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距离甲醇输送管道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宝辉 张文伟 +5 位作者 王法 孟凡鹏 吴凤荣 吴文 尹鹏博 滕霖 《油气与新能源》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甲醇作为未来替代燃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需求量的增长,甲醇长距离管道输送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调研全球甲醇管道建设情况,收集相关案例,对比常规输油管道,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甲醇基本物性、腐蚀分析、甲醇输送设备、顺序输... 甲醇作为未来替代燃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随着需求量的增长,甲醇长距离管道输送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调研全球甲醇管道建设情况,收集相关案例,对比常规输油管道,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甲醇基本物性、腐蚀分析、甲醇输送设备、顺序输送、风险评价等技术角度进行了研究分析,寻找长距离甲醇管道应关注的方面,并提出未来技术发展及应用方向,为开展长距离甲醇管道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管道 应力腐蚀开裂(SCC) 顺序输送 定量风险评价
下载PDF
充液管道流致振动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宋长松 杨仕奇 +1 位作者 许东波 李渊 《管道技术与设备》 2025年第1期9-14,40,共7页
文中研究长输管道在运送油气资源过程中,流体与管壁相互作用导致的流致振动现象。振动信号的强度与管道的自身状态相关。利用ANSYS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分析,针对正常管道与不同堵塞程度的管道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充液压力、管内流态等因... 文中研究长输管道在运送油气资源过程中,流体与管壁相互作用导致的流致振动现象。振动信号的强度与管道的自身状态相关。利用ANSYS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分析,针对正常管道与不同堵塞程度的管道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了充液压力、管内流态等因素影响下的管道固有频率及流致振动信号的特征变化,获取了流速、压力及湍流动能与振动信号相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充液压力对管道固有频率的影响可忽略不计,而堵塞状态下的管道因流速、压力和湍流动能的变化,导致振动信号强度显著变化。文中研究为管道状态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管道 流致振动 有限元分析 流态分析
下载PDF
煤泥管道输送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3
作者 李文达 徐东 +1 位作者 王明涛 王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5年第3期92-94,共3页
本研究探讨了煤泥管道输送中的阻力影响因素,分析了煤泥流变特性、管道直径等因素对管道输送阻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相同的输送速度和管道直径下,黏度系数、屈服应力越大,管道输送阻力越大,但3者的作用机理却不相同:流动指数反映... 本研究探讨了煤泥管道输送中的阻力影响因素,分析了煤泥流变特性、管道直径等因素对管道输送阻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在相同的输送速度和管道直径下,黏度系数、屈服应力越大,管道输送阻力越大,但3者的作用机理却不相同:流动指数反映了煤泥的非牛顿性程度,屈服应力决定了煤泥管道输送的启动压力,而在相同输送压力下,随着黏度系数降低,平均流速成指数级上升。同时管道内径越大,相同流速下管道内剪切速率越低,所需输送压力越小,因此,选择大管径管道有助于减少输送压力,降低损耗。本研究为煤泥管道输送的工程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 管道输送阻力 流变特性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的流固耦合作用下U型管振动特性分析
4
作者 包日东 王浩南 《沈阳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54-262,共9页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通过Workbench平台对U型管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U型管的固有频率会小幅度提高,最大等效应力与总应变显著增加;随着压强的增加,U型管的固有频率显著提高,最大等效应力与总应变明显提高;随着管壁厚...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通过Workbench平台对U型管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随着流体流速的增加,U型管的固有频率会小幅度提高,最大等效应力与总应变显著增加;随着压强的增加,U型管的固有频率显著提高,最大等效应力与总应变明显提高;随着管壁厚度的增加,U型管的第一阶固有频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此时管道质量影响占优,第二~六阶固有频率升高,此时管道强度影响占优,最大等效应力与最大总变形均显著减小.通过谐响应分析了U型管的应力、应变在不同激励下的共振,发现在880 Hz时,应力、应变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U型管 模态分析 WORKBENCH
下载PDF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流固耦合特性研究
5
作者 寇杰 高兴龙 +1 位作者 李松 符澄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92-600,共9页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运动与管道内流场相互作用,导致列车流场环境具有高度的非稳定性,同时列车悬浮运行的特性将使列车与管道内流场间存在严重的流固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并建立了可以实... 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运动与管道内流场相互作用,导致列车流场环境具有高度的非稳定性,同时列车悬浮运行的特性将使列车与管道内流场间存在严重的流固耦合效应。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流固耦合动力学理论,并建立了可以实现列车在线实时交互数据的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车辆流固耦合特性。研究发现,列车悬浮运行列车尾部流场较为复杂,存在多道斜激波和反射波,随着列车的运行相对较为稳定,而列车顶部和头部的波系相对更加简单,但会随着列车运行发生明显的变化。列车受到的气动载荷呈低频周期性变化,悬浮刚度的减小会导致列车受到的气动载荷幅值增加,频率下降。在30 kN悬浮刚度下,列车的位移和转动幅值可以达到270 mm和14 mrad,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列车受到的气动载荷呈现振荡幅值还有增大的态势,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上述研究可以为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管道 磁悬浮列车 流固耦合 气动载荷 气动特性
原文传递
低真空管道磁浮列车交会激波流场特性分析
6
作者 黄尊地 伊严严 +3 位作者 常宁 梁习锋 周镇斌 刘夕语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3-1805,共13页
为了解决管道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激波等气动效应问题,通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针对不同阻塞比、线间距和列车外形,基于DES湍流模型,开展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列车在低真空管道内交会时的激波流场结构、管道壁面压力、列车表面压力。... 为了解决管道列车高速运行时产生的激波等气动效应问题,通过建立三维仿真模型,针对不同阻塞比、线间距和列车外形,基于DES湍流模型,开展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列车在低真空管道内交会时的激波流场结构、管道壁面压力、列车表面压力。研究结果表明:随阻塞比的增大,列车前端壅塞长度增加,且正压区域压力增大,激波反射更加剧烈,尾流激波反射强度增大,激波串长度加长;阻塞比增大有助于增大激波和膨胀波的入射角,从而增大激波和膨胀波的反射次数。随线间距的增大,管道内压力波动幅度相对增大,但改变线间距对管道内激波流场结构、管道壁面压力、列车表面压力的影响不大。列车头部压力和尾部激波强度与流线型长度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列车流线型长度的增加,列车前端壅塞长度缩短,车头前端高压区壅塞强度和车尾末端尾流区域激波反射强度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真空管道 列车交会 阻塞比 线间距 列车外形
下载PDF
长输管线失效状况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 被引量:43
7
作者 董玉华 高惠临 +2 位作者 周敬恩 冯耀荣 霍春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5-89,共5页
采用故障树法分析了长输管线的失效状况 ,根据管线失效的两种主要模式 :泄漏和断裂 ,建立了管线失效的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可得到引起管线失效的 5 2个最小割集 ;通过定量分析则可以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进行底事件的... 采用故障树法分析了长输管线的失效状况 ,根据管线失效的两种主要模式 :泄漏和断裂 ,建立了管线失效的故障树。通过对故障树的定性分析 ,可得到引起管线失效的 5 2个最小割集 ;通过定量分析则可以计算顶事件的发生概率以及进行底事件的重要度分析。采用专家判断法和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故障树的底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性 ,并以长输管线故障树系统中的“安装质量差”这一底事件为例 ,计算出其模糊失效率为 2 35 45×10 -4 。该方法可为处理模糊事件失效概率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输管线 失效分析 故障树法 模糊集理论 专家判断 模糊失效率
下载PDF
海洋矿产资源分布及深海扬矿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8
作者 肖业祥 杨凌波 +1 位作者 曹蕾 王正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9-326,共8页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和动力能源,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海洋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新的战略目标.深海采矿扬矿的工作环境恶劣,对设备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因此亟须开展相关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海底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全球分布,并就... 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产和动力能源,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海洋资源已经逐渐成为各国新的战略目标.深海采矿扬矿的工作环境恶劣,对设备要求较高,技术难度大,因此亟须开展相关研究.文中首先介绍了海底矿产资源的分类及全球分布,并就中国深海采矿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以大洋锰结核的开发为例,重点对各种提升方式进行了综合分析.扬矿技术是深海采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管道提升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管道提升包括水力、气力、管道容器、轻介质和重介质等方法,其中矿浆泵水力提升和气举泵提升技术已进行了深海试验,最具发展前景;最后对多级离心式提升泵的设计方法和研发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深海采矿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要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技术经验,吸收近海石油煤炭提升技术,进行技术攻关的发展思路,进而为商业开采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矿产资源 锰结核 扬矿技术 矿浆泵
下载PDF
基于ABAQUS软件ELBOW单元的LNG管道有限元模拟
9
作者 魏凡卓 司岩 桂劲松 《珠江水运》 2024年第4期132-134,共3页
本文运用ABAQUS软件中的ELBOW单元进行LNG管道有限元模拟,并与CAESAR II计算结果对比,最大应力出现在Π型弯下侧弯头处,差值比小于5%,可见ELBOW单元可用于管道应力分析。进一步分析了管道温度对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二次应力... 本文运用ABAQUS软件中的ELBOW单元进行LNG管道有限元模拟,并与CAESAR II计算结果对比,最大应力出现在Π型弯下侧弯头处,差值比小于5%,可见ELBOW单元可用于管道应力分析。进一步分析了管道温度对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二次应力和操作应力影响较大,对一次应力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AQUS软件 ELBOW单元 数值模拟 管道应力
下载PDF
采空塌陷区管道最大轴向应力计算及统计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关惠平 姚安林 +2 位作者 谢飞鸿 么惠全 冯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采空塌陷对埋地油气管道的安全完整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在分析采空塌陷区管道变形基本特征和简化采空塌陷区管道半空间受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非沉陷区和沉陷区分别构建了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塌陷区长度、不同沉降... 采空塌陷对埋地油气管道的安全完整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此,在分析采空塌陷区管道变形基本特征和简化采空塌陷区管道半空间受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非沉陷区和沉陷区分别构建了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塌陷区长度、不同沉降量所对应的管道内部最大轴向应力,根据相关规范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出了只考虑管道内压不考虑强度折减系数和既考虑管道内压也考虑强度折减系数的沉陷区长度与对应的管道极限下沉量的统计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①在开采沉陷区,当没有发生塌陷时,埋地管道所承受的应力主要是其内压产生的轴向拉应力;②而当发生塌陷时,埋地管道所承受的应力主要是其内压和因塌陷产生的管道轴向拉应力之和;③在沉降区边缘的管道上部承受的应力值最大,其次是沉陷中心的管道下部,并承受着拉伸应力;④沉降盆地边缘的管道下部和沉陷中心的管道上部承受着压缩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采空塌陷 塌陷区长度 最大沉降量 轴向应力 计算方法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基于损伤累积模型的交通荷载下管道剩余寿命的可靠度分析方法初探 被引量:9
11
作者 吴小刚 张土乔 +1 位作者 张仪萍 李洵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6-67,共2页
以受交通荷载作用的地下埋管为研究对象,考虑交通载荷的非平稳随机作用特点,假设交通荷载作用下管道的疲劳损伤积累速度均匀,以及与不同强度的应力荷载作用次序等因素无关的情况,采用工程中常用的Miner宏观唯象定义——线性累积损伤模型... 以受交通荷载作用的地下埋管为研究对象,考虑交通载荷的非平稳随机作用特点,假设交通荷载作用下管道的疲劳损伤积累速度均匀,以及与不同强度的应力荷载作用次序等因素无关的情况,采用工程中常用的Miner宏观唯象定义——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并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对我国目前实际存在的混合交通荷载情况下管道的剩余寿命进行了预测计算,提出了一套简便的分析方法,从而为交通荷载下管道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了一种明确的计算方法及思路.管道工作到某一服役期的车辆荷载作用次数N(即工作应力的循环次数)为一已知统计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累积模型 交通荷载 剩余寿命 可靠度 应力荷载 管道系统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对爆破试验预测埋地管道极限载荷的准确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马彬 帅健 +1 位作者 刘德绪 李枢一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依据工程中常采用的两种预测管道极限载荷的全尺寸爆破试验(按照密封方式的不同分为管道两端加封头和管道两端密封处理)与实际埋地管道的工作条件不相符的问题,对爆破试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为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爆破试验预... 依据工程中常采用的两种预测管道极限载荷的全尺寸爆破试验(按照密封方式的不同分为管道两端加封头和管道两端密封处理)与实际埋地管道的工作条件不相符的问题,对爆破试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为此,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爆破试验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首先收集了X80、X100高强度钢腐蚀管道的爆破试验数据,通过试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的方法确定出适用于高强度钢管道的失效判据;基于该失效判据,计算出管道在两种爆破试验和埋地等3种工况下的极限载荷,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种爆破试验预测高强度埋地管道极限载荷的误差均低于5%,其中采用加封头的爆破试验预测埋地管道极限载荷的误差为2.06%,建议采用。该研究结果为预测埋地管道的极限载荷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实际工程应用以及管道选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钢 管道 全尺寸爆破试验 极限载荷 有限元 失效判据 误差
下载PDF
反算管道传热系数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立新 孙晁 +4 位作者 赵健 于航 贾鑫 陈双庆 徐哲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294-297,共4页
采用系统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苏霍夫温降公式和现场测试数据,对反算管道传热系数K的进出站温度、管道周围介质温度、含水率和输量,五个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进出站温度对反算管道总传热系数的影响最敏感,其次为含水率和... 采用系统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方法,结合苏霍夫温降公式和现场测试数据,对反算管道传热系数K的进出站温度、管道周围介质温度、含水率和输量,五个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进出站温度对反算管道总传热系数的影响最敏感,其次为含水率和输量,管道周围介质温度最不敏感;因此应尽量减小现场采集进出站温度、含水率和输量的误差,以提高K反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传热系数 苏霍夫公式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床面上短圆柱体局部冲刷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韦雁机 叶银灿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55-661,共7页
床面上短柱体局部冲刷的机理复杂,运用三维有限体积法,对其局部冲刷情况进行了模拟。采用k-ε紊流数值模型,计算柱体周围的紊动流场,利用经验公式计算该时刻的推移质输沙率,运用动网格技术,处理床面地形随时间的变化。推移质计算充分考... 床面上短柱体局部冲刷的机理复杂,运用三维有限体积法,对其局部冲刷情况进行了模拟。采用k-ε紊流数值模型,计算柱体周围的紊动流场,利用经验公式计算该时刻的推移质输沙率,运用动网格技术,处理床面地形随时间的变化。推移质计算充分考虑了床面坡度和流向对推移质输沙率和临界起动剪切力的综合影响。改进沙滑模型,修正当生成的剖面坡度超过泥沙休止角时造成模拟的失真,同时克服数值计算的不稳定性。计算结果和水槽试验资料对比分析,二者符合较好。该模型可以用于海底结构物如桥墩、管道、丁坝等的局部冲刷的数值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 k-ε模型 泥沙起动 动网格 沙滑模型
下载PDF
不规则波作用下垂向圆管浮射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永平 李志伟 张长宽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44-1451,共8页
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垂向圆管非浮射流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同条件下垂向圆管浮射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波浪条件下平均流速场和浓度场的变化,发现随着波浪作用的增强,浮射流轴线速度明显减小,其影响范围相应增... 在不规则波作用下垂向圆管非浮射流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相同条件下垂向圆管浮射流的水动力特性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波浪条件下平均流速场和浓度场的变化,发现随着波浪作用的增强,浮射流轴线速度明显减小,其影响范围相应增大,周围水体对浮射流的稀释能力亦明显增强;通过引入特征速度和新定义的特征长度,拟合得到了不规则波作用下浮射流轴线流速、射流宽度以及轴线稀释度等一系列的经验公式,它们可为将来的工程应用、试验对比以及数值模拟提供重要的试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规则波 圆管浮射流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海底管道最大允许悬跨长度计算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博文 孙丽 谷凡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0年第S1期291-293,共3页
海底悬跨管道在自身重量、内部流体重量、外部环境荷载作用下,将可能发生静力破坏及动力破坏。海底管道悬跨管段的长度是决定管道静力破坏与动力破坏的关键因素,因此确定了海底管道最大允许悬跨长度,就能够避免管道因悬跨长度过大而发... 海底悬跨管道在自身重量、内部流体重量、外部环境荷载作用下,将可能发生静力破坏及动力破坏。海底管道悬跨管段的长度是决定管道静力破坏与动力破坏的关键因素,因此确定了海底管道最大允许悬跨长度,就能够避免管道因悬跨长度过大而发生破坏。本文把避免出现涡激振动作为控制条件,提出了管道在顺流向振动下的最大允许悬跨长度公式,推导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管道自振频率公式,计算了管道在垂直流向振动下的最大允许悬跨长度。结果表明,支撑情况对管道最大允许跨长有很大的影响,在固端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允许悬跨长度比简支约束下的长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悬跨长度 边界条件
下载PDF
浆体管道的阻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9
17
作者 白晓宁 胡寿根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26-29,11,共5页
探讨了浆体管道阻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及损失机理 ,并就其主要影响因素 ,如物料特性、浆体特性和管道特性等进行了分析 。
关键词 浆体管道 阻力特性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垂直螺旋管道内单颗粒运动受旋转科氏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志雁 牧振伟 杨力行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垂直螺旋管道中单颗粒运动进行试验,采用单颗粒动力学模型对其受旋转科氏力影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到离心力、有效重力、旋转科氏力及阻力的作用。颗粒速度与水流速度之比λ和旋转科氏力与离心力... 通过对垂直螺旋管道中单颗粒运动进行试验,采用单颗粒动力学模型对其受旋转科氏力影响的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颗粒在运动过程中主要受到离心力、有效重力、旋转科氏力及阻力的作用。颗粒速度与水流速度之比λ和旋转科氏力与离心力之比ζ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当λ=1时,颗粒所受旋转科氏力为零;当λ>1时,颗粒所受旋转科氏力与离心力的方向相同,均为背离圆心方向;当λ<1时,颗粒所受旋转科氏力与离心力的方向相反。试验中颗粒所受旋转科氏力与离心力在同一数量级的概率为3/4。因此,在小尺度低速度旋转流下研究颗粒受力时,颗粒所受旋转科氏力不应被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管道 单颗粒动力学模型 旋转科氏力 离心力
下载PDF
交通荷载下参变管-土系统的耦合响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小刚 张土乔 +1 位作者 杨玉龙 李洵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6-37,69,共3页
动力载荷作用下管土系统中的参数存在动态变化特征。在建立的交通荷载下管道的Eular Bernoulli弹性地基梁受力模型中 ,首先考虑了管土系统中参数随着空间变化时耦合响应的详细解析求解过程 ,再对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下的耦合响应计... 动力载荷作用下管土系统中的参数存在动态变化特征。在建立的交通荷载下管道的Eular Bernoulli弹性地基梁受力模型中 ,首先考虑了管土系统中参数随着空间变化时耦合响应的详细解析求解过程 ,再对系统参数随时间变化情况下的耦合响应计算提出了解析求解方法 ,从而为受载荷作用的下埋管道力学性状研究提供了简捷、明析的解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响应 下管 弹性地基梁 力学性状 埋管 管道 载荷作用 交通荷载 动力载荷 系统参数
下载PDF
气力输送设备管道中物料的速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思林 杨旭东 +2 位作者 秋实 杨欢 杨丹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第3期71-73,共3页
针对气力输送中物料在水平和垂直管道中的运动特性,建立了颗粒群在管道中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将该微分方程导入Matlab进行求解。通过分析颗粒群在不同管道阻力系数和不同初始条件下的速度特性曲线,得出气力输送中管道内颗粒群在加速段的... 针对气力输送中物料在水平和垂直管道中的运动特性,建立了颗粒群在管道中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将该微分方程导入Matlab进行求解。通过分析颗粒群在不同管道阻力系数和不同初始条件下的速度特性曲线,得出气力输送中管道内颗粒群在加速段的速度特性。结果表明:阻力系数的大小影响颗粒群在管道中的最终恒定运动速度;不同初始速度影响颗粒群在管道中的加速(减速)运动时间;颗粒群在加速段运动时,垂直管道中所消耗的能量大于水平管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运输 速度特性 阻力系数 加速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