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5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的钢轨振动加速度反演估计与现场验证
1
作者 何庆 曾楚琦 +3 位作者 王启航 付彬 吴军 王平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6,共13页
为研究高速铁路轨道板与钢轨之间的时空关联规律,提出变分模态-转换器(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Transformer, VMD-T)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分解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来反演估计钢轨振动加速度.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双门限法检... 为研究高速铁路轨道板与钢轨之间的时空关联规律,提出变分模态-转换器(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Transformer, VMD-T)反演模型,该模型通过分解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来反演估计钢轨振动加速度.首先,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双门限法检测振动端点,分离振动信号与静默信号、干扰信号,再将提取后的振动信号整合输入到VMD-T模型.其次,利用VMD模型将轨道板振动加速度数据分解成一系列不同的子模态,并网格遍历搜索与钢轨振动加速度相关系数最大的子模态,以降低原始数据的复杂度以及非平稳性,提升Transformer模型的特征抽取能力.然后,通过Transformer模型对搜索出的轨道板振动加速度子模态与钢轨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反演估计训练.最后,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城际高速铁路轨道板与钢轨实测振动加速度数据反演估计试验.现场高铁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Transformer模型相比,VMD-T模型均方根误差(RootMean Squared Error, RMSE)、绝对平均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及决定系数(R2_score)分别提升近20%、11%及48.1%,特征学习能力更强,反演估计效果更佳,初步实现钢轨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非接触式监测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变分模态分解 Transformer模型 轨道板 钢轨 振动加速度
下载PDF
地铁钢轨波磨对车辆-轨道振动及噪声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阳 肖宏 +1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1-68,共8页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中最为常见的轨道损伤问题之一,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研究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产生钢轨波磨后车辆内部振动噪声以及轨道结构振动的时频域特性,探究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的影响,对某地铁线路进行现场动静态测试,... 钢轨波磨作为地铁线路中最为常见的轨道损伤问题之一,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为研究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产生钢轨波磨后车辆内部振动噪声以及轨道结构振动的时频域特性,探究钢轨波磨对车辆和轨道的影响,对某地铁线路进行现场动静态测试,获取了钢轨波磨激励下车辆内部的振动和噪声响应以及轨道各部件的振动响应,使用时域指标统计、1/3倍频程谱分析等方法分析轨道振动响应特征和车内振动及噪声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小半径曲线地段,浮置板轨道产生了特征波长约为200 mm的钢轨波磨,整体道床轨道产生了特征波长约为60 mm的钢轨波磨;浮置板轨道的钢轨、道床板、隧道壁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分别是整体道床的1.8、5.8倍及0.3倍;钢轨波磨对轨道振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高频范围,在300~400 Hz附近,浮置板轨道振级从钢轨至隧道壁共衰减66 d B,而整体道床共衰减49 d B;列车通过测试区域时,转向架上方与客室中部垂、纵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基本一致,而客室中部横向振动加速度有效值约为转向架上方的2倍;车内转向架位置处的异常振动主要来源于钢轨波磨的激励,且短波长波磨所激励的车内振动及噪声更加剧烈。因此,地铁钢轨波磨产生后在轨道及车辆的振动噪声响应中均占主要成分,应及时对钢轨进行打磨处理,研究结果可为地铁工务维修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车内噪声 小半径曲线 时频分析
下载PDF
基坑被动区加固对邻近既有铁路工程变形影响研究
3
作者 孙峰 段雨彤 +1 位作者 张迪 童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66,共7页
针对邻近既有铁路工程进行基坑开挖时二者相互影响的问题,以秦望隧道明挖段基坑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被动区抽条和裙边加固相结合的方式下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地表及邻近铁路工程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加固参数对邻近铁路工程... 针对邻近既有铁路工程进行基坑开挖时二者相互影响的问题,以秦望隧道明挖段基坑为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被动区抽条和裙边加固相结合的方式下基坑开挖对围护结构、地表及邻近铁路工程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加固参数对邻近铁路工程建筑物变形的影响,分析变形原因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出具体工程的最优加固参数。结果表明:被动区在多种加固方式下,天然地表沉降曲线发生变化;铁路路基基础设施变形,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增加抽条加固宽度有利于减小侧移,增加裙边加固宽度有利于减小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被动区加固 数值模拟 邻近既有铁路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重载铁路钢轨焊接不平顺对道床动力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刘丹 张大伟 +2 位作者 宋宏图 佟鑫 苏成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在车轮反复碾压作用下,钢轨接头区域易出现马鞍形不平顺、低塌等缺陷。为分析重载铁路钢轨焊接不平顺对有砟道床动力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钢轨焊接不平顺影响下的轨枕上动压力;然后采用离散元分析方法,建立... 在车轮反复碾压作用下,钢轨接头区域易出现马鞍形不平顺、低塌等缺陷。为分析重载铁路钢轨焊接不平顺对有砟道床动力特性的影响,首先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计算钢轨焊接不平顺影响下的轨枕上动压力;然后采用离散元分析方法,建立有砟轨道结构二维模型,将焊接不平顺影响下的轨枕上动压力作为荷载输入,模拟分析钢轨焊接不平顺对有砟轨道结构道床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钢轨焊接不平顺显著增加了接头两侧轨枕上动压力,且不平顺短波波长越长,影响范围越大,当波长为0.2 m、波深为0.7 mm时,接头两侧轨枕上动压力增加显著,最大值相较于随机不平顺时增加了50.52%;随着焊接不平顺短波波长的减小及波深的增加,道床垂向加速度、摩擦耗能以及累积变形均随之增加;道砟颗粒间最大接触力受焊接不平顺影响较为显著,尤其当短波波深大于0.5 mm时,最大接触力随波深增加而显著增大;当短波波长为0.1 m、波深为0.7 mm时,相较于随机不平顺,道床应力增加55.89%,距道床顶面0.15 m深度处的道砟颗粒加速度增加了44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有砟道床 焊接不平顺 动力特性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离散元
下载PDF
基于DEM-FDM耦合的过渡段膨胀诱发钢轨上拱研究
5
作者 汪优 高天涯 +4 位作者 闫斌 王瑞 陈子娟 张文旭 程建军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研究目的:为分析涵洞过渡段地基膨胀引起的钢轨上拱响应,基于现场测试、室内膨胀试验数据,开展DEM-FDM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某涵洞附近路基土在膨胀范围为16 m,膨胀中心距离涵洞中心分别为0 m、5 m、10 m这三种工况下,不同膨胀率时基床填... 研究目的:为分析涵洞过渡段地基膨胀引起的钢轨上拱响应,基于现场测试、室内膨胀试验数据,开展DEM-FDM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某涵洞附近路基土在膨胀范围为16 m,膨胀中心距离涵洞中心分别为0 m、5 m、10 m这三种工况下,不同膨胀率时基床填料的运动规律及钢轨的上拱响应。研究结论:(1)涵洞对于钢轨上拱位移的传递存在阻断作用,但会增大钢轨上拱的峰值,原位膨胀率下工况二的钢轨上拱峰值达到46 mm,当路基膨胀率为0.3%时钢轨上拱位移量达到无砟轨道钢轨可调节临界值(4mm);(2)过渡段钢轨上拱处同时产生轴向应力集中,其中原位膨胀率下工况二轴向应力峰值达到14.4 MPa;(3)对于膨胀区域位于涵洞下方的工况,钢轨轴向应力呈现出来的分布规律为钢轨上拱拱顶处为主拉应力状态,拱脚处为主压应力状态,因此一共包括三个压应力峰值点以及两个拉应力峰值点;(4)本文研究可为高铁涵洞过渡段路基膨胀病害解决方案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段 路基膨胀 无砟轨道 钢轨上拱 有限差分 离散元
下载PDF
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内轨滚动接触疲劳机理研究
6
作者 栗杨 赵鑫 +2 位作者 温泽峰 彭峰 郝天懿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100,共10页
国内某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内轨发生严重的滚动接触疲劳及其所致剥离损伤,主要集中在内侧轨肩处。为揭示其萌生机理,在轮轨现场观测和列车参数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典型重载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损伤函数与表面滚动接触疲劳指数,数值分... 国内某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内轨发生严重的滚动接触疲劳及其所致剥离损伤,主要集中在内侧轨肩处。为揭示其萌生机理,在轮轨现场观测和列车参数调研的基础上,建立典型重载列车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损伤函数与表面滚动接触疲劳指数,数值分析内轨滚动接触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所预测的疲劳区位置、严重程度及裂纹扩展方向等均与现场观测吻合,并发现钢轨磨耗失形是滚动接触疲劳在内轨两侧轨肩处发生的根本原因。内轨内侧轨肩处疲劳由机车曲线通过行为主导,“Co-Co”式转向架中间轮对的贡献最显著,机车导向轮对与货车共同决定了内轨外侧轨肩疲劳。随着曲线半径R增大,轮轨间作用强度减弱,使得内轨疲劳的严重程度逐渐降低,两轨肩疲劳区向轨顶中心靠拢,并最终在R为1000 m左右时合为1个疲劳区,轨面剥离现象也趋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滚动接触疲劳 内轨 列车动力学 损伤函数 滚动接触疲劳指数
下载PDF
轮轨滑动磨损对应力和温度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魏云鹏 吴亚平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6,85,共6页
列车在启动、制动或通过曲线轨道、长大下坡道时,轮轨之间将出现滑动接触,这种现象在地铁中较为常见。滑动接触引起的磨损对接触区域应力和温度有着显著影响。根据数值计算方法和摩擦传热理论,建立轮轨接触磨损模型和摩擦传热模型,引入... 列车在启动、制动或通过曲线轨道、长大下坡道时,轮轨之间将出现滑动接触,这种现象在地铁中较为常见。滑动接触引起的磨损对接触区域应力和温度有着显著影响。根据数值计算方法和摩擦传热理论,建立轮轨接触磨损模型和摩擦传热模型,引入与磨损相关的接触应力,采用移动热源模拟轮轨之间的摩擦热,考虑温度对材料参数的影响,研究滑动磨损对应力和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轮轨接触斑面积逐渐变大,接触应力从尖凸状变为扁平状,最大接触应力逐渐减小,接触应力分布趋于均匀。当磨损深度超过0.2 mm时,采用初始接触应力计算得到的轮轨节点温度值要显著高于采用与磨损相关的接触应力计算得到的温度值,并且随着滑动距离的增加,温度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大。滑动接触时刻末,用初始接触应力计算的轮轨接触区域温度场中的最高温度比磨损相关的接触应力计算得到的最高温度分别高113.9℃和61.0℃。研究结果显示,磨损对应力和温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在计算应力和摩擦热时应充分考虑磨损对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滑动接触 磨损 摩擦热 接触应力 移动热源 温度
下载PDF
地铁曲线波磨地段振动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张鹏飞 张庆欢 +1 位作者 张云杰 邓诏辉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196,共8页
为研究地铁曲线波磨地段振动特性影响因素,建立车辆-轨道及轨道-隧道-大地模型,分析不同波磨波深、隧道埋深、轨道减振措施下隧道壁及地面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减小钢轨波磨波深或增加隧道埋深,隧道壁和地面的垂向最大加速度和加速度... 为研究地铁曲线波磨地段振动特性影响因素,建立车辆-轨道及轨道-隧道-大地模型,分析不同波磨波深、隧道埋深、轨道减振措施下隧道壁及地面的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减小钢轨波磨波深或增加隧道埋深,隧道壁和地面的垂向最大加速度和加速度分频最大振级均有减小趋势;采取不同轨道减振措施时,浮置板的减振效果最佳;隧道埋深和轨道减振措施的改变,不会改变隧道壁和地面加速度峰值的频段区间及加速度分频最大振级的中心频率;振动在隧道壁传递到地面的过程中高频衰减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钢轨波磨 隧道壁-地面振动 减振措施
下载PDF
美标380HBW级别LH高强热处理钢轨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嘉伟 梁正伟 +3 位作者 王永明 薛虎东 赵桂英 达木仁扎布 《包钢科技》 2024年第2期69-73,共5页
文章介绍了出口墨西哥380HBW级别LH在线热处理钢轨的生产工艺概况,通过对钢轨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冶炼工艺高洁净度控制和精准在线热处理工艺调控,成功批量生产LH在线热处理钢轨。钢轨各项性能满足用户技术要求和AREMA标准要求,通过SGS... 文章介绍了出口墨西哥380HBW级别LH在线热处理钢轨的生产工艺概况,通过对钢轨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冶炼工艺高洁净度控制和精准在线热处理工艺调控,成功批量生产LH在线热处理钢轨。钢轨各项性能满足用户技术要求和AREMA标准要求,通过SGS国际检测认证,满足国外重载铁路大轴重货运列车的运行要求,钢轨已出口至墨西哥、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EMA 高强度 在线热处理钢轨
下载PDF
大机作业方式对重载线路轨道结构状态和安全性影响
10
作者 贾军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9期117-121,共5页
以某重载铁路曲线段为例,建立了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大型养路机械捣固作业前后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作业方式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轨道沉降趋势、道床密实度和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业后列车以60km/h速度运行... 以某重载铁路曲线段为例,建立了货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大型养路机械捣固作业前后的实测数据,分析了不同作业方式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轨道沉降趋势、道床密实度和道床横向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作业后列车以60km/h速度运行时的脱轨系数远低于限值,列车具备充足的安全储备,四捣三稳作业后的货车运行安全性优于三捣两稳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大型养路机械 捣固 轨道结构 运行安全性
下载PDF
基于STM32的超声波断轨检测系统设计
11
作者 叶沁州 熊志金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1期248-252,共5页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其养护任务日益繁重。为实现对铁路钢轨断裂情况的实时检测,研发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固定式超声波断轨检测系统。系统利用STM32控制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ZVS)振荡发生电路产生高压正弦波信号,驱动超... 随着铁路的高速发展,其养护任务日益繁重。为实现对铁路钢轨断裂情况的实时检测,研发了一种基于STM32单片机的固定式超声波断轨检测系统。系统利用STM32控制零电压开关(Zero Voltage Switch,ZVS)振荡发生电路产生高压正弦波信号,驱动超声波探头产生大振幅的超声波信号,可实现长距离探测。在接收端根据信号特点设计了放大电路、带通滤波和检波电路,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预处理。最后利用STM32分析信号包络的高电平时间占比判断区间轨道状态,并可将异常信息通过RS-485总线上传给主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判断区间钢轨是否发生断裂。所设计的超声波断轨检测系统具有准确性高、实时性好、检测距离远、制造成本低等优点,为全天候监测铁路轨道断裂发生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断轨检测 超声波
下载PDF
重载曲线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时变规律及治理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昕 赵鑫 +3 位作者 彭峰 李静伟 张凯 李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153-3165,共13页
为探明某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因滚动接触疲劳提前失效机理及优化现有打磨策略,针对该重载线曲线段发生的U75V热处理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开展不同半径、运量曲线钢轨的现场试验、室内试验、数值仿真,揭示现场不同圆曲线段钢轨疲劳... 为探明某重载铁路小半径曲线钢轨因滚动接触疲劳提前失效机理及优化现有打磨策略,针对该重载线曲线段发生的U75V热处理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损伤,开展不同半径、运量曲线钢轨的现场试验、室内试验、数值仿真,揭示现场不同圆曲线段钢轨疲劳随服役时间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钢轨疲劳随服役时间的演化大致分为裂纹萌生与快速扩展和裂纹-磨耗共生2个阶段。在进入裂纹-磨耗共生阶段后,R600 m、R800 m重载圆曲线段随着服役时间累计会因钢轨显著失形导致轮轨匹配恶化,虽对轨距角裂纹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但轨面部分区域产生了严重剥离掉块,可能会威胁到安全行车,究其根本原因是钢轨失形到一定程度后轮轨接触点向轨肩集中所致;所跟踪的其余曲线因钢轨磨耗较小未明显失形,故不会出现严重剥离掉块。在实验室内通过对下道钢轨失效分析后发现,涡流探伤仪测量到的最大深度与真实最大深度间存在误差;测量深度一般大于真实深度,真实深度在变大的同时测量深度与真实深度间的误差会越来越大。基于钢轨滚动接触疲劳时变规律,为进一步延长R600 m、R800 m重载钢轨的使用寿命,建议加大打磨频率(特别是在新轨上道6个月内),优先将廓形打磨为标准廓形,兼顾磨去疲劳裂纹;对于更大半径曲线考虑到经济性等,保持当前的打磨策略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曲线钢轨 滚动接触疲劳 涡流检测 钢轨打磨
下载PDF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of railway fastenings into the formation and mitigation of short pitch corrugation
13
作者 Pan Zhang Shaoguang Li +1 位作者 Rolf Dollevoet Zili Li 《Railway Engineering Science》 EI 2024年第3期286-306,共21页
Short pitch corrugation has been a problem for railways worldwide over one century.In this paper,a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of fastenings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corrug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gain insight... Short pitch corrugation has been a problem for railways worldwide over one century.In this paper,a parametric investigation of fastenings i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corrugation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gain insights into corrugation mitigation.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vehicle-track dynamic interaction model is employed,which considers the coupling between the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the contact mechanics,while the damage mechanism is assumed to be differential wear.Various fastening model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boundary conditions,and parameters of stiffness and damping are built up and analysed.These models may represent different service stages of fastenings in the field.Besides,the effect of train speeds on corrugation features is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1)Fastening parameters and modelling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orrugation formation.(2)The fastening longitudinal constraint to the rail is the major factor that determines the corrugation formation.The fastening vertical and lateral constraints influence corrugation features in term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wavelength components.(3)The strengthening of fastening constraints in the longitudinal dimension helps to mitigate corrugation.Meanwhile,the inner fastening constraint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is necessary for corrugation alleviation.(4)The increase in fastening longitudinal stiffness and damping can reduce the vibration amplitudes of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modes and thus reduce the track corrugation propensity.The simulation in this work can well explain the field corrugation in terms of the occurrence possibility and major wavelength components.It can also explain the field data with respect to the small variation between the corrugation wavelength and train speed,which is caused by frequency selection and jump between rail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 pitch corrugation Fastening modelling and parameters Corrugation formation and mitigation Rail longitudinal compression modes Finite element vehicle-track interaction model
下载PDF
APM(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轨道错台检测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滕星权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为解决传统APM(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轨道错台人工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需对APM轨道错台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线激光传感器获取轨道数据,基于多维图像处理技术和点云处理技术对错台进行识别和测量。对轨道轮... [目的]为解决传统APM(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轨道错台人工检测方法的检测效率低、精度低等问题,需对APM轨道错台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线激光传感器获取轨道数据,基于多维图像处理技术和点云处理技术对错台进行识别和测量。对轨道轮廓数据进行图像化处理,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轨道错台并定位,同时融合动态数列,判断在连续的时间段内图像识别算法识别的轨面状态是否一致,解决单个轨道断面误判的干扰,提高错台识别定位的准确性;错台精准识别和定位后,扫描获取轨道的点云数据,对数据进行滤波、平面拟合等处理,获取错台值的大小。[结果及结论]上海地铁浦江线的实际线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多维图像处理技术和点云处理技术能够实现轨道错台的准确识别和定位,且识别的错台值的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满足轨道巡检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APM 轨道错台检测 图像处理 动态数列
下载PDF
基于灰狼算法的轨道交通钢轨缺陷的稀疏全聚焦成像方法
15
作者 钱鲁斌 吴鸿博 +2 位作者 高春翔 韦正波 邢宇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目的]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可实现轨道交通钢轨缺陷的高精度成像检测,但广泛应用的全矩阵捕获全聚焦成像方法存在计算耗时长、实时性不高的缺点。为缩短成像计算时间,采用稀疏矩阵替代全矩阵进行超声成像,但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稀疏... [目的]采用超声相控阵技术可实现轨道交通钢轨缺陷的高精度成像检测,但广泛应用的全矩阵捕获全聚焦成像方法存在计算耗时长、实时性不高的缺点。为缩短成像计算时间,采用稀疏矩阵替代全矩阵进行超声成像,但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解决稀疏阵列设计问题时存在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为提高收敛性能和全局搜索能力,提出基于灰狼算法的轨道交通钢轨缺陷的稀疏全聚焦成像方法。[方法]对优化算法下的稀疏阵列性能进行了分析;利用超声相控阵仪器在钢轨试样上采集超声信号,通过稀疏矩阵进行全聚焦成像,以分析成像质量和成像时间。[结果及结论]利用优化算法得到的稀疏阵列具有较高的旁瓣抑制力,PSL(峰值旁瓣水平)可达到-12.83 dB;当PSL阈值为-6 dB时,稀疏阵列主瓣宽度与全阵列2.8°的主瓣宽度相当;稀疏率为75%时,钢轨成像性能指标质量接近全阵列,成像时间缩短了56.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缺陷 稀疏全聚焦成像方法 灰狼算法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钢轨打磨周期分析及工艺优化
16
作者 马占生 黄祖泽 姜兴 《智能城市》 2024年第9期4-6,共3页
以客货共线铁路常见小半径曲线为分析对象,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钢轨表面状态发展和钢轨廓形质量变化周期。结果显示,实施钢轨廓形打磨后,列车过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冲角、脱轨系数、磨耗指数分别下降了17.6%、8.4%、14.0%、24.2%,但1... 以客货共线铁路常见小半径曲线为分析对象,基于数值分析方法,研究钢轨表面状态发展和钢轨廓形质量变化周期。结果显示,实施钢轨廓形打磨后,列车过曲线时的轮轨横向力、冲角、脱轨系数、磨耗指数分别下降了17.6%、8.4%、14.0%、24.2%,但10个月后已基本退化到打磨前的状态;在刚打磨时,轮轨接触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但在10个月后此种改善已基本消失,轮轨接触关系基本与打磨前轮轨接触情况相同;钢轨打磨周期保持在7~10个月时,其安全性与经济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伤损 钢轨打磨 打磨周期评估 动力学分析 轮轨接触关系
下载PDF
普铁曲线段伤损发展规律及打磨周期研究
17
作者 马占生 黄祖泽 姜兴 《智能城市》 2024年第8期9-11,共3页
以焦柳线铁路常见小半径曲线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测试和打磨效果跟踪分析方法,研究钢轨表面状态发展和钢轨廓形质量变化周期。结果显示,打磨后掉块和斜裂纹基本去除,曲线上股打磨前轨面状态良好,轨面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害;在打磨后的7个月... 以焦柳线铁路常见小半径曲线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测试和打磨效果跟踪分析方法,研究钢轨表面状态发展和钢轨廓形质量变化周期。结果显示,打磨后掉块和斜裂纹基本去除,曲线上股打磨前轨面状态良好,轨面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害;在打磨后的7个月内,钢轨曲线上股和下股的轨面伤损均得到较好控制,钢轨服役状况良好;在打磨后7~10个月内,钢轨伤损发展迅速,钢轨服役状况迅速恶化;在打磨10个月后,轨面状态基本与打磨前一致,病害较为严重;钢轨廓形打磨到位后,轮轨间的蠕滑力及应力集中现象大幅减少,故轮轨磨耗更小,廓形更易保持,病害不易扩展;钢轨打磨周期保持在7~10个月时,既能保持钢轨具有良好的服役状态,又能避免因频繁打磨造成的线路养护成本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伤损 钢轨打磨 打磨周期评估 动力学分析 轮轨接触关系
下载PDF
基于3m波长地铁钢轨焊缝接头不平顺的轮轨响应分析
18
作者 徐舟 从建力 +2 位作者 赵铭洋 王平 陈嵘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67,共9页
相对于1 m弦测值的焊缝接头动力学评估与管理,基于3 m波长范围的焊缝接头不平顺轮轨响应分析对其服役状态评估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然后,借助基于一弦N点弦测法研制的... 相对于1 m弦测值的焊缝接头动力学评估与管理,基于3 m波长范围的焊缝接头不平顺轮轨响应分析对其服役状态评估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然后,借助基于一弦N点弦测法研制的钢轨短波不平顺测量小车,对地铁线路焊缝接头不平顺进行精确测量,并根据传统弦测理论得到1 m弦测值;接着,将实测3 m波长焊缝接头不平顺和1 m弦测值作为车辆-轨道垂向耦合模型的不平顺激励输入,对比3 m波长焊缝接头不平顺和1 m弦测值激扰下的轮轨响应;最后,研究了车速和焊缝位置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1 m弦测值激扰下的轮轨动力响应结果,3 m波长焊缝接头不平顺激扰下的轮轨力幅值变化不明显,轮重减载率幅值增大11.52%,钢轨加速度幅值增大54.05%,轮对振动加速度幅值增大37.67%;车速提高会导致轮轨力和轮重减载率幅值增大;焊缝中心与轨枕间的距离增加,轮轨力幅值先增加后减小,当焊缝中心距离轨枕0.1 m时,轮轨力幅值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3m波长焊缝 钢轨焊缝接头 短波不平顺 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 轮轨响应
下载PDF
钢轨热锻压断裂原因分析
19
作者 武东东 韩志杰 李钧正 《南方金属》 CAS 2024年第5期12-14,23,共4页
对锻压热加工过程中发生断裂钢轨的断口及断口附近纵截面,进行宏观和微观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和非金属夹杂物等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钢轨的化学成分和非金属夹杂物满足标准要求;缺陷部位存在异常粗大组织,呈冰糖状断口形貌,缺陷部位... 对锻压热加工过程中发生断裂钢轨的断口及断口附近纵截面,进行宏观和微观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和非金属夹杂物等检验分析。检验结果表明,钢轨的化学成分和非金属夹杂物满足标准要求;缺陷部位存在异常粗大组织,呈冰糖状断口形貌,缺陷部位附近存在晶界熔融孔洞,属于过烧的典型特征。综合分析钢轨发生断裂的原因为锻压热加工过烧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锻压 过烧 断裂
下载PDF
钢弹簧失能下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系统动力特性研究
20
作者 邢文佳 陈进杰 +3 位作者 王建西 陈龙 崔泽毅 高宏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1,共8页
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浮置板轨道会发生钢弹簧失能,为研究此问题对车辆-浮置板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钢弹簧失能数量、位置、组合形式对车辆-浮置板轨道系统动力响应... 在列车荷载作用下浮置板轨道会发生钢弹簧失能,为研究此问题对车辆-浮置板轨道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基于车辆-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车辆-浮置板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不同钢弹簧失能数量、位置、组合形式对车辆-浮置板轨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钢弹簧失能数量相同时,同一块浮置板的振动响应板中位置大于板端位置;钢弹簧失能1个时,板中位置钢轨、浮置板位移最大值分别比板端位置大0.49 mm和0.22 mm,加速度有效值分别比板端位置大13.34%和21.42%;单侧连续失能钢弹簧数量≥2个时,列车荷载作用下钢轨和浮置板垂向位移最大值均分别超出《浮置板轨道技术规范》规定的限值4 mm和3 mm;车体在频域上的振动响应主要集中在10 Hz内,钢弹簧失能会导致车体振动响应在频域上增大;单侧钢弹簧失能2个比双侧失能2个的钢轨位移最大值、加速度有效值分别增大17.75%、2.22%,比正常状态下钢轨位移、加速度分别增大37.08%,10.84%。钢弹簧失能增加了系统的振动响应,影响减振效果,应注意及时检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浮置板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钢弹簧失能 不平顺 动力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