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水生态系统的生态毒理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2
1
作者 王朝晖 尹伊伟 +3 位作者 林小涛 骆育敏 林秋奇 许忠能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23-127,共5页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毒性 水生态毒理学 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锗毒性对四种微藻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大志 高亚辉 +2 位作者 程兆第 李少菁 金德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01-505,共5页
将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盐生杜氏藻(Dunalielasalina)、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微绿藻(Nannochloropsis.sp)4... 将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盐生杜氏藻(Dunalielasalina)、湛江叉鞭金藻(Dicrateriazhanjiangensis)、微绿藻(Nannochloropsis.sp)4种微藻培养在含10mg/dm3锗的溶液中,研究了锗毒性对藻类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锗处理的微藻细胞多变形且易破裂,胞壁和原生质体结合疏松,一些细胞的鞭毛变得细长弯曲或缺失。细胞超微结构中叶绿体(类囊体)、线粒体受锗毒性的影响最大,其它一些结构如细胞核、脂含物、淀粉与液泡等也受到了影响,但不同种间差异较大。这些结果表明,细胞内的能量传递系统受到明显影响,从而影响到细胞内有机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微藻形态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四链藻生长的联合毒性 被引量:4
3
作者 陈碧鹃 袁有宪 +1 位作者 曲克明 王会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2-85,共4页
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为化纤废水中的主要物质 ,其对四链藻生长影响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乙醛和对苯二甲酸 (质量浓度比 1∶30 ) ,乙醛和乙二醇 (质量浓度比 1∶1356 ) ,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质量浓度比 1∶4 5) ,乙醛、对苯... 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为化纤废水中的主要物质 ,其对四链藻生长影响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 ,乙醛和对苯二甲酸 (质量浓度比 1∶30 ) ,乙醛和乙二醇 (质量浓度比 1∶1356 ) ,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质量浓度比 1∶4 5) ,乙醛、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质量浓度比为 1∶30∶1356 )对四链藻生长影响的 4 8hEC50 值分别为 197.2 1、880 6 .3、11344.0 7和 912 0 .1mg/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毒性 四链藻 化纤废水 污染防治
下载PDF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评价某市水源水及自来水的遗传毒性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俊然 吴卓桢 +2 位作者 张云翼 丁文兴 朱惠刚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2期37-39,共3页
在以往Ames和VDS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检测了某市自来水公司所属的8个水厂水源水、自来水及2个新拟建水厂源水的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除2个新拟建水厂的源水外,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和自来水、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 在以往Ames和VDS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小鼠体内微核试验检测了某市自来水公司所属的8个水厂水源水、自来水及2个新拟建水厂源水的有机提取物的遗传毒性。结果表明,除2个新拟建水厂的源水外,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和自来水、均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微核率的升高,并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这说明,该市原来的水源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2个新拟建水厂的取水点则水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 自来水 水源 微核试验 水污染 小鼠 骨髓
下载PDF
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Daphnia magna)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袁有宪 王会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研究化纤工业对水域生态的长期效应,首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大型(Daphniamagna)生殖周期和繁殖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醛浓度低于6mg/L时,对大型首次... 为研究化纤工业对水域生态的长期效应,首次在实验室研究了化纤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大型(Daphniamagna)生殖周期和繁殖数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醛浓度低于6mg/L时,对大型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7~10mg/L时,使首次生殖周期推迟1~2d,使第二次生殖周期提前1~2d。对苯二甲酸浓度32mg/L以下时,对首次和第二次生殖周期基本无影响;64~256mg/L时,使首次生殖周期均推迟1~2d,第二次生殖周期均缩短1~2d。乙二醇浓度在1000mg/L以下时,对首次生殖周期无影响;2000~4000mg/L时,推迟首次生殖周期1d;浓度低于4000mg/L时,对第二次生殖周期无影响。乙醛浓度在5mg/L以下时,对首次和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浓度在6~10mg/L时,显著降低其繁殖数量,分别降低38.3%~74.1%和12.8%~65.3%。对苯二甲酸浓度低于32mg/L时,对首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浓度在64~256mg/L时,降低首次繁殖数量62.9%~75.3%;浓度低于16mg/L时,对第二次繁殖数量无显著影响,浓度在32~256mg/L时,使第二次繁殖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溲 繁殖 化学纤维 废水 污染物 水体污染
下载PDF
铜对细菌脱氢酶活性及其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钟才高 朱继佩 戴继森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6-18,共3页
本文用刃天青还原抑制试验和细菌生长曲线测定法,研究了铜(Cu^(++))对混合细菌总脱氢酶活性(TDA)及其生长速度(GR)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浓度在0.391~100mg/L范围,细菌的TDA和GR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铜对细菌TDA的IC_(50)和MIC... 本文用刃天青还原抑制试验和细菌生长曲线测定法,研究了铜(Cu^(++))对混合细菌总脱氢酶活性(TDA)及其生长速度(GR)的影响。结果表明:铜浓度在0.391~100mg/L范围,细菌的TDA和GR的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铜对细菌TDA的IC_(50)和MIC分别为3.98mg/L、0.391mg/L,铜浓度小于0.195mg/L,其TDA受到刺激;铜对GR的抑制率,在不同终点观察时间其IC_(50)值明显不同,其中以5小时的IC_(50)值(2.37mg/L)最小。另外,本文还将此研究结果与国外单一细菌等微生物评价铜的生物毒性结果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脱氢酶 生长速度 活性
下载PDF
用CBMN法评价4-氯酚与富里酸对CHO细胞的毒性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素文 刘艳红 +2 位作者 王文华 柴文 郁志勇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61-64,共4页
用CHO细胞和CBMN法对4-CP(4-氯酚)及其FA(富里酸)协同作用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选用的细胞学毒性参数为总微核率(MN)、含微核的双核细胞率(BNMN)、核分裂指数(NDI)和胞质分裂阻断增殖指数(C... 用CHO细胞和CBMN法对4-CP(4-氯酚)及其FA(富里酸)协同作用的细胞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选用的细胞学毒性参数为总微核率(MN)、含微核的双核细胞率(BNMN)、核分裂指数(NDI)和胞质分裂阻断增殖指数(CBPI).结果表明:FA(0.66mg·L-1)单独处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不引起显著性差异;4-CP和FA(0.66mg·L-1)联合处理与4-CP各浓度分别处理相比有显著性的差异;对于BNMN和NDI,P<0.01;对于MN和CBPI,P<0.05,协同作用使细胞毒性效应增强.在2种处理下,4-CP的剂量与细胞毒性效应之间都存在显著性相关,当4-CP剂量大于15mg·L-1时,除参数MN外,其余各细胞毒性参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该工作提示:由于氯酚类物质本身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效应以及与水体中FA协同作用后又能增强细胞毒性,所以应严格控制氯酚类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参数 富里酸 4-氯酚 CBMN法 水体污染
下载PDF
γ—BHC在水相模拟生态系中的分布和异构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寅良 陈传群 +4 位作者 戎念杭 赵德生 陈鹤鑫 陆贻通 朱有为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3-17,共5页
γ—BHC在水体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为16.8d.水生生物都能很快地从水体中吸收γ—BHC,并迅速达到最大体内浓度.其中,以鱼体内浓度最高,螺次之,浮萍和金鱼藻较少.γ—BHC在水生生物体内也能产生异构化,主要异构化产物为α、δ—BHC.但它... γ—BHC在水体中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为16.8d.水生生物都能很快地从水体中吸收γ—BHC,并迅速达到最大体内浓度.其中,以鱼体内浓度最高,螺次之,浮萍和金鱼藻较少.γ—BHC在水生生物体内也能产生异构化,主要异构化产物为α、δ—BHC.但它们的异构化率都低于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BHC 水相模拟生态系 分布 异构化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分枝杆菌KR2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姜霞 区自清 张春桂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16-720,共5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离子类型和分子结构等对分枝杆菌KR2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分枝杆菌KR2的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KR2菌株的生长。表面活性剂的离子类型对KR2菌株生长抑制作用的顺序为:阳...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离子类型和分子结构等对分枝杆菌KR2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表面活性剂在低浓度时可以促进分枝杆菌KR2的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KR2菌株的生长。表面活性剂的离子类型对KR2菌株生长抑制作用的顺序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TDTMA>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80。表面活性剂的直链长度对KR2菌株生长的影响为:直链越短,对分枝杆菌KR2菌株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分枝杆菌 生长抑制作用 KR2菌株 生长影响 水体污染 毒性
下载PDF
静电场对水和水中生物体作用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柏平 张旭 +1 位作者 高廷耀 徐延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6期652-654,共3页
静电作用于水,能杀灭水中细菌.杀菌机制之一是产生了活性氧,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等.杀菌率随处理时间和放置时间而变化.这些解释了静电水“记忆”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 静电处理水 杀菌机制 超氧阴离子 生物机体
下载PDF
不同环境因子中几种常见金属离子对大肠杆菌致死效应的研究
11
作者 罗志腾 刘美侠 康健军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1989年第1期1-3,9,共4页
早有学者注意到,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细菌数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这是因为高浓度重金属离子损害了微生物呼吸作用,使细胞形态异常,甚至裂解而死亡。但是,水体中也有一些细菌可以忍耐高浓度重金属离子,有的并能在细胞内累积,如被... 早有学者注意到,受重金属污染的水体中,细菌数量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这是因为高浓度重金属离子损害了微生物呼吸作用,使细胞形态异常,甚至裂解而死亡。但是,水体中也有一些细菌可以忍耐高浓度重金属离子,有的并能在细胞内累积,如被认为剧毒的Hg和Ag。为了探明生活污水中占优势的大肠杆菌对几种常见金属离子是否有忍耐性,作者模拟了天津市某区金属离子浓度的实际情况进行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因子 金属离子 大肠杆菌 污染
下载PDF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形态对大型蚤的影响
12
作者 朱丽 李爱贞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166-170,共5页
通过水生生物毒性试验,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乐安江沉积物中重金属铜等对大型蚤的毒性与其形态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重金属的生物可给态对大型蚤的毒性最大,间接可给态次之,惰性态降低了其有害形态对蚤类的毒性.
关键词 重金属 大型蚤 毒性 形态 水体污染
下载PDF
Cu^(2+)对黄鳝肝脏保护酶SOD、CAT、GSH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6
13
作者 鲁双庆 刘少军 +1 位作者 刘红玉 刘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 以肝脏组织保护酶SOD、CAT、GSH 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SO4污染对黄鳝的损伤作用。实验测得Cu SO4对黄鳝的LC50 为 5 .5mg/L ,据此设定CuSO4浓度梯度。结果表明 ,0 .7、1.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的损伤较小 ,3.0、4 .5mg/L的CuSO4处理液对黄鳝损伤较大 ,保护酶SOD、CAT、GSH PX的活性在黄鳝暴露 2 4h时被显著抑制 ,在处理 4 8h后酶活性逐渐恢复并超过对照组水平 ,之后又回落到低于对照组水平 ,其变化幅度与CuSO4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可以证实 ,SOD、CAT、GSH PX活性变化可以反映黄鳝的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酶 黄鳝 肝脏 SOD CAT GSH-PX 硫酸铜 酶活性 生态毒理学 水体污染
下载PDF
Hg、Cd对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光化学活性及多肽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72
14
作者 陈国祥 施国新 +4 位作者 何兵 解凯彬 陆长梅 常福辰 魏锦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1-525,共5页
研究了重金属Hg2+ 、Cd2 + 对水生植物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多肽组分及光化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1 m mol/L 浓度Hg2 + 处理后,叶片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 值、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 研究了重金属Hg2+ 、Cd2 + 对水生植物莼菜越冬芽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多肽组分及光化学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1 m mol/L 浓度Hg2 + 处理后,叶片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 值、室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光系统电子传递活性呈下降趋势;当Hg2+ 处理浓度超过2 m mol/L 时,叶片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及其它光化学活性显著下降,光合膜多肽组分也产生降解.茎光合膜对Hg2 + 的敏感程度比叶片低.莼菜越冬芽经不同浓度Cd2+ (2、5 、10 m mol/L) 处理后,其光合膜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活性也产生相应变化,但程度较Hg2 + 处理弱;同样,其叶片光合膜对Cd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莼菜越冬 叶绿素 光合膜 光化学活性
下载PDF
重金属镉和铬对草鱼苗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38
15
作者 王少博 王维民 +3 位作者 郭亚楠 郭元媛 魏嘉 张迎梅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4,共5页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铬(Ⅵ)对其鱼苗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组织学影响.急性实验结果表明:镉与铬(Ⅵ)对草鱼苗的联合毒性在24h和48h,AI>0,为协同作用.慢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 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重金属镉和铬(Ⅵ)对其鱼苗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组织学影响.急性实验结果表明:镉与铬(Ⅵ)对草鱼苗的联合毒性在24h和48h,AI>0,为协同作用.慢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镉、铬(Ⅵ)质量浓度处理,肝胰脏中GPT活性呈下降趋势,两者联合处理质量浓度对GPT活性的影响呈现先升高而后又下降的趋势.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鳃、肝胰脏、肠和脾脏对重金属染毒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重金属镉和铬不仅能够影响草鱼苗主要酶的活性、使鱼体组织器官明显受损,而且两者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草鱼 毒性 谷丙转氨酶 组织损伤
下载PDF
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株)联合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1
16
作者 刘清 马梅 +1 位作者 童中华 王子健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01-303,共3页
采用等毒性混合法(equitoxicmixture)探讨了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珠)的联合毒性作用。当两种金属作用时,Zn和Cd为拮抗作用,Cu和Zn为加和作用,Cu和Cd、Cu和Hg、Zn和Hg... 采用等毒性混合法(equitoxicmixture)探讨了Cu、Zn、Cd、Hg对青海弧菌(Q67菌珠)的联合毒性作用。当两种金属作用时,Zn和Cd为拮抗作用,Cu和Zn为加和作用,Cu和Cd、Cu和Hg、Zn和Hg、Cd和Hg均为协同作用。而当3种或4种金属同时作用时,联合毒性作用均趋向于加和作用,其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毒性 青海弧菌 重金属 水质污染 毒性试验
下载PDF
光照、温度和营养盐对滇池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1
17
作者 刘玉生 韩梅 +1 位作者 梁占彬 林毅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7-11,共5页
研究了光照、温度与营养盐对滇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在500~5000lx光强范围内,随光强增加,比增殖速率加大;在22~35℃区间内,比增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研究了光照、温度与营养盐对滇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在500~5000lx光强范围内,随光强增加,比增殖速率加大;在22~35℃区间内,比增殖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温度的影响大于光照;氮磷比(N/P)值在5~10范围内,比增殖速率变化较大,N/P值为14.5时,比增殖速率达最大值。滇池湖水的氮磷比值为14.4左右,与实验值相接近。根据实验结果及限制因子的定义,总体上讲,滇池中磷是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控制滇池富营养化应以控制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温度 营养盐 铜绿微囊藻 水污染
下载PDF
重金属对鲫鱼的急性毒性及安全浓度评价 被引量:110
18
作者 杨丽华 方展强 郑文彪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101-106,共6页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 采用静水法生物测试研究了铜、锌、镉和铬对丰产鲫 (CarassiusauratusofPenze(♀ )×Cyprinusacutidorsalis (♂ ) )幼鱼的急性毒性 ,结果表明 :铜对鲫鱼为剧毒物质 ,镉为中毒物质 ,锌和铬为低毒物质 .4种重金属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Cu >Cd >Zn >Cr.铜、锌、镉和铬对鲫鱼的 2 4、4 8、72、96h的LC50 分别为 0 2 3、0 14、0 11、0 0 9mg/L ,11 17、8 68、6 86、5 85mg/L ,390 30、311 80、2 77 70、2 4 4 10mg/L和 39 40、32 2 5、2 7 2 0、2 2 2 5mg/L ,其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 0 0 0 9、0 5 9、2 4 41和 2 2 3mg/L .铜对鲫鱼的安全质量浓度略低于渔业水域水质标准 ,锌、镉和铬的安全质量浓度远远高于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污染 重金属污染 鲫鱼 急性毒性 安全质量浓度 水质评价 水质标准
下载PDF
铜和铅在污水鱼塘中鱼体内的蓄积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长发 陶澍 +4 位作者 曹军 李本纲 沈伟然 殷红 王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7-60,共4页
从天津污水鱼塘中采集了养殖的各种鱼,测定其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的铜、铅蓄积量。并与水相金属形态化学平衡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铜、铅蓄积量在鱼体中呈对数正态分布,与不同鱼种无显著关系,但在各部位之间明显不同... 从天津污水鱼塘中采集了养殖的各种鱼,测定其鳃、肝、肾、肌肉等部位中的铜、铅蓄积量。并与水相金属形态化学平衡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证实,铜、铅蓄积量在鱼体中呈对数正态分布,与不同鱼种无显著关系,但在各部位之间明显不同。由于吸收/排放的动力学差异,养殖后期鱼体中铅/铜蓄积比较中期低,反映了铅、铜相对蓄积速率的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污水 蓄积量
下载PDF
低pH对草鱼鳃和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20
作者 马广智 唐玫 徐军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3-25,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 ,把草鱼置于低 pH(6 .0 ,5.5,4 .5)水中 4d和 7d ,测试鳃和肝组织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实验的第 4天 ,低pH引起肝组织SOD活性升高 ,而对鳃组织SOD活性无显著影响 ;在第7天 ,低 pH引起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 ,而... 在实验室条件下 ,把草鱼置于低 pH(6 .0 ,5.5,4 .5)水中 4d和 7d ,测试鳃和肝组织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实验的第 4天 ,低pH引起肝组织SOD活性升高 ,而对鳃组织SOD活性无显著影响 ;在第7天 ,低 pH引起肝组织SOD活性显著降低 ,而鳃组织在 pH 6 .0和 pH 5.5时SOD活性升高 ,在pH 4 .5时SOD活性下降。提高水中钙浓度 ,可减缓pH 4 .5实验组 (第 7天 )鳃和肝组织SOD活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pH SOD 酶活性 水体酸化 酸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