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6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金菊良 周亮广 +3 位作者 崔毅 吴成国 周戎星 张礼兵 《水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1,共12页
集对分析方法应用同、异、反一分为三辨证思维,处理水资源复杂系统不确定性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定量计算与物理解析水资源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前沿和研究热点。针对有些集对分析方法的物理解析不清晰、计算公式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文... 集对分析方法应用同、异、反一分为三辨证思维,处理水资源复杂系统不确定性问题具有独特优势,已成为定量计算与物理解析水资源不确定性问题的重要前沿和研究热点。针对有些集对分析方法的物理解析不清晰、计算公式不统一等问题,结合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总结了近25年来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历经移植、耦合、创新三个发展阶段,移植期发展较为缓慢,耦合、创新期中偏联系数、减法集对势等新的伴随函数方法推动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不断快速发展。(2)水利、资源和环境科学是目前集对分析方法研究的主要领域,水资源问题综合评价为主要研究热点。(3)伴随函数中减法集对势快速发展为相对独立的重要方向,并与偏联系数、半偏联系数等方法耦合出一系列水资源集对分析新方法,而高阶偏联系数计算、联系熵物理内涵等系列问题仍未形成共识,邻联系数的研究还较少。(4)目前水资源集对评价是热点研究领域,集对预测仍以单要素预测为主,集对决策仍属系统评价范畴,定量化决策和推理模型研究不足。由此,对集对推理等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水资源复杂系统不确定性分析、结构水资源学等发展提供辩证思维和理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集对分析方法 集对系统 同异反关系 一分为三 辩证关系 集对势 偏联系数 半偏联系数
下载PDF
大渡河适宜生态流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卫仁娟 潘妮 +1 位作者 赵璐 史雯雨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9,35,共7页
生态流量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确定大渡河的生态流量,基于大渡河泸定站1993-2022年实测日流量资料,采用Tennant法、枯水频率法、月保证率法等8种水文学法计算大渡河泸定站生态流量值,并建立基于偏差指数和... 生态流量是保障流域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科学确定大渡河的生态流量,基于大渡河泸定站1993-2022年实测日流量资料,采用Tennant法、枯水频率法、月保证率法等8种水文学法计算大渡河泸定站生态流量值,并建立基于偏差指数和满足率的综合指数评价各方法的适宜性。结果表明:①大渡河泸定站径流变化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水文情势变化较低,径流序列一致性较好;②各水文学法计算生态流量评价结果各有优劣,月保证率法和变化范围分析法(RVA法)的综合指数最高,水文节律表现较好,推荐月保证率法和RVA法作为大渡河泸定站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③月保证率法推荐的生态流量最小值为167.1 m^(3)/s,最大值为1942 m^(3)/s,均值为801.8m^(3)/s;RVA法推荐生态流量最小值为161.9m^(3)/s,最大值为1217m^(3)/s,均值为549.6m^(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水文学法 综合评价 大渡河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新疆平原绿洲2000-2020年发展与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魏光辉 马亮 刘锋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2,共6页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 水土资源是维持内陆干旱区绿洲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而水资源承载力又是支撑不同历史时期绿洲规模的重要变量。通过采用空间诺伦兹曲线、最大容量概念模型、绿洲水热平衡方程等方法揭示了新疆各流域绿洲发展现状、承载力与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基尼系数较高,绿洲面积比值与非农业用水之间匹配程度较差,80%的流域处于轻度与中度开发中,以农耕型流域为主,90%的流域非农业用水在40%以下,城镇化率较低,发展相对迟缓。研究区各流域绿洲面积超载现象严重,以北疆居首的绿洲稳定性呈失稳的态势,整体已不具备开发潜力,各流域目前需要靠跨流域调水维持现状。研究成果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绿洲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 发展指数 绿洲稳定性 水资源承载力 新疆
下载PDF
2000—2019年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归因研究
4
作者 郑荣伟 张子元 +2 位作者 高学睿 王庆明 黄志强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4-221,共8页
[目的]科学评估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中气候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定量贡献,为优化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黄淮海流域及其周围22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以及SPOT-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线性斜率、Mann-Kendall趋势检... [目的]科学评估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中气候演变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定量贡献,为优化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建议。[方法]基于黄淮海流域及其周围226个站点的气象数据以及SPOT-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法、线性斜率、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Person相关等方法,探讨植被覆盖度演变对蒸散发、降水、气温等气候因子响应的时间滞后效应,在残差分析法中增加时滞效应影响,评估了植被覆盖度变化原因。[结果](1)2000—2019年黄淮海流域年均植被覆盖度增长显著,线性斜率为0.038/10 a。(2)黄淮海流域植被覆盖度对降水响应滞后以0月和1月为主,分别占比52%和48%;对气温响应主要为无滞后性和滞后1月,分别占比61%和38%;对潜在蒸散发响应主要滞后1月和2月,分别占比49%和34%。[结论]影响黄淮海流域植被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33%,人类活动的平均贡献率为67%;其中约47%的区域人类活动影响贡献率超过80%,主要位于黄河流域西北部和东南部、海河流域南部和淮河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时滞效应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黄淮海流域
下载PDF
特丰典型年环太湖江苏段出入湖污染物通量分析
5
作者 王晓杰 李骏 +3 位作者 汪姗 周俊 高建达 高晓平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2期15-20,150,共7页
基于环太湖江苏段主要出入湖河道2008—2018年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数据,选取特丰典型年2016年,采用出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对出入太湖的河道污染物通量进行了估算,解析了出入湖通量与水量关系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特丰年份,... 基于环太湖江苏段主要出入湖河道2008—2018年水量、水质同步监测数据,选取特丰典型年2016年,采用出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估算方法对出入太湖的河道污染物通量进行了估算,解析了出入湖通量与水量关系及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特丰年份,汛期污染物入湖通量约占全年入湖通量的1/2,出入湖污染物通量主要受水量影响,污染物滞留率低于多年平均值。入湖污染物90%来自湖西区,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贡献最大的是城东港。研究结果为太湖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通量 水量 特丰典型年 环太湖 综合治理
下载PDF
积极培育万亿规模节水产业助力全面绿色转型
6
作者 陈茂山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6-79,共4页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节水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推手。发展节水产业,应树立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目标,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内容,建立以企业为主...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节水产业既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推手。发展节水产业,应树立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目标,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内容,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创新为动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节水产业发展格局,重塑未来发展生态,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产业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绿色转型
下载PDF
数字孪生讨赖河设计与实施
7
作者 刘开清 李小东 +1 位作者 朱海洋 葛明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2期246-250,共5页
讨赖河是河西走廊酒泉市、嘉峪关市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来源之一,水情丰平枯交替频繁,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干旱事件频发,亟待通过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升水资源调度管理能力、水旱灾害防御水平及拓展与主业主责相关的业务。按照数字孪生流域建... 讨赖河是河西走廊酒泉市、嘉峪关市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来源之一,水情丰平枯交替频繁,极端天气影响下的干旱事件频发,亟待通过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升水资源调度管理能力、水旱灾害防御水平及拓展与主业主责相关的业务。按照数字孪生流域建设“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要求,在立足流域特色,分析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数字孪生流域的设计要求及实施途径,结合项目推进过程中的不足及难点问题,阐释了强化后续建设的思考建议,可为其他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讨赖河 数字孪生 智慧水利 河湖长制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北段输水时间浅析
8
作者 梁学玉 孙天青 《甘肃科技》 2025年第1期55-58,共4页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利用东线一期工程扩大规模向北延伸,给北京和廊坊北三县供水。鉴于黄河以北的输水河道大都承担防洪排涝等任务,汛期输水具有一定的风险。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输水安全,研究从洪涝风险、水质风险、冰期... 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规划利用东线一期工程扩大规模向北延伸,给北京和廊坊北三县供水。鉴于黄河以北的输水河道大都承担防洪排涝等任务,汛期输水具有一定的风险。为确保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输水安全,研究从洪涝风险、水质风险、冰期输水等主要因素考虑,采用降雨径流计算、水质预测完全混合模型、冰情与气温相关关系等方法,合理确定东线二期工程黄河以北段输水的时间。冰期应在12月至翌年2月底,历时3个月。若采取一定工程防护治理措施后,能满足水质要求,东线二期工程输水时间10个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风险 防洪 水质 冰期
下载PDF
关于防范水利统计造假、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张岚 郭悦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3期37-43,共7页
在“统计造假”纳入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有关条款,纳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责任范围的背景下,文章进一步梳理法律法规和水利统计相关文件中对统计造假和统计失察行为的界定,总结近年来水利防范统计造假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国家统计局督察中... 在“统计造假”纳入违反党的工作纪律有关条款,纳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责任范围的背景下,文章进一步梳理法律法规和水利统计相关文件中对统计造假和统计失察行为的界定,总结近年来水利防范统计造假采取的主要措施,结合国家统计局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水利统计的薄弱环节,围绕提高统计科学性提出明确水利统计工作的定位和职责、科学看待统计误差和确定统计调查频率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 统计 防范造假 数据质量
下载PDF
世界银行贷款水生态治理的浙江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史浩 郁国培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浙江省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越来越聚焦于浙江的水生态治理项目。文章通过简述世界银行千岛湖项目在浙江省淳安县和建德市的两个典型子项目,提出了理解千岛湖综...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为浙江省的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越来越聚焦于浙江的水生态治理项目。文章通过简述世界银行千岛湖项目在浙江省淳安县和建德市的两个典型子项目,提出了理解千岛湖综合治理项目的内在逻辑可分为治水环节和供水环节,而治水环节又被清晰地定义为“保土和清流”。最后从项目执行的表象中引发思考并挖掘出项目蕴含的深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银行贷款 水环境治理 国外贷援款项目 千岛湖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的实践探索和展望
11
作者 祖雷鸣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2期1-5,20,共6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作...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流域治理管理“主力军”作用,推进流域规划体系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整体跃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河湖面貌发生全局性改善,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面对洪水风险这个最大威胁、水资源短缺这个最大矛盾、生态脆弱这个最大问题等挑战,需要持续完善流域水沙调控和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体系、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加强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统筹抓好黄河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为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有力水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水旱灾害防御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水生态保护治理 水安全保障
下载PDF
重庆红层区打井工程对浅层地下水生态服务价值影响研究
12
作者 成六三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25年第4期36-41,共6页
地下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当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参考前人对地下水生态服务价值类型及其评估方法,综合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方法,结合红层区浅层地下水水文特征,构建浅层地下水生态服务种类及其评估方法,并... 地下水生态服务价值评估是当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通过参考前人对地下水生态服务价值类型及其评估方法,综合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和方法,结合红层区浅层地下水水文特征,构建浅层地下水生态服务种类及其评估方法,并以重庆市红层区打井工程为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22年重庆市红层区各区县打井工程开采地下水资源,当单个农户家庭人畜饮水需求量为0.8、1.15和1.5m^(3)/d时,其浅层地下水生态服务价值分别为788.41、1 134.72和1 481.03亿元,地下水供给服务生态价值仅为调节服务生态价值的3.8%,而涵养水源生态服务价值为调节服务生态总价值的主体,所占比例为87.2%。因此,在红层找水打井的后期管理中,合理限量开采和保护地下水环境是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重要途径,对红层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与理论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下水 生态服务功能 可持续利用 红层丘陵区
下载PDF
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水资源管理与评估
13
作者 叶文 张磊 +2 位作者 张海明 谷文豪 郭伟 《江苏水利》 2025年第1期26-29,共4页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开展研究。通过全面调查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及水资源条件,结合开发区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开展节水水平分析、节水潜力分析等,对区域用水量进行预... 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协调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对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开展研究。通过全面调查江苏宿城经济开发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及水资源条件,结合开发区产业布局与功能定位,开展节水水平分析、节水潜力分析等,对区域用水量进行预测与核定,并提出取用水管理、水资源节约保护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域评估 用水定额
下载PDF
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星 沈紫菡 +2 位作者 许钦 刘睿佳 蔡晶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8,共6页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 基于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月用水量数据分析,选用ARIMA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经过遗传算法(GA)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GA-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月用水量模拟。在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过程中,通过多源社会经济数据的整合与分析,采用平均影响值算法(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筛选月用水量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在陕西省月用水量预测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其中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最高。为进一步验证影响因子对模拟结果的影响,采用不同方法筛选影响因子作为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模拟结果表明,MIV和皮尔逊相关系数联合方法提高了影响因子的选取精度,能够有效提升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用水量预测 ARIMA模型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模型 因子筛选 陕西省
下载PDF
开都河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下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被引量:1
15
作者 唐晓宇 刘铁 +5 位作者 黄粤 潘晓辉 凌瑜楠 彭佳宾 张鹏 尚喻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 针对干旱区水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以新疆开都河流域水资源为研究对象,以流域水-能源-生态综合收益最高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基于参考点的非支配排序进化算法(reference-point based many-objective,NSGA-Ⅲ)对模型进行求解。针对优化方案选择问题,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准则层构建流域水资源最适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最适配置方案相较于传统配置方案,水库发电量增加5.83%,农业经济效益减少2.34%,生态效益提高40.08%;当地种植结构需进行适当调整,应增加玉米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减少小麦、棉花和辣椒的种植面积;博斯腾湖大湖和小湖水位均达到最适生态水位。研究成果可为当地制定水资源配置方案提供决策参考,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水资源优化配置 博斯腾湖 NSGA-Ⅲ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防洪优化调度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苑希民 刘广 +5 位作者 王秀杰 彭芳 李匡 刘战友 张民升 刘业森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针对水库常规调度方法存在的非动态性、灵活性不足及对复杂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等问题,考虑水库防洪调度任务的多目标需求和传统遗传算法在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多目标防洪优化调度方法。即以最大削峰和最高... 针对水库常规调度方法存在的非动态性、灵活性不足及对复杂环境变化适应性差等问题,考虑水库防洪调度任务的多目标需求和传统遗传算法在复杂约束条件下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水库多目标防洪优化调度方法。即以最大削峰和最高库水位最低为优化目标函数,引入动态变化的交叉和变异策略,将水库常规操作规则和水库泄流一般操作原则概化为启发式信息融入传统遗传算法中并求解。以海河流域杨庄水库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调度规则及传统遗传算法的水库防洪调度模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改进遗传算法能够显著提高水库的调度效率和防洪能力,为汛期水库的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防洪调度 多目标 优化算法 改进遗传算法 启发式信息 海河流域 杨庄水库
下载PDF
中国南水北调沿线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差异及成因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旭辉 陈梦伟 严晗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95,共16页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节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超效率EBM模型,实证测度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采用标...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节水,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施全面节约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非期望产出的全局超效率EBM模型,实证测度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并采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QAP方法剖析了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差异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2003—2014年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呈稳定波动态势,自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全面供水后,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水平快速上升,且海河和淮河流域的追赶效应逐渐显现;在空间格局上,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均呈“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空间分布格局,长江、黄河及淮河流域空间分布重心随时间推移仍逐渐向东南方向移动,而海河流域空间分布重心在东西方向演变较为平稳,南北方向空间非均衡进一步加剧;2)随着我国战略性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有序展开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深入推进,近年来四大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性有所缓解;流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是四大流域整体空间非均衡性的主要来源,且长江流域的内部不均衡现象较为严峻;3)四大流域整体、黄河、淮河和海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绝对差异扩大,极化现象加剧”的特征,长江流域则表现出“绝对差异缩小,极化现象缓解”的相反特征;4)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制差异是四大流域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但各流域内部差异成因具有地区异质性。研究结果对于研判把握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统筹水资源空间均衡发展,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四大流域 水资源利用效率 Dagum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下载PDF
《节约用水条例》立法思路与制度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原园 李云玲 +3 位作者 邢西刚 李溦 王慧杰 刘凯 《水利发展研究》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针对现有节水规定零散、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节水工作的实际需要,2024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全国层面的节约用水管理专门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旨在完善水资源法治体系的节水维度,增强水资源法治体系的体... 节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举措,针对现有节水规定零散、难以适应新形势下节水工作的实际需要,2024年我国出台了第一部全国层面的节约用水管理专门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旨在完善水资源法治体系的节水维度,增强水资源法治体系的体系化和完整性,从根本上解决节水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破除节水管理体制机制性障碍,强化管理的薄弱环节。文章结合《节约用水条例》立法实践,对《节约用水条例》进行深度的解读介绍,包括分析用水管理和节水规划管理现状,阐述节水立法基础与立法思路,重点介绍了构建的法律制度体系框架和各项制度的具体设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 管理 法制 机制
下载PDF
南京都市圈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评价及协调特征研究
19
作者 陈星 叶佳慧 +2 位作者 许钦 张其成 宋兰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 城市化进程与水安全、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都市圈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引擎。以南京都市圈为实例,深入分析1990-2020年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演变规律,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三者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识别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1990-2020年水安全等级和城市发展指数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粮食安全等级先下降后回升。整体上,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状况均表现良好,到2020年各城市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等级均已达到较安全水平,南京作为都市圈中心城市,其城市发展指数远高于其他城市。(2)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持续提升,从1990年的失调状态逐步进入中级协调或良好协调阶段。各城市水安全发展尤为突出,处于优先地位。其中,扬州协调发展水平最高,而宣城、芜湖、马鞍山水安全和粮食安全远优于城市发展指数,城市发展潜力大。(3)建设用地面积扩张、城镇化率、人口密度增加是影响三者耦合协调度的最主要因素。此外,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粮食价格、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等因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为统筹水、粮食、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安全-粮食安全-城市发展 耦合协调发展 南京都市圈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基于行业水权分配的山东省沿黄区域水资源承载阈值探讨
20
作者 仕玉治 赵立杰 +4 位作者 李福林 黄继文 王锐 刘莉莉 黎明扬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7-94,共8页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 以山东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出6项指标,采用AHP-TOPSIS法对2025年沿黄9个地级市进行行业水权分配,并结合定额法分析2025年各地级市的水资源承载阈值,对现状承载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沿黄9个地级市农业、工业、生活、生态行业水权分别为98.28亿、25.15亿、27.52亿、14.77亿m^(3),各行业用水量较现状年(2022年)分别提升10.1%、20.5%、27.5%、13.5%。2)9个地级市人口规模承载阈值为4519.55万~5956.20万人,其中济南承载阈值上限最大;工业增加值阈值为16540.37亿~19353.23亿元,整体提升15%~35%;灌溉耕地面积承载阈值为228.55万~379.54万hm^(2),只有菏泽、东营超出阈值上限;城镇建设用地阈值为38.42万~62.55万hm^(2),现状年滨州超出阈值上限,淄博接近上限,整体有较大承载空间。3)2022年9个地级市中人口规模、灌溉耕地面积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弱;工业增加值较现状年均呈现不同幅度的上升,均处于可承载状态;城镇建设用地承载能力鲁西南地区最强,滨州、淄博承载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水权分配 “四水四定” 水资源承载力 山东省沿黄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