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9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RNSYS的沿江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1
作者 钱剑峰 孔繁鹏 +1 位作者 曹佳玲 黄承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2-58,共7页
为研究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解决地铁站空调系统高能耗的问题,以松花江哈尔滨段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直接式、间接式、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性能研究并加以对比分析.计算江水最大供热能力,设置相关参数,利用DeST以及TRNSYS... 为研究地铁站江水源热泵系统的性能,解决地铁站空调系统高能耗的问题,以松花江哈尔滨段地铁站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直接式、间接式、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性能研究并加以对比分析.计算江水最大供热能力,设置相关参数,利用DeST以及TRNSYS进行负荷计算以及仿真模拟.判优参数包括全年平均能耗、全年热泵机组平均COP.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空气源热泵系统对于松花江哈尔滨段地铁站能耗较高;三种江水源热泵系统与之对比,全年平均能耗降低47.36%,全年热泵机组平均COP提高50.13%;闭式江水源热泵系统最为经济节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水源热泵系统 TRNSYS模拟 能耗分析 COP 空调系统 DeST负荷计算
下载PDF
集装箱储能电站用热管自然冷却模块的节能效益分析
2
作者 于采薇 洪锦倍 +2 位作者 戚乙明 刘云峰 杨秀峰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6-853,共8页
随着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储能电站的建设需求巨大。传统的集装箱储能电站热管理系统通常由空调器提供冷量,全年运行能耗较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的热管自然冷却模块,介绍了模块结... 随着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储能电站的建设需求巨大。传统的集装箱储能电站热管理系统通常由空调器提供冷量,全年运行能耗较高。本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的热管自然冷却模块,介绍了模块结构和工作原理。基于典型城市的全年气象参数对模块的适用时长、全年供冷量及能效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模块的节能效益。结果表明,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可有效延长热管自然冷却模块的适用时长,如果该模块分别应用于北京、西安、上海,则采用蒸发冷却+天空辐射辅助供冷后模块的适用时长分别增加22.95%、28.56%、13.06%。给出了热管自然冷却模块在我国主要城市的适用时长,可用于分析热管自然冷却技术在各地区的适用性。蒸发冷却和天空辐射辅助供冷均可提升模块的供冷能力,且前者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蒸发冷却+天空辐射辅助供冷的热管自然冷却模块应用于北京、西安、上海时性能系数(COP)均值分别为24.2、22.3、19.7,远高于1级能效单元式空调机的全年能效比AE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储能电站 热管自然冷却模块 蒸发冷却 天空辐射
下载PDF
重力循环柜性能模拟研究与优化改造区
3
作者 陈海栋 梁珍 于英娜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133-139,146,共8页
提出了一种在重力柜两侧增加风机的复合型重力循环柜,其运行模式是在启动阶段和超负荷运行时启动风机,其余时间保持自然对流。基于具体试验数据,建立了重力循环柜的模型,并模拟了其自然对流模式以及在开口处引入一定风量模式的运行性能... 提出了一种在重力柜两侧增加风机的复合型重力循环柜,其运行模式是在启动阶段和超负荷运行时启动风机,其余时间保持自然对流。基于具体试验数据,建立了重力循环柜的模型,并模拟了其自然对流模式以及在开口处引入一定风量模式的运行性能,发现重力循环柜的换热能力可通过增加机械设备,将自然对流变为强迫对流达到提升换热能力的效果;同时证明强迫对流的改造设计在更高水温下也可以达到自然对流重力柜的制冷效果;也可在较低水温下达到自然对流重力柜的制热效果,增大了重力循环柜的节能潜力,能充分利用自然冷热源。进一步地,通过复合型重力循环柜模拟分析,给出了启动阶段的控制策略。与开口处加风机的重力柜优化进行对比发现,虽然两种设计方案在换热能力提升上基本相同,但复合型重力循环柜仅需在启动阶段和室内负荷超过设计负荷时启动风机,其余时间保持纯自然对流的运行模式,不仅避免了破坏自然对流模式时的气流组织,减少了因凝结水导致的安全隐患,还保留了重力柜原有的优势,如无机械运转部件的长寿命、自然对流的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循环柜 换热设备 毛细管 CFD 复合型重力循环柜
下载PDF
严寒地区光伏直驱空调制冷系统实验探讨
4
作者 陈颖 裴浩斐 +1 位作者 丑雪松 欧阳燕 《广西节能》 2025年第1期30-32,共3页
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能源供给安全和环境治理的双重压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作为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为建筑物提供空调制冷电能走进千家万户... 全球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带来了能源供给安全和环境治理的双重压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已成为国家重点发展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作为与建筑一体化应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为建筑物提供空调制冷电能走进千家万户,开拓了太阳能资源清洁有效利用的广阔前景。此举不仅缓解我国夏季空调用电负荷和成本的压力,提高了生活品质,而且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具有深远的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系统 可再生能源 节能减排 科学技术 太阳能光伏 建筑物 空调制冷电能 生活品质
下载PDF
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供热系统研究
5
作者 彭磊 张昌建 +3 位作者 罗景辉 姜钊乐 杨国栋 牛靖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1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井口防冻应用中存在的低运行效率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以邢东矿井口供热项目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技术在井口防冻中的应用。通过将冷凝温度降低至30℃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减少压缩机... 为了解决传统空气源热泵技术在井口防冻应用中存在的低运行效率和供热不稳定等问题,以邢东矿井口供热项目为工程案例,介绍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热管技术在井口防冻中的应用。通过将冷凝温度降低至30℃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并减少压缩机的涡旋行程来提高压缩机效率,设计了双氟制冷剂循环系统,研发了小压比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配套的热管供热系统。通过典型工况日测试系统的换热量和COP,结果显示:在环境平均温度-12℃的条件下,井口送风温度保持在2℃以上,每台热管换热器平均换热量达302.9kW,系统的平均COP为4.12。在一个供暖季中,系统总供热量为1302175.8kW,平均COP为4.45,运行稳定,符合设计要求。与原蒸汽供热系统相比,该系统可节约运行费用12.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为推动新型井口供热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温度 压缩比 双氟制冷剂 小压比热泵机组 热管系统
下载PDF
机场航站楼智慧供冷运维模式研究
6
作者 李梅 杨松礼 李征 《节能与环保》 2025年第1期63-69,共7页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打造平安、绿色、智慧机场成为机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聚焦国内大型机场航站楼供冷系统,深入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驱动大系统联调联控助力能源管理模式优化升级的智慧运维模式研究...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打造平安、绿色、智慧机场成为机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聚焦国内大型机场航站楼供冷系统,深入分析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驱动大系统联调联控助力能源管理模式优化升级的智慧运维模式研究目标。研究提出了冷源物理设备网建设、航站楼内控制系统升级的规划建议,以及基于数据驱动、负荷预测等智慧化手段的供冷系统调控策略机制。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机场航站楼供冷系统的优化升级提供一定的解决思路与方法,有助于提升机场在能源管理方面的精细化水平,为机场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航站楼 智慧运行 节能运行 冷负荷
下载PDF
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南方地区的应用
7
作者 张金生 朱杰 姚辉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南方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潜力与优化策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可持续性挑战。通过分析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在南方地区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文章评估了其在节... 本文旨在探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在南方地区特定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潜力与优化策略,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与环境可持续性挑战。通过分析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在南方地区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案例,文章评估了其在节能减排、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方面的效果,并讨论了技术实施中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为南方地区的绿色建筑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蒸发冷却 节能 建筑空调 南方地区
下载PDF
变频直膨空调系统变速运行下的系统稳定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夏宇栋 林有彬 朱春宇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2期213-217,267,共6页
通过搭建变频直膨空调系统实验台,分析了直膨空调系统在变压缩机转速及风机转速下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兼顾系统稳定性特征的直膨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图。研究结果显示,直膨空调系统在高压缩机转速及低风机转速情况下蒸发器过热度易发生振荡... 通过搭建变频直膨空调系统实验台,分析了直膨空调系统在变压缩机转速及风机转速下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兼顾系统稳定性特征的直膨空调系统运行特性图。研究结果显示,直膨空调系统在高压缩机转速及低风机转速情况下蒸发器过热度易发生振荡,引起系统失稳。进一步分析系统在不同过热度设定下的稳定性得出,可通过动态调整过热度设定的方式保证在不同变压缩机和风机转速下的稳定运行,为开发适用于变频直膨空调系统智能高效的过热度控制算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膨空调 稳定性 变频压缩机 过热度
下载PDF
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强化传热性能研究
9
作者 王天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2期246-251,共6页
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是制冷空调系统不断发展的方向。蒸发冷凝设备是一种高效、节水、节能的冷却换热设备。提出一种新型蒸发冷凝换热设备,该设备主要由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构成。对该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内制冷剂流动和换热过程进行... 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是制冷空调系统不断发展的方向。蒸发冷凝设备是一种高效、节水、节能的冷却换热设备。提出一种新型蒸发冷凝换热设备,该设备主要由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构成。对该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内制冷剂流动和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论表明,传统凹凸换热板的平均传热系数为1054W/(m^(2)·K),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的平均传热系数为1286W/(m^(2)·K),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相较于传统凹凸换热板传热能力提高约22%左右。与传统换热板相比,制冷剂在凹凸面蛇形流道换热板中换热更充分,能达到更好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节水 蒸发冷凝设备 传热
下载PDF
高层医药厂房冷冻水系统竖向分区探讨
10
作者 刘东原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5年第2期34-37,共4页
文章对高层医药厂房冷冻水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系统的设计策略做深入探讨。当制药设备用点的高差超过25m时,工艺冷冻水系统宜作竖向分区,以确保各工艺设备用点处的冷冻水压力维持在0.2~0.4MPa之间。空调冷冻水系统可不做竖向分区,... 文章对高层医药厂房冷冻水系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系统的设计策略做深入探讨。当制药设备用点的高差超过25m时,工艺冷冻水系统宜作竖向分区,以确保各工艺设备用点处的冷冻水压力维持在0.2~0.4MPa之间。空调冷冻水系统可不做竖向分区,冷水机房应优先布置在地面一层或地下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厂房 工业上楼 冷冻水 竖向分区
下载PDF
提取水凝固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火用]分析
11
作者 姜钊乐 张昌建 +1 位作者 杨国栋 彭磊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5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建立了提取水凝固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火用]分析模型,从流体换热的角度对系统各换热器进行[火用]分析,并通过具体实验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火用]效率与[火用]损失,结果表明:系统主要[火用]损失发生在相变换热器,[火用]损率为71.42%,同时... 建立了提取水凝固潜热的热泵供暖系统[火用]分析模型,从流体换热的角度对系统各换热器进行[火用]分析,并通过具体实验分析了系统各部件的[火用]效率与[火用]损失,结果表明:系统主要[火用]损失发生在相变换热器,[火用]损率为71.42%,同时其[火用]效率最低仅有1.13%,其次为热泵机组,[火用]损率为21.18%,增大冷凝器出水温度可提高系统[火用]效率,针对相变换热器与热泵机组提出了改进方法,指出了减少[火用]损失提高系统[火用]效率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固潜热 供暖系统 [火用]损率 [火用]分析
下载PDF
自动化立体库制冷系统防结露技术优化研究
12
作者 陈东伟 殷晴 王建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97-100,共4页
本文聚焦于自动化立体库制冷系统的结露问题,阐述了防结露技术的优化策略。通过对送风温湿度的精确调控、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优化通风换气系统、以及制冷系统运行策略的调整等措施,实现了对立体库内温湿度环境的调控。这些策略切... 本文聚焦于自动化立体库制冷系统的结露问题,阐述了防结露技术的优化策略。通过对送风温湿度的精确调控、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优化通风换气系统、以及制冷系统运行策略的调整等措施,实现了对立体库内温湿度环境的调控。这些策略切实降低了结露风险,提高了立体库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研究显示,采取以上措施解决自动化立体库制冷系统结露问题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立体库 制冷系统 防结露技术
下载PDF
冷剂式辐射供冷暖系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13
作者 覃朝真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5年第1期149-151,共3页
文章探讨了冷剂式辐射供冷暖系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旨在满足人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高要求。研究中优化系统如温度、制冷剂、除湿器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能效比,改善室内热舒适性,为冷剂式辐射供冷暖技术发展提... 文章探讨了冷剂式辐射供冷暖系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旨在满足人对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高要求。研究中优化系统如温度、制冷剂、除湿器等关键参数,并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能效比,改善室内热舒适性,为冷剂式辐射供冷暖技术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指导,实现节约能源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剂式 辐射供冷暖系统 技术开发
下载PDF
建筑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调度分析
14
作者 林宗殷 《智能城市》 2025年第3期112-114,共3页
文章针对建筑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调度进行分析,介绍了冰蓄冷空调系统模型,包括蓄冰槽模型、冷水机组系统和动态电价成本。为提升建筑冰蓄冷空调系统调度优化效果,引入IW-ABC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某建筑为例,对冰蓄冷空... 文章针对建筑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调度进行分析,介绍了冰蓄冷空调系统模型,包括蓄冰槽模型、冷水机组系统和动态电价成本。为提升建筑冰蓄冷空调系统调度优化效果,引入IW-ABC算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以某建筑为例,对冰蓄冷空调系统优化调度进行实例分析。经过优化后,调度情况与建筑冰蓄冷空调机组的运行习惯相符。同时,新的调度方案能够有效地适应不同负荷工况下的需求,且能够充分利用各机组的运行特点,实现最佳的运行效率。通过实际运行发现,调度优化后,系统在各种负荷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运行,并能够确保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为实际生产运营带来显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蓄冷空调 空调系统 优化调度
下载PDF
既有数据中心机房精细化节能调控技术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周金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4期148-152,共5页
文章以某数据中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节能技术的机房精细化节能调控方案,介绍了其整体架构,对各部分运行工况进行了分析,该方案在保证机房环境稳定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终端能耗,有效降低了整个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比(PUE)。
关键词 数据中心机房 精细化 节能调控技术
下载PDF
通信户外机柜用温控设备节能措施及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四齐 张毅 +4 位作者 白静 杨涵斐 许闯 关斯泽 范惠芳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104,共7页
针对目前通信户外机柜存在设备频繁高温报警、空调能耗过高等突出问题,提出以热管为主、空调为辅的温控系统方案,并开发样机,应用于郑州市逸泉小区三联柜移动通信基站。经全年实地测试表明,该温控设备调控机柜温度范围在10~38℃之间,完... 针对目前通信户外机柜存在设备频繁高温报警、空调能耗过高等突出问题,提出以热管为主、空调为辅的温控系统方案,并开发样机,应用于郑州市逸泉小区三联柜移动通信基站。经全年实地测试表明,该温控设备调控机柜温度范围在10~38℃之间,完全符合国家移动通信基站机柜温控要求,机柜内通信设备全年无高温报警,与原门载式空调相比,该温控设备在春夏秋冬各季节能率分别为68.2%,47.0%,64.7%,75.5%,全年节能率高达60.0%,节能效果十分显著。该研究成果对通信户外机柜温控节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机柜 空调 热管 节能
下载PDF
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国栋 张昌建 +3 位作者 罗景辉 彭磊 姜钊乐 李沛源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337-344,共8页
为解决河北农村建筑清洁供暖问题和太阳能利用具有不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4.453kWh,制热系数COP平均值3.41;夏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5.945... 为解决河北农村建筑清洁供暖问题和太阳能利用具有不稳定性问题,设计了太阳能PV/T+相变能与直蒸式水源热泵供热(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冬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4.453kWh,制热系数COP平均值3.41;夏季典型日系统发电量为5.945kWh,制冷系数EER平均值3.2;将发电量用于系统运行,制热系数COP为4.22,制冷系数EER为4.19,分别提高了23.75%和30.12%;夏季单纯PV/T太阳能电池发电量5.537kWh,本系统的发电量提高了7.37%。该系统经济效益高,运行稳定,是一种实现河北农村清洁供暖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PV/T 发电效率 直蒸式水源热泵 相变能 系统性能系数
下载PDF
海床砂土源热泵毛细管前端换热器换热性能研究
18
作者 徐光瑞 于慧俐 +1 位作者 王禹浩 胡松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15-123,共9页
海床砂土源热泵是典型的清洁能源供能系统之一。为探究其毛细管前端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换热器各个毛细管的数值传热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管席不同位置处毛细管出口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毛细管间距、埋深、管长对换热... 海床砂土源热泵是典型的清洁能源供能系统之一。为探究其毛细管前端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利用Matlab软件构建了换热器各个毛细管的数值传热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管席不同位置处毛细管出口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毛细管间距、埋深、管长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换热达到稳定时,管席顶部管和底部管的换热效果均优于中间各管的换热效果,并且毛细管间距、埋深和管长的增加有利于毛细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提升,毛细管间距从20 mm增大到60 mm时,冬夏季毛细管换热量分别增加了51.9%和17.8%,埋深从0.5 m增大到2.5 m时,冬夏季毛细管换热量分别增加了74.3%和53.9%,管长从0.5 m增大到3.0 m时,冬夏季换热量则均扩大了3.9倍。研究可为海床砂土源热泵前端换热器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床砂土源热泵 毛细管前端换热器 数值传热模型 换热性能
下载PDF
海底隧道渗流海水源热泵系统供冷实验研究
19
作者 董文杰 于慧俐 +3 位作者 王新杰 王禹浩 武迪 胡松涛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102-109,共8页
针对矿山法修建的排水型海底隧道存在大量渗流海水未经利用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将隧道渗流海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冷热源为隧道附近建筑供热、供冷的利用方案。在青岛市建造了海底隧道渗流海水热泵系统示范工程,通过对制冷季... 针对矿山法修建的排水型海底隧道存在大量渗流海水未经利用直接排放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提出将隧道渗流海水作为水源热泵系统冷热源为隧道附近建筑供热、供冷的利用方案。在青岛市建造了海底隧道渗流海水热泵系统示范工程,通过对制冷季运行工况的监测,分析了热泵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运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热泵运行期间,测试房间平均温度24.5℃,室内温度可以到达设计要求。热泵系统日平均耗电量为1466.3 kW·h,其中输配系统能耗占整个系统能耗的31%,制冷季热泵机组平均能效比(EER)为5.3,系统供能效果较好。本研究为渗流海水源热泵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热源形式 隧道渗水 海水源热泵系统 供冷实验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孙虎 王铭 +3 位作者 郭文 高远 王沣浩 蔡皖龙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1期1-5,共5页
对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三维全尺寸数值传热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极差法,分析了入口温度、岩土热导率、地温梯度、埋深以及支管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这5项因素对中深层U型地埋管... 对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三维全尺寸数值传热模型,通过正交试验极差法,分析了入口温度、岩土热导率、地温梯度、埋深以及支管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这5项因素对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显著性依次为:埋深、地温梯度、入口温度、岩土热导率、支管间距。埋深、地温梯度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近似于线性;岩土热导率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则接近于抛物线变化,随岩土热导率的增加,换热性能快速提升;当入口温度从15℃升高至20℃时,平均进出口温差迅速下降,换热量迅速减少,因此建议U型地埋管的入口温度应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深层U型地埋管换热器 数值模拟 换热性能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