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方法的承德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1
作者 张胜 张涛 +4 位作者 段雯瑜 徐利 顾金洋 张炜 李思敏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水质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以及加权平均综合评价原则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评价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021年承德地区地表水水...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水质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以及加权平均综合评价原则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并与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比较,评价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结果表明:2021年承德地区地表水水质有明显的时空差异性,除7—9月的部分断面水质为较差外,其余断面水质均在Ⅰ~Ⅲ类;影响承德地区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因子为COD_(Mn)和TP;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指数法无法反映整体水质状况,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相较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兼顾了各污染因子间相互作用,并弱化了个别水质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且能够对同一类别水质进行排序,更适用于承德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承德地区
下载PDF
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特征、生态风险及来源分析
2
作者 张国珍 杨思益 +4 位作者 闵芮 张洪伟 张佳倩 高淑会 周添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9-1222,共14页
近年来,城市地表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诸多关注。对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特征、生态风险及其来源进行综述的结果显示,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和垃圾管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分布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丰度... 近年来,城市地表水体中的微塑料污染引起了诸多关注。对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特征、生态风险及其来源进行综述的结果显示,受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经济发展和垃圾管理能力的影响,我国城市地表水中微塑料的分布呈现出空间异质性,丰度为10.88~713500个/m^(3),以小于1 mm的小尺寸为主(66.8%),并普遍以纤维形式存在(51%)。以此为基础进行生态风险评估,其中微塑料污染负荷指数(L)评估结果为30%低风险,52%中到高风险,16%极高风险;化学毒性危险指数(H)评估结果为26%低风险,中、高风险均为36%;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评估结果均为低风险。微塑料的源汇分析表明,微塑料的来源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生产生活过程均可能向环境释放微塑料。研究可为评估和管理城市地表水中的微塑料生态风险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微塑料 城市地表水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多分类器和证据理论融合的水质分类方法
3
作者 项新建 颜超龙 +2 位作者 费正顺 郑永平 李可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针对单分类器对不同水质类别识别不均衡、水质分类准确率较低、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器和证据理论融合的水质分类方法。选取深度神经网络分类器、改进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和贝叶斯分类器3种分类器,通过全概率公式构建信度函... 针对单分类器对不同水质类别识别不均衡、水质分类准确率较低、适应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分类器和证据理论融合的水质分类方法。选取深度神经网络分类器、改进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和贝叶斯分类器3种分类器,通过全概率公式构建信度函数,基于证据理论对信度函数进行融合,获得多分类器融合模型。从国家地表水水质自动站发布的2022年3月1—22日水质数据中选取3 558条数据为样本集,采用DNN水质分类模型、PSO-SVM水质分类模型、贝叶斯水质分类模型和多分类器融合模型对待测样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多分类器融合模型对水质类别判定的平均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分别为94.2%、93.8%、94.2%和94.0%。相较于DNN水质分类模型、PSO-SVM水质分类模型、贝叶斯水质分类模型,多分类器融合模型准确率分别提高5.6%、9.8%和13.6%,精确率分别提高5.2%、10.0%和10.9%,召回率分别提高5.6%、9.8%和13.6%,F1值分别提高5.4%、10.2%和12.3%,多分类器融合模型在水质分类方面的准确性和适应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分类 多分类器 神经网络 证据理论融合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分析法的引调水工程水质响应关系分析
4
作者 夏文文 邓宇 +2 位作者 范帆 刘承磊 陈黎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80-86,120,共8页
为提升引调水工程的环境改善效果,须对水体的自身连通水平、水质现状、水环境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太湖流域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利用图论连通度理论对研究区域静态基流连通性进行评价,探索圩内水系连通性的空间差异及变化特性。同时... 为提升引调水工程的环境改善效果,须对水体的自身连通水平、水质现状、水环境主要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以太湖流域跃进联圩为研究对象,利用图论连通度理论对研究区域静态基流连通性进行评价,探索圩内水系连通性的空间差异及变化特性。同时,开展短期引调水实验,结合模糊综合分析法评价引调水带来的圩内水质变化情况及规律,研究圩内水环境和水系连通性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引调水环境改善分析中具有适用性,可实现对圩内各监测点位水质变化的全面分析;水体流动性是影响圩区内水质的重要环境因素,高锰酸盐指数是导致圩内水质恶化的主要影响因子。引调水工程对圩区水环境具有一定的持续改善性作用,但对基流连通性较差的区域,改善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引水试验 图论连通度 模糊综合分析法
下载PDF
阜阳市幸福河湖评价及障碍因子识别
5
作者 杨兰 潘争伟 +2 位作者 邱海鹏 王德健 李鑫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从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水经济发展5个方面出发,选取15个指标建立了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阜阳市2012—2021年的幸福河湖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影响阜阳市幸... 从水资源供给、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环境、水经济发展5个方面出发,选取15个指标建立了幸福河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阜阳市2012—2021年的幸福河湖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障碍度模型识别了影响阜阳市幸福河湖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阜阳市的幸福河湖建设情况在2012—2021年呈逐步增长趋势,影响幸福河湖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量、水资源利用及水生态环境情况。据此,结合阜阳市的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优化阜阳市幸福河湖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河湖评价 熵权法 TOPSIS 障碍因子识别 阜阳市
下载PDF
改进的FA-FCE模型在矿井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韩行 杨雨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22,共11页
酸性矿井水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遭受污染的矿井水质进行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以贵州省内的酸性矿井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采用因子分析(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加权平均法,并引入级别特征值构建了FA-FCE水... 酸性矿井水会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遭受污染的矿井水质进行评价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前提。因此,以贵州省内的酸性矿井水分布区为研究区,采用因子分析(FA)、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和加权平均法,并引入级别特征值构建了FA-FCE水质评价模型,对矿井水质和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所评价的水样中V类水的占比达到70.37%,水质整体偏向于V类水,各地区的平均级别特征指数均大于2,矿井水水体环境遭受污染的程度较高。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模型,文中提出的水质评价模型在选取评价指标及权重分配等方面有显著的优势,并综合考虑了所有评价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影响,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 矿井水质评价 级别特征值 水体环境质量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钟妮栖 夏瑞 +5 位作者 张慧 豆荆辉 陈焰 贾蕊宁 尹瑛泽 严超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 黄河流域最大的矛盾是水资源短缺,如何科学揭示大尺度缺水型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是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管理需求,也是水科学与经济学交叉学科的研究难点.本文发展了基于三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Tapio弹性指数的耦合脱钩模型方法,辨识黄河流域城市群2010-202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变化格局及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从广度和深度多个维度定量揭示了黄河流域城市群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黄河流域兰西城市群具有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570.73×10^(4)hm^(2)和1.25;宁夏沿黄城市群则具有最小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和最大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平均值分别为2.01×10^(4)hm^(2)和567.05.(2)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强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相对较低的是宁夏沿黄城市群.(3)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9.68%和36.13%,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GDP发生强脱钩和扩张性负脱钩的比例分别为41.29%和34.03%,二者均未达到最佳脱钩状态.研究显示,为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水资源生态足迹广度与GDP弱脱钩、水资源生态足迹深度与GDP强脱钩是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 社会经济发展 水资源生态足迹 脱钩关系 城市群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时空融合算法的水体叶绿素a反演研究
8
作者 陈玲 董晓华 +2 位作者 马耀明 章程焱 薄会娟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为了准确反演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以黄柏河东支流域为例,采用STNLFFM时空融合算法,对2017年GF-4和Sentinel-2反射率数据进行融合,以重构Sentinel-2影像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对应用算法前后获取的水质参数-光谱特征响应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 为了准确反演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以黄柏河东支流域为例,采用STNLFFM时空融合算法,对2017年GF-4和Sentinel-2反射率数据进行融合,以重构Sentinel-2影像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对应用算法前后获取的水质参数-光谱特征响应关系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比较模型对叶绿素a的预测效果以验证时空融合算法的可行性,利用重构后影像光谱特征与水质参数的响应关系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反演2017年黄柏河东支流域各水库水体叶绿素a浓度。结果表明:利用时空融合算法生成的影像接近真实影像,提高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叶绿素a的效果,R2从融合前0.659提高至融合后0.844,且基于时空融合算法获取的水质参数-光谱关系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精度较好,R2和MRE达到0.925和9.461%,反演的叶绿素a浓度空间差异性明显。证明了时空融合算法在水质参数反演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NLFFM时空融合算法 黄柏河 人工神经网络 水质反演 叶绿素A
下载PDF
基于稻虾共作系统水稻收割后水体水质及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评估
9
作者 李志福 吴永红 +1 位作者 刘雪梅 李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水稻收割后水体营养盐和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评估其水生态风险,通过监测4块稻虾田的种养后期水体中的理化指标,评价了稻虾田中分子氨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毒性,系统分析了种养体系中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的生态毒性风... 为探究稻虾共作系统中水稻收割后水体营养盐和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特征,评估其水生态风险,通过监测4块稻虾田的种养后期水体中的理化指标,评价了稻虾田中分子氨和沉积物重金属的毒性,系统分析了种养体系中水体营养盐、重金属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稻虾种养模式的水稻收割后,水体pH值高,达到9.25;总氮、氨氮和COD浓度分别达到14.15、11.49和92.01 mg/L.常年的稻虾共作系统中,沉积物中的重金属wAs(16.21 mg·kg^(-1))和wCd(0.20 mg·kg^(-1))水平较高,分别超背景值2.35倍和1.72倍,其他重金属含量较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潜在生物毒性评价结果均表明,稻虾共作系统中沉积物重金属的生态风险低,这与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需要矿物质元素有关.综上所述,稻虾共作系统具有潜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风险评估 营养盐 重金属毒性
下载PDF
三岔河干流水质相关性及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0
作者 谢旭姣 王海鹤 +2 位作者 孙媛媛 张帅 王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4,90,共10页
三岔河是乌江的源头,为充分了解三岔河流域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源头水,研究了2022年三岔河干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DO、pH、NH_(3)-N、TN、COD_(Cr)、BOD_(5)、COD_(Mn)和TP等8项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三岔河干流全年水质均... 三岔河是乌江的源头,为充分了解三岔河流域水质状况,更好的保护源头水,研究了2022年三岔河干流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DO、pH、NH_(3)-N、TN、COD_(Cr)、BOD_(5)、COD_(Mn)和TP等8项监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三岔河干流全年水质均保持在Ⅲ类及以上类别(TN不参与评价),水体水质良好,水体全年呈现弱碱性,DO含量较高,外源污染主要为沿河两岸农业面源和周边居民生活污水排放。2)空间变化趋势:COD_(Cr)、COD_(Mn)和BOD_(5)3个监测指标空间变异系数均在0.3~0.5之间,空间变化不明显,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空间变化特征均为中游>下游>上游;NH_(3)-N与TP的空间变异系数均超过0.9,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变化特征均为中游>上游>下游;TN与其余指标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TN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空间变化特征。3)时间变化趋势:2022年三岔河TN呈现7月>10月>1月>4月的时间变化特征,TN浓度主要受人为活动的影响;NH_(3)-N、TP、COD_(Cr)、BOD_(5)、COD_(Mn)等指标无明显时间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岔河 水质空间变化 水质时间变化 相关性
下载PDF
里下河典型区域渔业养殖水质及其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
11
作者 王姗姗 张然 +4 位作者 申华杰 董圆媛 王晨波 崔冬妮 成淑妍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94-99,共6页
对渔业养殖水体进行监测分析,是评估养殖污染源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依据。选取里下河典型地区兴化市的养殖池塘和地表水断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工监测、相关性分析、三维荧光指纹和风险商值法等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养殖池塘和地... 对渔业养殖水体进行监测分析,是评估养殖污染源对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依据。选取里下河典型地区兴化市的养殖池塘和地表水断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工监测、相关性分析、三维荧光指纹和风险商值法等技术和分析方法,对养殖池塘和地表水断面水质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水体水质总体劣于地表水断面,养殖尾水排放达标率为89.7%,主要影响指标为pH值;Y1和Y2池塘对S1断面的高锰酸盐指数具有负面贡献;以养殖尾水为代表的农业源是影响S1断面水质的主要污染来源;地表水和养殖水体中林可酰胺类抗生素检出率均达100%,四环素类和头孢类抗生素在该地区养殖活动中的使用较多。风险商值法评估结果显示,Y2池塘养殖水体受磺胺甲恶唑影响的生态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养殖 地表水 环境质量 抗生素
下载PDF
基于不同评价方法的小浪底水库水质分析及来源解析
12
作者 武俐 杨萌 +3 位作者 来梦媛 王瑞佳 王亮 宋百惠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9-95,102,共8页
水质评价是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小浪底水库不同水期水质特征,于2021年对3个断面的15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采用三种方法对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厘清水质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水期... 水质评价是水生态系统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重要基础。为探究小浪底水库不同水期水质特征,于2021年对3个断面的15个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与分析。采用三种方法对研究区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厘清水质变化规律,确定最佳的评价方法,探讨不同水期影响水质的关键环境因子并解析其来源。研究表明:库区水质总氮浓度超出地表水Ⅴ类标准,其他水质指标均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三种方法受指标权重影响,评价结果存在差异,综合比较与分析,确定基于TOPSIS的信息加权和排序法更适用于评价研究区水质状况;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水期影响水质的环境因子及其来源不同,枯水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平水期水质变化与上游输入有关,丰水期受降水和水动力条件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小浪底水库的水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库区水质评价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水质分析 环境因子 评价方法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水质预测研究进展及趋势
13
作者 符敦凯 张云辉 +3 位作者 徐小军 王鹰 许钟元 王杨双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88-100,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预测研究基于大样本环境监测数据,对于提前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对水质预测的阶段性研究进展及趋势的总结分析还较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对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类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水质预测研究基于大样本环境监测数据,对于提前制定水环境保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目前对水质预测的阶段性研究进展及趋势的总结分析还较少。文章基于文献计量学理论,对2000—2023年收录在中国知网(CNKI)中文文献数据库和WOS(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文献库中的水质预测领域论文进行检索,采用VOSviewer软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构建长时间的序列图谱,系统地梳理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科研成果,揭示了关于水质预测领域的研究趋势。结果表明:水质预测研究是一个典型的多作者、多国家、多机构的合作领域;我国每年出版的水质预测论文数量最多,且科研成果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表明我国是水质预测研究领域的主导国家。通过分析关键词发现,与传统方法相比,BP神经网络以及深度学习等是近年来行之有效的水质预测方法。该研究将有助于提升我国水质预测的研究水准,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文献计量学成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预测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CNKI数据库 WOS数据库
下载PDF
太湖沿岸浅水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4
作者 张勇 李灿 +6 位作者 张华林 詹宇 王慧 肖逸凡 杨丽丽 刘佳奇 蒯正龙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8,共12页
为评估生态修复过程中太湖沿岸浅水湖泊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于2022年对金墅港圩地水体进行了调查.构建了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其中,准则层由功能性、完整性、稳定性3项组成,指标层由综合水质、营... 为评估生态修复过程中太湖沿岸浅水湖泊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于2022年对金墅港圩地水体进行了调查.构建了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成.其中,准则层由功能性、完整性、稳定性3项组成,指标层由综合水质、营养状态等14个大项参数和pH值、温度、溶解氧等28个小项参数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了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系数,再使用比值法统一量纲.结果表明,在生态修复过程中,功能评价指数在秋季达到最高,完整性评价指数在秋、冬两季优于春、夏两季,稳定性评价指数在夏季最高,有70%的点位处于“健康”水平,水生态健康综合评价指数持续上升.说明生态修复工程有效地促进了水生态系统的重建与恢复,这不仅对后续的修复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而且能为其他湖泊的水生态修复和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生态修复 水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体系
下载PDF
汾河中游底泥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
15
作者 任晶晶 付兴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解汾河中游底泥重金属污染分布现状、揭示其污染物来源,选择中游磁窑河入汾口至文峪河入汾口以下2 km河段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断面上共35个底泥柱状样(底泥深度0~70 cm),分析重金属垂向及沿河道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 为了解汾河中游底泥重金属污染分布现状、揭示其污染物来源,选择中游磁窑河入汾口至文峪河入汾口以下2 km河段为研究对象,采集5个断面上共35个底泥柱状样(底泥深度0~70 cm),分析重金属垂向及沿河道分布特征,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揭示其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Hg、Cu、Pb、Cr、Ni整体表现为在40~70 cm深处底泥富集,40~70 cm深处含量为0~40 cm深处的1.02~2.82倍,其垂向分布规律可能与当地历史工业污染有关;分析0~40 cm深处底泥沿河道分布特征及来源发现,5种重金属沿河道分布趋势相似,其含量均在磁窑河入汾口、文峪河入汾口出现较大值,Pb、Hg含量严重超标,分别为当地土壤背景值的1.94、3.91倍,在文峪河入汾口出现最大值;重金属Pb、Cr及Ni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Cu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部分来源于藻类堆积,Hg主要来源于藻类堆积、部分来源于工业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 重金属 垂向分布 沿河道分布 来源 汾河中游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卫星遥感水质富营养化评价——以合肥市环城河为例
16
作者 张勇 王慧 +6 位作者 朱传华 周浩 詹宇 李灿 肖逸凡 杨丽丽 刘佳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112,共9页
以合肥市环城河为研究对象,使用线性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套索回归等机器学习模型挖掘Landsat8卫星数据和水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对遥感影像值的反射率和水质参数进行建模,并比较了4种不同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表... 以合肥市环城河为研究对象,使用线性回归、随机森林、支持向量回归和套索回归等机器学习模型挖掘Landsat8卫星数据和水质参数之间的关系,对遥感影像值的反射率和水质参数进行建模,并比较了4种不同模型的表现.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的表现最好,对TN、TP、NH3-N反演模型的精度都能达到0.7以上;反演的水质参数浓度分布图表明TN、TP在环城河东北段的污染最严重,而NH3-N则在西南段的污染最严重;从水体富营养化分布图可以看出,环城河东段水体呈现中度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Landsat8 富营养化评价
下载PDF
质量法测定植物营养液中电导率可行性
17
作者 张华宇 周帆 +3 位作者 廖晓斌 刘新月 朱家铭 张嘉禾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通过与测定电导率的传统电极法对比,探讨运用质量法测定植物营养液电导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法测定植物营养液中的电导率,测定值与采用高精度电导率/总溶解性固体水质测试笔测定结果极为接近,分别为19.85,19.30 mS·cm^(-... 通过与测定电导率的传统电极法对比,探讨运用质量法测定植物营养液电导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质量法测定植物营养液中的电导率,测定值与采用高精度电导率/总溶解性固体水质测试笔测定结果极为接近,分别为19.85,19.30 mS·cm^(-1);溶液中的颗粒物仅贡献2.4%的电导率,悬浮物和胶体对电导率贡献更低(0.5%),络合态的有机物对电导率贡献也有限;解络后,植物营养液的电导率由19.30 mS·cm^(-1)急剧增至66.68 mS·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导率 质量法 电极法 总溶解性固体
下载PDF
潮白河再生水补给区地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生态风险评估
18
作者 杜俊佩 李炳华 +3 位作者 操信春 史芫芫 祁生林 郑凡东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3期25-32,共8页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同时也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具有潜在影响。为了评估潮白河再生水补给区地表水中PAEs的浓度水平和生态风险,根据近6年补给区地表水PAEs监测数据,分析了地表水中PAEs浓度变化,使... 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同时也是一类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具有潜在影响。为了评估潮白河再生水补给区地表水中PAEs的浓度水平和生态风险,根据近6年补给区地表水PAEs监测数据,分析了地表水中PAEs浓度变化,使用物种敏感性分布法(SSD)建立了5种PAEs的长期水质基准,推导出其长期水质基准值(LWQC),应用风险商值法确定了PAEs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补给区地表水中6种PAEs中DBP年均检出浓度最高,为3822.45 ng/L,BBP年均检出浓度最低,仅为24.72 ng/L,且无论是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地表水中PAEs单体均以DEHP和DBP为主;基于急性、慢性毒性数据建立的DMP、DEP、DBP、BBP和DEHP的长期水质基准STWQC与LWQC值依次为373.4μg/L、205.46μg/L、4.8μg/L、12.04μg/L、3.15μg/L和1168.21μg/L、179.57μg/L、10.72μg/L、15.05μg/L、26.73μg/L;总体而言,DMP、DEP、BBP具有较低的生态风险,而DBP和DEHP具有潜在的生态风险,可能对地表水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邻苯二甲酸酯(PAEs) 物种敏感度分布(SSD) 长期水质基准(LWQC) 商值法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污染防治措施对茫溪河水质改善影响研究
19
作者 陈雨艳 俸强 王康 《四川环境》 2024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了更好地开展茫溪河的污染防治,摸清茫溪河流域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各种污防措施对水质改善效果十分必要。基于SWAT构建了茫溪河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负荷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茫溪河近年超标污染物,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茫溪河水质... 为了更好地开展茫溪河的污染防治,摸清茫溪河流域污染源贡献比例以及各种污防措施对水质改善效果十分必要。基于SWAT构建了茫溪河流域分布式水文和污染负荷模型,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茫溪河近年超标污染物,基于SWAT模型分析了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假设,包括污染源贡献率及生态补水、点源和面源等污染防治措施对水质改善的效果情况。结果表明,茫溪河流域超标项目集中在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污染源中,面源相对于点源对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贡献率大些,特别是水土流失的贡献率最大,分别达到了42.8%和76.1%;生态补水对污染物浓度降低有一定影响,直排源和非直排源污染控制一定程度上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达标率有所提升。基于SWAT模型的茫溪河水质达标场景分析对于推动水质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茫溪河流域 污染贡献 生态补水 污染治理
下载PDF
2021年某市城乡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20
作者 韩莹 魏巧珍 +2 位作者 李雪 樊玉芳 田晓静 《陕西水利》 2024年第2期117-120,共4页
为系统了解某市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对某市城乡50个监测点的出厂水、末梢水和传统水箱式二次供水水样的色度、pH和耗氧量等水质常规指标进行检测;重点对各区县14个监测点的出厂水及对应末梢水水样的重金属、卤代烃和农药残留等水质非... 为系统了解某市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对某市城乡50个监测点的出厂水、末梢水和传统水箱式二次供水水样的色度、pH和耗氧量等水质常规指标进行检测;重点对各区县14个监测点的出厂水及对应末梢水水样的重金属、卤代烃和农药残留等水质非常规指标进行监控。结果表明:某市的城市饮用水合格率为93.2%(137/147),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92.2%(595/645)(χ^(2)=0.154,P>0.05);城市和农村的不同水样类型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水质非常规指标均未超标;基于31项指标可以对不同水样类型进行判别;基于6种重金属元素可以对不同水源进行判别。某市农村水质量亟待提高,重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以保障生活饮水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某市 饮用水 水质常规指标 水质非常规指标 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