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时空异质性研究
1
作者 王威 杨佩 +1 位作者 郭聪 王志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3-1152,共10页
基于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及Dagum基尼系数,分析不同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时空动态演进分布格局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 基于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调查数据,应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及Dagum基尼系数,分析不同时期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时空动态演进分布格局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1)在时间维度,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总体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但京津冀城市群各市之间的承灾能力水平差距逐渐增大,区域整体呈现非均衡特征;(2)在空间维度,2010—2020年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在空间分布上关联度较低,不存在显著的集聚或分散特征,但有局部地区产生聚集特点,属于“高-高”“低-低”空间聚集型城市较多,在此期间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呈现空间集聚与空间分异并存;(3)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的总体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北京-河北地区间差异最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掌握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灾能力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并制订相应的防灾策略是京津冀城市群有效应对外部冲击以及实现京津冀地区协同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京津冀城市群 承灾力 时空演化 异质性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N-K模型的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研究
2
作者 张建设 黄艳龙 +3 位作者 李瑚均 陈辉华 何况 代姿爽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5,共9页
为预防和控制地铁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风险,并精准判断哪些风险耦合情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显著情境,提出改进N-K模型研究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事故案例、专家访谈等方法,辨识地铁盾构掘进的关键安全风... 为预防和控制地铁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风险,并精准判断哪些风险耦合情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显著情境,提出改进N-K模型研究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事故案例、专家访谈等方法,辨识地铁盾构掘进的关键安全风险因素;基于N-K模型提出新的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评估模型,并选用安全事故案例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辨识得到地铁盾构掘进关键安全风险因素清单,包括4类一级风险因素,21个二级风险因素;地铁盾构掘进施工安全风险随着耦合因素种类的增加而变大,4因素风险耦合值最高,3因素风险耦合值次之,双因素风险耦合值最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和机械故障参与作用的耦合情境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N-K模型 盾构掘进施工 安全风险 风险因素 风险耦合
原文传递
基于RF-SFLA-SVM的装配式建筑高空作业工人不安全行为预警
3
作者 王军武 何娟娟 +3 位作者 宋盈辉 刘一鹏 陈兆 郭婧怡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为有效预警装配式建筑高空作业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趋势或状态,增强对装配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PBWUBs)的管控,采用随机森林(RF)-混合蛙跳算法(SFLA)-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开展工人不安全行为预警研究。首先,采用SHEL模型分析处于高... 为有效预警装配式建筑高空作业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趋势或状态,增强对装配式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PBWUBs)的管控,采用随机森林(RF)-混合蛙跳算法(SFLA)-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开展工人不安全行为预警研究。首先,采用SHEL模型分析处于高空作业危险中的PBWUBs的影响因素,并通过RF确定关键预警指标;然后,采用SFLA对SVM的参数进行寻优改进;最后,利用RF-SFLA-SVM预警高空作业PBWUBs,提出应对措施,并与其他预警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RF-SFLA-SVM预警高空作业PBWUBs,准确率最高,为91.67%,与其他模型的预警性能相比,最高提升14%。研究结果可为高空作业PBWUBs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RF) 蛙跳算法(SFLA) 支持向量机(SVM) 装配式建筑 高空作业 不安全行为
原文传递
复杂系统视角下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仿真研究
4
作者 江新 张腾飞 +3 位作者 陈婧 赵力 邱国坤 王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0,共9页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 为制定有效的安全认知提升策略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需深入探究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演化过程和特征。首先,基于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和“2-4”模型(24Model)等相关知识,识别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构建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指标体系;然后,通过Super Decisions软件计算指标权重;随后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明确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建立包含组织安全管理等4个子系统的SD仿真模型,将以安全投入为基础的认知纠偏机制应用到SD仿真模型;最后,结合实际工程算例开展SD仿真以及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工程进展,通过增加安全投入,并发挥认知纠偏机制作用,施工人员的整体安全认知由下降趋势转变为缓慢上升趋势;组织安全管理对洞室施工人员安全认知影响程度最大,结果与24Model的基本假设一致,从而验证了SD仿真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洞室施工人员 安全认知 “2-4”模型(24Model) 系统动力学(SD)
原文传递
基于前因因素的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模型与应用
5
作者 李国良 姚子旸 +2 位作者 杨晓严 章密 李玉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建筑项目中的事故主要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进行事前评价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首先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初步筛选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前因因素,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群... 建筑项目中的事故主要与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因此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进行事前评价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首先通过文献可视化分析初步筛选建筑工人安全行为前因因素,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群决策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并建立可拓物元评价模型;最后对某施工项目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进行评价与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建筑工人安全行为评价指标中安全意识所占权重较高,是事故预防的重要因素;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项目建筑工人总体安全行为等级处于“Ⅲ级”为一般安全,说明该项目施工作业人员整体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建筑工人个体安全行为的维度指标评价结果为正态分布或偏正态分布,表明该评价模型能够有效识别建筑工人的安全行为水平,可为建筑安全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人 安全行为评价 群决策 可拓物元模型 前因因素
下载PDF
CaCl_(2)与BaCl_(2)复配对水泥浆抗负温劣化和硫酸盐侵蚀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胡灿 杜军 +6 位作者 万勇 刘天乐 杨国坤 曲波 郑少军 寇俊辉 倪晓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06,115,共12页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推动,冻土区施工日渐增多,负温劣化和硫酸盐侵蚀对水泥浆性能的负面影响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通过-20℃恒温无预养水泥浆水化试验,利用XRD、SEM、TG、CT和力学测试等手段对水...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深入推动,冻土区施工日渐增多,负温劣化和硫酸盐侵蚀对水泥浆性能的负面影响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安全隐患。通过-20℃恒温无预养水泥浆水化试验,利用XRD、SEM、TG、CT和力学测试等手段对水泥浆水化产物、孔隙结构、力学性质等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CaCl_(2)-BaCl_(2)复配使用对水泥浆在负温和硫酸盐环境下水化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使用CaCl_(2),添加BaCl_(2)不仅可以促进水泥浆水化程度,还可与SO_(4)^(2-)反应,减少高硫型水化硫铝酸钙(又称钙矾石,AFt)的生成,提升水泥浆抗硫酸盐侵蚀能力;CaCl_(2)-BaCl_(2)复配使用时BaCl_(2)的合理掺量为10wt%~15wt%,此时水泥浆具有相对最优的水化产物、孔隙结构和力学性质,其抗负温劣化和抗硫酸盐侵蚀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该研究结果可为冻土区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 负温劣化 硫酸盐侵蚀 CaCl_(2)-BaCl_(2)复配 水化性能评价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无机盐协同表面活性剂对煤尘保湿性影响
7
作者 周彪 郭依科 +2 位作者 王凯 徐敏 杨孟娇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6,共8页
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煤矿井下主要采取的防尘手段是湿式除尘和化学抑尘。通过保水性实验探究无机盐与表面活性剂溶液各自及协同作用下的抑尘保湿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同,形成分子层的... 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和工人健康,煤矿井下主要采取的防尘手段是湿式除尘和化学抑尘。通过保水性实验探究无机盐与表面活性剂溶液各自及协同作用下的抑尘保湿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四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同,形成分子层的稳定性和厚度不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SDBS)的保湿性最强,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溶液(Triton X-100)的保湿性最弱。当表面活性剂SDS与SDBS溶液质量分数分别为0.24%、0.04%,无机盐K_(2)SO_(4)的浓度0.9mol/L,且SDS与SDBS比例为5∶5,SDS+SDBS的混合溶液与K_(2)SO_(4)比例同样为5∶5时,煤尘水分散失最少,复合溶液润湿保湿性能最佳。硫酸钾溶液对复合溶液的疏水端产生析出作用,导致煤尘疏水端的疏水作用增强,更多表面活性剂分子逃逸水相后向液-气界面聚集,从而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润湿 保湿性 煤尘 抑尘
下载PDF
湿式弦栅丝绕流传热介观模型推导与数值仿真
8
作者 黄敏华 王海桥 +3 位作者 陈世强 朱辉 韩巧云 刘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0-1017,共8页
将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风进行净化消热处理,对施工隧道环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到热流体穿越湿式弦栅丝的流动换热规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低雷诺数下的圆柱绕流传热介观模型,进一步结合已有关联式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 将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风进行净化消热处理,对施工隧道环境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找到热流体穿越湿式弦栅丝的流动换热规律,采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建立低雷诺数下的圆柱绕流传热介观模型,进一步结合已有关联式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基于上述模型,考察雷诺数Re=200的条件下串列圆柱绕流流场与温度场分布;量化不同间距比L/D下流场与温度场的结构演化,分析换热特征参数努塞尔数Nu与间距比和换热时间的关系,揭示流场结构对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场与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具有一致性,不同L/D下流场与温度场呈现不同特征,L/D较小时,上下游圆柱之间形成流动死区,换热效果差,随着L/D的增大,下游圆柱对上游圆柱流场的抑制作用减弱,尾流中出现旋涡,流动死区被打破,冷热流体掺混增强;存在临界间距比L/D=2.65,超出这一临界间距时,下游圆柱时均Nu始终大于上游圆柱,且当L/D=4时,上下游圆柱时均Nu趋于稳定,在具体工程应用中,应使间距比L/D≥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湿式弦栅 绕流传热 介观模型 温度场 间距比
原文传递
单裂缝对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抗爆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王青宇 陶俊林 《安全》 2024年第3期83-90,共8页
为研究单裂缝对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抗爆性能的影响,基于LS-DYNA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板底跨中存在裂缝时,不同长度、宽度、深度的裂缝对板抗爆性能的影响及不同炸药量下裂缝对板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缝长度、宽度、深... 为研究单裂缝对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抗爆性能的影响,基于LS-DYNA软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板底跨中存在裂缝时,不同长度、宽度、深度的裂缝对板抗爆性能的影响及不同炸药量下裂缝对板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缝长度、宽度、深度的增加,板跨中位移峰值随之增加,板压力峰值随之减小,裂缝长度对板跨中位移峰影响最大,裂缝深度对板压力峰值影响最大;在爆炸荷载作用下,裂缝会沿着初始方向往两端扩展形成一条横向裂缝,且会形成一条垂直于初始裂缝的纵向裂缝,呈现出“十字形”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双向板 数值模拟 裂缝 爆炸荷载
下载PDF
基于演化博弈的建筑工人冒险行为研究
10
作者 韩李元 王庆 《安全》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为了控制建筑工人的冒险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构建了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博弈角度分析建筑工人选择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SD仿真分析探究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趋势,还引入了动态惩罚机制来控制冒险行为的发生。结... 为了控制建筑工人的冒险行为,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构建了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从博弈角度分析建筑工人选择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进行SD仿真分析探究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趋势,还引入了动态惩罚机制来控制冒险行为的发生。结果表明:企业对工人进行的安全检查、企业对工人冒险行为的惩罚及工人的期望收益,均对建筑工人冒险行为的选择有影响;实施过高的静态惩罚无法使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达到稳定状态,而动态惩罚机制能够使演化博弈模型达到稳定状态;执行动态惩罚机制时,适当提高惩罚上限,可相对降低工人冒险行为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险行为 演化博弈 系统动力学模型 动态惩罚 建筑安全
下载PDF
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11
作者 万昊 冯庆高 +2 位作者 蔡兵华 冯晓腊 肖明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6,74,共11页
落底式止水帷幕在具有典型二元结构地层的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存在改变了二元结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渗流环境,为此提出了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武汉园... 落底式止水帷幕在具有典型二元结构地层的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而落底式止水帷幕的存在改变了二元结构含水层中地下水的渗流环境,为此提出了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解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并结合武汉园林路地铁站深基坑现场抽水连通试验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根据新建立的考虑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的解析法公式计算得出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为17.47~25.55 m/d,平均值为20.722m/d,而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反演得到承压含水层的水平向渗透系数(粉细砂层为21.6m/d,细砂层为25.92m/d)和垂向渗透系数(粉细砂层为2.592m/d,细砂层为3.456m/d)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新提出的解析法和数值法均能得到可靠的承压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可为落底式止水帷幕条件下基坑降水设计提供更直接的科学依据,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含水层 落底式止水帷幕 水文地质参数 抽水试验 解析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类与分级研究
12
作者 曹杨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24年第2期42-51,共10页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类与分级,收集了相关法规、标准、做法等文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海洋石油工业安全风险分类及分级未明确或不统一,结合海洋石油行业特点对其进行定义,并分析了海洋石油安全风...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类与分级,收集了相关法规、标准、做法等文献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目前国内海洋石油工业安全风险分类及分级未明确或不统一,结合海洋石油行业特点对其进行定义,并分析了海洋石油安全风险的特征;研究分析了国内不同行业、国内外石油行业安全风险特点与分类做法,基于4M1E法,从人员风险、设备设施风险、海上作业风险、物料/物流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将我国海洋石油安全风险分为6个大类、28个小类的分类建议做法,并对其进行含义或适用情形说明;研究分析了国内不同行业、国内石油公司安全风险分级做法,提出将严重性从人员、环境、财产、声誉4个方面分级为7级,发生频率分为7级,形成7×7安全风险矩阵的分级建议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石油 海上平台 安全风险 风险分类 风险分级
下载PDF
安全知识与安全氛围对建筑工人安全行为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邹景谋 杨友婷 卜炜玮 《安全》 2024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综合考虑个体认知和组织环境因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文献分析和计划行为理论、知信行理论提出假设,构建安全知识到安全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以289名建筑工人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为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综合考虑个体认知和组织环境因素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文献分析和计划行为理论、知信行理论提出假设,构建安全知识到安全行为的理论模型,并以289名建筑工人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知识对安全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安全态度在安全知识与安全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安全氛围正向调节安全知识对安全态度的直接效应,也正向调节安全态度在安全知识与安全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建筑工人安全知识与安全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从组织与个体特征交互的角度深入理解建筑工人安全知识与安全行为间的影响机制,可为解决目前建筑工人安全教育培训难的困境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知识 安全氛围 安全行为 安全态度
下载PDF
基于无损检测和概率的古代石拱桥结构可靠度评估
14
作者 龚祝存 王音智 +2 位作者 段凯悦 史靖韬 崔德山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8,共9页
中国古代石拱桥由于其年代久远、结构复杂、露天保存以及可靠度评估过程中参数不易确定等特点,导致传统结构稳定性分析评估方法难以准确评估古代石拱桥结构实际响应和可靠度。提出一种基于无损检测和概率的古代石拱桥结构可靠度评估方... 中国古代石拱桥由于其年代久远、结构复杂、露天保存以及可靠度评估过程中参数不易确定等特点,导致传统结构稳定性分析评估方法难以准确评估古代石拱桥结构实际响应和可靠度。提出一种基于无损检测和概率的古代石拱桥结构可靠度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出利用无损检测技术或工程地质类比法获取石拱桥结构物理力学参数并建立数值模型;然后基于无损检测数据或《工程地质手册》,利用敏感性分析方法确定对石拱桥整体结构响应影响较大的关键参数,即第一类关键参数,并根据参数先验分布提出不同的抽样方法,生成随机样本实现贝叶斯更新过程;最后通过ANSYS软件对桥梁结构的响应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利用可靠度分析方法计算出石拱桥结构可靠度指标,并根据相关标准对石拱桥结构安全与可靠度进行评估。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代赵州桥(大石桥)为研究对象建立简化模型,采用本文提出的可靠度评估方法计算得到目前赵州桥的可靠度为3.42,该桥梁安全等级为二级,该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可规避传统物理力学检测过程中对石拱桥古建筑的损害,筛选出的关键参数合理,且数据更新处理充分考虑模型参数的不确定性,从而可更精确地计算出古代石拱桥可靠度指标,可为古建筑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石拱桥 结构可靠度评估 无损检测技术 概率 贝叶斯更新 赵州桥
下载PDF
并行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影响及保护措施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仲宇 李兆平 +2 位作者 杨航 龙奇峰 冯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4,共7页
以高铁清河火车站配套人行通道和公交通道并行基坑侧穿G7高速清河桥为例,研究并行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首先,考虑并行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桩基础的叠加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以高铁清河火车站配套人行通道和公交通道并行基坑侧穿G7高速清河桥为例,研究并行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的影响及保护措施。首先,考虑并行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梁桩基础的叠加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并行基坑开挖对桥梁桩基础扰动的叠加效应,导致桥梁墩柱的绝对沉降、差异沉降和倾斜等指标均超过控制值;结合数值模拟结果和类似工程经验,提出对邻近桥梁采用钻孔灌注桩作为隔离桩的保护措施,根据并行基坑施工对邻近桥梁不同部位的影响差异,给出隔离桩的平面布置。邻近桥梁墩柱变形实测表明隔离桩能有效约束基坑开挖的叠加效应,保证G7高速清河桥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基坑 邻近桥梁 保护措施 隔离桩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VR技术的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
16
作者 田兵伟 赵一燃 +4 位作者 李文秋 易南宇 刘梦颖 陶艺心 郭心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滑坡灾害的突发性和危险性让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难以真实再现灾害场景,限制了受众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为了提高教育效能,该文分析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及其应用前景。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参与性... 滑坡灾害的突发性和危险性让传统的科普教育方式难以真实再现灾害场景,限制了受众的理解和应对能力。为了提高教育效能,该文分析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虚拟现实(VR)技术的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及其应用前景。具身认知理论强调参与性提升学习效果,而VR技术则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该文在分析VR技术应用于灾害应急科普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融合具身认知理论,设计和开发了VR滑坡灾害应急科普教育系统,创造出更具沉浸感和参与感的滑坡教育体验。通过用户亲身体验及标准化、可复制、有反馈、可考核的情境化“讲、学、练、考”一体化系统,为虚拟灾害应急科普教育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证明了基于具身认知理论和VR技术的滑坡灾害科普教育模式在安全应急和防灾减灾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虚拟现实 滑坡灾害 应急科普 教育模式
下载PDF
云模型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徐飞飞 陈剑文 +2 位作者 李俊莹 王石林 何盈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传统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专家及个人经验,主观性过大,使得评价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引入有限区间云模型(CM)改进层次分析法(AH...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传统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专家及个人经验,主观性过大,使得评价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引入有限区间云模型(CM)改进层次分析法(AHP),构建CM-AHP权重赋值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专家群体决策的权重运算,使权重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其次采用云模型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完成对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CM-最大隶属度评价模型更加适用于试验数据完善、量化分级准确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其在保证评价结果科学的同时,使得评价结果本身保留了其随机性与模糊性;CM-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则适用于多决策且指标量化分级易于归一的综合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云模型 层次分析法 隶属度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CA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染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素霞 唐帅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抑制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的传染,借鉴易感-暴露-感染-康复(SEIR)模型,引入行为跟随者、行为接触者、不安全行为传染者和安全行为者4类行为主体,描述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染过程;考虑到工人群体关系的复杂性,提出小世界网络上的元胞... 为抑制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的传染,借鉴易感-暴露-感染-康复(SEIR)模型,引入行为跟随者、行为接触者、不安全行为传染者和安全行为者4类行为主体,描述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染过程;考虑到工人群体关系的复杂性,提出小世界网络上的元胞自动机(CA)传染模型,刻画不同行为主体行为状态转化规则;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行为跟随方式、不安全行为传染者分布模式与抑制率对不安全行为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跟随者的不同跟随方式、不安全行为传染者的不同分布模式对不安全行为传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抑制率与不安全行为传染效果负向相关,其中,综合跟随方式下的行为传染效果最为显著;小群体分散分布模式极大地扩大和强化不安全行为传染者的传染范围与能力;适度的抑制性措施能够有效抑制不安全行为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CA) 建筑工人 不安全行为 行为传染 传染网络
原文传递
改进系统布置设计的山岭隧道施工场地安全布局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景春 李永昊 +1 位作者 刘凯林 赵飞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3-40,共8页
为提高山岭隧道施工场地安全布局水平,以牛栾村隧道施工场地为例,提出一种改进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法,布设混凝土拌合站、机械库房、水泥库等13个单元场地,将该方法与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通过对比建筑施工场地布置影响因素,确定山岭隧... 为提高山岭隧道施工场地安全布局水平,以牛栾村隧道施工场地为例,提出一种改进的系统布置设计(SLP)法,布设混凝土拌合站、机械库房、水泥库等13个单元场地,将该方法与贝叶斯网络模型结合,通过对比建筑施工场地布置影响因素,确定山岭隧道施工场地布置的重要因素权重和布设单位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形成2种场地布置优化方案,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安全水平强度、材料流动强度和运输时间为目标函数,结合因素加权法对比优化方案与原方案,确定相对最优场地布置方案。结果表明:改进SLP法得出的最优场地布局方案相比于原方案,改动区域较小,且在安全水平强度、材料流动强度和运输时间上提高12.30%。该方法有助于提高山岭隧道施工效率,增强施工场地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布置设计(SLP) 山岭隧道 施工场地 安全布局 贝叶斯网络
原文传递
工程伦理视域下自建房倒塌事故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峰 王亚芳 高秀 《安全》 2023年第3期51-56,共6页
为有效防控自建房工程安全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本文针对国内自建房倒塌事故原因,从工程伦理的视角,借助工程伦理内涵及相关理论,首先,从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3个基本维度进行探讨;然后,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思想及整体主义工程伦... 为有效防控自建房工程安全问题,避免事故发生,本文针对国内自建房倒塌事故原因,从工程伦理的视角,借助工程伦理内涵及相关理论,首先,从技术伦理、利益伦理和责任伦理3个基本维度进行探讨;然后,从个体主义工程伦理思想及整体主义工程伦理思想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工程伦理研究思路对房屋建筑工程事故防范提出改进策略和建议,对保障房屋建筑工程安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 自建房倒塌 工程安全 个体主义 整体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