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河涌纳污能力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初期雨水截流标准
1
作者 谭超 刘达 +2 位作者 黄本胜 刘美婷 罗志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28,196,共5页
为有效控制和治理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溢流的初期雨水污染,选取广州市猎德涌和石井河作为典型河涌,在对初期雨水水质及降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复核水域纳污能力,对比分析截流雨量与污染物削减效率,提出了初期雨水治理的截流标... 为有效控制和治理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排水系统溢流的初期雨水污染,选取广州市猎德涌和石井河作为典型河涌,在对初期雨水水质及降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复核水域纳污能力,对比分析截流雨量与污染物削减效率,提出了初期雨水治理的截流标准。结果表明,广州市中心城区合流制区域的初雨截流标准宜为8~10 mm,分流制区域的取值宜为5~6 mm。研究结果可为广州市等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城市 初期雨水 截流标准 纳污能力
原文传递
基于冲刷指数的雨水管渠冲刷淤积分析
2
作者 周毅 龚媛媛 +2 位作者 汪志慧 李璟冉 冯慧娟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5,共7页
流速、雷诺数、充满度等单因素指标虽然与雨水管渠的冲刷和淤积量有一定的关联,但是通过单因素指标不足以全面地判断雨水管道的冲刷和淤积。在起动流速和止动流速的基础上,提出了冲刷指数的概念。结合连续非恒定流不同工况下冲刷和淤积... 流速、雷诺数、充满度等单因素指标虽然与雨水管渠的冲刷和淤积量有一定的关联,但是通过单因素指标不足以全面地判断雨水管道的冲刷和淤积。在起动流速和止动流速的基础上,提出了冲刷指数的概念。结合连续非恒定流不同工况下冲刷和淤积量模拟,计算了流速、雷诺数、充满度、冲刷指数4个因素与冲刷量的灰色关联度,其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冲刷指数>雷诺数>充满度>流速。根据不同工况的恒定流模型实验的结果,其关联度大小依次为:冲刷指数>>流速>雷诺数>充满度。可以认为,在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工况下,冲刷量和冲刷指数有显著的强相关性,冲刷指数能代替具体的冲刷量计算实现对冲刷程度和趋势的合理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道 沉积物 流速 雷诺数 充满度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初期雨水调蓄池单位面积调蓄深度数值模拟
3
作者 周毅 周云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决定了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容积和截污效果,但仅仅根据规范的推荐取值缺少对后果的量化判断。忽略管道中的沉积和冲刷,分别以单子汇水区和多子汇水区排水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下垫面特征和降雨特征,在SWMM模型中进行多降雨条...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决定了初雨调蓄池的设计容积和截污效果,但仅仅根据规范的推荐取值缺少对后果的量化判断。忽略管道中的沉积和冲刷,分别以单子汇水区和多子汇水区排水系统为例,针对不同下垫面特征和降雨特征,在SWMM模型中进行多降雨条件模拟,计算得到产流和悬浮固体(SS)的冲刷情况。结果表明,单子汇水区单次降雨初期冲刷主要受污染物积累程度、初雨峰值雨强和初雨总量控制,对多场降雨的初雨SS控制率均很高;多子汇水区系统不同场次降雨SS削减率可能有明显差异,SS控制率随调蓄深度增加而增加且差异减小,单位面积调蓄深度取2 mm时SS控制率已达较高水平,但4 mm以上时SS控制率增速明显减慢;初期雨水调蓄池是否达到了污染控制目标,不应只看是否位于系统的上游,也不只限于根据技术规范的推荐取值,需通过模型计算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初期冲刷 径流污染 初期雨水调蓄池 单位面积调蓄深度
原文传递
高密度建成区污水治理提升规划与实施体系研究
4
作者 王宁 郭繁锦 +2 位作者 曾坚 甘硕儒 丁锶湲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102,共9页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是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厦门市思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排水现状排查和数字化的技术方法,探索总结了高密度建成区“溯源排... 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是存量规划背景下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是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有效路径。结合城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以厦门市思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排水现状排查和数字化的技术方法,探索总结了高密度建成区“溯源排查、正本清源、排水管理进小区”污水治理提升规划模式。借助“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针对性地提出技术标准、实施细则和政策规章等配套措施,建立了污水治理系统“智慧型”信息管理平台,构建了完善的规划实施体系,有效统筹了高密度建成区污水治理的“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为新时期推动污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治理提升 国土空间规划 实施体系 高密度建成区
下载PDF
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实践措施及效果
5
作者 石磊 李振川 +1 位作者 戴明华 陈明如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6,共7页
高安屯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水处理规模20万m^(3)/d,主体工艺为AAO+砂滤池,污泥处理中心规模1836 t/d(污泥含水率80%),主体工艺为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对比了不同碳核算标准,确定了高安屯再生水厂碳排放计算边界。高安屯再生水厂... 高安屯再生水厂位于北京市,水处理规模20万m^(3)/d,主体工艺为AAO+砂滤池,污泥处理中心规模1836 t/d(污泥含水率80%),主体工艺为热水解+厌氧消化+板框脱水。对比了不同碳核算标准,确定了高安屯再生水厂碳排放计算边界。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项目采用节能降耗、回收能源、利用清洁能源的方法,是泥水共治、餐厨协同、多能耦合、能源自给的大型碳中和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厂 污泥处理中心 碳中和 碳排放 节能降耗 清洁能源
下载PDF
喀斯特山地城市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研究——以贵阳市为例
6
作者 戴丽 尹昌应 +1 位作者 毛春艳 郑佳薇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内涝灾害愈加明显,已成为造成喀斯特地区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选择西南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6—2020年实测和调查的内涝灾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方法,探...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随着城镇化高速发展,城市内涝灾害愈加明显,已成为造成喀斯特地区损失较为严重的灾害之一。选择西南喀斯特山地城市——贵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6—2020年实测和调查的内涝灾害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和相关分析方法,探究景观格局对城市内涝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6—2020年贵阳市主城区内涝频发,且空间分布差异性显著,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集聚分布特征。2)不透水面、绿地与内涝频次的相关性显著,分别呈正、负相关。3)内涝周边500 m缓冲区内景观由少数聚集程度大的斑块构成,优势度较高,景观中的优势斑块类型仅有一种或少量几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格局空间聚集情况差异显著,其中铁路与道路、房屋建筑的景观指数空间聚类较为显著。4)内涝与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关系不显著,但与土地利用类型的景观指数有显著相关性,且不同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内涝的影响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喀斯特城市内涝防治和景观格局规划管理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地城市 空间自相关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指数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基于QC方法减少长距离高起伏输水管线设计工日
7
作者 李鹏 马新红 +2 位作者 齐慧卿 马永博 杜保周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4期194-196,共3页
针对近年来长距离、高起伏复杂输水管线出现频率日益增多的情况,为有效减少设计工日,Q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分析确定了“输水管道布置设计耗时多”为主要症结。根据主要症结并兼顾其他因素,设定了活动目标,通过因果分析找出了6项末端因素... 针对近年来长距离、高起伏复杂输水管线出现频率日益增多的情况,为有效减少设计工日,Q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分析确定了“输水管道布置设计耗时多”为主要症结。根据主要症结并兼顾其他因素,设定了活动目标,通过因果分析找出了6项末端因素。运用调查分析法确认了“水锤模拟分析过程复杂”和“管线路径决策流程不完善”2项要因。针对这2项要因,小组成员按照“5W1H”的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得到了有效落实,实现并超越了目标值,设计工日稳中有降,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C方法 长距离高起伏 输水管线 设计工日
下载PDF
老盘江沿岸污水排放方案优化论证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吴德安 黄国芳 +3 位作者 张开鑫 贾子寅 易绍林 双风龙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3期24-30,37,共8页
陆良县老盘江河段整治前沿岸污水直排入河。为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在进行综合整治前,有必要对老盘江两岸污水排放处理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文章基于测量数据,利用Mike11建立老盘江水质模型,模拟计算3种污水处理排放形式实施后对老盘江水... 陆良县老盘江河段整治前沿岸污水直排入河。为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在进行综合整治前,有必要对老盘江两岸污水排放处理方案进行优化论证。文章基于测量数据,利用Mike11建立老盘江水质模型,模拟计算3种污水处理排放形式实施后对老盘江水质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7个分区的污水各自达标处理后排放的方案综合比较最优,污染物整治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污水处理系统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枯水期实施引水措施,可有效改善老盘江水系水动力和水质情况,水质各因子改善率在18%~2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污水 处理排放 环境影响 数值模拟 老盘江
下载PDF
水力学在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红萍 熊兆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4期0005-0009,共5页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科范围广、课程门数多,受教学学时限制,学生很难做到基础课与专业课融会贯通,学习难度大,因此,基础课-专业课融合教学,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是《给排水管道工... 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科范围广、课程门数多,受教学学时限制,学生很难做到基础课与专业课融会贯通,学习难度大,因此,基础课-专业课融合教学,对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排水管道设计计算是《给排水管道工程》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在现有的主流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水力学算图法,不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也不利于学生对排水管设计计算原理的理解。本文从排水管道水力学基本公式,在水流断面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参数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可用于Excel软件计算的数学公式,并举例说明了简洁的计算路径。同时,通过Excel计算,获得了流速、流量-充满度关系图,有助于认识雨水管道运行特征。本文中水力学基本理论在排水管道设计计算中的应用,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架起了桥梁,不仅有利于降低专业学习难度,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排水管道设计计算能力,同时有利于夯实学生的水力学基本理论基础,增强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无压排水管道 曼宁公式 流速 流量 充满度 排水管道设计
下载PDF
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驰 王超 韩晓墨 《供水技术》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应用,在环境中长久赋存乃至在生物体内累积,易引发大风险和严重危害,尤其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开发能降解抗生素的高效技术和先进工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去除手段中,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 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应用,在环境中长久赋存乃至在生物体内累积,易引发大风险和严重危害,尤其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开发能降解抗生素的高效技术和先进工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去除手段中,基于活化过硫酸盐的高级氧化技术作为有效去除抗生素的新兴方法,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去除抗生素类污染物,逐渐得到学者们的关注。论文汇总了近年来活化过硫酸盐降解抗生素类污染物的研究案例,介绍了活化过硫酸盐的主要方法,分析了针对活化过硫酸盐技术降解抗生素废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过硫酸盐 活化 高级氧化 进展
下载PDF
美国艾奥瓦州雨水花园建设推广策略与借鉴
11
作者 苏媛媛 骆溯涵 《重庆建筑》 2024年第2期19-23,共5页
美国艾奥瓦州(Iowa)可以观察到世界上最典型的农业景观带来的水文变化,该州从流域生态条件出发,制定全州水资源计划,积累了80余年的雨水管理经验。作为低影响开发(LID)策略的雨水花园在当地各城镇得到广泛建造,并具有极高的公众参与度... 美国艾奥瓦州(Iowa)可以观察到世界上最典型的农业景观带来的水文变化,该州从流域生态条件出发,制定全州水资源计划,积累了80余年的雨水管理经验。作为低影响开发(LID)策略的雨水花园在当地各城镇得到广泛建造,并具有极高的公众参与度。艾奥瓦州雨水花园的协同建设策略与社会参与机制,可为我国海绵城市雨水花园的实际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管理 社会参与 海绵城市 水计划
下载PDF
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减振降噪设计的优化及实施分析
12
作者 李超 《中国厨卫》 202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为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降低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文章对建筑给水泵房和排水系统中的减振降噪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分析给水泵组和排水系统的噪声机理,指出给水泵组和排水系统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来源及传播途径;其次,提... 为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行时的稳定性,降低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文章对建筑给水泵房和排水系统中的减振降噪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分析给水泵组和排水系统的噪声机理,指出给水泵组和排水系统在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来源及传播途径;其次,提出了给水泵机组和排水系统减振降噪的设计方案优化措施。为验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以某住宅小区实际建筑为案例,对给水泵房及室内排水的减振降噪优化方案进行了实测分析。实测结果表明,优化方案可以有效降低给排水系统的噪声水平,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系统 减震降噪 给水泵组
下载PDF
智慧水厂能耗监测评价与异常诊断管理平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子怡 钟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57,166,共6页
为提升污水处理厂水处理过程的运行能效,加速推进智慧水厂向节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设计了一种面向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监测评价与异常诊断管理平台。平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和能耗管理系统,通过采集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等信息,建... 为提升污水处理厂水处理过程的运行能效,加速推进智慧水厂向节能化、数字化方向转型,设计了一种面向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监测评价与异常诊断管理平台。平台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和能耗管理系统,通过采集污水处理厂运行数据与气象数据等信息,建立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动态监督能耗预测模型,实现厂区运行状况实时监测与评价。运维管理人员可依据平台生成的状态评价指数,进行厂区能源结构调整与异常用能识别与诊断。最后,以实际案例数据验证了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台预警模块可以监测反馈96%的异常用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水厂 机器学习 污水特征 能耗预测 异常诊断
下载PDF
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复核——以杭州主城区为例
14
作者 任泽凌 李彬权 +4 位作者 王国庆 刘加进 鲍振鑫 刘翠善 张磊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9,共10页
在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共同影响下,很多城市暴雨特性发生变化,现行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可能不再适用,需要复核和更新。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根据钱塘江江畔闸口站1982—2022年降雨极值资料,分别选用皮尔逊Ⅲ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曲线进行... 在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共同影响下,很多城市暴雨特性发生变化,现行的暴雨强度计算公式可能不再适用,需要复核和更新。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根据钱塘江江畔闸口站1982—2022年降雨极值资料,分别选用皮尔逊Ⅲ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曲线进行线型拟合,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推求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与现行规范给出的暴雨强度公式进行复核分析。结果表明:在重现期为2~20 a时,根据皮尔逊Ⅲ型分布和耿贝尔分布推求得到暴雨强度新公式的平均绝对均方差均小于0.05 mm/min,平均相对均方差均小于5%,符合精度要求;仅当降雨历时为10 min时,2个新公式的暴雨强度要小于现行公式的暴雨强度,其他历时下2个新公式的暴雨强度都明显大于现行公式的暴雨强度;经合理性分析,本研究根据最新暴雨资料推求的暴雨强度公式可为杭州市主城区排水防涝工程设计和相关设施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极值 暴雨强度公式 皮尔逊Ⅲ型分布 耿贝尔分布 杭州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污水处理高密池混凝加药预测研究
15
作者 马帅印 王晨 +4 位作者 卢津 孔宪光 殷磊 陈改革 张茜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高密池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关键且复杂的一个环节,而混凝加药过程在高密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针对混凝加药非线性、大迟滞性、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特性,为实现加药量的预测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 高密池是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中关键且复杂的一个环节,而混凝加药过程在高密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针对混凝加药非线性、大迟滞性、不确定因素较多的特性,为实现加药量的预测控制,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提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ELM)以及长短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残差组合预测方法,PCA降维和LSTM残差优化能够有效提高ELM的预测精度,同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可以得到最优方法。利用污水处理数据进行验证,所提预测方法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4%,均方误差根为0.6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预测精度上明显优于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预测方法,为混凝加药量的预测和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池 混凝加药 组合预测 极限学习机 机器学习
下载PDF
不同改性方法对生物砂滤池生物膜特性及处理受污染原水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李思敏 王彦飞 +3 位作者 唐锋兵 许铮 郭沛然 李乐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通过对普通石英砂(QS)进行氨基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分别以QS、AMS、CAS为滤料填充滤池进行挂膜,研究了不同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量、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的特性及对受污染原水的... 通过对普通石英砂(QS)进行氨基及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制得氨基改性砂(AMS)和铝钙双氢氧化物改性砂(CAS),分别以QS、AMS、CAS为滤料填充滤池进行挂膜,研究了不同石英砂表面的生物膜量、生物活性、胞外聚合物(EPS)的特性及对受污染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挂膜成功后CAS表面的生物活性最高,为42.00 mgO_(2)/(g·h),生物膜量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最大,分别为12.43 mg/g、105.09 mg/(g·SS),对COD_(Cr)、NH^(+)_(4)-N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58.20%、89.50%;AMS表面的生物活性、生物膜量、EPS平均含量分别为32.97 mgO_(2)/(g·h)、9.07 mg/g、93.41 mg/(g·SS),对COD_(Cr)、NH^(+)_(4)-N的去除率分别为54.60%、85.10%。三种石英砂表面生物量分布均沿水流方向递减,EPS的含量从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L-EPS)到紧密附着性胞外聚合物(TB-EPS)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改性砂 生物砂滤池 挂膜 生物膜特性 受污染原水
原文传递
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城市雨洪过程模拟的影响
17
作者 刘成帅 许营营 +4 位作者 孙悦 赵晨晨 解添宁 李文忠 胡彩虹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34,116,共8页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 通过耦合网格产流计算模型(GRGM)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汇流计算模块构建了GRGM-SWMM模型。以贾鲁河中牟水文站控制流域(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基于18场实测暴雨洪水资料探究了产流模式空间分布对洪水过程模拟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超渗产流模式空间分布面积占比高达72%,城市下垫面仍以超渗产流模式为主;相较于仅考虑超渗产流计算的SWMM,考虑超渗、蓄满和混合等不同产流模式空间分布的GRGM-SWMM模型场次洪水产流量、流量过程模拟精度明显提高,产流量模拟相对误差平均降低33.26%、决定系数平均提高0.089,流量过程模拟均方根误差平均降低5.13 m^(3)/s、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分别平均提高0.227、0.2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过程模拟 产流模式 SWMM GRGM-SWMM 郑州市
下载PDF
城市内涝灾害对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的影响评估
18
作者 施加福 王昊 +2 位作者 周晋军 丁一 张树勋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8,共12页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 【目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气候变化导致内涝积水频发,造成道路封闭和交通堵塞,给城市应急救援响应的时效性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准确评估暴雨内涝下的城市应急救援响应能力,【方法】以荔湾区为例,通过构建内涝水动力模型,模拟不同设计降雨情景下的内涝积水,识别道路积水风险,明确阻断道路,并结合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对不同脆弱性的兴趣点(POI)的应急救援服务可达性进行评估。【结果】结果显示:随着降雨重现期从1 a一遇增大到100 a一遇,内涝积水面积增大,平均积水深度从0.08 m增大到0.20 m。受积水影响道路数量持续增加,阻断道路长度从11 km上升至49 km,增长了超过300%。随着阻断道路的增多,应急救援可达的POI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在不同时间阈值内平均下降40%以上,可达性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内涝模型耦合城市路网得到的道路积水可以揭示阻断道路的总体格局,可达性模型可以快速估算出应急救援的时效性。结果可为应急救援响应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水力耦合模型 两步移动搜寻法(2SFCA) 应急救援 可达性 气候变化 降水 洪水
下载PDF
循环复氧生物膜工艺在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肖皓 李继云 +3 位作者 陈泊明 施匡围 杨永顺 汪诚文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1,共6页
针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治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复氧生物膜一体化处理工艺,并开发了智能网关和物联网管理平台,用于构建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模式。利用实验室小试探索了循环复氧比这一关键参数对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在... 针对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的治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循环复氧生物膜一体化处理工艺,并开发了智能网关和物联网管理平台,用于构建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智能化管理模式。利用实验室小试探索了循环复氧比这一关键参数对工艺运行效果的影响;在单户场景中,试验装备对COD和NH_(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2.4%和75.4%,在高氨氮进水条件也能满足相应排放标准。在联户场景中,出水COD、NH_(3)-N和TN分别为13~38mg/L、0.4~4.8mg/L和1.8~7.2mg/L,均能稳定达到海南省地方标准的一级标准,不加药剂情况TP平均去除率为59.8%,同时对智能化管理模式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循环复氧生物膜一体化处理工艺具有低成本、易维护、抗水量和水质冲击性强的特点,能够适应多种复杂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分散式 循环复氧 生物膜工艺 智能运维
下载PDF
膜浓缩液蒸发母液回灌填埋场对渗滤液水质及处理系统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刘克琼 王福浩 +5 位作者 占美丽 张国栋 王亚楠 夏正启 付友先 孙英杰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渗沥液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之一,但膜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浓缩液。MVR蒸发是膜浓缩液的主要处理技术之一,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蒸发母液。研究探讨了蒸发母液回灌填埋堆体对渗滤液水质和设备腐蚀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蒸... 渗沥液是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过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之一,但膜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浓缩液。MVR蒸发是膜浓缩液的主要处理技术之一,但处理过程中会产生蒸发母液。研究探讨了蒸发母液回灌填埋堆体对渗滤液水质和设备腐蚀情况的影响。研究表明蒸发母液回灌会导致填埋堆体含水率升高,产生的渗滤液水质TDS和COD显著升高,进而导致DTRO进水TDS上升,产浓率和膜压力上升,盐分截留率下降,膜污染和设备腐蚀加剧。可见,蒸发母液回灌会对填埋场渗滤液产生和处置产生不利影响,应开发适宜的蒸发母液处理处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母液 回灌 渗滤液浓缩液 填埋场 腐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