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3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岸过滤在我国农村供水的未来应用展望
1
作者 李孜瑞 毛德发 +1 位作者 付昆明 李连香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仍面临着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总体保障... 农村地区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水质也得到明显改善。然而,部分农村地区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现仍面临着水处理设施落后、处理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总体保障水平,从取水源头着手,探索改善水质的解决方案,提出采用河岸过滤技术作为一种可以进行预处理的源头取水方式,缓解后续水处理环节的压力。河岸过滤是指通过在河流或湖泊周边取水,地表水在穿过含水层介质并与地下水混合的过程中,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既可以净化水质,也可以补充地下水的一种饮用水生产方法。通过对河岸过滤技术的原理和污染物去除机制的深入分析,探讨该技术在我国农村供水领域应用所面临的前景和挑战。河岸过滤技术不仅可以显著降低水源水的浊度,减少有害微生物的含量,还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NH4+-N和新污染物也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这在提升农村供水水质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目前河岸过滤在实际应用中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长期运行可能会导致滤层的堵塞,或者也有可能受到极端水文条件的影响,降低其过滤效果等。尽管如此,河岸过滤技术作为一种经济、可行的供水预处理工艺,在提升水处理效率、扩大常规水处理工艺应用范围以及降低消毒副产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推广,河岸过滤技术有望为解决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开辟新的道路,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健康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过滤 农村供水 水质改善 预处理 饮用水安全
下载PDF
全国自来水消毒副产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健康风险及应对策略
2
作者 刘梦洁 俞文正 《未来与发展》 2025年第2期6-17,共12页
文章全面评估了全国31省自来水水质,重点研究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的现状。探讨了自然(如降水)与人为因素(如经济发展、污染排放)对水质及其健康风险的影响。发现降水显著影响自来水中有机物含量,而DBPs浓... 文章全面评估了全国31省自来水水质,重点研究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的现状。探讨了自然(如降水)与人为因素(如经济发展、污染排放)对水质及其健康风险的影响。发现降水显著影响自来水中有机物含量,而DBPs浓度虽与有机物相关,但其毒性种类分布也受人为因素调控。纳滤终端处理技术被验证为有效减少公共供水中DBPs不良影响的技术。鉴于自来水中的DBPs是全球长期挑战,文章强调需关注并应对自来水潜在健康风险。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强化水源保护、优化生产工艺及增设终端保障3个方面的策略,以提升自来水水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消毒副产物 水质安全 有机物 健康风险
下载PDF
二氧化氯在小型水厂的应用实例
3
作者 吴忠东 吴卫民 《供水技术》 2025年第1期41-43,50,共4页
传统的氯气或次氯酸盐消毒剂存在净水后氯残留率高、消毒副产物积累等问题,新一代二氧化氯净水剂由于净化能力强、残留率低及副产物低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某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通过二氧化氯的梯级净化,在保证氯残留率低的前提... 传统的氯气或次氯酸盐消毒剂存在净水后氯残留率高、消毒副产物积累等问题,新一代二氧化氯净水剂由于净化能力强、残留率低及副产物低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某水厂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通过二氧化氯的梯级净化,在保证氯残留率低的前提下实现原水净化,出厂水达到国家标准,满足附近居民及学校用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氯 净水工艺 饮用水
下载PDF
贻贝仿生改性聚偏氟乙烯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刘鹏 刘晓婷 +2 位作者 陈绍崴 李振春 毕媛媛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改善聚偏氟乙烯膜分离性能,开发出适用于分离染料的高通量疏松型复合纳滤膜。用PVDF与PEEK-WC制备底膜,采用贻贝仿生改性法,将单宁酸与多巴胺共混后,再与聚乙烯亚胺进行层层组装,开发出新型TA/PDA-PEI疏松型复合纳滤膜;继而考察其综合... 改善聚偏氟乙烯膜分离性能,开发出适用于分离染料的高通量疏松型复合纳滤膜。用PVDF与PEEK-WC制备底膜,采用贻贝仿生改性法,将单宁酸与多巴胺共混后,再与聚乙烯亚胺进行层层组装,开发出新型TA/PDA-PEI疏松型复合纳滤膜;继而考察其综合性能。PVDF与PEEK-WC的质量比为8∶2时,所制备的底膜性能表现最优;当TA与PDA的质量比为5∶5时,复合纳滤膜的综合性能最佳;TA/PDA与PEI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1.0 g/L与2.0 g/L,且组装层数为3层时,所制得的复合纳滤膜整体性能最佳。新型单宁酸-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复合纳滤膜对模拟染料废水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及优异的抗污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单宁酸 多巴胺 多层组装
下载PDF
大盂产业新城供水系统研究及净水处理工艺设计
5
作者 魏媛媛 《山西建筑》 2025年第2期115-119,174,共6页
大盂产业新城作为规划拓展的北部新区,处于城市公共供水盲区。为实现安全可靠的供水体系保障,着重对供水系统的整体布局、水源选取进行了分析,从水量预测、方案优选、厂站选址、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多水源、大高差、统一管... 大盂产业新城作为规划拓展的北部新区,处于城市公共供水盲区。为实现安全可靠的供水体系保障,着重对供水系统的整体布局、水源选取进行了分析,从水量预测、方案优选、厂站选址、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多水源、大高差、统一管网下分区、分压运行模式的设计思路,达到了多水源并网、压力平衡的效果,解决了新城城市公共供水体系建设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系统 多水源 水量预测 净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反冲方式与排水高度对滤料流失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芮遨宇 王洋 《山东化工》 2025年第4期60-63,68,共5页
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冲洗布设方式对V型滤池反冲洗过程中滤料流失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滤板滤头型、S型滤砖型和T型滤砖型三种布设方式在不同气冲强度、水冲强度及水冲时间下的滤料流失规律。实验结果显示,S型和T型滤砖型布置方式在滤料保... 系统研究了不同反冲洗布设方式对V型滤池反冲洗过程中滤料流失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滤板滤头型、S型滤砖型和T型滤砖型三种布设方式在不同气冲强度、水冲强度及水冲时间下的滤料流失规律。实验结果显示,S型和T型滤砖型布置方式在滤料保持能力上显著优于滤板滤头型。特别是在高气冲强度和长时间水冲条件下,S型和T型滤砖型表现出更为稳定的滤料流失控制能力同时,排水槽高度的增加显著减少了滤料流失,进一步优化了反冲洗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反冲洗布设方式和排水槽高度,可有效减少滤料流失,提升滤池运行效率并降低维护成本。此研究为V型滤池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创新性参考,具有广泛的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滤池 反冲洗方式 滤料流失 气冲强度 水冲强度 排水槽高度
下载PDF
将中水回用再造西北地区青山绿水人居环境
7
作者 徐二敏 《云南水力发电》 2025年第3期3-6,共4页
根据目前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及黄河流域水污染影响范围、程度加剧的基本国情,分别论证了中水排放标准与绿化用水标准的评价、植被生长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进一步对中水带来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分析可... 根据目前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日趋严峻及黄河流域水污染影响范围、程度加剧的基本国情,分别论证了中水排放标准与绿化用水标准的评价、植被生长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影响,进一步对中水带来的生态、环境以及社会效益等进行分析。分析可知,中水水质可达到绿化用水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植被生长,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在西北地区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水回用 西北地区 排放标准 生态绿化 效益分析
下载PDF
净水工艺中不同臭氧投加量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研究
8
作者 邵磊 杨媛媛 周煜溪 《供水技术》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通过开展中试,研究预臭氧在前端混凝沉淀工艺中对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以O2计)、铁、猛的去除效果,以及后臭氧在深度处理工艺中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以N计)的去除效果,以确定臭氧的最佳投加量。研究表明,预臭氧浓度投加量为0.60 mg/L时,... 通过开展中试,研究预臭氧在前端混凝沉淀工艺中对浊度、高锰酸盐指数(以O2计)、铁、猛的去除效果,以及后臭氧在深度处理工艺中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氨(以N计)的去除效果,以确定臭氧的最佳投加量。研究表明,预臭氧浓度投加量为0.60 mg/L时,对沉淀池出水的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铁、锰的处理效果分别能达到90.45%、43.36%、71.42%、62.46%;在深度处理工艺投加浓度0.90 mg/L的臭氧,使得活性炭滤池中的微生物能够有效地吸收并解离氨氯与高锰酸盐指数,从而使这两者的去除率分别提升至87.78%和5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臭氧 后臭氧 有机物 氨氮 浊度
下载PDF
农村饮水工程施工建设方法研究
9
作者 令婷娟 《水上安全》 2025年第5期118-120,共3页
随着我国农村社区的蓬勃发展,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全面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研究从概述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总体状况和建设目... 随着我国农村社区的蓬勃发展,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对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施工技术,全面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核心问题。研究从概述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总体状况和建设目标入手,详细总结了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的需求。通过深入分析,揭示了设计合理性、设备和材料选择及施工技术熟练度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结合丰富的实际施工经验和翔实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为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策略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将现代科技理念和方法融入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施工中,不仅能有效解决传统施工难题,还能显著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而大幅提高农村水质及生活质量。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工程 施工技术 设备和材料选择 疑难问题解决 现代科技应用
下载PDF
自来水厂板框脱水与离心脱水工艺对比
10
作者 何嘉莉 李家耀 +2 位作者 庾明辉 黄海祥 胡小芳 《城镇供水》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简要介绍了某市D水厂和W水厂的排泥水脱水工艺情况,对比了板框脱水系统和离心脱水系统两种不同脱水工艺的项目参数、用地、投资、运行效果和成本。对比结论显示:两间水厂的脱水系统脱水效果均能达到预期(板框脱水后的半干化泥粉月平均... 简要介绍了某市D水厂和W水厂的排泥水脱水工艺情况,对比了板框脱水系统和离心脱水系统两种不同脱水工艺的项目参数、用地、投资、运行效果和成本。对比结论显示:两间水厂的脱水系统脱水效果均能达到预期(板框脱水后的半干化泥粉月平均含水率要求≤55%;离心脱水后的半干化泥粉月平均含水率要求≤80%),板框脱水含水率低,日均湿泥量少,药耗比离心脱水系统低,脱水滤液水质优于离心脱水系统,但板框脱水系统电耗、人工高于离心脱水系统,两间水厂的脱水系统设备折旧和估算的设备维修维护费用差异不大。离心脱水系统泥粉处理处置综合成本明显高于板框脱水系统,预测如果将W水厂的离心脱水系统换成板框脱水系统,泥粉处理处置综合成本可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厂 排泥水 板框脱水 离心脱水 成本
下载PDF
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检测标准探讨
11
作者 杨雷 李方玉 赵江 《质量与标准化》 2025年第2期53-57,共5页
本文旨在探讨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现行相关产品测试标准和相关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检测实施方案。该方案涵盖了密封性、电气安全性、水质安全性和整机运行性... 本文旨在探讨一体化净水设备的性能测试方法,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对现行相关产品测试标准和相关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标准化的检测实施方案。该方案涵盖了密封性、电气安全性、水质安全性和整机运行性能等多个方面,并得到初步验证;希望本研究能为相关生产制造企业产品质量提升与市场监管设备验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净水设备 密封性 电气安全 水质安全 检测
下载PDF
PAM投加量对滤池运行效率的影响
12
作者 樊玉芳 韩颖璐 +2 位作者 张杨 陈肖 林瑶 《城镇供水》 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
已有各类研究表明在给水工艺中投加铁、铝混凝剂的同时投加PAM对浊度去除有显著增强作用,但PAM的最佳投加量与PAM残余量对工艺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的混凝剂及PAM,利用混凝试验及生产试验,探究了投加PAM对给水厂... 已有各类研究表明在给水工艺中投加铁、铝混凝剂的同时投加PAM对浊度去除有显著增强作用,但PAM的最佳投加量与PAM残余量对工艺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通过投加不同浓度的混凝剂及PAM,利用混凝试验及生产试验,探究了投加PAM对给水厂常规工艺运行效果特别是对滤池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投加PAM浓度低于0.20mg/L时,滤后水浊度显著降低的同时滤池的周期没有明显缩短,不会对滤池的运行造成影响。且PAM的投加量存在与混凝剂的最佳配比,混凝剂铁铝的投加浓度较低时,PAM投加的最佳浓度区间为0.05~0.10mg/L,混凝剂铁铝的投加浓度较高时,PAM投加的最佳浓度区间为0.10~0.1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水厂 PAM 滤池 沉淀池 浊度
下载PDF
加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系列化设计研究
13
作者 薛广进 王洋 +4 位作者 刘洋 江丽丽 杨力 饶磊 王胜军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现有机械搅拌澄清池可分为传统型和加速型两大类,传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在市政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加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目前在电力及矿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加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较传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具有处理效率高、施工简单等优点... 现有机械搅拌澄清池可分为传统型和加速型两大类,传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在市政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加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目前在电力及矿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加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较传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具有处理效率高、施工简单等优点。该研究在对比2种池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计算及CFD仿真模拟,将加速型机械搅拌澄清池进行了系列化设计,形成3个系列,每个系列5种规格,共计15种规格,适合应用于各种规模的市政水处理,对提高水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搅拌澄清池 加速型 系列化设计 CFD
下载PDF
地表水饮用工程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郑永帅 卫文刚 +1 位作者 高毅 邓昌城 《水上安全》 2025年第6期43-45,共3页
地表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来源,但其水质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多重影响,饮用水工程的水质保障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复杂污染和日益严格的水质要求,现代工程广泛采用源头控制技术、高效水处理工艺及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同时... 地表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来源,但其水质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多重影响,饮用水工程的水质保障面临着严峻挑战。为应对复杂污染和日益严格的水质要求,现代工程广泛采用源头控制技术、高效水处理工艺及输送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同时,绿色与可持续技术的发展及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的应用,也为水质保障提供了更多创新解决方案。本文旨在探讨地表水饮用工程水质保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饮用工程 水质保障 污染物 应用
下载PDF
地表水源中典型致嗅物质来源及去除技术分析
15
作者 段学华 《工业微生物》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当前,地表水源中的嗅味问题严重,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典型的致嗅物质包括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文章概述了地表水源中的致嗅物质来源,分析了GSM和2-MIB的原因,并重点讨论了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包括物理... 当前,地表水源中的嗅味问题严重,已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其中,典型的致嗅物质包括土臭素(GSM)和2-甲基异莰醇(2-MIB)。文章概述了地表水源中的致嗅物质来源,分析了GSM和2-MIB的原因,并重点讨论了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技术,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其中,物理法包括混凝法和活性炭吸附法;化学法包括臭氧氧化法、臭氧-过氧化氢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文章期望通过分析不同技术,为地表水水源中典型致嗅物质的去除提供科学依据和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致嗅物质 吸附法 高级氧化法
下载PDF
LC-MS法检测自来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及三氯乙酸
16
作者 张辉 付贵勤 +3 位作者 邹雄伟 曾东芳 陈晓磊 陈阳 《山西化工》 2025年第3期67-71,76,共6页
氯因其氧化能力强、价格便宜、易储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在公共给水中氯化消毒主要用液氯或次氯酸盐进行,但是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其对人体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氯因其氧化能力强、价格便宜、易储存和运输使用方便等优点而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消毒剂之一。在公共给水中氯化消毒主要用液氯或次氯酸盐进行,但是氯会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其对人体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威胁人体健康,因此,检测自来水中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LC-MS)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适用于经过处理的自来水和生活饮用水的分析方法,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相关系数均>0.999,检测范围为1~15μg/L,检测限分别为0.12μg/L和0.19μg/L。采取加入抗坏血酸或硫代硫酸钠去氯,对未加标和加标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抗坏血酸进行去氯,其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回收率分别为24.1%~35.5%和125%~175%。加入硫代硫酸钠进行去氯,其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回收率分别为77.0%~106.0%和97%~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来水 二氯乙酸 三氯乙酸 LC-MS
下载PDF
农村饮用水中氟和砷的去除研究
17
作者 刘勇 刘健 钟志光 《广东水利水电》 2025年第3期47-50,55,共5页
由于经济发展限制,农村地区饮用水供应仍未达到统一的标准,导致部分地区水中氟和砷超标现象严重,对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该研究旨在探究脉冲电絮凝法在农村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絮凝法能... 由于经济发展限制,农村地区饮用水供应仍未达到统一的标准,导致部分地区水中氟和砷超标现象严重,对用水安全构成威胁。该研究旨在探究脉冲电絮凝法在农村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絮凝法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氟和砷的含量,且经济成本较低,在农村饮用水处理中颇具推广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氟污染 砷污染 水处理
下载PDF
地表水厂预臭氧接触池节能降耗工艺研发
18
作者 马占旭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58-161,共4页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和水质污染问题的加剧,地表水处理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然而,臭氧的投加和溶解效率在传统的投加方式中存在不足,既影响其处...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张和水质污染问题的加剧,地表水处理厂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臭氧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然而,臭氧的投加和溶解效率在传统的投加方式中存在不足,既影响其处理效果,又增加了能耗。本项目旨在研发一种新型的预臭氧接触池工艺,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处理厂 臭氧 接触池 节能降耗
下载PDF
净水厂碳排放核算与减排路径
19
作者 陈卓然 魏晓婷 马敬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聚焦给水系统运行维护阶段各种碳排放活动,以天津市某净水厂全年运行数据为研究基础,分别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电力消耗、药剂使用、运输过程所带来的间接碳排放活动,统计其碳排放强度,并对净水厂节能减排路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 聚焦给水系统运行维护阶段各种碳排放活动,以天津市某净水厂全年运行数据为研究基础,分别分析生产经营活动中电力消耗、药剂使用、运输过程所带来的间接碳排放活动,统计其碳排放强度,并对净水厂节能减排路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该净水厂年度运行维护阶段产生的总碳排放强度为0.210 kg CO_(2)e/m^(3),电力消耗碳排放占比84.63%,药剂使用碳排放占比15.08%,运输过程碳排放占比0.29%,碳排放总量主要集中在电力消耗和药剂使用上。因此,该净水厂后续的节能降耗减排路线应结合原水水质变化情况,进一步优化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核算边界 运行维护 节能降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