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热解温度下番茄藤蔓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分析
1
作者 任丽花 邹秀凤 +2 位作者 黄家庆 叶菁 王义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4,共9页
【目的】探究裂解温度对番茄藤蔓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300℃、500℃和700℃下热解2 h制备生物炭,运用电镜扫描、元素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等手段,对番茄藤蔓生物炭的表面结构特征、元素及其他特性、表面官能团等... 【目的】探究裂解温度对番茄藤蔓生物炭理化特性的影响。【方法】300℃、500℃和700℃下热解2 h制备生物炭,运用电镜扫描、元素分析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等手段,对番茄藤蔓生物炭的表面结构特征、元素及其他特性、表面官能团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裂解法制备的番茄藤蔓生物炭呈碱性(pH值9.83~10.67),生物炭产率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灰分则相反。全氮含量以500℃时最低,300℃时最高,但固定碳含量、碳氮比(C/N比)均在500℃时含量相对较高,分别为51.42%和36.63。低温裂解时番茄藤蔓生物炭孔隙结构丰富,高温下裂解其孔隙被灰分及其熔融结构覆盖,孔隙度减小。热解温度的升高同时使生物炭芳香化程度增强,700℃高温热解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相较于300℃和500℃谱图吸收峰减少,尤其在500~800 cm-1的吸收峰明显减弱。【结论】热裂解改变了番茄藤蔓生物炭的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综合考虑各因素,300~500℃下裂解2 h制备的番茄生物炭具有较好的性能和较高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番茄藤蔓 热解温度 表面结构
下载PDF
竹丝装饰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
作者 王宵 李晖 +3 位作者 桂爱琴 杨志斌 李军章 陈晓瑚 《湖北林业科技》 2023年第5期62-67,共6页
竹丝装饰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多功能装饰材料,是竹材加工利用中的重要产品。通过对竹丝装饰材料的研究,系统介绍了竹丝装饰材料的组成特点、制造工艺及研究现状,分析了竹丝装饰材料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竹丝装饰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健康发展... 竹丝装饰材料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多功能装饰材料,是竹材加工利用中的重要产品。通过对竹丝装饰材料的研究,系统介绍了竹丝装饰材料的组成特点、制造工艺及研究现状,分析了竹丝装饰材料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竹丝装饰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丝 装饰材料 制造工艺 表面特性 改性 发展方向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草编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孙钰航 李红军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78-181,共4页
中华传统草编工艺凝结了中国人民七千多年的劳动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赓续与发展。它以厚重的历史传承、独特的乡土情怀和兼顾美观与实用的产品特色,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满足了中国人民对文化产品的特殊情感需求。本... 中华传统草编工艺凝结了中国人民七千多年的劳动智慧,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赓续与发展。它以厚重的历史传承、独特的乡土情怀和兼顾美观与实用的产品特色,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满足了中国人民对文化产品的特殊情感需求。本文从中华传统草编工艺的发展历程及其与中国人民情感的内在联系、现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几个方面出发,分析草编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编工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强国
下载PDF
湘西竹编在现代家具中的再设计与应用研究
4
作者 肖德荣 赵芊芊 +1 位作者 吴子蔚 张延慧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5期81-85,共5页
中国竹家具历史悠久,形态优美,是中国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地区竹资源丰富,竹编文化底蕴深厚,随着社会的进步湘西竹编迫切需要创新设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湘西竹编工艺与现代家具结合进行再设计,制作出富有现代形式美感的家... 中国竹家具历史悠久,形态优美,是中国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地区竹资源丰富,竹编文化底蕴深厚,随着社会的进步湘西竹编迫切需要创新设计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湘西竹编工艺与现代家具结合进行再设计,制作出富有现代形式美感的家具产品,既顺应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时代发展要求,亦可满足现代人对家具的审美、实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也为湘西竹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思路。文章分析了湘西竹编在现代家具中再设计的可行性和需要考虑的因素,并基于再设计理论开展了在现代家具中融入湘西竹编的设计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编 竹家具 再设计 传承与创新 湘西
下载PDF
艺术人类学视域下小郁竹艺的价值转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明佳 陈建都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4期61-64,共4页
小郁竹艺价值的转变是“郁匠”与“环境”在不同时代下互动的产物,它的转变受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运用艺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在调研过程中,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对小郁竹艺的演变和价值进行... 小郁竹艺价值的转变是“郁匠”与“环境”在不同时代下互动的产物,它的转变受不同时期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运用艺术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在调研过程中,采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和文献法,对小郁竹艺的演变和价值进行研究,揭示了小郁竹艺价值从以实用性为主到以艺术性和文化性为主的转变的现象和原因,表明手工艺的价值主体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所不同,价值的凸显与暗淡体现了手工艺的兴衰。在后工业化社会,小郁竹艺需做出适当转型,通过设计创新、运用现代设计语言,满足当代消费者的艺术和文化需求,从而提高经济价值,促进其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郁竹艺 价值转变 艺术人类学 发展方向
下载PDF
冰醋酸/双氧水改性竹材物理力学性能及化学成分分析
6
作者 程亮 唐荣强 +2 位作者 章卫钢 张瑞华 许允炳 《竹子学报》 2023年第3期9-14,共6页
【目的】为研究不同改性剂配比、冰醋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对竹材的顺纹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以及硬度的影响,测定其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改性处理前后变化,以期获得合适的铅笔板处理工艺。【方法】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目的】为研究不同改性剂配比、冰醋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对竹材的顺纹抗弯强度、顺纹抗拉强度以及硬度的影响,测定其抗弯强度、抗拉强度及硬度改性处理前后变化,以期获得合适的铅笔板处理工艺。【方法】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为原料,采用冰醋酸与双氧水浸渍处理工艺,针对改性竹材的化学成分变化,通过XRD、FTIR、TG仪器对改性竹材的化学成分及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改性竹材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随处理温度、冰醋酸和双氧水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相比于对照组抗弯强度平均降低44.5%,抗拉强度平均降低59.9%,硬度平均降低44.81%;TG和DTG热解峰值温度滞后,残渣率下降,说明内部冰醋酸含量增加,纤维素、半纤维素有部分被分解;经XRD分析表明改性竹材的结晶度下降约1.5%,结晶度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有所降低;在1250~1377 cm^(-1)区域的甲基、羧基吸收峰和3415 cm^(-1)处羟基吸收峰的增强,表明竹材内部亲水基团增加。【结论】优选改性剂浓度配比为1∶1,处理温度为60℃,处理时间为2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冰醋酸 化学成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探析常州梳篦的设计美学思想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永蓝 周馨怡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4期72-74,共3页
常州梳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同时也是常州文化具象化的代表物品之一。文章主要以常州梳篦为例,从梳篦的材质、造型、纹饰及色彩中分析其艺术设计特征,从时代背景、常州文化、民俗习惯、意识观念、... 常州梳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同时也是常州文化具象化的代表物品之一。文章主要以常州梳篦为例,从梳篦的材质、造型、纹饰及色彩中分析其艺术设计特征,从时代背景、常州文化、民俗习惯、意识观念、审美文化的角度探究其蕴涵的设计美学思想。探析常州梳篦的设计美学思想,挖掘梳篦本身的美与艺术价值,对其他传统工艺的造物美学及审美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州梳篦 造物文化 设计特征 设计美学思想
下载PDF
惠州非遗竹器文化的当代转化应用探析
8
作者 钟慧娴 朱云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23年第7期48-51,共4页
惠州是岭南地区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市之一,其竹器不仅形态多样,而且也比较多元,以非遗为例就包括淡水客家凉帽、龙门林村盒箩等。本研究主要以淡水客家凉帽和龙门林村盒箩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挖掘惠州非遗竹器的文化特色,... 惠州是岭南地区竹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市之一,其竹器不仅形态多样,而且也比较多元,以非遗为例就包括淡水客家凉帽、龙门林村盒箩等。本研究主要以淡水客家凉帽和龙门林村盒箩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挖掘惠州非遗竹器的文化特色,分析其现实困境,并提出非遗竹器当代转化的设计思路——即在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的基础上对非遗竹器进行功能拓展、材质融合和技艺创新,进而让惠州非遗竹器在坚守文化基因的同时,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州非遗竹器 原真性 功能拓展 材质融合 技艺创新
下载PDF
传统竹编结构的参数化重构与设计应用
9
作者 傅桂涛 江晓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I0015-I0015,共1页
设计说明:本作品为基于传统竹编结构的参数化重构系列产品设计。在分析传统竹编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参数化设计软件的算法模拟、重构、复合传统竹编的结构要素,实现竹编纹样、图案、结构和功能的再设计和突破。在图案设计上,利用参数... 设计说明:本作品为基于传统竹编结构的参数化重构系列产品设计。在分析传统竹编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参数化设计软件的算法模拟、重构、复合传统竹编的结构要素,实现竹编纹样、图案、结构和功能的再设计和突破。在图案设计上,利用参数化算法可以将任意图片的像素构成转换为编织结构,进而丰富竹编图案的装饰性,提高其时尚度,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竹编 参数化重构 图案设计 设计说明 编织结构 结构要素 算法模拟 参数化算法
下载PDF
装置/织造作品
10
作者 曹祥柱 吴珍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设计说明:传统竹编多为使用细竹条进行编制的实用农用器具。该织造作品《装置》突破了传统思路,将树脂材料的线条通过高温交织融合的技艺编制成一系列抽象的罐子,单看显得繁杂,组合起来却是蕴含着延续、倔强和创造内涵的重生。
关键词 树脂材料 设计说明 织造 竹条 传统思路 器具
下载PDF
不同汽爆预处理对干玉米秸秆青贮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贾晶霞 梁宝忠 +2 位作者 王艳红 赵永亮 李建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92-198,共7页
为了扩大可用于青贮的玉米秸秆资源量,通过借鉴青贮、黄贮和汽爆玉米秸秆加工技术的优点,该文提出使用低强度汽爆对干黄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改进玉米秸秆青贮效果的方法。通过低强度汽爆(0.6~1.4 MPa,5 min)将玉米秸秆中的半纤维素适... 为了扩大可用于青贮的玉米秸秆资源量,通过借鉴青贮、黄贮和汽爆玉米秸秆加工技术的优点,该文提出使用低强度汽爆对干黄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改进玉米秸秆青贮效果的方法。通过低强度汽爆(0.6~1.4 MPa,5 min)将玉米秸秆中的半纤维素适当降解为寡糖和单糖,增加玉米秸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调节质量含水率为70%,然后使用塑料袋密闭汽爆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进行青贮。通过检测青贮过程中pH值、有机酸含量、氨态氮占总氮的比例等参数,并使用农业部青贮饲料质量评定标准对获得的青贮饲料进行评分。结果显示低强度汽爆(1.0 MPa,5 min)预处理可有效的增加干黄玉米秸秆中的可溶性糖含量,使饲料等级从"一般"到"优"。该方法可有效地增加可用于青贮的玉米秸秆资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爆破 试验 青贮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鄂南古瑶族民间竹器的创新应用
12
作者 李芸芸 李香香 柳燕子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4期75-81,共7页
中国是竹子的国度,生活在长江流域鄂南地区古瑶族自古就有知竹、用竹的历史,其民间竹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由于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业化制造的影响,这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文章通过分析鄂南地区古瑶族民间竹器的... 中国是竹子的国度,生活在长江流域鄂南地区古瑶族自古就有知竹、用竹的历史,其民间竹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由于受现代生活方式和工业化制造的影响,这些传统手工艺逐渐被人们所忽视。文章通过分析鄂南地区古瑶族民间竹器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探讨了其创新应用的可能性,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现代人们的消费需求,提出可通过创新设计、优化制造工艺和应用新技术手段等途径来传承和发展鄂南古瑶族民间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瑶族 竹制品 创新应用 传承和发展 鄂南
下载PDF
竹篾加工现状与发展前景
13
作者 梁璞 高昭 +2 位作者 王雯 顾冉 孔祥涛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物理力学性能优良等特性,还是一种可再生、绿色、低碳、可降解等的生物质材料,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虽然竹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竹材初加工自动化程度不高,下游以初级加... 我国竹林资源丰富,竹子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物理力学性能优良等特性,还是一种可再生、绿色、低碳、可降解等的生物质材料,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价值。虽然竹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目前竹材初加工自动化程度不高,下游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导致大量竹资源闲置。竹篾是一种常用的竹材初加工单元,在竹材加工产业链上占据重要位置,其结构设计、加工处理工艺和加工效率及精度对下游竹集成材等高附加值竹深加工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具有显著影响。文章介绍了竹材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概述了竹篾生产工艺和制造设备的发展现状,指出竹篾加工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竹材利用率、改善设备及配套设施、加快竹材精深产品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篾 力学性能 加工单元 竹材利用率 加工装备
下载PDF
绿色设计理念下竹材在装置艺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王国豪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4期93-98,共6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日益严重,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现代景观装置艺术中,竹材作为一种自然可再生材料,有着其他传统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完全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成为装置艺术设计创新的亮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的日益严重,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在现代景观装置艺术中,竹材作为一种自然可再生材料,有着其他传统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完全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成为装置艺术设计创新的亮点。文中分析了竹材作为装置艺术材料的优势、结构单元形式与组合方式,以及在景观装置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并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开展了竹材装置艺术作品设计实践,以期为景观装置艺术创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绿色设计 装置艺术 景观
下载PDF
日本近现代工艺美术中的竹艺——也谈竹艺的中国影响和发展启示
15
作者 赵云川 《中国艺术》 2023年第2期50-59,共10页
竹艺[1]作为一种实用性工艺,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就如日本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笔下的“下手物”[2],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并不为人重视。然而,在日本近现代工艺美术中,竹艺却成为具有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本文阐述了日本... 竹艺[1]作为一种实用性工艺,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就如日本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笔下的“下手物”[2],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并不为人重视。然而,在日本近现代工艺美术中,竹艺却成为具有精神内涵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本文阐述了日本竹艺匠人打破旧态,以工艺作家[3]的身份探索竹艺创作、提升竹艺地位的历程,并对其理念意匠、造型风格、美学旨趣和文化意蕴进行分析。文章还梳理了中国古代竹艺对日本的影响,并阐明日本现代竹艺的发展、创新所带来的可资借鉴的观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近现代竹艺 艺术性 中国影响 发展启示
下载PDF
中国竹子标准不协调性分析
16
作者 李晓华 刘贤淼 《世界竹藤通讯》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竹子标准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标准数量占世界标准的90%以上。竹子标准不协调导致了在教学、科研、产业、检测等标准实施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概念混淆、...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竹子标准数量最多、体系最完善的国家,标准数量占世界标准的90%以上。竹子标准不协调导致了在教学、科研、产业、检测等标准实施应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概念混淆、执行尺度不同、无法执行等问题。文章分析了中国竹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中存在的术语界定不清晰、检测方法不同、技术指标不一致等不协调现象,提出了提高竹子标准协调性的建议,以期为科学合理制修订竹子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标准 不协调性 中国
下载PDF
大幅面刨切薄竹的生产工艺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延军 杜春贵 +4 位作者 鲍滨福 刘志坤 刘力 孙芳利 张宏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40,共3页
采用竹材制成竹片、竹板、竹方的加工工艺,再刨切制得刨切薄竹,与无纺布(纸)粘贴,制成大幅面刨切薄竹产品。实践表明:薄竹大幅面的工业化生产切实可行,克服了以往刨切薄竹脆性大、易破损、幅面小等缺陷,提高了竹材资源利用率和拓展了精... 采用竹材制成竹片、竹板、竹方的加工工艺,再刨切制得刨切薄竹,与无纺布(纸)粘贴,制成大幅面刨切薄竹产品。实践表明:薄竹大幅面的工业化生产切实可行,克服了以往刨切薄竹脆性大、易破损、幅面小等缺陷,提高了竹材资源利用率和拓展了精、深加工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刨切薄竹 无纺布(纸) 大幅面 生产工艺
下载PDF
基于轻量化级联网络破竹机竹径测量
18
作者 王绍平 严永林 +2 位作者 郝晓峰 李贤军 王晓刚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7,共9页
针对现有自动破竹机测径方法通用性不强,且难以同时测量厚度的问题,采用YOLOv4-Tiny和MobileNet-SegNet组成级联网络,利用双目视觉进行测距,用最小外接圆获取外径与厚度,构建测量算法。测量系统以USB双目摄像头作为成像设备连接树莓派4B... 针对现有自动破竹机测径方法通用性不强,且难以同时测量厚度的问题,采用YOLOv4-Tiny和MobileNet-SegNet组成级联网络,利用双目视觉进行测距,用最小外接圆获取外径与厚度,构建测量算法。测量系统以USB双目摄像头作为成像设备连接树莓派4B和Movidius神经计算棒,用Python编写主程序,并用OpenVINO异步模式部署模型。以不同距离、角度、竹筒规格展开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算法最优测量距离是30~40 cm,竹筒外径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43%,厚度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8.76%,检测速度为7.1 FPS。本研究可为自动破竹机测径换刀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竹机 竹径测量 YOLOv4-Tiny MobileNet-SegNet 异步推理
下载PDF
竹:编织工具与设计
19
作者 袁媛 张浩彤 《工业设计》 2023年第2期15-15,共1页
由于竹材加工主要采用传统的编织工艺,很难实现工业化,因此难以转化为现代生活中的产品。该产品设计通过对传统工艺方法的分析和改进,探讨了竹编产业化的可能性,以期复兴传统工艺。为了打破传统的竹编模式,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取代了... 由于竹材加工主要采用传统的编织工艺,很难实现工业化,因此难以转化为现代生活中的产品。该产品设计通过对传统工艺方法的分析和改进,探讨了竹编产业化的可能性,以期复兴传统工艺。为了打破传统的竹编模式,该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取代了传统二维到三维的编织方法,编织工具用于创建可分离与组合的编织单元,以实现各种家具或家居物品的2D与3D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织方法 竹材加工 产品设计 竹编 编织工艺 传统工艺 模块化设计 工业化
下载PDF
不同反应条件下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和微观结构变化
20
作者 黄家庆 刘岑薇 +2 位作者 叶菁 王义祥 任丽花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为探究炭化温度和裂解时间对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TSHB)微观结构、理化性质、主要成分及炭化效率的影响,并获得高效的炭化条件,采用低耗能的水热炭化法将番茄秸秆裂解为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设置3个炭化温度(180、220、260℃)和4个裂解时... 为探究炭化温度和裂解时间对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TSHB)微观结构、理化性质、主要成分及炭化效率的影响,并获得高效的炭化条件,采用低耗能的水热炭化法将番茄秸秆裂解为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设置3个炭化温度(180、220、260℃)和4个裂解时间(2、4、6、8 h),共12个处理,研究不同组合的炭化温度和裂解时间对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形貌结构、功能基团、pH值、电导率(EC值)、生物炭成分的影响,并分析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番茄秸秆多孔且中空的维管束结构有利于水分和热量在番茄秸秆内部的快速传递,增加水热炭化温度能加速破坏番茄秸秆维管束结构和将条状番茄秸秆炭化为颗粒状水热生物炭。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的功能基团主要是脂肪醚C-O、烷烃C-H、饱和脂肪酸酯C-O、胺C-N以及细胞壁基团C-O、C=O、C-N、C-O-C。提高炭化温度可增加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功能基团数量,但炭化温度达到260℃时,明显破坏且大幅度减少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功能基团数量。水热炭化法制备的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为酸性生物炭(pH值5.13~5.33)。在相同的裂解时间下,相较于180℃和260℃炭化温度,220℃炭化温度制备的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均获得最高的EC值(6 213~7 899μs/cm),但裂解时间从2 h延长到8 h,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EC值大幅下降18.19%~26.92%。提高炭化温度和延长裂解时间均显著增加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固定碳含量(2.23~27.99个百分点),但降低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挥发分含量(2.46~30.97个百分点)。提高炭化温度能增加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的总有机碳含量及全氮、灰分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10.63~29.91、0.58~0.87、1.82~3.09个百分点。综上,相对于延长裂解时间,提高水热炭化温度能更有效地提高番茄秸秆的炭化效率,增加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的氮氧功能基团数量及固定碳、全氮含量。水热炭化温度是决定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微观结构、功能基团、pH值、主要成分的关键因素,220℃炭化温度和4~6 h裂解时间是水热炭化法制备番茄秸秆水热生物炭较为合适的炭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秸秆 水热生物炭 炭化温度 功能基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