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1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龟板提取物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
1
作者 伍子贤 方志超 +8 位作者 林锋 尚奇 招文华 陈弘林 张鹏 江晓兵 任辉 梁德 张学来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 目的探讨龟板提取物(Plastrum testudinis extract,后简称PTE)通过抑制细胞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及海马退变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应用传统半乳糖皮下注射+去势法建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enile osteoporosis,SOP)模型,将C57/BL6小鼠分为雌性或雄性的CON组、SOP组、SOP+PTE组;SOP+PTE组在造模过程中用PTE 0.5 g/mL灌胃干预4周,取材前1周进行行为学实验,后取大脑、L4椎体,检测骨和海马组织形态学;细胞实验:利用过氧叔丁醇(TBHP)诱导MC3T3/HT22细胞衰老,分别观察诱导后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衰老标志物和MC3T3成骨、衰老标志物的变化及PTE相应的治疗效果。结果MicroCT提示雌雄小鼠中,与CON组相比,SOP组骨量丢失,SOP+PTE组骨量则得到了恢复;骨HE切片结果与MicroCT结果相符;海马组织切片提示,与CON组相比,SOP组海马出现退变,而SOP+PTE组退变则得到缓解。在新物体识别实验和时序实验中,与CON、SOP组相比,雄性SOP+PTE组记忆能力明显恢复;但雌雄小鼠旷场实验均无明显变化。②TBHP可诱导MC3T3衰老,降低成骨能力及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当加入PTE后,均能逆转TBHP导致的成骨能力降低与蛋白下降;TBHP亦可增加HT22半乳糖苷酶染色区域,增加衰老蛋白表达,而加入PTE后,上述变化均得到逆转。结论PTE通过抑制前成骨细胞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衰老,缓解SOP小鼠的骨量丢失和海马衰老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提取物 细胞衰老 老年性骨质疏松 骨量丢失 海马组织退变
下载PDF
成骨细胞代谢重编程与早期肾性骨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王左钰 周阳 +2 位作者 熊明霞 赵沙沙 杨俊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2024年第15期1904-1910,共7页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骼疾病(CKD-MB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率和骨折风险有直接影响。近年来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成为CKD-MBD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中心,成骨细胞通过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硬化素等,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使骨骼...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骼疾病(CKD-MB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住院率和骨折风险有直接影响。近年来成骨细胞及骨细胞成为CKD-MBD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中心,成骨细胞通过合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硬化素等,与其他器官相互作用,使骨骼成为内分泌器官。因此,成骨细胞分化失调是慢性肾脏病发病过程中重要的早期事件。本文系统讨论了成骨细胞的代谢途径及早期CKD-MBD病理状态下成骨细胞代谢重编程改变的相关机制,表明Wnt家族分泌蛋白/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FGF-23、尿毒症毒素、代谢性酸中毒等信号通路及代谢物异常可改变成骨细胞代谢活性,引起成骨谱系成熟障碍,进而影响骨重塑,对于解释肾性骨病病理改变及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疾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肾性骨病 细胞重新编程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变化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3
作者 殷小红 李亚 +1 位作者 马卫国 白晶晶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72-375,共4页
目的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尿酸(UA)、孕酮(P)、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 目的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二肽基肽酶-4(DPP-4)、尿酸(UA)、孕酮(P)、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并分析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300名健康绝经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及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DPP-4、UA、P、25(OH)D_(3)水平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DPP-4水平为(183.41±21.49)I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82±13.04)IU/L,UA、P、25(OH)D_(3)水平分别为(252.83±21.69)μmol/L、(1.23±0.18)nmol/L、(21.21±3.72)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4±25.77)μmol/L、(1.70±0.22)nmol/L、(32.74±3.51)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OC、PINP、β-CTX、BALP分别为(8.02±1.18)μg/L、(225.34±34.02)ng/mL、(0.75±0.09)ng/mL、(21.76±3.05)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7±0.84)μg/L、(175.06±26.71)ng/mL、(0.45±0.06)ng/mL、(15.80±2.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PP-4与OC、PINP、β-CTX、BALP均呈正相关(P<0.05),UA、P、25(OH)D_(3)与OC、PINP、β-CTX、BALP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血清DPP-4水平升高,UA、P、25(OH)D_(3)水平降低,且均与骨代谢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临床上应予以密切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 骨质疏松 二肽基肽酶-4 尿酸 孕酮 25羟维生素D_(3) 骨代谢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及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韦沅汛 陈锋 +3 位作者 林宗汉 张驰 潘成镇 韦宗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587-593,共7页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该方向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以其多角度、多层次和不良反应小的明显优势在缓解骨质疏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点。目...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该方向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以其多角度、多层次和不良反应小的明显优势在缓解骨质疏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点。目的:分析、整理国内外文献,进一步了解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阐明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Notch、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中药、丸、实验”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Notch、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Mesenchymal stem cells、Signal pathwa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ill、experiment”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Nature、Embase数据库,选择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Notch信号通路通过参与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进展;Notch信号通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Notch1、Jagged1、Hes、Hey、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等关键细胞因子调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对骨形成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最终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中药活性成分大多从补肾类中药提取,如淫羊藿、杜仲、补骨脂、刺五加、女贞子等,且中药复方及制剂都具有补肾强骨的功效,这为后续研究Notch信号通路向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多的中药选择和方向。目前中药的研究多为活性成分和单味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及制剂的临床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关于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疗法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少,未来还需继续探索中医技术类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等疗法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和对骨质疏松治疗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中药
下载PDF
山奈酚活性单体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启培 陈锋 +4 位作者 崔伟 张驰 武瑞骐 宋振恒 孟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26期4242-4249,共8页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预防常集中在细胞分子学水平,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是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医药已被证实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山奈酚作为新兴的中草药提取物,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预防常集中在细胞分子学水平,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是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医药已被证实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山奈酚作为新兴的中草药提取物,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逐渐得到学者们认可,其临床与基础研究逐渐被大家重视。目的:分析、整理国内外文献,进一步了解山奈酚活性单体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山奈酚,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kaempferol,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Signal pathway”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数据库,选择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①山奈酚通过参与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进展。山奈酚通过对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来防治骨质疏松症。②山奈酚通过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β-catenin数量以及β-catenin-TCF/LEF复合体形成过程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③山奈酚通过干预RANKL/RANK通路维持成骨/破骨细胞动态平衡和骨稳态。④山奈酚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相关成骨因子Runx2、Osterix水平及促骨细胞钙化促进成骨。⑤山奈酚通过调控ER/ERK通路干预雌激素缺失导致的破骨分化并抑制活性氧的活性。⑥山奈酚通过干预MAPK通路抑制ERK、JNK、p38/MAPK的表达及降低活性氧生成而保护成骨。⑦山奈酚通过BMP/samd通路增强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p-Smad1/5/8、β-catenin和Runx2的表达并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表达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高原男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变化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
6
作者 王进 兰俊赟 +5 位作者 宋星辰 陈雷 马庆贺 滕飞 胡恒生 耿庆贺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46-649,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8月间于兴海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受试者股骨颈BMD,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骨... 目的 探讨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6~8月间于兴海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受试者股骨颈BMD,按1994年WHO标准将其分为骨量正常的对照组(n=29)和骨质疏松组(n=31);采集两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叶酸浓度;同时测量全髋及腰椎BMD,并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叶酸与股骨颈、全髋、腰椎BMD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血清叶酸浓度为(46.88±4.02)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4.01±4.79)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股骨颈、全髋和腰椎的BMD分别为(0.922 9±0.1813) g/cm^(2)、(1.065±0.054 03) g/cm^(2)、(1.255±0.061 58) g/cm^(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6±0.098 39) g/cm^(2)、(1.112±0.065 27) g/cm^(2),(1.315±0.075 81) 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叶酸浓度与股骨颈、全髋和腰椎BMD均呈正相关(r=0.644 5、0.650 6、0.574 2,P<0.001)。结论 叶酸浓度降低与高原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高原骨质疏松症患者血叶酸水平的缺乏可能是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为高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骨质疏松症 叶酸 骨密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萜类中药单体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7
作者 潘成镇 陈锋 +4 位作者 林宗汉 莫坚 张驰 韦沅汛 韦宗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234-2241,共8页
背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细胞的分化,从而降低骨吸收并增加骨形成,对骨质疏松... 背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细胞的分化,从而降低骨吸收并增加骨形成,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的: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深入研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并对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阐明,同时对靶向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的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进行系统性归纳。方法:由2名研究员根据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以“NF-κB,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血管生成,中药,萜类化合物”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F-κB,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Angiogene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rpenoid”等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再通过第3名研究员对文献进行汇总和整理,最终纳入75篇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能通过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血管生成,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进展。②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负调控的作用,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能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成骨细胞的生长,进而抑制代偿骨的生成保持骨稳态,但是过度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③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血管生成素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促进骨内血管生长,参与“血管生成-成骨”偶联。④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具有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骨组织生长和修复的作用。⑤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降解,阻断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磷酸化及核转位等过程,进而减弱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传导,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⑥目前,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对于人体内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尚缺乏相关研究,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参与干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血管生成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信号通路 萜类化合物 中药
下载PDF
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研究
8
作者 张鹏 高鹰 +1 位作者 杨洪喜 万春晓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84-3889,3907,共7页
背景血尿酸(SUA)升高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已被证实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国内关于老年人SUA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联的队列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基线SUA水平及其变化与CKD发病风险及估算的肾小球... 背景血尿酸(SUA)升高导致的高尿酸血症(HUA)已被证实是慢性肾脏病(CKD)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国内关于老年人SUA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联的队列研究较少。目的探讨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基线SUA水平及其变化与CKD发病风险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关联。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5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HABCS),选取2012、2014年接受健康体检并采集生物医学指标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及随访期老年人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等生物医学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SUA水平与CKD发病风险关联;采用Spearman秩相关和广义线性模型分别分析老年人基线SUA水平与基线eGFR的相关性及老年人SUA水平变化与eGFR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981名,中位年龄79(70,88)岁,HUA患病率为6.8%(67/981),累积随访2029人年,中位随访2.05年,CKD新发病例共179例,随访期间CKD累积发病率为18.2%[95%CI(15.9%,20.8%)],发病密度88.22/1000人年[95%CI(76.24/1000人年,101.41/1000人年)]。以SUA四分位数分组为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SUA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最高四分位数组(Q4)老年人CKD发病风险的HR值为2.08[95%CI(1.27,3.41),P=0.004]。以SUA水平为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线SUA水平每升高10μmol/L,老年人CKD发病风险增加4%(P<0.001)。以是否患HUA为因变量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基线未患HUA老年人相比,患HUA老年人CKD发病风险增加,HR值为2.00[95%CI(1.20,3.24),P=0.007]。老年人基线SUA中位数为270.60(223.10,325.90)μmol/L,基线eGFR中位数为84.07(73.08,98.38)mL·min^(-1)·(1.73 m^(2))-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s=-0.363,P<0.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基线SUA水平每升高10μmol/L,基线eGFR下降0.897 mL·min^(-1)·(1.73 m^(2))^(-1)(P<0.001)。本研究随访期间老年人ΔSUA中位数为-3.55(-40.60,31.90)μmol/L,ΔeGFR中位数为3.49(-8.13,15.89)mL·min^(-1)·(1.73 m^(2))^(-1),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s=-0.355,P<0.001)。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随访期间老年人SUA水平每升高10μmol/L,伴随老年人eGFR下降1.027mL·min^(-1)·(1.73 m^(2))^(-1)(P<0.001)。结论老年人SUA水平升高与新发CKD风险增加及eGFR的降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 肾小球滤过率 老年人 队列研究 长寿地区
下载PDF
生理性低氧及缺氧再复氧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郭婷婷 刘怡 周建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 探索生理性低氧及缺氧再复氧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C57BL/6J小鼠的BMSCs,置于生理性低氧(3%O_(2))、常氧(21%O_(2))、缺氧再复氧环境,通过C... 目的 探索生理性低氧及缺氧再复氧对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C57BL/6J小鼠的BMSCs,置于生理性低氧(3%O_(2))、常氧(21%O_(2))、缺氧再复氧环境,通过CCK8检测BMSCs增殖情况,同时成骨诱导,通过茜素红染色检测体外矿化能力,RT-PCR检测成骨向分化相关基因(Alp、Runx2、Opn)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UNX2、OPN、LC3-Ⅱ/LC3-I、P62、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量。结果 生理性低氧较常氧CCK8表达显著升高,增加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Opn)mRNA水平并促进RUNX2、OPN蛋白表达;缺氧复氧后,常氧组LC3-Ⅱ/LC3-I表达减弱,cleaved-caspase3表达增强,Opn、OPN较低氧组降低。结论 生理性低氧较常氧能促进BMSCs的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缺氧复氧过程中,生理性低氧较常氧可减缓无氧干预对细胞增殖、成骨分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理性低氧 缺氧复氧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中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10
作者 张云盛 张鹏 +1 位作者 靳育静 高鹰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8期3502-3506,3519,共6页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与寿命。高血压与CKD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基于中...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与寿命。高血压与CKD密切相关,然而关于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生、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老年人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2021年10月—2022年5月,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子队列——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HABCS),选取2012年体检并采集生物医学指标的989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老年人群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血压、血脂、血糖、血尿常规等指标,并于2014年进行随访监测。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血压水平与CKD发病风险的关联。结果989名老年人中位年龄为79(70,88)岁;累积随访2046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2.07±0.50)年;CKD新发病例共183例,随访期间CKD累积发病率为18.5%〔95%CI(16.1%,21.1%)〕,发病密度为89.4/1000人年。随访过程中,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高血压组分别有9.8%(10/102)、14.0%(47/335)、22.8%(126/552)的老年人发生CKD,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0,P<0.001)。Cox回归结果显示,经调整年龄、性别、BMI、腰围、小腿围、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超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D3、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尿素氮及糖尿病病史后,与正常血压老年人相比,高血压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较高〔HR(95%CI)=2.28(1.13,4.60)〕;基线收缩压(SBP)≥140 mmHg(1 mmHg=0.133 kPa)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是基线SBP<120 mmHg老年人的1.83倍〔95%CI(1.02,3.29)〕,基线舒张压(DBP)≥90 mmHg的老年人CKD发病风险是DBP<80 mmHg老年人的1.55倍〔95%CI(1.02,2.35)〕(P<0.05)。结论高血压为老年人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以收缩压升高为主的老年人增加慢性肾脏病筛查与防治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压 老年人 发病风险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亚鑫 郭岚 +1 位作者 王泽凯 牛凯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12期1146-1149,共4页
老年人通常并存慢性肾脏病(CKD)和骨质疏松症,CKD导致的生化异常及与年龄相关的骨质流失等危险因素对骨折的风险有累积效应。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当前重要的临床问题。近年来,新药的研发为治疗CKD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老年人通常并存慢性肾脏病(CKD)和骨质疏松症,CKD导致的生化异常及与年龄相关的骨质流失等危险因素对骨折的风险有累积效应。因此,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当前重要的临床问题。近年来,新药的研发为治疗CKD合并骨质疏松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文旨在回顾目前关于CKD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和治疗药物开发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 骨质疏松症 药物疗法 生物因子 地舒单抗
下载PDF
外泌体微小RNA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苟婉星 青玉凤 +1 位作者 李素平 陈明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3年第3期360-363,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局部或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生成减弱和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密度(BMD)降低,主要影响绝经后妇女。目前尽管抗骨质疏松药物已经开发出来,但在治疗过程中仍观察到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更合理的治疗策略。外泌...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常见的局部或全身性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生成减弱和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密度(BMD)降低,主要影响绝经后妇女。目前尽管抗骨质疏松药物已经开发出来,但在治疗过程中仍观察到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更合理的治疗策略。外泌体是体内所有类型细胞分泌的纳米大小的细胞外囊泡(EVs),在细胞间通讯中起着重要作用。外泌体包含许多功能分子[如蛋白质、mRNA、微小RNA(miRNAs)],这些分子可以被转移到受体细胞中,以调节一系列信号通路并影响生理和病理行为。其中miRNA在调节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简要总结了外泌体内miRNA调节骨代谢的过程及在骨质疏松症中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RNA 骨质疏松 骨代谢
下载PDF
X-连锁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1例
13
作者 高雨 孙嘉阳 +2 位作者 张卓 杨默笛 吕佳音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2期252-253,共2页
迟发性脊柱骨骺发育不良(spondyloepiphyseal dysplasia tarda,SEDT)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关的隐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2/百万。该病导致全身骨软骨发育不良,主要累计椎体和骨骺,可导致不成比例的身材矮小、桶状胸和早发的大关节退行性变[1]。
关键词 发育不良
下载PDF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及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秦宇星 任前贵 +4 位作者 李子龙 全嘉星 沈佩锋 孙韬 王浩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5-961,共7页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 背景: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担,现存在的假说未能完全解释股骨头坏死发生的机制,但骨内微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是其病理基础是不容质疑的。鉴于微循环在股骨头坏死中的重要性,近期有报道指出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在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中有着关键作用。目的:分析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股骨头坏死中的作用机制,着重探讨基于骨微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促进成骨,从而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前景。方法:以“股骨头坏死;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微循环障碍;骨组织工程技术;microRNAs”为中文关键词,以“Necrosis of femoral head;Bon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icrocirculation disorder;Bone tissue engineering technology;MicroRNAs”为英文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得到220篇相关文献,并通过对题目、摘要和部分文献内容的阅读,排除了时效性不强、结论模糊、重复的文献,最后纳入符合标准的63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骨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生成受损、细胞凋亡异常、血栓形成和脂肪栓塞均参与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和发展。②中药、骨组织工程技术、基于转染、MicroRNAs等能够通过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和血管栓塞来预防和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③微血管内皮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移植是治疗股骨头坏死最有希望的策略之一,但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共移植物和支架与培养细胞之间的最佳比例需要进一步研究。④对于基因转染来说,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的转录调控机制还未完全研究清楚;此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较少,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微血管内皮细胞 微循环障碍 骨组织工程技术 MIRNA 综述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对儿童骨密度影响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尼罗帕 艾力帕提·太来提 +1 位作者 王敏囡 热娜·买买提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1期1385-1387,共3页
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骨矿物质含量,是衡量骨量的指标^([1]),BMD可以直接反映人体的长期营养储备和营养状况^([2])。儿童期是骨骼发育和骨骼健康的关键时期,该时期骨骼的快速线性生长,直... 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的骨矿物质含量,是衡量骨量的指标^([1]),BMD可以直接反映人体的长期营养储备和营养状况^([2])。儿童期是骨骼发育和骨骼健康的关键时期,该时期骨骼的快速线性生长,直接影响峰值骨量的高低,需要足够的骨矿物质^([3-4])。儿童期的BMD水平是影响成年峰值骨量的关键因素,对儿童期BMD发育特征的研究对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软化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矿物质含量 骨矿物质密度 骨软化症 峰值骨量 骨质疏松症 骨骼发育 维生素D 骨骼健康
下载PDF
基于“脾肾互赞”理论探讨中医不同治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中CaN、NFAT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俊儒 杨芳 +3 位作者 孙鑫 刘彤 王致远 付夜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3-176,共4页
目的 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骼、骨骼肌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T细胞活化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the Activated T cell, NFAT)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随... 目的 观察中医不同治法对大鼠骨质疏松症模型骨骼、骨骼肌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 CaN)、T细胞活化核因子(Nuclear Factor of the Activated T cell, NFAT)含量的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补肾法组、健脾法组、活血法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测定,比较不同组别CaN、NFAT的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骨骼、骨骼肌的CaN含量有显著降低(P<0.01);补肾法组、健脾法组、活血法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骨骼、骨骼肌的CaN的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其中补肾法组升高程度比较明显,骨骼的CaN含量其次为活血法组,骨骼肌的CaN含量其次为健脾组。模型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骨骼、骨骼肌的NFAT含量显著降低(P<0.01);补肾法组、健脾法组、活血法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NFAT含量明显升高,其中补肾法组升高程度比较明显,其次为健脾法组。结论 (1)骨骼、骨骼肌中CaN、NFAT的含量变化可能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2)补肾法和健脾法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大鼠骨骼、骨骼肌中CaN、NFAT的含量,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3)中医不同治法能够有效改善骨质疏松,补肾法、健脾法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肾互赞 骨质疏松症 CAN NFAT 补肾 健脾 活血 中医中药
原文传递
RUNX2基因变异致CCD合并严重脊柱侧弯家系分析
17
作者 夏小雪 刘瑞虹 +2 位作者 黄浩华 林斯晓 梁红梅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 CCD是一种罕见的由RUNX2基因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在骨骼及牙齿发育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临床表现,致病基因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总结1家系中2例(母子)CCD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我... 目的 CCD是一种罕见的由RUNX2基因变异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主要表现在骨骼及牙齿发育不良。本研究旨在探讨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CCD)临床表现,致病基因特点及诊疗方案。方法 总结1家系中2例(母子)CCD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我们对家系中的先证者进行了全外显子组测序。并且用Sanger测序验证了相关变异。同时也用对家系中另外一个患者的样本进行Sanger测序,来确认变异的家系共分离。结果 家系两个患者的牙齿临床症状与已报道经典型CCD—致。而先证者还有严重的脊柱侧弯的临床表型。家系先证者的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RUNX2基因存在一个的无义突变(c.1096G>T,p.Glu366*)并且,先证者的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未发现他携带其他已报道导致脊柱侧弯的致病性或可能致病性基因突变。而家系中另一例CCD患者也携带了该变异,符合家系的共分离。文中为两位患者设计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并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结论 我们对一个中国CCD家系中识别了一个罕见的致病性RUNX2基因变异。该变异是首次报道导致了非常严重的胸腰椎侧弯相关表型。并且,CCD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医师应了解其表现,及时发现,并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治疗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锁骨发育不良综合征 脊柱侧弯 埋伏牙牵引 多生牙 RUNX2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疗效探讨
18
作者 王娟 赵玉霞 +3 位作者 茹雅维 汪子涵 付婷 李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0-834,共5页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oim)脂肪间充质干细胞(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二甲双胍在oi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oim中分离培养oimADS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油红O染色对其分化能力进行鉴定...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对Ⅰ型成骨不全小鼠(oim)脂肪间充质干细胞(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二甲双胍在oim中的治疗效果。方法从oim中分离培养oimADSCs,通过观察细胞形态,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油红O染色对其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将oimADSCs分组进行诱导培养,通过观察ALP染色、检测ALP活性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几种成骨分化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二甲双胍对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分析股骨的骨骼微观结构,观察二甲双胍在oim模型小鼠中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二甲双胍处理oimADSCs后,ALP染色显著加深、ALP活性显著提高,骨钙素(Bglap)、Ⅰ型胶原(Col1a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以及骨形成蛋白2(BMP2)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Micro-CT分析发现oim模型小鼠经过二甲双胍治疗后,股骨骨小梁的骨体积/总体积增加,股骨骨小梁数目增多、厚度增加。结论二甲双胍能够促进oimA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改善oim的骨骼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 间质干细胞 二甲双胍 Ⅰ型成骨不全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替格瑞洛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骨形成的治疗研究
19
作者 赵玉霞 刘义 +3 位作者 景亚青 付婷 汪子涵 李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Ticagrelor)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Col1a1^(+/-365))骨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8周龄野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选取12只8周龄Col1a1^(+/-365)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6只,通...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Ticagrelor)促进Ⅰ型成骨不全小鼠(Col1a1^(+/-365))骨形成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只8周龄野生C5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T),选取12只8周龄Col1a1^(+/-365)小鼠,随机分为DMSO对照组和替格瑞洛治疗组,每组6只,通过灌胃给药[2 mg/(kg·d)]进行治疗,DMSO对照组每天灌胃同等剂量DMSO。10周后分离各组小鼠的股骨,通过Micro-CT检测股骨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模式因子(Tb.Pf)等参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检测股骨形态学变化;采用Trap染色检测破骨细胞的数量变化;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股骨破骨特异基因Mmp9、Ctsk、Nfatc1的表达情况。结果①与DMSO对照组比较,Ticagrelor治疗组BV/TV、Tb.N、Tb.Th和骨面积(B.Ar)均增高(P<0.05),而Tb.Pf降低(P<0.05)。Ticagrelor治疗组小鼠与WT组小鼠BV/TV、Tb.N和Tb.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DMSO对照组比较,Ticagrelor治疗组破骨细胞数量减少(P<0.05),破骨特异基因Mmp9、Nfatc1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替格瑞洛可以有效改善Col1a1+/-365小鼠的股骨微观结构,促进骨形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不全症 替格瑞洛 破骨细胞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