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处理技术与残差分析联动的异常径流量判定方法
1
作者 姜中清 张玥 +2 位作者 周伊 王宇露 严春华 《吉林水利》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对异常径流量的判定是保证流域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单一判定法可能存在的误判,本文提出了信号处理技术与残差分析联动判定法。该方法从两种不同角度分析异常径流信息,首先以经验模态分解法(EMD)获得包含异常信息的高频分量,以此为基准... 对异常径流量的判定是保证流域安全的重要手段。针对单一判定法可能存在的误判,本文提出了信号处理技术与残差分析联动判定法。该方法从两种不同角度分析异常径流信息,首先以经验模态分解法(EMD)获得包含异常信息的高频分量,以此为基准得到异常阈值并识别相应异常值;然后以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构建时序模型,得到包含异常信息的径流残差,进而确定异常阈值并判定相应异常值;最后融合两种方法的异常径流量判定结果。研究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挖掘异常径流信息,相互补充,可准确识别径流数据中不同类型的异常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异常判定 残差分析 高频径流量
下载PDF
基于人工倾斜摄影测量的河工模型地形测量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世涛 付景保 +1 位作者 刘明潇 黄桂平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3年第8期93-98,共6页
河工模型地形的快速、准确测量对研究河流的水流结构与河床变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人工倾斜摄影的方式对某河工模型的地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传统的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研究表明,人工倾斜摄影测量可以成功建立河工模型地形的... 河工模型地形的快速、准确测量对研究河流的水流结构与河床变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人工倾斜摄影的方式对某河工模型的地形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传统的全站仪测量结果对比。研究表明,人工倾斜摄影测量可以成功建立河工模型地形的三维模型,并可根据三维模型测量出特征的三维坐标,但所测得结果与传统测量方法存在一定系统性的偏差,经传统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修正后满足规范的精度要求。此外,人工倾斜摄影测量在地形起伏较大、图像难采集的区域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在工作中还需传统测量方法辅助,以解决其在河工模型地形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工模型试验 动床模型地形 人工倾斜摄影 断面测量
下载PDF
风对河道溢油扩展、漂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运武 刘栋 +1 位作者 钟宝昌 王道增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6-452,共7页
本文通过风水槽实验,模拟了在不同风速,水流速度条件下油膜的扩展、漂移运动状况。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风对溢油油膜扩展、漂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瞬时溢油还是连续溢油,风都能使得溢油油膜扩展尺度增加两倍左右;风与水... 本文通过风水槽实验,模拟了在不同风速,水流速度条件下油膜的扩展、漂移运动状况。分析研究了不同工况下风对溢油油膜扩展、漂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对于瞬时溢油还是连续溢油,风都能使得溢油油膜扩展尺度增加两倍左右;风与水流同向时,风速的变化对于瞬时溢油油膜的扩展尺度影响很小,对连续溢油油膜的扩展尺度随风速增加而增加;风与水流反向时,油膜的扩展尺度与风速和水流速度之间相对大小有关。对于漂移过程,无论是瞬时溢油还是连续溢油,其顺风边缘都随风速的增加而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溢油 连续溢油 扩展 漂移 风效应
下载PDF
广阳坝河段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研究
4
作者 林欢 王丽 +4 位作者 杨胜发 孙章 胡江 闫路遥 童思陈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87,96,共4页
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分析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方案实施前后相应河段水深、流场的变化,讨论生境修复方案对鱼类产卵场、栖息地、越冬活动及航道的影响。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实施后,试验范围段缓... 以长江上游广阳坝河段为例,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分析连续浅滩—深潭式仿自然生境修复技术方案实施前后相应河段水深、流场的变化,讨论生境修复方案对鱼类产卵场、栖息地、越冬活动及航道的影响。研究表明,生境修复方案实施后,试验范围段缓流区的面积大幅增加,且在丁坝群之间形成了局部缓流,有利于鱼类的产卵与栖息;方案的实施对河段航道内船舶通行未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浅滩—深潭 山区河流 仿自然生境 丁坝
原文传递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剑 赵进勇 +1 位作者 彭文启 付意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9-72,共4页
针对流域系统治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评估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效果的概念框架,是以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特征、微栖息地地貌环境和现行生态保护法规为着眼点,结合河湖健康评价方法,将自然属性、社会投入和生态响应综合考虑,定量评估经济社... 针对流域系统治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评估流域生态修复实施效果的概念框架,是以生态系统发展阶段特征、微栖息地地貌环境和现行生态保护法规为着眼点,结合河湖健康评价方法,将自然属性、社会投入和生态响应综合考虑,定量评估经济社会活动影响下的水生态系统演变态势。评估过程中,选取敏感水生生物指示物种鱼类对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进行实时监测,综合运用数据分析、深度学习等手段开展大型脊椎动物特性的量化研究。借助河湖水质综合评价模型,依托适应性管理策略,对生态风险评估的方法和过程进行识别。借助环境可持续性指数以能值三角形为表征方法,对修复后的流域水生态多样性状况进行判定。提出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流域生态修复成效评估方法可对不同治理及修复水平下的流域生态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为检验河湖生态系统的自然化修复效果提供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标 生态恢复 生态风险评估 环境可持续性指数 自然解决方案
原文传递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水沙环境影响数学模型研究——Ⅰ.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文丹 李孟国 +1 位作者 杨树森 王晨阳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共8页
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其所在海区的特点,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内外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大桥工程区附近的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分析了工... 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其所在海区的特点,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内外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大桥工程区附近的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分析了工程海区的潮流悬沙特征,为进一步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对工程海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泥沙 潮流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TK-2D软件 伶仃洋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水沙环境影响数学模型研究——Ⅱ.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孟国 李文丹 +1 位作者 杨树森 王晨阳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共6页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对伶...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海域潮流泥沙影响仅限于大桥附近,对伶仃洋滩槽格局没有影响,对伶仃航道没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三角形网格 伶仃洋 潮流 泥沙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丁坝局部冲刷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2
8
作者 周哲宇 陶东良 +1 位作者 哈岸英 卜海磊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8-21,共4页
分别从丁坝附近水流结构、回流区范围、坝头局部冲刷机理、坝头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和坝头最大冲深计算公式5个方面回顾了丁坝冲刷研究成果,认为:①水流结构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②相对回流区长度与断面缩窄比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对回流... 分别从丁坝附近水流结构、回流区范围、坝头局部冲刷机理、坝头局部冲刷影响因素和坝头最大冲深计算公式5个方面回顾了丁坝冲刷研究成果,认为:①水流结构是开展后续研究的基础;②相对回流区长度与断面缩窄比是否存在相关关系、相对回流区长度野外观测值与概化公式为何差距甚远、对坝头局部冲刷有重要影响的各因素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占主导等问题尚无定论;③对于坝头局部最大冲深影响因素的研究甚多,但有些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还有一些对冲深有重要影响的因素研究很少;④丁坝坝头局部最大冲深的计算公式一直存在理论性不强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深计算 冲刷机理 水流结构 局部冲刷 丁坝
下载PDF
围垦和淤积对洞庭湖调蓄量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颖 邓金运 孙昭华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5,共6页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的变化及洞庭湖、螺山汉口河段泥沙淤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研究了湖区人工围垦和下游淤积对洞庭湖调蓄量的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人工围垦使湖区调蓄量减小 ,下游淤积使调蓄量增加 ,除个别围垦较剧...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比的变化及洞庭湖、螺山汉口河段泥沙淤积的变化规律 ,重点研究了湖区人工围垦和下游淤积对洞庭湖调蓄量的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人工围垦使湖区调蓄量减小 ,下游淤积使调蓄量增加 ,除个别围垦较剧烈的年份之外 ,二者的综合作用使调蓄量基本为逐年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量 围垦 泥沙淤积 洞庭湖
下载PDF
丁坝工程冲刷与防护措施研究综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武永新 王建家 苑希民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丁坝是一种典型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控导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对于丁坝冲刷与防护的研究尤为重要,关系到丁坝的稳定与安全。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国内外丁坝工程冲刷与防护安全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机理研究、原型观测、物理模型、数值... 丁坝是一种典型的河道整治建筑物,在控导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实际工程中对于丁坝冲刷与防护的研究尤为重要,关系到丁坝的稳定与安全。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国内外丁坝工程冲刷与防护安全的研究进展,重点从机理研究、原型观测、物理模型、数值模拟和防护措施等五个方面对丁坝冲刷及防护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丁坝冲刷的理论研究动态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大致的研究思路以期为后续的丁坝冲刷与防护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坝 控导工程 冲刷机理 冲刷过程 防护措施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水深及滩地糙率对复式断面河道过流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姬昌辉 张幸农 谢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5,共4页
水深、滩地糙率是具有单、双槽复式断面河道过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水深及滩地糙率情况下,概化的顺直型复式断面河道的过流能力,结果表明:当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增大时,滩地流量分配比随之增大,但增大... 水深、滩地糙率是具有单、双槽复式断面河道过流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水深及滩地糙率情况下,概化的顺直型复式断面河道的过流能力,结果表明:当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增大时,滩地流量分配比随之增大,但增大的趋势越来越弱。随着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增大,河道水力坡降降低,在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小于0.4时,增大滩地水深与滩地高度之比对于减小水面比降效果明显。随着滩地糙率的增大,滩地流量分配比迅速减小,两者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式断面河道 水深 糙率 水力坡降 分流比
下载PDF
椒江河口湾海床演变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震 韩正权 +1 位作者 康彦彦 张长宽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8-33,共6页
通过分析水文泥沙资料和多年海图资料,研究1931—2004年间椒江河口湾海床演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31—1970年,椒江河口湾岸线向海推移、推移速率较快,湾内普遍发生淤积;之后,由于来沙减少、口外两侧滩面减小和海堤的束水作用等原因,... 通过分析水文泥沙资料和多年海图资料,研究1931—2004年间椒江河口湾海床演变及其原因。结果表明:1931—1970年,椒江河口湾岸线向海推移、推移速率较快,湾内普遍发生淤积;之后,由于来沙减少、口外两侧滩面减小和海堤的束水作用等原因,河口深槽及口外航道冲刷,其余区域淤积变轻、并趋于床面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江河口湾 海床演变 历史变迁 近期变化 海门港
下载PDF
河流工程生态化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水龙 冯平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6-10,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河流工程生态化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详述了序列不连续体概念、环境流量方法和生态水利工程学,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外的差距,展望了今后河流工程生态化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水利科学 河流工程 序列不连续体概念 环境流量方法 生态水利工程学 生态学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的河网糙率求解 被引量:4
14
作者 霍光 王义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8-521,共4页
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河网糙率计算中,通过多相模糊统计法和建立在模糊一致矩阵基础上的决策方案优选法,确定糙率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及断面平均流速、水力半径、水面比降等因素的权重,最终由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糙率所在的模糊子集... 将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河网糙率计算中,通过多相模糊统计法和建立在模糊一致矩阵基础上的决策方案优选法,确定糙率模糊集的隶属函数及断面平均流速、水力半径、水面比降等因素的权重,最终由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糙率所在的模糊子集.对河网糙率进行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将河网各河道糙率值控制在一较小区间范围内,再在该范围内对糙率值进行微调,确定最终糙率值.以珠江三角洲1998年7月洪水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糙率 隶属函数 权重 隶属度
下载PDF
广西金鸡滩库区水深梯度下的硅藻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蔡德所 黎佛林 文宏展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水文特征,特别是水深梯度下的硅藻生物群落差异为研究历史水位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亦为水质生物监测的合理采样水深提供参考意见.通过采集金鸡滩库区不同水深下的附生硅藻,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水深梯度下的硅藻分布... 基于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水文特征,特别是水深梯度下的硅藻生物群落差异为研究历史水位变迁提供了重要依据,亦为水质生物监测的合理采样水深提供参考意见.通过采集金鸡滩库区不同水深下的附生硅藻,研究了喀斯特地区水深梯度下的硅藻分布特征,探讨了金鸡滩库区硅藻种属对水深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曲壳藻属是该库区的绝对优势种,在2.2m深处达到峰值;在水深梯度上,桥弯藻属和脆杆藻属的丰度减小,异极藻属和直链藻属的丰度增加.硅藻的生态类群特征为:硅藻种群的耐污性和N-异氧类群增加,营养偏好和pH偏好呈波动变化,盐度偏好变化不明显.在不同水深下,各指数的相对离散程度很低,认为在合理水深内的生物采样对水质生物评价影响较小;在响应水深梯度上,SHE是所有生物指数中较理想的.该研究结果为重塑本地区的古水位、古洪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硅藻生物监测水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水深 梯度 生态类群 指数
下载PDF
河道管理应走向良性运行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庆宽 陈少舟 《海河水利》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河道管理 运行 水价
下载PDF
松辽流域采砂管理控制性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宗原 王智 +1 位作者 王美懿 姜雪宾 《东北水利水电》 2015年第2期42-44,47,共4页
根据流域范围内的河道类型特点、采砂方式、采砂管理模式和监管要求等具体情况,将禁采区范围、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可采区范围、可采区控制开采高程、禁采期、保留区范围、保留区启用条件等采砂管理控制性指标纳入研究范围。根据不同河... 根据流域范围内的河道类型特点、采砂方式、采砂管理模式和监管要求等具体情况,将禁采区范围、年度采砂控制总量、可采区范围、可采区控制开采高程、禁采期、保留区范围、保留区启用条件等采砂管理控制性指标纳入研究范围。根据不同河道类型、采砂特点、采砂管理模式和管控采砂活动的需要,对纳入研究的控制性指标分别提出了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流域 采砂管理 体系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水沙环境影响数学模型研究--I.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8
作者 李文丹 李孟国 +1 位作者 杨树森 王晨阳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78-85,共8页
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其所在海区的特点,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内外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大桥工程区附近的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分析... 针对港珠澳大桥工程和其所在海区的特点,基于TK-2D软件建立了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伶仃洋内外海域大范围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和大桥工程区附近的小范围局部细化的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根据现场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充分的验证,分析了工程海区的潮流悬沙特征,为进一步论证港珠澳大桥建设方案对工程海区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泥沙 潮流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TK-2D软件 伶仃洋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水沙环境影响数学模型研究——Ⅱ.模型的应用
19
作者 李孟国 李文丹 +1 位作者 杨树森 王晨阳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01-207,共7页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 对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实施后潮流泥沙进行数值模拟,将桥墩附近网格进行加密处理,把桥墩本身刻画为固边界。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大桥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区潮位、流速和潮量变化及水下地形冲淤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港珠澳大桥对伶仃洋海域潮流泥沙影响仅限于大桥附近,对伶仃洋滩槽格局没有影响,对伶仃航道没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三角形网格 伶仃洋 潮流 泥沙 数学模型
下载PDF
悬河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一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12-18,49,共8页
悬河是指河床明显高于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的河 ,其水位常年高于两岸地面 .黄河最迟于西汉时期已形成悬河 ;当代黄河不决口 ,淤积程度加快 ,悬河日甚 ,在河道宽阔的部分河段已形成二级悬河 .悬河具有区别于一般平原河道的特点 ,使其常年... 悬河是指河床明显高于河流堤防背河侧地面的河 ,其水位常年高于两岸地面 .黄河最迟于西汉时期已形成悬河 ;当代黄河不决口 ,淤积程度加快 ,悬河日甚 ,在河道宽阔的部分河段已形成二级悬河 .悬河具有区别于一般平原河道的特点 ,使其常年存在决口的危险 ,且决口后灾害严重 ,需要不断进行防洪工程建设 .悬河的治理措施主要是通过在悬河上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修建水库来降低洪峰、减少来沙 ,加高加固堤防 ,进行河道整治 ,从长远考虑还要淤筑相对地下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河 黄河下游 河道整治 堤防 加固 防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