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73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误治救误及其教训——对《中医杂志》所刊误治救误文章的总结 被引量:1
1
作者 熊曼琪 李永宸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中医论文历来以介绍总结成功经验居多,而报道临床失误较少,成功的经验固然有益于读者,但是失败的教训亦不容忽视,它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有裨益。
关键词 中医误治 教训 治疗失误 期刊 《中医杂志》 总结
下载PDF
我用大黄止血的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山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8-,共1页
大黄性味苦寒,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活血止血,祛瘀等功效,唐容川《血证论》中强调,血证不论病程长短,其势多急,均耗伤元气较重,故以止血为第一要务,并说治血证“多用凉药,少用热药”。实践证明,出血证用寒凉药止血是积极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 大黄粉 泻下攻积 出血证 《血证论》 清热泻火 生地 血尿 出血 大便秘结 五倍子粉 上消化道出血 唐容川 煎服 三七粉 温清饮 活血止血 中医杂志 川芍
下载PDF
《中医杂志》2008年会议信息
3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中医杂志 北京 会议信息 中医杂志社 南小街 东直门内 中医院 中医药学
下载PDF
《中医杂志》2008年会议信息
4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中医杂志 北京 会议信息 中医杂志社 南小街 东直门内 中医院 中医药学
下载PDF
中墨合作出版《中医杂志》西班牙文版协议签字仪式在京举行
5
中医杂志 1987年第2期14-14,共1页
·本刊讯·1986年12月23日,中医杂志社与墨西哥有关方面就合作出版《中医杂志》西班牙文版达成了最终协议,并举行了签字仪式。墨西哥驻华大使安吉亚诺先生及夫人、政务参赞米哈雷斯先生、商务参赞莫莱诺先生。
关键词 西班牙文 西班牙语 中医杂志 中医杂志社 签字仪式 出版
下载PDF
《中医杂志》引用中文期刊情况分析
6
作者 赵红 李成建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7-317,共1页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掌握我国中医药方面的信息,用尽量少的时间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其学科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信息,又能尽量节约有限的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中医药学主要... 为了使广大医务工作者了解掌握我国中医药方面的信息,用尽量少的时间迅速查阅更多的文献资料,掌握其学科发展动向;同时使图书信息部门在选购文献时既不减少有效信息,又能尽量节约有限的经费,我们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我国中医药学主要期刊文献作了初步调查,从中查出该学科领域的核心期刊,供广大读者和图书信息部门参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杂志 医药 中医药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文献 中文核心期刊
下载PDF
大剂量薏苡仁止痛
7
作者 孙泽艳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1-341,共1页
关键词 通络止痛 薏苡仁 大剂量 《中医杂志》 关节酸痛 疼痛患者 四肢关节 祛风除湿
下载PDF
土贝母皂甙治疗疣病252例报告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汉卿 傅章才 +9 位作者 冯捷 马韵琴 陈育生 郗彦萍 沈纪文 高锦程 马蔷薇 刘辅仁 邓云山 陈松旺 中医杂志 1984年第6期49-51,共3页
我们曾报道土贝母治疗疣病有良好疗效(中医杂志1980年第2期),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我们从土贝母中提取分离出土贝母皂甙,经化学分析鉴定为三萜皂甙,它是一种新型的五环三萜衍生物,为治疣的活性成分,经过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 我们曾报道土贝母治疗疣病有良好疗效(中医杂志1980年第2期),在临床观察的基础上,近几年来,我们从土贝母中提取分离出土贝母皂甙,经化学分析鉴定为三萜皂甙,它是一种新型的五环三萜衍生物,为治疣的活性成分,经过急性毒性实验、溶血试验、对单纯疱疹病毒冲击实验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贝母 注射液 剂量 中医杂志 搽剂 假贝母 用药量 剂型 疗效比较 治疗前后 粗制剂
下载PDF
滋阴生津益气温阳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1
9
作者 刘嘉湘 施志明 +8 位作者 徐振晔 韩明权 朱晏伟 高虹 陈善香 赵丽红 李和根 朱惠蓉 刘苓霜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5-158,共4页
临床选择晚期原发性肺腺癌304例均未经手术或放疗,于住院时随机分为中药与化疗组进行前瞻性治疗观察。中药组171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别以滋阴、益气、温阳等扶正为主方药,治疗后1、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36.77%、31.86%和24... 临床选择晚期原发性肺腺癌304例均未经手术或放疗,于住院时随机分为中药与化疗组进行前瞻性治疗观察。中药组171例,根据中医辨证分别以滋阴、益气、温阳等扶正为主方药,治疗后1、2、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4%、36.77%、31.86%和24.22%,生存期中位数为417天,化疗组133例用MOF方案治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6.67%、26.79%、24.56%,无5年生存病例,生存期中位数为265天。两组差异显著;治后病灶稳定率中药组为67.83%,化疗组为48.12%;中位稳定期中药组为6个月,化疗组为3个月;治后临床症状改善、体重增加及健康状况中药组均优于化疗组。中药组治后多项免疫指标均较治前显著提高,化疗组则无明显变化;血清唾液酸及血清抑制因子含量,两组治后均有所降低。说明本疗法有提高晚期肺癌的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中医药疗法 腺癌 滋阴 生津 益气 温阳
下载PDF
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70
10
作者 陈泽奇 胡随瑜 +3 位作者 张海男 张宏耕 郑林 李晓照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建立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方法:采取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程度分级计分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等,建立抑郁症常见5类中医证候的主症辨证标准。结果:1977例抑郁症患者中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 目的:建立抑郁症常见中医证候标准。方法:采取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程度分级计分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等,建立抑郁症常见5类中医证候的主症辨证标准。结果:1977例抑郁症患者中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肝郁痰阻证、心脾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共1731例,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5类证候主症辨证标准。结论:抑郁症常见证候有其共同的病因病机,肝郁气滞证是其基础证候,各证临床表现以情绪抑郁为共同主症,但各证尚有可供判别的其它主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 抑郁症 中医证候 主症 肝郁气滞证 辨证标准 情绪抑郁 结论 专家咨询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肝郁气滞血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60
11
作者 李凤文 须惠仁 +10 位作者 张问渠 温天明 傅湘琦 王安民 杨云 孙恩亭 谢小冰 成伊竹 阚甸嘉 陆广莘 鄂征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6-48,共3页
本研究与以往国内外有关肝郁证、血瘀证的研究工作相比,具有如下六个特点:(1)在古代中医文献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肝都并非肝脏本身的病变,而是涉及气血、诸脏腑的病证,情志异常为其主要病因;(2)临床紧密结合... 本研究与以往国内外有关肝郁证、血瘀证的研究工作相比,具有如下六个特点:(1)在古代中医文献系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本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肝都并非肝脏本身的病变,而是涉及气血、诸脏腑的病证,情志异常为其主要病因;(2)临床紧密结合实验研究对其主证、兼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郁 郁证 血癖 血小板聚集 肝郁气滞 情志 病理变化 肾上腺皮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20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证候特点分析 被引量:66
12
作者 方肇勤 李永健 +3 位作者 唐辰龙 马骏 管冬元 陈德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证的演变及兼证特点。方法: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2060例。结果:原发性肝癌的病机是随病程的发展不断变化的,Ⅰ~Ⅲ期证候以肝郁气滞、脾气虚为主,Ⅱ期以肝血瘀阻、气滞、气虚、湿热等为...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证的演变及兼证特点。方法: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2060例。结果:原发性肝癌的病机是随病程的发展不断变化的,Ⅰ~Ⅲ期证候以肝郁气滞、脾气虚为主,Ⅱ期以肝血瘀阻、气滞、气虚、湿热等为主,Ⅲ期以气虚、阴虚、血瘀、气滞、水湿内停等为主。各期中证型出现率居前4位的是气滞、血瘀、气虚、阴虚。还显示,肝癌无证可辨者仅占1.07%,而3个证型组合者占23.06%,4个证型组合者占24.37%,5个证型组合者占18.11%,平均每个患者出现3.75个证型。其中Ⅰ期平均2.03证次,Ⅱ期平均3.47证次,Ⅲ期平均4.99证次。结论:随着病程的发展,证的相兼愈加显著,病机愈加复杂,而气滞血瘀与气阴两虚是根本病机,贯穿于该病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医证候 病程 气滞 血瘀 气虚 阴虚
下载PDF
益气除痰法延长非小细胞肺癌中位生存期的作用 被引量:78
13
作者 周岱翰 林丽珠 +8 位作者 周宜强 罗荣城 刘魁凤 贾英杰 陈继跃 牛喜伟 苏碧茹 鲁江 王树堂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延长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四型辨证施治,辨病治疗以益气化痰法为... 目的:观察益气化痰法延长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存期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按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四型辨证施治,辨病治疗以益气化痰法为主,辩证治疗分别以宣肺除痰、益气除痰、滋阴化痰、益气养阴法为主。用乘积极限(K-M)法分析不同证型的中位生存期及中位疾病进展时间。结果:肺郁痰瘀型、脾虚痰湿型、阴虚痰热型及气阴两虚型肿瘤总缓解率分别为9.1%、23.6%、11.5%、13.2%(P<0.05);瘤体总稳定率分别为69.7%、77.8%、69.2%、78.9%(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08天、401天、300天和326天(P>0.05);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45.63%、51.53%、41.95%、46.01%(P>0.05)。结论:益气化痰法可使Ⅲ、Ⅳ期 NSCLC 的中位生存期达到9个月,与化疗配合应用可达到12个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治法。其中,脾虚痰湿型患者中位生存期达到13个月,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除痰法 非小细胞肺癌 中位生存期 中医药疗法 鹤蟾片 中药汤剂
下载PDF
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14
14
作者 袁晓军 郝喜书 +2 位作者 赖仲平 赵晖 柳文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85-286,共2页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97例患者进行针刺风池穴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观测,结果表明,治疗组高流速型与低流速型针刺前后血流速度比较均有显著变化(P<0.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样本针刺后比较有显著差别(P<0.001)。
关键词 体积描记法 风池穴 脑血流 针刺
下载PDF
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6
15
作者 张燕萍 苗青 +9 位作者 晁燕 赵丹 林琳 孙增涛 李素云 徐艳玲 沈霖 黄继汉 张旭丽 晁恩祥(指导)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04-506,共3页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止咳宁嗽胶囊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CVA患者279例,苏黄止咳胶囊组(治疗组)209例,完成196例;止咳宁嗽胶囊组... 目的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以止咳宁嗽胶囊为阳性对照,采用随机、双盲、多中心平行对照临床试验。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CVA患者279例,苏黄止咳胶囊组(治疗组)209例,完成196例;止咳宁嗽胶囊组(对照组)70例,完成69例。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治疗前后肺功能和激发试验情况。结果咳嗽总疗效:治疗组愈显率61.22%,总有效率90.31%;对照组分别为36.23%及72.4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综合疗效:治疗组愈显率62.76%,总有效率91.84%;对照组分别为27.54%及81.1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支气管激发试验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部分患者复查激发试验转为阴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治疗CVA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黄止咳胶囊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药疗法 随机 双盲 多中心
下载PDF
穴位动态过程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157
16
作者 喻晓春 朱兵 +4 位作者 高俊虹 付卫星 逯波 崔海峰 秦联萍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71-973,共3页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 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论的问题。联系在腧穴发展历史的初始阶段形成的"以痛为输"的经典概念和现代医学体表-内脏联系理论中内脏病变在体表的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出了腧穴的大小和功能强弱随内脏功能变化而变化的动态概念及其相应的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动态 痛觉过敏 科学基础
下载PDF
血府逐瘀浓缩丸预防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1
17
作者 史大卓 李静 +4 位作者 马晓昌 张群豪 毛节明 陈明哲 陈可冀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29,共3页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PTCA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西药常规治疗组复发心绞痛15例(15/38),其中12例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1例再狭窄形成,另3例心电图活动平板复查示相关导联...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成功的冠心病患者,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PTCA后再狭窄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西药常规治疗组复发心绞痛15例(15/38),其中12例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1例再狭窄形成,另3例心电图活动平板复查示相关导联阳性,治疗前后血瘀证候积分值无明显变化(P>0.05);加血府逐瘀浓缩丸组6例复发心绞痛(6/35),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常规治疗组(P<0.01),其中5例重复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证实有4例再狭窄形成,4例无心绞痛复发者重复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再狭窄形成,治疗后血瘀证候积分值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PTCA后心绞痛复发与“血瘀证”关系的分析发现,复发心绞痛患者血瘀证候积分值显著高于未复发心绞痛患者。血府逐瘀浓缩丸可改善PTCA患者的血瘀症状,对预防PTCA后再狭窄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TCA 手术后 再狭窄 预防 血府逐瘀丸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27
18
作者 叶永安 江锋 +4 位作者 赵志敏 李志红 张良 刘慧清 黄宁宇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的52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的52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其中,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湿热蕴结、湿热内蕴、湿热蕴脾可以用“湿热内阻”统括。结论肝郁脾虚和湿热内阻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证候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血管性痴呆发病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0
19
作者 田金洲 王永炎 +3 位作者 刘峘 朱爱华 时晶 徐应胤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65-567,共3页
中医早已认识到智能损害与年龄有关,病位在脑,病机涉及髓海不足、脑气虚、肝郁、胃衰、血痰于内、肾水不升等,病理变化可见脑缩小。现代研究提示,精虚、痰浊、瘀血、热毒等因素对智能有显著性影响;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中,肾精亏虚、痰... 中医早已认识到智能损害与年龄有关,病位在脑,病机涉及髓海不足、脑气虚、肝郁、胃衰、血痰于内、肾水不升等,病理变化可见脑缩小。现代研究提示,精虚、痰浊、瘀血、热毒等因素对智能有显著性影响;血管性痴呆(VaD)患者中,肾精亏虚、痰浊阻窍与认知、记忆、颜色形状分类等功能受损显著相关,瘀血阻络与速度、视空间能力和情景记忆损害显著相关,热毒内盛与速度和情景记忆损害显著相关,其出现频率和平均积分均显著高于阿尔茨海默病(AD),肝阳上亢与VaD智力积分的关系相对较弱,而腑滞浊留仅在中度VaD出现频率增高,气血不足与VaD智能损害的关系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对这些病机的科学性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进一步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显得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发病机理 中医 肾精亏虚 痰浊阻窍 瘀血阻络
下载PDF
择时服用淫羊藿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6
20
作者 王菲 郑杨 +3 位作者 肖洪彬 周敏 刘艳旭 李国清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19-620,共2页
为了证实《黄帝内经》“择时服药”理论的科学性,本研究通过择时服用淫羊藿对幼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服药时间与药效的关系。结果显示:(1)淫羊藿煎剂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可以使雌性小鼠子宫增重,雌二醇(E_2)含量升高,雄性小鼠血清睾酮... 为了证实《黄帝内经》“择时服药”理论的科学性,本研究通过择时服用淫羊藿对幼鼠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探讨服药时间与药效的关系。结果显示:(1)淫羊藿煎剂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可以使雌性小鼠子宫增重,雌二醇(E_2)含量升高,雄性小鼠血清睾酮(T)含量升高。(2)卯时、酉时服药对雌性小鼠子宫增重,E_2含量升高,雄性小鼠血清T含量升高有不同程度影响,卯时作用强于酉时。表明补肾壮阳药清晨服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代谢 淫羊藿 择时服药 中药 时辰药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