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3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谈中国小城镇规划发展中的特色 被引量:50
1
作者 任世英 邵爱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5-47,共3页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本文从小城镇在我国城乡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多方位的分析,说明小城镇在规划发展中的特点,力求在规划中作到观念新、超点高、体系明、特色强,以达到符合实际、效益良好、...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本文从小城镇在我国城乡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进行多方位的分析,说明小城镇在规划发展中的特点,力求在规划中作到观念新、超点高、体系明、特色强,以达到符合实际、效益良好、适应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规划 城镇体系 共性 差异 特色 中国
下载PDF
精益求精返璞归真——周庄古镇保护规划 被引量:40
2
作者 阮仪三 邵甬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54-57,共4页
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地区掀起了乡镇企业的建设高潮,众多的古镇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加上人们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不足,使它们遭到建设性的破坏,许多古镇填了河、拆了桥,毁了古建,开... 自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江南地区掀起了乡镇企业的建设高潮,众多的古镇受到巨大的冲击,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加上人们对历史文化意义的认识不足,使它们遭到建设性的破坏,许多古镇填了河、拆了桥,毁了古建,开了马路,造了高楼,形成了百镇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镇 周庄古镇 保护规划 江南地区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探论 被引量:54
3
作者 石忆邵 何书金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38,共3页
本文简要讨论了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目标、动力、标志和核心,提出了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目标 动力 标志
下载PDF
上海郊区乡村-城市转型与协调发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刘君德 彭再德 徐前勇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4-46,共3页
本文根据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乡村城市转型的一般理论,对上海大都市郊区乡村城市转型特征、动力机制以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纳和论证,并就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乡村城市化 乡村-城市转型 土地股分制 上海
下载PDF
乡村规划、建筑与大地景观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竹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乡愁”与“乡建”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伴随而来的是诸如“旧时”、“乡土”、“民俗”、“传统”、“风貌”等语汇。在乡村逐渐成为一种消费需求的今天,生态景观恢复,地方产业再造,风土民俗延续等作为实现其特征的基本立足点,客... “乡愁”与“乡建”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伴随而来的是诸如“旧时”、“乡土”、“民俗”、“传统”、“风貌”等语汇。在乡村逐渐成为一种消费需求的今天,生态景观恢复,地方产业再造,风土民俗延续等作为实现其特征的基本立足点,客观上表达了人们对乡建的愿望。但一些看似“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很多时候或变成一种宏大叙事的被动应对,或成为一种个人情怀的自我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大地景观 建筑 消费需求 景观恢复 民俗 风貌
下载PDF
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平灾结合视点——以唐山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春 李云 周舸 《城市建筑》 2009年第8期104-106,共3页
本文以唐山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为例,从"平灾结合"视点出发阐释公共开放空间系统规划的几个关键性内容,以期对四川陇南等地区的灾后重建有一定启示作用。
关键词 唐山 公共开放空间 平灾结合 指标体系 规划布局 实施管理
下载PDF
灾后重建中村庄规划设计方法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科 《小城镇建设》 2009年第9期45-48,共4页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四川灾区面临着严峻紧迫的灾后重建形势,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房倒塌,如何因地制宜迅速编制灾后村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规划院在对口支援绵竹市过程中参与编制了东北镇众多村庄规划的任务,并立足当...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四川灾区面临着严峻紧迫的灾后重建形势,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农房倒塌,如何因地制宜迅速编制灾后村庄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规划院在对口支援绵竹市过程中参与编制了东北镇众多村庄规划的任务,并立足当地特色进行了有重点的设计方法探索,及时有效地指导了当地的恢复重建工作。本文通过对四川农村的特色分析研究,指出村庄规划必须坚持五大原则,并以实例探讨了规划设计的重点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规划 设计方法 灾后重建 农村地区 重建工作 对口支援 大地震 绵竹市
下载PDF
服务灾后重建 坚持科学发展——什邡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被引量:1
8
作者 路林 魏保义 +3 位作者 徐彦峰 何闽 邢宗海 张鸣 《北京规划建设》 2008年第6期33-36,共4页
什邡城区位于什邡市域南部(图1),现状建成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设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2万人。《什邡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北京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口援... 什邡城区位于什邡市域南部(图1),现状建成区面积约9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人,规划到2020年城市建设区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22万人。《什邡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北京对口支援什邡市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对口援建规划工作的特点和需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什邡城区“控规”编制任务,我们坚持在工作方法上积极协调、有力推动,在规划内容上服务灾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详细规划 灾后重建 城区 科学发展 服务 人口规模 规划工作 城市建设
下载PDF
基于数字化技术与装配式生产的乡村建筑风貌规划管理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曼曼 路旭 《中国名城》 2021年第2期31-37,共7页
近年来中国农村住宅的装配化比例快速增加,新型建筑材料和建设模式对传统乡村景观形成了较大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对乡村建筑风貌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基于对现状情况的深入调研,总结影响当今乡村建筑风貌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建筑数字... 近年来中国农村住宅的装配化比例快速增加,新型建筑材料和建设模式对传统乡村景观形成了较大影响。以东北地区为例,对乡村建筑风貌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基于对现状情况的深入调研,总结影响当今乡村建筑风貌的关键性问题,并结合建筑数字化技术,从规划与管理的角度提出乡村建筑风貌解决策略。认为东北地区近年乡村住宅建设技术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并且伴随乡村建筑风貌的美学价值退化;依托传统的乡村规划方法难以真正实现美丽乡村风貌的延续,对美丽乡村建筑风貌的规划与管理应该建立在建筑形态数据库、装配式建筑生产标准和村庄景观规划导则等新技术的基础之上,数字名城技术为应对新型建筑技术对中国广大农村景观的冲击性影响提供了契机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乡村 装配式建筑 村庄规划 数字名城
下载PDF
村镇规划中的生态设计观 被引量:5
10
作者 冷红 金虹 袁青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村镇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等。本文认为应在村镇规划的各阶段中融入生态设计观,强调以生态的原则指导村镇规划与设计,推动村镇的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村镇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占用耕地、污染环境等。本文认为应在村镇规划的各阶段中融入生态设计观,强调以生态的原则指导村镇规划与设计,推动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规划 生态设计观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因地制宜——特色村镇建设的生态智慧之本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云才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4期132-132,共1页
村镇的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但从现有的发展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其关键的问题在于不符合当地的发展道路.从长期生态规划设计的实践来看,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搞清楚这样的问题:生态规划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村镇的发展是我国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但从现有的发展来看并不能令人满意,其关键的问题在于不符合当地的发展道路.从长期生态规划设计的实践来看,导致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搞清楚这样的问题:生态规划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在生态实践中将生态智慧的道与术融合为一体的根本是什么?人们往往坐而论道,但单纯的道是空洞的,单纯的术也是没有依据的.在生态实践中,从来就没有将道与术分开的成功案例,每一个看似术的层面都蕴含了更深刻的智慧之道.因地制宜(蕴含了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和因事制宜)恰恰是融道术为一体的生态实践智慧的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村镇建设 生态规划设计 乡村建设 层面
下载PDF
关于开展市(县)域规划的若干问题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晏群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5-27,共3页
市(县)域规划是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开展的一项工作。本文作者就市(县)域规划工作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诸如规划内涵、规划范围、市(县)域规划与专业规划、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分析、规划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等基本概念与规... 市(县)域规划是近几年在国内逐渐开展的一项工作。本文作者就市(县)域规划工作过程中的若干问题,诸如规划内涵、规划范围、市(县)域规划与专业规划、规划中的社会经济分析、规划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规划中的定性定量分析等基本概念与规划方法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规划 生态环境
下载PDF
重庆市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德生 易元钊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49-54,共6页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从区域的角度着手,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其次小城镇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第三小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城镇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第四还要依靠科学技术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 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首先从区域的角度着手,建立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其次小城镇应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第三小城镇建设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城镇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第四还要依靠科学技术改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小城镇的环境保护,对城镇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小城镇 重庆
下载PDF
沈阳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鹤鹏 盛晓雪 李晓宇 《城市建筑》 2016年第24期18-18,20,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工作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导向文件。其中,“村镇规划与建设”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辽宁省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及《沈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1...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工作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政策导向文件。其中,“村镇规划与建设”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辽宁省在《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及《沈阳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2015—2020年)》中,都提出了促进重点镇和特色镇发展的思路与策略。本文借鉴了四川、浙江、贵州、广东四个地区的发展经验,总结了特色小镇在禀赋、政策、人才、土地、资本五方面的发展优势。然后从沈阳市自身情况出发,提出了特色小镇的规划策略及沈阳市建设特色小镇的实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旅游发展 三规合一 实施机制 经济发展
下载PDF
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调控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继瑞 《城市开发》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4-36,共3页
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调控的思考●杨继瑞我国城市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并举的道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但是,如何解决好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上的矛盾,克服小城镇建设用地上的粗放性弊端,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 加强小城镇建设用地调控的思考●杨继瑞我国城市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并举的道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但是,如何解决好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上的矛盾,克服小城镇建设用地上的粗放性弊端,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一、小城镇:建设用地上的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镇 用地调控 村镇规划
下载PDF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健 任迎 《中华建设》 2016年第8期96-97,共2页
美丽乡村是当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当前村庄规划改造面临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本文以分析当下部分古城古村落的建筑发展现状,借鉴分析相对完善的村落保护和发展案例,从表现手法、改... 美丽乡村是当前“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乡村规划建设探索的方向和目标。当前村庄规划改造面临担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本文以分析当下部分古城古村落的建筑发展现状,借鉴分析相对完善的村落保护和发展案例,从表现手法、改造理念上吸取先进的发展方式,并应用到实际项目和村镇改造中,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前提下,延续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生命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历史建筑 古城保护 乡村景观 历史古城 建筑形态 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规划 平遥古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北京市郊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敬学 张扬 《中国农村科技》 2008年第8期58-60,共3页
随着北京市郊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效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实施旧村改造成为实现首都农村现代化、推进郊区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4月11日,市政府正式出台《北京市远郊区旧村改造试点指导意... 随着北京市郊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效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实施旧村改造成为实现首都农村现代化、推进郊区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4月11日,市政府正式出台《北京市远郊区旧村改造试点指导意见》,把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新与改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随后,确定了13个远郊区农村作为第一批改造试点。2008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强调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建设 北京市郊区 郊区农村 旧村改造 城市化进程 农村现代化 郊区城市化 经济社会
下载PDF
灾后重建要贯彻《物权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雷士国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8年第9期121-122,共2页
5.12四川汶川地震后,成都都江堰市有80%以上的房屋倒塌、毁损、灭失或成为危房,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毁灭性的损失。为妥善做好灾后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居住困难,成都市人民政府在震后第九天,紧急制定了成府发[2008]3... 5.12四川汶川地震后,成都都江堰市有80%以上的房屋倒塌、毁损、灭失或成为危房,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毁灭性的损失。为妥善做好灾后救助工作,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居住困难,成都市人民政府在震后第九天,紧急制定了成府发[2008]38号文件,即《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都江堰市城镇居民住房灾难救助安置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救助意见》),5月23日对外公布。《救助意见》政策的核心是,政府将对房屋受毁的城镇居民提供70m^2的房屋,而接受救助者要“对价”放弃原有的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救助意见》出台后,引起了物权争议等风波。为了明辩法理,有必要说清以下三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物权法 房屋倒塌 人民政府 都江堰市 城镇居民 土地使用权 成都市
下载PDF
灾后重建中的矛盾和冲突及其化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钱宁 《中国减灾》 2010年第10期30-31,共2页
灾后恢复重建所面对的不仅是居民住房、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还有灾区的社区、家庭和个人生活的重建。这项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多,持续时间长,需要引入多方力量帮助灾区群众改善自然环境、医治心理创伤,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经济生产,协调社会... 灾后恢复重建所面对的不仅是居民住房、生命线工程的建设,还有灾区的社区、家庭和个人生活的重建。这项系统工程,涵盖内容多,持续时间长,需要引入多方力量帮助灾区群众改善自然环境、医治心理创伤,修复基础设施、恢复经济生产,协调社会关系、重建社区秩序。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服务工作,以提供服务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社区和居民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将灾害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灾后社区重建管理中,对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后重建 生命线工程 居民住房 恢复重建 系统工程 持续时间 自然环境 灾区
下载PDF
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写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绍史 《资源导刊》 2010年第6期4-5,共2页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大地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并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既希望借此表达我们对大地... 土生万物,地发千祥。大地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深切地感念土地。把今年全国"土地日"主题确定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并隆重举行系列纪念活动,既希望借此表达我们对大地母亲的殷殷情怀,也希望进一步唤醒我们的土地意识,把握好形势和要求,倍加珍惜土地,倍加节约土地,集约利用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约土地 集约利用 经济发展 用地 纪念活动 母亲 大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