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6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塑料对双酚A在鲤鱼肠道中累积及生长生理的影响
1
作者 侯晨丽 于晟乾 +3 位作者 于越 于玲红 樊才睿 李卫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2-270,共9页
为探明微塑料(MPs)对双酚A(BPA)在鱼类肠道中累积特征及鱼类生长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黄河鲤鱼为模型生物,分析了0.5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BPA联合作用下鲤鱼肠道中微塑料及BPA的累积特征、鲤鱼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它们之间... 为探明微塑料(MPs)对双酚A(BPA)在鱼类肠道中累积特征及鱼类生长生理的影响,本研究以黄河鲤鱼为模型生物,分析了0.5μm聚苯乙烯微塑料(PS-MPs)与BPA联合作用下鲤鱼肠道中微塑料及BPA的累积特征、鲤鱼生长及其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联合处理下鲤鱼肠道中的PS-MPs含量随时间呈线性增加,且随投加的微塑料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S-MPs累积速率随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在BPA+PS(L)处理(1 mg·L^(-1)BPA+20μg·L^(-1)PS-MPs)下,0.25 d时鲤鱼肠道中PS-MPs累积速率达到峰值(373.81μg·g^(-1)·d^(-1)),BPA+PS(H)处理(1 mg·L^(-1)BPA+100μg·L^(-1)PS-MPs)下,则是在0.125 d达到最高(644.00μg·g^(-1)·d^(-1))。与单一BPA暴露相比,联合暴露下鲤鱼肠道中BPA累积量增加,与BPA(1 mg·L^(-1)BPA)处理相比,BPA+PS(L)和BPA+PS(H)处理下鲤鱼肠道中BPA含量分别提高了6.13%和9.74%,BPA累积速率分别增加了190.01%、373.80%。相较于对照处理,BPA处理和MPs与BPA联合处理均引起鲤鱼肠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使体质量下降幅度减缓,其中BPA、BPA+PS(L)和BPA+PS(H)处理下鲤鱼体质量(21 d)较对照处理分别下降1.22%、3.90%、4.33%。当微塑料投加量达到100μg·m L^(-1)时,联合处理会增加鲤鱼肠道中SOD活性、CAT活性和GSH含量,抑制MDA产生,从而缓解MPs和BPA联合作用对鲤鱼造成的氧化损伤,并且减缓鲤鱼体质量下降。研究表明,微塑料的存在会增加双酚A在鲤鱼肠道中的累积,且两者联合作用对鲤鱼产生了协同毒理效应,导致鲤鱼生长速率减缓,体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双酚A 肠组织 抗氧化酶活性 生物标志物响应
下载PDF
阿奇霉素急性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效应
2
作者 蒲倩 张尚祎 +3 位作者 陈晨 刘兴成 王慧利 钱秋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71-1678,共8页
选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以探究阿奇霉素(AZM)急性暴露下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AZM急性暴露下,斑马鱼幼鱼出现脊柱弯曲、游囊发育不完整、卵黄囊肿现象.在神经系统方面,研究发现斑马鱼脑内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AChE活性降... 选用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以探究阿奇霉素(AZM)急性暴露下对斑马鱼幼鱼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AZM急性暴露下,斑马鱼幼鱼出现脊柱弯曲、游囊发育不完整、卵黄囊肿现象.在神经系统方面,研究发现斑马鱼脑内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AChE活性降低和光暗节律失衡.进一步地,使用PharmMapper网站预测AZM可能靶向的基因,并对这些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AZM可能还具有影响斑马鱼血管和免疫系统的潜力.更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表明,AZM暴露确实导致了斑马鱼幼鱼血管分支异常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紊乱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神经毒性 血管毒性 免疫毒性 斑马鱼
下载PDF
氯氟醚菊酯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心脏发育的毒性及氧化损伤作用
3
作者 李瑞瑞 周宁 +3 位作者 吴梦琪 徐文平 陶黎明 张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氯氟醚菊酯是目前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卫生用杀虫剂品种之一,其环境安全风险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斑马鱼为试验模型,评价了氯氟醚菊酯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心脏发育的毒性及氧化损伤作用。结果表明,氯氟醚菊酯对斑马鱼胚胎的... 氯氟醚菊酯是目前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卫生用杀虫剂品种之一,其环境安全风险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斑马鱼为试验模型,评价了氯氟醚菊酯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及仔鱼心脏发育的毒性及氧化损伤作用。结果表明,氯氟醚菊酯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72 h-LC_(50)值为0.756μg/mL,属高毒。经氯氟醚菊酯不同剂量(0、0.2、0.4、0.8μg/mL)暴露72 h后发现:0.4和0.8μg/mL剂量处理组的仔鱼出现脊柱和尾部弯曲、心包和卵黄囊水肿等畸形特征,且心率和孵化率显著降低、胚胎发育不完整(体长变短、头部和眼睛面积缩小);0.2、0.4和0.8μg/m L的氯氟醚菊酯还能够诱导仔鱼心房心室分化,心脏功能相关基因myl7、myh6、vmhc的表达水平下调,并引起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使仔鱼心脏处堆积活性氧(ROS)。本研究结果表明,氯氟醚菊酯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心脏发育具有显著毒性,且与氧化损伤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杀虫剂 氯氟醚菊酯 环境风险 斑马鱼 发育毒性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可待因对鲫鱼体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
4
作者 沈怡 章诗涵 杨方星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171-2179,共9页
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可待因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然而,可待因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不利影响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环境浓度暴露下可待因对鲫鱼幼鱼体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待因(5 ng·L^(−1)和500 ng·L^(−1))暴露7 ... 随着使用量的增加,可待因在水环境中被频繁检出.然而,可待因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不利影响尚不清楚.本文研究了环境浓度暴露下可待因对鲫鱼幼鱼体内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待因(5 ng·L^(−1)和500 ng·L^(−1))暴露7 d后,导致可待因在鲫鱼体内的蓄积,并在7 d的恢复期内表现出持久性.神经化学物质分析显示,鲫鱼体内去甲肾上腺素(NE)、左旋多巴(L-DOP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5-羟色氨酸(5-HTP)、蛋氨酸(Met)、天冬氨酸(Asp)和脯氨酸(Prol)水平在暴露后升高,而去甲变肾上腺素(MNE)、谷氨酰胺(Gln)、谷氨酸(Glu)、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和甜菜碱(Bet)水平则降低,并且可待因对大多数神经化学物质的影响在7 d的恢复期内具有不可逆性或持续性.环境浓度的可待因暴露能够导致其在鲫鱼体内的蓄积和神经化学物质的变化,由此而产生的神经毒性及其后果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待因 神经化学物质 神经毒性 生物蓄积 环境相关浓度 鲫鱼.
原文传递
铜离子胁迫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急性毒性、抗氧化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国华 郑冰清 +6 位作者 马学艳 金武 李红霞 宋长友 徐跑 顾若波 闻海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39-948,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铜离子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毒性效应的机制,完善铜离子对鱼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并指导淡水石首鱼的健康养殖。[方法]在(17±1)℃曝气自来水中,采用等间对数法在0.1~1.5 mg·L^(-1)Cu^(2+)范围内选取5个梯度探究Cu...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铜离子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毒性效应的机制,完善铜离子对鱼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并指导淡水石首鱼的健康养殖。[方法]在(17±1)℃曝气自来水中,采用等间对数法在0.1~1.5 mg·L^(-1)Cu^(2+)范围内选取5个梯度探究Cu^(2+)浓度对淡水石首鱼幼鱼死亡率的影响;选取0.197 mg·L^(-1)Cu^(2+)进行96 h胁迫试验并取样,测定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谷胱甘肽(GS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Na^(+)-K^(+)-ATP酶(Na^(+)-K^(+)-ATPase)、α-淀粉酶(α-AMS)、脂肪酶(LP)和胃蛋白酶(PP)活性和皮质醇(COR)、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Cu^(2+)胁迫淡水石首鱼幼鱼96 h死亡概率的回归方程为Y=1.4355X+0.0382,(R^(2)=0.8273),半致死浓度为0.291 mg·L^(-1),安全浓度为0.029 mg·L^(-1)。Cu^(2+)胁迫对CAT、SOD、GPx、GSH、ALT、AST、Na^(+)-K^(+)-ATPase、α-AMS、LP、PP等酶活性和COR、MDA含量及T-AOC影响显著。在受到Cu^(2+)胁迫后SOD、GPx、GSH、Na^(+)-K^(+)-ATPase、α-AMS、LP、PP活性和COR含量及T-AOC均显著上升,在4 h时达到最大,随后不同程度下降,其中T-AOC和Na^(+)-K^(+)-ATPase、α-AMS活性在96 h又恢复正常水平。CAT活性在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96 h又恢复正常。MDA含量及ALT和AST活性受Cu^(2+)胁迫后不断升高,MDA含量从4 h开始,ALT和AST活性从12 h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均在96 h达到最大值。[结论]Cu^(2+)对淡水石首鱼幼鱼的危害等级为剧毒,0.197 mg·L^(-1)Cu^(2+)胁迫对肝脏抗氧化酶、鳃Na^(+)-K^(+)-ATP酶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均产生显著影响,对SOD、GPx、GSH、Na^(+)-K^(+)-ATPase、α-AMS、PP等酶活性和COR含量及T-AOC起到先促进后抑制作用,对CAT、ALT、AST、LP酶活性和MDA含量起到促进作用。CAT应激响应速度较其他抗氧化酶滞后,SOD是受到Cu^(2+)胁迫最敏感的抗氧化酶,可作为鱼类早期Cu^(2+)污染的首选指示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石首鱼幼鱼 Cu 2+胁迫 急性毒性 抗氧化酶 消化酶
下载PDF
3株溶藻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效应 被引量:73
6
作者 彭超 吴刚 +3 位作者 席宇 夏燕华 张婷 赵以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56,共5页
从武汉市的池塘分离到 3株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的溶藻细菌 ,对这 3株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溶藻专一性和溶藻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6,M8和M13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sp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sp .)和节杆菌属 (Art... 从武汉市的池塘分离到 3株编号分别为M6,M8和M13的溶藻细菌 ,对这 3株细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溶藻专一性和溶藻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6,M8和M13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 (Staphylococcussp .)、芽孢杆菌属 (Bacillussp .)和节杆菌属 (Arthrobactersp .) ;它们分别能溶解鲍氏织线藻、念珠藻、鱼腥藻、坑形席藻、铜绿微囊藻、鞘丝藻等多种蓝藻 ,并且它们的液体溶藻现象较固体溶藻现象明显 ;3株溶藻细菌培养液的过滤液仍有溶藻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鉴定 溶藻效应 溶藻细菌 蓝藻 节杆菌属 芽孢杆菌属 葡萄球菌属 藻类
下载PDF
苯并(a)芘和芘的混合物暴露对梭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7
作者 王重刚 郑微云 +2 位作者 余群 郁昂 陈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9-533,共5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浓度范围从 0 1— 5 0 μg L的苯并 (a)芘和芘的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 (Mugilso iuy)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对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出抑制效...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浓度范围从 0 1— 5 0 μg L的苯并 (a)芘和芘的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 (Mugilso iuy)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对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出抑制效应 .在暴露过程中 ,抗氧化酶活性也有出现短暂的诱导 ,高浓度组出现诱导的时间比低浓度组早 .SOD和GPx活性的变化有一定的同步性 .CAT活性在暴露早期出现诱导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环境中氧化胁迫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肝脏 苯并(A)芘 抗氧化酶 梭鱼 酶活性 海洋污染 污染物
下载PDF
镉胁迫对大弹涂鱼肝脏黄螵呤氧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1
8
作者 刘伟成 李明云 +3 位作者 黄福勇 竺俊全 董武 杨景峰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0-1314,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镉离子对大弹涂鱼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抗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用于污染暴露的生物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d2+(0.05 mg.L-1)暴露使大弹涂鱼肝脏XOD和... 研究了不同浓度镉离子对大弹涂鱼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抗氧化酶(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用于污染暴露的生物标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低浓度Cd2+(0.05 mg.L-1)暴露使大弹涂鱼肝脏XOD和SOD活性随时间延长升高,第10天达到最大值,中高浓度暴露(0.5和5 mg.L-1Cd2+)XOD和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低和高浓度镉胁迫处理的CAT活性在12 h显著降低,随时间的延长低浓度组CAT活性恢复正常,高浓度组在第7天降到最低值,并在恢复期的5 d中高浓度组CAT活性却极显著升高;低和中浓度镉胁迫处理的MDA含量12 h极显著升高,而高浓度却极显著下降,随时间延长低浓度恢复正常,中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并到第5天达到最大值,而中高浓度在恢复5 d后MDA含量都极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弹涂鱼 肝脏 抗氧化酶 XOD SOD CAT MDA
下载PDF
3种常见海洋贝类对重金属HgPb和Cd的积累与释放特征比较 被引量:51
9
作者 陈海刚 林钦 +3 位作者 蔡文贵 马胜伟 王许诺 贾晓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3-1167,共5页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 为了比较不同种类的海洋双壳类软体动物对重金属的积累和释放特征,本文分别以南海海域常见的3种经济贝类菲律宾蛤仔、近江牡蛎和翡翠贻贝为生物材料,采用静态暴露染毒方式研究了重金属Hg、Pb、Cd在这3种海洋贝类体内的积累和释放特征。结果表明,单一浓度的Hg(0.020mg·L-1)、Pb(0.10mg·L-1)、Cd(0.10mg·L-1)重金属混合液暴露15d后测得Hg和Cd在近江牡蛎体内的蓄积量最大,整个积累阶段蓄积量的平均值分别为49.61mg·kg-1湿重和7.66mg·kg-1湿重,而3种贝类体内蓄积的Pb含量差别不大,其平均值在1.08~1.85mg·L-1湿重范围变化;在排放阶段,蓄积于3种贝类体内的Pb和Hg的含量在释放过程的第3d就明显下降,其释放比例最高可达72%,最低也有12%左右,但之后一直到释放阶段结束,Pb和Hg的含量基本维持在一个浓度水平而未有显著变化,而Cd在3种贝类体内的含量始终未发现有明显改变。通过比较我们还发现,随暴露时间延长重金属在3种生物体内积累量的增加趋势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且近江牡蛎对Hg、Pb、Cd的富集作用最为明显,积累阶段其平均生物富集系数(BCF)(分别为2435.6、11.3、76.5)远高于菲律宾蛤仔(分别为53.7、18.5、19.5)和翡翠贻贝(分别为121.8、1.1、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双壳类 重金属 积累 释放 生物富集系数
下载PDF
急性氨氮胁迫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系统酶活力及GP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10
作者 任海 李健 +4 位作者 李吉涛 梁忠秀 梁俊平 葛倩倩 刘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7-655,共9页
为了研究氨氮毒性作用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脊尾白虾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9±0.12)mg·L-1、中浓度氨氮(9.05±0.18)mg·L-1、中高浓度氨氮(17.64±0.25)mg·L-... 为了研究氨氮毒性作用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抗氧化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将脊尾白虾暴露于低浓度氨氮(4.79±0.12)mg·L-1、中浓度氨氮(9.05±0.18)mg·L-1、中高浓度氨氮(17.64±0.25)mg·L-1和高浓度氨氮(34.87±0.46)mg·L-1中72h,于胁迫后1、3、6、12、24、48、72 h测定血淋巴和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丙二醛(MDA)含量以及GPx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除低浓度氨氮组外,氨氮胁迫6~24 h,脊尾白虾血淋巴和肝胰腺组织SOD、CAT活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胁迫48~72 h上述指标则均被抑制;氨氮胁迫过程中血淋巴GPx活力和GPx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肝胰腺中GPx基因表达在48~72 h有所下降;血淋巴和肝胰腺中MDA含量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且上述指标在肝胰腺中的活力较血淋巴高。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胁迫3~24 h对脊尾白虾SOD和CAT活力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胁迫48~72 h则抑制其活性;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在整个胁迫过程中有增加的趋势;肝胰腺可能是脊尾白虾主要的氨氮代谢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氨氮胁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下载PDF
氟与硒对鱼类联合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修瑞琴 高世荣 +3 位作者 许永香 任玫英 郑静 傅迎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8-350,共3页
采用斑马鱼长、短效应测定技术研究了氟硒共存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氟硒毒性1:1情况下,96h内均为拮抗作用。但在浓度1:1情况下短效应实验,24h为拮抗作用,48h为相加作用.96h为协同作用。鱼类长效应快速测定结果... 采用斑马鱼长、短效应测定技术研究了氟硒共存的联合毒性。结果表明在氟硒毒性1:1情况下,96h内均为拮抗作用。但在浓度1:1情况下短效应实验,24h为拮抗作用,48h为相加作用.96h为协同作用。鱼类长效应快速测定结果也为毒性明显增大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联合毒性 鱼类
下载PDF
氯酚类化合物对金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35
12
作者 聂晶磊 刘锋 +1 位作者 周春玉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8,共3页
研究了 2 -氯酚、2 ,6 -二氯酚 ,2 ,3,4-三氯酚、2 ,3,5 ,6 -四氯酚、五氯酚 5种氯酚类化合物对鲤科金鱼 (Carassiasauratus)的急性毒性和这 5种化合物在 1 2LC5 0 ,1 4LC5 0 ,1 6LC5 0 浓度下对金鱼肝脏中Na+ -K+ -ATP酶的影响变化。... 研究了 2 -氯酚、2 ,6 -二氯酚 ,2 ,3,4-三氯酚、2 ,3,5 ,6 -四氯酚、五氯酚 5种氯酚类化合物对鲤科金鱼 (Carassiasauratus)的急性毒性和这 5种化合物在 1 2LC5 0 ,1 4LC5 0 ,1 6LC5 0 浓度下对金鱼肝脏中Na+ -K+ -ATP酶的影响变化。结果显示 :①氯酚类化合物随氯原子数目在苯环上的增加 ,其急性毒性增加 ;②亚急性毒性指标Na+ -K+ -ATP酶对氯酚类化合物比较敏感 ,是一种较好的生物指示物。并讨论了氯酚类化合物对Na+ -K+ -ATP酶活性产生影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酚 金鱼 半致死浓度 生物指示物 有机污染物 急性毒性 恶急性毒性
下载PDF
海洋污染对毛蚶过氧化氢酶影响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赵元凤 吕景才 +5 位作者 宋晓阳 许庆陵 侯美艳 潘德建 孙静 邢殿楼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34-536,共3页
采用体内染毒实验 ,研究了海洋常见污染物 0 # 柴油、二甲苯以及重金属镉 (Cd2 + )对毛蚶 (Scapharcasubcrenata)肌肉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了 0 # 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实验剂量范... 采用体内染毒实验 ,研究了海洋常见污染物 0 # 柴油、二甲苯以及重金属镉 (Cd2 + )对毛蚶 (Scapharcasubcrenata)肌肉过氧化氢酶 (CAT)活性的影响 ;并探讨了 0 # 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实验剂量范围内 ,3种污染物在低浓度下对毛蚶肌肉组织中CAT活性均起诱导作用 ,高浓度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0 # 柴油、二甲苯体外染毒对毛蚶肌肉CAT活性均产生诱导作用 ;无论体外、体内染毒毛蚶肌肉CAT活性与各污染物浓度间均存在剂量 效应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毛蚶 O#紫油 二甲苯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镉在河蟹五种组织器官的积累及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被引量:53
14
作者 王兰 杨秀清 +1 位作者 王茜 王定星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S1期96-100,共5页
以体腔注射法两次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ensises)给镉 ,处理一周后 ,测镉在蟹体内的积累及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镉在河蟹组织器官的积累具有选择性 ,且主要积累在肝胰腺中 ,其次是鳃、触角腺 ,而卵巢与肌肉几乎没有积累... 以体腔注射法两次对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siensises)给镉 ,处理一周后 ,测镉在蟹体内的积累及对酯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镉在河蟹组织器官的积累具有选择性 ,且主要积累在肝胰腺中 ,其次是鳃、触角腺 ,而卵巢与肌肉几乎没有积累。镉对蟹体主要组织器官酯酶同工酶的影响不但有组织差异性 ,而且与积累量有很大关系 ,主要表现为应激性 ,即低剂量镉可诱导酶活性提高 ,同时应激性有一定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积累 酯酶 同工酶
下载PDF
镉对克氏原螯虾肝胰腺触角腺及鳃中SOD和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5
作者 呼光富 李忠 +4 位作者 梁宏伟 王长忠 吴勤超 罗相忠 邹桂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06-1811,共6页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在浓度为7.5、10、15、30mg·L-1的Cd2+溶液中96h,实验期间对肝胰腺、触角腺、鳃等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随时间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10mg·L-1C...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将克氏原螯虾分别暴露在浓度为7.5、10、15、30mg·L-1的Cd2+溶液中96h,实验期间对肝胰腺、触角腺、鳃等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随时间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10mg·L-1Cd2+胁迫下,肝胰腺和触角腺中SOD和CAT活力在胁迫初期急剧升高,72h后降低并趋于稳定,而鳃中SOD和CAT两种酶的活力在96h内变化不显著(P>0.05);当Cd2+浓度为30mg·L-1时,肝胰腺、触角腺和鳃中的SOD、CAT酶活力显著受到了抑制(P<0.05)。通过比较发现,克氏原螯虾鳃中SOD和CAT活力要明显低于肝胰腺和触角腺中这两种酶的活力(P<0.05),并且肝胰腺和触角腺对Cd2+的应激反应要比鳃更为敏感。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肝胰腺和触角腺中的抗氧化酶系统在Cd2+胁迫初期发挥了一定的抵御作用,而到后期抗氧化酶活性明显受到了抑制;另外低浓度的镉(7.5mg·L-1)对肝胰腺和触角腺中的SOD和CAT酶活起到了激活作用,而高浓度的镉(30mg·L-1)对3个组织中的抗氧化酶起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 克氏原螯虾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肝胰腺 触角腺
下载PDF
氯代苯类有机污染物对斑马鱼胚胎联合毒性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周宇 于红霞 +4 位作者 丁翔 王连生 魏钟波 朱琳 史淑洁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4,共5页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随着苯环上取代氯数目的增加,其毒性也相应增强;其联合毒性... 采用斑马鱼胚胎发育技术,对氯代苯类化合物的毒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以造成胚胎发育畸形甚至死亡,具有特定的最敏感毒理学终点;随着苯环上取代氯数目的增加,其毒性也相应增强;其联合毒性对不同的毒理学终点大多呈拮抗作用。同时,本研究也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CAT,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酶体系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代苯类 有机污染物 斑马鱼 胚胎 联合毒性效应 酶活性
下载PDF
水生植物对铜、铅、锌等重金属元素富集作用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48
17
作者 简敏菲 弓晓峰 +2 位作者 游海 冯雅玲 杨旭辉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对调查区域内土壤及植物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别进行了评价.所调查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Pb、Zn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同植物对重... 对调查区域内土壤及植物中的Cu、Pb、Zn等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定,并分别进行了评价.所调查的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中Cu、Pb、Zn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类活动是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同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有一定的选择性,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与土壤背景值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中重金属的背景值越高,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量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生植物 重金属污染 富集作用 监测评价
下载PDF
重金属在罗非鱼淡水白鲳和鲤鱼体内的蓄积 被引量:57
18
作者 阮晓 郑春霞 +2 位作者 王强 周疆明 邹岩 《农业环境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7-359,共3页
分别测定了新疆红雁热电养鱼场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鲤鱼的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铁、铜、锌、铅、镉、铬、镍、砷等重金属蓄积量。结果表明,藻类沉积的重金属是鱼体重金属蓄积的主要来源;重金属主要蓄积于三种鱼的鳃、肝、肾等器官组... 分别测定了新疆红雁热电养鱼场罗非鱼、淡水白鲳及鲤鱼的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铁、铜、锌、铅、镉、铬、镍、砷等重金属蓄积量。结果表明,藻类沉积的重金属是鱼体重金属蓄积的主要来源;重金属主要蓄积于三种鱼的鳃、肝、肾等器官组织,肌肉重金属蓄积量明显低于鳃、肝、肾部位的蓄积量;热带鱼种与鲤鱼重金属解毒机制差异明显,冬季鲤鱼内源性重金属解毒能力明显劣于热带鱼种罗非鱼和淡水白鲳,重金属向肌肉转运加快,是鲤鱼肌肉重金属蓄积量有所增加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罗非鱼 淡水白鲳 鲤鱼 体内蓄积 生物监测
原文传递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对重金属富集的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来好 杨贤庆 +6 位作者 郝淑贤 刁石强 石红 吴燕燕 周婉君 李刘冬 陈培基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5,共5页
对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南美白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体内Pb、Cd、Hg、As 4种重金属富集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重金属差异。分析重金属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分... 对广东省养殖的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及南美白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体内Pb、Cd、Hg、As 4种重金属富集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比较了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重金属差异。分析重金属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Pb、Cd、Hg、As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但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NY5125-2002);其中Pb的含量最高,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体内Pb含量最高值分别为限量的39.32%和42.18%;重金属含量因其规格大小及部位而异,趋势为大规格样品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重金属含量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增长情况与其体重具有正相关性;罗非鱼内脏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虾头为虾重金属富集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南美白对虾Litopeneaus vannamei 重金属 富集
下载PDF
多环芳烃对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量:31
20
作者 江 玉 吴志宏 +2 位作者 韩秀荣 张 蕾 王修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4种(多环)芳烃对6种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对数模型计算了其EC~(50)值。结果表明,根据对数模型计算的EC~(50)值与定义作图法所得结果较为一致,但在低浓度PAHs对浮游植物有促进作用时,其... 采用静态实验方法研究了4种(多环)芳烃对6种海洋浮游植物的生物急性毒性效应,并应用对数模型计算了其EC~(50)值。结果表明,根据对数模型计算的EC~(50)值与定义作图法所得结果较为一致,但在低浓度PAHs对浮游植物有促进作用时,其具有准确和合理的优点。其中甲苯、萘、2-甲基萘、菲的72h-EC~(50)分别为34.1~114mg/L,3.9~7.3mg/L,169~3.03mg/L,0.6~1.92mg/L。4种芳烃对6种浮游植物的生物急性毒性顺序为:小新月菱形藻>甲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小球藻>亚心形扁藻。此外,4种芳烃的72h-EC~(50)与其相应的Kow值有较好的log-log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浮游植物 急性毒性 EC50 海洋 生物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