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44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饮用水绿色处理工艺研究及思考
1
作者 董秉直 李甜 +3 位作者 何欢 仇雁翎 陈艳 赵青青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2,共8页
针对现行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饮用水绿色处理工艺的概念,并提出超滤-臭氧活性炭和超滤-纳滤的绿色工艺,并对太湖水开展中试。通过考察超滤-臭氧活性炭以及超滤-纳滤对各种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氨基酸、AOC以及双酚... 针对现行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饮用水绿色处理工艺的概念,并提出超滤-臭氧活性炭和超滤-纳滤的绿色工艺,并对太湖水开展中试。通过考察超滤-臭氧活性炭以及超滤-纳滤对各种污染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氨基酸、AOC以及双酚A的去除,并比较常规-臭氧活性炭的相应表现,试验结果表明,臭氧会增加污染物并影响后续工艺的处理;将超滤前置于工艺不仅避免了额外污染物的产生,还可有效提升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处理效果。试验的两种绿色工艺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常规-臭氧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工艺 饮用水处理 臭氧生物活性炭 超滤 纳滤
下载PDF
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对水资源环境污染防治的作用与效果
2
作者 单礼堂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5年第3期12-15,共4页
探讨节能节水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水环境的积极影响,阐述现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分析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某城市给排水系统应用节能节水技术的思路方法,以及具体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证明... 探讨节能节水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及其对水环境的积极影响,阐述现代给排水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分析节能节水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某城市给排水系统应用节能节水技术的思路方法,以及具体技术措施的应用效果,证明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在减少水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优化再利用等方面的突出效果,以期为相关技术从业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 节能节水技术 水资源 水环境 污染防治
下载PDF
电厂码头抛石层灌浆施工研究
3
作者 王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本文以电厂码头抛石层灌浆施工为研究目的,探讨了码头海水17m多深抛石基础的灌浆施工的成功经验。通过陆地模拟灌浆试验、海水基床灌浆试验,研究出了适合大孔隙海水基床抛石层灌浆浆液材料和浆液参数,以及灌浆控制参数和有效的施工方法... 本文以电厂码头抛石层灌浆施工为研究目的,探讨了码头海水17m多深抛石基础的灌浆施工的成功经验。通过陆地模拟灌浆试验、海水基床灌浆试验,研究出了适合大孔隙海水基床抛石层灌浆浆液材料和浆液参数,以及灌浆控制参数和有效的施工方法。灌浆质量经过钻孔检查取芯,以及芯样抗压试验均达到了设计要求,灌浆效果显著,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简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 海水基床 抛石层 试验 灌浆
下载PDF
给水厂水质监测与处理技术优化
4
作者 郭泱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20-023,共4页
水是生命之源,给水厂作为提供饮用水的重要设施,其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源受到的污染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水质监测与处理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深入分析给水厂现有水质监测与处... 水是生命之源,给水厂作为提供饮用水的重要设施,其水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源受到的污染日益复杂多样,传统的水质监测与处理技术面临着诸多挑战。深入分析给水厂现有水质监测与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优化水质监测与处理技术的方案。基于此,本篇文章对给水厂水质监测与处理技术优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 水质监测 处理技术 优化措施
下载PDF
浅析供水工程中管道的安装及维护
5
作者 郭泱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供水管道作为供水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装与维护直接关系到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供水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供水管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的管道安装能够确保供水系统高效运行,避免水资源... 供水管道作为供水工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安装与维护直接关系到供水的可靠性和水质安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供水的需求日益增大,对供水管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合理的管道安装能够确保供水系统高效运行,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泄漏等问题。有效的维护措施能延长管道使用寿命,保障居民和企业持续稳定地获得优质的供水服务,这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工程 管道安装 维护
下载PDF
住宅小区用水特征及其对二次供水系统良性运行的影响
6
作者 贺鹏鹏 鲁天柱 +5 位作者 刘孝坤 赵凤霞 张军 邢孟 贺菊花 马晓妍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1,共7页
通过对西安市主城区的15个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流量的监测以及高层住宅小区的高区供水流量和四家住户用水行为的深入分析,探讨了住宅小区用水特征及其对二次供水系统良性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小区的用水量与总户数紧密相关,且居民用... 通过对西安市主城区的15个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流量的监测以及高层住宅小区的高区供水流量和四家住户用水行为的深入分析,探讨了住宅小区用水特征及其对二次供水系统良性运行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小区的用水量与总户数紧密相关,且居民用水量受住户人数、生活习惯和节假日的影响显著,受气温影响较小;住户的人均平均日用水量普遍低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中平均日用水定额的下限。淋浴器、马桶、厨房洗涤盆和阳台洗涤盆的用水量占比较高,其中淋浴器为主要用水器具。研究结果为二次供水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节能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现行设计标准提出了修订建议,以促进二次供水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二次供水 用水特征 居民用水行为 平均日用水定额
下载PDF
DOM对供水系统微生物群落及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毛慧 费杰 +5 位作者 王亚超 何丹 刘若宇 侯兴 李轶 张文龙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28,共10页
为探究供水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饮用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综合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高通量测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南方某市供水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水系统水体腐殖化程度低,自生源特征明显,DO... 为探究供水系统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饮用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综合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高通量测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南方某市供水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水系统水体腐殖化程度低,自生源特征明显,DOM主要由陆源类腐殖质、紫外光区类富里酸物质和色氨酸类蛋白三种荧光组分构成,水处理的过滤单元优先去除类腐殖荧光组分。水处理对微生物群落起到了显著的重塑作用,对水中的微生物和可生物同化有机碳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5%和89.0%,微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度随处理流程逐级下降。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稳定性与DOM组分及特征指数具有密切的相互作用,微生物能有效利用类蛋白组分进行代谢,而类腐殖质组分能够反映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处理 溶解性有机质 微生物群落 生物稳定性
下载PDF
进博会园区供水管网模型建设及在线应用
8
作者 戴雷杰 《城镇供水》 2025年第2期33-37,共5页
供水管网模型是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的重要工具。为保障进博会园区供水水压、水量、水质及应急安全,构建管网模型。利用模型对供水管网运行状态、供水负荷、水质、应急保障做出整体评估,并分析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大口径... 供水管网模型是对城市供水管网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分析的重要工具。为保障进博会园区供水水压、水量、水质及应急安全,构建管网模型。利用模型对供水管网运行状态、供水负荷、水质、应急保障做出整体评估,并分析了将来可能出现的大口径爆管工况下供水安全保障情况。为了全面获知管网实时情况,形成在线模型与突发事件关阀分析和用水量变化的工况应用,为进博会优质供水服务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博会 水力模型 在线模型 模型评估 爆管分析 应急保障
下载PDF
基于PSO-GA模型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研究
9
作者 彭燕莉 刘俊红 +2 位作者 陶修斌 覃佳肖 朱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准确、有效地定位供水管网中漏损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和降低检漏成本。基于EPANET软件构建供水管网水力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方法对管网漏损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验证,以实现管网漏损定位和漏损程度判定;以西南地区某... 准确、有效地定位供水管网中漏损位置,减少水资源浪费和降低检漏成本。基于EPANET软件构建供水管网水力模型,采用粒子群算法和遗传算法相结合方法对管网漏损预测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验证,以实现管网漏损定位和漏损程度判定;以西南地区某城镇的供水管网为例,分别对单点和多点(2处及以上)漏损工况进行模拟评估。提出的供水管网漏损预测模型在单点漏损工况下,预测漏损量与实际漏损量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εmape小于3%,多点漏损量的εmape值均小于5.22%,且模拟定位节点与实际漏损点的拓扑距离绝大部分稳定在2以内。基于PSO-GA的漏损预测模型可有效地实现漏损定位与漏损程度的同步检测,并识别出多个近似节点,为检漏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PSO-GA算法 漏损定位 EPANET
下载PDF
高层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系统设计秒流量计算准确性研究
10
作者 贺鹏鹏 鲁天柱 +5 位作者 马晓妍 赵凤霞 张军 邢孟 贺菊花 刘孝坤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03,共7页
以西安市某高层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供水系统的流量变化,探讨了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取值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秒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 以西安市某高层住宅小区的二次供水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供水系统的流量变化,探讨了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中的参数取值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秒流量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存在显著偏差,最大可达7.74倍;实测的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与标准推荐值也存在较大差异,即使采用实测用水定额、时变化系数等参数,秒流量计算值与实际值仍存在较大差异,提示现有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的普适性存在问题,急需优化;通过敏感性分析进一步发现,用水定额对设计秒流量影响最显著。建议在二次供水系统新建或改造设计与运行中,应充分调研项目所在地的实际用水数据,并能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修订过程中改进流量计算公式,提高设计精度以减少能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供水系统 住宅小区 用水定额 设计秒流量
下载PDF
基于智能水表的给水供水控制与优化研究
11
作者 赵凡慧 《新潮电子》 2025年第7期7-9,共3页
研究针对传统给水供水系统的问题,提出基于智能水表的控制与优化方案。通过智能水表采集实时数据,建立用水需求预测模型,设计自适应供水压力控制算法,实现压力动态调节。研发机器学习漏水检测系统,提高定位准确性。开发智能用水管理平... 研究针对传统给水供水系统的问题,提出基于智能水表的控制与优化方案。通过智能水表采集实时数据,建立用水需求预测模型,设计自适应供水压力控制算法,实现压力动态调节。研发机器学习漏水检测系统,提高定位准确性。开发智能用水管理平台促进节水。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降低管网漏损率15%,提高供水效率12%,减少用户水费8%,本研究为智能化给水供水系统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水表 供水控制 需求预测 压力优化 漏水检测
下载PDF
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科学施工技术研究
12
作者 窦佳星 《漫科学(科技应用)》 2025年第1期7-9,共3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作为满足城市给水和排水的重要设施,需充分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优化施工质量,方能满足城市迫切的给排水需求。本文将围绕市政管网给排水...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市政工程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作为满足城市给水和排水的重要设施,需充分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优化施工质量,方能满足城市迫切的给排水需求。本文将围绕市政管网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的结构,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给排水管道系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管网 给排水管道 系统工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滤池反冲洗水直接回流对沉淀池出水悬浮物影响的数学模型研究
13
作者 赵钪 张晓卫 严浩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4-168,共5页
滤池反冲洗水直接回流在沉淀-过滤处理工艺中应用广泛,该回用方式对沉淀出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产生的影响需要被定量描述与分析。基于理想沉淀池假设,通过研究滤池反冲洗水循环回用后沉淀池进出水悬浮物浓度变化规律,对不同沉速颗粒的沉淀... 滤池反冲洗水直接回流在沉淀-过滤处理工艺中应用广泛,该回用方式对沉淀出水中悬浮固体浓度产生的影响需要被定量描述与分析。基于理想沉淀池假设,通过研究滤池反冲洗水循环回用后沉淀池进出水悬浮物浓度变化规律,对不同沉速颗粒的沉淀去除率分类进行分析,引入滤池反冲洗水直接回流负效应系数,建立了描述滤池反冲洗水直接回流影响下沉淀池总去除率的数学模型,展示了原水不同沉速颗粒分布情况对反冲洗水回用设计的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 过滤 反冲洗水 悬浮颗粒 数学模型
下载PDF
紫外线技术在水处理中对抗生素抗性基因的控制理论与应用
14
作者 薛雅内 时文歆 +5 位作者 孙文俊 王晓慧 胡莹洁 张元娜 陈瑜 陆建红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相比于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菌(ARB),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难度和风险都更为突出。紫外线技术(UV)穿透性强,诱导形成嘧啶二聚体和6-4感光产物阻止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紫外线/高级氧化技术(UV/AOPs)通过光解和自由基氧化双重作用进... 相比于水环境中抗生素抗性菌(ARB),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去除难度和风险都更为突出。紫外线技术(UV)穿透性强,诱导形成嘧啶二聚体和6-4感光产物阻止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紫外线/高级氧化技术(UV/AOPs)通过光解和自由基氧化双重作用进一步去除细胞内ARGs。但当前各界对UV与UV/AOPs技术理论与应用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和混淆,并缺乏UV/AOP技术对ARG控制相关的综述类研究。鉴于此,对UV光解和UV/AOPs对ARGs控制的效能特性、作用规律、环境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展开综述。总结了UV-C(254nm)处理ARGs的关键UV剂量,补充计算了仅列出UV工艺参数工作中的有效UV剂量;讨论了UV和UV/AOPs技术去除水中各类型ARGs的效果和原理,包括光解和自由基氧化/还原DNA的反应机制;对常见的UV/AOPs(UV/H_(2)O_(2),UV/Cl,UV/PS和UV/TiO_(2))的效能和特性进行对比分析,述清了复杂水质背景、细菌结构等因素对UV和UV/AOPs去除ARGs的效能影响,并针对当前市政应用背景下ARGs及ARB的去除研究存在的弊端,对该技术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和推广提出建议,以期改善UV与氧化剂协同不当造成的效能和能耗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紫外/高级氧化 抗性基因 自由基 水处理
下载PDF
居民家庭生活用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及对二次供水设计的影响
15
作者 贺鹏鹏 吴凤媛 +5 位作者 马晓妍 赵凤霞 张军 贺菊花 徐明 崔子轩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6,103,共6页
以陕西省西安市两个普通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测调研,通过对近年来的居民用水量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小区年总用水量、不同季节居民用水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住宅小区的居民用水量在不同年、不同季节之间存在较大... 以陕西省西安市两个普通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测调研,通过对近年来的居民用水量的监测和统计,分析小区年总用水量、不同季节居民用水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住宅小区的居民用水量在不同年、不同季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体影响因素包括小区入住率、气候差异和各季节用水习惯等,其中各季节用水习惯是造成居民用水量季节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住宅小区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节能降碳改造和运行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小区 居民用水量 季节性差异 二次供水系统
下载PDF
重庆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实践与思考
16
作者 余蕾 范琳琳 +1 位作者 田勇 刘凤丽 《长江技术经济》 2025年第1期108-115,共8页
饮水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至关重要。重庆市在推进标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供水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供水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并通过示范项目有效引领了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不仅提升了供水... 饮水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至关重要。重庆市在推进标准化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供水设施条件大幅改善、供水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水质达标率显著提升,并通过示范项目有效引领了标准化管理的全面实施,不仅提升了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结合重庆市农村供水工程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设施、管理、供水、水价、运行等5个方面分析了全市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重庆市开展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农村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 农村供水工程 标准化管理
下载PDF
湖库水体2-甲基异莰醇和土臭素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胥驰 郭驭 +2 位作者 周慧 钟云娜 王小 《给水排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42,共11页
对湖泊和水库中的主要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进行来源分析。主要对湖库水中嗅味物质生产者的种类及其生理特性、2-MIB和GSM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原因、嗅味物质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和总结。... 对湖泊和水库中的主要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和土臭素(GSM)进行来源分析。主要对湖库水中嗅味物质生产者的种类及其生理特性、2-MIB和GSM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原因、嗅味物质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讨论和总结。念珠藻目和颤藻目等丝状蓝藻和放线菌是大部分湖库水体中嗅味物质的主要生产者,其中蓝藻引发的嗅味问题不仅来源于浮游蓝藻,还可能来源于底栖蓝藻,对浅水型湖库更是如此;湖库中的放线菌则主要集中于底部沉积物或附着于悬浮沉积物、附生植物等。对大部分水体而言,夏季是嗅味问题的高发季节,且嗅味物质浓度的峰值容易出现在湖库的表层或温跃层以及浅水型湖库靠近底部的区域。作为次级代谢产物,嗅味物质的浓度受嗅味物质生产者数量及其产率的共同影响,并且各影响因子对嗅味物质存在复杂的共同作用。由于环境条件、水质特征等的差异,不同类型的水体适用的预测模型不同,需分类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味物质 2-甲基异莰醇 土臭素 蓝藻 放线菌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预测
下载PDF
基于SVM-SARIMA-LSTM模型的城市用水量实时预测
18
作者 李轩 吴永强 +2 位作者 王佳伟 杨伟超 张天洋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39,6,共5页
为提高气象波动下城市用水量预测精度,通过季节性分解的趋势—季节性—残差程序(STL)将城市时用水量分解为趋势分量、季节性分量和残差分量3部分,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对季节性部分进行捕捉,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提取趋... 为提高气象波动下城市用水量预测精度,通过季节性分解的趋势—季节性—残差程序(STL)将城市时用水量分解为趋势分量、季节性分量和残差分量3部分,使用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对季节性部分进行捕捉,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提取趋势部分与气温、降水、风速、气压和相对湿度5个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利用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对波动性明显的残差部分进行关系捕捉,构建了SVM-SARIMA-LSTM用水量实时预测模型,并利用衡水市3个月时用水量数据和气象数据训练SVM-SARIMA-LSTM模型,以随后1周的实测数据作为验证集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SVM-SARIMA-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E_(MAP))比SARIMA模型低4.502%,均方根误差(E_(RMSE))降低了39.084%,确定系数R^(2)提高了9.965%,最大绝对误差(E_(maxA))减小了55.946%,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所建模型通过整合关键气象因素,准确地捕捉到城市用水量的季节性趋势及非季节性波动,展现了优良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IMA模型 支持向量机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SVM-SARIMA-LSTM模型 STL分解程序 气象因素 用水量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时频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识别
19
作者 赖凌轩 柳景青 +1 位作者 周一粟 李秀娟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4,共9页
现有供水管道漏损检测研究不能判断漏损压力,为此依托全尺寸管网漏损中试实验平台采集管道声信号,提出基于窗参数优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对于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漏口,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 现有供水管道漏损检测研究不能判断漏损压力,为此依托全尺寸管网漏损中试实验平台采集管道声信号,提出基于窗参数优化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卷积神经网络的供水管道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对于相同面积、不同形状的漏口,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处理声信号,得到包含三压力水平下漏损特征的二维时频谱图,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在窗参数和网络超参数优化的基础上,构建漏损压力识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总体识别准确率为95.2%,高、中、低压漏损工况识别准确率为93.5%、92.9%、92.4%;相比传统机器学习模型,所提模型识别漏损和压力准确率更高,可用于实际供水管网的漏损压力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漏损压力识别 声信号监测 短时傅里叶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窗参数优化
下载PDF
基于耦合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的LID组合多目标优化布局
20
作者 黄星宇 刘俊 +3 位作者 吴天航 周悦 张良 鲁征圣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5,共5页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 为探索更全面、系统的低影响开发(LID)组合方案,以宿迁市宿城区某排水片区为例,构建SWMM与LISFLOOD-FP模型耦合的一二维水文水动力模型,选用透水铺装、植草沟、绿色屋顶、雨水花园4种LID设施,设置4种不同LID组合方案,综合考虑内涝风险、经济成本及社会效益3类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决策LID最佳布局方案。结果表明,各方案均能有效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方案1(60%透水路面+10%植草沟+55%绿色屋顶)为研究区最佳LID布局;包含雨水花园的LID组合综合效益不高,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美观度与群众满意度,可布置在内涝风险较低区域。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相似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涝 低影响开发 SWMM LISFLOOD-FP 组合赋权 灰色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