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3,4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对策及实践——建筑及用地再利用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郝之颖 《中国名城》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建筑和用地,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重要对象和核心资源,其再利用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更新实施的关键对策和重要途径,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保护、活化传承、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建筑和用地再利用的研究大量基于定性分析,定量评... 建筑和用地,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重要对象和核心资源,其再利用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更新实施的关键对策和重要途径,对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保护、活化传承、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但对于建筑和用地再利用的研究大量基于定性分析,定量评估研究较少,科学性不强,落地实施困难。因此要分析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城市更新的关系、街区更新突出问题、更新方法的特殊性,聚焦建筑再利用和用地功能置换两个要素的可行性定量评估和潜力识别,从方法论上探索街区品质提升的实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保护性更新 建筑再利用 用地置换 可行性评估
下载PDF
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探讨
2
作者 陈烨 郑德高 罗彦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3-121,共9页
省级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综合性规划、寻求多目标平衡的系统性规划、引导全域有序布局的空间性规划。梳理省级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的内涵及作用,结合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实践,提出根... 省级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综合性规划、寻求多目标平衡的系统性规划、引导全域有序布局的空间性规划。梳理省级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的内涵及作用,结合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编制实践,提出根据省情特点和承担的国家安全与发展责任,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严守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4类安全底线;以“四化同步”发展为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交通区位、科教资源等比较优势,完善要素支撑体系;绘制规划“一张蓝图”,实现空间有序布局;建立“两张清单”,实现规划有效考核等。以综合性规划为引领,探索加强省级规划统筹的方法,为提高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综合治理 统筹发展规划 流域规划 省域治理 湖北省
下载PDF
黄河流域(山东段)工业用地错配时空格局与应对策略
3
作者 倪剑波 郭鑫 +2 位作者 高瑞 林伟鹏 刘兆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以黄河流域(山东段)9个设区市所辖7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利用2011—2020年山东省供地信息库中的工业用地供应数据,以及同期工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黄河流域(山东段)工业用地供应与工业利润总额时空变化特征,通过空间错配指数分析工业用地... 以黄河流域(山东段)9个设区市所辖7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利用2011—2020年山东省供地信息库中的工业用地供应数据,以及同期工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黄河流域(山东段)工业用地供应与工业利润总额时空变化特征,通过空间错配指数分析工业用地错配时空格局,并从科学配置、存量挖潜、提质增效和层级协同4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研究对于实现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与聚集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山东段 工业用地 空间错配 土地配置
下载PDF
长三角先发地区小城镇科创空间布局研究——以昆山市周市镇为例
4
作者 丁琳 曹华娟 +1 位作者 周麟 王振宇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作为制造业优势地区,其小城镇依托科创空间进行产业转型的诉求较为迫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区域合作与城镇能级的考虑,提出小城镇科创功能主导模式,并构建了小城镇以技术研发... 在我国高质量发展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作为制造业优势地区,其小城镇依托科创空间进行产业转型的诉求较为迫切。基于长三角一体化背景区域合作与城镇能级的考虑,提出小城镇科创功能主导模式,并构建了小城镇以技术研发创新系统为核心、技术服务创新系统为辅助、城市环境系统为支撑的三级科创功能体系。以江苏省昆山市周市镇为例,探索在技术主导型科创模式的引导下,以存量产业载体绘制科创空间资源“底图”支撑科创空间布局的技术方法,最后提出科创空间规划实施保障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空间 产业转型 存量利用
下载PDF
城市空地更新为绿色基础设施的潜力评估
5
作者 陆明 金美岑 张岩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8,共8页
【目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更新是解决收缩城市空地问题的有效手段,对城市生态系统有功能融合与结构调整的作用。【方法】从功能与结构视角,评估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心城区空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和景观连通性,... 【目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 GI)更新是解决收缩城市空地问题的有效手段,对城市生态系统有功能融合与结构调整的作用。【方法】从功能与结构视角,评估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心城区空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和景观连通性,通过多因子叠加分析法评估城市空地更新为GI的潜力。【结果】鹤岗市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较强的空地占比26.47%,景观连通性较强的空地占比16.26%,整体更新潜力不高,具有较高更新潜力的空地仅占22.19%,主要为面积较大的空地。【结论】通过构建城市空地更新为GI的潜力评估体系,提出了增加式、合并式、插入式与预留式空地更新模式,以及收缩城市空置用地更新的针对性规划策略,可为收缩城市空地再利用的规划实践与GI格局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城市空地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 景观连通性 鹤岗市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热风险感知与住区居民体力活动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董慰 姜润声 +1 位作者 董禹 裴溟涵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目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体力活动不仅受到客观建成环境与真实热风险影响,也受到主观心理感知影响。分析住区居民的热风险感知(heat risk perception,HRP)与体力活动的关系,为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实证基础。... 【目的】气候变化背景下,体力活动不仅受到客观建成环境与真实热风险影响,也受到主观心理感知影响。分析住区居民的热风险感知(heat risk perception,HRP)与体力活动的关系,为应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提供实证基础。【方法】以哈尔滨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分层回归的方法,揭示了“恐惧”“态度”和“适应”3个维度上的HRP水平与体力活动水平分别在不同局地气候分区(local climate zone,LCZ)类型的住区中的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HRP与体力活动相关,其中恐惧和态度感知减少了体力活动,适应则增加了体力活动;HRP能够显著提高住区建成环境与体力活动模型的准确性,开放型中层住区居民具有最低的恐惧和态度感知水平,以及最高的适应感知水平和体力活动水平。【结论】从风险感知视角揭示了气候变化和建成环境对居民健康的间接影响,为城市气候安全治理和健康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建成环境 体力活动 热风险感知 哈尔滨
下载PDF
众源地理信息支持下的建成环境与户外慢跑关联交互
7
作者 杨伟 胡洁 刘勇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2,共9页
【目的】户外健身慢跑已成为城市居民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探析城市建成环境与户外慢跑行为的关联交互,旨在为建立友好型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慢跑GPS轨迹、街景图片等众源地理大数据,在城市尺度测度户外慢跑行为和... 【目的】户外健身慢跑已成为城市居民提升健康水平的重要方式。探析城市建成环境与户外慢跑行为的关联交互,旨在为建立友好型人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慢跑GPS轨迹、街景图片等众源地理大数据,在城市尺度测度户外慢跑行为和城市建成环境特征。采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究成都市主城区建成环境与慢跑行为的关联交互影响及其时空差异性。【结果】人口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公交站密度是户外慢跑空间分布的核心作用因子。建成环境因子两两交互后对慢跑流量的解释力均大于单因子,其中,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二者的交互在50%程度上解释了慢跑活动的空间分异。部分环境因子对慢跑流量的交互影响会随着时间和土地利用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混合度与其他建成环境因子呈现协同增强的交互影响,且核心交互因子对慢跑的解释力大小具有时空变化性。【结论】众源地理信息为大范围、低成本的感知测度人类行为和城市环境提供了新手段。系统解析建成环境对户外慢跑的关联交互影响,可为健康导向的城市设计提供决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慢跑 众源地理信息 GPS轨迹 地理探测器 关联交互影响
下载PDF
智慧社区人本化转型的行动框架与策略--基于“人-技术-空间-平台”四维互嵌视角
8
作者 王江 王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智慧社区作为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及我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和治理模式的人本化转型,对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促进城镇空间人性化设计、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资料、政策法规和... 智慧社区作为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及我国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其建设和治理模式的人本化转型,对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促进城镇空间人性化设计、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文献资料、政策法规和城镇发展状况,梳理智慧社区建设发展演进脉络,厘清影响智慧社区人本化转型的“人”“技术”“空间”“平台”等4种因素,从参与主体、技术支撑、空间载体、治理平台等4个维度构建智慧社区人本化转型的理论框架,以期为我国智慧社区高质量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社区 人本化 技术 空间 平台 转型
下载PDF
街道的空间整合度与风场耦合性及其优化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9
作者 尹杰 陈林 +2 位作者 宋斯琦 许华华 向澄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为研究街道形态影响行人的步行可达性和通风效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与空间句法Depth map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街道形态风场特征与空间整合度的耦合性关系,总结耦合性规律,得到结论:(1)中间左右错位式的通风效果最明显,但是整... 为研究街道形态影响行人的步行可达性和通风效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与空间句法Depth map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探究街道形态风场特征与空间整合度的耦合性关系,总结耦合性规律,得到结论:(1)中间左右错位式的通风效果最明显,但是整合度明显低于前后对齐并列式;(2)建筑前后错接式的通风效果最明显,但是整合度最低;(3)建筑前后错位式的整合度最高,显著高于前后对齐并列式,但是通风效果最差;(4)长街道界面的通风效果较好,但是整合度最低,短街道界面的整合度最高。通过优化街道空间形态,调整建筑形态、建筑布局、沿街界面等措施,使街道活跃度和通风风场相叠合,为行人的步行环境创造良好的通风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空间整合度 空间优化
下载PDF
基于租差理论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与规划对策——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10
作者 萧敬豪 吴婕 +2 位作者 费凡 陈俊仲 陈惠斐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02,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在活跃的村镇工业化推动下实现了经济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带来趋向破碎化的城市生态空间。引入租差理论,以利益驱动为分析基础,从政府管控、经济发展、自然环境3方面,构建“政府力—市场力—自然力”的城市生态空间演变动力分析模型,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1)2010—2020年间佛山市南海区生态空间演变中,政府力是城市生态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2)生态用地租金普遍较低,市场力对城市生态空间的影响尚不充分,仅通过土地租金推动生态空间实施难度较大。最后提出规划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成本的生态空间网络;二是建立以降低其他用途与生态用途的租差为导向的保护与修复配套政策,引导低效建设用地通过生态修复、拆旧复绿向生态空间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租差 城市生态空间 演变动力 规划对策
下载PDF
基于健康理念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优化
11
作者 顾浩 王兰 +2 位作者 张钰彤 王建勋 李金涛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分析国内外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基于健康理念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优化技术思路,并以《杭州市绿道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为例,针对其总则与术语等一般规定、绿道分级分类、绿道选线、绿道构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基于研究循证,从健康... 分析国内外绿道规划设计导则,提出基于健康理念的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优化技术思路,并以《杭州市绿道系统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为例,针对其总则与术语等一般规定、绿道分级分类、绿道选线、绿道构成系统4个方面的内容,基于研究循证,从健康风险控制与健康效用促进两个方面提出增补内容,从而明确健康理念融入绿道规划与设计的具体条款,以期进一步有效发挥绿道的健康促进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道 规划设计导则 健康城市规划 循证规划
下载PDF
“多层一体”的绿色低碳“规建治”路径——以广州南沙区为例
12
作者 王昆 谭静 +2 位作者 孟惟 徐夏晗 刁彩虹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以广州南沙区为例,讨论多层次、一体化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治理技术路径。首先,梳理国家政策对城区、街区、社区、建筑等不同层次的空间在绿色低碳建设的要求,以及国内不同地区的绿色低碳建设实践经验和当前面临的重点问题。其次,立足不同... 以广州南沙区为例,讨论多层次、一体化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治理技术路径。首先,梳理国家政策对城区、街区、社区、建筑等不同层次的空间在绿色低碳建设的要求,以及国内不同地区的绿色低碳建设实践经验和当前面临的重点问题。其次,立足不同空间层次的作用,提出“城区层面查找短板问题—街区层面注重规划引领—社区层面完善精细治理—建筑层面体现技术应用”的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技术路径,明确各空间层面的工作重点。最后,总结广州南沙区在城区层面(南沙全区)通过城市体检查找绿色低碳短板,在街区层面(庆盛枢纽片区)通过绿色低碳创建工作明确因地制宜的规划引领策略,在社区层面(港式社区)面向人群使用特点总结绿色低碳的建造技术要点,在建筑层面(青年公寓)归纳绿色低碳的建造要点,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绿色低碳规划建设提供思路和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施策 空间层次 绿色低碳 规划建设治理 技术路径
下载PDF
供需视角下雨洪调节关键区识别及规划策略研究
13
作者 周燕 祁梦园 +3 位作者 邱孝高 禹佳宁 曹贝 罗巧灵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1,共10页
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对识别易涝区域、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雨洪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多从供给或需求单一角度聚焦中心城区雨洪调节能力,而全域尺度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实证研究较少,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和影... 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对识别易涝区域、合理配置自然资源、优化雨洪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研究多从供给或需求单一角度聚焦中心城区雨洪调节能力,而全域尺度雨洪调节服务供需测度实证研究较少,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供需平衡的关键驱动因子有待探究。以湖北省通城县为例,通过SCS-CN模型量化县域生态空间雨洪调节服务供给能力,利用洪水脆弱性指数评估社会经济对雨洪调节服务的需求水平,进而识别县域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分布特征及失衡关键区域;结合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析和冗余分析,探究影响供需失衡的关键因子,并考虑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面积对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的影响,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尺度构建雨洪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县域内雨洪调节服务供需空间存在显著的分异情况,因此需要从整体角度构建和优化雨洪安全格局;②中心建成区是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最严重的区域,需要采取雨洪安全管控和修复措施;③县域内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的关键影响因子是人口密度,与雨洪灾害风险等级呈负相关。研究成果可为识别雨洪调节服务供需失衡区域以及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多尺度雨洪安全格局提供量化支持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调节服务 供需测度 供需错配 国土空间规划 海绵城市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下的乡村国土空间数字治理技术体系构建
14
作者 周素红 吴帅霖 +1 位作者 林元城 杨忍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数字技术向乡村地域延伸与渗透,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组织方式及结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的对象、主体、技术都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发生了转变。在梳理数字技术介入下乡村发展转型的物质空间特征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数... 数字技术向乡村地域延伸与渗透,深刻影响着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组织方式及结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的对象、主体、技术都在数字技术的介入下发生了转变。在梳理数字技术介入下乡村发展转型的物质空间特征及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数字化转型下的乡村国土空间治理主体关系,从乡村数字治理的空间底座框架及其关键技术体系两个方面构建了基于乡村多主体协同治理的国土空间数字治理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乡村国土空间 数字治理
下载PDF
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加强城市风貌管控
15
作者 魏钢 朱子瑜 袁海琴 《城市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央对城市风貌及城市设计持续关注,城市风貌的塑造和管控成为重要议题。文章在对风貌工作的趋势要求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山水格局、历史文脉、公共空间、建筑表现共同构成风貌感知要素的问题,通过... 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央对城市风貌及城市设计持续关注,城市风貌的塑造和管控成为重要议题。文章在对风貌工作的趋势要求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山水格局、历史文脉、公共空间、建筑表现共同构成风貌感知要素的问题,通过景观可视、特色可辨、文脉可延、路径可游、建筑可读五个方面的途径来感知城市风貌。在把握城市风貌塑造和生成的特性及其规律的基础上,文章形成了“明确城市风貌定位–强化分区特色主题–细化引导风貌要素”的城市风貌塑造和管控方法,并提出了面向城市风貌塑造和管控,发挥城市设计优势,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风貌塑造 风貌管控
下载PDF
“生态+康养”引领下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提升设计研究
16
作者 方美清 王明艳 +2 位作者 王晶晶 徐红 孙璐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期12-17,27,共7页
城区滨水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提升设计是推进城市更新的关键举措。文章通过对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现状分析,依托“生态+康养”的引领,提出城区滨水景观的整体推进、生态优先、人文关怀、特色彰显等设计原则,并... 城区滨水景观是城市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提升设计是推进城市更新的关键举措。文章通过对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现状分析,依托“生态+康养”的引领,提出城区滨水景观的整体推进、生态优先、人文关怀、特色彰显等设计原则,并从规划、功能、空间、植物、文化、设施等方面提出超前统筹、综合升级、多元再生、增绿添彩、融合传承、完善服务的提升设计策略,旨在促进盐城市城区滨水景观的更新改造,助力盐城市的生态发展和形象提升,且为其他城区滨水景观的更新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区滨水景观 景观设计 生态 康养 盐城市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活力分布特征及空间治理策略——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
17
作者 魏宗财 黄伟超 +3 位作者 王世福 唐琦婧 黄峻 黄绍琪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146-158,164,共14页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 提升城市活力的空间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人群—环境”城市活力模型,运用多源数据测度城市活力系统中人群与环境活力的协调程度。研究发现,广州中心城区正面临边缘地段城市活力较低且功能组成较为单一、城市“人群—环境”活力耦合协调度有待提升的问题。基于此,从公共空间营造、边缘地段产业空间活化、完善多层级治理渠道、促进公众参与四个维度针对性地提出面向活力全球城市的广州城市空间治理策略,为建设和提升活力广州提供思路,也为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空间治理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力 空间治理 活力城市 广州
下载PDF
基于准自然实验方法的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研究
18
作者 谢波 谭徐媛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5,共7页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 【目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影响居民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城市绿道建设已被认为是有效的绿色空间干预措施之一,探究城市绿道与居民心理健康的因果机制,对于优化绿色空间规划布局、提升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运用准自然实验方法,以体力活动变化量、生理健康变化量、情绪状况变化量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城市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因果机制。【结果】1)绿道暴露可直接显著影响居民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通过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身体质量指数(BMI)变化量两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2)绿道暴露仅能直接影响女性群体的心理健康得分变化量;并通过BMI变化量间接作用于女性心理健康,通过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变化量和身体健康得分变化量作用于男性心理健康。【结论】揭示了绿道暴露与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多路径因果机制以及男性和女性群体中存在作用路径和中介变量的差异。未来可通过优化绿道可达性、差异化配套绿道公共服务设施等健康导向的绿道规划措施,促进居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绿色空间 城市绿道 绿色暴露 心理健康 准自然实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下载PDF
中国城市设计的治理转向
19
作者 王世福 梁潇亓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4,112,共8页
梳理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脉络,剖析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特征,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议题。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的总体发展呈现“理论本土化和制度体系化不足,且滞后于地方城市设计实践”特征。当前,响应中国... 梳理国内外城市设计理论及实践的发展脉络,剖析中国城市设计发展特征,重新审视“什么是好的城市设计”议题。发现,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设计的总体发展呈现“理论本土化和制度体系化不足,且滞后于地方城市设计实践”特征。当前,响应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新需求及国家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中国城市设计已经出现技术性、制度性实践基础上更加重视社会性过程的治理转向,理论视角下更加关注城市设计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实践方面则出现了多类型的伴随式城市设计服务创新。本文指出中国城市设计的治理转向有助于彰显城市设计的社会性,理解“好的城市设计”是包含好的城市设计方案、好的城市设计管控和好的城市设计实施的系统性城市空间治理实践,将对中国式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设计治理 社会性 城市设计实施管理 美丽城市
下载PDF
基于NSGA-Ⅱ算法的绿色基础设施多目标空间优化
20
作者 刘颂 董宇翔 +1 位作者 裴新生 王颖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3,共9页
【目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的重要载体,而GI所能供给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导致GI的规划决策难以同时最大化多项服务供给。旨在以多项生态系统服务... 【目的】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是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保护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的重要载体,而GI所能供给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权衡关系导致GI的规划决策难以同时最大化多项服务供给。旨在以多项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协同增益为目标构建一个辅助GI规划决策的多目标空间优化模型。【方法】基于NSGA-Ⅱ算法,以InVEST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在Python开发了协同生境质量服务、作物生产服务、雨洪削减服务3项主导生态系统服务的GI布局优化模型,并在安徽省芜湖市中心城区进行了应用。【结果】优化模型共获取50个末代帕累托最优GI布局,据此遴选出不同服务偏好下的GI布局方案,各方案相应服务供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生境质量目标偏好方案的全局平均生境质量指数从现状方案的0.2988提升至0.3115;雨洪削减服务目标偏好方案的径流滞蓄量从70189.34 mm/a提升至71673.20 mm/a;作物生产目标偏好方案将作物生产总价值量从464169.51万元提升至464582.90万元;折衷方案的雨洪削减服务供给能力和生境质量服务供给能力优于现状方案,其径流滞蓄量和生境质量指数分别达到71658.67 mm/a和0.2993,而在作物生产服务供给能力上并没有实现对现状方案的提升。根据优化结果分析了GI供给的各项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归纳了在各种服务偏好下和协同多项服务时的GI空间布局特征。【结论】多目标优化算法为辅助协同多项生态系统服务的GI布局决策、探索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明确不同服务目标导向下的GI空间规划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为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采用模型算法辅助生态空间及GI规划的实践提供了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布局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多目标空间优化 NSGA-Ⅱ算法 InVEST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