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7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流域2种水产养殖模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寅 李冰 +3 位作者 贾睿 侯诒然 刁维旭 朱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内的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2种水产养殖模式为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2种养殖模式对能源消耗(EU)、全球变暖潜势(GWP)、酸化潜势(AP)、富营养化潜势(EP)以及水资源消耗(WU)5种环境指标的影响,并探究2种主要输... 本研究以长江流域内的池塘养殖和稻渔综合种养2种水产养殖模式为对象,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分析2种养殖模式对能源消耗(EU)、全球变暖潜势(GWP)、酸化潜势(AP)、富营养化潜势(EP)以及水资源消耗(WU)5种环境指标的影响,并探究2种主要输入因子(饲料和电力供应)和养殖过程对各环境指标的影响,从而评价2种养殖模式对环境影响的差异。生命周期评价结果标准化处理和加权评估显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的WU、EP、GWP、AP和EU值分别为11.650、0.770、0.141、0.096和0.003,总环境影响指数(TEII)为12.660;池塘养殖模式的WU、EP、GWP、AP和EU值分别为31.453、1.187、0.210、0.174和0.007,TEII为33.031。与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相比,池塘养殖模式的各项环境指标均较高。对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分析表明,饲料供应对EU、GWP和AP的贡献率最高,EP主要受饲料供应和养殖过程的共同影响,而WU主要集中在养殖过程中,电力供应主要影响EU、GWP和AP。生命周期评价的结果表明,与池塘养殖模式相比,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显示出更友好的环境效益,在我国长江流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种养殖模式的贡献率分析表明,改进饲料生产工艺、建立精准投喂技术、应用先进的尾水处理技术和适当提高养殖密度是我国长江流域水产养殖环境友好生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池塘养殖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下载PDF
30CrMnSiA螺栓腐蚀后的疲劳力学性能研究
2
作者 柳星 谭阳露 +1 位作者 赵连红 张红飞 《环境技术》 2024年第2期65-73,共9页
为验证飞机上30CrMnSiA螺栓在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开展了模拟螺栓实际工作状态的腐蚀环境加速试验,分析记录不同腐蚀环境历期后螺栓表面宏观与微观锈蚀形貌,使用疲劳试验机测试螺栓腐蚀前后的疲劳、剪切力学性能。试验表明实际工作... 为验证飞机上30CrMnSiA螺栓在腐蚀环境下的使用可靠性,开展了模拟螺栓实际工作状态的腐蚀环境加速试验,分析记录不同腐蚀环境历期后螺栓表面宏观与微观锈蚀形貌,使用疲劳试验机测试螺栓腐蚀前后的疲劳、剪切力学性能。试验表明实际工作环境中腐蚀主要发生在30CrMnSiA螺栓中间暴露区域,中间区域腐蚀程度随着腐蚀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而螺栓实际受剪作用部位在3年环境日历期内未受到腐蚀影响,剪切力学性能无明显改变。因此,无论是飞机处于停放状态或是飞行状态,30CrMnSiA螺栓均能够满足3年日历期的使用环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栓 腐蚀 剪切强度 疲劳性能
下载PDF
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现状及建议
3
作者 於华 庞可 帅伟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结合国家和地方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管理要求与技术规定,总结梳理了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实施情况;围绕温室气体核算对象、评价内容、核算方法、减污降碳技术措施、排放评价指标及对标分析、... 结合国家和地方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管理要求与技术规定,总结梳理了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试点实施情况;围绕温室气体核算对象、评价内容、核算方法、减污降碳技术措施、排放评价指标及对标分析、排放监测监管等方面,剖析了行业目前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工作存在评价要求不完善、核算方法不统一、减污降碳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要求,推动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统筹融合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行业 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 试点
下载PDF
工业用地环境准入的思考与建议——以湖南省为例
4
作者 王琰 陈博明 +2 位作者 黄玉莹 谢韵 黄慧敏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工业用地规划是项目环境准入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工业用地分类是工业用地环境准入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工业用地分类的有效性,梳理了工业用地分类相关国家标准及国土空间规划中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规划是项目环境准入的重要依据,是实现“十四五”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好工业用地分类是工业用地环境准入的核心问题之一。为了提高工业用地分类的有效性,梳理了工业用地分类相关国家标准及国土空间规划中工业用地分类标准的内涵、依据及局限性,探讨了部分地区关于环境准入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目前工业用地分类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向,结合湖南省建设项目环境准入现状,借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分类原则,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工业项目环境影响程度的工业用地分类建议,并对未来分类清单动态更新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工业项目分类 工业用地分类 环境准入
下载PDF
产业园区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以重庆某产业园区为例
5
作者 秦勇军 苏晴 +3 位作者 喻元秀 朱小龙 张健 廖若鸿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24-28,共5页
为有力发挥规划环评效能,引导产业园区低碳高质量发展,以重庆某产业园区为例,采用温室气体核查数据及重新核算方式统计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产业园区温室气体现状排放量。并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确定核算范围,预测规划年限温... 为有力发挥规划环评效能,引导产业园区低碳高质量发展,以重庆某产业园区为例,采用温室气体核查数据及重新核算方式统计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产业园区温室气体现状排放量。并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方法,确定核算范围,预测规划年限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测结果表明:该产业园区202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为1261.47万tCO_(2)e,其中,化石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净调入电力、油气系统甲烷逃逸、废弃物处理对应的排放量分别占85.0%、7.0%、7.0%、0.7%和0.3%。研究还对评价中存在的核算方法无法上下衔接、与《重点行业碳评指南》评价指标难以衔接、调整建议较难实现定量化等主要难点和制约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优化核算方法、合理确定评价指标、针对性地实施管控措施等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温室气体排放 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PDF
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6
作者 张承舟 苏垚 +1 位作者 王宇航 沙克昌 《环境影响评价》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费大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其降碳实效关乎我国“双碳”目标全局效果。研究梳理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现状,以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试点地区为基础,提出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 钢铁行业是能源消费大户,也是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其降碳实效关乎我国“双碳”目标全局效果。研究梳理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现状,以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试点地区为基础,提出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评价的思路、内容和程序,构建了以生产工序为单元的核算边界及方法、以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值为约束的评价方法,量化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各工序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探索了钢铁行业建设项目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的分析方法和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可为相关技术文件的出台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温室气体排放评价 减污降碳
下载PDF
500 kV并行线路工频电场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刘海豪 林怀德 《能源与环境》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为了平衡节约线路走廊与减小工频电场影响之间的矛盾,该文以2条500 kV同塔双回线路并行架设为研究对象,采用成熟计算方法,分析了对地高度、接近距离、导线垂直间距、相序排列对线下工频电场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小接近距离... 为了平衡节约线路走廊与减小工频电场影响之间的矛盾,该文以2条500 kV同塔双回线路并行架设为研究对象,采用成熟计算方法,分析了对地高度、接近距离、导线垂直间距、相序排列对线下工频电场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减小接近距离、降低导线垂直间距、采用逆相序有利于节约线路走廊;提高对地高度、降低导线垂直间距、采用逆相序有利于减小工频电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线路 并行架设 工频电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生产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实例
8
作者 窦志荣 王神虎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4年第2期96-101,共6页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优良的填料,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纸、涂料、化学建材等行业。研究了以石灰石、无烟煤为主要原料煅烧生产氧化钙,碳化法生产纳米碳酸钙项目,在工程分析基础上,确定了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产排污点及主要污染物,并依据相... 纳米碳酸钙是一种优良的填料,广泛应用于塑料、造纸、涂料、化学建材等行业。研究了以石灰石、无烟煤为主要原料煅烧生产氧化钙,碳化法生产纳米碳酸钙项目,在工程分析基础上,确定了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产排污点及主要污染物,并依据相关环保政策及技术要求,提出了相应可行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所有污染物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及妥善处理处置,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工程分析 环境影响 污染防治
下载PDF
MIKE21模型在赣江入湖口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模拟的应用
9
作者 沈越 张健 +2 位作者 尤佳艺 王长芳子 黄一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为分析规划南昌枢纽正常调度运行条件下对鄱阳湖区水质的影响,针对区域水质现状,以主要污染物COD、氨氮、TN、TP为指标,应用MIKE21模型建立反映模拟评价赣江入河口区域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规划南昌枢纽建设对鄱阳... 为分析规划南昌枢纽正常调度运行条件下对鄱阳湖区水质的影响,针对区域水质现状,以主要污染物COD、氨氮、TN、TP为指标,应用MIKE21模型建立反映模拟评价赣江入河口区域及邻鄱阳湖水域水质演变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规划南昌枢纽建设对鄱阳湖水质影响主要集中在入湖口闸门及附近区域,对鄱阳湖整体影响较小。规划枢纽正常运行后,靠近赣江的南矶山、伍湖分场鄱阳湖考核断面水质浓度有所减少;靠近金溪咀、南湖村鄱阳湖考核断面水质浓度有所增加,不改变鄱阳湖水质类别,对鄱阳湖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 水质 赣江 鄱阳湖
下载PDF
环境产品声明第三方验证过程关键点分析
10
作者 孙中梅 王雅新 张士震 《质量与认证》 2024年第2期89-91,共3页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钢铁行业正积极地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的建立,是钢铁行业践行“双碳”战略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第三方验证是EPD报告发布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越来越多的EPD报告发布,可以发现,... 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钢铁行业正积极地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的建立,是钢铁行业践行“双碳”战略的一个里程碑事件。第三方验证是EPD报告发布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越来越多的EPD报告发布,可以发现,各钢厂情况复杂不一、结果影响因素过多,导致验证过程的验证准则不一致、验证严格程度有所差异。本文就EPD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推动EPD平台稳定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企业 环境产品声明 第三方验证
下载PDF
基于LCA的长江上游某内河港口工程碳排放估算与分析
11
作者 任建林 秦宇 +1 位作者 欧阳常悦 李卫青 《水运工程》 2024年第2期53-59,共7页
“十四五”期间“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作为一款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工具逐渐开始应用到我国建筑业。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选取长江上游某内河港口工程为研究对象,... “十四五”期间“双碳”目标的提出,推动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向绿色低碳的方向发展,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作为一款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工具逐渐开始应用到我国建筑业。以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为基础,选取长江上游某内河港口工程为研究对象,将该港口工程全生命周期划分为施工阶段、运维阶段及退役阶段进行碳排放来源分析并估算碳排放。结果表明,该港口工程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为8.67万t CO_(2)-eq(当量),施工阶段、运维阶段、退役阶段分别占比39.4%、56.7%、3.9%,单位碳排放为95%置信区间为651.92~745.21 kg CO_(2)-eq/m^(2),中位数为698.14 kg CO_(2)-eq/m^(2),清单数据不确定性较小,港口工程碳排放敏感因素为混凝土和电力。碳排放评价结果总体较好,可作为后续制定碳减排政策的相关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 内河港口工程 碳排放 不确定性分析
下载PDF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生态环境问题与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程胜 林龙勇 +4 位作者 李俊春 韩存亮 李晓源 李朝晖 邓一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9,共13页
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给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已极度威胁到当地农产品质量与人体健康安全。目前,寻找合适的矿山土壤与生态修复技术是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 我国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产资源丰富,近几十年来,无序民采和商业矿采活动给矿区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已极度威胁到当地农产品质量与人体健康安全。目前,寻找合适的矿山土壤与生态修复技术是国内外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在全面调研和搜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明了采矿活动引起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评价了矿区居民的人体健康风险,总结了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技术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中的应用进展。最后结合各修复技术特点和场地条件展望了稀土矿区的未来用途,以期改善其恶劣的土壤与生态条件、促进稀土矿区环境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人体健康风险 土壤修复 植被恢复
下载PDF
华南典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土壤Ce和La的富集原因及环境风险评价
13
作者 林龙勇 程胜 +5 位作者 王俊 李韦钰 张晓露 黄灶泉 李朝晖 邓一荣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华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背景高和稀土无序开采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大幅升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以广东省北部某典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Ce和La的富集原因进行... 华南地区离子型稀土资源较为丰富,但地质背景高和稀土无序开采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出现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大幅升高,对当地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以广东省北部某典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Ce和La的富集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采用污染负荷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价其环境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西部区域浅层土壤Ce和La含量最高,均值分别约为170μg/g和89.9μg/g,远高于广东和全国土壤背景值。地质背景高是土壤Ce和La元素高丰度分布的首要因素,稀土无序开采是西部高丰度区土壤Ce和La元素含量进一步升高的重要原因。西部区域土壤的Ce和La元素的污染负荷指数为1.97和2.10,分别属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水平。研究区土壤Ce和La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别约为0.37~3.79和0.18~6.15,远小于20,表明单一Ce和La元素对于当地的生态风险较小。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华南离子型稀土元素高丰度区的土壤污染成因分析和综合整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CE LA 富集机制 环境风险评价
下载PDF
广东省南雄市某钨矿山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
14
作者 郑庆园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介绍了广东省南雄市某钨矿山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具体方法和内容,包括天然γ辐射测量、空气中氡浓度测量、固体和水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测量等。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该钨矿山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圈定了放射性污染源项... 介绍了广东省南雄市某钨矿山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具体方法和内容,包括天然γ辐射测量、空气中氡浓度测量、固体和水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测量等。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该钨矿山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圈定了放射性污染源项重点风险区,提出了增加坑道通风设施并保持动态监控,以及增加放射性污水处理措施等改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雄市 钨矿山 天然放射性 地质环境调查
下载PDF
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小平 聂慧慧 +1 位作者 郜敏 吴凤彪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76-984,共9页
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规律是研究汽车碳减排路径的必要条件。为获得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规律,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建立了从材料获取到整车生产,再到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以比亚迪E6汽车为例,依据2021年电力结构数据... 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规律是研究汽车碳减排路径的必要条件。为获得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规律,利用碳排放因子法建立了从材料获取到整车生产,再到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以比亚迪E6汽车为例,依据2021年电力结构数据对其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整车组成部件和材料的角度分析了碳排放特点,并分析了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和电力结构的碳减排潜力。结果显示:使用阶段碳排放占比最高,达到88.4%,其次是材料获取阶段,碳排放占7.8%,回收再利用阶段碳排放为负值,产生正效益;能有效回收再利用的核减碳排放量,核减量占总碳排放量22.1%,动力电池采用梯次利用技术再利用率最高,使动力电池在材料获取阶段碳排放占比下降到7.3%;碳排放量占比最大部件为车身,碳排放量占比最大材料为塑料;当电力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达到67.5%,单车碳排放量是2021年排放量的54.6%;当电力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达到96%,单车碳排放量是2021年排放量的20.3%。研究结果为我国汽车碳减排政策制定和行业技术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排放因子 梯次利用 回收再利用技术
下载PDF
基于中国能源和材料的乘用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16
作者 付洋 王步宇 帅石金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4-754,共11页
获取汽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数据是研究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路径的基础。该文基于2019年中国能源和材料的数据,针对乘用车生产、行驶、回收和再生环节,系统地分析采用不同燃料内燃动力、锂电池纯电动力、燃料电池动力以及不同燃... 获取汽车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GHG)排放数据是研究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路径的基础。该文基于2019年中国能源和材料的数据,针对乘用车生产、行驶、回收和再生环节,系统地分析采用不同燃料内燃动力、锂电池纯电动力、燃料电池动力以及不同燃料混合动力等8种乘用车的全生命周期GHG排放结果,并结合中国发电能源结构、制氢路径、甲醇生产路径、动力系统效率变化以及石油开采和炼制过程减碳水平,预测未来不同能源场景下的结果。研究表明:2019年的甲醇车、甲醇混动车、汽油车、氢燃料电池车、汽油混动车、蓝色甲醇车、纯电动车和蓝色甲醇混动车的GHG排放分别为384.7、283.4、226.6、180.9、171.1、158.7、139.4和123.5 g/km;面向未来能源场景,这8种乘用车的GHG排放都会大幅下降,在2060年氢燃料电池车、纯电动车和蓝色甲醇混动车的GHG排放相当,低于其他动力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用车 全生命周期 温室气体排放 能源 动力系统
下载PDF
黄金尾矿两种无害化处理方案生命周期评价
17
作者 陆思成 黄仁东 石英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3年第5期845-855,共11页
以含氰黄金尾矿无害化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构建了2种方案的评价模型,对尾矿压滤洗涤、滤渣处理和滤液处理的环境负荷及资源消耗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方案2的尾矿毒性水平比方案1降低了98.5%,但整体环境... 以含氰黄金尾矿无害化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构建了2种方案的评价模型,对尾矿压滤洗涤、滤渣处理和滤液处理的环境负荷及资源消耗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1)方案2的尾矿毒性水平比方案1降低了98.5%,但整体环境影响并未降低;(2)方案1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淡水生态毒性,方案2中环境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资源枯竭、淡水生态毒性和人类毒性等;(3)方案1中芬顿降硫氰和尾矿干堆是影响整体环境的主要环节,尾矿干堆对人类非致癌毒性和淡水生态毒性贡献超过50%,方案2中尾矿芬顿脱氰在14个环境影响指标中都是核心问题。2种方案中使用的大量化学药剂是主要的环境影响要素,电能影响较小。与方案1相比,方案2出现环境影响转移,体现在环境影响的形式与关键环节发生变化。从整体环境影响来看,尾矿的处理思路可以朝着药品减量和使用清洁环保物质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黄金尾矿 无害化 尾矿毒性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转移 药品减量
下载PDF
运城市区秋冬季大气PM_(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霞 赵正昱 +1 位作者 谷欣 李杏茹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5期163-170,186,共9页
为了解山西省运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及其健康风险,于2020年10月15日—2021年2月14日对运城市大气PM_(2.5)样品进行连续采集,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 MS)分析了样品中的铬(Cr)、锰(Mn)、镍... 为了解山西省运城市大气细颗粒物(PM_(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和来源及其健康风险,于2020年10月15日—2021年2月14日对运城市大气PM_(2.5)样品进行连续采集,使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 MS)分析了样品中的铬(Cr)、锰(Mn)、镍(Ni)、铜(Cu)、锌(Zn)、砷(As)、镉(Cd)和铅(Pb)等8种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采样期间,ρ(PM_(2.5))平均值为78.96μg/m^(3),采暖季ρ(PM_(2.5))为(79.84±43.79)μg/m^(3),高于非采暖季(76.54±23.97)μg/m^(3),采暖季和非采暖季ρ(PM_(2.5))均值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富集因子法分析表明,Ni、Cu、Zn、As、Cd和Pb的富集因子均高于10,其中Cd元素的富集因子平均值达到1089,表明受人为污染影响严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运城市区秋冬季大气中重金属主要有3个来源,分别为混合燃烧源、机动车尾气源、工业排放源。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经手口摄入暴露强度最大,呼吸吸入暴露强度最小,皮肤接触暴露强度居中;儿童在3种暴露途径的总暴露剂量高于成人,儿童重金属暴露风险高于成人。各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强度叠加值<1,表明非致癌风险较小;但As、Pb的非致癌风险相对较高。4种重金属的呼吸吸入途径致癌风险程度排序为:As>Cr>Cd>Ni,单种重金属的致癌风险(TR)值以及重金属的总致癌风险(R)值均<10^(-6),表明本研究中重金属不具有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重金属 污染特征 富集因子 主成分分析 健康风险评价 运城市
下载PDF
无人机、无人船遥感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波 叶茂友 杨芳 《生态科学》 CSCD 2023年第4期209-214,共6页
无人机/船遥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信息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然而在高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脱离实践、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缺少实务经验等问题。无人机/船遥感技术具备许多优势,例如... 无人机/船遥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信息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然而在高校的《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脱离实践、教学手段相对落后、教师缺少实务经验等问题。无人机/船遥感技术具备许多优势,例如可快捷获取教学素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等。因此,可以通过将其用于课程资源开发、实践教学、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等方式,将无人机/船遥感技术引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从而实现快速、廉价和自动化的教学,对该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影响评价 无人机/无人船 智慧教学 新工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环境资源价值核算在环境责任保险理赔中的应用——以成都市水资源价值核算为例
20
作者 蒋彦艺 刘惠敏 +1 位作者 张国徽 白洁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51-54,共4页
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践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理赔额度的确定始终是难题。文章提出了通过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方法判定环境责任险责任主体赔偿金额的观点,并阐述在不同发展模式下该方法的实践过程,即核算... 环境责任保险的实践对于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理赔额度的确定始终是难题。文章提出了通过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的方法判定环境责任险责任主体赔偿金额的观点,并阐述在不同发展模式下该方法的实践过程,即核算出损害事故发生前后资源价值的差值作为理应赔偿的总值,再根据保单分配对应责任,并以成都市水资源价值核算为例,阐述了资源价值核算的方法。最后提出应建立地方环境资源信息平台,实时监测环境状况,对突发环境事故做出快速反应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资源 水资源价值 价值核算 环境责任保险 保险赔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