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1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装影视人物造型在纸包装中的利用与重构
1
作者 金媛媛 毛选波 《中国造纸》 CAS 2024年第2期I0035-I0035,共1页
在流行文化和商业市场的交汇点,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不再局限于屏幕之内,而是扩展到包装领域,为产品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视觉吸引力。纸包装作为如今包装市场中常见的包装类型,对其进行创新发展具有必要性。而古装影视人物造型的融入,则为纸... 在流行文化和商业市场的交汇点,古装影视人物造型不再局限于屏幕之内,而是扩展到包装领域,为产品增添了文化价值和视觉吸引力。纸包装作为如今包装市场中常见的包装类型,对其进行创新发展具有必要性。而古装影视人物造型的融入,则为纸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古装影视人物造型在纸包装中的利用与重构展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人物造型 纸包装 视觉吸引力 包装市场 古装 包装领域 交汇点 新思路
下载PDF
中国电影海外传播平台传播效果研究——2023年度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报告
2
作者 黄会林 郭星儿 蒋正邦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 2023年“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调研延续“以外国受众为调研对象、以中国电影国际传播为核心指向”的调研目标。调研以2020—2022年中国电影在海外传播平台上的整体表现为样本,从媒体关注度、社交平台表现、二次传播效果、意见领袖效能等方面出发,全面评估2020—2022年间,中国电影在海外网络的传播效果。调研结果显示,2020—2022年因全球社交隔离等原因,中国电影海外平台传播效果好于之前年份;要重视YouTube意见领袖影响效能;境外媒体整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较为积极;Letterboxd、TMDB等专业平台对影片热度有较大影响;Twitter普通群体对民生问题电影关注较多、粉丝超过1千万群体对中国动画电影关注较多。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新建立中国电影海外传播评价体系、发挥中华文化主体性等加快“十四五”期间电影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案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国际传播 海外网络传播 评价体系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东北复兴背景下东北电影的突破与创新
3
作者 史可扬 王晓旭 《艺术广角》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东北电影的突破和创新面临着传统和现实两个指向,需要在观念、题材、风格等方面寻求创新,强化人文内涵尤其是东北电影要解决的大问题。而且,正确认识地域性与通约性的关系,保持开放胸怀和广阔的视野,是东北电影复兴的前提。
关键词 东北电影 突破和创新 地域性 通约性
原文传递
中韩电影中的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基于政治传播的视角
4
作者 金勇 刘家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 电影通过将政治信息故事化并糅合到国家叙事文本中,从而塑造着国家形象并传递其政治价值。当前韩国电影影响力攀升,中韩电影创作从叙事文本与价值立意的偏差形成了在国家叙事与国家形象塑造上的不同。中韩两国都曾面临国家硬形象电影的传播困境与从单一性创作转向交融性国家叙事的转变。而韩国电影跳出以自我为中心和排他性民族主义表达框架后取得的成功,对中国电影创作如何更好地传递中华民族价值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叙事 国家形象 政治传播 中国电影 韩国电影
下载PDF
“重述历史”“、想象神话”与传统文化的“现代影像转化”——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论开去
5
作者 陈旭光 杨宇 《宁夏社会科学》 2024年第1期185-193,共9页
当下时代,传统文化资源、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兼具战略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文化命题。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均对此作出尝试,《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电影工业与美学的“封神经验”。影... 当下时代,传统文化资源、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影像转化”或“创造性转化”是一个兼具战略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文化命题。近年来,一系列影视作品均对此作出尝试,《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这一命题提供了电影工业与美学的“封神经验”。影片采取工业美学式的制作方式,在筹备、制作、跨媒介运营与整体视觉风格营造等环节实践全流程的工业化运作,打造中国式神话史诗世界。影片注重对中国古典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在传统神魔小说与历史典籍的基础上以现代观念加以整合和改造,适应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影片受到中国本土近年来高扬文化主体性思潮的影响,以更加平和、包容、创造性的态度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性”令其超越了此前的古装大片,但在全球文化保守化的新语境下,也带来了跨文化交流的新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史诗电影 电影工业美学 想象力消费 创造性转化 文明重述
原文传递
当代性的追求——阿甘本论当代
6
作者 邵亦杨 《美术大观》 2024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本文以哲学家阿甘本关于当代性的理论为基础,从艺术史、思想史和文化史的角度,通过具体的历史例证,分析有关当代性与当代艺术的问题,论证当代性如何超越现代性,打破欧洲中心论及其时空逻辑,并探讨在全球化时代增进与世界对话的意义。
关键词 当代性 现代性 全球性 时间 空间 与世界对话
下载PDF
交集与汇通: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作伦理”兼与其他学派关系的思考
7
作者 陈旭光 蒋佳音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50-58,共9页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从业者秉持踏实勤恳、理性自制的职业精神,在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中,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高效配合,使电影实现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工作伦理”精神体现在电影的内部/外部层面。在内部层面主张制作表达大同性... 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从业者秉持踏实勤恳、理性自制的职业精神,在电影制作的复杂流程中,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高效配合,使电影实现品质和效益的最大化。这种“工作伦理”精神体现在电影的内部/外部层面。在内部层面主张制作表达大同性、常人化伦理观的电影作品,并与电影伦理学共同关注中国电影对伦理底线的恪守;但电影工业美学倡导对伦理表达方式的宽容。在外部层面,电影工业美学主张电影的大众文化品性,即对新老受众群体——“常人”所赏之美给予尊重。其“工作伦理”精神则与电影共同体美学在电影系统的和谐高效方面追求一致,但主张避免过度注重整体共情,造成电影审美上的单一。电影工业美学的“工作伦理”旨在通过维护电影制作过程的伦理和谐,提升电影的品质,促进电影传递正向伦理,丰富其伦理品格。电影工业美学与电影伦理学和电影共同体美学交集汇通、“互文”互见,既提升了中国电影的伦理品格和人学高度,也是对“中国电影学派”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学科体系建构务实的有效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工业美学 “工作伦理” 伦理 电影伦理学 电影共同体美学
下载PDF
中国电影文化的伦理建构
8
作者 袁智忠 田鹏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39-49,共11页
在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转向、价值观多元化等趋势将中国电影文化不断推向未知与尴尬的境地。因此,中国电影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的引导与规训。在“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呼声中,中国电影文化应以传统伦理为基底,强调“文以载道”“以... 在全球化时代,视觉文化转向、价值观多元化等趋势将中国电影文化不断推向未知与尴尬的境地。因此,中国电影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伦理的引导与规训。在“三大体系”建设的时代呼声中,中国电影文化应以传统伦理为基底,强调“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价值观念,沿着电影文化的生成肌理,通过思想文化层面的共同体美学价值理念传续、叙事文化层面“手段善”与“目的善”的统一、镜头文化层面的诗性镜头建构,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语境下中国电影文化伦理价值体系的建构,助力中国电影自主知识体系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伦理 文化伦理建构 镜头文化 叙事文化 思想文化
下载PDF
进口影片、内容强度与电影票房——以进口美国影片为例
9
作者 任力 李梅 脱虹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0-128,172,共10页
选取2006—2020年在国内上映的票房500万元以上的进口美国影片为样本,收集电影票房、内容强度评分、电影获奖情况、网络评分、上映档期及类型等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电影获奖情况、上映档期等变量后研究电影内容强度对... 选取2006—2020年在国内上映的票房500万元以上的进口美国影片为样本,收集电影票房、内容强度评分、电影获奖情况、网络评分、上映档期及类型等数据,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控制电影获奖情况、上映档期等变量后研究电影内容强度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暴力内容对票房具有拉动作用,色情和不雅词汇内容对票房有阻碍作用;演员历史票房表现、影片质量、网络电影评分及动作片电影类型对票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上映档期对票房影响不明显。据此,应把好电影进口关,确保进口电影质量;深耕电影内容,拍摄大众欢迎的电影,形成自有IP;关注电影口碑,创新电影营销模式;顺应市场需求,增加热门类型电影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影片 电影票房 内容强度 电影质量
下载PDF
中国电影与文化的互动
10
作者 牛光夏 《电影文学》 2024年第7期103-103,共1页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纵观百年中国电影史,既有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也有对苏联等国家电影的借鉴;既有照搬国外电影而无视中国实际的无奈,也有对本国电影文化自主性的探索与追求。从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从文化研... 电影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产物。纵观百年中国电影史,既有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也有对苏联等国家电影的借鉴;既有照搬国外电影而无视中国实际的无奈,也有对本国电影文化自主性的探索与追求。从法兰克福学派、伯明翰学派,从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结构主义与“葛兰西”转向,我们看到电影与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密切关联。艺术来源于现实,中国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进程、与中国的文化传承演变同步。本期专题通过对电影与文化的再审视,意在阐明电影与文化之间的相互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史 文化自主性 伯明翰学派 国家文化软实力 好莱坞电影 结构主义 国外电影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探寻国产喜剧电影的美学转型——评《21世纪中国喜剧电影新兴亚类型研究》
11
作者 王原 《传媒》 2024年第3期I0008-I0008,共1页
新世纪以来,我国喜剧电影在发展态势上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和特点。这些变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环境变迁以及观众审美的转变密切相关。传统的喜剧元素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对喜剧电影的期待更加注重情感表达、人物形象的... 新世纪以来,我国喜剧电影在发展态势上呈现出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和特点。这些变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环境变迁以及观众审美的转变密切相关。传统的喜剧元素已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对喜剧电影的期待更加注重情感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思想的深度等方面。同时,政府对电影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电影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影制作技术和水平不断提高,这为喜剧电影的制作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剧电影 喜剧元素 观众审美 电影制作技术 亚类型 美学转型 电影产业 支持力度
下载PDF
香港文学改编电影: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显影
12
作者 张燕 张亿 《电影文学》 2024年第3期10-16,共7页
自诞生以来,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与社会思潮同步,与审美意趣相表里,是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体现了文学为电影赋能的多种可能,提升了香港地区电影故事的精度、审美的潜能与思想的深度。文学改编电影有益反哺了文学创作... 自诞生以来,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与社会思潮同步,与审美意趣相表里,是香港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香港文学改编电影体现了文学为电影赋能的多种可能,提升了香港地区电影故事的精度、审美的潜能与思想的深度。文学改编电影有益反哺了文学创作,文学进化与类型拓展与时偕行,继而促进文学改编的多元实践。同时,香港文学改编电影帮助观众更好地体认中国身份,搭建了重新认知香港地区文化的通路,积累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经验,淬炼出超越性、现代性、多元性的艺术风貌和文化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文化 文学改编电影 跨媒介 类型电影 香港电影史 大众文化
下载PDF
“小同大异”:当代中国电影的青春叙事与听觉形象
13
作者 陈琰娇 《艺术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14-123,共10页
以主题曲的创作运用为典型代表的电影声音设计,对于形成不同时代的听觉记忆而言往往具有标志性意义,而特定的声音编码又关联着特定的情感结构。电影《小字辈》《小武》和《小时代》分别塑造了听觉感召型、听觉反思型和听觉怀旧型三种听... 以主题曲的创作运用为典型代表的电影声音设计,对于形成不同时代的听觉记忆而言往往具有标志性意义,而特定的声音编码又关联着特定的情感结构。电影《小字辈》《小武》和《小时代》分别塑造了听觉感召型、听觉反思型和听觉怀旧型三种听觉形象,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电影的青春表述,而听觉形象的变化也显示出青年形象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关系调整。电影的时代声景与“青年想象”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观察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声音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叙事 听觉形象 电影主题曲 《小字辈》 《小武》 《小时代》
下载PDF
2023年中国电影艺术的三大表征或趋势
14
作者 陈旭光 张明浩 《电影文学》 2024年第1期4-10,共7页
2023年中国电影艺术创作颇为繁盛向好。其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有以下三大趋势:第一,是现实题材类作品势头强劲,表现出明显的务实性追求,关注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安全、信息安全、情感安全等主题,进一步发挥满足当下受众“安全心理... 2023年中国电影艺术创作颇为繁盛向好。其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有以下三大趋势:第一,是现实题材类作品势头强劲,表现出明显的务实性追求,关注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命安全、信息安全、情感安全等主题,进一步发挥满足当下受众“安全心理需求”的功能;第二,是传统文化、历史改编类想象力消费型作品继续稳健发展,且不断探索现代化表达新方式,如注重现代女性意识、尊重青年文化;第三,是悬疑类型、解谜叙事成为年度重要趋势,且表现出明显的“影游融合”式搭建多元游戏世界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中国影视趋势 现实题材 神话IP改编 影游融合 解谜叙事
下载PDF
“以漫游抵达诗意”:杭州新浪潮电影时空构建探赜
15
作者 孙慰川 朱霖 《电影文学》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杭州新浪潮电影以杭州为创作基地,凭借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及创新的电影语言受到了国内外电影节的广泛认可和关注。通过“漫游”的视听和叙事方法,杭州新浪潮电影在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完成对意象图景的开创性建构和对传统江南美学... 杭州新浪潮电影以杭州为创作基地,凭借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及创新的电影语言受到了国内外电影节的广泛认可和关注。通过“漫游”的视听和叙事方法,杭州新浪潮电影在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完成对意象图景的开创性建构和对传统江南美学的创新性继承,实现了空间景观的自然流转及时间序列的自由游弋,最终达成“诗意”影像的现代化构筑,为观众带来不同于传统江南电影的视觉与情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新浪潮 江南电影 漫游 诗意表达 非时序时间
下载PDF
电影强国视域下中国影视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重庆为例
16
作者 肖军 陈泽楷 《电影文学》 2024年第6期97-101,共5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庆影视剧映入观众的眼帘,独特的城市景观加上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中国影视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庆模式”。但是,通过分析重庆影视区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现状,发现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重庆影视剧映入观众的眼帘,独特的城市景观加上鲜明的地域文化,为中国影视区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庆模式”。但是,通过分析重庆影视区域文化发展过程当中的现状,发现其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不仅可以推动重庆影视文化更好地对外交流,还能推进中国影视区域文化高质量发展。在洞悉中国电影发展过程的某些特征基础上,以重庆电影的探究推动电影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区域 区域文化 电影强国 高质量发展 重庆
下载PDF
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的必要性与路径研究
17
作者 肖军 梁笑哲 《电影文学》 2024年第2期67-72,共6页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实现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文化输出中信心缺失、电影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以及市场和资本对文化的打压的问题。对此,可以通...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在实现中国电影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仍然面临着文化输出中信心缺失、电影传播中的文化差异以及市场和资本对文化的打压的问题。对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强电影中的文化自信、完善地区电影交流机制、更好地引导发挥资本市场在影视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促进电影衍生品产业的发展。唯此,方可实现高水平的中国电影文化发展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文化 文化安全 文化发展 文化自信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系统与建构:电影分线发行的国际经验研究
18
作者 孙俨斌 《电影文学》 2024年第7期9-17,共9页
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高度同质化是制约电影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电影的分线发行作为应对策略在我国已着手初步实施。以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工具,在分析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电影业分线发行运作经验的基础上,从行业的内... 我国电影发行放映的高度同质化是制约电影行业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电影的分线发行作为应对策略在我国已着手初步实施。以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工具,在分析美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电影业分线发行运作经验的基础上,从行业的内外系统结构性建构视角出发,提炼出建构电影业分线发行机制的因素,包括行业系统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资源分配规则因素,以及行业所处系统环境中的人口、文化、历史等原因,为我国电影业分线发行的可行性路径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线发行 结构功能 系统 影院 院线
下载PDF
《消失的她》高票房背后的受众心理
19
作者 何竞平 《电影文学》 2024年第7期148-152,共5页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高票房电影《消失的她》的受众心理加以研究后发现:《消失的她》总体而言对受众起到较好的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与环境监测效用。多数人观影后得以放松,但部分受众反而更焦虑。电影维系...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高票房电影《消失的她》的受众心理加以研究后发现:《消失的她》总体而言对受众起到较好的心绪转换、人际关系、自我确认与环境监测效用。多数人观影后得以放松,但部分受众反而更焦虑。电影维系了受众的虚拟与真实社交关系,并成功引导他们树立远离赌博和理性恋爱的观念。电影涉及两性情感与婚恋关系,满足年轻观众对社会环境的关注需求。尽管口碑一般,但电影选材契合年轻受众、叙事巧妙、宣传到位,因此取得了优异的票房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众心理 电影 票房 《消失的她》 使用与满足
下载PDF
技术赋能·主体之变·理论扩容--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电影研究报告
20
作者 董广 《电影文学》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作为AI大语言模型爆发元年,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电影研究呈现出了三种新趋势:一是“技术赋能”,认为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电影产业链全过程;二是“主体之变”,通过作为电影的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电影两个层面展现AI与哲学、伦理学、... 作为AI大语言模型爆发元年,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电影研究呈现出了三种新趋势:一是“技术赋能”,认为人工智能进一步融入电影产业链全过程;二是“主体之变”,通过作为电影的人工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电影两个层面展现AI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对话,阐释其引发的人类的“存在性焦虑”;三是“理论扩容”,探讨人工智能与计量电影学、电影算法工业美学、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等电影理论生产的边界与潜在的多种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电影 技术 赋能 理论扩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