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动力响应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连伟 王自强 +2 位作者 邹友峰 顿志林 杨文府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5,共11页
目的高速铁路穿越采空区场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探讨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方法利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17组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沉降变形和动应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无砟... 目的高速铁路穿越采空区场地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为探讨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的动力响应规律,方法利用3DEC离散元软件建立17组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路基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列车荷载作用下路基内部的沉降变形和动应力分布规律,对比分析无砟轨道和有砟轨道路基内部动力响应的分布差异,分析采空区开采宽度、厚度对动力响应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与无砟轨道相比,有砟轨道路基内部的动应力幅值明显更高,但其动应力的衰减速率也更高;动应力、动位移的时程曲线沿着路基深度方向出现不断增大的相位差;路基内部动位移幅值随着荷载作用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但增大的速度不断降低,动应力幅值基本保持不变;动应力、动位移幅值与列车轴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随着轴重增加而线性增大;采空区开采宽度、厚度越大,列车荷载造成的动位移幅值也越大,但当开采宽度大于一定数值后,动位移幅值反而出现减小趋势。结论列车荷载、路基轨道类型和采空区场地的差异都会对路基内部的动力响应分布情况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可为采空区场地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场地 高速铁路路基 动应力 动位移 离散元
下载PDF
双向渗流下考虑应力时空效应的组合桩复合地基固结理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玉国 杨文兵 +2 位作者 赵雅纯 王闯 赵亚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196,共13页
碎石桩和不排水桩联合使用的组合型复合地基,既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又可以加快土体固结,对处理饱和软黏土地基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基于双向渗流的轴对称固结计算模型,考虑中心及外围碎石桩的体积压缩、桩体施工的扰动效应,建立了组合碎石... 碎石桩和不排水桩联合使用的组合型复合地基,既可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又可以加快土体固结,对处理饱和软黏土地基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基于双向渗流的轴对称固结计算模型,考虑中心及外围碎石桩的体积压缩、桩体施工的扰动效应,建立了组合碎石桩-不排水桩复合地基固结微分方程,采用解析法推导了附加应力随时间和深度变化下的组合桩复合地基固结解析解,包括碎石桩、桩间土的平均超静孔隙水压力解和复合地基整体平均固结度解。进行退化研究,并与已有解分析对比;验证了此解的正确性,且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复合地基的固结性状。结果表明:复合地基底部附加应力越小、碎石桩与不排水桩布置越密集,固结越快;碎石桩施工的扰动效应对复合地基影响大于不排水桩;忽略碎石桩体积压缩的影响会高估复合地基固结速率,且桩径比越小,误差越大;理论解预测的复合地基固结度与实测值拟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双向渗流 体积压缩 附加应力 解析解
原文传递
碳化复合桩(MCP)原理与应用试验研究
3
作者 刘松玉 王亮 +4 位作者 刘宜昭 杜广印 蔡光华 孙鹤 单彦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59-1367,共9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MgO碳化固化软弱土技术的碳化复合桩(MCP),通过透气管桩向MgO搅拌桩注入CO_(2)气体进行碳化形成新型复合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碳化过程和碳化后的温度、物理、力学等特性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粉土和淤泥质土中... 介绍了一种基于MgO碳化固化软弱土技术的碳化复合桩(MCP),通过透气管桩向MgO搅拌桩注入CO_(2)气体进行碳化形成新型复合桩。进行了室内模型试验,通过对碳化过程和碳化后的温度、物理、力学等特性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粉土和淤泥质土中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在MgO充分水化的条件下,不同深度的碳化反应较为均匀;在透气管桩外围存在有效碳化距离和最大碳化距离,在有效碳化距离内可获取良好的碳化效果,揭示了MCP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在室内试验基础上开展了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MCP施工工艺方便、成桩效果好且桩身强度均匀,碳化桩体标贯击数均值为39;其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1920 kN,相对于PHC管桩提升37%。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MCP复合桩兼具固碳与加固效果,对岩土工程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复合桩 氧化镁 碳化距离 现场试验 工程特性
原文传递
基坑降水引发的沉降理论计算及预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彭伟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为有效掌握基坑沉降变形规律,以基坑所处地质条件为基础,先结合有效应力原理,利用分层综合法计算基坑降水引发的沉降理论值;其次,再以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变形预测来佐证理论计算值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在... 为有效掌握基坑沉降变形规律,以基坑所处地质条件为基础,先结合有效应力原理,利用分层综合法计算基坑降水引发的沉降理论值;其次,再以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沉降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变形预测来佐证理论计算值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基坑沉降的理论计算结果中,沉降理论计算值均不同程度的小于沉降监测值,且随着与降水井中心距离的增加,沉降值具持续减小特征;在基坑沉降的预测研究结果中,所得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值介于2.02%~2.09%,说明ILSO-RVM-CT在基坑沉降变形预测中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且预测结果显示基坑沉降变形后续还会具小速率增加特征,说明基坑沉降变形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降水 沉降理论计算 变形预测
下载PDF
邻近深埋地铁车站水-土阻隔效应及其对基坑抽水致沉的影响
5
作者 薛秀丽 谢伟睿 +4 位作者 廖欢 曾超峰 陈宏波 徐长节 韩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86-2796,共11页
既有地下结构会阻隔地下水渗流(阻水效应)和其周边土体运动(阻土效应),使得该条件下的基坑抽水致沉规律与无邻近地下阻隔时不同。以实际基坑抽水试验为工程依托,以基坑外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水−土阻隔效应为例,通过建立不同车站位置、车... 既有地下结构会阻隔地下水渗流(阻水效应)和其周边土体运动(阻土效应),使得该条件下的基坑抽水致沉规律与无邻近地下阻隔时不同。以实际基坑抽水试验为工程依托,以基坑外既有地铁车站结构的水−土阻隔效应为例,通过建立不同车站位置、车站埋深及基坑抽水强度的系列三维数值仿真模型来研究不同水−土阻隔效应条件下的基坑抽水致沉规律。研究表明:当基坑外存在车站结构时,基坑抽水沉陷被加剧或被限制,这取决于阻水和阻土效应孰强孰弱,而车站与基坑间距D的远近将决定阻水和阻土效应的相对强弱,进而决定基坑抽水沉陷是被加剧还是被限制;车站埋深H只会单一影响阻水或阻土效应的发挥强度,不会决定阻水和阻土效应谁起主导作用。工程中应针对基坑外邻近车站的具体位置和埋深考虑其水−土阻隔效应的影响,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该条件下的抽水致沉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抽水 阻隔效应 地下结构 基坑变形 抽水试验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考虑化学反应的高聚物压密劈裂注浆仿真研究
6
作者 李晓龙 赵泽鑫 +4 位作者 陈坤洋 马鹏 陈灿 钟燕辉 张蓓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23-2838,共16页
考虑浆液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运用扩展有限元理论、修正剑桥模型和高聚物浆液膨胀力计算模型,建立了模拟高聚物在土体中压密劈裂注浆动态过程的二维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适用性,进而分析了浆液膨胀力、浆脉形态... 考虑浆液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运用扩展有限元理论、修正剑桥模型和高聚物浆液膨胀力计算模型,建立了模拟高聚物在土体中压密劈裂注浆动态过程的二维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适用性,进而分析了浆液膨胀力、浆脉形态、土体孔隙比随时间变化规律及注浆孔埋深、土体断裂韧度对浆脉扩展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受高聚物化学反应进程驱动,在浆液与土体耦合作用下,浆液膨胀力初期随时间近似呈线性增长,达到峰值后快速下降并趋于稳定;浆脉长度和宽度发展速度不同步,裂缝启裂至二次扩展阶段,浆脉长度基本保持不变,宽度线性增大,裂缝二次扩展后,浆脉长度近似线性增大,而宽度增长速率趋缓;受浆液挤密作用影响,裂缝两侧一定范围内土体孔隙比显著降低,沿垂直于裂缝面方向,距注浆孔中心越近,孔隙比越小;孔隙比随时间整体呈下降趋势,随着裂缝的扩展和后期膨胀压力的下降,紧邻裂缝面两侧土体孔隙比有一定恢复,随后趋于稳定;随着注浆孔埋深和土体断裂韧度的增加,浆脉长度逐渐减小,宽度不断增大,两者变化速率基本保持不变;浆脉扩展稳定时间随埋深的增大而提前,随断裂韧度的增大而延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劈裂注浆 仿真方法 化学反应 膨胀力计算模型 扩展有限元 修正剑桥模型
原文传递
砂土中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乐丛欢 胡灏 +3 位作者 王昕 任建宇 张浦阳 丁红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法研究砂土中风电安装船桩靴插桩对临近筒型基础的影响。首先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初步确定桩靴在砂土中贯入的影响范围大致在2.5倍桩靴直径。基于有限元CEL方法进一步研究桩靴和筒型基础的净距与桩靴直径之比(S/D)对筒型基础在位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筒型基础的倾斜率、最大竖向位移以及筒壁应力随着S/D的增大而逐渐减小,插桩过程中,靠近桩靴一侧的筒裙和分舱板应力远大于远离桩靴一侧的筒型基础应力,且筒顶的土压力远小于筒底土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自升式安装船 数值模拟 插桩 筒型基础
原文传递
半无限介质多自由度频响函数离散时间有理近似的稳定参数识别
8
作者 李鑫 唐贞云 杜修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是将半无限土频响函数转化为时域模型的重要工具,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和时域模型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和精度。目前关于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的研究只针对于单自由度系统。该文基于线性控制理论,给出了多自由度有理近... 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是将半无限土频响函数转化为时域模型的重要工具,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和时域模型具有相同的稳定性和精度。目前关于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的研究只针对于单自由度系统。该文基于线性控制理论,给出了多自由度有理近似系统的稳定条件。将稳定性条件与遗传-序列二次算法相结合,开发了多自由度频响函数参数辨识方法,保证了多自由度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不同维度的多自由度有理近似系统的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文方法可以保证多自由度有理近似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函数 多自由度 参数识别 稳定性 精度
下载PDF
非对称破坏模式下临坡地基的Meyerhof承载力新解
9
作者 晏青 赵均海 张常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7-1084,共8页
利用统一强度理论的平面应变强度方程,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基础至坡肩的水平距离、边坡高度和基底粗糙情况等因素,提出临坡地基坡面非对称破坏模式和坡底非对称破坏模式,继而建立条形基础下临坡地基新的Meyerhof承载力解答,给出具体应... 利用统一强度理论的平面应变强度方程,综合考虑中间主应力、基础至坡肩的水平距离、边坡高度和基底粗糙情况等因素,提出临坡地基坡面非对称破坏模式和坡底非对称破坏模式,继而建立条形基础下临坡地基新的Meyerhof承载力解答,给出具体应用步骤并开展理论退化分析与对比验证。研究表明:考虑坡后土体强度贡献所提出的非对称破坏模式更符合临坡地基的实际破坏形态;所得临坡地基Meyerhof承载力解答与文献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均吻合良好;中间主应力可明显提高临坡地基的承载力;临坡地基承载力随边坡高度增加先减小后恒定。研究结果合理反映了土体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破坏模式的非对称性以及基础旁侧土体强度等工程实际情况,对临坡地基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坡地基 地基承载力 非对称破坏模式 Meyerhof理论 统一强度理论
原文传递
基于HSS-MCC融合模型及SSA-BP神经网络开展深基坑超大变形预测研究
10
作者 倪小东 张宇科 +3 位作者 焉磊 王东兴 徐硕 王媛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5,共11页
软土环境下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研究中,多采用硬化类弹塑性模型进行分析,如HSS模型和MCC模型.南京河漫滩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时局部常发生较大变形,部分土体变形状态介于小应变与大应变之间,单一模型无法准确预测土体变形特征.同时,BP神... 软土环境下深基坑开挖变形特性研究中,多采用硬化类弹塑性模型进行分析,如HSS模型和MCC模型.南京河漫滩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时局部常发生较大变形,部分土体变形状态介于小应变与大应变之间,单一模型无法准确预测土体变形特征.同时,BP神经网络在基坑变形预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训练过程中,权阈值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影响预测的准确性.据此,依托南京地区典型软土深基坑工程,采用Midas中的HSS模型与MCC模型进行分析,比对两种模型的桩体变形量差异,并基于最小二乘准则对两模型进行线性融合,融合模型可对后续区段监测数据进行校准及补充.通过融合麻雀搜索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在其训练过程中快速收敛,得到全局最优的权阈值,依托狭长基坑已开挖区段监测数据学习训练,进而依据后续区段浅部开挖揭露深部变形特征,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研究结果对软土地区深基坑大变形的预测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大变形 HSS模型 MCC模型 BP神经网络 麻雀搜索算法
下载PDF
黏土中海上风力机桩-筒复合基础地震响应分析
11
作者 张小玲 李赟琪 +2 位作者 王丕光 穆坤 程星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参考NREL海上风力机结构参数,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黏土中海上风力机桩-筒复合基础的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总应力形式的非线性运动硬化模型描述黏土的不排水动应力应变响应,通过编制Matlab程序实现随机风荷载及波浪荷载的模拟;开... 参考NREL海上风力机结构参数,基于ABAQUS软件平台,建立黏土中海上风力机桩-筒复合基础的三维整体有限元模型;采用总应力形式的非线性运动硬化模型描述黏土的不排水动应力应变响应,通过编制Matlab程序实现随机风荷载及波浪荷载的模拟;开展地震及风、浪、流荷载共同作用下海上风力机桩-筒复合基础的时域整体动力响应分析,揭示桩-筒复合基础的承载机理,分析地震烈度、土体强度及基础尺寸对桩-筒复合基础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数值模拟 地震响应 黏土 桩-筒复合基础
原文传递
地面超载下摩擦单桩负摩阻力的连续介质力学解
12
作者 刘齐建 苏耀辉 +1 位作者 黄奕彬 邓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针对地面超载引起的摩擦单桩负摩阻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和连续介质力学的竖向位移模型来模拟桩土系统位移,模型中包含了桩土轴线位移函数和沿径向的衰减函数;采用变分法得到了桩土系统的总势能,从而得到了位移模型中桩土位移... 针对地面超载引起的摩擦单桩负摩阻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桩土相互作用和连续介质力学的竖向位移模型来模拟桩土系统位移,模型中包含了桩土轴线位移函数和沿径向的衰减函数;采用变分法得到了桩土系统的总势能,从而得到了位移模型中桩土位移和衰减函数的耦合控制方程;利用迭代法求解了这两个耦合函数,得到了桩身轴力、中性面、负摩阻力、下拉力和土弹簧等效刚度等关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和原位试验及已有理论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桩土模量比对桩的负摩阻力和下拉力有显著影响,中性面位置与长细比密切相关,而与桩土模量比关系不大;随着桩土模量比增大和桩长细比减小,桩身同一位置处轴力增长明显,但增长速率变缓;地面超载作用下桩周土体位移最大沉降出现在地表处,且地表以下0.3倍桩长范围内为位移强烈影响区;桩长细比和桩土模量比的增加均会使桩周土体位移场影响范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超载 摩擦桩 变分法 中性面 下拉力
下载PDF
超深基坑吊脚桩局部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孙昌利 陈富强 +1 位作者 李支令 贾恺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3-139,共7页
目前基坑设计中对于吊脚桩预留岩肩的宽度和支护桩的嵌固深度取值大多从对上部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支护结构底部附近的局部稳定性问题。依托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超深竖井项目,提出了外倾结构面下或破碎岩... 目前基坑设计中对于吊脚桩预留岩肩的宽度和支护桩的嵌固深度取值大多从对上部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角度出发,往往忽略了支护结构底部附近的局部稳定性问题。依托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超深竖井项目,提出了外倾结构面下或破碎岩体吊脚桩基坑可能存在的3种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平衡法分别给出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稳定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同时针对不同破坏模式下,影响稳定安全系数的参数如岩层的埋深、结构面的倾角和力学参数、岩肩宽度、岩肩深度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外倾结构面倾角、结构面或岩体的力学参数对稳定安全系数影响较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竖井 吊脚桩 结构面 极限平衡法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模块化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共同作用试验分析
14
作者 张季超 杨勇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08-916,共9页
本文依据某模块化示范楼,制作了简化后的1∶10的模块化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室外缩尺模型,考虑了上部模块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上部模块刚度变化对上部模块钢柱、筏板基础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各受力体的影响。结果表... 本文依据某模块化示范楼,制作了简化后的1∶10的模块化建筑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室外缩尺模型,考虑了上部模块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通过模型试验分析了上部模块刚度变化对上部模块钢柱、筏板基础和刚性桩复合地基各受力体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块化建筑中部柱轴力>边部柱轴力>角部柱轴力;随上部模块刚度的增加,中部柱轴力逐渐减小,边部柱和角部柱轴力逐渐增大;筏板基础中部沉降最大,边部沉降最小,整体沉降随上部模块楼层的增加逐渐增大;角部桩身轴力>边部桩身轴力>中部桩身轴力,桩身轴力沿着桩深度方向先增大后减小;桩身上部一定范围内产生负摩阻力。分析结果能够为模块化建筑单元构件设计及刚性桩复合地基基础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建筑 刚性桩复合地基 共同作用 上部模块刚度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安装扰动对筒型基础短期承载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刘润 孙国栋 陈广思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6,110,共15页
随着海上风电一步式安装技术的发展,筒型基础安装扰动对短期承载性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采用Abaqus用户子程序自定义场变量的形式,模拟了筒型基础安装扰动对周边土体强度的影响;然后通过三维小变形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安装扰动... 随着海上风电一步式安装技术的发展,筒型基础安装扰动对短期承载性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为此采用Abaqus用户子程序自定义场变量的形式,模拟了筒型基础安装扰动对周边土体强度的影响;然后通过三维小变形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安装扰动范围对筒型基础短期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安装扰动中的侧壁扰动部分是引起筒型基础承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基础的竖向和抗倾覆承载力受安装扰动的影响降低明显,且降幅与基础的长径比有关,而基础的水平承载力降低相对较小,且降幅与基础长径比无关;此外,安装扰动后基础的复合承载力包络线形状与未扰动工况一致,可采用相同的表达式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安装扰动影响的筒型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可用于评估安装扰动对筒型基础短期承载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型基础 安装扰动 单向承载力 承载力包络线
原文传递
复杂边界深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施工技术
16
作者 吴胜辉 刘军 +4 位作者 李永轩 傅志华 吴承杰 夏子川 关雨晨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6期73-80,共8页
结合杭州西站TOD项目,提出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支撑结构施工及养护穿插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建立了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开挖前模拟分析深基坑在开挖支护终态下的受力;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角撑... 结合杭州西站TOD项目,提出围护结构施工、土方开挖、支撑结构施工及养护穿插的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建立了三维实体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开挖前模拟分析深基坑在开挖支护终态下的受力;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开挖全过程进行监测。结果显示,角撑最外侧支护、对撑与围护相连的八字撑处混凝土受力较大;与墙顶位移相比,地下连续墙深层至第2道混凝土支撑处的水平位移较大;比较数值模拟结果和施工监测数据,支撑轴力和地下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的误差分别为4.0%,6.2%,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施工监测;过程中支撑最大轴力和深层土体位移均未超过相应设计要求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深基坑 土方开挖 支护 数值模拟 监测
下载PDF
不同嵌岩深度下抗拔桩承载特性研究
17
作者 刘红军 陈锋 +1 位作者 杨超 周志军 《建筑技术》 2024年第3期274-277,共4页
以广东省江门市某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结合地勘报告及现场对桩基进行抗拔静载试验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图,建立抗拔桩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不同嵌岩深度增量下抗拔桩的承载特性。研究成果表明:增加... 以广东省江门市某工程为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结合地勘报告及现场对桩基进行抗拔静载试验得出的荷载–位移曲线图,建立抗拔桩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不同嵌岩深度增量下抗拔桩的承载特性。研究成果表明:增加嵌岩深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桩基抗拔承载力,但二者之间并非呈线性增长关系。当嵌岩深度增量为3D时,相较于原试桩的桩顶位移量减小54.2%,抗拔承载力提高105.2%,对桩基抗拔承载力的提高效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静载试验 数值模拟 嵌岩深度 承载特性
下载PDF
北京丰台站改扩建项目分期施工沉降变形分析
18
作者 王媛 李伟强 唐虎 《岩土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420-426,共7页
为确保丰台站改扩建施工期间既有铁路运输线不受影响,项目划分为3个施工区域,分两期先后施工,并于分期施工衔接部位设置了沉降后浇带。车站主体以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后浇带的存在严重制约后期施工进度。为此,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PLA... 为确保丰台站改扩建施工期间既有铁路运输线不受影响,项目划分为3个施工区域,分两期先后施工,并于分期施工衔接部位设置了沉降后浇带。车站主体以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后浇带的存在严重制约后期施工进度。为此,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PLAXIS3D对地层、结构及施工步序精细化建模,进行上部结构-基础-地基的协同沉降变形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后浇带两侧因后期施工引起的差异沉降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据此取消了沉降后浇带,为保证施工工期创造了条件。项目沉降监测数据及运行状况表明协同分析预测结果可靠,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降后浇带 沉降计算分析 差异沉降 沉降监测数据
下载PDF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技术的节状地下连续墙变形特性与破坏模式研究
19
作者 吴九江 肖琳 +1 位作者 王丽娟 张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07-2718,共12页
节状地下连续墙(简称节状墙)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基础形式,具备良好的工程特性,相对于传统地下连续墙而言,由于节部的存在,其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目前,节状墙的应用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变形特性与破坏模式亟待摸清。通过室内... 节状地下连续墙(简称节状墙)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基础形式,具备良好的工程特性,相对于传统地下连续墙而言,由于节部的存在,其抗拔承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目前,节状墙的应用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变形特性与破坏模式亟待摸清。通过室内模型试验辅以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技术对节状墙基础竖向受拉下的位移和破坏形态开展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端部与中部节的设置扩大了深部与浅部土体的影响范围,多部节的设置相对于单部节有利于调动更广范围的土体。节状墙的破坏模式包括垂直滑移面、倒金字塔状或正切曲线和花瓶状曲线(即曲线滑移面)相连接的滑移面。总体而言,与抗拔桩相比,节状墙的抗拔破坏面受到节部数量和位置的影响而表现为复合型,且部分滑移面的走向与土体内摩擦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状地下连续墙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变形与破坏模式 节部 模型试验
原文传递
交通荷载下软土复合地基海底沉管隧道动力响应特性分析
20
作者 王祥秋 冯天俊 刘旭光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管节接头,通过施加重载车辆模拟振动荷载,对沉管隧道管节以及高压旋喷桩软土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振... 以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管节为研究对象,利用MIDAS GTS NX软件建立三维动力有限元模型,采用界面单元模拟管节接头,通过施加重载车辆模拟振动荷载,对沉管隧道管节以及高压旋喷桩软土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振动荷载可诱发海底沉管隧道管节及其复合地基产生明显的环境振动效应。当120级挂车以80 km/h的运行速度通过海底沉管隧道时,在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处产生的最大竖向位移量达3.21 mm,最大加速度峰值达17.77 mm/s^(2);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顶面最大位移达1.98 mm,加速度峰值达2.38 mm/s^(2)。沉管隧道管节接头处加速度振动级达81.9 d B,重载车辆运行对软土复合地基海底沉管隧道动力稳定性的影响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软土复合地基 交通荷载 动力响应特性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