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7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背景下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研究
1
作者 张婷婷 周萧超 +3 位作者 刘章韬 许嘉钰 任慕华 郝吉明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2024年第1期80-88,共9页
固废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循环利用、节能减碳的优势,对于推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 固废资源化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具有循环利用、节能减碳的优势,对于推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分析,梳理了国内外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在产业化进程、资金投入、技术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发展建议,推动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融合赋能;加大激励支持力度,夯实金融保障基础;打造科创资源高地,强化项目示范引领;集聚人才优势,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全面推进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 资源化 产业化 减碳 技术创新
下载PDF
珠三角地区近20年城镇化与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分析
2
作者 吴大放 甘梓莹 +3 位作者 宁芳洁 何晓莉 郑嘉欣 赖焕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98-307,共10页
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的珠三角地区生态景观胁迫程度日趋严峻,亟需加强区域生态保护的现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0—2020年珠三角地区城镇空间扩展与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时空格局以及发展状态,运... 针对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的珠三角地区生态景观胁迫程度日趋严峻,亟需加强区域生态保护的现状,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模型,定量测度2000—2020年珠三角地区城镇空间扩展与景观生态安全耦合协调时空格局以及发展状态,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模型揭示其驱动机理,并预测2040年城镇空间扩展和景观生态安全耦合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9市城镇化与景观生态安全的耦合协调度在20年间呈现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0.305~0.436升至2020年的0.385~0.545,现处于拮抗耦合阶段,未来20年将继续向着协调同步、有序发展的方向前进。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镇开发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难以同步发展,景观生态状况不乐观,生态环境滞后型的地市逐渐增多,尚未全面形成良好的协调发展状态。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投入水平等因素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较为显著(P<0.05),今后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耦合协调的机理研究,持续关注城镇空间拓展与景观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趋势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景观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度 驱动机制 GM(1 1)预测模型 珠三角地区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流域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实施路径
3
作者 王红瑞 刘艺欣 +2 位作者 张力 李一阳 李永坤 《水资源保护》 EI CSCD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针对流域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趋势,在阐释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理论渊源和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辨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明确了“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立足于流域生态保护,分析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 针对流域生态城市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趋势,在阐释绿色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理论渊源和发展进程的基础上,从理论维度和现实维度辨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明确了“双碳”目标下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立足于流域生态保护,分析了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三大瓶颈因素,提出了流域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发展 流域生态城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山区铁路工程“路基-环境”绿色关键要素识别研究
4
作者 鲍学英 沈杜华 +3 位作者 郭海东 李亚娟 贺振霞 万炳彤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87-795,共9页
为推动山区铁路路基工程与环境之间绿色优质协调发展,提出一种铁路“路基-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及关键要素确定方法。首先,构建“路基-环境”交互影响网络,引入木桶理论构建绿色要素集;然后,运用系统耦合模型,测算系统耦合协调度并评估组... 为推动山区铁路路基工程与环境之间绿色优质协调发展,提出一种铁路“路基-环境”耦合关系分析及关键要素确定方法。首先,构建“路基-环境”交互影响网络,引入木桶理论构建绿色要素集;然后,运用系统耦合模型,测算系统耦合协调度并评估组合状态,分析铁路路基与环境的绿色协调状况;最后,借助复杂网络理论,以要素为节点,要素间影响强度为连边,形成协同、影响、扩散多层复杂关联网络,采取spearman和二维云模型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多层网络要素耦合强度,并结合节点删除法确定铁路“路基-环境”的关键要素集。以某铁路路基为例进行研究,得出铁路路基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之间的结论,因此应对路基边坡植被防护、路堑开挖尺寸、路堤填筑尺寸、路基边坡工程防护4个关键要素加以重点管理,以实现铁路路基工程绿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路基工程 木桶模型 系统耦合 复杂网络 关键要素
原文传递
四川省综合交通发展与节能减排关联分析
5
作者 骆勇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71-75,共5页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减少能源消耗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本文对四川省综合交通发展和耗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碳排放估算方法,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测算模型,得出了驱动因子对能源... 能源消耗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减少能源消耗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本文对四川省综合交通发展和耗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碳排放估算方法,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测算模型,得出了驱动因子对能源消耗总量的贡献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 碳排放 综合交通 驱动因子
下载PDF
固废资源化产业与城市化耦合发展研究——以兴化为例
6
作者 贾志兴 陈明 +1 位作者 周丹 黄蕾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通过量化固废资源化产业对其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区域指出新发展思路。通过构建兴化不锈钢产业与城市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评估了2010年-2021年不锈钢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化不锈钢产业和城市化关联度极强,其耦合程度几乎保持在... 通过量化固废资源化产业对其城市化的促进作用,为区域指出新发展思路。通过构建兴化不锈钢产业与城市耦合协调评价体系,评估了2010年-2021年不锈钢产业对城市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兴化不锈钢产业和城市化关联度极强,其耦合程度几乎保持在0.9以上;产业的两次不同调整,协调度和调和指数不断提高,说明现有产业政策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在人均GDP 59 662元、第二产业占比38.7%时达到“拐点”。结果显示:不锈钢产业链的调整,兴化不锈钢产业发展更加科学,为推进城市特色“无废城市”建设不断探索经验。也为资源化产业提供示范典型,指出发展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固废资源化 耦合协调模型 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我国企业ESG表现对其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上市企业
7
作者 刘轶芳 李霞 +1 位作者 郑依依 刘新波 《中国环境管理》 2024年第1期34-41,26,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ESG投资概念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在ESG信息披露成为企业刚需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得更为复杂,ESG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有待讨论。为此,...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提出,ESG投资概念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在ESG信息披露成为企业刚需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环境表现与环境信息披露之间的因果关系变得更为复杂,ESG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有待讨论。为此,本文根据数据可得性筛选得到2008—2020年我国沪深板块上市的3685家企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wind数据库、CSMAR上市公司环境研究等数据库,从企业ESG信息披露完整性及实际风险两个维度出发构建ESG发展指数,用于全面测度中国企业的ESG发展现状;同时尝试从债权人和股东投资信心等层面探讨企业ESG表现对其经济效益的传导机理。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对于其经济效益呈现正向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效应对于不同ESG表现水平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具有异质性。影响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企业ESG表现能够提升投资者信心,进而显著改善了企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发展指数 经济效益 信息披露完整性 实际环境风险
下载PDF
全球视角下的企业ESG绩效驱动因素解析
8
作者 林永生 张怡凡 董战峰 《中国环境管理》 2024年第1期16-26,共11页
企业是践行可持续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主体。企业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统筹提升环境(E)、社会(S)、治理(G)三个维度的ESG绩效。基于外部压力和内部实力,本文预先设定了国家背景、行业属性、金融实力三种因素驱动企业改善ESG... 企业是践行可持续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主体。企业需要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统筹提升环境(E)、社会(S)、治理(G)三个维度的ESG绩效。基于外部压力和内部实力,本文预先设定了国家背景、行业属性、金融实力三种因素驱动企业改善ESG绩效的理论假设。为检验假设,本文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多层线性模型对来自55个国家、共计6139家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控制企业规模、风险管理和社会声誉的情况下,国家可持续发展水平、行业绿色发展水平、企业金融实力仍能显著提升企业ESG绩效。其中,国家和行业变量不仅直接促进了企业ESG绩效的提升,还在更高维度上通过调节CFP-ESG的关系间接促进企业ESG绩效的提升。本研究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能为投资者评估并筛选出ESG绩效优异的企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G 企业可持续发展 全球视角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居民低碳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汪卫芳 姚星垣 《丽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9-48,共10页
低碳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基于问卷调查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低碳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显著相关,环保信念、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内部因素影响较大;低碳消费深... 低碳消费是推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动力。基于问卷调查微观数据的经验研究发现:消费者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与低碳消费的深度、广度和密度显著相关,环保信念、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等内部因素影响较大;低碳消费深度受内外部因素共同影响,而低碳消费广度和密度主要受内部因素影响;女性消费者和年龄较长者在低碳消费深度和广度方面大于男性和年龄较小者。因此,在系统化推进低碳消费的过程中,一方面应更加注重消费者内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应通过科技和金融创新提升低碳消费的体验,满足个性化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消费 数字绿色普惠金融 金融创新 “双碳”目标
下载PDF
医院污水站运行阶段能耗碳排放分析及节能减排研究
10
作者 何媛媛 袁岗 傅宏佳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研究发现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碳排,医院污水处理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产生的碳排常被人忽视。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是由设备运行电耗造成的。以西南地区某医院污水处理站为研究案例,经核算该污水站实际运行... 研究发现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碳排,医院污水处理作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一部分产生的碳排常被人忽视。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主要是由设备运行电耗造成的。以西南地区某医院污水处理站为研究案例,经核算该污水站实际运行的电耗碳排放量为82.46 tCO_(2),其中污水生化处理单元电耗产生的碳排放最大,占比为51.66%。鼓风机和潜污泵消耗电力产生的碳排量分别占总电耗碳排的48.49%和23.95%。对高耗能的鼓风机和潜污泵进行节能改造后,年减排量约为5.95 tCO_(2)。研究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数据支撑,为医院污水站运行规划及节能减排路径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污水 间接碳排 能耗碳排 碳减排
下载PDF
北京市森林碳储量核算与碳汇潜力预测研究
11
作者 李思慧 朱天姝 +2 位作者 魏朝响 叶舒 宋有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文章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用三种方法核算了北京市三个时段的森林碳储量,并通过模型拟合分析动态变化特点及潜力。通过换算因子法计算得出北京市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碳储量为8.68 TgC,第8次碳储量为10.21 TgC,第9次碳储量为15.64 Tg... 文章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普查数据,用三种方法核算了北京市三个时段的森林碳储量,并通过模型拟合分析动态变化特点及潜力。通过换算因子法计算得出北京市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碳储量为8.68 TgC,第8次碳储量为10.21 TgC,第9次碳储量为15.64 TgC。到2045年,北京森林碳储量将会达到25.13 TgC,为现有碳储量的1.6倍,碳储量年均增加0.3 TgC,碳密度达到44.29 Mg/hm2。森林生长与森林面积的变化是北京市各个龄组碳储量和碳汇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森林碳汇的核算经验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森林规划的方向可为其他快速发展的省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储量 碳汇 碳汇潜力
下载PDF
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对长江流域的启示
12
作者 官冬杰 和秀娟 周李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0-39,共10页
全面梳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蔓延通过载体传递和流动路径两方... 全面梳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现状,有利于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综述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城市蔓延通过载体传递和流动路径两方面改变了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流量、流速和流向,导致生态系统服务流总量的减少和空间异质性的增加;城市蔓延的单项指标变化、城市蔓延的尺度以及城市蔓延的多情景模拟是探索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影响过程的主要切入点;城市蔓延过程中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流扩散效应主要源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和人类居住模式的改变。已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影响,但在揭示影响机理、剖析影响过程、评估影响效应以及探索生态系统服务流合理分配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空白。在此前提下,未来应基于“机理揭示-影响模拟-效应评估”的研究思路,建立长江流域城市蔓延对生态系统服务流影响研究框架,探索长江流域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合理分配方案,实现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长江流域 城市蔓延 生态系统服务流
下载PDF
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环境规制与碳排放绩效
13
作者 张慧智 孙茹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与低碳经济发展双目标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可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助于碳排放绩效改善,其赋能效应在不同... 努力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与低碳经济发展双目标是中国面临的关键问题。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考察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可发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有助于碳排放绩效改善,其赋能效应在不同类型、技术水平以及污染密集度的行业中存在差异性;能源利用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是全球价值链地位作用于碳排放绩效的主要路径,同时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可以进一步增强其对碳排放绩效改善的正向作用。我国制造业应全方位、多层次融入全球价值链体系,深化链条间行业的上下游合作,推动制造业内部的能源技术溢出效应转换,对不同行业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同时地方政府也应加强适时监督,规制行业的短视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地位 碳排放绩效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消费结构 环境规制
下载PDF
双重环境目标约束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减污降碳”何以“协同增效”
14
作者 岳利萍 杨欣怡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CD 2024年第1期46-58,共13页
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多目标环境规制政策的协同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面对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双碳”目标两大战略任务,环境政策协同是否可以更加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多目标环境规制政策的协同性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工作。面对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双碳”目标两大战略任务,环境政策协同是否可以更加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现有研究尚无确定答案。因此,该研究利用“两控区”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环境政策协同的准自然实验,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利用2003—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减污降碳双重环境目标约束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①与单一环境规制相比,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更佳,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②机制分析发现,在双重环境目标约束下,有为政府通过财政支出调节效应推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市场激励微观企业产生易地搬迁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从而实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③进一步研究发现,减污降碳双重环境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双重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非老工业基地、高环保意识地区、环境基础设施水平高的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提出:①地方政府应统筹全局,避免走偏、盲目上马“两高”项目;②充分发挥财政的支柱作用,吸引和带动更多社会资金流入绿色低碳行业;③根据各地实际将国家减污降碳目标分解落实,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样板;④加大创新激励力度,鼓励低碳技术与低污染排放治理技术协同创新;⑤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的政策,推进各区域要素禀赋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减污降碳协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产业转型升级 协同增效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低碳治理——基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15
作者 李强 唐幼明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7-129,共13页
新型城镇化是消除快速城镇化弊端、科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利用2007—2019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市... 新型城镇化是消除快速城镇化弊端、科学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利用2007—2019年20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的实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实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城市低碳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显著抑制了城市碳排放,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政策促使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平均下降了3.02%,并且随着政策的推进其效果逐渐增强。异质性分析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仅对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以及大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主要通过抑制城市蔓延、促进经济集聚、强化环境规制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因此,建议地方政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多维目标考核,加大节约集约用地与环境监管力度,探索区域间差异化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最终实现城镇的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市低碳治理 碳排放强度 城市蔓延 经济集聚 环境规制
下载PDF
碳中和相关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16
作者 陆旸 郭艺扬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6-134,共19页
剖析碳中和的具体含义以及与之相关且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归纳达成碳中和的技术路径,从理论层面梳理碳中和的经济和就业影响。研究指出,能源转型、碳税、碳抵消、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实现碳中和目标取决于碳捕获和封存等技术的... 剖析碳中和的具体含义以及与之相关且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归纳达成碳中和的技术路径,从理论层面梳理碳中和的经济和就业影响。研究指出,能源转型、碳税、碳抵消、碳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实现碳中和目标取决于碳捕获和封存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自愿碳抵消只是一种辅助性工具;实现碳中和对经济发展和就业的影响是复杂的,需要综合考虑能源转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等多种因素。基于此,探讨目前碳中和问题存在的争议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技术路径 经济增长 绿色就业
下载PDF
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的实证检验
17
作者 王艳 张雪芳 雷淑珍 《统计与决策》 202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11—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和三者耦合协调度及... 文章在分析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耦合协调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者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分析2011—2020年黄河流域78个地级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综合水平和三者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三者发展态势稳定,但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综合水平并不高;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空间上呈现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的发展格局;驱动因素对黄河流域三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作用强度按经济驱动、产业结构、政府调控、水资源依次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数字经济 耦合协同 高质量发展
原文传递
统一大市场的绿色之路--基于空气质量视角
18
作者 张晖 陈建行 《科技管理研究》 2024年第3期227-235,共9页
为探究统一大市场的绿色之路,基于2001—2019年城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讨空气质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并构建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政策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质量改善有利于市场一体... 为探究统一大市场的绿色之路,基于2001—2019年城市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探讨空气质量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并构建多期双重差分(DID)模型探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政策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质量改善有利于市场一体化形成,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依然成立;在非城市群城市和东部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对市场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商品流通程度、劳动力流动和资本流动是空气质量影响国内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2)》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降低市场分割程度,促进市场一体化。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市场一体化的绿色路径提供参考,为地方政府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市场一体化提供理论和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市场一体化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双重差分(DID)
下载PDF
“两山”转化阶段判定方法及实证研究
19
作者 姚惠宗 何萍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15-426,共12页
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表述了区域“两山”转化的递进发展阶段,研究建立“两山”转化阶段判定方法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十分必要.本文以唐山市、南通市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三个不同类型地区为例,利用阈值识别... 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表述了区域“两山”转化的递进发展阶段,研究建立“两山”转化阶段判定方法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估十分必要.本文以唐山市、南通市和巴马瑶族自治县三个不同类型地区为例,利用阈值识别和滑动t检验探索并总结了“两山”转化阶段的判定方法.结果表明:①资源环境损耗随经济增长斜率变缓的转折点是“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向“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阶段转换的判定依据,峰值拐点是转向“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阶段的判定依据.②当环境损耗持续下降,生态系统非实物价值凸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效显现的判定依据.③不同地区实现“两山”转化的路径有差异,东部率先发展地区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径,西部环境良好但经济落后的地区需要国家生态补偿和先进地区的带动,实现跨越式发展.研究显示,环境和经济的关系变化是判定区域“两山”转化阶段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转化 发展阶段 强可持续性 阈值识别 生态文明
下载PDF
河套灌区生态排水沟净化农田排水污染物效应试验研究
20
作者 霍轶珍 巴达日夫 +4 位作者 曾祥 胡振 郭富强 李生勇 徐红梅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105-108,116,共5页
文章针对现阶段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河套灌区传统排水系统存在问题,在河套灌区进行了现场尺度生态排水沟示范段建设,并开展生态排水沟对农田排水营养性污染物拦截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研究为生态排水沟净化农田... 文章针对现阶段河套灌区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河套灌区传统排水系统存在问题,在河套灌区进行了现场尺度生态排水沟示范段建设,并开展生态排水沟对农田排水营养性污染物拦截净化效果的试验研究,旨在通过试验研究为生态排水沟净化农田排水提供理论依据。现场试验表明:生态排水沟对TN、TP及COD的净化效果总体上优于土质排水沟道,生态排水沟渠对氮、磷等营养性污染物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可减轻农田排水对周围环境受纳水体的污染负荷。植物对于TN的去除率为11.90%~16.22%,微生物基质对于TN的去除率为15.32%~17.41%;植物对于TP的去除率为8.94%~13.19%,微生物基质对于TP的去除率为13.57%~14.22%;植物对于COD的去除率为10.66%~21.31%,微生物基质对于COD的去除率为25.21%~3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生态排水沟 氮磷截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