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控制排水对高邮灌区河道洪水过程的影响
1
作者 肖洋 李晨韬 +1 位作者 郭相平 裴子玥 《江苏水利》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以高邮灌区为例,采用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稻田控制排水措施对河道洪峰流量、水位和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前通过控制灌溉适当降低田间水位可减轻稻田出流峰值,随着稻田控制水位的增加,稻田径流峰值逐渐降低。通过稻田控制排水,... 以高邮灌区为例,采用水文-水动力模型,研究稻田控制排水措施对河道洪峰流量、水位和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雨前通过控制灌溉适当降低田间水位可减轻稻田出流峰值,随着稻田控制水位的增加,稻田径流峰值逐渐降低。通过稻田控制排水,可降低田间出口峰值流量,改变灌区河道洪水过程,降低河道洪峰流量和水位,减轻灌区内部以及附近河道的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控制排水 洪峰流量 河道水位 高邮灌区
下载PDF
邯郸山前平原地下水流场演变及其驱动力
2
作者 左雪峰 侯新伟 +4 位作者 李向全 王振兴 桂春雷 高明 李金秋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20世纪60年代初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渐形成,地下水流场剧烈演变,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水均衡等方法,分析了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并计算了1981—2019年各影响因素对... 20世纪60年代初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地下水降落漏斗逐渐形成,地下水流场剧烈演变,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相关分析、水均衡等方法,分析了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的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力,并计算了1981—2019年各影响因素对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结果表明:1960年以前邯郸山前平原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主要受自然因素驱动,1960年以后地下水流场演变的驱动力由自然因素演化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地下水源汇项逐渐发生变化;邯郸山前平原排泄项对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大于补给项,降水入渗和地下水开采始终是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主要驱动力;1981—2000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开采量对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为80.82%,2001—2019年降水入渗补给量和开采量对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贡献率为75.79%,浅层地下水流场演变的驱动力趋于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山前平原 地下水流场 演变 驱动力 贡献率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2多光谱遥感影像的小浪底水质反演
3
作者 郭荣幸 王超梁 +1 位作者 陈济民 韩红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3-96,102,共5页
多光谱遥感技术可根据遥感波段信息反演水质参数,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速度和质量,为大范围水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分析小浪底水库的Sentinel-2多光谱影像以及采样点实测水质数据,建立了最佳光谱波段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 多光谱遥感技术可根据遥感波段信息反演水质参数,降低监测成本,提高监测速度和质量,为大范围水环境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通过分析小浪底水库的Sentinel-2多光谱影像以及采样点实测水质数据,建立了最佳光谱波段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对小浪底水库的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和氨氮(NH_3-N)进行了遥感反演,验证了反演模型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并反演了各水质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4种水质参数反演模型中,COD模型精确度和稳定性最高,其次是TP、TN,最低的是NH_3-N,水库出水口和部分边缘COD质量浓度较高,水库中心TN、TP和NH_3-N质量浓度高于边缘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遥感 水质反演 Sentinel-2 反演模型 小浪底水库
下载PDF
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演变规律与影响因素
4
作者 南天 曹文庚 +2 位作者 任印国 孙龙 高媛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为研究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对地下水漏斗演变的影响,以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2003年至2022年的相对变化作为识别目标,从气象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和含水层水力学特性4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取8个具体指标构建特征变量数据集,使用逻... 为研究华北地区河湖生态补水对地下水漏斗演变的影响,以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2003年至2022年的相对变化作为识别目标,从气象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和含水层水力学特性4个方面进行考虑,选取8个具体指标构建特征变量数据集,使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LR)、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方法建立漏斗演变识别模型,并利用敏感度、特异度和决定系数R^(2)对拟合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随机森林为最优模型。进而利用模型分析研究区地下水漏斗演变规律,阐明具体因素对漏斗演变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京津冀平原区浅层地下水漏斗在2010年之前整体呈扩张趋势,之后在部分地区呈现缩减和消失的态势。河湖补水前,地下水漏斗发展主要受开采影响,其重要度约50%;2018年后河湖补水对抑制漏斗扩张发挥了较为明显的作用,重要度达16%。从发展过程来看,地下水开采依然是控制京津冀平原浅层地下水漏斗变化最重要的因素。对比宁柏隆和高蠡清两个典型浅层地下水漏斗的发展变化可知,河道生态补水对宁柏隆漏斗变化的贡献率接近10%,而对高蠡清漏斗变化影响的重要度仅为1%,因此持续的河流生态补水对宁柏隆漏斗水位恢复会产生积极影响,而对于高蠡清漏斗则需要以水源置换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量为关键手段实现水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平原 地下水降落漏斗 多源数据驱动模型 机器学习 演化机制
下载PDF
长江上游典型深潭生境健康评价研究
5
作者 路嘉 王丽 +4 位作者 米国新 陈俊文 李松 张鹏 杨胜发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0-188,196,共10页
作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理论,鱼类栖息地健康评价一直是研究重点,但缺少量化综合评价的深入研究。以长江上游中的5处典型深潭生境为例,构建了鱼类栖息地健康状况量化评价体系。研究通过长江上游典型深潭生境健康评价(一级指标)为基... 作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重要理论,鱼类栖息地健康评价一直是研究重点,但缺少量化综合评价的深入研究。以长江上游中的5处典型深潭生境为例,构建了鱼类栖息地健康状况量化评价体系。研究通过长江上游典型深潭生境健康评价(一级指标)为基准,分为了栖息地环境和栖息地功能(二级指标),涵盖了水质特性、生物环境、水文环境、鱼类资源状况、栖息地质量5个三级指标以及29个四级指标,基于熵权法构建栖息地健康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通过栖息地健康综合指数(Comprehensive Health Indicator,ρ)表征典型栖息地健康状态,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典型深潭生境有1处健康等级评价为Ⅰ级,处于非常健康状态;3处评价为Ⅱ级,处于健康状态;1处评价为Ⅲ级,处于亚健康状态,无不健康或劣汰的点。总体来看,长江上游典型栖息地基本处于健康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该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长江上游典型栖息地的健康状况,最后根据评分等级探讨了长江上游鱼类栖息地生态系统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生境修复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 典型栖息地 熵权法 健康评价 生境修复
下载PDF
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LSTM网络的地下水位自适应鲁棒预测
6
作者 佃松宜 厉潇滢 +2 位作者 杨丹 芮胜阳 郭斌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地下水水位是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快速精准地预测地下水水位能有效提升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估算准确度,辅助优化管网病害治理与维护策略。针对目前城市复杂水文预测存在的准确度低、灵敏度低、泛化能力弱等问... 地下水水位是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快速精准地预测地下水水位能有效提升旱天污水管网地下水入渗量估算准确度,辅助优化管网病害治理与维护策略。针对目前城市复杂水文预测存在的准确度低、灵敏度低、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鲁棒自适应水位预测算法。首先,对水文数据进行预处理,解决了数据时间跨度大、噪声多、缺失及异常、非平稳等问题。其次,针对不同输入特征对预测指标的影响,在模型训练阶段提出一种新的空间变量注意机制,可快速识别与水位关联的关键变量,并对输入特征赋予不同的影响权重。然后,针对不同序列长度对预测效果的影响,还设计了自适应时间注意力机制,帮助网络自适应地找出与不同时间序列长度预测指标相关的编码器隐藏状态,以更好地捕捉时间上的依赖关系。在此基础上,以上下文向量作为输入,提出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长短时记忆网络水文预测算法。最后,通过意大利Petrignano水文数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与GRU、Elman、LSTM、VA–LSTM和S–LSTM等方法进行预测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LSTM网络在面临大规模、噪点多的复杂数据时有优于其它几种算法的预测效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强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市政排水策略合理调整、及时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位预测 时间与空间注意力机制 LSTM网络 自适应预测 鲁棒预测
下载PDF
熵权模糊改进法在宁夏黄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7
作者 闫翔 郭中华 +1 位作者 王颖 石甜甜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6期60-64,68,共6页
为了解宁夏境内黄河流域的水质状况,选取银古公路桥、平罗黄河大桥、中卫香山湖、吴忠金沙湾、固原沟圈5个监测断面在2021年4月、6月、8月、12月4个时期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5项评价指标,共获得80组水样。针对熵权... 为了解宁夏境内黄河流域的水质状况,选取银古公路桥、平罗黄河大桥、中卫香山湖、吴忠金沙湾、固原沟圈5个监测断面在2021年4月、6月、8月、12月4个时期的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5项评价指标,共获得80组水样。针对熵权模糊评价法在权重趋于1时其微小变化会引起熵权成倍变化的病态问题和由于最大隶属度原则不能普遍适用而导致评价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熵权模糊改进的评价方法,通过改进熵权法确定权重和加权等级,建立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水质样品进行水质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权重分配方面,相比于隶属度法和传统的熵值法,改进熵权法分配的权重更为合理;在水质评价方面,加权等级法评定出的结果更符合研究区域的真实水质状况;宁夏境内黄河流域Ⅰ类和Ⅱ类水质占比超过90%,水质状况良好,5个断面4个时期的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月份的水质最优,Ⅰ类水质占比85%;对水质的时空分析显示氨氮为全局性污染因子,溶解氧为区域性污染因子。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宁夏黄河水质的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黄流域 最大隶属度原则 熵权模糊改进法 水质评价 水质分析
下载PDF
基于长时序稠密遥感数据分析黄河流域大中型湖库水域面积动态变化特征
8
作者 姜亮 时晨燚 李可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从全流域的角度,基于长时序稠密遥感数据对黄河流域大中型湖库开展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基于MODIS 8天合成数据,提取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大中型湖库长时序的水域信息,分析其时...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从全流域的角度,基于长时序稠密遥感数据对黄河流域大中型湖库开展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基于MODIS 8天合成数据,提取了2000—2020年黄河流域大中型湖库长时序的水域信息,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月际变化看,3—5月为水域面积第一个快速增长时期,6—10月为第二个增长时期,在10月达到最大值,10月之后逐渐下降,至次年2月达到最小值;从年际变化看,近20年上、中、下游湖库水域面积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上游地区对全流域面积增长的贡献度最大,中游次之;湖库水域空间分布不均衡,上、中、下游近20年湖库水域面积平均占比分别为69.27%、25.02%、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湖泊 水库 水域面积 遥感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基于元学习的少样本水闸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9
作者 薛凌峰 宋炜 +2 位作者 鲍建腾 焦野 戚荣志 《江苏水利》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针对实际工程环境中采集的水闸图像样本不均衡、前后景混融导致的识别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少样本水闸图像识别方法。首先构建水闸图像数据集,并使用图像增强和预处理对数据集进行优化;再使用多头注意力,提升网络准确捕... 针对实际工程环境中采集的水闸图像样本不均衡、前后景混融导致的识别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元学习的少样本水闸图像识别方法。首先构建水闸图像数据集,并使用图像增强和预处理对数据集进行优化;再使用多头注意力,提升网络准确捕捉多种与任务相关的关键特征信息的能力,更好地与时序卷积协作,进一步提高水闸图像的识别效果。在构建的sluice-ImageNet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方法,所提方法在水闸启闭状态图像识别任务上更具有效性和优越性。该方法部署于重点水利工程视频监测平台,辅助人工监管,可实现对水闸异常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为防汛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少样本 元学习 多头注意力
下载PDF
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可视化试验研究
10
作者 郜会彩 陈柳安 +2 位作者 胡云进 肖玉福 田金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2,共5页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 湿地独特的地形结构,导致地表水与地下水交互作用复杂,传统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难以很好地刻画湿地地表水与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对此,基于透明土原理,利用水凝胶颗粒和蒸馏水,配制成饱和透明土,构建湿地结构可视化模型,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湿地内部流场图;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揭示湿地内部水流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湿地丰水期时主要以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为主,降雨量增大,河流对湿地两岸入渗效果影响区域增大,湿地表面积水深度由0 mm增加至2.5 mm;随着降雨量增大,湿地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的时间越短,降雨量为10 mm是降雨量为20 mm地表水补给到地下水系统时间的1.2倍。湿地枯水期时主要以地下水补给地表水为主,随着地下水压力增大,地下水向上补给的入渗速率依次增大,相同时间内地下水向上补给的距离依次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地表水 湿地地下水 透明土 粒子图像测速 数字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江西抚州水利风景资源保护与利用调查
11
作者 王建 张煌 +1 位作者 熊琳 刘一琳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8期181-186,共6页
调查抚州市水利风景资源分布的现状,构建该地区水利风景资源数据库。依据《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 300—2013),进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及评分,分析抚州市水利风景资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总体评价分达到150分及以上的共26处,占评价总... 调查抚州市水利风景资源分布的现状,构建该地区水利风景资源数据库。依据《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SL 300—2013),进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及评分,分析抚州市水利风景资源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总体评价分达到150分及以上的共26处,占评价总数的28%;总体评价分在120~150分的共32处,占评价总数的34%;总体评分低于120分的共35处,占评价总数的38%。抚州市水利风景资源总体状况良好,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加大其保护与利用,发挥其更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州 水利风景区 调查 评价
下载PDF
浙江省临海市水利工程划界工作初探
12
作者 崔阳 冯杨秀英 +2 位作者 苏丹 费晓磊 高坤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为加快临海市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明确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边界,浙江临海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临海市境内山塘、海塘等水利工程的划界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划... 划定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范围是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为加快临海市水利工程管理责任体系的建立,明确各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边界,浙江临海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临海市境内山塘、海塘等水利工程的划界工作。实施方案针对划界,明确了标准,梳理了技术流程,确定外业和内业的工作内容,并对界桩与标识牌进行了设计。划界的方法及成果有助于推进临海市水利工程标准化建设的进一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划界 标准化 临海市 浙江临海
下载PDF
基于GIS与递归算法的水库移民安置自适应选址方法
13
作者 肖超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由于水库移民安置涉及了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导致传统方法下的选址结果适宜性较差,因此文章提出基于GIS与递归算法的水库移民安置自适应选址方法。以安置区数量最小、容纳人数最大和距离最短为目标,构建水库移民安置选址模型,递归算... 由于水库移民安置涉及了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导致传统方法下的选址结果适宜性较差,因此文章提出基于GIS与递归算法的水库移民安置自适应选址方法。以安置区数量最小、容纳人数最大和距离最短为目标,构建水库移民安置选址模型,递归算法求解模型确定水库移民安置区位置,完成自适应选址。实例结果表明,设计方法下水库移民各安置区适宜性的定性评价等级均为Ⅰ级,安置区选址合理,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递归算法 水库移民安置区 自适应选址方法
下载PDF
赣江流域水文情势时空差异性及变化分析
14
作者 王真 姜三元 +1 位作者 张奇 高海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6,共12页
赣江流域作为鄱阳湖流域最大的子流域,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区,研究赣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可以拓展对该区域水文演变机制的认识。基于赣江流域2000~2021年的日降雨量和径流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结合HYPE水... 赣江流域作为鄱阳湖流域最大的子流域,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区,研究赣江流域的水文情势可以拓展对该区域水文演变机制的认识。基于赣江流域2000~2021年的日降雨量和径流监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检验以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结合HYPE水文模拟和PEST自动率定技术对参数敏感性指数、径流量及降雨量等指标进行水文过程及其时空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流域内的水文变量呈现一定的时空变化。在年尺度上,径流量和降雨量有一定的波动,总体上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同时流域内水库运行也可能对水文机制产生一定影响;在月尺度上,径流量和降雨量均在6月达到峰值,1月达到最低值;在空间分布上,年均径流和降雨量在流域东部和北部均较大。②在水文过程模拟中,描述发生大孔隙流和地表径流的土壤水含量阈值的参数mactrsm相对综合敏感性最大。③HYPE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赣江流域及其代表性子流域宜丰河流域的径流动态变化(0.60≤E_(ns)≤0.86),宜丰河小流域出口(宜丰水文站)的流量模拟效果明显低于赣江流域出口(外洲水文站)。在年尺度上,宜丰站子流域的土壤湿度、蒸发量和地表径流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外洲站子流域相较于宜丰站子流域,土壤湿度更高、蒸发量较低、地表径流更大。④根据基流分割,宜丰站子流域和外洲站子流域的径流机制有所不同,表现在宜丰站子流域饱和地下水对总径流的贡献较大,而外洲站子流域地表径流对总径流的贡献较大。流域特征非均质性和水文过程变异是造成模型精度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时空差异 M-K检验 趋势分析 水文模拟 HYPE模型 赣江流域
下载PDF
超采区地下水位控制和考核指标确定方法
15
作者 帅官印 崔伟哲 +4 位作者 邵景力 崔亚莉 张秋兰 张喆 徐树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为了有效管控地下水超采区,从区域控制和漏斗区控制两个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选取地下水控制井以及确定控制水位和考核水位指标的方法。对于整个超采区,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划定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将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 为了有效管控地下水超采区,从区域控制和漏斗区控制两个角度考虑,提出一种选取地下水控制井以及确定控制水位和考核水位指标的方法。对于整个超采区,采用泰森多边形法划定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将每口控制井的控制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作为权重,计算出区域面积加权平均水位,进而根据与该平均水位的接近程度,选出一口区域水位控制井,并将其最近平水年年末的水位作为今后的控制和考核水位。但是,当评价年为枯水年时,需要在控制水位的基础上减去松弛量确定考核水位。对于地下水漏斗区,利用水位等值线图,判断漏斗分布情况,进而从漏斗中心附近选取一口控制井,同样也将其最近平水年年末的水位作为控制和考核水位。以河北省馆陶县为例,选取的区域和漏斗控制井分别为监测井W16和W17;当政府未制定水位恢复规划时,区域控制水位确定为17.13 m;当政府制定了水位恢复规划时,比如5 a内水位恢复0.5 m,那么区域控制水位需要在17.13 m的基础上每年增加0.1 m;丰水年、平水年考核水位等于控制水位,枯水年考核水位等于控制水位减去0.93 m(松弛量);漏斗区控制和考核水位均确定为12.1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采区 地下水漏斗区 控制水位 考核水位 馆陶县
下载PDF
河南省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实证分析与预测研究
16
作者 彭直 楚楠 +1 位作者 王浩 宋琳月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水利建设投资是重要的基础性投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十二五”“十三五”(2011—2020年)期间为时间序列,依据河南省水利建设投资数据,利用对比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投入产出法、贡献率分析法等,分... 水利建设投资是重要的基础性投资,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十二五”“十三五”(2011—2020年)期间为时间序列,依据河南省水利建设投资数据,利用对比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投入产出法、贡献率分析法等,分析河南省2011—2020年水利建设投资的变化特征和趋势、水利建设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利建设与经济发展产出效益的关系、水利建设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等。结果表明:水利建设投入额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高度相关,但水利建设投入额在时间序列上表现出的不稳定性扰动水利行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将研究结果数据作为基础数据,采用GM预测模型和ARIMA预测模型拟合预测得到“十四五”期间河南省水利建设投资总规模为2 838.95亿元,水利建设投资对GDP平均贡献率为0.41%,对财政收入平均贡献率为3.70%。同时,对河南省下一阶段水利建设投资优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建设投资 经济发展 实证分析 预测 河南省
下载PDF
水电站水库调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17
作者 李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87-0190,共4页
本文旨在探究水电站水库调度模型的构建过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探究水库存留机制与管控策略,创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的调度策略,为水电站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该模型在评估过程中,会全面审视气候、流量以及其他相... 本文旨在探究水电站水库调度模型的构建过程,对其进行深入剖析。探究水库存留机制与管控策略,创建一个具有实用性和高效性的调度策略,为水电站的水资源管理和优化运行提供科学依据。该模型在评估过程中,会全面审视气候、流量以及其他相关变量,水电设施在满足电力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了某种平衡,也能有效地实现防洪、供水等多目标的统筹兼顾,本研究的成果或可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库调度 模型建立 资源管理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西咸新区近5年供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18
作者 王雪婷 《陕西水利》 2024年第3期116-117,121,共3页
西咸新区是国家级自由贸易区,区域供用水量分析对西咸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定量分析西咸新区近5年来供水量、用水量及主要用水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供用水结构变化趋势。揭示不同阶段供用水量的变化规律:供水水源由地... 西咸新区是国家级自由贸易区,区域供用水量分析对西咸经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定量分析西咸新区近5年来供水量、用水量及主要用水指标的年际变化特征,研究供用水结构变化趋势。揭示不同阶段供用水量的变化规律:供水水源由地下水逐渐转变为地表水和其他水源;用水结构从农业用水为主逐渐转变为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为主。提出重点打造节水农业,开展工业节水模式,提高居民生活节水意识的建议,可为西咸新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结构 用水结构 用水指标 变化趋势 西咸新区
下载PDF
2018-2022年青海省主要湖泊蓄水量时空变化数据集
19
作者 张怀文 曹引 +3 位作者 赵红莉 蒋云钟 严登明 赵慧子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1期314-327,共14页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湖泊长期缺乏监测。而湖泊作为地表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的重要指示器。国... 青海省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且由于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湖泊长期缺乏监测。而湖泊作为地表水水资源的重要载体,是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过程影响的重要指示器。国产高分一号、六号卫星宽幅相机空间分辨率为16 m,组网运行可实现2天重复观测,可以高频次获取地表水体面积;ICESat-2激光测高数据具备厘米级的测高精度,可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水体测高水位。本数据集基于GF-1/6WFV水体面积和ICESat-2测高水位构建青海省湖泊蓄水量遥感监测模型,通过遥感手段对青海省湖泊蓄水量进行时空变化监测。经验证,本数据集中湖泊蓄变量监测精度总体优于93%,满足湖泊蓄水量时空变化遥感监测需求。本数据集在时间尺度上涵盖2018-2022年,共计60期月度监测结果;空间尺度上覆盖了青海省面积大于30 km^(2)的33个湖泊,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海省西部、北部、东南部,可为青海省湖泊、水文与气候变化过程监测、水资源动态评价、优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蓄水量 GF-1/6 WFV ICESat-2 青海省 2018-2022年
下载PDF
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河湖水系连通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
作者 李建国 贾冬梅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5-80,84,共7页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15—2022年天津市河流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均处... 本文以天津市为例,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基于耦合协调模型研究2015—2022年天津市河流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来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均处于不断上升趋势,且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差值F总体较为平稳;2015—2022年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初级协调、优质协调4个阶段,目前两者正在向更加协调的方向发展;2015—2022年天津市河湖水系连通与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协调耦合阶段,现阶段两者间仍存在一定的制约胁迫关系,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尤为注重两系统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系连通 经济社会发展 耦合度 协调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