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碳”背景下废弃生物质的高值化利用研究
1
作者 邵俊 郭丰艳 +2 位作者 刘建朋 包坤 郝斌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32-235,238,共5页
以废弃棉花秸秆为原料,在500℃下热解制备了棉花秸秆活性炭(CSAC),并研究了对亚甲基蓝和酸性品红的吸附特性。同时,以CSAC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ZnO/CSAC,并初步探索其光催化特性。结果表明:室温下,投加量为6,25 g/L,吸附60,90 min时,C... 以废弃棉花秸秆为原料,在500℃下热解制备了棉花秸秆活性炭(CSAC),并研究了对亚甲基蓝和酸性品红的吸附特性。同时,以CSAC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ZnO/CSAC,并初步探索其光催化特性。结果表明:室温下,投加量为6,25 g/L,吸附60,90 min时,CSAC对200 mg/L模拟亚甲基蓝和酸性品红废水的脱色率分别为99.66%和78.20%。对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都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受化学吸附控制,且为放热过程。可见光照射下,ZnO/CSAC的投加量为1 g/L,2 h时对200 mg/L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1.20%。ZnO/CSAC中纳米ZnO呈二维片状组装成绒球状长在CSAC表面,活性反应点位增多,光催化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生物质 高值化 染料 光催化
下载PDF
印刷线路板环保型退膜液的设计开发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立清 章礼旭 +4 位作者 薛茹萍 欧阳少波 林刘鹏 张本汉 许永章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63-168,178,共7页
为了提高印刷线路板退膜液的环保性,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以无机碱为主体的环保型退膜液配方:无机碱NaOH 0.5 mol/L,碎膜剂二乙二醇单丁醚10 mL/L,表面活性剂醇类R 5 mL/L,护锡剂柠檬酸钾1 g/L,其余为纯水。该退膜液无色透明,状态稳定,在... 为了提高印刷线路板退膜液的环保性,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以无机碱为主体的环保型退膜液配方:无机碱NaOH 0.5 mol/L,碎膜剂二乙二醇单丁醚10 mL/L,表面活性剂醇类R 5 mL/L,护锡剂柠檬酸钾1 g/L,其余为纯水。该退膜液无色透明,状态稳定,在温度50℃的条件下进行退膜,退膜时间在50~70 s以内,膜碎大小为5~10 mm,锡厚变量均值低于0.5μm,氨氮值为4.632 mg/L。将该退膜液与同产线产品进行对比,发现两者退膜性能极为接近,而环保型退膜液具有更低的氨氮值和化学需氧量(COD)值,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同时也能有很好的环保性,从而降低了退膜废液的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线路板 退膜液 环保
下载PDF
粉煤灰基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与尺寸放大试验
3
作者 常华 詹辉 +2 位作者 同帜 郭雅妮 杨万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0,共11页
选取固体废物粉煤灰作为支撑体骨料,TiO_(2)为烧结助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木炭粉为造孔剂,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得初始陶瓷膜支撑体样品,并对其进行等比尺寸(直径)放大制备。探究支撑体尺寸放大制备中烧结温度、造孔剂添加量... 选取固体废物粉煤灰作为支撑体骨料,TiO_(2)为烧结助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木炭粉为造孔剂,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得初始陶瓷膜支撑体样品,并对其进行等比尺寸(直径)放大制备。探究支撑体尺寸放大制备中烧结温度、造孔剂添加量、尺寸(直径)放大倍数等因素对支撑体性能的影响,对物质组成、微观形貌、抗折强度、纯水通量、酸碱腐蚀率及孔径分布等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高烧结温度为1 050℃,造孔剂木炭粉添加量为15%(质量分数),放大到原尺寸(直径)的2倍时,所制得支撑体性能最佳,其内部孔隙均匀,颈型结构明显,纯水通量为4 728.26 L/(m^(2)·h·MPa),抗折强度为25.15 MPa,中值孔径为3.06μm,孔隙率为38.56%,酸、碱质量损失率分别为0.33%、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孔剂 烧结助剂 陶瓷膜支撑体 粉煤灰 尺寸放大
下载PDF
锆基非晶合金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工艺及废液处理
4
作者 王成勇 唐梓敏 +4 位作者 丁峰 黄瑜 张涛 郑李娟 朱旭光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79,共13页
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技术在非晶合金结构件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会产生含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氟离子废液。为了提高锆基非晶合金结构件的表面质量以满足其使役性能,研究抛光时间、工作电压、硫酸铵浓度、初始温度、工件入水深度、阳... 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技术在非晶合金结构件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而且会产生含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氟离子废液。为了提高锆基非晶合金结构件的表面质量以满足其使役性能,研究抛光时间、工作电压、硫酸铵浓度、初始温度、工件入水深度、阳极挂具材料等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工艺参数对锆基非晶合金表面粗糙度、晶化情况的影响,并利用正交试验进行参数组合优化,对比不同参数对于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程度。最后针对抛光后废液污染的问题,探究并配套合适的废液处理方案。结果表明:影响抛光后材料表面质量因素的显著程度为抛光时间>工作电压>初始温度>硫酸铵浓度,最优抛光工艺参数组合为抛光时间8 min,工作电压220 V,初始温度88℃,硫酸铵浓度为5%,此时表面粗糙度为0.103μm。经化学混凝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树脂法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废液中的重金属和氟离子浓度均能达国家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成果可为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在锆基非晶合金的实际生产提供工艺指导,有助于推广锆基非晶合金结构件的产业化应用,促进锆基非晶合金的大规模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非晶合金 电解质等离子体抛光 表面质量 工艺优化 废液处理
下载PDF
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及其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武 李杨 +4 位作者 冯伟光 苏轶 揭伟哲 张华 倪红卫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4-542,共9页
磷石膏是湿法制备磷肥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物相是CaSO_(4)·2H_(2)O。我国磷石膏产量居世界第一,综合利用率却不到50%,堆存量已达8亿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探索磷石膏的有效利用途径已迫在眉睫。本文对磷石膏综合... 磷石膏是湿法制备磷肥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主要物相是CaSO_(4)·2H_(2)O。我国磷石膏产量居世界第一,综合利用率却不到50%,堆存量已达8亿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因此,探索磷石膏的有效利用途径已迫在眉睫。本文对磷石膏综合利用主要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磷石膏在化工领域的利用率仅有5%,在农业领域的利用率也只有2%,而建筑材料领域是目前磷石膏的主要应用领域。目前将磷石膏应用于水泥缓凝剂、石膏砌块和水泥砂浆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将磷石膏应用于胶凝材料和路基材料,由于浸出毒性的问题,并未大规模应用;将磷石膏用作填充剂则因为材料强度较低,仅仅停留于实验室探索阶段。最后展望了未来无害化利用磷石膏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解决磷石膏的堆存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综合利用 应用领域 建筑材料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煤粉炉掺烧造纸污泥的污染物排放
6
作者 吕溥 翟宏广 +4 位作者 郝迎志 孟宪栋 杨方雄 田永静 谭全银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39,共9页
燃煤锅炉掺烧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污泥处置方式,由于造纸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采用造纸厂内已建成的燃煤供热锅炉掺烧造纸污泥,既可以减少造纸厂处理污泥的成本,又能利用污泥热能。掺烧造纸污泥可能会使锅炉产生的烟气和灰渣等固体废物中的... 燃煤锅炉掺烧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污泥处置方式,由于造纸污泥有机质含量较高,采用造纸厂内已建成的燃煤供热锅炉掺烧造纸污泥,既可以减少造纸厂处理污泥的成本,又能利用污泥热能。掺烧造纸污泥可能会使锅炉产生的烟气和灰渣等固体废物中的污染物有所变化。利用造纸厂2×300 MW机组锅炉进行掺烧造纸污泥试验,检测产生污染物的变化情况。掺烧试验共掺烧造纸污泥755 t,燃煤与掺烧污泥的掺混比为22∶1,混合燃料相比燃煤热值稍下降。掺烧试验持续3 d,对烟气、干化污泥、炉渣和粉煤灰进行样品采集,共采集掺烧前3个烟气样品、3个干化污泥样品,各采集1个炉渣粉煤灰的空白样品,共采集掺烧后6个烟气样品、16个炉渣样品及50个粉煤灰样品。检测结果显示,烟气中常规性气体污染物如NOx增加1.5倍,SO2浓度略增加,检测出重金属Ni、Zn、Ba、Se、Cr、Mn、Sb、Pb、Cu,其中重金属Ba和Zn浓度较高,空白组烟气未检测出二噁英,掺烧组二噁英类平均质量浓度为1.20 pg/m^(3)(以TEQ计)。相比空白组,掺烧后炉渣中Pb浓度增加最明显,增长2.5倍;而Cu、Ni、Co、Al、Ti重金属浓度下降,空白组炉渣中二噁英质量分数为2.10 pg/g,掺烧组炉渣中二噁英质量分数为2.00 pg/g;相比空白组,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Ba、Mn、As浓度增加明显,增长1.5~2.0倍,而Cu、Zn、Ni、Pb、Co、Ti、Al浓度下降,空白组粉煤灰中未检出二噁英,掺烧组粉煤灰中二噁英质量分数为2.00 pg/g。本次掺烧试验产生的污染物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污泥 煤粉炉 掺烧 重金属 二噁英
下载PDF
半干法制备千克量级α-半水石膏粉及工艺能耗计算
7
作者 胡增来 胡勇 +4 位作者 杜本康 王训彦 王海洋 曹宏 赵明星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以磷石膏、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工艺实现α-半水石膏粉千克量级制备试验,采用SEM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分析α-半水石膏粉形貌和粒径分布,对两种α-半水石膏粉物相组成分析和力学性能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α-... 以磷石膏、脱硫石膏为原料,采用半干法工艺实现α-半水石膏粉千克量级制备试验,采用SEM场发射扫描电镜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分析α-半水石膏粉形貌和粒径分布,对两种α-半水石膏粉物相组成分析和力学性能强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种α-半水石膏粉中半水石膏相转化率在90%左右,晶体长径比接近于1,磷石膏基α-半水石膏粉力学性能最佳,其2 h抗折强度2.6 MPa,绝干抗压强度13.6 MPa。计算半干法工艺能耗,与传统煅烧法对比能耗降低约29.5%,工艺简单、绿色化,证明半干法工艺量产制备α-半水石膏粉在工业上可行性,为大规模消耗利用化学石膏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水石膏 半干法 千克量级 相组成 力学性能 能耗
下载PDF
常压法硝酸装置的优化改造
8
作者 黎志敏 龚赵峰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0-32,38,I0004,共5页
以杭州龙山化工的常压法硝酸装置为例,该装置在运行中出现尾气环保达标排放困难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采取硝酸生产工艺优化和新增尾气处理装置等改造,调整了硝酸和亚硝酸钠产品结构,可减少亚硝酸钠产量2 kt/a,同时增加硝酸(质... 以杭州龙山化工的常压法硝酸装置为例,该装置在运行中出现尾气环保达标排放困难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采取硝酸生产工艺优化和新增尾气处理装置等改造,调整了硝酸和亚硝酸钠产品结构,可减少亚硝酸钠产量2 kt/a,同时增加硝酸(质量分数为40%)产量4 kt/a;尾气中氮氧化物质量浓度<300 mg/m^(3),解决了尾气达标排放问题。该方法可为同行业类似的常压法硝酸装置改造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法硝酸装置 氮氧化物 尾气处理 氨催化还原
下载PDF
填埋沼气提纯装置废气制备高纯液态CO_(2)方案设计
9
作者 杨昆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对国内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提纯制备LNG装置的废气深度处理进行方案设计,创新性采用“压缩+固体吸附+低温分离+催化氧化+固体吸附”组合式工艺,其通过对填埋气体中的H_(2)O、CH_(4)、N_(2)主要杂质及H_(2)S、甲硫醇、油分、O_(2)、CO... 对国内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提纯制备LNG装置的废气深度处理进行方案设计,创新性采用“压缩+固体吸附+低温分离+催化氧化+固体吸附”组合式工艺,其通过对填埋气体中的H_(2)O、CH_(4)、N_(2)主要杂质及H_(2)S、甲硫醇、油分、O_(2)、CO等痕量杂质组分进行多步分离,产出99.99%和99.999%高纯液态二氧化碳(CO_(2)),经济效益可观,进一步完善碳循环,强化碳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CO_(2) 沼气提纯 LNG废气
下载PDF
电镀废水生物膜工艺调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研究
10
作者 林宇东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2期98-100,共3页
电镀废水处理面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生物膜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探讨了电镀废水生物膜处理的关键科学问题。结果显示,微生物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代谢,降解污染物。操作参数优化可提升微生物... 电镀废水处理面临传统方法的局限性,生物膜处理技术因其高效环保而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系统探讨了电镀废水生物膜处理的关键科学问题。结果显示,微生物可以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实现代谢,降解污染物。操作参数优化可提升微生物活性,增强降解效率。不同样品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差异,为系统稳定性评估及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本研究全面总结电镀废水生物膜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为相关工艺应用奠定基础。但微生物代谢机制有待深入解析,需要进一步的代谢组学和基因组学研究支持,以期获得更可靠的理论指导。本研究为电镀废水生物处理相关科研确定了方向,具有一定的科学以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工艺 微生物群落分析 生物膜工艺
下载PDF
烧结制度对煤矸石基支撑体的性能影响
11
作者 陈维星 王理明 +2 位作者 同帜 李苗雨 吴魁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9,共9页
为了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等问题,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骨料,Na_(2) CO_(3)为烧结助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及碳粉为造孔剂,利用挤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低成本管式煤矸石基陶瓷膜支撑体,... 为了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和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等问题,以固体废弃物煤矸石为骨料,Na_(2) CO_(3)为烧结助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粘结剂以及碳粉为造孔剂,利用挤压成型法和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低成本管式煤矸石基陶瓷膜支撑体,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支撑体物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压汞法等方法对煤矸石基支撑体的表面微观形貌、晶相组成、理化性能等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支撑体的晶相组成主要为石英、钠长石、白云母;在Na_(2) CO_(3)、HPMC以及碳粉的添加量(质量分数)分别为4%、3%、15%的基础上,以及烧结温度900℃、保温2 h的条件下,制备出的支撑体综合性能最佳,此时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为2468 L/(m^(2)·h·MPa),抗折强度为24.96 MPa,孔隙率为43.38%,耐酸碱腐蚀率分别为4.45%、0.62%。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基支撑体可实现固体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并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制度 煤矸石 无机陶瓷膜 支撑体 性能分析
下载PDF
工厂建设总图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点
12
作者 林晓燕 《中国高新科技》 2024年第6期27-28,53,共3页
工厂建设总图设计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对总图设计进行分析与讨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工厂建设总图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明确总图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工厂建设总图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阐明总图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点... 工厂建设总图设计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对总图设计进行分析与讨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对工厂建设总图设计进行了研究,通过明确总图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工厂建设总图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分析具体原因,阐明总图设计方案的选择要点,旨在完善现有工厂建设总图设计体系,提高工业总图设计的合理性,最大程度满足工厂建筑投运的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 建设总图 设计方案 选择要点
下载PDF
氯碱工业废硫酸高温裂解工艺相关研究
13
作者 王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51-0154,共4页
在现代工业事业不断发展背景下,硫酸作为基础化工原料,除了可以在无机盐化工生产、金属冶炼等中应用,还可以作为脱水剂、磺化剂参与到化学反应当中。所排放的废硫酸若不能进行有效处理,势必会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本文联系氯碱工业废硫... 在现代工业事业不断发展背景下,硫酸作为基础化工原料,除了可以在无机盐化工生产、金属冶炼等中应用,还可以作为脱水剂、磺化剂参与到化学反应当中。所排放的废硫酸若不能进行有效处理,势必会引发严重的污染问题。本文联系氯碱工业废硫酸的主要来源,对废硫酸常见处理方法进行细致阐述,并围绕废硫酸高温裂解工艺,从工艺原理、工艺流程、运行问题、优化措施等方面入手,详尽探讨利用高温裂解工艺处理废硫酸的过程及效果,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碱工业 废硫酸 高温裂解 工艺研究
下载PDF
太阳能光伏含氟废水深度处理
14
作者 吴昭东 《工程建设(维泽科技)》 2024年第1期198-200,共3页
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氟是一个环境污染问题。针对太阳能光伏电池行业产生的含氟废水,应进行深度处理以确保排放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含氟废水中的固体和液体部分进行分离,以减少处理过程中的复杂性。将... 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含氟是一个环境污染问题。针对太阳能光伏电池行业产生的含氟废水,应进行深度处理以确保排放符合相关法规标准。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含氟废水中的固体和液体部分进行分离,以减少处理过程中的复杂性。将废水中的氟离子与适当的除氟剂、中和剂反应,使其转化为无毒无害的化合物。常用的中和剂包括石灰、氢氧化钠等。利用沉淀、吸附、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氟离子、溶解物质等分离出来,从而获得清洁水。文章主要采用化学沉淀耦合专用除氟药剂除氟工艺进行除氟。文中重点阐述了该工艺选择、标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光伏 含氟废水 废水处理 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天然石膏制备烧石膏晶须试验研究
15
作者 陈秋菊 姚金 +2 位作者 丁文金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我国天然石膏资源丰富、但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根据溶解-再结晶理论,以天然石膏为原料、硝酸为助剂,采用常压酸化法开展了高附加值烧石膏晶须制备试验研究,考查了固液比、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所得产物物相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天然石膏资源丰富、但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根据溶解-再结晶理论,以天然石膏为原料、硝酸为助剂,采用常压酸化法开展了高附加值烧石膏晶须制备试验研究,考查了固液比、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所得产物物相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烧石膏晶须的质量分数随着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样品中晶须的质量分数随着固液比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优化条件下所得样品的物相主要为烧石膏相,另有极少量的石膏相和硬石膏相,样品中晶须的长度为509~650μm,长径比为43~62。研究成果可为天然石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石膏 烧石膏 晶须 硝酸 物相 形貌 固液比 反应温度
下载PDF
正弦交流电絮凝处理含锌电镀废水的研究
16
作者 周益辉 易师 +1 位作者 雷细平 徐涛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3,共8页
[目的]电镀废水中的Zn^(2+)污染控制是当前重要的工业水环境技术问题。[方法]采用正弦交流电絮凝技术和自制的电絮凝装置从废水中除去Zn^(2+)。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电絮凝装置进行了流场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溶液初始pH、电流密... [目的]电镀废水中的Zn^(2+)污染控制是当前重要的工业水环境技术问题。[方法]采用正弦交流电絮凝技术和自制的电絮凝装置从废水中除去Zn^(2+)。采用数值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电絮凝装置进行了流场分析,并通过实验研究了溶液初始pH、电流密度、初始锌离子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去除Zn^(2+)的影响,使用响应面优化方案的Box-Behnken设计获得Zn^(2+)最高去除效率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钛篮孔板大于3层有利于实现电絮凝装置流场均匀分布;在pH=9、含120 mg/dm^(3)Zn^(2+)的模拟废水溶液中,施加电流密度为0.31 A/m2、频率为50 Hz正弦交流电,通电21.3 min,Zn^(2+)的去除率可达到98.80%。[结论]响应面优化可用于正弦交流电絮凝处理含Zn^(2+)废水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锌电镀废水 正弦交流电絮凝 响应面优化 装置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H_(3)COONa-NH_(4)OH-H_(2)O体系下磷石膏矿化CO_(2)-联产高纯CaCO_(3)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文金 刘卓齐 +2 位作者 卢海臣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824-3833,共10页
基于我国面临CO_(2)减排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巨大压力,本文提出助剂循环使用的CO_(2)矿化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过程耦合的学术思想,立题以磷石膏为原料,研究醋酸钠体系下氨水强化磷石膏浸出液矿化CO_(2)联产高纯CaCO_(3)的反应过程。实... 基于我国面临CO_(2)减排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巨大压力,本文提出助剂循环使用的CO_(2)矿化与磷石膏资源化利用过程耦合的学术思想,立题以磷石膏为原料,研究醋酸钠体系下氨水强化磷石膏浸出液矿化CO_(2)联产高纯CaCO_(3)的反应过程。实验过程中系统讨论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磷石膏中Ca^(2+)的浸出及浸出液矿化CO_(2)反应效能的影响,并系统表征了反应条件对矿化产物晶粒尺寸、结构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常压条件下1t磷石膏可以矿化吸收208kg的CO_(2),同时联产472kg纯度为99.63%的球形球霰石。通过调节矿化反应条件可有效调控矿化产物的晶粒尺寸;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有利于亚稳态的球霰石向热力学更稳定的文石和方解石转化。实验过程中实现了醋酸钠的循环利用与回收。本文为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与高纯CaCO_(3)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CO_(2)矿化 碳酸钙 循环利用 产物调控
下载PDF
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的制备及烧结特性
18
作者 吴魁 同帜 +3 位作者 陈维星 王琳涵 李苗雨 李大川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了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的问题,以煤矸石和黄土为原料,CaCO 3为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制备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压汞法等方法对陶瓷膜支撑体的物化性质、表面微观形貌、物相组成... 为了解决陶瓷膜成本过高的问题,以煤矸石和黄土为原料,CaCO 3为造孔剂,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制备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压汞法等方法对陶瓷膜支撑体的物化性质、表面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支撑体内部形成新的晶相,导致支撑体的纯水通量和抗折强度增加。同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颗粒熔融现象更加显著,进而降低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但增加其抗折强度。在烧结温度为1125℃、保温时间为2 h条件下,制得的煤矸石/黄土基陶瓷膜支撑体综合性能较好。此时支撑体的纯水通量为9102.44 L/(m^(2)·h·MPa),抗折强度为12.317 MPa,酸/碱质量损失率分别为6.64%/0.35%,显气孔率为38.26%,孔隙率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陶瓷膜支撑体 烧结温度 保温时间开放科学(资源服务)
下载PDF
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实践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新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介绍了某公司目前*号燃煤锅炉脱硝、除尘、脱硫装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常用的几种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路线,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选择超低排放改造的工艺路线,详细阐述了本次超低排放改造的主要内容,收集了改造后的运行... 介绍了某公司目前*号燃煤锅炉脱硝、除尘、脱硫装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了常用的几种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路线,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并结合实际选择超低排放改造的工艺路线,详细阐述了本次超低排放改造的主要内容,收集了改造后的运行情况并进行了分析。由运行数据可知,某公司*号锅炉通过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实践,达到了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最新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锅炉 超低排放 脱硝 除尘 脱硫 改造
下载PDF
电石渣矿化CO_(2)-可控制备碳酸钙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丁文金 刘卓齐 +2 位作者 陈秋菊 孙红娟 彭同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5,共9页
本文提供了一种以电石渣为原料,循环利用氯化铵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方法;通过实验系统讨论了碳酸钙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所得碳酸钙晶型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为CO_(2)流速80 mL/min,反应温度30℃,... 本文提供了一种以电石渣为原料,循环利用氯化铵制备高纯碳酸钙的方法;通过实验系统讨论了碳酸钙制备的工艺条件以及不同工艺条件对所得碳酸钙晶型与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钙制备的优化工艺条件为CO_(2)流速80 mL/min,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 min;所得产物为纳米的球形球霰石,产物中CaCO_(3)的含量为99.95%,白度为99.3%,产物具体良好的自流动性和自粉化性;整个制备工艺中碳酸化反应滤液可循环利用8次,此时的反应效能大于50%;通过工艺条件的调控成功制备出高纯纳米碳酸钙、球霰石型碳酸钙、文石型碳酸钙以及方解石型碳酸钙.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案有望应用于电石渣的资源化利用与碳酸钙的可控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CO_(2)矿化 晶型 形貌 循环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