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2篇文章
< 1 2 17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矩形粗糙通道内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试验方法研究
1
作者 刘朝晖 彭乐钦 +2 位作者 李沛奇 杨宝娥 王玫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5,67,共10页
为探究3D打印再生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特性,研制了具有不同内表面粗糙度的正弦波纹结构3D打印304不锈钢矩形通道。内截面名义尺寸为2.0 mm×2.0 mm,设计粗糙度分别为6.3、25.0、100.0μm,实际粗糙度Ra分别为... 为探究3D打印再生冷却通道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特性,研制了具有不同内表面粗糙度的正弦波纹结构3D打印304不锈钢矩形通道。内截面名义尺寸为2.0 mm×2.0 mm,设计粗糙度分别为6.3、25.0、100.0μm,实际粗糙度Ra分别为11.88、12.70、17.53μm,通过将高温电阻率法和像素法相结合获得了3D打印通道的实际内径和壁厚,修正了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的内壁温和热流密度,建立了3D打印粗糙通道内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试验研究方法。试验参数如下:压力处于15~20 MPa范围、质量流速在12450~24900 kg·m^(-2)·s^(-1)之间、热流密度为5~15 MW·m^(-2)、流体温度为-150℃。研究结果表明:火箭煤油流动换热特性受到热流密度、流体温度和质量流速的影响;流体温度处于50~135℃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约25%~33%;热流密度处于5.0~15.0 MW·m^(-2)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了8.3%;质量流速为12450~24900 kg·m^(-2)·s^(-1)范围内,换热系数增加了60.2%。粗糙度增加对火箭煤油流动换热起到强化作用,粗糙度从11.88μm增加到17.53μm时,换热强化幅度超过20%以上。该研究可为3D打印通道在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替代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矩形通道 流动换热 粗糙度 火箭煤油
下载PDF
联合国附属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十年实践与成就
2
作者 翁敬农 郭媛媛 崔意茁 《卫星应用》 2025年第1期58-61,共4页
一、成立背景空间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如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外空司倡导“人人利用空间”[1],并于1971年设立联合国“空间应用项目”,随后依托此项目先后... 一、成立背景空间技术作为现代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应对全球性挑战,如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联合国外空司倡导“人人利用空间”[1],并于1971年设立联合国“空间应用项目”,随后依托此项目先后在全球区域层面建立了六个附属于联合国的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即非洲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英语区)(ARCSSTE-E)、非洲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法语区)(CRASTE-LF)、亚洲和太平洋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CSSTEAP)、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CRECTEALC)、西亚空间科技教育区域中心(RCSSTEWA)、空间科技教育亚太区域中心(中国)(RCSSTEAP-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区域 ARCS 可持续发展 全球性挑战 空间应用 联合国 CSS 现代科技
下载PDF
柔性泡沫橡塑在航天低温管路上的应用分析
3
作者 骆青业 唐潮儿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25年第1期59-61,共3页
柔性泡沫橡塑作为保冷材料通常应用于航天低温管路上。对于需要经常检修的法兰、阀门、接头以及不便施工的弯头、三通、软管的位置,柔性泡沫橡塑相对硬质保冷材料施工更加便捷。本文分析了一起柔性泡沫橡塑引起的低温管路波纹管泄漏的... 柔性泡沫橡塑作为保冷材料通常应用于航天低温管路上。对于需要经常检修的法兰、阀门、接头以及不便施工的弯头、三通、软管的位置,柔性泡沫橡塑相对硬质保冷材料施工更加便捷。本文分析了一起柔性泡沫橡塑引起的低温管路波纹管泄漏的工程案例,通过进行理化分析得出了保冷材料中氯离子含量超标引起不锈钢的小孔腐蚀。保冷材料在低温管路上使用需要合理选择、设计以及施工,满足相关标准规范。本文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泡沫橡塑 波纹管 低温管路 孔蚀
下载PDF
基于SIPOC模型的航天装备质量态势分析与可视化研究
4
作者 王育辉 徐思宁 程湘钧 《航天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针对传统的航天装备质量控制和管理手段难以适应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无法满足航天装备在寿命周期各环节对质量水平的需求,对航天装备质量态势分析展开了研究。运用系统工程和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从问题域、需求域、方案域角度出发,借... 针对传统的航天装备质量控制和管理手段难以适应高密度航天发射任务、无法满足航天装备在寿命周期各环节对质量水平的需求,对航天装备质量态势分析展开了研究。运用系统工程和质量管理的方法和理论,从问题域、需求域、方案域角度出发,借助SIPOC模型和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对其分别进行了概念分析、任务分析和能力分析,并提出了航天质量态势生成所需的方法和工具。从理论角度分析了航天装备态势,打破了传统单一领域研究的局限,为航天装备质量管控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装备 质量态势 系统工程 SIPOC模型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点的声学定位方法
5
作者 綦磊 闫荣鑫 +4 位作者 孙立臣 张宇 芮小博 崔寓淏 石宁波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针对载人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点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传感器的载人航天器撞击及泄漏定位方法。通过声传感器感知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所产生的声信号,利用门限电平法和互相关强度谱法实现对撞击及泄漏点的准确定位。结果... 针对载人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点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传感器的载人航天器撞击及泄漏定位方法。通过声传感器感知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所产生的声信号,利用门限电平法和互相关强度谱法实现对撞击及泄漏点的准确定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判断1×10^(-3) kg·m/s的碎片撞击和直径1 mm以上漏孔泄漏,撞击定位误差≤2.16 cm,泄漏定位误差≤4.23 cm,并通过我国首次在轨泄漏撞击定位试验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传感器 载人航天器 泄漏定位 撞击定位
下载PDF
金属管螺旋缠绕在轨成形力学特性分析与优化
6
作者 王岩 陈禹名 +4 位作者 张书洋 杨慧 张从发 刘金童 刘荣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1-161,共11页
为满足地外探测大尺寸结构在轨构建及空间站桁架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带材直接在轨成形方法,研制出一款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的金属管件制造设备。采用冷弯成形技术中的缠绕锁合成形,基于基尔霍夫假设和等效应变能原理建立弯曲缠绕的... 为满足地外探测大尺寸结构在轨构建及空间站桁架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带材直接在轨成形方法,研制出一款小型化、轻量化、低功耗的金属管件制造设备。采用冷弯成形技术中的缠绕锁合成形,基于基尔霍夫假设和等效应变能原理建立弯曲缠绕的非线性力学模型,分析带材几何参数对缠绕力矩的影响。通过ABAQUS/显式求解器分析缠绕力矩并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定量描述和优化缠绕锁合性能,定义稳定缠绕力矩、锁合正压力和锁合边最大应力3个性能指标,该指标越小,缠绕锁合性能越好。此外,采用响应面法建立弯曲缠绕卷管指标参数的多项式代理模型,通过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对金属管弯曲成形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缠绕力矩减少了26.23%,锁合边正压力减小了4.71%,锁合边最大应力减小了2.14%,同时驱动力矩曲线波动得到改善。制备了辊座直径为70 mm、辊组间距为100 mm,辊缝具有校正调节功能的锁槽折弯箱和芯轴直径为50 mm的缠绕锁合样机并进行实验,揭示不同工艺参数对轧制成形的影响以及螺旋成形时成形角与管件直径的规律。该研究为金属管在轨成形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轨制造 缠绕锁合 缠绕力矩 响应面法 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Ⅱ)
下载PDF
大尺寸超轻高弹聚酰亚胺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7
作者 徐钊 申承成 +5 位作者 赵海峰 刘聪 郭栋才 张羽 王珂 盛强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7,97,共6页
采用优化的模板冻干法在不同冷冻温度(−50,−20,0℃)下制备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0.3%~0.7%的大尺寸PI纳米纤维气凝胶,研究了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吸声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冻干法制备的PI纳... 采用优化的模板冻干法在不同冷冻温度(−50,−20,0℃)下制备聚酰亚胺(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为0.3%~0.7%的大尺寸PI纳米纤维气凝胶,研究了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以及吸声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冻干法制备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最大尺寸可达50 cm×50 cm×1 cm;−20℃冷冻温度下制备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的孔洞尺寸更小,纤维分布更均匀;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0.3%~0.5%气凝胶的密度在(3~5)×10^(−3) g·cm^(−3),导热系数在0.0236~0.0266 W·m^(−1)·K^(−1),最大压缩应变大于90%,弹性模量在1~3 kPa;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0.3%气凝胶的介电常数在1 MHz处为2.65,小于PI固体树脂,PI纳米纤维质量分数0.4%气凝胶在4000~6400 Hz频段下的平均吸声系数可达0.86。制备的PI纳米纤维气凝胶具有超轻质与低导热、良好柔韧性与回弹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气凝胶 隔热材料 纳米纤维 超弹性
下载PDF
基于双路径监督的遥感图像语义分割网络
8
作者 刘春娟 乔泽 +3 位作者 闫浩文 吴小所 王嘉伟 辛钰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2-741,共10页
为解决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目标物体边界分类模糊的问题,提出双路径监督与注意力筛选网络。引入可监督的边界提取模块来增加边界信息通道,提高边界信息在语义分割中的权重,增强对目标物体边界像素的注意力;引入注意力筛选模块,通过... 为解决遥感图像语义分割任务中目标物体边界分类模糊的问题,提出双路径监督与注意力筛选网络。引入可监督的边界提取模块来增加边界信息通道,提高边界信息在语义分割中的权重,增强对目标物体边界像素的注意力;引入注意力筛选模块,通过注意力图筛选出浅层网络中的空间细节信息和深层网络中的抽象语义信息,舍弃网络中的冗余信息,防止过拟合。双路径监督与注意力筛选网络在Potsdam数据集和Jiage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分别为85.44%和86.07%,比次优网络MagNet和SAPNet分别提升了1.24%和1.28%、1.54%和1.27%。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网络能更精准地分割目标物体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语义分割 可监督 边界信息 注意力筛选
原文传递
考虑平台质心偏置的索并联系统性能优化
9
作者 白孟轩 曾建江 +4 位作者 陈强 郑茂盛 尤禄杰 陈建平 童明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9,共9页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 索并联系统力控工作空间(Force controllable workspace,FCWS)和系统刚度是索并联系统的重要性能,当运动平台质心偏离其形心位置时会产生额外力矩,对索并联系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为减轻质心偏置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36索6自由度索并联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绳索布局,通过分类最小方差法求解冗余索并联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而计算FCWS并分析了各组绳索在空间各点上对FCWS的不利影响,计算了索并联系统理论静刚度。根据质心是否发生偏置,比较分析典型布局与新布局在索并联系统性能上的优劣。结果表明:质心位于形心时,两种布局FCWS相差不大;当质心发生偏置时,交叉布局FCWS比典型布局提升约31.9%,两种布局的平动刚度相差不大,而交叉布局的扭转刚度相比典型布局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验证了新布局在改善系统性能上的有效性。所得结论为索并联系统结构布置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控工作空间 系统刚度 索并联系统 低重力试验模拟平台 航天返回
下载PDF
FPCB六边形绕组空心杯永磁同步电机绕组涡流损耗解析研究
10
作者 赵静 丁钰 +1 位作者 王优 杨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2,共10页
空心杯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去除了齿槽结构,其绕组直接暴露于高速交变的气隙磁场中,内部会感应出大量的涡流损耗.对于空心杯电机来说,绕组涡流损耗是无槽电机总损耗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绕组涡流损... 空心杯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由于去除了齿槽结构,其绕组直接暴露于高速交变的气隙磁场中,内部会感应出大量的涡流损耗.对于空心杯电机来说,绕组涡流损耗是无槽电机总损耗的重要来源之一,对绕组涡流损耗的分析与计算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已提出的绕组涡流损耗分析与计算方法均是以直导体绕组为计算对象,其计算原理均是基于直导体内涡流回路形状与分布规律,然而六边形绕组包含直导体的同时还包含斜导体,其中的涡流分布不同于直绕组,传统的直绕组涡流损耗计算方法不再适用于六边形导体空心杯绕组.因此,本文研究了六边形导体内的涡流分布形状与分布规律,并基于六边形空心杯绕组结构——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B)绕组结构,提出了六边形FPCB空心杯绕组结构涡流损耗三维半解析计算模型.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和样机实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的六边形空心杯绕组涡流损耗三维半解析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杯电机 端部漏磁 涡流 绕组损耗
下载PDF
相控阵组网测控同频中继射频自干扰抑制技术
11
作者 刘柳 刘田 +2 位作者 李洋 潘文生 张琰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5,共9页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 针对相控阵同频中继节点在测控网络系统中自干扰问题,分析收发天线阵列分离情况下的自干扰信号特性。针对接收阵列天线合成后自干扰的特性,提出一种阵射频自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阵面的布局以及不同规模子阵内自干扰信号的时延扩展,将一定时延扩展范围内的所有阵元等效为一个阵元,从而降低射频干扰抑制的分析复杂度。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射频干扰抑制技术在阵列天线中仍然能够实现自干扰抑制,性能与抽头个数强相关,且每个抽头的时延、相位以及幅度的范围选取与子阵划分相关。针对256阵元发射阵面和256阵元接收阵面的场景,仿真对比不同抽头数下的自干扰抑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对载波频率为26.8 GHz,带宽为200 MHz的自干扰信号抑制能力大于47 dB;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采用16个抽头进行自干扰射频重建,自干扰抑制能力大于3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组网测控 中继节点 同频中继 射频自干扰抑制
下载PDF
基于月面重力条件下的涡旋压缩机重力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孙小珠 王长焕 +6 位作者 许安易 李双菲 孙培杰 李鹏 杨旭 宋昱龙 曹锋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新一代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可大幅提升系统散热温度,从而降低辐射器体积等发射成本,以应对探月工程中日益增长的散热能量密度需求。在月面重力或微重力环境下,高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性能稳定性问题是制约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发... 新一代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可大幅提升系统散热温度,从而降低辐射器体积等发射成本,以应对探月工程中日益增长的散热能量密度需求。在月面重力或微重力环境下,高温热泵系统中压缩机的性能稳定性问题是制约高温热泵空间热管理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决此问题,针对月面重力条件要求,对压缩机性能参数进行重力相关性研究,在地球常规重力情况下,通过改变涡旋压缩机轴向安装方位与角度,探究不同重力条件下压缩机的运行特性;分别设定蒸发/冷凝温度为10/55℃以及10/60℃下,对涡旋压缩机在轴向全空间位置情况下的性能参数进行了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压缩机的轴向安转角度对压缩机的功耗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系统制冷量以及系统效率则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影响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面重力 热泵技术 涡旋压缩机 重力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低轨Ka频段卫星导航技术研究
13
作者 佟孟霖 蒙艳松 +6 位作者 张明欢 严涛 王方舟 田广宇 边朗 王瑛 张立新 《空间电子技术》 2025年第2期28-35,共8页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需求的出现,GNSS系统在体制层面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的瓶颈日益显现,目前基于GNSS的高精度增强技术依旧不能突破体制本身的限制,1 min的收敛时间和10 m的定位精度已达到上限。随着近年来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兴起,用于...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新需求的出现,GNSS系统在体制层面的实时高精度定位的瓶颈日益显现,目前基于GNSS的高精度增强技术依旧不能突破体制本身的限制,1 min的收敛时间和10 m的定位精度已达到上限。随着近年来大规模低轨卫星星座的兴起,用于低轨通信的Ka频段在导航领域展现巨大发展潜力。文章首先针对Ka频段低轨导航系统的技术现状,通过仿真分析了Ka频段在天线增益、码跟踪精度、电离层误差等低轨导航领域的潜在性能优势,并通过链路预算、精度因子计算对Ka频段高精度定位的理论进行验证;其次,综合各种Ka频段定位精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Ka频段导航信号用户三维定位精度0.047 5 m的结论;最后,对目前需要Ka频段在导航领域需要解决的三大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Ka频段信号进行导航增强有望突破当前GNSS系统的瓶颈,实现收敛时间达到秒级、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是未来导航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未来低轨导航增强系统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 实时高精度定位 KA频段
下载PDF
循环周期对称结构中的能带结构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
14
作者 李玥潇 史伟康 +2 位作者 武伟 黄腾龙 张家忠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9-211,共13页
针对叶轮这一类循环周期对称结构在服役中常出现的局部损坏及振动局部化问题,在链式周期结构的能带理论基础上,通过建立环向周期结构原胞中弹性波传播问题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整体循环对称结构的能带结构及其独特动力学特性,并揭示了振动... 针对叶轮这一类循环周期对称结构在服役中常出现的局部损坏及振动局部化问题,在链式周期结构的能带理论基础上,通过建立环向周期结构原胞中弹性波传播问题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整体循环对称结构的能带结构及其独特动力学特性,并揭示了振动局部化的形成机制.首先,采用Euler-Bernoulli梁模型和Kirchhoff板模型对离心叶轮较薄的区域进行力学建模,同时根据对应的力学假设和边界条件对弯曲波方程进行求解;进一步,推导出了弯曲波沿周向波导传播的传递矩阵并计算了有限空间Lyapunov指数,结果表明:经典Euler-Bernoulli梁模型无法准确描述弯曲波沿周向波导的传播规律,而Kirchhoff板模型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给出5000 Hz附近的带隙;最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离心叶轮结构的能带结构进行了数值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离心叶轮中存在能带结构,并具有3个“驻波型”带隙和1个“局域共振”带隙.其中,“局域共振”带隙的存在是离心叶轮中出现振动局部化现象的原因之一,即当外界作用在离心叶轮上的激振力频率落入“局域共振”带隙范围内时,弯曲波在周向的传递受阻,能量聚集于部分叶片上,表现为“周期性循环对称破缺”.研究结果揭示了循环对称结构动力学的独特特性,能够为进一步完善离心叶轮的减振及气动/结构协同设计准则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循环结构 离心叶轮 能带结构 带隙 振动局部化
下载PDF
莫来石催化剂密闭舱内空气净化应用
15
作者 石楷 万翔 +3 位作者 温蕊 赵春宁 于勐 王卫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4,共8页
针对现有载人航天器空气过滤净化技术效率低、净化能力单一、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提出基于YMN_(2)O_(5)莫来石催化剂协同臭氧催化氧化的人机共存一体化技术路线。利用柠檬酸凝胶-溶胶法制备的YMN_(2)O_(5)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 针对现有载人航天器空气过滤净化技术效率低、净化能力单一、易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提出基于YMN_(2)O_(5)莫来石催化剂协同臭氧催化氧化的人机共存一体化技术路线。利用柠檬酸凝胶-溶胶法制备的YMN_(2)O_(5)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后发现,其表面具有丰富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在臭氧的协同作用下产生大量的还原性物质。该技术路线通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O^(*),可对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与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实现高效、绿色、低能耗的降解与消杀。基于此技术路线,结合3D建模与3D打印技术设计制作了空气净化和病毒消杀(Mcaton)一体化的原型机设备。针对空气中不同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病毒气溶胶,在密封舱内测试了原型机对气体污染物和病毒气溶胶的净化和消杀效果,验证了Mcaton技术可实现快速、高效净化各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病毒、细菌的消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航天器 空气净化 莫来石催化剂 臭氧协同净化 病毒消杀
下载PDF
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热设计参数灵敏度分析
16
作者 金永伟 刘春龙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为了满足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简称探测模块)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要求,解决其散热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影响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相应分析。首先建立了探测模块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针对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设... 为了满足高灵敏度光学探测模块(简称探测模块)正常工作时的温度要求,解决其散热困难的问题,本文使用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影响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参数进行了相应分析。首先建立了探测模块在宇宙空间的热平衡方程,针对探测模块热学特性的设计参数,提取出了7个影响探测模块温度的相关参数。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法对设计参数进行抽样,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获取了200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BP神经网络分析,获得探测模块温度分布与7个热设计参数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基于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探测模块进行了BP-Sobol'全局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参数X_(1)、X_(2)的一阶Sobol'灵敏度值较大,对探测模块的影响最大,参数X_(1)、X_(5)和X_(6)的一阶灵敏度和总灵敏度相差较大,与其他参数交互效应对探测器温度输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灵敏度分析为后续的热设计和热试验提供较强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设计 有限元仿真分析 BP神经网络分析 全局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重装空投缓冲系统多目标优化与设计
17
作者 王浩洋 王宸 +1 位作者 鲁超宇 陈金宝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现有空投装备的气囊缓冲系统适用性较差,难以满足未来低冲击、抗侧翻的大吨位装备空投缓冲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了可适用于新一代空投装备的组合式气囊,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试验方法进行抽样,基于这些样本构建了以最大过载... 现有空投装备的气囊缓冲系统适用性较差,难以满足未来低冲击、抗侧翻的大吨位装备空投缓冲需求。针对这些问题,文章设计了可适用于新一代空投装备的组合式气囊,并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试验方法进行抽样,基于这些样本构建了以最大过载和最大翻转角为目标的多项式代理模型。在代理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气囊的结构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对优化后的缓冲系统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气囊缓冲系统最大过载减少了24.7%,缓冲性能提高;最大横向翻转角降低了42.6%,其横向稳定性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侧翻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设计并优化的气囊缓冲系统满足未来大载重、抗侧翻的需求,能够为空投装备气囊缓冲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气囊 多目标优化 代理模型 空投装备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喉径烧蚀率变化分析
18
作者 张楠 叶一帆 +2 位作者 潘迎 刘馨瑶 妙远洋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烧蚀、冲刷,其喉径变化率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极有可能是非线性的,目前国内外在喷管烧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分析及喷管本体烧蚀试验方面,缺乏对喷管烧蚀过程与发动机总体性能之间...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管喉衬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燃气的烧蚀、冲刷,其喉径变化率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极有可能是非线性的,目前国内外在喷管烧蚀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值模拟分析及喷管本体烧蚀试验方面,缺乏对喷管烧蚀过程与发动机总体性能之间联系的研究。文中基于差分进化算法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了一种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测试曲线的发动机喷管喉径烧蚀率计算方法。基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静止试验结果,获得了发动机喷管喉径烧蚀率随发动机工作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喷管喉径烧蚀率在发动机工作前期较小,随着发动机工作时间增长而逐渐增大,喉径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会逐渐升温,从而导致喉衬烧蚀率逐渐增大,在一段时间后喉衬温度变化趋于稳定,喉衬烧蚀率保持在0.2 mm/s,而随着喉衬表层烧蚀完毕后底层漏出,烧蚀率又会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喷管 喉径 烧蚀率
下载PDF
“北京三号”C卫星供配电分系统设计及在轨验证
19
作者 周萌 苏蛟 +3 位作者 马晓宇 黄晓 赵淑莉 杨露明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2期82-89,共8页
针对“北京三号”C卫星超轻、自主、智能及部分平台设备使用二次电源供电的主要任务特点,供配电分系统采用电源调节与配电控制集成一体化的电源调控器(power conditioning and distribution unit,PCDU),并配置集中供电二次电源的架构,... 针对“北京三号”C卫星超轻、自主、智能及部分平台设备使用二次电源供电的主要任务特点,供配电分系统采用电源调节与配电控制集成一体化的电源调控器(power conditioning and distribution unit,PCDU),并配置集中供电二次电源的架构,解决了轻量化设计难题。通过能源智能管理软件设计,实现了供配电分系统的自主和智能管理。通过使用含蓄电池管理单元(battery management unit,BMU)的蓄电池包,解决了蓄电池功率电缆带电插拔的问题,提高了地面测试过程的安全性,为研制流程的开放和高效提供了保障。在轨验证结果表明:电压、电流及状态遥测正确,供配电分系统状态正常,满足卫星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三号”C卫星 供配电分系统 一体化 集中供电 设计 验证
下载PDF
航空报国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研究
20
作者 张靓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8,共5页
航空报国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相连,体现了党在领导航空事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航空报国精神为核心,集聚... 航空报国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紧密相连,体现了党在领导航空事业创立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精神风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航空报国精神融入“大思政”育人体系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航空报国精神为核心,集聚各类资源、汇聚多方合力,构建“一体两翼五支撑”的高职院校“大思政”育人体系,探索育人运行机制,并对实践育人效果进行总结,以期创新航空类高职院校的“大思政”育人模式,培养新一代航空人才,助力航空业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报国精神 大思政 育人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