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因素法的植物鞣剂-沸石鞣剂结合鞣革研究
1
作者 郭文翰 韦永红 +3 位作者 聂子锐 吴渝玉 温会涛 但卫华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8-15,共8页
为改善植物鞣白湿革性能,引入了沸石鞣剂,以湿热收缩温度和物理机械性能(撕裂强度和抗张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出基于植物鞣剂的沸石结合鞣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植物鞣剂-沸石结合鞣最佳条件为:沸石鞣剂的用量为5%,鞣... 为改善植物鞣白湿革性能,引入了沸石鞣剂,以湿热收缩温度和物理机械性能(撕裂强度和抗张强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法,优化出基于植物鞣剂的沸石结合鞣的最佳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植物鞣剂-沸石结合鞣最佳条件为:沸石鞣剂的用量为5%,鞣制时间50 min,提碱终点p H为5.5,鞣制终点温度30℃,所得白湿革的收缩温度达到94.55℃,撕裂强度达到55.75 N/mm,抗张强度达到11.44 N/mm^(2),部位差显著降低。该工艺对植鞣白湿革的改善效果明显,为无铬结合鞣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工程 无铬鞣 植物鞣 沸石鞣 结合鞣法
下载PDF
基于均匀设计的无铬复鞣工艺设计与优化
2
作者 孙辉永 林可心 +3 位作者 温会涛 刘琳 吴渝玉 但卫华 《皮革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9-14,共6页
为提高皮革复鞣工艺的生态性能,以锆-铝-钛鞣白湿革为原料皮,以皮革的热收缩温度、撕裂强度、感官性能和复鞣排放废液中的COD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设计并优化基于改性戊二醛、锆铝钛配合鞣剂和阳离子油的无铬复鞣工艺。结果表明,当改性戊... 为提高皮革复鞣工艺的生态性能,以锆-铝-钛鞣白湿革为原料皮,以皮革的热收缩温度、撕裂强度、感官性能和复鞣排放废液中的COD含量作为评价指标,设计并优化基于改性戊二醛、锆铝钛配合鞣剂和阳离子油的无铬复鞣工艺。结果表明,当改性戊二醛鞣剂用量为2%、锆-铝-钛配合鞣剂用量为2%、阳离子油用量为0.4%时,复鞣效果和生态性能好,复鞣后的坯革也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感官性能和物理性能。这为皮革的生态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工程 无铬复鞣 均匀设计 生态皮革 生态设计
下载PDF
THPS鞣制条件对山羊革湿热稳定性的影响
3
作者 秦树法 王喜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11期7-9,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浸酸山羊皮经THPS鞣制后湿热收缩温度的测定,考察了THPS鞣剂的用量、鞣制温度、pH值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鞣制性能的影响。确定THPS的最适鞣制条件为pH值6,温度30℃,鞣制时间约15 h,鞣剂用量5%。鞣制的山羊革色白,手感舒适,有... 本文通过对浸酸山羊皮经THPS鞣制后湿热收缩温度的测定,考察了THPS鞣剂的用量、鞣制温度、pH值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鞣制性能的影响。确定THPS的最适鞣制条件为pH值6,温度30℃,鞣制时间约15 h,鞣剂用量5%。鞣制的山羊革色白,手感舒适,有一定弹性,具有较高收缩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羟甲基硫酸磷(THPS) 鞣制 皮革 收缩温度
原文传递
聚乙二醇化多环氧共聚物的清洁化铬鞣应用
4
作者 陈勇波 王俊超 +2 位作者 李开军 马维宁 刘公岩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3,共7页
传统铬鞣的低铬利用率以及鞣制过程中大量含铬、含盐废水的排放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制约了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采用自由基共聚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聚乙二醇化多环氧基共聚物,将其作为预鞣剂考察了其在无盐、少铬、高吸收清... 传统铬鞣的低铬利用率以及鞣制过程中大量含铬、含盐废水的排放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制约了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采用自由基共聚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聚乙二醇化多环氧基共聚物,将其作为预鞣剂考察了其在无盐、少铬、高吸收清洁化铬鞣过程中的应用。基于碱性条件下环氧基与胶原氨基的反应,共聚物预鞣能够封闭胶原氨基并在皮胶原纤维之间产生预交联,赋予坯革无盐浸酸性能。此外,聚乙二醇链段的引入能够在纤维表面形成水化层惰化胶原纤维,防止铬鞣初期鞣剂在皮表面的快速结合,促进铬鞣剂在皮中的均匀渗透。同时,环氧基开环反应所产生的羟基为后续铬鞣剂提供额外的结合位点,有助于提高铬鞣剂的吸收率。结果表明,共聚物预鞣能够实现无盐浸酸,能使少铬鞣法的铬吸收率由80.5%提高至95%,并显著提高成革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和感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氧基共聚物 无盐浸酸 高吸收铬鞣 清洁化鞣制技术
原文传递
核壳结构仿生超双疏涂层的制备及多重响应性研究
5
作者 谭润香 伍大恒 周晋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1,32,共7页
仿生超双疏涂层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不仅能改变皮革表面的润湿状态,赋予皮革表面自清洁性能,还能增强其耐用性和舒适度。因此,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海胆状的核壳结构超双疏F-Fe_(3)O_(4)@TiO_(2)纳米材料,并通过喷涂/旋涂方式在... 仿生超双疏涂层具有独特的表面特性,不仅能改变皮革表面的润湿状态,赋予皮革表面自清洁性能,还能增强其耐用性和舒适度。因此,研究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海胆状的核壳结构超双疏F-Fe_(3)O_(4)@TiO_(2)纳米材料,并通过喷涂/旋涂方式在皮革表面构建了稳定的超双疏涂层。所得涂层可以同时排斥酸、碱和油、牛奶等污染性液体,液体接触角均大于150°,并在50次磨擦循环实验中均保持着稳定的超双疏性能,呈现出优异的耐摩擦稳定性。进一步通过紫外光照和热处理,实现了皮革表面超疏水性到超亲水性的响应性可逆切换。最终,通过外加磁场实现了纳米材料的磁响应性移动和吸附,有效地解决了纳米材料难回收的问题,在皮革自清洁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双疏 仿生 核壳结构 皮革 磁性
原文传递
超声波作用下甲醇钠催化废煎炸油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岳鹍 金青哲 +1 位作者 刘元法 王兴国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1,共4页
采用超声酯化技术进行生物柴油的合成,在超声波频率28kHz,屏级电流0.6A,甲醇钠加量0.5%,醇油比9:1(摩尔比),超声波作用时间40min时,酯化产率可达95%以上。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缩短反应时间30~50min,催化剂加量... 采用超声酯化技术进行生物柴油的合成,在超声波频率28kHz,屏级电流0.6A,甲醇钠加量0.5%,醇油比9:1(摩尔比),超声波作用时间40min时,酯化产率可达95%以上。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可缩短反应时间30~50min,催化剂加量也比传统方法低1~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废煎炸油 酯交换 生物柴油
下载PDF
CO_2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制革铬鞣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廖隆理 李志强 +5 位作者 但卫华 冯豫川 陈敏 曾睿 申传峰 但年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97-101,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CO2 超临界流体装置实施铬鞣操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运用正交实验法找到了在SCF -CO2 条件下实施铬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浴温 40℃ ,压力 1 2MPa,时间 2 .5h ,粉状铬粉剂用量 6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复实验 ,实验研... 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CO2 超临界流体装置实施铬鞣操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运用正交实验法找到了在SCF -CO2 条件下实施铬鞣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浴温 40℃ ,压力 1 2MPa,时间 2 .5h ,粉状铬粉剂用量 6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复实验 ,实验研究表明 :自行设计制造的CO2 超临界流体装置基本上可以满足制革中铬鞣的工艺要求 ,同常规铬鞣相比 ,所得坯革的收缩温度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超临界流体 制革 铬鞣 收缩温度
下载PDF
无铬少铬鞣生产山羊服装革 被引量:13
8
作者 曾少余 石碧 +5 位作者 何有节 曾德进 范浩军 曹明蓉 李维德 杨玉彬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5,共3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少铬鞣法。用0.5%的Cr2O3与改性戊二醛等有机鞣剂结合鞣,生产出了Ts≥95℃的服装革。重点对改性戊二醛的用量及应用方式进行了研究。成革性质与铬鞣革相似,废液中Cr3+含量大约为20mg/l。
关键词 鞣制 少铬鞣法 改性戊二醛 山羊皮 服装革
原文传递
身边的历史再续文明——皮革工业亟待改造 被引量:13
9
作者 单志华 杨萌 +1 位作者 李瑞 陈慧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21-26,共6页
皮革制造是动物皮最重要的出路之一;是丰富人类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手段;是人类自然有益的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天然产品、享受自然必然层面;是发展农村牧区经济重要支撑。在上万年的社会与工业的文... 皮革制造是动物皮最重要的出路之一;是丰富人类生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的手段;是人类自然有益的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天然产品、享受自然必然层面;是发展农村牧区经济重要支撑。在上万年的社会与工业的文明史中,百年的铬鞣加速了皮革工业进展、提升了皮革工业的地位,但也给环境留下了无意的伤害。今天铬鞣似乎泰极而否,需要更新还是替代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值得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历史 文明 铬鞣 环境
原文传递
基于裘皮制作的西藏牦牛皮组织结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左秋 陈武勇 +3 位作者 张涛 陈小云 马成义 肖烈忠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8,共5页
基于牦牛裘皮制作工艺目的,对西藏牦牛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牦牛皮上的毛形态进行观察,并对毛的长度、入皮深度、细度、密度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牦牛皮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基于牦牛裘皮制作工艺目的,对西藏牦牛皮组织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牦牛皮上的毛形态进行观察,并对毛的长度、入皮深度、细度、密度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牦牛皮的脂肪组织,弹性纤维,胶原纤维进行观察。实验结果表明:牦牛皮上的毛80%以上都为绒毛,脂腺比较发达,弹性纤维主要分布在乳头层,特别是在毛囊和血管周围更为密集,胶原纤维形态与排布随部位的不同有较大差异。根据以上组织学研究结果建议在裘皮加工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在裘皮制作工艺中使用大液比同时加入一些顺毛剂;第二,对于皮的肉面层厚度进行调整,但片层厚度不得超过牦牛皮最厚处的1/3;第三,在各个工序中都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加强脱脂效果;第四,在牦牛裘皮生产工艺中不需要软化这一工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裘皮 牦牛 组织学 纤维
原文传递
Fe^(2+)与酚缩合物对皮胶原结合鞣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单志华 郭文宇 王国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利用Fe2 + 盐与酚缩合物结合鞣的可能性 ,并确定Fe2 + -酚缩合物结合鞣制备浅色革的工艺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 :在低pH下 ,Fe2 + 盐能与酚缩合物络合结合 ,吸收峰由 2 79nm降至 2 2 8nm处。在有氧状态下 ,将Fe2 + 盐与 8种酚缩... 利用Fe2 + 盐与酚缩合物结合鞣的可能性 ,并确定Fe2 + -酚缩合物结合鞣制备浅色革的工艺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现 :在低pH下 ,Fe2 + 盐能与酚缩合物络合结合 ,吸收峰由 2 79nm降至 2 2 8nm处。在有氧状态下 ,将Fe2 + 盐与 8种酚缩合物进行鞣革实验 ,分别考察成革的Ts变化和感官特性 (颜色、状态 ) ,发现先Fe2 + 盐鞣制再酚缩合物复鞣能显示出较强的结合鞣协同效应。Fe2 + 盐 -磺化脲酚醛缩合物鞣制工艺所得成革Ts 达 86℃ ,色泽浅淡 ,抗张强度达 2 5 .6 0N/mm2 ,撕裂强度 4 4 .4N/mm ,崩裂力达 2 5 3.5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2+鞣 酚缩合物 皮胶原结合鞣 协同效应 铁(Ⅱ)
下载PDF
有机膦鞣制技术在绵羊服装革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2
作者 刘伟 王文琪 +3 位作者 赵小东 王愚 王利根 Chris Seraphin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共3页
对有机膦鞣制技术在绵羊服装革生产工艺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重点介绍了用有机膦鞣剂制作绵羊服装革时,在准备和复鞣工序中的技术关键。
关键词 有机膦 无铬鞣制 无金属鞣制 白湿革 绵羊服装革
原文传递
氙灯老化对无铬鞋面革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瑞 李冬灵 +2 位作者 杨萌 李伟 单志华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3期62-66,共5页
采用氙灯模拟太阳光对无铬鞣革进行96 h老化试验,考察无铬鞣革性能的品质稳定性。与照射前对比发现:革的Ts、撕裂和抗张强度、崩裂强度、柔软度、色度、耐干湿擦牢度(其中植铝鞣法革耐干湿擦级最低)、纤维规整性均降低;而10 N下伸长率... 采用氙灯模拟太阳光对无铬鞣革进行96 h老化试验,考察无铬鞣革性能的品质稳定性。与照射前对比发现:革的Ts、撕裂和抗张强度、崩裂强度、柔软度、色度、耐干湿擦牢度(其中植铝鞣法革耐干湿擦级最低)、纤维规整性均降低;而10 N下伸长率、透水汽值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氙灯 老化 无铬鞣革 物理性能
原文传递
植物鞣剂-环氧树脂结合鞣法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晶 李靖 +1 位作者 廖学品 石碧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2,共5页
研究了一种植物鞣剂-环氧树脂结合鞣法,优化了获得高湿热稳定性坯革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缩合类栲胶如杨梅栲胶适合这类鞣法;在所考察的环氧树脂中,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更适合该鞣法。较佳的鞣制条件为:先用15%杨梅栲胶鞣制,再在50... 研究了一种植物鞣剂-环氧树脂结合鞣法,优化了获得高湿热稳定性坯革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缩合类栲胶如杨梅栲胶适合这类鞣法;在所考察的环氧树脂中,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更适合该鞣法。较佳的鞣制条件为:先用15%杨梅栲胶鞣制,再在50℃、pH值4.0~5.0的条件下用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鞣制4h。当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用量为2%时,成革收缩温度高于90℃;当值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用量为6%时,成革收缩温度可达到100℃。采用该鞣法鞣制的皮革不含甲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法 植物鞣剂 环氧树脂 无铬鞣 结合鞣
原文传递
ART丙烯酸树酯鞣剂对铬鞣革的改性机理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升 魏德卿 +2 位作者 刘宗惠 张淑英 张新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6-38,共3页
前言 ART丙烯酸树脂鞣剂,是我们新近研制成功的丙烯酸类单体经水溶液共聚合的产物,经过制革厂应用发现,用它复鞣的铬鞣革柔软、丰满、部位差小、增厚显著,是制造高档革的新型鞣剂。尽管美国的Prentiss博士对丙烯酸树脂鞣剂的各种物理。
关键词 铬鞣革 改性 丙烯酸树脂 皮革 鞣制
下载PDF
HET-铬结合鞣法在牛皮鞣制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秦 徐晓颖 +2 位作者 刘苏锐 吴楠 王坤余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39,共4页
就有机酸蒙圊铝配合物鞣剂(HET)和铬鞣剂用量及初鞣pH等因素,对HET-铬结合鞣坯革状态、收缩温度以及废液铬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铬鞣时HE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HET-铬结合鞣最佳鞣制工艺为:初鞣pH3.5~3.6、... 就有机酸蒙圊铝配合物鞣剂(HET)和铬鞣剂用量及初鞣pH等因素,对HET-铬结合鞣坯革状态、收缩温度以及废液铬含量等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少铬鞣时HET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HET-铬结合鞣最佳鞣制工艺为:初鞣pH3.5~3.6、HET用量3%、铬鞣剂用量4%,所得坯革粒面细致、革身丰满、部位差小,收缩温度达95℃。HET的加入可改善坯革粒面细致性,提高初鞣pH。在该结合鞣工艺中,铬鞣剂用量仅为常规用量的50%,废鞣液铬含量降低至130mg/L,较常规铬鞣减少84%,坯革中六价铬含量仅为0.45mg/kg;经复鞣;0111后坯革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及规定负荷伸长率满足鞋面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蒙囿铝配合物鞣剂(HET) 铝鞣剂 少铬鞣 结合鞣
原文传递
皮革真空鞣制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文怀兴 褚园 章川波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5-187,共3页
为了解决皮革鞣制污染严重、工作时间长等技术问题,利用真空机制的脱气、膨松、浸渍、脱水等作用,实施与真空状态相适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皮革鞣制处理。论述了真空鞣制的机理和特点,研制了皮革真空转鼓,进行了真空鞣制清洁加工技术的试验... 为了解决皮革鞣制污染严重、工作时间长等技术问题,利用真空机制的脱气、膨松、浸渍、脱水等作用,实施与真空状态相适应的工艺条件进行皮革鞣制处理。论述了真空鞣制的机理和特点,研制了皮革真空转鼓,进行了真空鞣制清洁加工技术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真空鞣制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全面提高皮革鞣制质量的前提下,工作时间大大缩短,废液排放量减少50%以上,为制革业污染问题提供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真空转鼓 铬鞣试验 清洁化
下载PDF
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金伟 吴佳城 +2 位作者 付美梅 孙宏斌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共5页
为了研究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浸酸铬鞣剂在填充前和填充后应用于皮革复鞣工序,对所得革坯和复鞣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蓝湿革先经填充再进行铬复鞣,所得革坯增厚率大,物理力学性能好,皮革中Cr2O3含... 为了研究不浸酸铬鞣剂在复鞣中应用的可行性,将不浸酸铬鞣剂在填充前和填充后应用于皮革复鞣工序,对所得革坯和复鞣废液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蓝湿革先经填充再进行铬复鞣,所得革坯增厚率大,物理力学性能好,皮革中Cr2O3含量、油脂含量高,废液中Cr2O3含量、COD含量低;而蓝湿革先经铬复鞣再进行填充则与之相反。与使用常规铬鞣剂相比,使用不浸酸铬鞣剂进行复鞣操作,尤其是先填充再铬复鞣,可明显提高革坯的增厚率、物理机械强度、皮革中Cr2O3含量和油脂含量,并可降低复鞣、加脂废液中Cr2O3含量、COD含量。总之,不浸酸铬鞣剂这种新型鞣剂可以用于皮革复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铬鞣剂 复鞣 Cr2O3含量 物理力学性能 增厚率
原文传递
一种山羊白湿革的少铬鞣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徐佳丽 邹明师 +3 位作者 吴求生 郑如兰 汤杰 罗建勋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6年第1期38-42,49,共6页
以新型无铬鞣剂TWT鞣制后的山羊白湿坯革为原料皮,对其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进行测试。然后对其进行少铬鞣制方法研究,并与传统铬鞣法相比较。结果表明,TWT鞣白湿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其少铬鞣制的较佳条件为... 以新型无铬鞣剂TWT鞣制后的山羊白湿坯革为原料皮,对其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进行测试。然后对其进行少铬鞣制方法研究,并与传统铬鞣法相比较。结果表明,TWT鞣白湿革具有较好的耐水洗退鞣、耐酸洗退鞣性能,其少铬鞣制的较佳条件为:鞣制初始浴液的p H为3.0~3.5,铬粉用量为3%(以削匀白湿革质量增50%为基础),常温下鞣制时间为2 h,其余同传统铬鞣法。所得蓝湿革的收缩温度为110℃,且颜色浅淡、粒面平细,对铬的吸收率为96%,废铬液中Cr2O3的含量为145 mg/L。该蓝湿革对染料、加脂剂的吸收率分别为94%、82%,可与传统铬鞣的相媲美。该技术可减少铬资源的浪费及其氯离子、铬等对环境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铬鞣 无铬鞣剂 收缩温度 废液 三氧化二铬
原文传递
聚丙烯酸-g-非离子性聚氨酯在铬鞣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彪 金勇 +2 位作者 马春彦 曹志峰 漆瑞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9,共7页
以丙烯酸(AA)与可聚合非离子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PU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类高分子型的高吸收铬鞣助剂,采用FT-IR、1HNMR对其结构及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铬鞣工序。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对该类接枝共聚物的实际应... 以丙烯酸(AA)与可聚合非离子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PU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成了一类高分子型的高吸收铬鞣助剂,采用FT-IR、1HNMR对其结构及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铬鞣工序。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物组成对该类接枝共聚物的实际应用效果影响明显,其中m(AA)∶m(PUA)为39∶1的共聚物Ⅰ具有更好的助铬吸收效果;而m(AA)∶m(PUA)为1∶19的共聚物Ⅱ则可使成革粒面更加细腻清晰,且对铬鞣革的热收缩温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 可聚合非离子性聚氨酯 接枝共聚 高吸收铬鞣助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