品
原文传递
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体系下的鞣制性能
8
作者 王思懿 强西怀 +3 位作者 李闻欣 段郑军 张江山 郑超斌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以绵羊酸皮为实验对象,使用新型有机鞣剂艾力特AT分别在常规浸酸和不浸酸两种工艺体系下进行鞣制,通过坯革的收缩温度、纤维形貌及其热力学性能等分析测试,主要考察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体系下鞣制性能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 以绵羊酸皮为实验对象,使用新型有机鞣剂艾力特AT分别在常规浸酸和不浸酸两种工艺体系下进行鞣制,通过坯革的收缩温度、纤维形貌及其热力学性能等分析测试,主要考察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体系下鞣制性能的差异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工艺体系中,鞣制工艺条件的变化对鞣制效果产生了相似的影响;在艾力特AT鞣剂用量6%时,两种不同工艺体系下鞣制的坯革收缩温度都可以达到89℃。此外,鞣制坯革粒面饱满,毛孔清晰,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基本接近。因此,艾力特AT鞣剂在浸酸与不浸酸工艺条件下,基本鞣制效应差异性不明显,这对于推广和应用基于艾力特AT鞣剂的无铬鞣制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力特AT 无铬鞣剂 无铬鞣制 制革
原文传递
微乳液皮革脱脂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9
作者 吕斌 张翎钰 +2 位作者 石传晋 高党鸽 马建中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共8页
研究了微乳液主表面活性剂种类及配比、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比值及主表面活性剂与D-柠檬烯的比值对伪三相图面积的影响,通过盐度扫描优化了水相中NaCl的用量,获得了微乳液最优制备工艺;通过动态光散射、电导... 研究了微乳液主表面活性剂种类及配比、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比值及主表面活性剂与D-柠檬烯的比值对伪三相图面积的影响,通过盐度扫描优化了水相中NaCl的用量,获得了微乳液最优制备工艺;通过动态光散射、电导率等对微乳液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硫酸钠、异构醇醚为主表面活性剂且三者质量比为1∶1∶1,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主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比值为2∶1,主表面活性剂与D-柠檬烯的质量比为2∶1,NaCl用量为4.8%水溶液为水相时,得到的双连续微乳液微乳区面积最大;微乳液的粒径为51.8 nm,多分散指数为0.274,具有较小的粒径及较好的分散性,表面张力为27.3 mN/m,界面张力为0.09 mN/m,乳化、润湿和稳定性能优异;微乳液皮革脱脂剂对多脂绵羊酸皮的脱脂率高于市售皮革脱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皮革 脱脂剂 表面活性剂
原文传递
制革无铬鞣体系中高分子化学品的构造设计研究进展
10
作者 朱兴 张祥玉 王学川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118,共7页
制革中无铬鞣的发展使其配套的高分子化学品开发成为热点.就高分子而言,高分子链的构造对分子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将直接影响其作为皮革化学品在工艺中的应用范围及作用效果.但目前以高分子链构造为依据的无铬鞣皮革化学品综述仍鲜有报道... 制革中无铬鞣的发展使其配套的高分子化学品开发成为热点.就高分子而言,高分子链的构造对分子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将直接影响其作为皮革化学品在工艺中的应用范围及作用效果.但目前以高分子链构造为依据的无铬鞣皮革化学品综述仍鲜有报道.基于此,本文按照线型、支化和交联等主要构造方式分类对无铬鞣配套高分子化学品进行综述.归纳探讨了不同构造的特点、影响该构造的主要因素以及对应构造在无铬鞣配套化学品制备当中的特点,以期为无铬鞣体系高分子化学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传统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无铬鞣 高分子化学品 构造设计
下载PDF
皮革棕SG和皮革棕E5G的制备工艺研究
11
作者 宋内理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3期33-36,43,共5页
主要论述了皮革棕SG和皮革棕E5G两种产品,实验室、车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对重氮化、偶合、络合、各反应组成,pH值、时间、温度、反应终点等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了产品在羊毛、皮革上的应用性能指标。
关键词 皮革染料 酸性染料 弱酸性染料 金属络合染料
原文传递
皮革深棕A和皮革蓝的制备工艺研究
12
作者 宋内理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1期23-26,30,共5页
围绕皮革深棕A和皮革蓝两种产品,介绍了其在实验室、车间的生产工艺操作流程,并对其重氮化、偶合、络合、各反应组成、pH值、时间、温度、反应终点等进行详细说明,给出了产品在羊毛、皮革上的应用性能指标。
关键词 皮革染料 酸性染料 弱酸性染料 金属络合染料
原文传递
丙烯酸树脂复鞣剂的亲水性对无铬鞣皮革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孙青永 曾运航 +2 位作者 王亚楠 余跃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4,共8页
无铬鞣革普遍存在亲水性强、纤维分散不足等问题,通过调控复鞣材料的亲疏水性来设计适用于无铬鞣革的复鞣剂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合成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AR)的亲水性(羧基单体含量)对有机无... 无铬鞣革普遍存在亲水性强、纤维分散不足等问题,通过调控复鞣材料的亲疏水性来设计适用于无铬鞣革的复鞣剂可能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了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长链烷基酯合成的丙烯酸树脂复鞣剂(AR)的亲水性(羧基单体含量)对有机无铬鞣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羧基单体含量的增加,AR的粒径逐渐减小、表面负电荷增加,其在无铬鞣革内的渗透深度和分布均匀度增加。当丙烯酸单体的含量为45%时,AR能完全渗透坯革,且所得复鞣坯革的纤维分散程度、疏水性能、耐干热稳定性、撕裂强度、抗张强度等最高。由此可见,设计亲疏水性合适的AR对改善无铬鞣皮革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聚合物 亲水性 复鞣 无铬鞣 皮革性能
原文传递
水性聚氨酯的无溶剂法合成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若望 柴玉叶 +1 位作者 张初银 潘伟净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59,63,共7页
以聚醚胺D2000、聚丙二醇PPG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制备了高脲基含量的水性聚氨酯,考察了合成路线、D2000含量对预聚体黏度和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2000和PPG2000... 以聚醚胺D2000、聚丙二醇PPG2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采用无溶剂法制备了高脲基含量的水性聚氨酯,考察了合成路线、D2000含量对预聚体黏度和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2000和PPG2000同时加入以及催化剂后添加的方式,得到的水性聚氨酯具有最低的预聚体黏度和最佳的综合性能。当软段中D2000含量为60%时,拉伸强度、100%模量、剥离强度较未加D2000的水性聚氨酯分别提高了39.8%、25.5%、51.8%,溶胀率和断裂伸长率分别降低了52.6%、31.3%。该研究为水性聚氨酯的无溶剂法合成以及聚醚胺在水性聚氨酯改性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法 聚醚胺 脲基 水性聚氨酯
原文传递
氟硅改性无溶剂聚氨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哲 任松 +2 位作者 方剑 范浩军 高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借助硅氢加成反应将丙烯酸六氟丁酯接枝于含氢硅油侧链,合成了一种氟硅改性剂,并将其用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的改性。首先对改性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对其改性后聚氨酯涂层的表面形貌、疏水性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 借助硅氢加成反应将丙烯酸六氟丁酯接枝于含氢硅油侧链,合成了一种氟硅改性剂,并将其用于无溶剂双组分聚氨酯的改性。首先对改性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然后对其改性后聚氨酯涂层的表面形貌、疏水性及耐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改性剂的最佳反应温度120℃、时间12 h、催化剂用量30 mg/kg,在此条件下接枝率可高达89%;表面形貌及元素分析表明,氟、硅元素在聚氨酯中分散性良好;随着PSF添加量的增加,涂层表面粗糙度和水接触角均呈增大趋势,当PSF添加量为7.5%时,涂层表面水接触角可达118.3°;耐磨测试表明,随PSF添加量增大,涂层耐磨性先提升后下降,添加量为2.5%时,耐磨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改性 无溶剂聚氨酯 涂层 疏水性 耐磨性
原文传递
二维抗菌材料研究进展及其在皮革涂饰中的应用展望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雪玲 侯德隆 陈意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0,57,共6页
细菌侵蚀会影响革制品使用性能,也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虽然添加抗菌剂可有效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但传统抗菌剂作用靶标单一且通常位于细菌内,细菌易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二维抗菌材料(如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二维过渡... 细菌侵蚀会影响革制品使用性能,也会对消费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虽然添加抗菌剂可有效减少这一问题的发生,但传统抗菌剂作用靶标单一且通常位于细菌内,细菌易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二维抗菌材料(如氧化石墨烯、二硫化钼、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黑磷、氮化碳等)具有物理破膜、物理包裹、氧化应激等多种抗菌机制,可有效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文章总结了国内外二维抗菌材料的主要研究进展,并对这类新型抗菌材料在皮革涂饰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抗菌 皮革 涂饰
原文传递
有机硅在皮革化工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丁海燕 孙烈刚 冯咏梅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综述了有机硅化合物在合成和改性皮革加脂材料、皮革涂饰材料和功能性皮革助剂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有机硅化合物在改善上述皮革化工材料性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所赋予这些产品的优良性能,同时介绍了有机硅化合物合成和改性这些皮革化... 综述了有机硅化合物在合成和改性皮革加脂材料、皮革涂饰材料和功能性皮革助剂中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讨论了有机硅化合物在改善上述皮革化工材料性能方面的作用以及所赋予这些产品的优良性能,同时介绍了有机硅化合物合成和改性这些皮革化学品的主要方法和合成路线,提出了有机硅化合物在皮革化工材料开发和应用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化工 应用 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 皮革加脂剂 皮革涂饰材料 皮革助剂
下载PDF
制革鞣制用减少铬污染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高党鸽 李运 +1 位作者 马建中 吕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534-3539,3545,共7页
铬鞣法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成熟的鞣革方法之一,传统铬鞣法可赋予皮革良好性能,但由于铬鞣剂的吸收率不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了提高铬鞣剂的吸收,降低制革工业中铬鞣污染,目前可减少铬污染的化学品已成为皮革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介... 铬鞣法是目前制革工业中最成熟的鞣革方法之一,传统铬鞣法可赋予皮革良好性能,但由于铬鞣剂的吸收率不高,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为了提高铬鞣剂的吸收,降低制革工业中铬鞣污染,目前可减少铬污染的化学品已成为皮革产业研究的热点之一。介绍了制革鞣制用减少铬污染关键材料的研究现状,对近年来常用的小分子羧酸化合物、醛酸化合物、含羧基的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材料等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制革鞣制用减少铬污染关键材料仍是皮革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重视学科交叉,不断将新技术引入此类鞣剂的开发,对实现制革清洁鞣制研究的突破和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铬鞣 高吸收铬鞣助剂 少铬鞣助剂 展望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下载PDF
大分子铬鞣助剂的多官能团对铬吸收及成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4
19
作者 栾世方 石碧 +1 位作者 范浩军 段镇基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24-28,共5页
采用三氧化铬 -吡啶 /二氯甲烷氧化体系 ,选择性氧化丙烯酸β-羟乙酯 ,制备了丙烯酸 β-醛基乙酯 ,再将该单体和其它丙烯酸类、乙烯基类单体共聚 ,制备了一种含有羧基、羟基、醛基及叔胺基等多种官能团的大分子铬鞣助剂 (ECPA)。通过对... 采用三氧化铬 -吡啶 /二氯甲烷氧化体系 ,选择性氧化丙烯酸β-羟乙酯 ,制备了丙烯酸 β-醛基乙酯 ,再将该单体和其它丙烯酸类、乙烯基类单体共聚 ,制备了一种含有羧基、羟基、醛基及叔胺基等多种官能团的大分子铬鞣助剂 (ECPA)。通过对比试验 ,对助剂的官能团含量进行了优化 ,确定了该助剂官能团的最佳含量范围为羧基 3 8.0 % -44 .0 %、叔胺基 1 .5 % -2 .0 %、苯基 5 .0 % -7.0 %。使用试验结果表明 :应用ECPA助剂 ,可减少初始铬用量的 3 0 % -40 %、油脂和染料用量的 1 0 % -2 0 % ,鞣制废液中的Cr2 O3 含量可以降至 1 .0mmol/L以下。此外 ,该助剂还能赋予革坯良好的丰满性、填充性能 ,从而可以减少复鞣填充剂的用量 ,用于某些软革生产可以实现主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铬鞣助剂 多官能团 铬吸收 成革性能 皮革
原文传递
长链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其在皮革防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爽 安秋凤 +2 位作者 许伟 袁俊敏 亢玲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以阴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全氟壬氧基苯磺酸钠F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复配物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LMA)/丙烯酸羟乙酯(HEAA)(按质量比FA... 以阴离子含氟表面活性剂全氟壬氧基苯磺酸钠FB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复配物为乳化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得了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FA)/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LMA)/丙烯酸羟乙酯(HEAA)(按质量比FA∶LMA∶HEAA=80∶16.5∶3.5)三元无规共聚乳液(FLHA),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FLHA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乳化剂及引发剂用量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的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的2%时,单体转化率最大,含氟丙烯酸酯乳液(FLHA)物化性能稳定。将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整理,可使蓝湿革的静态接触角达到139.6°,赋予其良好的防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 乳液聚合 防水 皮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