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零泊松比蜂窝结构的等效弹性参数分析
1
作者 孙士勇 高飞 +1 位作者 杨睿 张雯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1,16,共6页
在四角星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零泊松比蜂窝结构。采用结构基因方法分析研究了蜂窝结构的等效弹性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了精细化模型有限元仿真验证;进而分析了蜂窝结构单胞尺寸参数对于结构等效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结... 在四角星形蜂窝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零泊松比蜂窝结构。采用结构基因方法分析研究了蜂窝结构的等效弹性参数,并对结果进行了精细化模型有限元仿真验证;进而分析了蜂窝结构单胞尺寸参数对于结构等效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基因法在进行蜂窝结构等效弹性参数预测时具有较高的正确性与效率性;蜂窝结构尺寸参数对结构的等效弹性参数影响很大,与原材料模量相比,蜂窝结构的面内模量会降低(1~2)个数量级。最后,通过与四角星形蜂窝结构进行对比发现,新型蜂窝结构可以保证较为稳定的零泊松比特性,而且在面内变形能力以及抵抗面外变形能力优于四角星形蜂窝结构,具有在变体飞机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结构 等效参数 结构基因 零泊松比 变体飞机
下载PDF
碳化材料的烧蚀性能参数辨识方法
2
作者 程莫瀚 李文光 王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4-1391,共8页
针对碳化材料烧蚀性能参数测量难度大的问题,对基于优化算法的烧蚀性能参数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一维连续模型描述碳化烧蚀材料的内部热响应情况,与公开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各测量点计算误差均小于15%。采用基函数表征法对材料碳... 针对碳化材料烧蚀性能参数测量难度大的问题,对基于优化算法的烧蚀性能参数辨识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一维连续模型描述碳化烧蚀材料的内部热响应情况,与公开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各测量点计算误差均小于15%。采用基函数表征法对材料碳化前后的比热容和导热率进行表征,基函数选取为切比雪夫多项式。根据PICA材料的温度测试试验数据,对材料的热解动力学参数和基函数的待定系数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辨识,将辨识得到的材料烧蚀性能参数代入一维连续模型中进行计算,与验证工况下的试验数据进行比对,计算得到的温度曲线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材料 烧蚀性能 参数辨识 优化算法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微观孔洞演化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进展
3
作者 王佳坡 张梦浩 +1 位作者 梁建伟 彭艳 《燕山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9,共15页
先进金属材料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特种钢材、钛合金、铝合金、3D打印多晶金属中普遍存在微孔洞。由于微孔洞演化和损伤机理性认识缺乏,微孔洞对材料性能影响尚未得到统一认识,关键在于实验手段难以获知应力、应变、能量等物理场。分子... 先进金属材料如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特种钢材、钛合金、铝合金、3D打印多晶金属中普遍存在微孔洞。由于微孔洞演化和损伤机理性认识缺乏,微孔洞对材料性能影响尚未得到统一认识,关键在于实验手段难以获知应力、应变、能量等物理场。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提供直观的原子运动信息,通常用来研究微孔洞演化对材料性能影响,为先进材料设计和性能调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的能量、应力、应变等,可以为更大尺度计算提供微孔洞演化物理本质。本文针对分子动力学模拟在微孔洞及其演化对材料性能影响的应用,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总结了当下热点和关键结论,分析了分子动力学应用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洞演化 分子动力学 先进材料 原子细节
下载PDF
飞行器舱室内壁蛛网仿生薄膜声学超材料设计
4
作者 曹尔泰 延浩 黄河源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3期11-19,共9页
飞行器舱室内部噪声对乘员及飞行操控和通信构成了显著威胁,薄膜声学超材料(MAM)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具有出色的降噪性能,能够满足航空工业领域对降噪和飞行器重量的双重要求。受蛛网启发,本文通过结合膜、框和一组振子设计了一种仿... 飞行器舱室内部噪声对乘员及飞行操控和通信构成了显著威胁,薄膜声学超材料(MAM)在满足轻量化要求的同时具有出色的降噪性能,能够满足航空工业领域对降噪和飞行器重量的双重要求。受蛛网启发,本文通过结合膜、框和一组振子设计了一种仿生薄膜声学超材料。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仿生模型的振子质量减少了19%,降噪带宽扩展了61%。此外,本文研究了三种设计参数(薄膜形状、振子位置和模型大小)对结构降噪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多级反共振模态。结果表明,圆形模型在降噪性能上优于两个方形模型。当振子位置在半径比为0.54时,可获得最佳的降噪性能。模型在尺寸减小时仍有较大的降噪效果,但当尺寸增大时有失效的可能。非固定框在2×2阵列模型中有助于形成反共振模态,而在3×3阵列模型中作用则相反。根据不同的频率需求调节设计参数,能够适配于飞行器内部复杂、多变的噪声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声学超材料 仿生结构 飞行器降噪 宽频吸声 结构设计 舱内噪声
下载PDF
热解碳基泡沫结构应用于热真空吸波箱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处森 秦家勇 +3 位作者 林立海 许卫刚 杜春林 张劲松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9-676,共8页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考核用热真空吸波箱对结构吸波材料的需求,文章采用前驱体法和热解工艺制备了以热解碳为基体的轻质泡沫结构吸波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不仅适用于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热真空吸波箱环境,而且具有适合尖锥型高效... 针对卫星通信系统考核用热真空吸波箱对结构吸波材料的需求,文章采用前驱体法和热解工艺制备了以热解碳为基体的轻质泡沫结构吸波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不仅适用于高真空、高低温循环热真空吸波箱环境,而且具有适合尖锥型高效吸波结构设计的宽频带、宽温域高介电损耗的电磁特性。在此工作基础上,以开展无源互调(PIM)吸波箱研制为例,分别建立电磁波室温远场平面波照射仿真模型和吸波箱内宽温域电磁波近场球面波照射仿真模型。综合两模型仿真结果,确定了该吸波材料尖锥+底板结构的具体尺寸。结果表明其吸波性能满足国军标的考核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热真空吸波箱 热解碳基 热真空环境适应性 电磁特性 仿真模型
下载PDF
飞机结构螺栓连接细节疲劳断裂失效机制与寿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樊俊铃 张伟 +1 位作者 焦婷 赵延广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59-1464,共6页
针对随机块谱作用下飞机典型螺栓连接接头的疲劳失效,利用显微观测技术分析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揭示螺栓连接结构细节的失效模式和微观失效机制。结合连接结构细节的疲劳载荷谱和微观疲劳条带特征,基于Paris公式定量反推接头的疲劳... 针对随机块谱作用下飞机典型螺栓连接接头的疲劳失效,利用显微观测技术分析宏观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揭示螺栓连接结构细节的失效模式和微观失效机制。结合连接结构细节的疲劳载荷谱和微观疲劳条带特征,基于Paris公式定量反推接头的疲劳裂纹扩展和萌生寿命,建立载荷循环数、飞行小时数与疲劳裂纹长度之间的演化规律。研究表明,螺栓接头的疲劳裂纹萌生于螺栓孔下部表面应力集中处,呈多源模式,断面包括裂纹源区、扩展区和瞬断区等典型疲劳特征;寿命反推表明,两段函数式能够合理表征全寿命周期内疲劳裂纹扩展长度与载荷循环次数和飞行时间之间的演化规律;疲劳裂纹扩展和萌生寿命分别为3147.7 h、615.4 h,连接接头的设计方案与工艺尚需改进以满足安全寿命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连接接头 疲劳失效 随机块谱 断口形貌 失效分析
下载PDF
航天透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分析 被引量:46
7
作者 黎义 李建保 +1 位作者 张大海 敖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共6页
对航天透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使用环境和相关的材料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综述 ,对防热、耐热透波复合材料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材料体系、材料组分对介电性能的影响和高温电性能变化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在不同使用温度、频... 对航天透波多功能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使用环境和相关的材料研究领域进行分析综述 ,对防热、耐热透波复合材料在研究过程中面临的材料体系、材料组分对介电性能的影响和高温电性能变化等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在不同使用温度、频率、飞行马赫数、高温使用时间等特殊环境条件下材料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性能 多功能复合材料 航天透波材料 杂质含量 温度梯度
下载PDF
铃形柔性芳纶纸蜂窝成型方法研究
8
作者 王萌 杨进军 +2 位作者 罗玉清 刘杰 陆志远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38-42,共5页
通过对铃形柔性芳纶纸蜂窝孔格形成规律和成型工艺研究,得出在成型温度T_(3)℃、成型压力P_(3)MPa、涂胶速度v_(2)m/min时,可连续成型出型面规则的曲面芳纶纸。经过后续蜂窝制备后,得到的铃形柔性芳纶纸蜂窝性能满足赫氏相应规格要求。
关键词 柔性芳纶纸蜂窝 成型
下载PDF
长寿命卫星热控涂层性能退化及其对卫星热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伟 宣益民 +1 位作者 韩玉阁 李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68-572,共5页
分析了卫星热控涂层在轨运行时所面临的复杂的空间辐照环境,在国内外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热控涂层在空间辐照环境作用下的退化模型,得到了退化前后热控涂层光学性能变化的表达式,预测了几种常用热控涂层在空间环境下的退化结果。并... 分析了卫星热控涂层在轨运行时所面临的复杂的空间辐照环境,在国内外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给出了热控涂层在空间辐照环境作用下的退化模型,得到了退化前后热控涂层光学性能变化的表达式,预测了几种常用热控涂层在空间环境下的退化结果。并以一颗地球同步轨道模拟星为例,分析热控涂层性能退化对卫星热特征尤其是对卫星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热控涂层 退化模型 红外辐射
下载PDF
C/C-SiC-ZrB_2多元炭陶复合材料烧蚀性能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祥利 田蔚 +4 位作者 崔红 闫联生 杨星 张强 赵景鹏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与先躯体浸渍裂解混合工艺(CVI+PIP),研制了C/C-SiC-ZrB2多元炭陶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对所研制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涂层封孔。采用热力学分析与电弧风洞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与先躯体浸渍裂解混合工艺(CVI+PIP),研制了C/C-SiC-ZrB2多元炭陶复合材料,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对所研制的复合材料进行了涂层封孔。采用热力学分析与电弧风洞试验,并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手段,研究了其抗烧蚀性能和烧蚀机理。结果表明,ZrB2含量较高的C/C-SiC-ZrB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烧蚀性能,经历Ma=6,600 s电弧风洞考核后,线烧蚀率仅为1.0×10-4mm/s。C/C-SiC-ZrB2复合材料的烧蚀包括氧化、挥发(或升华)和机械冲刷,是热/力/化学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浸渍裂解 C C-SiC-ZrB 复合材料 抗烧蚀 电弧风洞
下载PDF
四种防热材料的烧蚀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冯志海 余瑞莲 +1 位作者 姚承照 李仲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13,共4页
主要研究了 2 .5D高硅 /酚醛、短纤维模压高硅 /酚醛、斜缠高硅 /酚醛、三向碳 /碳等四种材料的驻点烧蚀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燃气流中粒子含量、速度、粒子种类对材料驻点烧蚀侵蚀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烧蚀侵蚀过程中 ,粒子的侵蚀起主要... 主要研究了 2 .5D高硅 /酚醛、短纤维模压高硅 /酚醛、斜缠高硅 /酚醛、三向碳 /碳等四种材料的驻点烧蚀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燃气流中粒子含量、速度、粒子种类对材料驻点烧蚀侵蚀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烧蚀侵蚀过程中 ,粒子的侵蚀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热材料 烧蚀侵蚀性能 固体火箭发动机 燃气流 粒子含量 试验研究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航空橡胶和密封剂老化寿命预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华 张洪雁 +1 位作者 杨希仁 章菊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5-46,21,共3页
采用橡胶热氧老化法作为评定航空橡胶、密封剂老化后工作能力的基本方法 ,根据 Arrhenius方程和老化实验数据推算了橡胶材料老化经验公式 ,并用 VB语言编写了航空橡胶、密封剂寿命预测计算机软件。使用这种软件分别预测了 XM- 2 2 B密... 采用橡胶热氧老化法作为评定航空橡胶、密封剂老化后工作能力的基本方法 ,根据 Arrhenius方程和老化实验数据推算了橡胶材料老化经验公式 ,并用 VB语言编写了航空橡胶、密封剂寿命预测计算机软件。使用这种软件分别预测了 XM- 2 2 B密封剂与试 5 880胶料的使用寿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密封剂 计算机软件 寿命预测 航空材料
下载PDF
铝合金化学铣切疲劳性能 被引量:14
13
作者 谢春英 刘敏 +1 位作者 朱凯 文庆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5-188,共4页
通过对2024-T3包铝和7075-T6包铝的化学铣切疲劳性能研究,以及对典型疲劳断口的微观形貌分析,确定目前的化学铣切工艺完全能满足民用飞机疲劳寿命的设计要求。化铣疲劳断裂通常发生在化铣圆角根部。
关键词 疲劳性能 疲劳断口 化学铣切 铝合金
下载PDF
考虑胶层的蜂窝夹层复合材料动态特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东 江智远 +1 位作者 费庆国 韩晓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8-1073,共6页
提出了一种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等效模拟方法.将面板与胶层等效为层合材料,并推导了其等效弹性参数.根据等效板理论、三明治夹芯板理论及所提出的方法分别建立自由-自由状态的铝蜂窝夹层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将3种等效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与... 提出了一种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等效模拟方法.将面板与胶层等效为层合材料,并推导了其等效弹性参数.根据等效板理论、三明治夹芯板理论及所提出的方法分别建立自由-自由状态的铝蜂窝夹层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将3种等效方法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模态参数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等效方法的最大误差不超过5%,平均误差降低到2.03%,表明考虑胶层的影响,模态参数计算结果更为精确.通过控制变量法和相对灵敏度分析表明,胶层是影响复合材料动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面板与蜂窝胞壁连接良好的前提下,减小胶层的厚度或增加胶层材料的弹性模量能够有效提升材料的整体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复合材料 胶层影响 等效方法 动态特性
下载PDF
材料韧脆转移过程的数学模拟和实验标定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群鹏 张峥 +1 位作者 李洁 田永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6-23,共8页
研究了Cr24Al2Si铁素体不锈钢韧脆转移过程的性能-温度曲线的数学模拟,找到了其最佳的韧脆转移数学模型。通过韧脆转移的数学模型,还可以找到能量韧脆转移温度T_C与无塑韧脆转移温度T_(NDT)之间的定量换算关系。 上述关系,不仅可以成为... 研究了Cr24Al2Si铁素体不锈钢韧脆转移过程的性能-温度曲线的数学模拟,找到了其最佳的韧脆转移数学模型。通过韧脆转移的数学模型,还可以找到能量韧脆转移温度T_C与无塑韧脆转移温度T_(NDT)之间的定量换算关系。 上述关系,不仅可以成为确定韧脆转移温度通用准则,提供一种定量分析的数学方法,而且使韧脆转移曲线转化为韧脆机制转移曲线,从而为建立冷脆断裂机制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韧脆转移 数学模拟 实验标定
下载PDF
空间电子、质子和紫外综合辐照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冯伟泉 丁义刚 +3 位作者 闫德葵 刘学超 王伟 李冬梅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5年第2期69-72,共4页
文章介绍了地面模拟地球同步轨道15年电子、质子和紫外环境的综合辐照模拟试验技术,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型提供可靠依据。试验采用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针对卫星各种表面材料如S781白漆、SR107... 文章介绍了地面模拟地球同步轨道15年电子、质子和紫外环境的综合辐照模拟试验技术,为长寿命卫星热设计及热控涂层选型提供可靠依据。试验采用空间低能综合环境试验设备、太阳吸收率原位测试系统,针对卫星各种表面材料如S781白漆、SR107-ZK白漆、F46镀银和OSR二次表面镜等进行了空间低能综合辐照试验,与已有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本次试验能够较准确地反映航天器在轨道上材料的退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控涂层 综合辐照 太阳吸收率 原位测量
下载PDF
微波吸收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志勇 李月菊 罗祺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32-136,共5页
根据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的需要 ,研制出新型微波吸收材料CAD软件 .该软件包括主程序和数据库 ,通过主程序对数据库的调用 ,将不同试样的电磁参数分配给不同的吸波涂层 ,实现电磁参数在各层间的自动匹配 ,并经网格优化实现各层电磁参数的... 根据微波吸收材料研究的需要 ,研制出新型微波吸收材料CAD软件 .该软件包括主程序和数据库 ,通过主程序对数据库的调用 ,将不同试样的电磁参数分配给不同的吸波涂层 ,实现电磁参数在各层间的自动匹配 ,并经网格优化实现各层电磁参数的最佳组合、层间排列次序的最佳组合 ;同时主程序还有对复合涂层层数及各层厚度优化的功能 ,从而实现了微波吸收材料电磁波反射率全局最优结果 .详细介绍了软件的基本原理、操作菜单、主要功能和利用该软件建立的电磁参数数据库 ,给出了微波吸收材料的部分优化设计曲线及相应的实验曲线 ,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吸收材料 航空材料 吸波材料 CAD软件 优化设计 反射率
下载PDF
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在不同状态下的超高周疲劳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玉丽 陶春虎 +2 位作者 佘力 何玉怀 曲士昱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8-113,共6页
研究了常规热处理和长期时效状态的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在室温和700℃下的超高周疲劳特征及其差异。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合金的疲劳断口特征,借助电子探针和纳米压痕测量仪分别测试了合... 研究了常规热处理和长期时效状态的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在室温和700℃下的超高周疲劳特征及其差异。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机测试了合金的超高周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合金的疲劳断口特征,借助电子探针和纳米压痕测量仪分别测试了合金枝晶间和枝晶干的成分和弹性模量。结果表明:两种热处理制度下DZ125合金的枝晶间和枝晶干的弹性模量以及合金元素分配和偏析比差异不大;DZ125合金在700℃下的超高周疲劳性能低于室温,合金在室温下存在明显的频率效应,但在700℃下不存在频率效应;室温和700℃下,合金经过长期时效后的疲劳性能均有所降低,特别在700℃下合金性能降低得更多。室温下,DZ125合金的两种热处理制度的超高周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试样的表面;700℃下,两种热处理制度的超高周疲劳裂纹均起源于试样的亚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 超高周疲劳 疲劳特征 元素分布 弹性模量
下载PDF
2219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 被引量:17
19
作者 张子群 姜兆亮 魏清月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7-51,共5页
针对2219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加工条件下的变形特征以及流动应力变化规律,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设备对该合金进行了室温以及高温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并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了2219铝合金在不... 针对2219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加工条件下的变形特征以及流动应力变化规律,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设备对该合金进行了室温以及高温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并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了2219铝合金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流动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应变率在1000~3000s-1范围内时,材料的流动应力变化并不明显;基于Johnson-Cook模型拟合出的模型参数,能较好地预测实验中材料的流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2219 Johnson-Cook模型 高应变率 温度敏感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一次枝晶间距对DD26单晶高温合金持久各向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少华 卢玉章 +4 位作者 郑伟 彭建强 谢光 张功 申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6-9,共4页
研究了取向对高速冷却法(DD26-HRS)和液态金属冷却法(DD26-LMC)制备的DD26单晶高温合金760℃/670 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26-HRS合金一次枝晶间距明显大于DD26-LMC合金,而且DD26-HRS合金持久各向异性更为严重。位错形貌... 研究了取向对高速冷却法(DD26-HRS)和液态金属冷却法(DD26-LMC)制备的DD26单晶高温合金760℃/670 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26-HRS合金一次枝晶间距明显大于DD26-LMC合金,而且DD26-HRS合金持久各向异性更为严重。位错形貌显示靠近[001]-[012]边界试样变形以基体内多滑移为主。由于DD26-HRS合金γ′相尺寸较大,抑制了层错带剪切γ′相的变形机制,从而使得DD26-HRS合金持久寿命高于LMC合金。然而,靠近[001]-[112]边界试样变形以单方向层错剪切γ′相为主,基体内开动的位错较少,DD26-HRS合金枝晶间粗大的碳化物相周围易于位错的堆积,从而萌生裂纹并沿碳化物界面迅速开裂,造成DD26-HRS合金持久寿命低于DD26-LMC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26 单晶高温合金 各向异性 一次枝晶间距 持久性能 位错形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