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2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重力式无阀滤池反冲洗效果的措施
1
作者 王成达 《装备机械》 2024年第1期17-19,36,共4页
重力式无阀滤池具有产水水量大、操作简单等特点,应用广泛。为提高反冲洗效果,采用诱导强制反冲洗措施,设计诱导强制反冲洗装置,利用泵抽真空方式,定时形成压强差,强制虹吸,实现定时反冲洗,由此保证出水水质和水量。对重力式无阀滤池的... 重力式无阀滤池具有产水水量大、操作简单等特点,应用广泛。为提高反冲洗效果,采用诱导强制反冲洗措施,设计诱导强制反冲洗装置,利用泵抽真空方式,定时形成压强差,强制虹吸,实现定时反冲洗,由此保证出水水质和水量。对重力式无阀滤池的工作原理、设计选型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提高反冲洗效果措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池 反冲洗 技术改进
下载PDF
电辅助碳基超滤膜处理地表水的研究
2
作者 陈鹏辉 孙雪菲 殷翼云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07-1313,共7页
文章采用耦合电化学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电化学辅助膜过滤(electrochemical membrane filtration,EMF)工艺对地表水体进行处理;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一种成本低廉、导电性能良好的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cloth,CC)聚醚砜(polyethersulfon... 文章采用耦合电化学氧化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的电化学辅助膜过滤(electrochemical membrane filtration,EMF)工艺对地表水体进行处理;通过相转化法制备一种成本低廉、导电性能良好的碳纤维布(carbon fiber cloth,CC)聚醚砜(polyethersulfone,PES)CC/PES复合膜,利用电化学辅助作用强化复合膜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和解决膜分离过程中膜污染问题。地表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单纯膜过滤在3个循环周期后的膜通量为初始通量的31.5%,而在电辅助下,施加电压为±2.0 V,膜分别作为阳极和阴极时,膜通量分别为初始通量的40.8%、43.8%;膜系统在电化学辅助反冲洗下,通量恢复率接近96%,且系统出水水质有明显提升;系统能耗分析表明,电场作用下的膜过滤系统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研究结果可为电化学辅助膜过滤工艺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基 复合膜 电辅助 抗污染性能 地表水过滤
下载PDF
新型BIOSMEDI滤池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邹伟国 孙群 +3 位作者 王国华 沈裘昌 戚盛豪 李正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共4页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及污水深度处理的新工艺———BIOSMEDI滤池 ,它以轻质滤料为过滤介质 ,采用与填料相适应的独特滤池构造 ,同时采用脉冲反冲洗、气水同向流。该滤池具有滤料比表面积大 ,不易堵塞 ,滤层阻力小 ,滤速高 ... 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微污染原水预处理及污水深度处理的新工艺———BIOSMEDI滤池 ,它以轻质滤料为过滤介质 ,采用与填料相适应的独特滤池构造 ,同时采用脉冲反冲洗、气水同向流。该滤池具有滤料比表面积大 ,不易堵塞 ,滤层阻力小 ,滤速高 ,反冲洗耗水、耗气小等优点。试验表明 ,该生物滤池在 10℃以上时氨氮的去除负荷≥ 0 .5kgNH3-N/(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生物滤池 BIOSMEDI工艺 硝化
下载PDF
铁锰氧化膜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4
作者 邱文瑄 郭英明 +1 位作者 张宇宏 高婷婷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493-1497,共5页
在中试过滤系统中,通过向进水管路中持续投加高锰酸钾、氯化铁和氯化锰溶液,可在石英砂滤料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黑褐色的铁锰活性氧化膜(MeO_(x))。该氧化膜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氧化活性。在水温、pH值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氧化膜仍... 在中试过滤系统中,通过向进水管路中持续投加高锰酸钾、氯化铁和氯化锰溶液,可在石英砂滤料表面逐渐形成一层黑褐色的铁锰活性氧化膜(MeO_(x))。该氧化膜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氧化活性。在水温、pH值等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氧化膜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污染物去除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MeO_(x)可用于同步去除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的氨氮、铁锰、砷、双酚A等污染物。介绍了MeO_(x)的制备与特性,综述了其在去除不同类型污染物中的应用,同时展望了处理高负荷污染水源和微污染有机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O_(x) 水处理 催化氧化 地下水和地表水 过滤
下载PDF
富营养化条件下联合处理滤池适应优化研究
5
作者 聂荣飞 赵曦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9期93-96,共4页
为研究解决富营养化进水条件下水厂滤池结块堵塞、过滤周期缩短、出水浊度上升等问题,本研究以夏季藻类爆发期某水厂的沉淀池出水为实验进水,利用玻璃滤柱进行模拟实验,发现: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能较好控制水头损失,但出水浊度和颗粒... 为研究解决富营养化进水条件下水厂滤池结块堵塞、过滤周期缩短、出水浊度上升等问题,本研究以夏季藻类爆发期某水厂的沉淀池出水为实验进水,利用玻璃滤柱进行模拟实验,发现: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能较好控制水头损失,但出水浊度和颗粒数效果不佳;投加次氯酸钠能够有效降低出水颗粒数,但会导致出水浊度升高。对此,本文提出生物酶法辅助作用下的联合处理优化方式,将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进行三维技术耦合,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滤池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适应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滤池 次氯酸钠 生物酶 联合处理
下载PDF
不同组合净水工艺对水中致突变物的去除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立红 张淑琪 +3 位作者 韩飞 吴红伟 张丽萍 王占生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3-46,共4页
对5种组合净水工艺的出水及原水进行Ames试验,结果显示,生物陶粒能部分去除水中直接致突变有机物,降低原水的MR比值,TA98菌株MR比值在剂量为1L/皿水样及0.5L/皿水样时,分别比原水减少了40.2%及41.9... 对5种组合净水工艺的出水及原水进行Ames试验,结果显示,生物陶粒能部分去除水中直接致突变有机物,降低原水的MR比值,TA98菌株MR比值在剂量为1L/皿水样及0.5L/皿水样时,分别比原水减少了40.2%及41.9%.具有生物陶粒及活性炭吸附单元的B、C、E流程,对去除水中直接致突变物最为有效,使TA98及TA100菌株在各试验剂量下的MR比值均小于2.采用膜过滤法测定B流程各单元出水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结果显示这组工艺能较好地互相补充,对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有机物,该流程总的去除率超过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净水工艺 过滤 有机物 致突变物 净水
下载PDF
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硝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田文华 文湘华 +1 位作者 崔燕平 钱易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8-50,共3页
 为研究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BAF)硝化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粒径为2~3mm和4~5mm的沸石滤料在直径为0.2m的BAF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前一种滤料比后一种滤料对氨氮去除率高,20℃时两者的硝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6.8mg/(L·h)和10.3...  为研究滤料粒径对曝气生物滤池(BAF)硝化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粒径为2~3mm和4~5mm的沸石滤料在直径为0.2m的BAF中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前一种滤料比后一种滤料对氨氮去除率高,20℃时两者的硝化速率常数分别为16.8mg/(L·h)和10.3mg/(L·h),前者比后者高63.1%;同一条件下前一种滤料比后一种滤料硝化强度大39.7%。两种粒径沸石比表面积的比值为1.8,这是引起硝化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在硝化滤池中选择粒径为2~3mm沸石滤料比较适宜,既不影响运行周期,又提高了硝化性能,从而减小了滤池的体积,降低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沸石 滤料粒径 曝气生物滤池 硝化
下载PDF
低压膜直接过滤处理低温低浊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晓飞 杜茂安 +3 位作者 马军 马俊德 于方田 曹溪禄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82-984,988,共4页
通过对低压膜过滤和传统滤池过滤的滤后水水质和运行成本的比较分析,得出低压膜过滤在低温低浊水时可以取代滤池过滤的结论.低压膜过滤在保证出水浊度低于1 NTU时,滤速可达20m/h,过滤周期为150 h.低压膜过滤可以采用原水直接过滤,不需... 通过对低压膜过滤和传统滤池过滤的滤后水水质和运行成本的比较分析,得出低压膜过滤在低温低浊水时可以取代滤池过滤的结论.低压膜过滤在保证出水浊度低于1 NTU时,滤速可达20m/h,过滤周期为150 h.低压膜过滤可以采用原水直接过滤,不需投加混凝剂,长期运行后没有受到较大的污染.反冲洗方式简单易行,所需压力远低于常规的膜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膜 水处理 温度 浊度 过滤 气水联合反冲洗 去除率 水质 运行成本
下载PDF
UF膜与混凝联用处理淮河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秉直 曹达文 +3 位作者 熊毅 范瑾初 李景华 徐强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2-34,共3页
采用超滤处理工艺对淮河水进行了中试。为了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膜通量 ,采用微絮凝和砂过滤作为预处理。结果表明 ,膜出水浊度低于 0 5NTU ,CODMn低于 3mg/L ,色度为 5度 ,氨氮低于 0 5mg/L ,均低于同期常规处理出水指标。超滤膜... 采用超滤处理工艺对淮河水进行了中试。为了提高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和膜通量 ,采用微絮凝和砂过滤作为预处理。结果表明 ,膜出水浊度低于 0 5NTU ,CODMn低于 3mg/L ,色度为 5度 ,氨氮低于 0 5mg/L ,均低于同期常规处理出水指标。超滤膜运行一个多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 UF膜 混凝 淮河 微絮凝 砂过滤 膜压差 浊度
下载PDF
生物砂滤池除氨氮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思敏 张胜 +1 位作者 孙广垠 陈春燕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76,共3页
生物砂滤池去除NH4+-N的效果优于普通砂滤池,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给水处理技术。以邯郸市滏阳河微污染原水为对象,研究了温度、NH4+-N浓度、CODMn浓度对生物砂滤池去除水中NH4+-N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生物砂滤池去除NH4+-N效果的... 生物砂滤池去除NH4+-N的效果优于普通砂滤池,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给水处理技术。以邯郸市滏阳河微污染原水为对象,研究了温度、NH4+-N浓度、CODMn浓度对生物砂滤池去除水中NH4+-N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是影响生物砂滤池去除NH4+-N效果的主要因素,水温越高则对NH4+-N的去除效果越好。在NH4+-N浓度不高、水温为常温(或较高)条件下,原水NH4+-N浓度对NH4+-N的去除影响较为显著;原水NH4+-N值愈高,其去除率愈高,原水NH4+-N浓度变化对NH4+-N去除效果的影响越小。在水温相同的情况下,当原水CODMn值和NH4+-N值均较大时,CODMn值对去除NH4+-N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污染原水 生物砂滤池 NH4^+ -N COD Mn 温度
下载PDF
氧化铝涂层改性石英砂过滤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高乃云 徐迪民 +1 位作者 范瑾初 严煦世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10,共3页
介绍了氧化铝涂层石英砂和未涂层石英砂对微污染原水进行直接过滤的研究结果:无论对浊度,还是对有机物的综合去除,氧化铝涂层砂滤料过滤效果均明显优于未涂层砂滤料。
关键词 改性滤料 有机物去除 过滤 氧化铝涂层砂
下载PDF
几种改性滤料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23
12
作者 邓慧萍 徐迪民 +1 位作者 易小萍 严煦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4-447,共4页
对四种不同的改性滤料去除水中有机物的效果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吸附对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滤料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始终优于原滤料 ,涂铁砂和涂铝陶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达 66% ,静态和动态试验的结果均是涂铁砂对有机物的去除率最高 .
关键词 改性滤料 有机物 净水系统 静态吸附 动态吸附 去除率 涂铁砂 涂铝陶
下载PDF
下向流生物滤池低温堵塞问题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马立 白宇 +2 位作者 张杰 郜玉楠 陈淑芳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深度处理中下向流生物滤池正常运行条件下,滤柱进水段由于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大量积累,水头损失增长较快。尤其在低温下,由于水力条件、生物微环境、生物相改变以及微生物的自我保护,滤池更易发生气塞、堵塞,其运行周期比中温时... 深度处理中下向流生物滤池正常运行条件下,滤柱进水段由于污染物的降解。微生物大量积累,水头损失增长较快。尤其在低温下,由于水力条件、生物微环境、生物相改变以及微生物的自我保护,滤池更易发生气塞、堵塞,其运行周期比中温时降低近2/3,严重影响了净化效果。提出了局部反冲洗法解决膜滤池低温堵塞问题。局部反冲洗后,水头损失由60cm 降到30cm 左右。局部反冲洗在改善滤柱堵塞的同时,为自养亚硝化菌和硝化菌提供了更为稳定、适宜的微环境,使 NH_3-N 的去除率由15%增至50%以上;COD_(Cr)的去除效果因为生物活性的增加并未受到波动。局部反冲洗后,生物量和水头损失沿层积累率的最大值出现在滤柱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池 NH3-N 反冲洗 去除率 硝化菌 深度处理 污染物 局部 微环境 低温
下载PDF
氧化铁涂层砂改性滤料除氟性能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高乃云 徐迪民 +1 位作者 范瑾初 严煦世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4,共4页
介绍了氧化铁涂层砂和未涂层石英砂除氟过滤比较:氧化铁涂层砂除氟效果显著,去除率达90 % 以上,基本遵循低pH 高去除率的规律;石英砂对水中的氟无任何去除效果。
关键词 氧化铁涂层砂 石英砂 除氟 改性滤料
下载PDF
生物活性滤池的强化过滤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黄晓东 李德生 +3 位作者 吴为中 王占生 段洪雷 雷晓玲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0-13,共4页
研究开发了三种生物活性滤池 ,实现了对普通滤池过滤作用的强化。经长期运行测定 ,在 10m/h左右的滤速下 ,生物活性滤池对氨氮、亚硝酸盐氮、有机物、浊度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其中氨氮的去除率为 76 %~ 87% ,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 7... 研究开发了三种生物活性滤池 ,实现了对普通滤池过滤作用的强化。经长期运行测定 ,在 10m/h左右的滤速下 ,生物活性滤池对氨氮、亚硝酸盐氮、有机物、浊度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 ,其中氨氮的去除率为 76 %~ 87% ,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 76 .9%~ 90 .6 % ,CODMn的去除率为17.3%~ 31.4 % ,出水浊度均能保证在 1NTU以下 ,经消毒后能满足卫生学指标的要求。所载生物膜受滤池频繁反冲洗的影响较小 ,在反洗 2~ 3次 /d的情况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处理效果。该技术为解决现有水厂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问题、提高供水水质提供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 强化过滤 微污染水源水
下载PDF
粉煤灰滤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薛金凤 马彦涛 +2 位作者 余兴林 李庚燕 程泽和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2-94,共3页
采用2%无机造孔添加剂、50%粉煤灰和48%粘土于900℃烧制2 h得到了一种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的滤料。该滤料可用于吸附氟离子,吸附类型属于Freundlich型,是一种中等覆盖度的多层吸附。将该滤料填装于玻璃柱中进行动态过滤模拟试验,过滤高... 采用2%无机造孔添加剂、50%粉煤灰和48%粘土于900℃烧制2 h得到了一种强度高比表面积大的滤料。该滤料可用于吸附氟离子,吸附类型属于Freundlich型,是一种中等覆盖度的多层吸附。将该滤料填装于玻璃柱中进行动态过滤模拟试验,过滤高氟饮用水,滤出水pH增加、浊度降低。对进水浓度和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水氟离子浓度的增加,产水量减少,滤料的除氟率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增加,产水量会增加,除氟率也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滤料 饮用水 氟离子
下载PDF
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欣然 李伟光 +2 位作者 公绪金 范文飙 任鹏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49-1055,共7页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研究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效能。考察氯氮质量比、紫外辐射时间和pH值3个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采用二阶方程进行数学模拟,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外/氯耦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氨氮,三因素... 基于响应面优化法,研究紫外/氯耦合处理饮用水中氨氮的效能。考察氯氮质量比、紫外辐射时间和pH值3个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氨氮去除的影响,采用二阶方程进行数学模拟,并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紫外/氯耦合技术能有效去除氨氮,三因素均对氨氮的去除影响显著,各因素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存在。数学拟合模型的相关系数较高(R2=0.992),模型回归性好。满足饮用水氨氮出水要求(0.5 mg·L?1)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氯氮质量比4.00,紫外辐射时间6.00 min和pH值7.5。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偏差仅为0.64%,响应面拟合方程可用于氨氮去除率的预测和最优工艺条件的确定。紫外/氯耦合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方法,具有投药量小、去除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优化 数学模拟 紫外 氯耦合 氨氮去除 中心复合设计
下载PDF
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建广 张晓健 王占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61-64,共4页
 研究了深度处理工艺中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6℃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硝化能力受水中DO限制,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去除COD有较大影响。在水温较低时(2℃左右)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  研究了深度处理工艺中生物活性炭滤池处理高氨氮原水的运行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6℃时,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硝化能力受水中DO限制,原水中的高浓度氨氮对去除COD有较大影响。在水温较低时(2℃左右)生物活性炭滤池对氨氮的硝化能力下降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滤池 高氨氮原水 运行特性 深度处理工艺 硝化能力 饮用水处理
下载PDF
生物活性滤池饮用水除氨氮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杨威 田家宇 李圭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316-2321,共6页
以实际沉淀池出水进行配水,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生物活性滤池(BAF)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前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滤料粒径对BAF除氨氮能力影响较大。当采用沉淀池出水中自身携带的有机物时,BAF-1除氨氮效率为97%;当沉淀... 以实际沉淀池出水进行配水,通过模型实验,探讨了生物活性滤池(BAF)除氨氮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滤前水中有机物含量和滤料粒径对BAF除氨氮能力影响较大。当采用沉淀池出水中自身携带的有机物时,BAF-1除氨氮效率为97%;当沉淀池出水中另配入2mg·L-1牛肉膏+2mg·L-1蛋白胨+2mg·L-1葡萄糖时,由于受到异养菌对溶解氧和生存空间竞争的限制,其除氨氮效率下降至51.0%。活性炭粒径采用0.8~1.2mm的BAF-1氨氮去除率比采用1.0~2.0mm的BAF-2高1.5%~16.7%。当滤前水氨氮浓度低于1.60mg·L-1时,BAF-1的氨氮去除率接近100%;当氨氮浓度逐渐升高时,由于受到溶解氧的限制,去除率逐渐下降。对滤前水进行预曝气充氧,能提高BAF-1的除氨氮效率。滤速对BAF-1除氨氮影响不显著。反冲洗可适当提高BAF-1的除氨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滤池(BAF) 氨氮 有机物含量 滤料粒径 预曝气 滤速 反冲洗
下载PDF
PAM在给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调质作用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8
20
作者 邓慧萍 梁超 许建华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3,共3页
通过对上海两座分别以黄浦江和长江为水源的给水厂排泥水进行的烧杯搅拌、沉降和比阻试验 ,考察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 (PAM )在给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调质效果 ,并探讨了PAM的调质作用机理。
关键词 给水厂 排泥 水PAM 污泥调质 污泥脱水 滤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