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疗愈体系的当代发展及公共健康服务潜力
1
作者 薛滨夏 李同予 姜博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38,共16页
【目的】探讨自然疗愈(nature-based intervention,NBI)体系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在公共健康服务方面的应用潜力并提出未来展望。【方法】通过对自然疗愈蕴含的人类思想脉络和历史发展的梳理,界定自发的疗愈行为与专业化的自然疗... 【目的】探讨自然疗愈(nature-based intervention,NBI)体系作为现代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在公共健康服务方面的应用潜力并提出未来展望。【方法】通过对自然疗愈蕴含的人类思想脉络和历史发展的梳理,界定自发的疗愈行为与专业化的自然疗法(nature-based therapy,NBT)的界限,揭示自然疗愈体系由民间自发的、依靠自然医学的疗愈方法,演化成为现代专业化、系统化医疗技术辅助手段的社会动因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归纳不同国家医疗照护机构中自然疗愈体系的分布与特点。【结果】结合欧美国家自然疗愈重要理论模型,进一步解析自然疗愈作用机制和广泛的健康效能,以及实施场所和服务人群。从历史演变及当代发展趋势来看,自然疗愈体系源自朴素的自然医学和民间传统,有着广泛的社会实施基础,在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中,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天然的“平医”结合的良好背景。【结论】自然疗愈体系充分地利用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同一性和基因同源性,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均获得了人类的青睐,成为一种低成本、高产出且科学便捷的疾病恢复和健康促进手段。基于循证研究,建立科学的分类、分级体系,形成完善的园艺实操模块和干预流程,自然疗愈将具有巨大的优势,有望成为人类未来潜在的非药物治疗或替代医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疗愈体系 园艺疗法 历史脉络 公共健康 服务潜力
下载PDF
风景园林策划——一种探究设计依据的途径
2
作者 林广思 罗越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目的】在当前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流程中,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更多地依赖从业者的经验而非可靠的证据,设计依据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把控。风景园林策划(landscape 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是研究设计依据形成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但当前... 【目的】在当前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流程中,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更多地依赖从业者的经验而非可靠的证据,设计依据的科学性、合理性难以把控。风景园林策划(landscape 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是研究设计依据形成过程的理论和方法,但当前风景园林策划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方法/过程】首先,通过追溯和比较分析策划在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过程,对比设计策划在实践活动中所处的时序位置及内涵、目的等方面;其次,归纳开展科学研究的流程与层级,并应用至风景园林策划中,提出风景园林策划研究框架。【结果/结论】风景园林策划具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内涵与定义,本质属性是导向设计科学决策的循证科学;风景园林策划的研究框架包含认识论与理论视角、策划方法论、策划程序、策划方法、策划技术5个部分。其中,策划方法论是开展策划所需的一套完整的行动计划,作为多种方法的系统化集合,统领策划程序、策划方法、策划技术3个方面,是当前风景园林策划领域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策划 风景园林策划 建筑策划 城市设计策划 循证设计 设计任务书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长江文化的景观形象感知研究——以长江中下游若干滨江历史公园为考察对象
3
作者 方程 张宇昊 +1 位作者 许丹莹 陈慕竹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46,共8页
长江滨江岸线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长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长江中下游4个城市的8个滨江历史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资源类型对社交媒体数据中长江文化形象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长江自然景观形象... 长江滨江岸线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长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以长江中下游4个城市的8个滨江历史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风景资源类型对社交媒体数据中长江文化形象感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长江自然景观形象感知充分,但多停留在认知形象层面,缺少情感形象层面感受;游客对长江文化的多样性感知不足,对其深层次的感知较弱;公园内除了被大家广泛接受的文化,还有许多被忽视的文化价值有待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文化 滨江历史公园 社交媒体数据 形象感知
下载PDF
时光流转中的景园奥秘——基于时间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策略研究
4
作者 梁铮 余俊 邹卫妍 《城市建筑》 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时光流转,给园林带来了流动的、变化的景观空间、意境氛围和体验感受,为园林景观注入了生命力。因此,理解和灵活运用时间要素,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时间变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基于时... 时光流转,给园林带来了流动的、变化的景观空间、意境氛围和体验感受,为园林景观注入了生命力。因此,理解和灵活运用时间要素,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时间变化对园林景观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基于时间性的园林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处理时间维度提供借鉴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要素 流动 园林景观设计 策略研究
下载PDF
色彩搭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5
作者 梁铮 《上海包装》 2024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色彩搭配不仅关乎审美体验,还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分析色彩搭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园林景观的色彩表现力和整体效果,为城市居民创造...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色彩搭配不仅关乎审美体验,还对人们的心理和情感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分析色彩搭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多种应用,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园林景观的色彩表现力和整体效果,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宜人的生活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搭配 园林景观设计 审美体验
下载PDF
OBE+CDIO理念的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
6
作者 李英杰 岳永杰 +2 位作者 赵红霞 胡晓龙 闫晓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3,共5页
以园林专业就业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将课程目标与学生就业需求相结合,依托行业资源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将CDIO理念分解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适应园林专业教育需求“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以面连体”的互联互通,渐进共... 以园林专业就业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将课程目标与学生就业需求相结合,依托行业资源共建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将CDIO理念分解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建立适应园林专业教育需求“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以面连体”的互联互通,渐进共融式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对实践教学模式的系统性改革,包括梳理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了实践教学理念,并强调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教学目的,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E CDIO 应用型 园林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自然干预措施范围综述
7
作者 赖锦玉 李玉丽 +4 位作者 李同予 伍尚美 王克芳 杨文嘉(译) 羿可(译)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53,共15页
【目的】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倡的一项优先政策,旨在创造能够支持老年人健康积极生活的环境,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目前,学界对自然干预措施(nature-based interventions,NBIs)的研究方兴未艾,N... 【目的】健康老龄化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倡的一项优先政策,旨在创造能够支持老年人健康积极生活的环境,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目前,学界对自然干预措施(nature-based interventions,NBIs)的研究方兴未艾,NBIs日益受到科学家和学者的关注。【方法】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探讨针对社区老年人的NBIs类型及其理论框架。运用史蒂芬斯数据库(EBSCOhost)对Academic Search Premier、Art&Architecture Complete、CINAHL Complete、Educ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Center(ERIC)、GreenFILE、MEDLINE 6个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文献的语种涵盖中、英文,但仅检索到英文文献,最终共纳入22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关于老年人NBIs类型的研究成果较为多样化,但仅有3篇文献探讨了理论框架。尽管健康老龄化已被WHO列入全球国家政策议程的关键优先事项,但是检索到的文献都聚焦于个体健康,没有一篇侧重于老年群体的健康促进。【结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然而他们有着个性化的需求,因此在为老年人制订健康促进计划时需要特别注意。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需要把握当前形势,以宏观、系统的视角来审视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干预措施 园艺疗法 社区 老年人 健康促进 范围综述
下载PDF
从布局到功能:“口袋公园簇”协同设计模式
8
作者 嵇雨桐 胡坤宁 +1 位作者 李雄 李方正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1,共7页
【目的】在“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口袋公园数量激增,口袋公园建设重心逐渐从以“增量”为目标的规划布局调控转为以“提质”为目标的功能空间统筹。从微观设计角度探讨如何发挥口袋公园集群优势,可以提高集群整体设计效能。... 【目的】在“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全国各地口袋公园数量激增,口袋公园建设重心逐渐从以“增量”为目标的规划布局调控转为以“提质”为目标的功能空间统筹。从微观设计角度探讨如何发挥口袋公园集群优势,可以提高集群整体设计效能。【方法】拆解口袋公园内部设计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将协同理论“自组织”“协同效应”“伺服”三大原理运用到微观设计实践研究中,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为研究区域,提出“口袋公园簇”的概念,精准把控口袋公园系统协同作用机制。【结果】提出定位、边界、空间、种植、主题5类载体内部设计元素彼此协同的设计实施模式,制定可加强多个场地功能合作的设计策略。【结论】构建了一种协同设计视角,探讨协同理论指导下口袋公园现有设计策略的优化模式,为高密度城市空间的微绿地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协同理论 设计策略 口袋公园
下载PDF
基于城市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
9
作者 吴尤 章明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59,共9页
【目的】基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定位调整,拓展面向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在建成环境再生中的引领作用。【方法】在理论上,结合场域理论(field th... 【目的】基于新时期中国城市发展阶段的模式转型,以及风景园林学科的学科定位调整,拓展面向建成环境再生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在建成环境再生中的引领作用。【方法】在理论上,结合场域理论(field theory)和景观都市主义(landscape urbanism),指出城市建成环境再生范式的三大转变,即“场域”关系的视角转变、城市更新的路径转变、设计主体的身份转变。在实践上,依托从上海“一江一河”到全国“大江大河”的滨水空间营造、街区综合环境提升,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化与景观化的大量实践,深化建成环境再生的“六维空间再生体系”。【结果】强化理论与实践层面对风景园林知识体系拓展的影响,包括空间营造的系统性知识、历史文脉的文化性知识、基础设施的复合性知识、场景节点的建构性知识、环境修复的生态性知识和公共空间的艺术性知识。【结论】倡导“大设计观”下多学科、多领域、多工种的设计跨界与融合,优化范式转变下的风景园林知识体系的拓展路径,推动风景园林共同体为建成环境再生创造新价值、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知识体系 城市更新 景观都市主义 场域理论 多学科融合 范式转变
下载PDF
成都四环路内工业废弃地自生植物生境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包钰婷 李晓鹏 黄瑞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目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是自生植物重要的栖息地之一。揭示此类特殊生境中自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可以指导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建。【方法】采用网格布样法结合典型样点方法,选取成都市四环路内不同方位的10个重工业和轻工业废... 【目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是自生植物重要的栖息地之一。揭示此类特殊生境中自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可以指导低维护植物景观的营建。【方法】采用网格布样法结合典型样点方法,选取成都市四环路内不同方位的10个重工业和轻工业废弃地,共584个样方展开自生植物调研,根据场地特征将工业废弃地生境分为荒置生境、半硬质生境、水湿生境和建筑生境四大类,在此基础上,细分出自生草地、砖石地、洼地等14种微生境,并分析不同生境和微生境中的自生植物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共记录到237种自生植物,隶属69科、186属。自生植物的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总物种数的30.80%。在自生植物群落多样性上,不同废弃年限和不同面积废弃地中的物种频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生境与微生境的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但各生境间和微生境间的群落多样性呈极显著差异。【结论】为未来工业废弃地再利用的低维护植物规划提供了新思路,通过科学保留和利用自生植物,形成规划—“自然”设计—再规划的过程,激发工业废弃地自然恢复能力与潜力,并能最大化发挥再野化对工业废弃地生态修复和自然景观营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景观 自生植物 城市工业废弃地 生境异质性 物种组成 群落多样性
下载PDF
福州市晋安区景观特征类型识别及评价
11
作者 林榕 叶应迪 +1 位作者 赖雯凯 陈顺和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61-66,共6页
景观特征评价可以为城市景观科学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定量聚类分析,对景观特征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对景观特征分类图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晋安区景观具有良好的多样性... 景观特征评价可以为城市景观科学建设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研究以福州市晋安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定量聚类分析,对景观特征类型进行了识别,并对景观特征分类图斑块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晋安区景观具有良好的多样性,地区分离度较高,优势较为明显。晋安区6类景观类型的斑块共为2647个,其中以平原林地景观的斑块面积、斑块密度、景观分离度和景观形状指数等均为最高。晋安区作为平原林地景观和休闲景观等重要斑块,其中山地林地景观优势明显,存在一定的景观异质性与丰富度。城乡景观、休闲景观、园地景观以及休闲景观形成了一个比较集中的分布区域,是该地区重要的景观类型,可以作为该地区旅游发展的首选景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类型 景观特征评价 景观特点
下载PDF
低碳理念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怡凡 屈万英 《艺术科技》 2024年第1期227-229,共3页
目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要关注高楼大厦的建设,还要关注城市人文性、文明性的建设。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正是突出城市内部人文性特征的关键设计,也是突出我国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设计环节。在该环节,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认... 目的:现代城市建设不仅要关注高楼大厦的建设,还要关注城市人文性、文明性的建设。而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正是突出城市内部人文性特征的关键设计,也是突出我国低碳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设计环节。在该环节,设计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深入了解我国当前的环保发展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积极将低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之中,推动现代化绿色宜居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进一步提高城市内部的资源应用效率和绿化水平,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法:相关从业人员可以从提高对园林选址的重视程度、因地制宜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以及重视养护优化措施的应用等方面着手,达到在城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高效应用低碳理念的目的。结果: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应用低碳理念,能够进一步发挥园林植物景观绿化和美化城市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充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和要求。结论:将低碳理念高效应用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使城市更健康稳定地发展,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理念 园林植物 景观设计 应用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路径探讨
13
作者 朱伟杰 卢渊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国家和各个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路径,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国家和各个行业高度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探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路径,以期为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阐述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特点,提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生态保护原则,并对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提出突出地方特色、注重生态效益、注重绿化配置、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的策略。结果: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对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在国家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背景下,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在明确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原则的基础上,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采取相应的风景园林设计策略,以更好地推动城市化进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理念 城市风景园林 设计路径
下载PDF
“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综合实训Ⅳ”课程教学探索
14
作者 焦会玲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期200-202,共3页
针对园林行业标准确定实训目标,依据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确定实训项目规模,融合技能大赛设计具体实训项目。通过线下线上多措并举,以“熟”带“新”混合分组,实施了“小游园施工图设计”和“小游园施工”2个教学项目。根据实训内容确定... 针对园林行业标准确定实训目标,依据毕业生就业岗位分析确定实训项目规模,融合技能大赛设计具体实训项目。通过线下线上多措并举,以“熟”带“新”混合分组,实施了“小游园施工图设计”和“小游园施工”2个教学项目。根据实训内容确定考评人员及考评方式,达成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操评分标准,通过提高思政评价分值促进学生品德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综合实训 实践教学
下载PDF
国内外自然教育研究进展——基于中外文献的比较分析
15
作者 沙雨琳 刘纯青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213-220,共8页
采用计量软件CiteSpace,对WOS、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有关自然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展开可视化分析,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实践探索3个层面阐述国内外自然教育研究进展,主要对比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4个国家在环境教育立法和实践... 采用计量软件CiteSpace,对WOS、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有关自然教育研究领域的文献展开可视化分析,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实践探索3个层面阐述国内外自然教育研究进展,主要对比分析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4个国家在环境教育立法和实践模式方面同中国的差异。经研究分析,提出五点关于国内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的建议:1)强化自然意识普及;2)实行环境教育专门立法;3)规范化自然教育市场;4)推动自然教育行业专业化;5)实践扎根于社区的自然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教育 国内外 CITESPACE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辉辉 《石河子科技》 2024年第1期4-5,共2页
本文主要为了解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及其规划原则的简介,分析了目前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雨水储蓄系统的应用、绿地微循环的应用,为海绵城市在园林规划... 本文主要为了解决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规划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对海绵城市概念及其规划原则的简介,分析了目前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雨水储蓄系统的应用、绿地微循环的应用,为海绵城市在园林规划应用指出具体方向,从而提高我国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的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园林规划 应用 理念
下载PDF
生态适应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17
作者 李家卉 李燕 《上海包装》 2024年第2期99-101,共3页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与自然界的纽带,承担着促进生态平衡与提高生态质量的重要责任。概述了生态适应性的定义、重要性和主要原则,分析了本土植物利用、自然水文系统的模拟与管理以及土壤保护... 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背景下,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与自然界的纽带,承担着促进生态平衡与提高生态质量的重要责任。概述了生态适应性的定义、重要性和主要原则,分析了本土植物利用、自然水文系统的模拟与管理以及土壤保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出了包含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水文循环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维度的效果评估体系,并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影响评估等多种评估工具的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将生态适应性通过上述方法整合到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应性 园林景观设计 效果评估
下载PDF
西方现代生态园林设计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分析——以杜伊斯堡风景区为例
18
作者 靳晟 王雷 《现代园艺》 2024年第3期119-121,共3页
纵观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西方园林设计大多是遵循规律性、中轴线和对称等形式,其表现手法也是规矩、严谨的。在西方,自然是一种美丽的素材,但自然美有其自身的缺点。随着西方园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园林设计... 纵观西方园林的发展历史,西方园林设计大多是遵循规律性、中轴线和对称等形式,其表现手法也是规矩、严谨的。在西方,自然是一种美丽的素材,但自然美有其自身的缺点。随着西方园林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也从简单地增加园林设施、保护环境向田园城市转移,用以废弃场地为背景进行生态花园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各种类型的生态园林设计上,在恢复生态的同时,也达到了对美学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西方园林 生态园林
下载PDF
蝴蝶生态景观构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
19
作者 魏兰君 李凡凡 +1 位作者 秦毅 廖怀建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5-122,共8页
【目的】全球的蝴蝶多样性正在因为城市化而大幅下降,蝴蝶群落的组成受到景观特征的极大影响,利用一系列景观布局、要素搭配、维护管理等手段能在城市等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中重建蝴蝶栖息地。【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回顾了蝴蝶栖息地景观研... 【目的】全球的蝴蝶多样性正在因为城市化而大幅下降,蝴蝶群落的组成受到景观特征的极大影响,利用一系列景观布局、要素搭配、维护管理等手段能在城市等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中重建蝴蝶栖息地。【方法】通过文献梳理回顾了蝴蝶栖息地景观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总结了英美两国蝴蝶和栖息地保护的实践经验,并对比分析了中国蝴蝶保护现状及生态景观营建条件与西方国家的差异。【结果】探索出“选蝶种—选场地—搭要素—控管护—重科普”的营建路径,并以中国苏南地区为例,通过对蝴蝶生态分布和生活习性的研究,对寄主植物、蜜源植物、水体、石块等景观要素进行组合和空间结构设计,构建出适于开阔向阳空间的凤蝶生态景观和适于阴凉郁闭空间的眼蝶生态景观应用模型。【结论】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景观设计思路,强调景观的生态内涵和互动性,对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公众参与意识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中国生物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蝴蝶 栖息地 生态景观 案例分析 营建路径 景观模型
下载PDF
长城文化在叙事性景观设计中的转译与表达
20
作者 温瑀 龙韬 巴玥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长城是秦皇岛地域文化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长城精神也是构建城市人文精神的核心。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展园适合运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构建。通过对叙事性景观系统的分析,总结当代语境下文化主题类叙事性景观的转译路径;结... 长城是秦皇岛地域文化发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长城精神也是构建城市人文精神的核心。以长城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展园适合运用叙事性空间理论构建。通过对叙事性景观系统的分析,总结当代语境下文化主题类叙事性景观的转译路径;结合2023年河北省园博会秦皇岛展园景观设计实践,从叙事性景观素材的挖掘提炼、历史主题叙事的线索设置、阅读体验空间的修辞表达阐述长城文化在叙事性景观中的转译和表达,以期从叙事性视角创造文化与景观互相交融的全新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 叙事 景观 展园 秦皇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