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穿越液化流滑区盾构隧道纵向非线性地震响应研究
1
作者 李孝雄 庄海洋 +2 位作者 王伟 赵凯 陈国兴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183,共8页
为了明确场地液化流滑区越江跨海盾构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宽河谷微倾斜可液化场地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土层的位移时程作为输入地层震动状态,并基于广义反应位移法,建立了4.8 km精细化梁-弹簧盾构隧道模型,研究了场地液化流滑对盾构隧... 为了明确场地液化流滑区越江跨海盾构隧道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宽河谷微倾斜可液化场地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土层的位移时程作为输入地层震动状态,并基于广义反应位移法,建立了4.8 km精细化梁-弹簧盾构隧道模型,研究了场地液化流滑对盾构隧道纵向地震响应和相邻管环纵向张开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场地的液化流滑将导致盾构隧道产生极大的环间纵向张开量、截面拉力和压力突变,充分说明了场地流滑对隧道结构地震安全的危害性;盾构隧道损害严重位置处均位于液化土层的滑动面;沿轴线的弯矩变化曲线与加速度放大系数曲线和河谷地形具有一致性,且曲线在液化区呈现出明显的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广义反应位移法 液化流滑 环间张开量 地震响应
下载PDF
山岭隧道洞口段边坡及衬砌震害机理
2
作者 任义 刘文德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探明山岭隧道洞口段的震害机理,以期为该段落的震后恢复和抗减震措施提供参考,依托“5·12”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龙溪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洞口段边仰坡及衬砌的地震动力响应,系统研究了山岭隧道洞口段边仰坡开裂及滑移... 为探明山岭隧道洞口段的震害机理,以期为该段落的震后恢复和抗减震措施提供参考,依托“5·12”汶川地震中受损严重的龙溪隧道,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洞口段边仰坡及衬砌的地震动力响应,系统研究了山岭隧道洞口段边仰坡开裂及滑移、落石、崩塌、衬砌开裂几类震害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1)隧道洞口边仰坡开裂是水平地震惯性力的张拉作用超过坡体自身的抗拉强度所形成的;2)边仰坡滑移是边仰坡开裂后,水平地震惯性力的斜向分力超过坡体抗剪强度使裂缝贯通,并沿坡体内某一软弱面产生滑移;3)落石、崩塌是坡表松散岩土体的累积拉应力超过自身抗拉强度引发的;4)衬砌横向开裂是地震荷载沿轴向反复的拉压作用使衬砌拉应变不断累积并超过混凝土极限应变所致;5)衬砌纵向开裂是在于横向地震作用下衬砌产生方向交替急剧变化的附加弯矩,混凝土受到方向交替的拉压作用,使其强度明显降低产生纵向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岭隧道 边坡 衬砌 震害机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盾构隧道新型注浆层减震性能研究
3
作者 黄好江 沈杰 王亚东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前关于减震层的研究较少涉及通过改善注浆层的性能使其达到减震效果,为给盾构隧道抗震提供新思路,文章提出采用新型注浆材料(橡胶-水泥基复合材料)对注浆层进行改良,从而使其达到较佳的减震效果,并基于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减... 目前关于减震层的研究较少涉及通过改善注浆层的性能使其达到减震效果,为给盾构隧道抗震提供新思路,文章提出采用新型注浆材料(橡胶-水泥基复合材料)对注浆层进行改良,从而使其达到较佳的减震效果,并基于Mida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减震注浆层刚度与层厚对隧道动力响应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降低减震注浆层的刚度以及增大层厚可提高盾构隧道抗震性能;设置减震注浆层后,X向与Z向第一主应力与第三主应力数值均大幅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抗震 橡胶水泥基 Midas有限元软件 刚度
下载PDF
Impact of surface-reflected seismic waves on the seismic isolation performance of circular tunnel isolation layers
4
作者 LU Jiahui LUO Junjie +3 位作者 HUANG Xiangyun HONG Junliang HE YanXin ZHOU Fuli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901-917,共17页
Seismic isolation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mitigate the risk of seismic damage in tunnels.However,the impact of surface-reflected seismic wav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unnel isolation layers remains under explored... Seismic isolation i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mitigate the risk of seismic damage in tunnels.However,the impact of surface-reflected seismic wave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unnel isolation layers remains under explored.In this study,we employ the wave 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to provide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linings in an elastic half-space and an infinite elastic space.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odels,we investigate the seismic isolation effect of tunnel isolation layers induced by reflected seismic waves.Our findings reve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the lining in the elastic half-space and the infinitely elastic space.Specifically,the dynamic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DSCF)of the lining in the elastic half-space exhibits periodic fluctuations,influenced by the incident wave frequency and tunnel depth,while the DSCF in the infinitely elastic space remain stable.Overall,the seismic isolation application of the tunnel isolation layer is found to be less affected by surface-reflected seismic waves.Our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for the design and assessment of the seismic isolation effect of tunnel isolation lay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ular tunnel seismic isolation Surface reflection Response of liners Wave-function expansion method
原文传递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加固改造施工技术
5
作者 易秉林 王富伟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6期130-132,共3页
以某建筑工程为例,提出桩基础设计方案和地基材料选用方案,确定建筑超限情况及控制措施,以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导向,对抗震设计及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多项措施有效提升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证建筑的安全使用。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抗震设计 加固改造 技术应用
下载PDF
衬砌混凝土孔洞影响下的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
6
作者 兰元豪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2期97-100,112,共5页
衬砌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混凝土存在大量孔隙是常见的质量缺陷。为分析衬砌混凝土孔洞对隧道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文章根据含孔洞质量缺陷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孔隙率下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基于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依据... 衬砌混凝土不密实导致混凝土存在大量孔隙是常见的质量缺陷。为分析衬砌混凝土孔洞对隧道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文章根据含孔洞质量缺陷的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得到了不同孔隙率下的混凝土力学性能参数;基于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理论,依据损伤指数DI划分了隧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建立了不同混凝土孔隙率下的地震需求响应计算模型,构建了考虑混凝土孔洞缺陷的隧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以国内某公路隧道为工程实例,探讨了混凝土孔洞缺陷对隧道地震易损性以及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PGA相同时,混凝土孔洞影响下的隧道在各损伤状态下的失效概率随混凝土孔隙率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当混凝土孔隙率相同时,隧道结构在各损伤状态下的损伤概率均随PGA的增大而增加,并且增速整体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围岩级别越高,各损伤状态下的隧道损伤概率越高,表明围岩质量越高,隧道结构的损伤概率越小,抗震性能越好;围岩级别越低,混凝土孔洞的质量缺陷对隧道结构地震易损性的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震易损性 混凝土孔洞 损伤指标 地震
下载PDF
下穿盾构隧道对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研究
7
作者 孔进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桩基础时,对桥梁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影响尚未明确,需针对这一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以某城市的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础工程为对象,深入研究隧道埋深、隧道与桩基础的偏心比等因素对桩基础的地震动响应...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桩基础时,对桥梁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影响尚未明确,需针对这一课题开展研究工作。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以某城市的盾构隧道下穿桥梁桩基础工程为对象,深入研究隧道埋深、隧道与桩基础的偏心比等因素对桩基础的地震动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下穿桩基础工程中,钢筋混凝土隧道增强了桩基础底部局部土体的刚度;当偏心比从0增加至3.5时,桩基础的水平位移峰值不断增大。因此,在建设盾构隧道时,建议增强附近土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盾构隧道 抗震性能 偏心比 动力响应
下载PDF
Dynamic response of mountain tunnel,bridge,and embankment along the Sichuan-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to active fault based on model tests
8
作者 HUANG Beixiu QIAO Sijia +2 位作者 CHEN Xulei LI Lihui QI Shengw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82-199,共18页
The Sichuan-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is prone to numerous active faults and fr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While extensive studies have individually explored the effect of active fault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on dif... The Sichuan-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is prone to numerous active faults and frequent strong earthquakes.While extensive studies have individually explored the effect of active faults and strong earthquakes on different engineering structures,their combined effect remains unclear.This research employed multiple physical model test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various engineering structures,including tunnels,bridges,and embankments,under the simultaneous influence of cumulative earthquakes and stick-slip misalignment of an active fault.The prototyp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 was the Kanding No.2 tunnel,which crosses the Yunongxi fault zone within the Sichuan-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unnel,bridge,and embankment exhibited amplifi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input seismic wave,with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gradually decreasing as the input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increased.The PGAs of different engineering structures were weakened by the fault rupture zone.Nevertheless,the misalignment of the active fault may decrease the overall stiffness of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leading to more severe damage,with a small contribution from seismic vibration.Additionally,the seismic vibration effect might be enlarged with the height of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and the tunnel is supposed to have a smaller PGA and lower dynamic earth pressure compared to bridges and embankments in strong earthquake zones crossing active faults.The findings contribute valuable insights for evaluating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variou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crossing an active fault and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reference for secure engineering design in the challenging conditions of the Sichuan-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 response Engineering structure Sichuan-Tibet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Active fault Earthquake Model test
原文传递
黄土地层圆形地铁隧道地震易损性评价
9
作者 孙纬宇 林峻岑 +3 位作者 马勤国 严松宏 佟浩 梁庆国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950-964,共15页
黄土隧道抗震多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采用拟静力法对黄土地层中的浅埋地铁隧道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施加一维分析计算的位移得到隧道的地震响应,然后通过Python程序输出最大损伤指标。采用相关性... 黄土隧道抗震多采用确定性分析方法。考虑地震动的随机性,采用拟静力法对黄土地层中的浅埋地铁隧道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的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施加一维分析计算的位移得到隧道的地震响应,然后通过Python程序输出最大损伤指标。采用相关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益性等判定准则遴选出最优地震动强度参数。根据易损性函数,建立了基于地表峰值加速度(PGA)和地表峰值速度(PGV)的易损性曲线以评估隧道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不同PGA条件下隧道衬砌的易损部位沿共轭45°方向发生偏转;PGA和PGV是预测隧道在不同损伤状态下损伤概率的合适强度参数;隧道拱顶空洞会增大隧道的地震易损性;处于较软工程场地的隧道更容易遭受地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地震易损性评价 抗震性能 损伤指标 拟静力分析
下载PDF
P波入射下考虑基槽回填材料的沉管隧道抗震分析
10
作者 李亚东 周金雯 +2 位作者 单毅 崔杰 魏立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0-1199,共10页
沉管隧道基槽回填是沉管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工序,而其对沉管隧道的抗震减震性能影响规律在现有研究中鲜有提及。为探究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在不同回填材料刚度下的位移量,基于多质点-弹簧-梁模型,结合纵向反应位移法,运用考虑纵向限位装置的... 沉管隧道基槽回填是沉管隧道施工中的重要工序,而其对沉管隧道的抗震减震性能影响规律在现有研究中鲜有提及。为探究沉管隧道柔性接头在不同回填材料刚度下的位移量,基于多质点-弹簧-梁模型,结合纵向反应位移法,运用考虑纵向限位装置的柔性接头轴向受力分析模型,以广州市如意坊沉管隧道为背景,开展P波入射下的纵向动力响应分析数值试验。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型与计算方法能够得到合理的场地与结构响应;采用纵向反应位移法进行计算分析时应提取自由场中隧道截面对应位置处的多点位移时程作为结构的激励;未经处理的淤泥质软黏土不能作为基槽回填材料,将砂土或砾石作为基槽回填材料时,若增大其密实度,其抗震能力可获得进一步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沉管隧道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分析与抗震设计提供更为可靠完善的计算模型与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动力分析 简化模型 柔性接头 回填材料
原文传递
地震动和断层错动联合作用下隧道纵向响应解析解
11
作者 彭述权 刘贤 +4 位作者 樊玲 寻智泽 王国波 曾元凯 王成博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5,共11页
隧道穿越地震活动断层带时可能遭受严重破坏,以内马铁路一期三标段工程为依托,对地震动和断层错动联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纵向响应进行研究。针对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结构,基于地下结构抗震拟静力法,将其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并将地震动和断... 隧道穿越地震活动断层带时可能遭受严重破坏,以内马铁路一期三标段工程为依托,对地震动和断层错动联合作用下隧道结构纵向响应进行研究。针对穿越断层破碎带的隧道结构,基于地下结构抗震拟静力法,将其简化为弹性地基梁,并将地震动和断层错动位移简化为作用在隧道上的静荷载,建立地震动和断层错动联合作用下隧道纵向响应理论模型并进行求解,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验证解析解的正确性。通过解析解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揭示断层错动位移、两侧围岩地基系数与断层破碎带地基系数比及围岩与隧道结构刚度比对隧道结构纵向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断层错动位移增加使隧道结构截面弯矩、剪力峰值接近线性增加,隧道内力沿隧道纵向分布的影响范围不变,且断层破碎带界面出现了截面剪力突变;两侧围岩地基系数与断层破碎带地基系数比对隧道结构截面剪力的影响较大,在地震动和断层错动联合作用下隧道结构剪力在断层破碎带界面急剧减小;随着围岩与隧道结构刚度比的减小,地震动引起的隧道挠度减小,断层错动作用引起的隧道挠度变化范围增大,同时隧道结构内力响应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震动 断层错动 解析解 弹性地基梁 拟静力法
下载PDF
断层破碎带注浆加固对跨断层隧道减震效果的试验研究
12
作者 袁勇 黎若寒 赵旭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1,共9页
隧道跨越断层区段是地震中最容易发生破坏的区域之一。为研究注浆加固断层破碎带对于跨断层隧道的减震机制与效果,设计了断层内有、无注浆加固的2种模型,采用1-g振动台试验,输入汶川地震动记录,测试隧道衬砌的加速度响应和应变响应时程... 隧道跨越断层区段是地震中最容易发生破坏的区域之一。为研究注浆加固断层破碎带对于跨断层隧道的减震机制与效果,设计了断层内有、无注浆加固的2种模型,采用1-g振动台试验,输入汶川地震动记录,测试隧道衬砌的加速度响应和应变响应时程。分析试验结果发现,跨断层隧道的最大加速度响应和最大Arias烈度均位于断层破碎带与上盘岩体交界处,隧道衬砌最大动应变分布在该交界面侧的隧道拱肩部位和断层破碎带侧的拱底部位;注浆加固可以显著减小该处的加速度响应和Arias烈度,并降低隧道衬砌环动应变沿纵向的差异。通过注浆加固破碎带提升断层内隧道周围的地层物理力学特性以减小隧道纵向地层性质差异,可以有效减小跨断层隧道的加速度放大效应与变形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隧道 地震响应 振动台试验 注浆加固
下载PDF
门源MS6.9地震中大梁隧道地震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妍 王谦 +1 位作者 钟秀梅 邓津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15-1323,1332,共10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造成震中附近的兰新高铁大梁隧道受损,导致高铁长时停运。文章通过建立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加载双向门源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大梁隧道的地震动响应结果,并对模型在震后的受力变形及震害特...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造成震中附近的兰新高铁大梁隧道受损,导致高铁长时停运。文章通过建立二维平面应变模型,加载双向门源波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得到了大梁隧道的地震动响应结果,并对模型在震后的受力变形及震害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在门源波双向加载下,大梁隧道的地震动响应受水平地震荷载影响很大;沿着y轴正向,隧道的截面形状对纵向位移和加速度的地震动响应有加强作用;拱顶处地震动响应最大,其竖向及横向地震动响应加速度分别为5.206 4 m/s2、4.534 8 m/s2,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为7.070 9 cm、0.641 5 cm;拱底处地震动响应最小,其竖向及横向地震动响应加速度分别为3.287 6 m/s2、4.511 2 m/s2,竖向及横向位移分别为4.851 6 cm、0.625 2 cm;拱肩、拱脚处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拱顶、拱底、拱肩及拱脚处内力的受力形式发生变化,但是衬砌应力和内力的极值均发生在拱腰及拱脚处,说明拱腰及拱脚处为震害严重区,震后修复时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6.9级地震 大梁隧道 数值模拟 地震动响应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研究进展
14
作者 公茂盛 左占宣 +1 位作者 赵一男 贾佳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地震动工程特性由幅值、频谱与持时三大要素决定,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破坏作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评估等应全面考虑三个要素综合影响。目前来看:关于幅值及频谱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抗震设计与评估,但关于地... 地震动工程特性由幅值、频谱与持时三大要素决定,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地震动对工程结构破坏作用,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与评估等应全面考虑三个要素综合影响。目前来看:关于幅值及频谱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抗震设计与评估,但关于地震动持时这一要素,国内外至今尚无明确的考虑方式和相应设计与评估技术,或考虑相对笼统。部分规范仅在结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面做出了简单规定,尤其是用于确定地震荷载的抗震设计谱,几乎没有反映地震动持时对结构的影响,这远远不能满足性态及韧性等先进抗震方法对地震动作用的迫切需求。因此,关于地震动持时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影响的研究,近期成为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本文主要回顾和评述了地震动持时对工程结构地震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地震动持时研究进行了展望,可供分析地震动工程特性及其对结构的影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 地震动特性 地震动持时 结构地震反应 地震反应分析
下载PDF
渝昆高铁某隧道洞口段穿越破碎带安全施工技术案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渺 《河南科技》 2023年第9期84-87,共4页
[目的]隧道施工在穿越破碎带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变形,影响结构安全。[方法]针对在建渝昆高铁华山松隧道项目的地质特征,通过现场监控测量及类似工程案例分析,采用“地质调查法+物探(TSP)+超前钻探”等综合超前探测手段,确定“中管棚+小导... [目的]隧道施工在穿越破碎带过程中容易出现大变形,影响结构安全。[方法]针对在建渝昆高铁华山松隧道项目的地质特征,通过现场监控测量及类似工程案例分析,采用“地质调查法+物探(TSP)+超前钻探”等综合超前探测手段,确定“中管棚+小导管”双层超前加固,拱架型号提高、大直径锁脚及短进尺开挖等施工控制手段。[结果]结果表明:隧道拱顶最大变形量仅为20 mm,有效地控制了大变形风险。[结论]本研究可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穿越 断层破碎带 安全施工
下载PDF
A numerical case study on the long-term seismic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tunnels in corrosive environments
16
作者 Maria Antoniou Antonios Mantakas +1 位作者 Nikolaos Nikitas Raul Fuentes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551-572,共22页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ong-term seismic behaviour of an underground reinforced concrete(RC)metro tunnel in Santiago,Chile,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hloride-induced corrosion and cumulative,low-amplitud...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long-term seismic behaviour of an underground reinforced concrete(RC)metro tunnel in Santiago,Chile,considering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hloride-induced corrosion and cumulative,low-amplitude seismic shaking on the structure’s performance.The soil-tunnel response is evaluated with the aid of transient,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using a two-dimensional(2D)plane strain numerical model that adopts advanced nonlinear models for the simulation of soil and concrete plasticity and the dynamic stiffness behaviour.The effects of corrosion deterioration are demonstrated in terms of time-dependent loss of rebar area and cover concrete stiffness and strength.The study illustrates the influence of ageing and repeated seismic shaking on lining deformation,crack development,and the mod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act and degrading system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ultiple lowamplitude events drive the non-degrading RC tunnel beyond its elastic regime without significant structural response consequences.A noticeable impact of corrosion deterioration on the structure’s seismic performance is revealed,increasing with the number and intensity of earthquake events.Two different tunnel embedment depths are comparatively assessed.The analyses demonstrate larger coseismic section convergence in the case of the deeper tunnel,yet a less pronounced effect of ageing and successive seismic loading compared to the shallow section,which is evident in the RC lining cracks at the end of sh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S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Ageing EARTHQUAKES Numerical modelling Long-term performance Concrete cracking behaviour
下载PDF
超大跨隧道分部开挖的压力拱特性分析
17
作者 刘夏冰 麻建飞 +2 位作者 贾港帅 贺家新 王文谦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54,共6页
为研究分部开挖下超大跨隧道的压力拱演化规律,通过室内试验方法进行岩块力学试验,结合现场调查获取的岩体质量评分,采用Hoek-Brown岩体强度准则确定围岩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四线高铁隧道的压力拱特性。结果表明:分部开挖使... 为研究分部开挖下超大跨隧道的压力拱演化规律,通过室内试验方法进行岩块力学试验,结合现场调查获取的岩体质量评分,采用Hoek-Brown岩体强度准则确定围岩力学参数,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四线高铁隧道的压力拱特性。结果表明:分部开挖使超大跨隧道的压力拱逐步形成,初支35cm厚时四线高铁隧道形成压力拱的临界覆土为38m;合理的初支厚度能促进压力拱的形成,但超出临界范围时对压力拱的影响有限;双侧壁导坑法对压力拱形成的控制效果优于三台阶法。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大跨隧道 压力拱 分部开挖 围岩稳定
下载PDF
高烈度活断层地区隧道结构抗震的综合措施 被引量:27
18
作者 朱正国 余剑涛 +3 位作者 隋传毅 王道远 朱永全 孙明磊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62,共8页
以地处高烈度活断层地区的敦煌—格尔木铁路阔克萨隧道为背景工程,采用地震动力仿真模拟方法,探讨采用注浆加固圈、减震层和超挖法等不同措施时隧道结构的抗震机理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注浆加固,以及全环间隔注浆、全环接触注浆... 以地处高烈度活断层地区的敦煌—格尔木铁路阔克萨隧道为背景工程,采用地震动力仿真模拟方法,探讨采用注浆加固圈、减震层和超挖法等不同措施时隧道结构的抗震机理与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采用无注浆加固,以及全环间隔注浆、全环接触注浆和局部注浆3种注浆加固方式时,隧道结构的位移以及二次衬砌的振动加速度均基本相同,但最大应力的降低较明显,其中采用全环间隔注浆方式时,隧道二次衬砌最大应力的降低幅度最大;设置减震层后,隧道衬砌的拉应力大幅度减小,但对衬砌的位移和振动加速度响应影响较小;采用超挖法施工时,施作1层衬砌就能满足抗震的要求,但应预留施作2层衬砌的空间;适合于高烈度活断层地区隧道结构抗震的综合措施为采用全环间隔注浆加固方式,其夹层围岩间隔距离为1m、加固圈厚度为3m;横向减震层厚度为150mm,纵向衬砌节段长度为8m;选用超挖法进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烈度地震区 活断层地区 抗震措施 注浆加固 减震层 超挖法
下载PDF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害启示 被引量:157
19
作者 高波 王峥峥 +1 位作者 袁松 申玉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6-341,374,共7页
在对都汶(都江堰—汶川)公路高速路段18座隧道进行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隧道的各种震害形式,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并对隧道震后修复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震害表明:地震引起隧道破坏的外因,除地震动外,还有坡面失稳和断层错动... 在对都汶(都江堰—汶川)公路高速路段18座隧道进行震害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描述了隧道的各种震害形式,分析了震害产生的原因,并对隧道震后修复原则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震害表明:地震引起隧道破坏的外因,除地震动外,还有坡面失稳和断层错动引起的灾害.研究结果可供隧道抗震设计、灾后恢复重建和有关规范的修订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公路隧道 隧道震害 震害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