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77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王倩 任琳 +3 位作者 陈皓 李芳 张鹏宇 王小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6例,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5,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F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5);LVEDVI、LVESVI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LVEDVI较对照组低[(59.70±5.63)ml/ m^(2) vs.(64.18±6.14)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LVE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P>0.05)。两组患者术后MPAR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1个月MPAR均较对照组低[(57.02±4.18)%vs.(58.79±4.51)%、(31.24±6.67)%vs.(39.36±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5.332,P<0.05);在术后12 h和24 h两个时点观察组的cTnI、CK-MB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7.14%)与对照组(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恢复效果更好,未增加短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基于NHANES数据库低氧重叠综合征与心血管病的关联性研究
2
作者 胡佳 朱晓庆 +5 位作者 陈韬 王泓森 余蕾蕾 田芳洁 郭军 杨庭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200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OS)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2008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共7716名参与者纳入本研究。按照是否存在OSA、COPD分为4组:无OSA及COPD组(n=3072)、单纯OSA组(n=4062)、单纯COPD组(n=180)、OS组(n=402)。本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以探究OSA、COPD及OS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关联。同时探究OSA、COPD和OS与年龄、性别、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关联性。结果相较于无OSA及COPD组,OS组心肌梗死(OR=2.85,95%CI=1.94~4.21)、充血性心力衰竭(OR=4.32,95%CI=2.73~6.84)、心绞痛(OR=3.07,95%CI=1.92~4.91)、卒中(OR=2.52,95%CI=1.61~3.97)、冠心病(OR=3.1,95%CI=2.22~4.31)及总体心血管疾病(OR=3.43,95%CI=2.54~4.63)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单纯OSA症状人群中卒中发生率为无OSA及COPD组的1.46倍(OR=1.46,95%CI=1.07~1.99),充血性心力衰竭(OR=3.27,95%CI=1.77~6.07)、冠心病(OR=1.68,95%CI=1.03~2.73)和总体心血管疾病(OR=1.93,95%CI=1.25~3.00)的风险也显著升高。未观察到单纯OSA症状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的相关性。OSA、COPD及重叠综合征与总体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的关联在各亚组人群中稳定。结论OSA-COPD综合征与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绞痛、卒中、冠心病及总体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高存在显著相关性。监测及控制OSA-COPD重叠综合征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慢性阻塞性肺病 重叠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趋化素和胱抑素C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
3
作者 顾玉 刘秋霞 +2 位作者 张树良 王媛媛 王晓成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趋化素(Chemerin)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继发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22例,根据超声心动检查分...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趋化素(Chemerin)对原发高血压患者继发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3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就诊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122例,根据超声心动检查分为左心室肥厚(LVH)组45例,无左心室肥厚(NLVH)组77例。另同期在本院检行超声心动检查无高血压的6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病程、用药等一般临床资料、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尿素氮(UN)、肌酐(Cr)、Cys C、Chemeri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指标。采用Pearson进行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因素。结果NLVH组和LVH组体质量指数(BMI)、TC、收缩后(SBP)、舒张后(DBP)、Cys C、Chemerin、Hcy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LVH组BMI、SBP、DBP、Cys C、Chemerin、Hcy水平高于NLV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VH组吸烟人数和C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LVH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ys C、Chemerin与左心室质量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05、0.182。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BP、肥胖、Cys C、Chemerin、Hcy是影响LVH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Cys C、Chemerin参与左心室肥厚的病理发展过程,是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继发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趋化素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下载PDF
SWIM取栓技术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胡月龙 赵曙光 +1 位作者 杨国瑛 崔涛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 目的研究颅内支撑导管辅助Solitaire支架取栓抽吸技术(SWIM)在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太和县人民医院2020年11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SWIM取栓术,对照组给予单纯支架取栓术。术后,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治疗分级标准评估血管再通情况;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缺损情况,Barthel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检测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S100β蛋白(S100β)]水平;术后随访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和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5.56%,4345)明显高于对照组(68.89%,3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46,P<0.05)。术后1周,观察组NIHSS评分、NSE、S100β水平较对照组低[(5.37±1.09)分vs.(6.24±1.22)分、(6.03±0.92)ng ml vs.(8.18±1.17)ng ml、(0.27±0.07)ng ml vs.(0.35±0.09)ng ml],观察组Barthel评分、BDNF水平较对照组高[(79.06±8.72)分vs.(69.14±8.09)分、(4776.51±508.65)pg ml vs.(4022.39±425.33)pg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7、9.690、4.707、5.594、7.630,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49、0.714,P>0.05)。结论SWIM取栓术能够较好恢复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患者的血流灌注,改善其神经缺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同时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大血管闭塞 机械取栓 颅内支撑导管 血管再通
下载PDF
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在膀胱癌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观察
5
作者 钱丽萍 陈慧 +1 位作者 王辰辰 张青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析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以下简称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102例,采用... 目的探析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应用于膀胱癌患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以下简称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法,选取2018年5月~2022年5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1例。对照组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试验组行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生活质量变化,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72.07±45.48)min、(24.83±4.16)d较对照组(339.47±52.07)min、(21.05±4.72)d长,术中出血量为(857.06±125.39)ml较对照组的(749.14±140.06)ml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7、4.291、4.100,P<0.001)。试验组治疗后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分别为(64.08±7.25)分、(63.93±7.02)分和(61.17±6.93)分,较对照组的(60.13±6.59)分、(59.97±6.84)分和(57.08±7.11)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2.885、2.942,P<0.05);试验组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96%(151),低于对照组的15.69%(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7,P=0.036)。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重建术应用于膀胱癌患者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虽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但可提高生活质量,且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流改道方式 膀胱癌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调查分析
6
作者 王婷 张丹 李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转阴后1~2月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4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行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检测患者1009例。比较不同性别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比较≥6...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转阴后1~2月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4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行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检测患者1009例。比较不同性别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比较≥65岁老年患者与<65岁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再依据年龄,将≥65岁老年患者分为3组(65岁≤A组<75岁,75≤B组<85岁,85岁≤C组),比较3组老年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对≥65岁老年患者年龄与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性与女性患者血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1430.43(148.95,1466.76)S Co vs.1023.62(97.79,1483.49)S C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6.74,P=0.51)。≥65岁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较<65岁患者明显降低[886.36(47.25,1443.74)S Co vs.1139.24(262.02,1509.74)S 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P=0.00)。A组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明显高于B、C组[1074.54(143.93,1485.32)S Co vs.448.42(38.05,1389.25)S Co;1074.54(143.93,1485.32)S Co vs.176.43(11.29,1258.94)S 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B组和C组组间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5岁老年患者年龄与新型冠状病毒总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24,P=0.00)。结论老年患者,尤其高龄老年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转阴后抗体水平偏低,临床医师应认识到老年人再感染风险,相关专家应考虑制定老年人专属的免疫预防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 老年人
下载PDF
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递质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李桂英 陈国芳 傅新民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递质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5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和联合组,各35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低频... 目的探讨高-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应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递质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5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低频组、高频组和联合组,各35例。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低频组给予健侧低频rTMS治疗,高频组接受患侧高频rTMS治疗,联合组同时接受健侧低频和患侧高频rTMS治疗。比较各组患者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神经传导功能[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5-HT、DA及BDNF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5-HT、DA、BDNF水平显著提高,其中联合组明显高于低频组、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038、16.356、9.388,P<0.05)。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评分、BBS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提高,其中联合组明显高于低频组、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62、4.971、6.604,P<0.05)。治疗前,3组患者MEP潜伏期、CMCT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MEP潜伏期、CMCT均缩短,且联合组MEP潜伏期、CMCT小于低频组、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234、9.615,P<0.05)。结论高-低频联合rTMS能刺激神经递质释放,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单一频率rTMS治疗,可作为临床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偏瘫 重复经颅磁刺激 运动功能 神经递质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影响因素
8
作者 王皓 孙斌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7例。根据患者是否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n=136)及非气管切开组(n=81)。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ICH)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青海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7例。根据患者是否气管切开分为气管切开组(n=136)及非气管切开组(n=81)。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住院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影响高血压脑血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结果气管切开组患者的出血量、ICH评分、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7 d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破入脑室比例,ICU时间明显高于非气管切开组;术后7 d淋巴细胞(LY),术后7 d白蛋白(ALB)明显低于非气管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术后7 d LY、术后7 d ALB是气管切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APACHEⅡ评分、出血量、术后7 d IL-6、PCT、LY、ALB在预测患者是否的气管切开的曲线下面积为0.833、0.594、0.728、0.798、0.625、0.802。结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因素包括APACHEⅡ评分、术后7 d LY、术后7 d ALB。治疗过程中要关注相关指标的变化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气管切开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 降钙素原 白蛋白
下载PDF
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生irAE后免疫治疗再挑战
9
作者 张东 王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范式。ICIs通过阻断免疫内在下调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其配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是近年来肿瘤学领域最重要的突破之一,为不同类型的实体瘤治疗提供了新的范式。ICIs通过阻断免疫内在下调因子,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或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增加抗肿瘤免疫力[1]。然而,由于免疫应答增强和免疫系统失衡,患者可能会发生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 免疫治疗再挑战(immune-checkpoint inhibitors rechallenge)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郭泳梅 黎艳聪 张道敏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适用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好转出院的6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止咳...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适用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呼吸内科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并好转出院的60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支持治疗。按照呼吸支持治疗方式不同分为HFNC组(30例)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心率、呼吸)、血气分析[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情况。根据年龄及PaO_(2)FiO_(2)分层,分析HFNC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NC组治疗前后心率、PaO_(2)、PaO_(2)FiO_(2)比较[(85.47±13.21)次min vs.(97.67±22.62)次min、(95.92±27.33)mmHg vs.(80.3±19.02)mmHg、(321.23±78.73)mmHg vs.(278.40±67.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PV组治疗前后心率、呼吸次数、PaO_(2)、PaO_(2)FiO_(2)比较[(90.33±12.02)次min vs.(105.70±22.03)次min、(20.67±0.76)次min vs.(24.93±2.45)次min、(91.54±34.81)mmHg vs.(70.86±24.03)mmHg、(311.03±113.14)mmHg vs.(240.53±86.2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年龄及PaO_(2)FiO_(2)分层,与治疗前比较,HFNC组患者年龄≥71岁、PaO_(2)FiO_(2)在201~300 mmHg之间的患者治疗后PaO_(2)、PaO_(2)FiO_(2)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及NPPV均可改善AECOPD患者的氧合功能,效果相当,可作为NPPV的备选方案。HFNC尤其适用于年龄71岁及以上、PaO_(2)FiO_(2)在201~300 mmHg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基于靶向免疫联合转化序贯外科手术方案的探索与经验
11
作者 卢实春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75%~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HCC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2]。近年... 原发性肝癌是全球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75%~85%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1]。肝切除术是HCC患者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起病隐匿,大多数HCC患者诊断时已处于中晚期,而失去了手术切除机会[2]。近年来,得益于不可切除HCC系统药物治疗的突破与非手术局部治疗技术的优化,新型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加减局部治疗应用模式显示出了明显提升治疗有效率的价值。在不可切除HCC系统治疗中尤以抗血管生成靶向药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免联合)疗效突出、证据充分,故以此为基石的联合方案在业界迅速成为不可切除HCC转化序贯外科手术临床探索的重点。近年基于前瞻性队列的转化研究,在将不可切除HCC转化为可切除并取得远期生存获益方面的数据令人鼓舞。纵观现代肝脏肿瘤外科发展史,不可切除HCC转化治疗正逐渐显现出从“个案、经验性转化”向“系统性转化”发展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转化治疗
下载PDF
某医院6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12
作者 方映雪 徐玉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某医院6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的变化,探讨甲状腺疾病手术变迁的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28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资料,将HIS系统相应数据导出计算机,用Exce... 目的分析某医院6年间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流行病学的变化,探讨甲状腺疾病手术变迁的特点。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人民医院2016年6月~2022年5月收治的1028例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资料,将HIS系统相应数据导出计算机,用Excel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以2019年6月~2022年5月520例为观察组,以2016年6月~2019年5月508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年龄、性别、甲状腺疾病种类及恶性肿瘤病理类型变化等特点。结果近6年间庐江县人民医院甲状腺疾病手术均以女性(观察组81.54%、对照组84.65%)为主。两组患者组间性别、手术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种方面甲状腺恶性肿瘤手术率显著上升,乳头状癌人数几乎呈指数级增长,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疾病手术率有显著下降趋势,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疾病手术患者以女性多见,手术年龄恶性肿瘤较良性疾病年轻,恶性肿瘤手术占比呈显著上升趋势,病理类型以乳头状癌为主,良性疾病手术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手术 流行病学
下载PDF
PCNL肾造瘘管留置对患者术后出血、炎症反应情况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徐启鹏 章钟 +3 位作者 凌峰 张国华 王刚 周先明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肾造瘘管留置对患者术后出血、炎症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在宁国市人民医院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留置肾造瘘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留...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肾造瘘管留置对患者术后出血、炎症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2月在宁国市人民医院行PCNL的肾结石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有无留置肾造瘘管划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留置肾造瘘管,观察组未留置肾造瘘管。对比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情况、术前及术后1 d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15.28±4.82)d vs.(11.68±4.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8.00%vs.6.00%)、术后出血量[(221.47±42.58)ml vs.(215.68±39.74)m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3,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术前,且对照组术后1 d的CRP、TNF-α、IL-6水平分别为(23.17±3.74)mg L、(11.93±2.27)pg L、(21.85±3.72)pg L,明显高于观察组(20.85±3.6)mg L、(10.75±2.11)pg L、(19.68±3.55)pg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2、2.692、2.984,P<0.05)。结论在PCNL中留置或不留置肾造瘘管均能获得良好的结石清除率,但留置肾造瘘管会延长住院时间,加剧患者术后炎症反应,恢复进程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造瘘管留置 术后出血 炎症反应
下载PDF
高频经颅磁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的影响
14
作者 夏海桃 佟强 +4 位作者 王爱凤 王青梅 蒋娟 孙华娟 陈萍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经颅磁刺激(TMS)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 目的探讨高频经颅磁刺激(TMS)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图(sEMG)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高频TM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等级以及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和吞咽障碍严重度评估量表(DOSS)评分;检测两组患者舌骨上、下肌群最大波幅值及吞咽时程;评估两组患者吞咽生存质量问卷(SWAL-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洼水试验评估等级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A评分低于治疗前,DOSS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DOSS评分高于对照组[(23.15±3.51)分vs.(28.21±4.59)分、(6.11±0.78)分vs.(5.16±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2、5.67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舌骨上、下肌群最大波幅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吞咽时程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舌骨上、下肌群最大波幅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吞咽时程短于对照组[(752.46±94.56)μg vs.(605.45±65.48)μg、(732.12±82.15)μg vs.(594.56±55.89)μg、(1.83±0.42)s vs.(2.15±0.62)s、(1.87±0.41)s vs.(2.32±0.5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8、9.790、3.022、4.693,P<0.05);两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185.45±14.41)分vs.(164.45±15.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58,P<0.05)。结论高频振幅值增加可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大脑神经元兴奋性增加,致使其引起更多神经元发放行动电位,促进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递,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吞咽功能,还能改善其舌骨上、下肌群最大波幅值、吞咽时程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经颅磁刺激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护理中国专家共识
15
作者 《食管癌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护理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 王领会 +1 位作者 于媛 高远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ligand 1,PD-1 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 目前最常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包括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 ligand 1,PD-1 PD-L1)抑制剂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CTLA-4)抑制剂,是近年来食管癌治疗的重大突破,为食管癌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同时,也会诱发肺炎、内分泌系统紊乱、心肌炎等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1-2]。irAEs产生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食管癌的同时,引起自身免疫系统的激活,免疫细胞过度活跃、促进炎症的细胞因子增多和自身免疫抗体增多,作用过程中对机体正常细胞、组织及器官产生一定的损害,出现相关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护理 专家共识
下载PDF
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潘佳麟 俞伟忠 张伟峰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研究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2年8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68例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钩钢板组、联合组,各34例。钩钢板组采用钩钢... 目的研究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2022年8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骨伤科68例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钩钢板组、联合组,各34例。钩钢板组采用钩钢板固定治疗,联合组采用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并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关节活动度(前屈上举、外旋、外展);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钢板断裂、骨折不愈合、伤口感染)。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65、0.145,P>0.05);联合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7,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联合组高于钩钢板组(t=19.460、9.707、6.567、21.685,P<0.001);术后6个月两组前屈上举、外旋、外展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联合组大于钩钢板组(t=4.813、4.225、3.614,P<0.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钢板固定联合缝线治疗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肩关节功能,提高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钢板 劈裂型 肱骨大结节骨折 肩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李卫兵 丁好 +2 位作者 桑玉玉 薛漓 姚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分析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45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选取4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入组者均于入院24 ... 目的分析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MR-proADM)联合降钙素原(PCT)检测在脓毒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45例脓毒症患者为脓毒症组,同期选取43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入组者均于入院24 h内检测血清MR-proADM、PCT水平,脓毒症组以是否为休克脓毒症分为休克组(20例)与非休克组(25例),以不同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5例)与存活组(40例)。比较健康对照组与脓毒症组MR-proADM、PCT水平,同时比较各亚组MR-proADM、PCT水平,并分析MR-proADM、PCT指标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症组MR-proADM、PCT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06、35.745,P<0.05);休克组MR-proADM、PCT水平较非休克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67、2.149,P<0.05);死亡组MR-proADM、PCT水平较存活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58、2.174,P<0.05)。联合检测用于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较MR-proADM、PCT单一检测更高(P<0.05)。结论MR-proADM联合PCT检测用于脓毒症诊疗,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并可用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脓毒症 联合检测 肾上腺髓质素前体中段肽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研究
18
作者 彭扬 崔凯悦 +2 位作者 王秀莲 赵培庆 兰永廷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腺瘤患者223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完善内镜下活检且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IN),行...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瘤并上皮内瘤变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0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的结直肠腺瘤患者223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完善内镜下活检且病理诊断为上皮内瘤变(IN),行内镜治疗术后按病理升级情况分为未升级组与升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结直肠腺瘤IN内镜治疗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223例结直肠腺瘤患者上皮内瘤变病灶内镜治疗术后发生病理升级63例(28.3%),其中199例术前活检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病灶中,49例手术后病理升级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有4例术后病理升级为结直肠癌(CRC);24例术前活检为HGIN的病灶中,10例手术后病理升级为CR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腺瘤大小≥1 cm、形态为长蒂、组织学类型(有绒毛结构)、合并代谢综合征是IN患者内镜治疗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腺瘤大小≥1 cm、形态为长蒂、组织学类型(有绒毛结构)、合并代谢综合征(MS)是结直肠腺瘤IN患者内镜治疗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上皮内瘤变 活检 内镜治疗 病理升级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式对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
19
作者 王东君 张晓慧 +1 位作者 刘爱华 孙美果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医院2020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其中A组(n=28)采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n=27)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C组(n=25)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3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C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83,P<0.05);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81,P<0.05);A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2.007、35.805,P<0.05);3组患者术后1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31,P=0.877);A组术后10 h、20 h的VAS评分均低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82、34.001,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79,P=0.017);两组患者术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上升,A组活力、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躯体机能、躯体职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93、7.085、13.976、5.623、19.960、6.381,P<0.05),3组情感角色、一般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45、0.388,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均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老年急症患者衰弱状态与住院时长的相关性分析
20
作者 朱思颖 孙乙灵 +4 位作者 林琦琦 孟繁森 刘睿 惠海鹏 王刚石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索急症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住院时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因急症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性病照护-老年综合评估系统(InterRAI AC-CGA)评估... 目的探索急症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状态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住院时长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2022年因急症至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就诊并入院治疗的老年患者112例。采用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性病照护-老年综合评估系统(InterRAI AC-CGA)评估量表分别于患者入院后3 d内(初评)、7 d(复评)、28 d(住院时间<28 d者在出院前1天评估)(终评)进行采集患者功能状态数据,提取衰弱指数(FI)相关信息,建立FI-AC-CGA模型评估患者衰弱状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衰弱状态与住院时长的关系。结果入组的112例患者中,男性103例(92.0%)。初评无衰弱29例(25.9%),轻度衰弱27例(24.1%),中度衰弱32例(28.6%),重度衰弱24例(21.4%)。与初评相比,复评和终评时的无衰弱人数增加,中度衰弱和重度衰弱人数减少。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衰弱状态是住院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OR=5.987,95%CI=1.101~32.553,P=0.038)。衰弱恶化组相较于衰弱改善组,住院时间[35(29,90)d vs.29(20,41)d]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4,P=0.001)。结论FI-AC-CGA模型可以动态评估老年急症患者的衰弱状态,其动态变化与住院时长相关,衰弱状态恶化的患者住院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症患者 国际居民评估工具急性病照护-老年综合评估系统 衰弱 住院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