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角蛋白酶和纳米电气石粉改进的复合酶制剂脱毛工艺研究
1
作者 温会涛 林可心 +3 位作者 王小卓 牛泽 刘琳 但卫华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8,14,共9页
为改善复合酶的脱毛效果,采用TRIZ进行系统、功能和资源分析,应用物场理论提出了引入角蛋白酶和纳米电气石粉的解决方法,并运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改进的复合酶制剂配方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复合酶制剂最佳配比为:复合酶A ... 为改善复合酶的脱毛效果,采用TRIZ进行系统、功能和资源分析,应用物场理论提出了引入角蛋白酶和纳米电气石粉的解决方法,并运用单因素法和正交设计法对改进的复合酶制剂配方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复合酶制剂最佳配比为:复合酶A 0.6%、角蛋白酶K 0.2%和电气石粉1.0%;该复合酶制剂适用于现有酶脱毛工艺,脱毛率>95%,粒面完整性好,脱毛效果极佳。这为减少污染、提升脱毛工序的生态性能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工程 脱毛 复合酶 角蛋白酶 电气石粉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制革废水化学需氧量的实验设计
2
作者 王忠辉 卜扬龙 +2 位作者 谭地华 宋庆双 戴红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4期6-9,13,共5页
建立了密闭氧化消解-自动电位滴定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将此方法应用于制革废水COD的测定,在加标回收实验中,加标30 mg/L的试样,回收率为94.453%,加标60 mg/L的试样,回收率为105.132%。... 建立了密闭氧化消解-自动电位滴定测定化学需氧量COD的方法,并对所建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进行了评估。将此方法应用于制革废水COD的测定,在加标回收实验中,加标30 mg/L的试样,回收率为94.453%,加标60 mg/L的试样,回收率为105.132%。将建立的新方法与国标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两种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都在3%以内。因此所建立的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能够应用于实践研究,且操作方便,节约试剂,效率高,避免肉眼目测对测定结果带来的主观误差,使测定结果更加客观准确。在此实验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氧化消解 自动电位滴定 化学需氧量 制革废液
下载PDF
基于微波辐照的蓝湿革酶软化研究
3
作者 张金伟 税科林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3年第5期17-22,共6页
经过鞣制的皮革具有优异的耐酶解性能,蓝湿革酶软化过程耗时较长。为了将微波辐照技术用于蓝湿革软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该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对537酸性蛋白酶活力和酶促反应的影响,并分别以微波辐照和水浴加热为热源,通过考察软化... 经过鞣制的皮革具有优异的耐酶解性能,蓝湿革酶软化过程耗时较长。为了将微波辐照技术用于蓝湿革软化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该文研究了不同加热方式对537酸性蛋白酶活力和酶促反应的影响,并分别以微波辐照和水浴加热为热源,通过考察软化废液组成、软化后皮坯粒面形貌和物理机械性能,研究微波辐照对蓝湿革软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照对酶的活力和酶促反应速度有负面影响,但是会增加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在微波辐照下,蓝湿革软化过程中胶原蛋白水解量更少,铬释放量仅有水浴加热的45.54%,同时收缩温度、柔软度和抗张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微波辐照下完成软化的蓝湿革粒面更平细,毛孔更舒展。因此,在蓝湿革软化过程中使用微波辐照可以加快软化速度、提高软化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清洁、高效的制革加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照 537酸性蛋白酶 蓝湿革 软化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流体作反应物用于皮革脱灰的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冯豫川 陈敏 +2 位作者 赵焱 李志强 廖隆理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7-42,共6页
本文以CO2超临界流体作反应物用于制革的脱灰,研究了超临界CO2的压力、温度、时间及工艺对脱灰和脱脂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物可用于灰皮脱灰,并且具有速度快、脱灰彻底,能有效防止钙斑生成,同时具有较好的脱脂... 本文以CO2超临界流体作反应物用于制革的脱灰,研究了超临界CO2的压力、温度、时间及工艺对脱灰和脱脂的影响。结果表明:CO2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物可用于灰皮脱灰,并且具有速度快、脱灰彻底,能有效防止钙斑生成,同时具有较好的脱脂作用等优点,是一种不使用接盐的新的脱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制革 脱灰 皮革 二氧化碳
原文传递
无氨脱灰工艺研究——硼酸脱灰 被引量:11
5
作者 曾运航 王维娟 +3 位作者 廖学品 何强 张文华 石碧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采用硼酸对浸灰牛皮进行脱灰,以减少制革产生的氨氮污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灰的最佳工艺条件:硼酸用量2·5%,脱脂剂用量0·4%,液比1·5,温度30℃。当硼酸用量由2·5%增加到6%时,脱灰过程的最低pH仅从8·46降到7... 采用硼酸对浸灰牛皮进行脱灰,以减少制革产生的氨氮污染。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脱灰的最佳工艺条件:硼酸用量2·5%,脱脂剂用量0·4%,液比1·5,温度30℃。当硼酸用量由2·5%增加到6%时,脱灰过程的最低pH仅从8·46降到7·46,操作安全性明显优于无机酸(盐酸、硫酸)和有机酸(甲酸、乳酸)。与常规硫酸铵脱灰工艺相比,硼酸脱灰废液的凯氏氮含量降低约96%,脱灰废液的羟脯氨酸含量、蓝湿革的收缩温度和各层铬含量分布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清洁技术 脱灰 硼酸 氨氮
原文传递
双氧水氧化脱毛机理及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碧 孙丹红 +1 位作者 卢行芳 张晓镭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2期10-18,共9页
观察了双氧水对毛的作用 ,并测定了脱毛过程中双氧水对生皮及皮胶原的影响。数据显示 ,毛的破坏是双氧水和NaOH共同作用的结果。脱毛时 ,毛根首先被溶解 ,因而有利于保毛脱毛法的实施。在碱性环境中 ,双氧水不会对生皮产生破坏作用 ,反... 观察了双氧水对毛的作用 ,并测定了脱毛过程中双氧水对生皮及皮胶原的影响。数据显示 ,毛的破坏是双氧水和NaOH共同作用的结果。脱毛时 ,毛根首先被溶解 ,因而有利于保毛脱毛法的实施。在碱性环境中 ,双氧水不会对生皮产生破坏作用 ,反而显示出对皮胶原纤维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种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双氧水引发了胶原纤维间的交联反应 ,它导致成革抗张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与传统Na2 S脱毛相比 ,双氧水脱毛后 ,裸皮的等电点更高 ,可能是由于双氧水的氧化作用导致皮胶原衍生出了更多的阴离子基团 ,如羧基。这一变化使双氧水脱毛后铬鞣革的铬含量增加。基于这些研究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氧水 制革 氧化脱毛 清洁生产技术 工艺条件 优化
下载PDF
清洁化脱毛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晨 孙友昌 +3 位作者 李天铎 李书平 李晓合 赵强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9期22-24,共3页
简要介绍了目前清洁化脱毛工艺所采用的常见的两种方法 :酶法脱毛法 ,保毛脱毛法及其废液的循环利用 。
关键词 清洁化脱毛工艺 制革 酶法 保毛脱毛法 发革
原文传递
清洁化灰碱法脱毛浸灰工艺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坤余 刘姝 +1 位作者 黄秋兰 范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5期43-47,共5页
为了提高成品革质量,消除废液中石灰和S2-的污染,用酶制剂和浸灰助剂代替石灰分散皮胶原纤维.用1%~2%石灰加工的猪皮蓝湿革质量优于常规灰碱法生产的,浸灰结束时加入0.6%~1.2%H2O2处理30 min,废液中硫离子含量降低70%~100%.该技术减... 为了提高成品革质量,消除废液中石灰和S2-的污染,用酶制剂和浸灰助剂代替石灰分散皮胶原纤维.用1%~2%石灰加工的猪皮蓝湿革质量优于常规灰碱法生产的,浸灰结束时加入0.6%~1.2%H2O2处理30 min,废液中硫离子含量降低70%~100%.该技术减少石灰用量80%,基本实现S2-和石灰零排放,工艺操作简便、易控制,不需更改或添加设备,克服了废液循环使用操作烦琐、管理困难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少灰和无S2-排放脱毛浸灰完全可行,使灰碱法脱毛浸灰制革实现了清洁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污染 灰碱法脱毛浸灰 蛋白酶 双氧水 无S2-排放 清洁生产
下载PDF
角蛋白酶脱毛机理探究(一):脱毛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金扬 朱稳宇 +2 位作者 韩瑞枝 寇宏斌 周荣清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7,共4页
生物脱毛是制革清洁化生产中的研究热点,角蛋白酶由于其特异性可将对胶原的水解降低,提高成革质量,但尚未完全阐明其脱毛机理。应用已筛选得到的产角蛋白酶菌株发酵液于制革脱毛,探究其在制革工序中的脱毛机理。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脱毛... 生物脱毛是制革清洁化生产中的研究热点,角蛋白酶由于其特异性可将对胶原的水解降低,提高成革质量,但尚未完全阐明其脱毛机理。应用已筛选得到的产角蛋白酶菌株发酵液于制革脱毛,探究其在制革工序中的脱毛机理。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脱毛实验条件,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脱毛,结合组织学方法观察不同脱毛程度及脱毛条件下的皮质状况。基于皮质状况评定,该角蛋白酶粗酶液脱毛最佳条件为:脱毛酶活力单位160 U/mL,pH9和30℃;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该产角蛋白酶菌株的发酵粗酶液中含有一类酶其作用机理如传统脱毛蛋白酶,通过作用基底膜,破坏粘性蛋,使毛根与毛囊脱离,此外,该粗酶液中含有角蛋白酶特异性分解角蛋白,提高脱毛效率。该产角蛋白酶菌株所产粗酶液的脱毛过程是各种酶协同作用,脱毛效果较优,较为适合生物脱毛,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蛋白酶 脱毛 机理 应用
原文传递
快速酶脱毛过程中毛的脱落与蛋白质水解关系的研究(酶脱毛机理研究Ⅱ)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志强 赵辉明 +2 位作者 张年书 楼敏 何先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1年第2期16-20,共5页
本研究对快速酶脱毛中毛的脱落过程、胶原水解物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的增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的脱落为突发性的,胶原水解物的增长较为稳定,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则呈现阶梯式突跃增长,该突跃的发生与毛的脱落存在明显的对应... 本研究对快速酶脱毛中毛的脱落过程、胶原水解物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的增长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毛的脱落为突发性的,胶原水解物的增长较为稳定,而可溶性蛋白水解物则呈现阶梯式突跃增长,该突跃的发生与毛的脱落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对脱毛液中可溶性蛋白的分析可用于快速酶脱毛的过程和终点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法 脱毛 脱落 蛋白 水解
下载PDF
黄牛皮低温酶脱毛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晓丽 刘毅 +3 位作者 王睿 陈敏 程海明 李志强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1,57,共6页
对低温条件下的黄牛皮酶脱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黄牛皮酶脱毛是可行的,脱毛过程中酶活力损失小,脱毛液中可溶解胶原含量低,约为高温酶脱毛的1/2。组织学检测显示,脱毛后的皮样粒面形态完好,毛孔清晰,无松面、无烂面... 对低温条件下的黄牛皮酶脱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黄牛皮酶脱毛是可行的,脱毛过程中酶活力损失小,脱毛液中可溶解胶原含量低,约为高温酶脱毛的1/2。组织学检测显示,脱毛后的皮样粒面形态完好,毛孔清晰,无松面、无烂面现象。低温酶脱毛适宜的条件是:温度18~25℃、液比0.5~1.5、pH值7.5~9.0、蛋白酶用量200活力单位/g皮,脱毛反应时间为1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酶脱毛 黄牛皮 羟脯氨酸
原文传递
不浸酸铬鞣的鞣液变化与鞣革性能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应红 辜海彬 +1 位作者 陈继平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5年第2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 研究了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液的pH值、紫外吸收以及皮内各层的pH值和相变温度的变化规律,以进一步认识不浸酸铬鞣剂的鞣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浸酸鞣制过程中,鞣剂在皮内的渗透与结合过程中,存在一个酸碱中和过程.在鞣制初期,皮内的碱将鞣剂中残存的酸及其水解配聚所产生的H+中和,从而使鞣液的pH值上升.鞣制约1 h后,酸碱中和基本达到平衡,鞣剂分子水解配聚产生的H+又使鞣液的pH值降低.鞣剂分子的渗透主要是在最初的2~3 h内完成的,其水解配聚作用则是随渗透过程逐步完成的,当分子渗透到皮内层时,由于内层pH值较高,鞣剂分子的水解配聚作用可能更强烈,结合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鞣剂 不浸酸铬鞣 鞣制机理 酸碱中和 水解配聚
下载PDF
超声波对裸皮脱脂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丹红 韩劲 +1 位作者 曹明蓉 石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3期17-20,共4页
对比了常规脱脂条件及施加超声波对猪皮脱脂的影响。实验选取了20kHz和40kHz两种频率的超声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于脱脂过程有助于生皮中脂肪的溶解除去以及表皮的脱落,而不会导致胶原纤维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 超声波处理 制革 脱脂 猪皮
下载PDF
角蛋白酶在牛皮脱毛工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韩瑞枝 刘孟华 +1 位作者 吴重德 周荣清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8,共4页
Bacillus cereus SZ-4粗酶液在牛皮的脱毛试验结果表明:它能有效降解毛囊与毛干联接部位的组分,除去纤维间质和松散胶原纤维。因为能够取代硫化碱,Bacillus cereus SZ-4将成为开发无硫生物脱毛助剂生产技术有潜力的菌株。未经软化工序... Bacillus cereus SZ-4粗酶液在牛皮的脱毛试验结果表明:它能有效降解毛囊与毛干联接部位的组分,除去纤维间质和松散胶原纤维。因为能够取代硫化碱,Bacillus cereus SZ-4将成为开发无硫生物脱毛助剂生产技术有潜力的菌株。未经软化工序处理的样品加工成革后,其感官性能和物理性能与毁毛法处理的样品无显著差异,进一步优化了脱毛和浸灰工艺,有望省略软化工序。并且,样品处理废液中BOD5、COD、TOC等主要污染指数明显降低,实现了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ILLUS CEREUS SZ-4 角蛋白酶 无硫脱毛 组织学特征
原文传递
蛋白酶K在黄牛皮酶脱毛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梅 陈立炜 +2 位作者 李鹤 陈敏 程海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48,共5页
制革加工中,脱毛是一个重要且必需的工序,而酶法脱毛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本文考察了蛋白酶K在黄牛皮酶脱毛过程中的应用。实验从酶用量,温度和pH等脱毛条件对蛋白酶K的酶脱毛工艺进行了探究。并从脱毛液中总蛋白含量分... 制革加工中,脱毛是一个重要且必需的工序,而酶法脱毛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制革清洁生产技术。本文考察了蛋白酶K在黄牛皮酶脱毛过程中的应用。实验从酶用量,温度和pH等脱毛条件对蛋白酶K的酶脱毛工艺进行了探究。并从脱毛液中总蛋白含量分析、羟脯氨酸含量分析和粒面及纤维形貌观察对不同工艺条件的酶脱毛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蛋白酶K具有水解酪素和胶原纤维的能力,将其用于黄牛皮酶脱毛,其较理想的脱毛工艺条件为:酶用量为150 U/g皮,温度为35℃,pH为8.0,脱毛时长5 h。脱毛效果较好,且对皮胶原的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K 酶脱毛 制革 黄牛皮
原文传递
碱性脂肪酶在兔皮脱脂工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樊花 刘仕 张宗才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测定碱性脂肪酶在兔皮脱脂中的应用确定了脱脂工序中脂肪酶的最佳使用条件:脂肪酶的最佳使用温度为30-35℃,使用pH 7.5左右,用量1 g/L,时间约为1 h,与脱脂剂结合使用的时候脱脂效果更好,使油脂轻松释出,加快脱脂的进行。
关键词 碱性脂肪酶 脱脂 兔皮
原文传递
氢氧化钙在保毛法脱毛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程宝箴 李彦春 +1 位作者 李天铎 王巧娥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9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利用石灰的护毛作用,以黄牛皮为对象,对保毛法脱毛工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氢氧化钙 脱毛 护毛 黄牛皮 制革
下载PDF
牛皮凉席革抗菌处理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夏燕 陈武勇 邹永康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8,共4页
针对牛皮凉席革在贮存,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细菌和霉菌易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对凉席革本身以及人体的伤害,本文提出了赋予成品凉席硬、软革抗霉菌性的新工艺方法。对于凉席硬革,采用了三层涂饰,底层采用常规的底层涂饰,中层使用纳米银和有... 针对牛皮凉席革在贮存,保存和使用过程中,细菌和霉菌易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对凉席革本身以及人体的伤害,本文提出了赋予成品凉席硬、软革抗霉菌性的新工艺方法。对于凉席硬革,采用了三层涂饰,底层采用常规的底层涂饰,中层使用纳米银和有机抗菌剂赋予其抗霉菌性,顶层使用硝化棉加强耐干湿擦性。对于凉席软革,采用了三层涂饰,底层主要目的为封底,中层同样加入纳米银和有机抗菌剂赋予其抗霉菌性,顶层采用硝化棉进行涂饰。对经过处理过的皮革进行抗霉菌测试以及相关涂层测试。结果表明经过处理后凉席革具有良好的抗霉菌性,且耐折牢度和耐干湿擦性没有受到明显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凉席革 纳米银 有机抗菌剂 抗菌性
原文传递
碱免疫护毛法及废液的循环使用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丁绍兰 章川波 +1 位作者 高孝忠 任宗奇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7-9,共3页
本论文进行了黄牛皮碱免疫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毁毛法所存在的问题,重在研究制革鞣前工段的少污染、无污染的制革清洁工艺技术。用碱(石灰碱或NaOH)对浸水去肉后的生皮,进行免疫处理。再用Na2S进... 本论文进行了黄牛皮碱免疫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毁毛法所存在的问题,重在研究制革鞣前工段的少污染、无污染的制革清洁工艺技术。用碱(石灰碱或NaOH)对浸水去肉后的生皮,进行免疫处理。再用Na2S进行脱毛、废液回收,测定,补加药品后,再循环使用。结果表明碱免疫护毛法能够回收90%以上的毛,很好地解决了常规毁毛法废液粘稠的问题,[1]更有利于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工艺 碱免疫 护毛法 废液回收 综合利用
原文传递
小液比保毛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丁绍兰 章川波 +1 位作者 高孝忠 任宗奇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25-29,共5页
本论文进行了黄牛皮保毛脱毛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毁毛法循环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毛浆等污物而造成浴液稠粘,影响循环使用的问题[1],同时弥补采用碱免疫法有可能造成免疫过度,毛难以脱净的不足[2],重... 本论文进行了黄牛皮保毛脱毛法及其废液循环使用的试验,目的是为了解决常规毁毛法循环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毛浆等污物而造成浴液稠粘,影响循环使用的问题[1],同时弥补采用碱免疫法有可能造成免疫过度,毛难以脱净的不足[2],重在研究制革鞣前工段的少污染、无污染的制革清洁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 小液比 保毛法 废液循环 制革工艺 黄牛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