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上中下游河道水沙特征和水沙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王一斌 李九发 +3 位作者 赵军凯 姚弘毅 郭小斌 陈炜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8,共9页
利用1950-2010年间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特性及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2×10^(11)m^3,汉口站为7.07×10^(11)m^3,大通站为... 利用1950-2010年间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特性及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2×10^(11)m^3,汉口站为7.07×10^(11)m^3,大通站为8.96×10^(11)m^3,上游来水量与中下游来水量各占一半左右.年际间年径流量存在波动变化,但未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增减变化.而三峡水库建成后径流量存在年内削峰补枯现象;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4×10~8t,汉口站为3.59×10~8t,大通站为3.90×10~8t,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流域.而年际间年输沙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下降,尤其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后输沙量出现锐减,宜昌站年平均输沙量降为0.54×10~8t,汉口站为1.17×10~8t,大通站为1.52×10~8t,汛期输沙量减少更明显,而且不同粒径组的悬沙输沙量出现不一致的下降,这与中下游河床和岸滩沉积物再浮悬泥沙及湖泊补给的泥沙组成有关.对悬沙不同粒径组的输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建立散点关系图,表明D≥0.1 mm泥沙粒径组的线性关系较好,而全沙粒径组尤其是细颗粒组相关性较差,符合河流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长江流域水沙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流 输沙量 径流量 水沙关系 三峡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