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积分滑模的电子机械制动系统ABS控制
1
作者 罗石 刘艳广 +2 位作者 虞井生 李灵恩 丁华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为解决传统制动系统逻辑门限控制存在逻辑复杂且难以充分利用路面附着的问题,以及ABS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ABS控制策略应用在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首先,通过Simulink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其次,分析附着系... 为解决传统制动系统逻辑门限控制存在逻辑复杂且难以充分利用路面附着的问题,以及ABS存在的非线性、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路面识别的ABS控制策略应用在电子机械制动系统。首先,通过Simulink建立1/4车辆制动模型;其次,分析附着系数在不同路面存在的差异性以及附着系数和车轮角减速度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种高效且准确的路面识别算法来估算当前路面的最佳滑移率;最后,设计了基于积分滑模控制的ABS控制策略跟踪最佳滑移率。仿真结果表明:路面识别算法识别响应快、识别准确度高;所设计的ABS控制策略能够稳定跟踪最佳滑移率,对不同路面工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与基于逻辑门限控制的传统制动系统相比,在单路面条件下制动时间减少了11.89%,制动距离缩短了12.7%;在变路面条件下制动时间减少了17.8%,制动距离缩短了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机械制动 路面识别 峰值附着系数 ABS 积分滑模
下载PDF
车辆通风式制动盘内部通道对流换热的分析
2
作者 贾晓丽 陈建平 刘璇 《中国设备工程》 2024年第7期85-87,共3页
为进一步改善车辆通风式制动盘散热效果,提升其制动性能,加强车辆行驶稳定性,本文以通风式制动盘对流换热影响要素作为切入点,明确了制动盘通道对流分析方法,基于温度与气流两方面针对车辆制动盘通道对流换热进行了试验,并按照流场分析... 为进一步改善车辆通风式制动盘散热效果,提升其制动性能,加强车辆行驶稳定性,本文以通风式制动盘对流换热影响要素作为切入点,明确了制动盘通道对流分析方法,基于温度与气流两方面针对车辆制动盘通道对流换热进行了试验,并按照流场分析、肋板结构优化等角度对制动盘通道换热优化方案进行了构思,最终对换热优化设计成效进行了比对和研究,力求实现车辆制动盘结构内部散热与流阻之间的有机平衡,保障车辆制动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式制动盘 风道结构 对流换热 设计优化
下载PDF
电涡流缓速器优化设计与制动性能分析
3
作者 郑红梅 边尚琪 +2 位作者 查传婷 沈浩 陈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7,共7页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 文章在考虑去磁效应的基础上建立电涡流缓速器数学计算模型,采用涡流折算系数法求出闭合磁路磁感应强度,推导出电涡流缓速器电磁制动力矩表达式;在某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将圆形极柱优化设计为扇形极柱,并利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长度扇形极柱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模型的制动力矩进行仿真分析;将最终确定的新型电涡流缓速器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台架实验与原产品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型电涡流缓速器与传统电涡流缓速器的制动扭矩在不同转速下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制动性能有明显提升;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最大误差小于5%,证明了新型电涡流缓速器的有效性和优化设计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涡流缓速器 扇形极柱 制动力矩提升 仿真分析 台架试验
下载PDF
试验环境的盘式制动器NVH特性研究
4
作者 黄泽好 罗福平 +2 位作者 张红 雷伟 田应飞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1,共8页
文中采用多体动力学和声学边界元等数值方法,研究某盘式制动器试验条件下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特性。首先,建立试验环境的制动器刚柔耦合模型,从结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3个方面分析制动NVH特性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声学边界... 文中采用多体动力学和声学边界元等数值方法,研究某盘式制动器试验条件下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特性。首先,建立试验环境的制动器刚柔耦合模型,从结构、激励源和传递路径3个方面分析制动NVH特性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声学边界元法仿真得到制动振动辐射的噪声,并与台架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制动盘第2~5阶轴向模态,支架第2~3阶轴向模态,以及制动钳和连接板第1阶轴向模态等模态固有频率与台架试验噪声频率较接近,可能引起共振而产生制动噪声;在不影响制动性能的前提下,改变制动盘与摩擦衬片阻尼系数能改善制动NVH特性;悬架螺旋弹簧下端振动大,减振器与衬套对振动具有显著衰减作用;由仿真声压级云图发现,制动盘与摩擦片接触部位声压级最大,且随频率增加呈先增后减趋势,与台架试验对应测点的噪声结果进行直接比较,两者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架NVH试验 盘式制动器 刚柔耦合 制动NVH特性 影响因素 辐射噪声
原文传递
基于ABS+ESC混合动力商用车制动系统的开发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静 赵会永 +3 位作者 马杰 任鹏举 王伟光 张春燕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基于传统底盘的混合动力商用车整车开发流程是在传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商用车开发流程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制动系统与传统商用车二类底盘做匹配的过程。文章详细阐述了混合动力制动系统在传统燃油制动... 基于传统底盘的混合动力商用车整车开发流程是在传统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商用车开发流程的基础上,将传统的燃油发动机制动系统与传统商用车二类底盘做匹配的过程。文章详细阐述了混合动力制动系统在传统燃油制动系统增加纯电模式,匹配电控空压机、电控空气干燥器、ABS+ESC的设计、储气筒容积、电控脚制动阀及管线的匹配设计。通过匹配计算选型,搭载整车通过各种道路试验对制动性能做全方位的试验验证过程及应用。通过对混合动力牵引车的制动系统制动效能的验证及制动时方向稳定性等制动性能方面的试验,发现制动响应时间、制动减速度、制动距离、驻车制动性能及应急制动性能等满足国家法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制动系统 ABS+ESC 燃油和纯电模式 匹配计算 试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电动汽车制动安全检测的短时工况及方法研究
6
作者 焦志鹏 马建 +4 位作者 赵轩 张凯 孟德安 韩琪 张昭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常规的制动安全检测通常采用长时间、极端工况,但可能会失去准确的工作范围。针对这一不足,首先提出一种踏板稳定模式的短时工况试验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现有的测试标准,并不限于单一的极端制动模式,而是可以考虑电动汽车的快速稳态运行... 常规的制动安全检测通常采用长时间、极端工况,但可能会失去准确的工作范围。针对这一不足,首先提出一种踏板稳定模式的短时工况试验方法,该方法结合了现有的测试标准,并不限于单一的极端制动模式,而是可以考虑电动汽车的快速稳态运行。在此基础上,基于机器学习对运行片段回归并通过连续拼接构建短时工况。利用短时工况提出一种改进的制动安全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制动片段的特征参数进行降维,同时根据特征参数计算制动片段的重复性距离判断安全隐患。最后,通过在测试台架上跟随短时工况,验证所提出的短时工况和制动安全检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制动安全 短时工况 检测方法 测试台架
下载PDF
考虑道路识别的四驱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策略
7
作者 潘公宇 徐申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充分利用路面附着条件分配再生制动力,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根据双电动机四驱结构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特点,对其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驱动轮与地面附着特性,设计了道路识别器来计算每个轮胎与当前路面之间的峰... 为了充分利用路面附着条件分配再生制动力,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根据双电动机四驱结构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特点,对其制动能量回收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驱动轮与地面附着特性,设计了道路识别器来计算每个轮胎与当前路面之间的峰值附着系数,并使用模糊控制策略确定每个车轮与8种道路的滑移率和附着利用率的相似输入.根据双电动机外部特性的制动力分配关系,提出了使更多制动能量回馈给电池的策略.结果表明:制动强度为0.3时,能量回收率为65.55%,具有较高的回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再生制动 复合制动 双电动机四驱 道路识别 模糊控制 能量回收
下载PDF
遗传算法优化的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模糊PID控制
8
作者 吴杰 张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5,共10页
针对磁流变制动器制动力矩输出不稳定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对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进行力矩控制。基于Bingham模型建立了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数学模型,同时推导了磁流变制动器的动态模型。完成了双线圈磁流... 针对磁流变制动器制动力矩输出不稳定的问题,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糊PID控制器对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进行力矩控制。基于Bingham模型建立了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力矩数学模型,同时推导了磁流变制动器的动态模型。完成了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实验,当励磁电流为1.0 A时,磁流变制动器制动力矩最大值为4.8 N·m;采用最小二乘结构模型,开展了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传递函数的参数辨识;基于遗传算法和模糊PID控制,设计了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的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器;搭建了磁流变制动器控制实验平台,开展了磁流变制动器力矩控制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模糊PID控制,在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模糊PID控制下,双线圈磁流变制动器能实现较好的力矩控制效果,制动力矩阶跃响应上升时间为0.63 s,超调量为4.17%,制动力矩跟踪误差在0.2 N·m以内,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较小的超调量以及较小的力矩跟踪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制动器 遗传算法 模糊PID 制动力矩 跟踪误差
下载PDF
行人横穿场景下某智能接驳车AEB算法优化研究
9
作者 罗德意 陆静 +2 位作者 王玉江 闫兴旺 杨浩东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8期22-29,共8页
为应对景(园)区内行人横穿等复杂情况,提高自动紧急制动(AEB)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文章建立了某智能接驳车在路面激励特性和车辆特性前提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接驳车AEB控制算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控制... 为应对景(园)区内行人横穿等复杂情况,提高自动紧急制动(AEB)对行人保护的安全性。文章建立了某智能接驳车在路面激励特性和车辆特性前提下的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智能接驳车AEB控制算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对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实车测试,与传统控制算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接驳车在5.14 s全力制动时比传统值(5.35 s)快0.21 s;接驳车刹停后,距离行人安全距离传统值为1.53 m,优化值为1.91 m,两者误差为0.38 m,优化后更加精确安全,能有效避撞的同时也说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横穿场景 AEB 动力学模型 模糊推理
下载PDF
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机电复合制动系统技术
10
作者 范婧 勾鹤 +2 位作者 徐晓曦 王然 杨小朋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4年第1期22-28,共7页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传统车辆在高速、长时间、大制动力制动时,车辆动能通过制动器转化为热能损失掉.而对于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现有机械摩擦制动的基础上增加电气制动系统(即机电复合...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性.传统车辆在高速、长时间、大制动力制动时,车辆动能通过制动器转化为热能损失掉.而对于超重型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现有机械摩擦制动的基础上增加电气制动系统(即机电复合制动系统),既能够保证制动安全性,又能够实现能量回收,对消耗的能源进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 机电复合制动
下载PDF
模糊积分滑模变结构下EMB防抱死控制算法研究
11
作者 张帅 杨攀涛 秦玉贵 《制造业自动化》 202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由于汽车行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在进行防抱死制动时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滑模控制在ABS系统中得到了较高使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又很难保证系统运动点较快到达滑模面的同时又不产生较大抖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电子机械制动(EMB)的ABS... 由于汽车行驶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在进行防抱死制动时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滑模控制在ABS系统中得到了较高使用,但在实际使用中又很难保证系统运动点较快到达滑模面的同时又不产生较大抖振。为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电子机械制动(EMB)的ABS模糊积分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并利用MATLAB/Simulink和Carsim软件进行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将滑移率精确地控制在期望值附近,并且系统响应速度快、稳定性高。最后,基于NI设备进行SiL研究,对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S 电子机械制动 模糊积分滑模变结构 SIL
下载PDF
基于宽体自卸车发动机空压机不同取气位置对空压机性能研究
12
作者 殷月祥 张宗英 +1 位作者 赵建永 胡世军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6期61-63,共3页
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而制动系统中最主要的零部件就是空压机,空压机通过发动机驱动在打气过程中向气瓶中充气,以满足整... 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而制动系统中最主要的零部件就是空压机,空压机通过发动机驱动在打气过程中向气瓶中充气,以满足整车的刹车需求,保证整车的行驶安全。然而近年来空压机故障率不断攀高,为整车安全性运行带来了极大隐患,本文通过研究空压机不同取气位置对空压机性能影响,为空压机性能优化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 制动系统 空压机 取气位置
下载PDF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13
作者 吴亚军 《机械管理开发》 2024年第3期130-132,共3页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该制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制动器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最终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制动系统的设计合理... 汽车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该制动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电子机械制动系统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制动器的整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选型与设计,最终通过性能测试验证了制动系统的设计合理性,为电子机械制动器的进一步探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机械制动 整体方案 关键零部件 性能测试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盘式制动器关键件的结构设计与模态分析
14
作者 孔田增 潘宗友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2期74-79,共6页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驾驶员能够安全控制汽车在行驶中的减速和停车。盘式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工作特点是高速、高温和振动影响。盘式制动器工作中的高温、振动对其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 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确保驾驶员能够安全控制汽车在行驶中的减速和停车。盘式制动器是汽车制动系统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工作特点是高速、高温和振动影响。盘式制动器工作中的高温、振动对其工作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制动器的安全性。文章通过对盘式制动器关键件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了关键件的前6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以此准确掌握其振动特性,并对摩擦衬垫结构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分析,研究结果为盘式制动器关键件的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SOLIDWORKS 盘式制动器 制动盘 摩擦衬垫 钢背板
下载PDF
电液比例技术在流动舞台车同步控制中的应用
15
作者 周明 《专用汽车》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介绍了流动舞台车举升同步液压系统的相关技术,并针对客户对同步精度的严格要求,设计了PLC控制比例换向阀的方案,实现了同步精度±1%的目标。
关键词 流动舞台车 举升同步 比例换向阀 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 PLC控制
下载PDF
基于法规的商用车行车制动性能闭环改进
16
作者 王晓静 吴新建 《专用汽车》 2024年第4期85-87,共3页
通过国家标准GB 12676中有关条款对行车制动距离、制动减速度和制动时间的数据表现进行关联性分析,并针对其分析结果,利用过程方法对车辆的配置进行优化策略的制定,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升车辆的制动效能,最终形成闭环改进。
关键词 法规 商用车 行车制动性能分析 过程方法性优化 闭环
下载PDF
面向重型卡车的电子驻车系统关键应用技术
17
作者 赵阳 王卫翼 《汽车电器》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文章对重型卡车的电子驻车系统(EPB)的原理和关键应用技术进行介绍。首先介绍重型卡车电子驻车系统的控制方式,并对电子驻车系统可实现的功能进行描述。同时分别阐述重型卡车电子驻车系统气路原理和电路原理,并对重型卡车电子制动系统... 文章对重型卡车的电子驻车系统(EPB)的原理和关键应用技术进行介绍。首先介绍重型卡车电子驻车系统的控制方式,并对电子驻车系统可实现的功能进行描述。同时分别阐述重型卡车电子驻车系统气路原理和电路原理,并对重型卡车电子制动系统的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重型卡车电子驻车系统的应用对重型卡车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安全性均有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驻车系统 EPB 重型卡车 智能化 安全性
下载PDF
新能源车型后制动器Moan噪音分析与工程实践
18
作者 高鸣晓 韩振宇 丁世稳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以某新能源车型制动Moan噪音问题的测试排查分析过程为例,系统地阐述了制动Moan噪音发生的原理,给出工程控制的措施,并进行了实车改进方案的有效性验证,同时发现新能源车型相比传统燃油车更容易激发制动Moan噪音的潜在影响因素,对提升制... 以某新能源车型制动Moan噪音问题的测试排查分析过程为例,系统地阐述了制动Moan噪音发生的原理,给出工程控制的措施,并进行了实车改进方案的有效性验证,同时发现新能源车型相比传统燃油车更容易激发制动Moan噪音的潜在影响因素,对提升制动NVH性能工程开发具有较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振动 后扭力梁 低频噪音 蠕行 刚度
下载PDF
商用车制动主观感受提升的技术优化及验证
19
作者 程功灿 杨佳睿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5期84-87,共4页
为了提高商用车的制动性能及制动舒适性,符合恶劣工况下的制动需求,通过对特殊工况的地面附着系数进行分析,经过理论计算,匹配不同尺寸的制动气室及制动器得到最优的制动强度曲线,配合优化双腔制动总阀的输出曲线,达到驾驶员预期的制动... 为了提高商用车的制动性能及制动舒适性,符合恶劣工况下的制动需求,通过对特殊工况的地面附着系数进行分析,经过理论计算,匹配不同尺寸的制动气室及制动器得到最优的制动强度曲线,配合优化双腔制动总阀的输出曲线,达到驾驶员预期的制动效果;通过对制动气室及输出曲线的优化,并结合试验验证及市场条件下多样本验证。结果表明,驾驶员对优化后的制动系统满意度提升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用车 主观感受 制动强度 制动力分配 制动减速度
下载PDF
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参数设计与仿真
20
作者 杨文志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7期85-90,共6页
针对某型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不合格产品中出现的不能有效实现驻车力矩的保持与释放问题,文章从汽车驻车制动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出发,针对其棘轮、棘爪等关键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以及几何参数设计计算。基于ADAMS仿真分析软件... 针对某型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不合格产品中出现的不能有效实现驻车力矩的保持与释放问题,文章从汽车驻车制动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出发,针对其棘轮、棘爪等关键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以及几何参数设计计算。基于ADAMS仿真分析软件构建了驻车制动机构动力学分析模型,分析了拉伸弹簧关键部件参数的选取对制动机构制动性能与效果的影响,模拟了脚踏式驻车制动机构的制动与松开过程。通过优选参数下的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获得棘轮、棘爪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并进行了10个周期内的制动机构性能可靠性分析。结论验证了所设计参数满足驻车制动性能,满足驻车力矩的保持与释放功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车制动机构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参数估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