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电子企业职业人群有机物暴露健康风险评估
1
作者 王丹璐 郭溪香 +6 位作者 王梦晨 朱婷婷 赵秀阁 申芝芝 胡蓉 齐秀娟 刘怡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625,共10页
随着电子行业从业人群在新发职业病例中占比的增加,其健康问题及潜在健康风险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深圳市某电子企业各工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结果,采用半定量和定量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就其健康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和探讨,结果表明:①... 随着电子行业从业人群在新发职业病例中占比的增加,其健康问题及潜在健康风险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深圳市某电子企业各工位有机污染物的监测结果,采用半定量和定量健康风险评估的方法,就其健康风险水平进行评价和探讨,结果表明:①调查企业各工位所检测的有机物浓度均低于其相应的职业接触限值,但乙醛、三氯乙烯、二甲苯等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危害商均大于1,仍会产生较高的潜在非致癌健康风险.②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喷码、丝印、封装和浸锡等工位污染物的危害指数在2.52~129.14之间,导致其从业人员健康风险水平较高.③受到污染物浓度和危害等级的影响,半定量风险评估与定量风险评估结果之间存在差异.④不同评估方法具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采用单一的评估方法会造成评估结果的偏差.研究显示:电子企业部分有机污染物低浓度可带来一定的潜在健康风险,应加强有效防护措施;同时,应结合多种评估方法开展健康风险评估,以获得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估结果,为实施高效的环境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企业 有机物 职业人群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微塑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相互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蒋凡殊 曹妍 +7 位作者 张林丰 师伟萌 宋浩然 王浩骏 杨艳琳 赵群 李杰 李曼焘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4-481,共8页
选择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为代表性微塑料,探究了微塑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LS)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VC和PE对LS活性组分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其对磷脂组分的吸附率可分别达到49.33%和47.00%,从而造成LS表面张力的升高和表面压... 选择聚氯乙烯(PVC)和聚乙烯(PE)为代表性微塑料,探究了微塑料与肺表面活性物质(LS)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PVC和PE对LS活性组分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其对磷脂组分的吸附率可分别达到49.33%和47.00%,从而造成LS表面张力的升高和表面压力-表面积等温线(π-A)的内缩.与LS接触后,微塑料的表面形貌和Zeta电位也发生了变化,PVC和PE的Zeta电位绝对值分别降低了5.61和5.20mV,进一步影响了微塑料的分散状态和沉降能力.因此,当微塑料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部环境时,其不仅能造成LS界面化学性质的显著变化,其自身性质也受到影响,可能诱导更严重的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肺表面活性物质 界面性质 肺健康
下载PDF
“环境暴露组学与生命健康专辑”引言
3
作者 刘心昱 梅素容 许国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7-108,共2页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回答“环境和人体中存在哪些污染物,这些‘暴露’因素如何影响健康”等一系列科学问题,暴露组学(exposomics)应运而生。暴露...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及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更好地回答“环境和人体中存在哪些污染物,这些‘暴露’因素如何影响健康”等一系列科学问题,暴露组学(exposomics)应运而生。暴露组学关注个体一生所有暴露的测量及这些暴露如何与疾病建立联系,代谢组学(metabolomics)可从代谢水平阐明暴露对健康的影响,发现疾病风险因子和疾病标志物,二者结合促进了以组学为手段的暴露-疾病关系的研究,能很好地探讨污染暴露、生命健康和疾病发生的内在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个体 疾病标志物 暴露组 代谢水平 代谢组学 风险因子 生命健康 内在本质
下载PDF
1990~2019年中国室内固体燃料导致的脑卒中疾病负担
4
作者 石宇婧 薛源 +2 位作者 李萌 程晓鸥 邓启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94-1100,共7页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采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描述疾病负担,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固体燃料来源的室内空气污染(HAPSF)所致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然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采用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描述疾病负担,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固体燃料来源的室内空气污染(HAPSF)所致脑卒中疾病负担的时间变化趋势,然后通过时间序列模型(ARIMA)预测未来五年变化情况.结果发现,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HAPSF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百分比变化率(AAPC)分别为-6.56和-6.53(P<0.05).2019年中国归因于HAPSF的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分别为7.41/10万和163.08/10万,85~89岁的年龄区间内疾病负担达到峰值,其中男性比女性的疾病负担更重.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未来5年(2020~2024)中国归因于HAPSF脑卒中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仍呈下降趋势.尽管过去30年以及预计未来5年我国由HAPSF引发的脑卒中疾病负担有所减轻,但男性和老年人依然是高风险人群,建议针对高危人群实施有效干预策略,进一步降低HAPSF诱发的脑卒中造成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燃料家庭空气污染 脑卒中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中国
下载PDF
Joint Effects of Multipollutant Mixtures on Mortality in Chengdu,China
5
作者 ZHANG Ying TIAN Qi Qi +3 位作者 HU Wen Dong ZHANG Shao Bo WANG Shi Gong ZHENG Can Jun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12-116,共5页
Significant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is substantially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detri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1-3]).The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of individual air pollutan... Significant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has revealed that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is substantially associated with numerous detrimental health consequences^([1-3]).The negative health effects of individual air pollutants(e.g.,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nitrogen dioxide:NO_(2);carbon monoxide,CO;or ozone:O_(3))have been widely explored^([4]).However,humans are constantly exposed to multipollutant mixtures in real life,and biological responses to inhaled pollutants are likely to depend on the interplay of pollutant mixtures.Therefore,it is critical and imperative to explore the joint effects of multipollutant mixtures on human be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TURES MONOXIDE consequences
下载PDF
环境微塑料呼吸道暴露及其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6
作者 朱令楠 李艳博 郭彩霞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4-1143,共10页
基于文献报道,首先着眼于大气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进入人类呼吸系统的证据,重点介绍大气微塑料的丰度、成分、形状和大小等分布特征;其次归纳总结微塑料呼吸道暴露对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最后对今后研究中需重视并完善微塑料或更小尺... 基于文献报道,首先着眼于大气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其进入人类呼吸系统的证据,重点介绍大气微塑料的丰度、成分、形状和大小等分布特征;其次归纳总结微塑料呼吸道暴露对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最后对今后研究中需重视并完善微塑料或更小尺寸纳塑料的潜在危害、进一步加强大气微塑料的呼吸道暴露特征分析、健康风险评估、毒性机理研究等问题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毒性效应 呼吸道暴露 分布特征 健康危害
下载PDF
环境铅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研究
7
作者 忽文静 刘擎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50-0053,共4页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环境中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分析了环境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儿童健康方面的影响。接着探讨了环境铅污染防控策略,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净化环境、饮食安全...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环境中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首先分析了环境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儿童健康方面的影响。接着探讨了环境铅污染防控策略,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净化环境、饮食安全和健康宣教等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环境铅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为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的防控建议,以保障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铅 污染 影响 人体健康
下载PDF
空气污染对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范丹 杨萧鸿 杨中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403,共10页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空气污染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影响差异性.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显著负相关,且通过一系列... 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评估了空气污染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影响差异性.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中老年人的认知能力显著负相关,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表明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机制分析与异质性分析显示,空气污染通过影响个人的情绪和状态、运动、社交活动、健康和记忆力来间接影响其认知能力,且空气污染对年长者、女性、有不良健康行为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人群的认知能力负面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PM_(2.5)、PM_(10)、SO_(2)、CO具有显著的认知功能折旧效应.本文聚焦于我国空气污染和人口老龄化问题,识别了空气污染对我国居民认知能力的潜在健康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健康环境治理和实现健康老龄化提供了现实依据和政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 中老年人 认知能力 工具变量
下载PDF
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探讨
9
作者 王丹璐 何海峰 +6 位作者 赵军霞 王运静 李琦 李政蕾 魏彤 侯雅宣 赵秀阁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4-1296,共13页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污染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不断加深,人群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需求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人群的关注,本文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梳理并阐述目前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近年来,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上升,汽车污染带来的空气污染和健康影响不断加深,人群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的需求不断提高,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受到人群的关注,本文针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梳理并阐述目前国内外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以及我国车内饰污染物质量控制标准,总结并分析车内空气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样本采集方法及重点关注物质.结果表明:①目前中国、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等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物是重点关注指标且其限值具有差异,除日本外,其他国家暂未将半挥发性有机物纳入控制标准.②我国车内饰质量控制标准指标中有机物指标占所有指标的66.90%,其中半挥发性有机物指标占有机物指标的30.94%,且多为增塑剂、阻燃剂类等对人体健康具有危害的物质.③车内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研究涉及气态、颗粒态以及粉尘样本,超过66.67%的样本采用主动采样法进行收集.研究中关注的重点物质包括溴化阻燃剂、磷系阻燃剂、邻苯二甲酸酯、全氟化合物等阻燃剂和增塑剂类物质,其研究次数占所有物质研究次数的88.14%.针对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提出两点建议:①在现有车内空气质量管理标准与技术指南的基础上,我国需要扩大质量控制指标范围,适当加入阻燃剂、增塑剂等半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指标;②完善车内空气质量样品采集技术指南,针对半挥发性有机物制定采样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内空气 控制标准 半挥发性有机物 采样方法
下载PDF
母婴PFASs靶向与非靶向分析及新生儿健康风险
10
作者 鲍佳 渠文娥 +3 位作者 邵立新 刘洋 王新 吴雨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30-3740,共11页
对采集自阜新氟化工厂周边产妇50组配对母体、新生儿血清以及胎盘样本,进行靶向分析与非靶向筛查.在靶向分析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对所有样品中的21种传统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全氟辛酸(PFOA... 对采集自阜新氟化工厂周边产妇50组配对母体、新生儿血清以及胎盘样本,进行靶向分析与非靶向筛查.在靶向分析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对所有样品中的21种传统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全氟辛酸(PFOA)、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烷磺酸(PFBS)为最主要的PFASs污染物.通过基于高分辨率质谱(HRMS)的非靶向筛查,在所有样本中共识别出11类(49种)新型PFASs,其中4类(20种)新型PFASs首次在人体血清和胎盘中发现.传统PFASs母体-胎盘转移(R_(m/p))和母体-新生儿转移(R_(m/n))系数的中位数分别为1.7和2.0;而新型PFASs的R_(m/p)和R_(m/n)中位数分别为0.9和0.8.从而导致新型PFASs从母体血清到新生儿血清的贡献率由90%增加至96%.此外,线性回归分析揭示新生儿生长参数(妊娠期和头围)、血清中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水平与新生儿血清中若干传统和新型PFASs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化合物为全氟羧酸类化合物(PFCAs)、全氟磺酸类化合物(PFSAs)、氢代全氟羧酸类化合物(H-PFCAs)、氢代全氟磺酸类化合物(H-PFSAs)和氯代多氟醚磺酸类化合物(Cl-PFESAs).血清中传统和新型PFASs可能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s) 靶向分析 非靶向筛查 胎盘转移 产前暴露 健康风险
下载PDF
水体农药污染对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张红亮 赵临轩 +2 位作者 马书琪 吴健 徐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203-3210,共8页
利用2002~2018年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药污染对本地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的影响,以及农药污染从流域上游扩散到下游对邻近省份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均农药使用量每增... 利用2002~2018年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农药污染对本地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的影响,以及农药污染从流域上游扩散到下游对邻近省份老年群体的医疗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均农药使用量每增加1%会使本地老年群体的人均医疗支出提高约15.26元,但农药污染的跨省影响总体不显著.该影响存在饮用水来源方面的异质性,特别是当饮用水源为非自来水时,本地人均农药使用量每增加1%会使本地老年群体的人均医疗支出提高约179.50元,并显著影响下游的人均医疗支出.建议地方政府持续推进降低本地农药使用的农业和环境保护政策,着力解决农药污染的省内问题,建设饮用水改造项目改善老年群体饮用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污染 老年人健康 疾病成本法
下载PDF
微塑料环境暴露与人体健康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香莹 庄银 +2 位作者 王玉邦 许秋瑾 王成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20-1031,共12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微塑料日益引起关注.人体可通过摄食等途径摄入微塑料,进而引起潜在健康风险.目前有关微塑料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关于人体微塑料暴露水平及其潜在健康危害方面的相关研究有限.本文在梳理微塑料的人体暴露... 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性环境污染物,微塑料日益引起关注.人体可通过摄食等途径摄入微塑料,进而引起潜在健康风险.目前有关微塑料的研究日益增加,但关于人体微塑料暴露水平及其潜在健康危害方面的相关研究有限.本文在梳理微塑料的人体暴露途径及水平的基础上,从体内、体外两方面试验研究总结分析了微塑料暴露对细胞、哺乳模式动物小鼠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1)人类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以及皮肤接触的方式摄入微塑料,其中经口摄入是最主要的接触途径.(2)在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及代谢物中均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范围为0~134.3个/g.(3)动物试验表明,微塑料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蓄积于心、肝、脾、肺、肾和睾丸等器官中,引起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损伤、菌群失调、代谢紊乱等,甚至可能产生跨代效应.(4)细胞试验表明,粒径较小的微塑料可穿透细胞膜进入细胞质中,引起细胞形态及功能改变,导致细胞活力下降,影响细胞生长与增殖,还可诱导ROS生成甚至产生DNA损伤等细胞毒性作用.微塑料的毒性作用可能与其类型、粒径、染毒浓度及受试物类型等有关,建议今后加强环境低浓度下微塑料及其吸附物质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毒性蓄积与变化的研究,以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将来进一步阐释微塑料潜在的毒理机制和评估人体健康风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暴露 健康危害 毒性效应
下载PDF
上海市PM_(2.5)污染相关的死亡负担和经济健康损失评估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璐 牛越 +1 位作者 陈仁杰 阚海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41-3747,共7页
基于2021年上海市16个区的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数据,采用全球暴露死亡模型和统计生命价值法,评估了实际污染水平及不同PM_(2.5)控制情景下PM_(2.5)污染相关的死亡负担和相应的健康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尽管2021年上海市PM_(2.5)年... 基于2021年上海市16个区的细颗粒物(PM_(2.5))年均浓度数据,采用全球暴露死亡模型和统计生命价值法,评估了实际污染水平及不同PM_(2.5)控制情景下PM_(2.5)污染相关的死亡负担和相应的健康经济损失.结果表明,尽管2021年上海市PM_(2.5)年均浓度(27μg/m^(3))低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μg/m^(3)),但相对于反事实最小PM_(2.5)年均浓度(2.4μg/m^(3)),仍可造成13274(95%CI:10110~21483)人过早死亡,人群归因分数为9.5%(95%CI:7.3%~15.5%),相应健康经济损失为665.24(95%CI:506.65~1076.64)亿元,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1.5%(95%CI:1.2%~2.5%).相对于当前评估水平,若PM_(2.5)年均浓度降低至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提出的PM_(2.5)空气质量指导值水平(5μg/m^(3)),上海市PM_(2.5)相关死亡人数将减少9873人,经济损失将减少74.4%.因此,建议制定更为严格的地方性空气质量标准以保障上海市公众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全球暴露死亡模型 死亡负担 经济损失
下载PDF
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14
作者 刘志东 刘念 +7 位作者 农骐郢 李裕 刘晓蕾 赵娜 王婷 黄永顺 何滨 胡立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310-3316,共7页
铅是有毒的环境污染物,铅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静脉注射依地酸二钠钙(CaNa_(2)EDT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驱铅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以铅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aNa_(2)EDTA进... 铅是有毒的环境污染物,铅中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静脉注射依地酸二钠钙(CaNa_(2)EDTA)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驱铅治疗方法,但其治疗效果不令人满意,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以铅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CaNa_(2)EDTA进行驱铅治疗,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4 h以及用药后72 h测定全血、血浆和尿液中的铅含量以及尿液的酸碱度(pH值),分析了铅中毒患者在驱铅治疗过程中,血铅、血浆铅和尿铅的变化趋势和铅脱除率,并进一步探究了影响铅脱除率的因素.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用药治疗,血铅和血浆铅逐渐降低,同时尿铅升高;血浆铅的脱除率显著高于血铅,说明血浆铅与EDTA的络合效率高于血细胞中铅;尿铅与血浆铅呈正相关关系,而与血铅的相关性较弱,说明血浆铅是影响驱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用药后24 h,尿液pH值与血铅脱除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尿液酸碱度可能是影响驱铅治疗效果的重要参数.本研究为提高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效果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治疗效果 影响因素 血浆铅 血铅 尿铅 pH值
原文传递
对羟基苯甲酸酯类防腐剂的环境和人体暴露研究进展
15
作者 韩林学 张续 +3 位作者 邱天 胡小键 朱英 林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563-2575,共13页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PBs)作为一类防腐剂,因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PBs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类似的“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生... 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PBs)作为一类防腐剂,因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个人护理品中.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PBs被证明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相类似的“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生物毒性”,是潜在的内分泌干扰物.近年来此类防腐剂已经在世界范围内的环境介质和人体样本中被广泛检出,且检出浓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本文分别从环境外暴露和人体内暴露两个方面,对国内外最新的PBs暴露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开展PBs人体暴露和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酯 防腐剂 环境外暴露 人体内暴露
原文传递
雌激素的3D-QSAR模型构建及其在饲料与鸡肉中含量的测定以及对人体的影响
16
作者 方菁 申哲民 +1 位作者 袁涛 张徐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雌激素对人体有显著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文以雌激素受体相对亲和力(relative binding affinity,RBA)作为生物活性,对雌激素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计算,得到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CoMFA(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21,非交叉验证... 雌激素对人体有显著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本文以雌激素受体相对亲和力(relative binding affinity,RBA)作为生物活性,对雌激素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计算,得到具有较好预测能力的CoMFA(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721,非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0.925)和CoMSIA(q^(2)=0.824,r^(2)=0.961)模型.并对国内各地区鸡肉进行了雌激素含量检测与雌激素效应评估.植物雌激素在鸡饲料和鸡肉中检出率为69%和84%;天然雌激素在鸡饲料和鸡肉中检出率为53%和50%.检测及评估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鸡肉可以安全食用,但鸡肉中含有的己烯雌酚、17α-乙炔雌二醇以及香芹酚所具有的雌激素效应值得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植物雌激素 3D-QSAR 激素效应 评估
原文传递
纳米金属氧化物对脂质吸附能力的定量预测模型
17
作者 董文琪 刘素玲 +3 位作者 伍天翔 黄杨 杨静媛 李雪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927-2934,共8页
纳米金属氧化物(MeONPs)对肺部表面活性物质(PS)的主要成分脂质的吸附量,是影响呼吸暴露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MeONPs对脂质吸附的定量研究十分有限.MeONPs种类繁多,有必要构建MeONPs对脂质吸附量的预测模型.本研究利用二棕榈酰... 纳米金属氧化物(MeONPs)对肺部表面活性物质(PS)的主要成分脂质的吸附量,是影响呼吸暴露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MeONPs对脂质吸附的定量研究十分有限.MeONPs种类繁多,有必要构建MeONPs对脂质吸附量的预测模型.本研究利用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囊泡模拟PS,测定25种MeONPs对DPPC的吸附量,建立了可预测MeONPs对DPPC吸附量的模型.结果显示,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稳健性和预测能力(R_(adj)^(2)=0.79,Q_(cv)^(2)=0.74,Q_(ext)^(2)=0.86).机理解释表明,DPPC头部的磷酸基团是稀土金属氧化物吸附DPPC的重要位点,且MeONPs的金属元素电负性和金属元素质量百分比共同影响DPPC的吸附.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不仅为MeONPs对脂质吸附能力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还拓展了对脂质吸附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属氧化物 脂质 肺部表面活性物质 吸附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研究进展
18
作者 程欣 高丽荣 +6 位作者 张潆心 曹小颖 乔林 黄帝 刘杨 艾俏锋 郑明辉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39-2152,共14页
短链氯化石蜡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是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全球管控的有机物,氯化石蜡在人体内蓄积,造成健康风险.为研究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情况,对近20年来的相关论文进行综述.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途径... 短链氯化石蜡具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特性,是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全球管控的有机物,氯化石蜡在人体内蓄积,造成健康风险.为研究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情况,对近20年来的相关论文进行综述.氯化石蜡的人体暴露途径可以大致分为外部暴露途径和内部暴露途径.外部暴露主要来自食物(饮食摄入)、空气(呼吸吸入)和室内灰尘(灰尘摄入和皮肤吸入).对于内部暴露,目前在人体血液(血浆或血清)、母乳、胎盘、头发和指甲中均已检测到氯化石蜡.与普通成年人群相比,儿童以及婴幼儿外部暴露氯化石蜡的风险较高.中国由于较大的生产和使用量,人群暴露量相对较高.目前需加强氯化石蜡分析方法的可比性,以及氯化石蜡在人体的蓄积代谢研究等.同时,血液(血清或血浆)和母乳以外的其他生物指标中链和长链氯化石蜡人体暴露风险评估的研究也应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石蜡 暴露水平 食物 空气.
原文传递
黄石市大气二氧化氮健康效应与人群暴露风险
19
作者 王柯懿 康平 +5 位作者 欧奕含 张小玲 汪可可 王安怡 冯浩鹏 王九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3-393,共11页
为揭示黄石市二氧化氮(NO_(2))的健康效应和人群暴露风险特征,收集2015~2020年黄石市NO_(2)浓度、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内科疾病每日住院人数以及气象要素等资料,探究了黄石市NO_(2)时空变化,采用时间序列... 为揭示黄石市二氧化氮(NO_(2))的健康效应和人群暴露风险特征,收集2015~2020年黄石市NO_(2)浓度、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疾病每日死亡人数、内科疾病每日住院人数以及气象要素等资料,探究了黄石市NO_(2)时空变化,采用时间序列的半参数广义相加模型(GAM)定量评价NO_(2)对黄石市死亡病例和内科住院病例人数的影响,并对居民的暴露风险(R*)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黄石市NO_(2)的浓度年内变化呈“U”型,春冬污染较严重,人群密集和工业区NO_(2)浓度稍高.在最佳滞后时间下,NO_(2)浓度每增加10μg/m^(3),非意外死亡、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病例的死亡人数在lag01、lag3、lag1时达到最大,增加百分比(ER)值分别为1.93%(95%CI:-2.10,6.14),2.13%(95%CI:-6.56,11.62),4.82%(95%CI:-0.22,10.02),内科疾病每日住院人数在lag05时达到最大,增加百分比(IP)值为5.34%(95%CI:3.58,7.14).住院病例在性别属性分层下,男性群体对NO_(2)暴露更为敏感;在年龄属性分层下,18~60岁人群对NO_(2)暴露更为敏感;在内科病种属性分层下,肾衰竭患者对NO_(2)暴露更为敏感.评估NO_(2)的人群暴露风险,其中9~12岁年龄段青少年的R*最高,成年人中男性18~45岁人群R*最大,女性80+人群R*最大,季节分层下人群平均R*春季>秋季>冬季>夏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石市 NO_(2)浓度 GAM 健康效应 暴露风险
下载PDF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F-53B暴露对大鼠血清代谢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楠 孔媛 +3 位作者 张莹莹 赵美蓉 顾金苹 金航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9,共9页
氯化多氟醚磺酸盐(chlorinated polyfluorinated ether sulfonic acids,F-53B)是全氟烷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替代品.大量毒理学实验证明F-53B具有类似PFOS的生物持久性及毒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过关于F-53B的生... 氯化多氟醚磺酸盐(chlorinated polyfluorinated ether sulfonic acids,F-53B)是全氟烷基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的替代品.大量毒理学实验证明F-53B具有类似PFOS的生物持久性及毒性,但目前国内外尚未报道过关于F-53B的生物代谢扰动机制研究.本研究基于^(1)H-NMR分析了F-53B(50μg·kg^(-1)·d^(-1))暴露28 d后的大鼠血清代谢扰动情况,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分析相关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通路变化.暴露组检测到17个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氨基酸代谢物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物.3条氨基酸代谢通路受到显著影响,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糖代谢和脂质代谢受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鼠暴露于F-53B后可能会影响血清的氧化应激反应,引发炎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引起神经毒性且抑制大脑发育.本研究对F-53B暴露产生的代谢扰动进行深入且全面的探究,为评估F-53B的健康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1)H-NMR F-53B SD 大鼠 血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