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岗位对接为导向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
1
作者 李鸿鹄 《产业创新研究》 202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人机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这一需求,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本文结合无人机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岗位需求,结合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无人机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为满足这一需求,国内多所高职院校开设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本文结合无人机行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岗位需求,结合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了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思路、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实训基地建设几个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应用技术 专业建设
下载PDF
民用无人机行业发展及人才需求分析
2
作者 刘艺涛 蒋军 《广东教育(职教)》 2024年第4期36-39,共4页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在无人机设计集成、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人机是数字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前沿技术具...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在无人机设计集成、整机制造、运营服务等环节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无人机是数字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典型代表,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列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点前沿技术具备良好的融合基础,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无人机 无人机设计 巨大市场潜力 人才需求分析 运营服务 人工智能 技术融合 前沿技术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在5G-A/6G环境下的无人机应用探究
3
作者 李晖晖 《广东通信技术》 2024年第1期29-32,共4页
5G-A/6G网络具备内生感知能力,大带宽的通信能力与高精度感知能力和强大的算力相结合催生了丰富的业务应用。同时,为实现5G-A/6G网络的空天地海无缝覆盖愿景,无人机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5G-A/6G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与无人机相结合将... 5G-A/6G网络具备内生感知能力,大带宽的通信能力与高精度感知能力和强大的算力相结合催生了丰富的业务应用。同时,为实现5G-A/6G网络的空天地海无缝覆盖愿景,无人机也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5G-A/6G网络通信感知一体化与无人机相结合将大有可为,在无人机辅助通信、无人机群体协同、安全防护、自主导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助力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无人机应用 电子围栏 5G-A 6G 低空经济
下载PDF
四旋翼无人机滑模-CPCMAC联合控制半物理仿真系统
4
作者 黄鹤 谢飞宇 +3 位作者 杨澜 王会峰 高涛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强耦合、欠驱动、非线性等特点,以及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的问题,对四旋翼无人机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旋翼无人机半物理仿真系统。首先,针... 针对四旋翼无人机强耦合、欠驱动、非线性等特点,以及在实际飞行过程中极易受到干扰的问题,对四旋翼无人机动力学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的四旋翼无人机姿态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四旋翼无人机半物理仿真系统。首先,针对非线性系统设计滑模控制器,选择跟踪航迹和翻滚角设计位置控制率和姿态控制率。其次,滑模控制器在实际应用中易产生震荡,利用基于信用积分的小脑模型神经网络(CPCMAC)来学习滑模控制的方式。最后,搭建基于LabVIEW的控制站,同Matlab/Simulink进行数据收发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跟踪目标相同时,提出的四旋翼无人机滑模-CPCMAC联合控制相比于传统的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和积分反步法控制优势明显,能够抑制超调和余差,在快速性和鲁棒性方面都更加优越。同时,构建的四旋翼无人机半物理仿真平台能清晰反馈出无人机参数的变化,应用预留的参数接口和地面控制站,降低了无人机飞控算法的开发难度,提高了开发效率,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小脑模型神经网络 滑模控制 半物理仿真 风场
下载PDF
跨域无人集群协同反潜搜索方法研究
5
作者 王宁 梁晓龙 +2 位作者 张佳强 侯岳奇 杨爱武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7-824,共8页
针对海上反潜搜索问题,提出一种将无人艇作为无人机的通信中继的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搜索方法,采用数字网格地图表征任务区域,构建了跨域平台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跨域无人系统的协作方法,设计了无人系统之间的分布式信息融合机制;设计了异... 针对海上反潜搜索问题,提出一种将无人艇作为无人机的通信中继的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搜索方法,采用数字网格地图表征任务区域,构建了跨域平台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跨域无人系统的协作方法,设计了无人系统之间的分布式信息融合机制;设计了异构平台的搜索目标函数,引导无人系统在搜索任务中实时决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适用于文中反潜搜索任务想定,跨域平台之间能够通过优势互补提高搜索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潜搜索 无人集群 航迹规划 跨域协同 信息交互
原文传递
不平整跑道激励下飞机起落架随机响应及可靠性分析
6
作者 张莹 金峥嵘 +2 位作者 贾万涛 刘小川 许勇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7-504,共8页
采用非线性二自由度系统构建了飞机起落架模型,通过时域噪声刻画了不平整跑道对飞机起落架系统的随机激励,并引入路面不平度系数描述了跑道的不平整程度;基于飞机起落架模型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其统计量,开展了不平整跑道对飞机起落架... 采用非线性二自由度系统构建了飞机起落架模型,通过时域噪声刻画了不平整跑道对飞机起落架系统的随机激励,并引入路面不平度系数描述了跑道的不平整程度;基于飞机起落架模型响应的概率密度函数及其统计量,开展了不平整跑道对飞机起落架系统影响规律的研究。应用随机可靠性分析方法以及人体振动舒适性理论,通过建立安全域和舒适域与系统响应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起落架模型在不同路面不平度系数下的可靠性,并对乘客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不平度系数越大,系统状态变量的波动越剧烈,系统的可靠性和舒适性与路面不平度系数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在路面不平度系数较小的情况下,系统平均首次穿越时间以及舒适性受随机扰动的影响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起落架 随机响应 可靠性 跑道不平整
下载PDF
基于装卸顺序的中型机多航段协同配载优化
7
作者 赵向领 李云飞 +2 位作者 王治宇 徐吉辉 李鹏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7-1161,共15页
多航段、多经停的航空货运航班,飞行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飞机的重心(CG)位置,保持平衡状态,中转站装卸操作过程中需要避免额外装卸操作,减少时间和劳力浪费,因此,研究多航段航班的协同配载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航空器自身特点与集... 多航段、多经停的航空货运航班,飞行过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飞机的重心(CG)位置,保持平衡状态,中转站装卸操作过程中需要避免额外装卸操作,减少时间和劳力浪费,因此,研究多航段航班的协同配载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航空器自身特点与集装器(ULD)装卸顺序,结合各航段飞机装载平衡与过站机场ULD装卸操作要求,通过协调分配各航段ULD和散货位置,建立了中型机联程航班多目标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考虑了ULD和散货的质量、体积及与舱位的匹配限制,航空器限重、舱位限重、舱位及区域累积限重、上下舱联合限重和CG位置的平衡限制,以及前后航段ULD和散货的连接性约束。根据造成中间机场额外装卸操作的2种原因,基于装卸顺序,提出装卸优化模型,通过ULD的舱内平移,优化了CG,减少了装卸次数。以B757-200F机型为例,在两装一卸、一装两卸和两装两卸3种场景下,采用商用求解器Gurobi,分别针对3种不同目标函数组合进行求解和分析对比。实验表明:所提模型可以有效协调过站货物的额外装卸次数,优化前后两航段的CG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航空货运 多航段 协同配载 载重平衡 多目标 整数线性规划
原文传递
考虑起降安全的无人机血液运输路径规划
8
作者 徐伟华 张根瑞 +2 位作者 邱龙龙 赵彩梅 熊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9-348,共10页
针对使用无人机进行血液运输的路径规划问题,以无人机运输总距离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约束无人机血液运输路径规划模型。考虑无人机起降平台数量受限情况下的无人机连续起降安全时间间隔,设计无人机起飞顺序调度策略,以减少无人机完成运输... 针对使用无人机进行血液运输的路径规划问题,以无人机运输总距离最小为目标,建立多约束无人机血液运输路径规划模型。考虑无人机起降平台数量受限情况下的无人机连续起降安全时间间隔,设计无人机起飞顺序调度策略,以减少无人机完成运输的总耗时,并提出一种基于帝国改革的帝国竞争算法求解该问题。该算法引入正弦扰动策略、增加帝国改革阶段来提高算法的搜索精度,使用与解质量相关的接受准则以保持种群的多样性。利用基准算例和无人机运输血液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为无人机血液运输任务提供满足各项约束,且没有无人机起降冲突的运输方案;无人机起飞顺序调度策略,可有效减少无人机实际完成任务的总耗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血液运输 路径规划 调度策略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大型客机气流角估计方法
9
作者 张伟 张喆 +1 位作者 龚孝懿 王昕楠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1期53-57,102,共6页
为了解决硬件冗余难以克服的气流角传感器共因故障问题,进一步提高飞机气流角信号的可靠性,研究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气流角估计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融合姿态角、加速度、风速等参数来实现不依赖气流角传感器的气流角估计;引入遗传算... 为了解决硬件冗余难以克服的气流角传感器共因故障问题,进一步提高飞机气流角信号的可靠性,研究了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气流角估计方法。通过BP神经网络融合姿态角、加速度、风速等参数来实现不依赖气流角传感器的气流角估计;引入遗传算法对神经网络权值和阈值进行全局优化,提高估计精度;对某大型客机的试飞数据预处理后用于模型的训练和测试。仿真结果表明,训练完成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气流角的估计值贴近实际值,稳定性和精度明显高于BP神经网络。上述方法给飞机增加一个余度的气流角信号,可用于传感器故障时为飞机提供可靠的气流角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角估计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试飞数据预处理 大型客机
下载PDF
基于改进哈里斯鹰算法的无人飞行器路径规划
10
作者 陈立伟 马泽华 +1 位作者 王桐 刘松铭 《应用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17-23,30,共8页
针对无人飞行器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哈里斯鹰优化(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HHO)算法的无人飞行器三维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根据路径规划代价指标和无人飞行器自身性能,建立路径规划模型确立代价函数和约束条件。接着针对传统... 针对无人飞行器三维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哈里斯鹰优化(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HHO)算法的无人飞行器三维路径规划算法。首先根据路径规划代价指标和无人飞行器自身性能,建立路径规划模型确立代价函数和约束条件。接着针对传统HHO算法的不足,引入非线性能量因子来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的关系,使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引入混沌映射对HHO算法进行初始化种群并对其进行局部混沌搜索,增强算法种群多样性和搜索能力。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改进的哈里斯鹰优化(improvement 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IHHO)算法可以有效规划出安全的无人飞行器航线,并且能够跳出局部最小值和具备较优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飞行器 哈里斯鹰优化算法 路径规划 混沌映射 非线性能量 环境模型 代价函数 约束条件
下载PDF
基于特征复用机制的航拍图像小目标检测算法
11
作者 邓天民 程鑫鑫 +1 位作者 刘金凤 张曦月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8,共12页
针对无人机(UAV)航拍图像检测存在的小目标检测精度低和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轻量高效的航拍图像检测算法FS-YOLO.该算法以YOLOv8s为基准网络,通过降低通道维数和改进网络架构提出轻量的特征提取网络,实现对冗余特征信息的高效复用,... 针对无人机(UAV)航拍图像检测存在的小目标检测精度低和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提出轻量高效的航拍图像检测算法FS-YOLO.该算法以YOLOv8s为基准网络,通过降低通道维数和改进网络架构提出轻量的特征提取网络,实现对冗余特征信息的高效复用,在较少的参数量下产生更多特征图,提高模型对特征信息的提取和表达能力,同时显著减小模型大小.在特征融合阶段引入内容感知特征重组模块,加强对小目标显著语义信息的关注,提升网络对航拍图像的检测性能.使用无人机航拍数据集VisDrone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以仅5.48 M的参数量实现了mAP0.5=47.0%的检测精度,比基准算法YOLOv8s的参数量降低了50.7%,精度提升了6.1%.在DIOR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FS-YOLO的泛化能力较强,较其他先进算法更具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VA)图像 目标检测 YOLOv8 轻量化主干 CARAFE
下载PDF
旋翼飞行机械臂固定时间滑模控制
12
作者 刘宜成 贺嘉辣 严文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针对旋翼飞行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中的不确定性和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算法。首先,在广义坐标系下建立了旋翼飞行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出固定时间观测器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外部扰动进行估计... 针对旋翼飞行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中的不确定性和扰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时间滑模观测器的滑模控制算法。首先,在广义坐标系下建立了旋翼飞行机械臂运动学与动力学模型,并设计出固定时间观测器对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与外部扰动进行估计,通过在滑模中引入分段函数和饱和函数抑制固定时间观测器的抖振,加快其收敛速度。随后,将旋翼飞行机械臂划分为位置、姿态以及机械臂3个子系统,基于固定时间理论,分别对3个子系统设计了新型固定时间滑模控制器,并设计自适应趋近律以抑制滑模控制器的抖振。与传统滑模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与更好的跟踪性能。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对旋翼飞行机械臂轨迹跟踪控制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旋翼飞行机械臂 固定时间观测器 固定时间稳定 轨迹跟踪 动力学建模
下载PDF
基于Multi-Agent的无人机集群体系自主作战系统设计
13
作者 张堃 华帅 +1 位作者 袁斌林 杜睿怡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3-1286,共14页
针对无人集群自主作战体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系统设计方法。建立无人集群各节点的Agent模型及其推演规则;对于仿真系统模块化和通用化的需求,设计系统互操作式接口和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的交互关系;... 针对无人集群自主作战体系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系统设计方法。建立无人集群各节点的Agent模型及其推演规则;对于仿真系统模块化和通用化的需求,设计系统互操作式接口和无人集群自主作战的交互关系;开展无人集群系统仿真推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开展并完成自主作战网络生成-集群演化-效能评估的全过程动态演示验证,而且能够通过重复随机试验进一步评估无人集群的协同作战效能,最后总结了集群协同作战的策略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AGENT 无人集群 体系设计 协同作战
下载PDF
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评估技术研究综述
14
作者 刘树光 邵明军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64,共10页
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评估是衡量无人机在特定作战条件下能否运用自主能力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无人机自主作战技术论证和装备体系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从无人机作战效能基本问题出发,首先,剖析无人机自主性与自主能力以及自主... 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评估是衡量无人机在特定作战条件下能否运用自主能力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有效途径,是无人机自主作战技术论证和装备体系建设发展的核心问题。从无人机作战效能基本问题出发,首先,剖析无人机自主性与自主能力以及自主作战能力与自主作战效能的基本概念,给出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评估的基本流程;其次,分别从任务视角和原理角度对无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归纳总结3类指标体系构建的现状和4类效能评估方法进展;最后,梳理当前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展望无人机效能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相关研究可为后续无人机自主作战效能评估提供技术参考和方向指导,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自主作战 作战效能 指标体系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基于GA-SA组合算法的山区复杂环境无人机起降点选址
15
作者 李章萍 贺亚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0-857,共8页
针对山区复杂环境下的物流链前端无人机货运起降点选址和任务分配进行研究。首先以建设成本最小和运输时间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无人机自身性能和禁飞空域等因素,构建多约束条件下多目标函数的起降点选址和任务分配模型。采用遗传... 针对山区复杂环境下的物流链前端无人机货运起降点选址和任务分配进行研究。首先以建设成本最小和运输时间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无人机自身性能和禁飞空域等因素,构建多约束条件下多目标函数的起降点选址和任务分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和模拟退火算法(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SA)的组合算法进行求解,首先通过遗传算法得出较优的可行解,再以此解作为退火算法的初始解进行模型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构建的多约束模型能够实现预期效果,并且采用的算法解决此类问题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货运 多约束条件 多目标函数 起降点选址 组合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的无人机机电系统战伤状态评估方法研究
16
作者 刘聪 廖开俊 李静 《微电机》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针对无人机机电系统结构内部战伤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战伤状态评估参数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无人机机电系统典型战伤模式及损伤机理,提出了基于状态参数深层分析的状态评估方... 针对无人机机电系统结构内部战伤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的战伤状态评估参数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无人机机电系统典型战伤模式及损伤机理,提出了基于状态参数深层分析的状态评估方案;其次考虑到EMD端点效应对机电系统战伤状态评估带来不利影响,提出了基于多项式拟合延拓的EMD改进方案,基于改进EMD综合奇异值熵理论,构建了机电系统战伤状态评估参数设计方法。最后开展了仿真数值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能够有效的无人机机电系统战伤状态评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D 改进 无人机机电系统 战伤 评估
下载PDF
多无人机辅助边缘计算下的路径规划研究
17
作者 高煜杰 韩韧 张生 《理论数学》 2024年第1期224-234,共11页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中的移动服务器,并被广泛地集成到现代物联网应用中。本文在现有研究的无人机路径规划中,引入考虑无人机的能量消耗和无人机之间的合... 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越来越多地被用作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中的移动服务器,并被广泛地集成到现代物联网应用中。本文在现有研究的无人机路径规划中,引入考虑无人机的能量消耗和无人机之间的合作,并用于改善提供给终端用户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通过加深考虑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以及处理终端用户的能量消耗以及多无人机的协作能力,提出相应的模型改进,通过观察无人机的飞行路径,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低耗性,并证明无人机之间团队合作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合作时更能降低总体能耗,并增强模拟环境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无人机 合作
下载PDF
基于HTGVNS算法的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方法
18
作者 黄邦菊 伍成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1期21-26,共6页
在现代物流中,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成本高昂、耗时长、道路不易通行等难题,首次引入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并以总配送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MIP)。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禁忌可变邻域搜索算法(HTGVNS)进行求解。算... 在现代物流中,针对最后一公里配送中的成本高昂、耗时长、道路不易通行等难题,首次引入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并以总配送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MIP)。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禁忌可变邻域搜索算法(HTGVNS)进行求解。算法利用旅行商问题(TSP)求解器和系统性邻域变化的探索能力求解卡车路径,将客户分配给无人机形成聚类,再使用禁忌搜索过程来优化无人机路径。通过求解不同规模算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模式能有效地减少配送时间,提高配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后一公里配送 卡车与无人机协同配送 邻域搜索算法 路径规划
下载PDF
通信约束下UAV集群协同拦截任务分配算法
19
作者 卢晓东 王一鸣 王伟 《航空科学技术》 2024年第4期18-24,共7页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拦截多机动目标的任务分配问题,同时考虑到真实战场环境中存在的通信约束以及探测范围约束条件,本文提出了分步一致性拍卖算法(SCBAA)。首先,对真实战场环境中存在的通信约束以及探测范围约束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分析,构... 针对多无人机协同拦截多机动目标的任务分配问题,同时考虑到真实战场环境中存在的通信约束以及探测范围约束条件,本文提出了分步一致性拍卖算法(SCBAA)。首先,对真实战场环境中存在的通信约束以及探测范围约束等问题进行了描述分析,构建了多无人机协同拦截任务分配模型,设计了综合效能函数以及相应约束条件。其次,为解决多无人机协同打击单一目标的不平衡任务分配以及冲突消解问题,将原任务分配过程分为主要任务分配以及次要任务分配两部分,通过多次拍卖以及冲突消解实现多无人机对单一目标的任务分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通信约束条件下的分布式多无人机协同拦截问题,并适应动态环境中任务分配对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约束 分布式任务分配 拍卖算法 实时重分配算法 无人机集群 群目标协同拦截
下载PDF
仿绿头鸭扑翼飞行器的低速飞行气动特性仿真研究
20
作者 祁武超 高展通 田素梅 《无人系统技术》 2024年第2期39-50,共12页
针对仿绿头鸭扑翼飞行器,在刚性扑动基础上引入了展向弯折和弦向扭转两种运动方式,提出了4种不同扑动路径的描述方程,并对其低速飞行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绿头鸭翼翅外形选择NACA 6411翼型并对其弯度和长度进行修正,通过放样... 针对仿绿头鸭扑翼飞行器,在刚性扑动基础上引入了展向弯折和弦向扭转两种运动方式,提出了4种不同扑动路径的描述方程,并对其低速飞行气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绿头鸭翼翅外形选择NACA 6411翼型并对其弯度和长度进行修正,通过放样创建扑翼几何构型。之后,基于动网格技术构建扑翼流场网格模型,包含刚性扑动、机翼弯折和机翼扭转等3种不同扑动形态。最后,使用Fluent进行瞬态仿真,基于压力耦合求解器和k-ω湍流模型得到不同扑动形态下飞行速度为2 m/s时的气动特性。结果表明,在低速飞行时,非对称扑动效应、展向弯折效应和弦向扭转效应均可起到增加升力、降低阻力的效果。所提出的3个扑动模型相对传统的对称刚性扑动模型分别能提高3.89%、14.78%、24.44%的升力,其中弯扭组合形式的扑动提供的推力能够抵消前飞时的空气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翼飞行器 微小型飞行器 仿生 动网格 柔性扑动 气动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