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域分区的鄱阳湖流域入湖总磷负荷估算
1
作者 崔芳 王华 +2 位作者 曾一川 闫雨婷 陈经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9-196,共8页
随着江西省和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总磷超标且浓度日益上升。针对鄱阳湖流域内主要磷污染来源成因问题,基于污染源普查的流域分区技术方法,开展全流域总磷污染负荷核算和入湖磷污染源系统定量解析。结果表明:2021年鄱阳... 随着江西省和环鄱阳湖经济带的快速发展,鄱阳湖湖区总磷超标且浓度日益上升。针对鄱阳湖流域内主要磷污染来源成因问题,基于污染源普查的流域分区技术方法,开展全流域总磷污染负荷核算和入湖磷污染源系统定量解析。结果表明:2021年鄱阳湖入湖总磷污染负荷为1.49万t,主要污染来源于陆域输入,其贡献占比为87.73%,湖体内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内源释放(5.52%)和水土流失(4.60%);污染源按贡献权重大小排序依次为畜禽养殖(48.63%)>城镇生活(20.01%)>种植业(9.71%)>水产养殖(7.37%)>内源释放(5.52%)>水土流失(4.6%)>工业企业(1.12%)>农村生活(0.89%)>候鸟粪便(0.46%)>旅游业(0.12%);在空间分布上,总磷入湖负荷高贡献流域主要集中在赣江集水区和滨湖区,贡献占比分别为50.67%、25.92%,抚河和信江集水区总磷产生量集中,贡献率分别为7.64%、8.34%;各分区的总磷污染源贡献结构类似,主要呈现为农业源为主,城镇源为次要来源。研究显示,鄱阳湖总磷污染来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但不同区域对总磷入湖主控污染源具有相似性,建议优先管控滨湖区和赣江集水区等高贡献流域,并针对农业源、城镇生活等主控贡献源提出相应的防控削减措施,以改善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总磷 污染负荷 空间差异 主控污染源
下载PDF
基于水文变异特征的石臼湖生态水位及保障度研究
2
作者 尚希婷 张红艳 +2 位作者 闵克祥 王鹏 华祖林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46-49,共4页
石臼湖作为长江下游的通江湖泊,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流湖泊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水位对于保障湖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蛇山水位站1973—2020年日均水位过程,分析石臼湖的水位变异特征,结合年保证率法和年内展布法得到逐... 石臼湖作为长江下游的通江湖泊,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河流湖泊复合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水位对于保障湖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蛇山水位站1973—2020年日均水位过程,分析石臼湖的水位变异特征,结合年保证率法和年内展布法得到逐月最低生态水位,并对水位突变前后的生态水位保障度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可为维护石臼湖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水位 水文特征 数据检验
下载PDF
1954—2020年太湖水位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分析
3
作者 蔡文美 陈少颖 +3 位作者 孙玉莹 陆昊 陈黎明 潘逸卉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42-45,共4页
为探究太湖水位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基于太湖1954—2020年实测水位数据,对太湖的年平均水位、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以及逐年水位空间变化,采用M-K突变检验等方法开展研究并结合太湖进出水量变化分析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太湖湖体入湖... 为探究太湖水位变化的时空差异特征,基于太湖1954—2020年实测水位数据,对太湖的年平均水位、年最高水位、年最低水位以及逐年水位空间变化,采用M-K突变检验等方法开展研究并结合太湖进出水量变化分析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太湖湖体入湖水量的增加,太湖年平均水位及年最低水位均呈上升趋势,且在突变年份之后显著上升;年最高水位也呈上升趋势,但在突变年份后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时空差异 突变检验 水位
下载PDF
大型泵站群自主可控远程集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4
作者 沈昌荣 夏修萍 刘兆峰 《江苏水利》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以自主可控、维护简便、实时性、可用性为导向,研究并设计大型泵站群集控系统。集控系统设计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据库体系,进行多机冗余管理、权限管理,采用远动通讯协议的网络通信架构,高性能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机制,利用... 以自主可控、维护简便、实时性、可用性为导向,研究并设计大型泵站群集控系统。集控系统设计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数据库体系,进行多机冗余管理、权限管理,采用远动通讯协议的网络通信架构,高性能实时数据与历史数据的存储与访问机制,利用平台消息总线、服务总线实现基础集控功能,同时支持图形展示、报表展示、事件及报警、泵站联合调度及可视化应用等各类业务的互通互融,为大型泵站群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泵站群 集控系统 自主可控 分布式架构 多机冗余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台特玛湖湖区植被盖度预测
5
作者 谢志勇 璋瑜 刘坤 《云南水力发电》 2024年第2期4-8,106,共6页
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尾闾湖,是目前塔里木河下游的唯一湖泊,研究台特玛湖适宜面积及其与植被盖度之间的关系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水精细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基于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台特玛湖湖面面积、大西海子水库下泄水量... 台特玛湖是塔里木河和车尔臣河的尾闾湖,是目前塔里木河下游的唯一湖泊,研究台特玛湖适宜面积及其与植被盖度之间的关系对塔里木河下游生态水精细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基于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台特玛湖湖面面积、大西海子水库下泄水量等作为输入神经元,以植被盖度作为输出,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与RBF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进行模拟并预测,模拟及预测的结果表现为BP神经网络得到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特玛湖 植被盖度 BP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 塔里木河
下载PDF
基于TOPSIS法的鄱阳湖水环境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定华 朱诗洁 毛劲乔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47,共4页
为综合评价鄱阳湖水环境健康状况,从水质、水文、水生生物三方面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TOPSIS法构建评价模型,结合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对象得分。结果表明,鄱阳湖水环境... 为综合评价鄱阳湖水环境健康状况,从水质、水文、水生生物三方面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结合的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TOPSIS法构建评价模型,结合指标权重确定评价对象得分。结果表明,鄱阳湖水环境健康状态存在季节变化特征,夏季水文、水生生物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时段,因而水环境健康等级最高,属Ⅰ级,协调性较好;秋冬季水环境健康等级最差,属第Ⅲ级,其中水文条件为主要的影响指标。该研究可为鄱阳湖水环境保护与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环境健康状况 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权重 TOPSIS法
原文传递
洞庭湖地形变化对洪水过程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刘易庄 蒋昌波 +3 位作者 向朝晖 隆院男 邓斌 汤小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9-106,共8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形变化对湖泊洪水过程的影响,采用已构建的长江-洞庭湖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洞庭湖2003及2011年实测地形的基础上,以2003年型洪水为例,定量分析了湖泊地形变化对洞庭湖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1年洞庭湖超过40...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形变化对湖泊洪水过程的影响,采用已构建的长江-洞庭湖二维水动力模型,在洞庭湖2003及2011年实测地形的基础上,以2003年型洪水为例,定量分析了湖泊地形变化对洞庭湖洪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2011年洞庭湖超过40%的区域地形下降值大于0.10 m,特别是湘江洪道,其深泓线地形高程平均下降了5.72 m。通过对2003年洪水过程模拟发现,相比于2003年,在2011年地形情况下,以“四水”来流为主导的洪水过程中,南洞庭湖内洪峰水位下降超过0.40 m,西洞庭湖内洪峰水位下降约0.20 m,东洞庭湖内仅在南部地形变化较大区域的水位变化明显;斗米咀-城陵矶河段水面坡降变缓,南洞庭湖内洪道水面坡降变陡。而对于以长江来流为主导的洪水过程,由于长江洪水位的顶托作用,洞庭湖内洪峰水位下降了0.15 m,斗米咀-城陵矶河段及南洞庭湖内水面坡降下降不明显。因此,2003—2011年洞庭湖地形变化对“四水”来流型洪水影响较大,湖盆下切导致湖容增大,可有效缓解洞庭湖内防洪形势,但对长江来流主导的洪水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洞庭湖内疏浚扩容等防洪工程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变化 洪水过程 洪峰水位 湖泊容积 洞庭湖
下载PDF
太湖沉水植物残体理化性质和资源性分析
8
作者 张宁 何品晶 +2 位作者 章骅 宗兵年 吕凡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3-882,共10页
太湖区域的沉水植物残体产生量大、二次污染严重,亟需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问题。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生物质废物的理化性质。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太湖区域5种沉水植物和1种对照浮水植物的生物化学组成、元素组成、厌氧和好氧生物稳定... 太湖区域的沉水植物残体产生量大、二次污染严重,亟需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问题。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选择取决于生物质废物的理化性质。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太湖区域5种沉水植物和1种对照浮水植物的生物化学组成、元素组成、厌氧和好氧生物稳定性以及热转化过程特征。结果表明:沉水植物的木质纤维素含量(以干质量计)为17.1%~31.7%,低于常见的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以干质量计)分别为11.3%~19.9%和1.8%~3.2%,低于大部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具有木质纤维素含量低、适口性好的特点,可经过加工后用作饲料。生物化学甲烷潜力的分析结果显示,粗破碎沉水植物的累计甲烷产量(以有机质质量计)为106.2~150.2 mL·g^(-1),低于常规厌氧消化处理物料的产气量,不适合以单一底物方式进行厌氧消化。沉水植物的7日好氧呼吸量(O2,以干质量计)在534.5~698.8 mg·g^(-1)范围内,一级降解速率常数为0.051~0.097 d-1,快速降解的特性显示其适合采用堆肥技术进行处理。热重分析表明沉水植物的热转化温度低,更适合生产用作吸附剂、土壤调理剂的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残体 性质 生物化学甲烷潜力 好氧呼吸量 热重分析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夏季香溪河库湾溶解氧与叶绿素a日间垂向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初探
9
作者 陈怡 姚亚芹 +3 位作者 李一平 黄亚男 赵星星 徐海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2,共4页
为了解三峡水库水华爆发时空特征,于2020年6月在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未发生水华的条件下通过日间高频次连续加密监测,分析溶解氧、叶绿素a等指标的时空变化,甄别藻类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温跃层和表中层倒灌异重流的存在阻碍了垂向水动力... 为了解三峡水库水华爆发时空特征,于2020年6月在三峡库区香溪河库湾未发生水华的条件下通过日间高频次连续加密监测,分析溶解氧、叶绿素a等指标的时空变化,甄别藻类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温跃层和表中层倒灌异重流的存在阻碍了垂向水动力交换,进而促使水体表底均存在氧跃层;夏季连续的晴天可能会导致07:00~11:00、14:00~17:00爆发水华的几率增加;水华爆发存在滞后性,仅通过单层水体藻密度无法表征藻类生长状况,需通过藻类垂向迁移范围内的平均藻密度作进一步水华预警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溪河 垂向分布 日变化 夏季 叶绿素A
原文传递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宇 边静 +1 位作者 张丽 吴晓雁 《低碳世界》 2023年第4期7-9,共3页
为了解决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历年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为例,结合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的特点和现状,对湖泊保护和治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管理等方面提出... 为了解决高原湖泊保护治理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以历年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审计工作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为例,结合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的特点和现状,对湖泊保护和治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以及水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保护 生态环境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内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研究——以湖南省大通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武军 周嘉康 +2 位作者 廖江威 詹天洋 宋冰冰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2期57-60,共4页
湖南省大通湖水体流动性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早期受到化肥养鱼以及污水直排等问题影响,水环境逐渐恶化。2018—2020年,大通湖开展了首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大通湖流域首批试点工作实施路径及成... 湖南省大通湖水体流动性差,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早期受到化肥养鱼以及污水直排等问题影响,水环境逐渐恶化。2018—2020年,大通湖开展了首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对大通湖流域首批试点工作实施路径及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针对目前总磷存量过多、农业面源污染、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提出流域控源减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整治乡村人居环境、构建治理长效机制等对策和建议,为其他内湖流域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湖流域 水环境 综合治理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展现太湖西岸治理“前沿重镇”新担当
12
作者 杨剑锋 王凤良 《群众》 2023年第9期70-7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太湖的水质情况,并指出工业和生活排放一度对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气。太湖作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和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综合治理取得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专门询问了太湖的水质情况,并指出工业和生活排放一度对太湖污染很大,治理花了很大力气。太湖作为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态支撑和区域水安全保障重要载体,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连续15年实现“两个确保”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水质情况 水安全保障 重要载体 高质量发展 综合治理 生态支撑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金川河降雨-径流预警预测平台研究
13
作者 杨庆 刘志超 +3 位作者 李国光 黄开龙 张徐祥 祝栋林 《江苏水利》 2023年第11期64-68,共5页
准确模拟降雨-径流动态变化规律是河流面源污染精准治理的先决条件。在收集分析金川河子流域、交汇处、排口、导管、闸门、泵站及运营制度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概化金川河水系,采用SWMM构建金川河河网水动力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发不同降雨... 准确模拟降雨-径流动态变化规律是河流面源污染精准治理的先决条件。在收集分析金川河子流域、交汇处、排口、导管、闸门、泵站及运营制度等相关数据的基础上,概化金川河水系,采用SWMM构建金川河河网水动力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发不同降雨特征(少量多次降雨、短期暴雨)条件下水系径流预警预测平台,展示金川河流域的流量、径流变化趋势,以实现流域降水模型的快速推演和预警预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内河 SWMM模型 河网水动力 降雨-径流 预警预测
下载PDF
幸福河湖背景下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面临问题与对策
14
作者 温春云 刘毅生 +2 位作者 刘聚涛 付莎莎 张磊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4期52-55,共4页
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是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基石,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湖健康状态。为推进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以江西省为例,在开展实地... 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是幸福河湖建设的重要基石,部分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河流形态的均一化和不连续化,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湖健康状态。为推进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以江西省为例,在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梳理江西省水利工程生态化改造的现状及主要成效,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科学制定标准体系、加紧出台配套政策、积极拓宽资金来源等对策建议,为幸福河湖建设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生态化改造 幸福河湖 生态水利工程建设
下载PDF
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剑宇 张强 +2 位作者 孙鹏 顾西辉 方朝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基于鄱阳湖水文特征,建立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研究将频率95%对应的水位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根据鄱阳湖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得到对应的鄱阳湖湖区面积为1 503.9 km^2。通过折算将水面蒸发转换成湖面蒸发,得到湖面净蒸发量为483.0... 基于鄱阳湖水文特征,建立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计算模型。研究将频率95%对应的水位为湖泊最低生态水位,根据鄱阳湖水位-面积关系曲线,得到对应的鄱阳湖湖区面积为1 503.9 km^2。通过折算将水面蒸发转换成湖面蒸发,得到湖面净蒸发量为483.09 mm,湖区年最小生态耗水为7.3亿m^3。采用计算河道内生态需水的方法计算出湖生态需水,运用最小月平均流量法、逐月最小流量法、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90%保证率逐月流量法等,对出湖河道生态需水进行计算,并用Tennant法对结果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比较得出90%保证率逐月流量法更适合确定鄱阳湖出湖最小生态流量,得到出湖最小生态需水为777.1亿m^3,最终得到鄱阳湖最小生态需水为784.4亿m^3。研究结果对鄱阳湖流域生态保育、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及水资源管理,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最小生态需水 TENNANT法
下载PDF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湖泊保护与利用——以湖北斧头湖为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孔令阳 李中强 +2 位作者 王双玲 杨兰芳 徐军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基础上的湖泊生态功能分区,可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湖泊资源、协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北省斧头湖为对... 为了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及湖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根据湖泊的具体情况加强对湖泊生态系统的管理.建立在生态适宜性分析基础上的湖泊生态功能分区,可为科学合理地开发湖泊资源、协调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提供依据.以湖北省斧头湖为对象,在对斧头湖生态环境调查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水质、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确定水质评价等级,采用专家论证法确定生物及人为干扰因子评价等级,建立起湖泊生态养殖适宜性评价等级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在GIS技术的支持下,采用因子叠加法,对斧头湖生态养殖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各区域生态养殖适宜性综合评价结果,同时考虑到湖泊生态环境和综合资源保护要求、斧头湖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将斧头湖划分为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中度适宜区、轻度适宜区和较不适宜区;各适宜区面积分别占斧头湖总面积的12.04%、24.81%、49.65%、9.58%和3.92%.从湖泊生态系统保护及渔业的可持续利用角度看,极适宜区、高度适宜区适合开展生态养殖;中度适宜区和轻度适宜区要以生态恢复为主,可进行一定规模的放养养殖;较不适宜区应进行生态修复,不适宜进行各种开发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适宜性 湖泊 GIS 保护与利用 斧头湖
下载PDF
鄱阳湖水质变化特征及水体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25
17
作者 温春云 刘聚涛 +2 位作者 胡芳 杨平 韩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3-88,共6页
为及时掌握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变化,分别于2017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采集了湖区表层水样,对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理化参数... 为及时掌握鄱阳湖水生态环境变化,分别于2017年4月(平水期)、8月(丰水期)、12月(枯水期)采集了湖区表层水样,对水质理化参数进行了测定分析,并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水体理化参数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水质总体为Ⅴ类水。其中,枯水期水质最差,丰水期水质相对较好。不同时期各样点水体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态氮等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但大部分水域的总氮和总磷为Ⅳ类或Ⅴ类水。鄱阳湖平、丰水期为中营养状态,并向轻度富营养化过渡,枯水期表现为轻度富营养状态。湖口至屏峰、都昌至棠荫两段水域3个时期总体呈现轻度富营养状态,而星子至都昌水域为中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时空变化 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洞庭湖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秀英 邓金运 孙昭华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65,共6页
通过对洞庭湖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泥沙运动规律,最终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此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湖区水面的保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正确... 通过对洞庭湖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环境现状的研究分析得出结论: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泥沙运动规律,最终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蓄能力下降,引起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由此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在于湖区水面的保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正确科学地解决湖泊泥沙淤积问题,达到远近结合,标本兼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围垦 泥沙淤积 生态环境
下载PDF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的湖泊富营养化评价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小燕 王菲凤 张江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39,共3页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基本原理,以表征水体富营养化的Chla、TP、TN、SD、CODMn的浓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确定营养状态等级与综合影响指数间的函数关系,定量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将该理论应用于200... 基于韦伯—费希纳定律基本原理,以表征水体富营养化的Chla、TP、TN、SD、CODMn的浓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确定营养状态等级与综合影响指数间的函数关系,定量评价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将该理论应用于2006年北京市21个湖泊富营养化状况的评价,并与TSIC、EI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韦伯—费希纳定律物理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单、可复制性强、评价结论准确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费希纳定律 变异系数法 富营养化评价 湖泊
原文传递
三峡工程建设背景下的洞庭湖区治水方略探讨 被引量:16
20
作者 贺清云 朱翔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0-168,共9页
在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大背景下 ,本文分析了洞庭湖区的水灾减灾机制 ,探讨了洞庭湖区的治水方略 ,提出应充分发挥三峡水库的调蓄功能 ,协调江湖关系 ,改善冲淤关系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关键词 三峡工程 洞庭湖 水灾 减灾机制 水库 调蓄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