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套房应用光伏新能源的电路改造要点探析
1
作者 孙大志 高静静 陈墨 《低碳世界》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为解决光伏新能源应用于家庭套房中存在的问题,要意识到电路改造的必要性,同时从多层面分析家庭负载需求及其要点,探讨光伏新能源在家庭套房中应用的电路改造要点,阐述光伏新能源应用的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家庭套房应用光伏新能... 为解决光伏新能源应用于家庭套房中存在的问题,要意识到电路改造的必要性,同时从多层面分析家庭负载需求及其要点,探讨光伏新能源在家庭套房中应用的电路改造要点,阐述光伏新能源应用的安全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家庭套房应用光伏新能源的电路改造需要关注许多要点和细节,确保家庭套房应用光伏新能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套房 电路改造 家庭负载 光伏新能源 低碳
下载PDF
住宅运行阶段碳排放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设计
2
作者 苗泽惠 韩光伟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住宅运行阶段的高能耗、高碳排放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构建了一种从外部环境端、供给端、输送端、需求端出发,以感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应用层为基础架构,面向住宅碳排放公共、私人区域特点与能源供需关系更...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住宅运行阶段的高能耗、高碳排放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构建了一种从外部环境端、供给端、输送端、需求端出发,以感知层、传输层、控制层和应用层为基础架构,面向住宅碳排放公共、私人区域特点与能源供需关系更为精细化的碳排放智能监测控制系统,解决了住宅在运行阶段能耗与碳排放的智能监测和控制问题。该系统综合考虑了运行过程中外部环境、供应端、内部传输端与需求端的动态变化,针对住宅的特点提出了分级差异化控制模式、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系统架构,设计了合理的用能管理和碳排放优化控制策略,以实现低能耗、低碳排放且满足使用需求条件下住宅的正常运行,在提高管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的同时,降低住宅运行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运行阶段 碳排放控制
下载PDF
疗愈环境视角下的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3
作者 王旭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目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全面提升。文章将疗愈环境理论和居住空间设计相结合,希望营造一个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居住空间。方法:文章通过梳理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疗愈环境的起源发展... 目的: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全面提升。文章将疗愈环境理论和居住空间设计相结合,希望营造一个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居住空间。方法:文章通过梳理总结相关文献,研究疗愈环境的起源发展、相关概念、运行机制和功能因素等,用以指导居住空间的建筑基础设计、室内装饰界面设计、景观设计和室内微环境设计,从而打造具有疗愈性的居住空间。结果:疗愈环境理论不仅适合医院空间、康复空间、景观空间的营造,还适合起居室等居住空间的营造,疗愈因素也从阳光、空气和水等自然因素扩展到空间色彩、材质和虚拟自然环境等因素,疗愈环境理论与室内环境设计相结合确有可行之处。结论:疗愈环境不是特指一个特定的空间或地点,所有的空间只要契合人的内心需求,对人具有正向的健康强化作用就可以称为疗愈环境。因此,不仅可以针对性设计疗愈性居住空间,还可以设计具有疗愈功效的其他各类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愈环境 居住空间 室内设计
下载PDF
平疫结合的高密度保障房住区韧性空间研究——以深圳为例
4
作者 吴向阳 李拓 +1 位作者 汪志伟 徐谣 《住区》 2024年第2期90-98,共9页
高密度城市住区由于建筑容积率高,居住人数多,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潜在的风险。如何提升高密度住区的韧性空间,为居民建设安心、健康的居住环境是本研究的目标。研究选取三个深圳保障房住区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问卷访谈研究居民在平常... 高密度城市住区由于建筑容积率高,居住人数多,在疫情防控方面具有潜在的风险。如何提升高密度住区的韧性空间,为居民建设安心、健康的居住环境是本研究的目标。研究选取三个深圳保障房住区为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问卷访谈研究居民在平常时期与疫情时期住区内活动的特征,以及居民对住区韧性环境的满意度,用数据分析推导出高密度住区韧性环境建设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可以为将来建设具韧性的高密度住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社区 保障住房 韧性 居住设计 新冠疫情
下载PDF
基于智能化技术的广州市老年人居住空间设计研究
5
作者 荣明芹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2期174-176,共3页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老龄化现象日趋严峻。文章通过对广州市老年人群体特点的分析,了解他们对智能化居住空间的实际需求,提出老年人智能化居住空间的设计策略,优化老年人的居住空间环境。
关键词 广州市 养老 智能化 居住空间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与模拟退火算法的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
6
作者 周婷 孙克肇 +1 位作者 陈志华 刘红波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51,共13页
传统村镇住宅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试算与重复建模,而受制于建设成本,村镇住宅无法像城镇住宅一样通过设计师进行专业的结构设计与验算,其安全性与经济性均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包括智能建... 传统村镇住宅结构设计需要进行大量的人工试算与重复建模,而受制于建设成本,村镇住宅无法像城镇住宅一样通过设计师进行专业的结构设计与验算,其安全性与经济性均难以满足要求。为此,提出一种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包括智能建模与智能优化两个环节。基于图层自动识别算法、光学字符识别技术、自适应分块算法提出村镇轻钢框架结构BIM智能建模方法,包括图层识别、轴文本数据提取、墙体轮廓提取等,智能建模结果基本满足实际工程要求。基于提出的两阶段模拟退火算法给出村镇轻钢框架结构的智能优化方法,优化速度较快,优化效果良好。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对提出的智能设计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村镇轻钢框架结构智能设计方法具有可行性,与传统的人工设计方法相比,设计周期可缩短70%以上,材料用量、结构设计指标接近人工设计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住宅 轻钢框架结构 智能设计 BIM技术 模拟退火算法
下载PDF
豫北晋语方言区乡土建筑地域特征研究
7
作者 张萍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2-104,共13页
本文以豫北晋语方言区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宅屋、院落、聚落三个层面研究其地域特征,主要得出三点结论。首先,乡土建筑形式既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济源悬山顶房、焦作山地囤顶房、安阳石板房3种民居类型,同时受人文环境影响,形成焦... 本文以豫北晋语方言区乡土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宅屋、院落、聚落三个层面研究其地域特征,主要得出三点结论。首先,乡土建筑形式既受地理环境影响,形成了济源悬山顶房、焦作山地囤顶房、安阳石板房3种民居类型,同时受人文环境影响,形成焦作、新乡硬山顶和鹤壁平顶房两种民居类型。其次,院落形式与风土环境相有关,形成以济源宽院、安阳横向宽院。最后,聚落主要有山地寨堡、平原寨堡、商道聚落等形式,乡土建筑类型丰富,地域特征及其成因与风土环境、多元文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北 晋语方言区 乡土建筑 地域特征
下载PDF
汉族传统民居居住空间实况调查研究——以对桩石村为例
8
作者 金日学 王光亚 《河南建材》 2024年第1期109-112,115,共5页
文章以辽宁省鞍山市对桩石村为研究对象,对汉族传统民居空间构成形态和生活实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中的层次聚类方法对民居进行分类,论述了不同类型民居的生活实态。对桩石村传统民居平面可分为外屋地中心型、双外屋地中心... 文章以辽宁省鞍山市对桩石村为研究对象,对汉族传统民居空间构成形态和生活实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中的层次聚类方法对民居进行分类,论述了不同类型民居的生活实态。对桩石村传统民居平面可分为外屋地中心型、双外屋地中心型、起居室中心型、走廊中心型。民居入户形式包括外屋地入户、走廊入户、起居室入户;民居起居空间是东、西屋、外屋地、起居室;民居炊事空间是外屋地和厨房,炊事方式包括传统型和现代型;居民就餐方式分为立式就餐、卧式就餐;居民夏季就寝空间是床,冬季就寝空间是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传统民居 生活实态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城市“空巢青年”生活居住服务设计
9
作者 张烨 邵宇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75-177,共3页
本文通过对“空巢”青年在特殊信息化背景下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该群体的服务设计趋势和发展前景。深入研究了“空巢”现象的成因和生活特点,发现这一群体在生活、饮食和社交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通过与相关个... 本文通过对“空巢”青年在特殊信息化背景下的需求进行分析,探讨了面向该群体的服务设计趋势和发展前景。深入研究了“空巢”现象的成因和生活特点,发现这一群体在生活、饮食和社交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通过与相关个案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针对“空巢族”特殊需求的可实现方案,包括重组共享和接触互通,以整合多元业务,构想更为清晰的服务设计方案。这反映了服务设计在适应社会变革和个体需求方面的不断创新,为空巢年轻群体提供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青年 青年公寓 服务设计 趋势流行 共享社交厨房 多元共赢
下载PDF
苏中泰州姜堰区乡村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研究
10
作者 朱雨薇 胡振宇 +1 位作者 王畅 王硕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4期66-68,共3页
文章以苏中泰州姜堰区乡村既有住宅为研究对象,选取姜堰区唐宁村某典型农宅,分析现状与问题,从住宅内部使用空间和外部环境两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设计,为苏中乡村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设计策略。
关键词 既有乡村住宅 老龄化 适老化 改造更新 泰州市
下载PDF
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研究综述
11
作者 王宇 庄伟宁 《重庆建筑》 2024年第3期38-41,共4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残障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建设,而居住空间的无障碍改造设计是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国内外关于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文献研究入手,梳理有...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日益严峻,残障人群的数量不断增加,新时代,我国更加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建设,而居住空间的无障碍改造设计是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文从国内外关于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的文献研究入手,梳理有关国内外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的发展历程,综合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关于残疾人住房起居无障改造设计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结论。同时,总结我国在老龄化背景和人本理念下残疾人居住空间无障碍改造存在的无障碍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以期推进我国无障碍发展建设,提升残疾人民生福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居住空间 无障碍改造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川南传统民居空间形式及空间意境特色研究——以夕佳山黄氏庄园为例
12
作者 冉健 《四川建筑》 2024年第1期17-19,共3页
以夕佳山黄氏庄园为例,从庄园的室内外空间特征、室内外空间意境分析民居的构造特征、空间处理以及意境的把握。总结其对于当代人居环境空间艺术设计的借鉴价值,探索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思路与方式,吸取其精华,继承、发扬传统民... 以夕佳山黄氏庄园为例,从庄园的室内外空间特征、室内外空间意境分析民居的构造特征、空间处理以及意境的把握。总结其对于当代人居环境空间艺术设计的借鉴价值,探索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的思路与方式,吸取其精华,继承、发扬传统民居的特色和经验,把它运用到今天的新建设中去,丰富新建筑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来营造现代人心目中具有传统特色意境的人居环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居 室内 空间 庭院
下载PDF
装配式节能小住宅的设计与创新——德国曼海姆装配式小住宅案例解析及启示
13
作者 刘立 杨鸿玮 李反宁 《新建筑》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城镇及乡村小住宅建设中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当前对低能耗和居住舒适性的追求对其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德国曼海姆装配式小住宅案例数据库,归纳其技术特点,分析户型分类特征与多样化、定制化设计策略。... 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城镇及乡村小住宅建设中有巨大发展潜力,同时,当前对低能耗和居住舒适性的追求对其节能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德国曼海姆装配式小住宅案例数据库,归纳其技术特点,分析户型分类特征与多样化、定制化设计策略。曼海姆装配式节能小住宅兼顾适用性、工业化、高能效前提下的建筑创作逻辑,对我国装配式节能小住宅设计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小住宅 建筑节能设计 被动房 建筑创作 户型设计
下载PDF
传统民居环境性能数字可视化评估方法及应用
14
作者 王振宇 赵志华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20年中国知网中民居环境性能可视化评估方法的文献研究数据信息,从研究热点、发表时间、演进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现有方法路径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进行归纳。基于参数化可视化分析的未来研究趋势,文章选取该... 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近20年中国知网中民居环境性能可视化评估方法的文献研究数据信息,从研究热点、发表时间、演进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现有方法路径的优越性与局限性进行归纳。基于参数化可视化分析的未来研究趋势,文章选取该类型下的ladybug tools、Honeybee等软件及其平台Rhinoceros和Grasshopper进行切入,以环境性能评估研究较为欠缺的北京市北极阁三条胡同的聚居单元为例,进行性能模拟及相关数据分析(如风、光、热等性能问题),结合其运算结果形成环境性能评价模型并建立城市信息模型,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性能优化 数据分析 评估方法
下载PDF
传统村落中自发搭建的轻质构件——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村为例
15
作者 赵倩文 欧阳文 《住区》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近年来,传统村落的风貌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村落中的自发搭建往往被当作临时的、不符合民居风貌的违建物并被清理,但其构件所诉求的功能需求却被忽视。因此本文尝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村的自发搭建现象进行分析,关注其功能、搭建方... 近年来,传统村落的风貌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村落中的自发搭建往往被当作临时的、不符合民居风貌的违建物并被清理,但其构件所诉求的功能需求却被忽视。因此本文尝试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三家店村的自发搭建现象进行分析,关注其功能、搭建方式和村民之间的协作关系。本文发现,自发搭建基于村民的生活所需并对环境进行修补而产生,例如遮阳、晾衣、绿植生长的花棚等。这些构筑物往往采用临时性的材料,例如阳光板、纤细的木条、钢丝等,组合成轻巧、临时的构件和檐下灰空间,它们出现在房屋的立面或房屋之间,形成景观微空间并连接邻里关系。其中也存在一些合理的、质朴的、易操作的搭建方式,这些构件是由村民个体或协作参与而形成,构造方式也简单直接,方便拆卸,具有易操作性。从而为新农房设计和改造给与构件功能和搭建方式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轻质构件 自发搭建 构造方式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设计——以苏州市姑苏区齐门外大街288号院为例
16
作者 王梦茜 李云锋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文章以苏州市姑苏区齐门外大街288号院为例,探讨了城市更新背景下的老旧小区更新改造设计,旨在通过实际案例的解析,为城市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 城市更新 老旧小区 更新改造
下载PDF
东方美学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住宅空间设计研究
17
作者 史会全 《设计》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本文基于东方美学的设计理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住宅空间设计中对其的运用,从粤港澳大湾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发展现状,到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设计如何营造东方美学,主要从以素为美,彰显大气的设计格局;以简为美,描绘古典的设计情怀;从传统文化... 本文基于东方美学的设计理念,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住宅空间设计中对其的运用,从粤港澳大湾区住宅空间设计的发展现状,到粤港澳大湾区空间设计如何营造东方美学,主要从以素为美,彰显大气的设计格局;以简为美,描绘古典的设计情怀;从传统文化中来,到现实生活中去;园林造景渲染别样的中式韵味;素雅恬静的色彩材质书写水墨意境这5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以助推动住宅空间设计中本国文化内涵的演绎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美学 粤港澳大湾区 住宅空间 风格 设计
下载PDF
基于绿色建造的卫浴间地面回填碳减排分析
18
作者 肖辉乐 杨利群 +1 位作者 石小洲 方慧 《绿色建筑》 CAS 2024年第2期120-124,133,共6页
基于绿色建造的视角,聚焦卫浴间地面回填“短板”和渗漏“痛点”进行绿色性能提升,采用具有绿色属性的轻质发泡水泥替代高排放的人工轻骨料,通过材料迭代、工艺创新实现卫浴间地面的绿色回填,用量化比较的方法分析传统回填与绿色回填的... 基于绿色建造的视角,聚焦卫浴间地面回填“短板”和渗漏“痛点”进行绿色性能提升,采用具有绿色属性的轻质发泡水泥替代高排放的人工轻骨料,通过材料迭代、工艺创新实现卫浴间地面的绿色回填,用量化比较的方法分析传统回填与绿色回填的碳排放差异,科学评价绿色回填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优势,打造兼具舒适健康生活体验和排水防渗漏特性的绿色卫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发泡水泥 卫浴间 绿色回填 碳排放 碳排放因子
下载PDF
装配式模块化集成凸窗设计思考
19
作者 金姗 纪波 《建筑技术》 2024年第6期710-714,共5页
通过对以广州市为代表的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窗使用功能需求及现存问题的剖析,提出集成凸窗产品设计必要性及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功能、形式、尺寸三方面阐述装配式模块化集成凸窗产品的基础版及升级版产品设计思考,并应用工业... 通过对以广州市为代表的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窗使用功能需求及现存问题的剖析,提出集成凸窗产品设计必要性及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功能、形式、尺寸三方面阐述装配式模块化集成凸窗产品的基础版及升级版产品设计思考,并应用工业化建筑“集成”的设计理念来实现立面形式的标准化与多样化统一。装配式模块化集成凸窗以产品化设计思维,采用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的装配式设计理念,以模块化功能集成的方式作为产品设计可应用于夏热冬暖地区既有建筑改造及新建建筑项目,响应城市更新的国家政策及行业要求,以期为我国城市更新发展提供设计思考,进一步推动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模块化 集成凸窗产品 城市更新 夏热冬暖地区 住宅工业化
下载PDF
平疫结合社区通风系统设计及卫生通过风量平衡计算分析
20
作者 林劲松 乔静 +3 位作者 黄凯新 李照龙 李建敏 王瑞强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平疫结合社区为例,介绍了平疫转换涉及的主要建筑功能布局和通风系统设计要求。根据风量平衡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在门窗缝隙为0.004m,一脱防护服房间换气次数20h^(-1)条件下,卫生通过区相邻相通房间压差对通风量的影响。... 以河南省郑州市某平疫结合社区为例,介绍了平疫转换涉及的主要建筑功能布局和通风系统设计要求。根据风量平衡公式,计算并分析了在门窗缝隙为0.004m,一脱防护服房间换气次数20h^(-1)条件下,卫生通过区相邻相通房间压差对通风量的影响。在穿防护服房间压力为5Pa,更衣室房间压力为10Pa,二脱防护服房间压力为-5Pa,一脱防护服房间压力为-25Pa时,各房间通风量最小,更衣室送风换气次数为22.9h-1,穿防护服房间送风换气次数为3.4h^(-1),一脱防护服房间送风换气次数为6.9h^(-1),二脱防护服房间排风换气次数为4.2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疫结合 通风系统 卫生通过 压差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