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灰狼算法优化GBDT在PM_(2.5)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江雨燕 傅杰 +2 位作者 甘如美江 孙雨辰 王付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69-1580,共12页
针对灰狼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狼群位置,避免灰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和重复运算;引入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对灰狼算法的寻优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算法的全局... 针对灰狼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和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搜索算法初始化狼群位置,避免灰狼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和重复运算;引入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对灰狼算法的寻优过程进行优化,以增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利用粒子群算法模拟灰狼种群得出的最佳适应度以用于惩罚项改进灰狼算法中的头狼更新策略。使用改进算法优化的梯度提升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s,GBDT)模型对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中PM_(2.5)质量浓度进行预测,采用3种评估函数对各模型以及混合模型预测效果得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本文改进的灰狼算法对梯度提升树的优化效果优于其他算法,均方根误差E RMS为6.65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E MA为3.20μg/m^(3),拟合优度(R^(2))为99%,比传统灰狼算法优化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减少了19.19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降低了10.03μg/m^(3),拟合优度增加了9百分点;与霍尔顿序列和莱维飞行改进的(Levy Flight-Halton Sequence,LHGWO)相比,改进的灰狼算法预测得分的均方根误差降低了10.39μg/m^(3),平均绝对值误差减小了6.71μg/m^(3),拟合优度提高了5百分点。研究表明了预测模型优化的有效性,为未来城市改善空气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PM_(2.5)质量浓度预测 改进灰狼算法(GWO) 梯度提升树算法(GBDT) 莱维(Levy)飞行 霍尔顿序列(Halton Sequence) 粒子群算法(PSO)
原文传递
热羽流与置换通风作用下油雾颗粒预测模型
2
作者 王非 孟钦鹏 +2 位作者 翁文兵 耿宇 王昕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8,共10页
高大空间机械厂房采用置换通风系统时,存在竖直方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以降低室内颗粒浓度为目的的需求通风量。为了快速预测竖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区域模型建模方法,考虑壁面流区、热羽流区和主流区等... 高大空间机械厂房采用置换通风系统时,存在竖直方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以降低室内颗粒浓度为目的的需求通风量。为了快速预测竖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采用区域模型建模方法,考虑壁面流区、热羽流区和主流区等主要区域,基于质量平衡与能量平衡方程,建立了竖向油雾颗粒浓度分布预测模型;同时在实验舱内进行了实验验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趋势相符,最大相对误差不大于20%,表明该模型能够基本满足工程要求;以5种颗粒散发率工况为例进行节能分析,发现引入预测模型后计算得到的置换通风系统需求通风量可比传统变风量系统通风设计方法计算的减少18.83%~44.41%。该预测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高大厂房中置换通风时竖向不同高度的油雾颗粒浓度,可应用于需要快速预测竖向颗粒平均浓度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加工 油雾颗粒 垂直分布 区域模型 热羽流
下载PDF
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北京大气中33种多氯联苯
3
作者 李红华 李英明 +3 位作者 李晓敏 孙慧中 夏莎莎 张庆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用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吸附层的搅拌子作被动大气采样器,建立了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优化后的热脱附温度为280℃,热脱附时间为6 min,聚焦冷阱的温度为-40℃,33种PCB... 用包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吸附层的搅拌子作被动大气采样器,建立了搅拌子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SBSE-TD-GC-MS)分析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方法。优化后的热脱附温度为280℃,热脱附时间为6 min,聚焦冷阱的温度为-40℃,33种PCB单体的热脱附残留比例低于7%。验证了方法的线性、精密度和重复性。标准曲线5个点线性关系良好,33种PCB单体的相关系数r>0.998。方法精密度验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9%~20.2%(n=8),日内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43%~29.8%(n=10),日间重复性实验的RSD为3.20%~29.6%(n=20),方法检出限(LOD)为0.01~2.51 pg,回收率为98%±18%。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北京大气中PCBs的分析。检出8种PCB单体,质量为2.94~129 pg。在32 d的采样周期内PCB-52、PCB-123、PCB-155一直处于线性吸附阶段,而PCB-1和PCB-3经过了线性吸附阶段、曲线吸附阶段和平衡阶段。研究结果表明,SBSE-TD-GC-MS可以用于大气中PCBs的样品采集和快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子吸附 热脱附 多氯联苯 被动大气采样
下载PDF
川东地区天然气开采场站废气污染物的赋存特征和健康风险评估
4
作者 汪波 冯小波 +5 位作者 袁增 程伟 郭劲松 吴建勇 高俊敏 杨颖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5,共10页
针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有/无组织废气排放,调研和分析川东地区16个天然气开采场站废气污染物的赋存特征,评估各场站检出的废气污染物对作业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20年13个单井井站气田水池无运转状态时检出的硫化氢、... 针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的有/无组织废气排放,调研和分析川东地区16个天然气开采场站废气污染物的赋存特征,评估各场站检出的废气污染物对作业人员和周边群众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2020年13个单井井站气田水池无运转状态时检出的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001~0.016、0.007~0.023、0.012~0.047 mg/m^(3),与2017—2019年连续3 a对JZZ井和TD71井检出的浓度相当,反映了川东气田近年来固定源排放废气浓度水平。硫化氢、二硫化碳和氨是无组织排放的主要恶臭气体,但排放浓度较低,均达到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中限定的二级标准要求。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气田水池运转时,硫化氢和氮氧化物在气田水池和转水池处的非瘤症危害商(HQ)值均大于0.1,可能会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产生风险;气田水池未运转时,硫化氢、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除TD62外的其他井站气田水池处和居民处的HQ均低于0.1,基本不会对作业人员和居民的健康产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开采场站 气田水池 废气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 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PDF
热带海洋大气环境氯离子浓度立体化观测技术研究
5
作者 李旭 刘聪 +4 位作者 张宸 文静 郭赞洪 吴帅 李昊瑜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142-148,共7页
目的 对热带海洋环境氯离子开展立体化观测,掌握热带海洋环境下大气氯离子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海洋大气环境下装备产品和重大工程服役环境研究提供立体化观测数据支撑。方法 在观测海岸线附近科学选点,采用无人机搭载远程控制大... 目的 对热带海洋环境氯离子开展立体化观测,掌握热带海洋环境下大气氯离子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为海洋大气环境下装备产品和重大工程服役环境研究提供立体化观测数据支撑。方法 在观测海岸线附近科学选点,采用无人机搭载远程控制大气采样器开展大气氯离子浓度立体化观测,对不同空间高度氯离子浓度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采集万宁某海岸线附近1 km×300 m×100 m区域1 a以上氯离子浓度数据,通过GIS技术分析并建立了氯离子浓度分布三维场,实现了氯离子浓度可视化,并随离海距离、离地高度剖切显示。结论 海南万宁某区域海岸线附近氯离子浓度在冬季最大,夏季最低,且在一定观测范围内,随观测高度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随离海距离增大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海洋 氯离子浓度 无人机 立体化观测 可视化 GIS技术
下载PDF
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测量大气环境CO_(2)的方法
6
作者 王松 周闯 +1 位作者 李素文 牟福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6,共7页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的排放和累积导致温室效应加强,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因此获取大气环境中CO_(2)的浓度变化对研究气候变化意义重大.针对低成本、快速和在线精确测量大气环境CO_(2)的技术需求,本文构建了基于法布里-珀罗... CO_(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的排放和累积导致温室效应加强,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因此获取大气环境中CO_(2)的浓度变化对研究气候变化意义重大.针对低成本、快速和在线精确测量大气环境CO_(2)的技术需求,本文构建了基于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CO_(2)大气浓度在线测量系统,并研究了精确获取其浓度反演方法.采用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热辐射源作为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系统光源,设计透射式光路代替常见的折射式光路.通过静电控制两镜片的间距,改变干涉谱,实现10 nm步长的中心波长的干涉峰调节,扫描获得CO_(2)实时在线吸收光谱,基于差分吸收光谱原理获取了CO_(2)气体的浓度.利用样气标定系统,并用商用光声光谱多气体分析仪校验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限达1.09×10^(-6),检测精度为±1.13×10^(-6),测量误差小于1%.在煤城淮北开展了大气环境CO_(2)实时在线检测,并与商用光声光谱分析仪开展比对观测实验,二者相关系数R=0.92.实验结果表明,研发的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系统能够满足大气环境CO_(2)浓度的快速、在线高精度测量技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热辐射源 光声光谱多气体分析仪
下载PDF
基于颗粒物光量子雷达的颗粒物排放实时溯源及应用
7
作者 贾铭蛟 尚祥 +4 位作者 任翔宇 吴凯露 周咪咪 王冲 申屠国樑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传统探测方式在局地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的精准定位和实时溯源方面还有所不足。自主研发的1550 nm波长颗粒物光量子雷达,具备探测效率高、人眼安全等特点,360°水平扫描一周仅需8.5 min。基于该雷达水平扫描监测,结... 在大气污染治理中,传统探测方式在局地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的精准定位和实时溯源方面还有所不足。自主研发的1550 nm波长颗粒物光量子雷达,具备探测效率高、人眼安全等特点,360°水平扫描一周仅需8.5 min。基于该雷达水平扫描监测,结合迭代拼接法和新发展的颗粒物示踪系数及污染源定位方法,可准确识别并定位出当地的污染排放源位置。对于部分污染排放定位溯源案例,结合多图展现并分析了颗粒物排放、扩散、传输、消散过程中的烟羽变化,并结合卫星图像确认了相应工业生产和建筑扬尘等典型颗粒物排放源。地面监测数据分析了部分污染源对监测站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该雷达通过低仰角、可重复性的快速扫描,结合符合颗粒物扩散规律的分析过程,在颗粒物污染实时溯源定位方面展现了极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颗粒物排放 污染源定位 实时溯源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酒店空气中7种苯系物
8
作者 周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2期7-9,共3页
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扩建装修酒店空气中7种苯系物,采用活性炭管采样和二硫化碳解吸,同时对质谱参数和色谱柱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色谱柱能有效分离苯系物中7种待测组分,实现各组分峰完全分离。苯系物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试验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扩建装修酒店空气中7种苯系物,采用活性炭管采样和二硫化碳解吸,同时对质谱参数和色谱柱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色谱柱能有效分离苯系物中7种待测组分,实现各组分峰完全分离。苯系物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检出限介于0.60~2.20μg/L,加标回收率为93.9%~98.2%,相对标准偏差为1.8%~4.0%,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苯系物质量控制样品测定表明,该方法符合质控范围。气相色谱-质谱法可用于检测酒店空气中7种苯系物,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色谱柱 苯系物 空气 酒店
下载PDF
一种定向非采集式气载放射性核素在线测量系统的研制
9
作者 王亮 唐传丰 +3 位作者 朱小铰 吕映赋 邓志鹏 余鹏 《四川环境》 202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无论是发生核爆、核事故或核设施正常运行期间,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放射性核素。为了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评价气载放射性,根据建立的各核素的照射量率与其活度浓度的数理模型,结合地面伽马射线屏蔽装置,研制了定向非采集式气载放射性核... 无论是发生核爆、核事故或核设施正常运行期间,都会向大气中排放放射性核素。为了更加及时、准确、有效地评价气载放射性,根据建立的各核素的照射量率与其活度浓度的数理模型,结合地面伽马射线屏蔽装置,研制了定向非采集式气载放射性核素在线测量系统,并计算了气载放射性核素40 K的活度浓度。结果表明研制的定向非采集式气载放射性核素在线测量系统能够精确测量大气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浓度,并具有方便快捷、测量范围大、响应时间低、能实现在线测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放射性核素 在线测量 伽马射线测量 气载放射性
下载PDF
基于混核极限学习机的道路高排放源识别方法
10
作者 段培杰 李泽瑞 +3 位作者 李鲲 许镇义 吕钊 康宇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62-72,共11页
由于道路高排放源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对环境危害巨大,因此实现对高排放源的准确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基于限值划分的识别方法及新兴的人工智能识别方法在模型选择、评价指标、识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针对以上问题... 由于道路高排放源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对环境危害巨大,因此实现对高排放源的准确识别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基于限值划分的识别方法及新兴的人工智能识别方法在模型选择、评价指标、识别性能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核极限学习机的道路高排放源识别方法。该方法使用道路遥感监测设备获取的移动源遥测数据,在核极限学习机的基础上融合不同核函数,可提升模型鲁棒性及道路高排放源识别性能。针对合肥市蜀山区真实道路遥测数据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具有较高的F1分数以及较低的漏报率、虚警率,证实了该方法在高排放源识别中的有效性。因此,该方法有助于对交通路网中高排放车辆进行高效识别,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空气质量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排放识别 混合核函数 极限学习机 道路遥感监测
下载PDF
基于地基监测的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反演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杨珺越 徐正宁 +1 位作者 裴祥宇 王志彬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共13页
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评估相关减排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当前碳排放核算主要基于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较大。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核算能够有效评估和修正排放清单结果,是对当前方法的有... 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是研究气候变化的基础,也是评估相关减排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当前碳排放核算主要基于排放清单,不确定性较大。基于监测数据的碳排放核算能够有效评估和修正排放清单结果,是对当前方法的有效补充。国内温室气体的监测主要针对污染源和环境浓度,对于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的监测研究较少。该文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地基监测的人为源温室气体排放通量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2类:柱浓度空间分布结合三维风场数据反演排放通量;结合实测体积分数、大气扩散模型和统计优化模型修正先验排放通量结果,以获取更准确的后验排放通量。通过分析和对比2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讨论不同通量反演方法的适用场景。建议我国未来应构建适用于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室气体通量监测反演体系,综合利用多种监测手段,以校核验证排放清单,并为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和评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成效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通量 柱浓度 扩散模型 排放清单
下载PDF
温室气体光声光谱检测系统的建立及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杨开宇 毛知新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40,共9页
“双碳”目标下,温室气体在线长期稳定监测技术是全面掌握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环境、气候效应,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保障。为了实时在线监测工业生产现场等环境温室气体浓度及其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分析光声光谱信号产生机理... “双碳”目标下,温室气体在线长期稳定监测技术是全面掌握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环境、气候效应,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保障。为了实时在线监测工业生产现场等环境温室气体浓度及其变化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分析光声光谱信号产生机理及多组分气体混合监测原理的基础上,根据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分析其吸收光谱特性,基于光声光谱的多组分温室气体的定性和定量监测技术,搭建温室气体光声光谱在线监测实验平台,分析监测器内部噪声和环境温度、湿度等外部影响因素,并通过现场测试,分析试验数据,应用吸附法降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称安装传声器和非共振式光声腔能有效削弱外部噪声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空气净化器能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对测试结果的影响;低、高浓度混合气体监测结果偏差均小于0.5,与GC测试结果偏差小于10%。应用光声光谱技术的环境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监测范围宽,选择性好,且监测精度达10-6,适用于环境温室气体浓度在线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温室气体 浓度监测 吸收光谱 影响因素
下载PDF
Erratum to:Deriving Temporal and Vertical Distributions of Methane in Xianghe Using Ground-base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Gas-analyzer
13
作者 Denghui JI Minqiang ZHOU +6 位作者 Pucai WANG Yang YANG Ting WANG Xiaoyu SUN Christian HERMANS Bo YAO Gengchen W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7-377,共1页
“Diurnal variation of CH4 at the surface from spring to winter.The time units are in local time(+8 h UTC).The error bar is 1σfor all the observed hourly mean data within that season at that local time.”in the capti... “Diurnal variation of CH4 at the surface from spring to winter.The time units are in local time(+8 h UTC).The error bar is 1σfor all the observed hourly mean data within that season at that local time.”in the caption of Fig.8 on Page 604 should be“Diurnal variation of CH4 at the surface from spring to winter.The time units are in UTC.The error bar is 1σfor all the observed hourly mean data within that season at that loc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SEASON INFRARED
下载PDF
泰兴市2021年春季典型沙尘污染过程的时空分布解析
14
作者 叶晓新 徐波 +2 位作者 张毅 钱晨晨 邵伟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利用当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颗粒物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并结合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的监测数据以及HYSPLIT气团后向轨迹模型等,对泰兴市2021年春季较为典型的沙尘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沙尘开始阶段,PM_(10)浓度升幅明显... 利用当地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颗粒物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并结合大气颗粒物监测激光雷达的监测数据以及HYSPLIT气团后向轨迹模型等,对泰兴市2021年春季较为典型的沙尘污染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沙尘开始阶段,PM_(10)浓度升幅明显,污染较为严重时,PM_(2.5)/PM_(10)降至0.2左右;2)在沙尘影响期间,泰兴市颗粒物浓度呈现双峰特征,但两个时间段出现次峰值的原因不同,3月30日晚间出现次峰值与沙尘沉降有关,而5月8日上午出现次峰值与天气系统导致的沙尘回流有关;3)结合激光雷达反演结果可以看出,两次沙尘污染过程中,沙尘传输高度普遍在2 km以下,厚度大于1 km;4)泰兴市沙尘传输主要为西北和偏北路径,潜在污染源以内蒙古、安徽、河南、河北、湖北等省份的输入性污染为主。对泰州市春季沙尘污染的时空分布以及演变过程的了解,为该地春季颗粒物污染的改善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污染 激光雷达 泰兴市 春季
下载PDF
港口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监测技术及监测设备研究进展
15
作者 方明中 林细线 +3 位作者 胡书毕 鞠拓 方杨丹 陆李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水运行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港口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开展港口区VOCs排放研究是实现VOCs高效管控的基础。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东部沿岸重点港口以及枢纽航道的VOCs排放情况,VOCs的来源主要包括运... 水运行业的发展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加剧了港口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开展港口区VOCs排放研究是实现VOCs高效管控的基础。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关注东部沿岸重点港口以及枢纽航道的VOCs排放情况,VOCs的来源主要包括运输车辆、港作机械、干/液散码头等,特征污染物包括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常用排放模型包括高斯扩散模型、HYSPLIT模型等。分析VOCs排放监测设备应用现状发现,大气污染监测设备未来在港口区的应用具有可行性。港口区VOCs排放数据积累量不足、监测覆盖面有待拓展,针对高精度排放特征和适配型计算模型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VOCS 港口区 排放特征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影响研究
16
作者 吕恩奇 蔡惠文 +1 位作者 薛文华 刘畅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旨在探究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的影响。以西安地区2022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是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文章旨在探究气象因素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的影响。以西安地区2022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区域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利用气象学和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分析三种气象要素(温度、风速、相对湿度)分析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物浓度扩散的影响。此次研究为后续类似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对于深入探究大气污染物扩散机理,制定有效的环保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大气污染物度 浓度扩散 区域特征
下载PDF
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无线传输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杨昆 傅学振 +2 位作者 于文艳 吴琼 吴瑾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传输过程丢包率和误码率较高,存在传输延时较长以及传输成功率较低等问题,由此,提出一种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无线传输方法。将最优阶估计和分布式分簇的数据压缩方法有效结合,获取多传感器之间的... 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传输过程丢包率和误码率较高,存在传输延时较长以及传输成功率较低等问题,由此,提出一种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的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无线传输方法。将最优阶估计和分布式分簇的数据压缩方法有效结合,获取多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方式,分析监测过程的通信状态,在传感器有限存储容量的约束下,引入滑动窗口机制,实现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无线传输。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大气污染物监测信息无线传输成功率,减少传输过程中的丢包率,同时还可以降低传输延时,保证监测信息无线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通信技术 大气污染物 监测信息 无线传输
下载PDF
污水泵站恶臭气体排放预测模型研究
18
作者 陈其楠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4期124-127,共4页
城市污水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难闻的恶臭气体,已成为扰民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污水泵站,在厂界和泵站的敏感点位安装在线式恶臭气体监测仪,通过连续在线式监测恶臭气体的排放情况,获得... 城市污水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散发难闻的恶臭气体,已成为扰民的主要环境问题,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污水泵站,在厂界和泵站的敏感点位安装在线式恶臭气体监测仪,通过连续在线式监测恶臭气体的排放情况,获得大量的周期性的监测数据。对获得的大量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建立数学算法预测模型,再把模型加载到数据监测平台中,通过对污水泵站的实时监测,验证模型预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在此过程不断的调整模型相关参数,用来提高模型预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研究旨在为污水泵站恶臭气体的控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泵站 恶臭气体 恶臭预测模型 在线监测
下载PDF
大气中微塑料的采集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苑春莉 李秀芹 +2 位作者 鲁长昊 付明明 樊春艳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由于其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很容易被直接吸入造成毒害作用。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球高度重视,而对于大气微塑料的研究不够完善,其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不成熟。目前应用于大... 微塑料是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由于其粒径较小,比表面积大,很容易被直接吸入造成毒害作用。微塑料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球高度重视,而对于大气微塑料的研究不够完善,其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不成熟。目前应用于大气中微塑料样品的采集方法有主动采样和被动采样,前处理主要有消解和分离2个步骤,识别和量化微塑料的主要方法有目视法、FTIR、SEM、Pyr-GC/MS和拉曼光谱法。通过对检测空气中微塑料的方法进行总结,讨论这些方法的局限性,并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建立采样及检测的标准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大气 样品处理 量化识别 检测方法
下载PDF
大连市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探索
20
作者 李强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71-175,共5页
针对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突出、有毒有害气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等问题,大连市从2012年开始探索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深入分析了大连市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出系... 针对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突出、有毒有害气体突发环境事件频发等问题,大连市从2012年开始探索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建设工作。深入分析了大连市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建设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出系统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别从“填平补齐”监控预警设备、优化监控预警平台功能和完善运行维护体系3个方面提出了系统建设进一步提升的对策建议,为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系统的建设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大气环境 监控预警 运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