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4,485篇文章
< 1 2 2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突变单基因糖尿病病例系列报道
1
作者 陈双 蔡赟 +5 位作者 施云 刘晓云 郑旭琴 张梅 杨涛 顾愹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1-344,共4页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糖尿病类型之一,其中,MODY12和MODY13是由编码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基因[即ATP结合转运子亚家族成员8基因(ABCC8)和整流性钾离子通道J家族11因子基因(KCNJ11)]突变导致的。对于这类疾病,磺...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MODY)是最常见的单基因糖尿病类型之一,其中,MODY12和MODY13是由编码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基因[即ATP结合转运子亚家族成员8基因(ABCC8)和整流性钾离子通道J家族11因子基因(KCNJ11)]突变导致的。对于这类疾病,磺脲类药物能够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将有助于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该文报道了3例起病年龄在30岁以下,有明显糖尿病家族史,初诊时被误诊为其他类型糖尿病,而经过基因检测最终诊断为ATP敏感性钾通道突变所致的成人单基因糖尿病的病例,其中1例为ABCC8突变所致(已报道位点),2例为KCNJ11突变所致(新发突变)。我们对3例患者尝试使用瑞格列奈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提示瑞格列奈在治疗此类疾病中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敏感性钾通道 青少年起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磺脲类药物 瑞格列奈 单基因糖尿病
原文传递
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7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2
作者 朱燕 胡竞成 +3 位作者 吴梦娇 杜宣 李慧娟 施毕旻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4-219,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7(CXCL17)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及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糖耐量正常... 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7(CXCL17)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新诊断T2DM患者及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糖耐量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CXCL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测量其肝脏脂肪分数(HFF)。根据HFF结果,将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HFF≤5.5%)和T2DM合并NAFLD组(HFF>5.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FF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270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90名,单纯T2DM组88例,T2DM合并NAFLD组92例。T2DM合并NAFLD组的血清CXCL17浓度[(95.62±6.83)ng/L]高于单纯T2DM组[(56.49±9.45)ng/L]和对照组[(21.59±5.12)ng/L](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T2DM患者的HFF与血清CXCL17(r=0.672)、BMI(r=0.481)、ALT(r=0.447)、LDL-C(r=0.253)均呈正相关(均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17(OR=0.949,95%CI 0.926~0.973)、BMI(OR=0.773,95%CI 0.678~0.882)、ALT(OR=0.943,95%CI 0.918~0.968)、LDL-C(OR=0.632,95%CI 0.432~0.923)是T2DM患者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CXCL17增高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CXC趋化因子配体17
原文传递
近40年的欧美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娟 张莉莉 许樟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5,共5页
介绍2023年5月在荷兰海牙举办的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大会上由Andrew Boulton教授所作的中心报告,有关近40年来欧美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进展的内容。该文作者在翻译整理此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相关文献,对神经病变与足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介绍2023年5月在荷兰海牙举办的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大会上由Andrew Boulton教授所作的中心报告,有关近40年来欧美糖尿病足临床研究进展的内容。该文作者在翻译整理此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复习相关文献,对神经病变与足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足溃疡发生的原因、多学科合作团队在降低糖尿病足截肢率的作用、特殊敷料和辅助治疗对足病的改善、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糖尿病足的预防等内容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足溃疡 足感染 多学科合作 治疗 预防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病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多学科合作
4
作者 李娟 张莉莉 许樟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第九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ISDF)于2023年5月9日至13日在荷兰海牙召开,该文重点介绍有关糖尿病足病中心建设和发展以及多学科合作的内容,结合国内外糖尿病足防治中多学科合作和分级管理的临床实践,对于糖尿病足病中心的工作模式、流程、... 第九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ISDF)于2023年5月9日至13日在荷兰海牙召开,该文重点介绍有关糖尿病足病中心建设和发展以及多学科合作的内容,结合国内外糖尿病足防治中多学科合作和分级管理的临床实践,对于糖尿病足病中心的工作模式、流程、无缝衔接的成效、质量建设的标准及其重要性、必要性进行讨论,并介绍和梳理了澳大利亚国家糖尿病中心学会跨学科糖尿病高危足服务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足溃疡 足感染 多学科合作 分级管理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新型降糖药物的减重效果可以替代减重手术吗?
5
作者 陈燕铭 莫子健 谭莺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肥胖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减重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减重手术的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几年,新型降糖药物的减重效果表现尤为亮眼,药物治疗是否可以替代减重手术?该文分别从减重手术和新型降... 肥胖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因而减重对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非常重要。减重手术的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几年,新型降糖药物的减重效果表现尤为亮眼,药物治疗是否可以替代减重手术?该文分别从减重手术和新型降糖药物的优缺点方面展开阐述,认为药物和手术治疗都是目前在减重降糖治疗中的有效手段,临床上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安全有效的减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糖尿病 减重手术 降糖药物
原文传递
移植后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
6
作者 陈一梅 申晶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合并症之一,由于存在众多发病危险因素,移植后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2型糖尿病。移植后糖尿病会导致受者感染风险、移植物功能丧失风险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从而影响受者... 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是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合并症之一,由于存在众多发病危险因素,移植后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2型糖尿病。移植后糖尿病会导致受者感染风险、移植物功能丧失风险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从而影响受者的预后。因此临床中对移植后糖尿病的管理至关重要。该文就移植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诊断标准及临床治疗手段加以重点阐述,旨在改善器官移植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器官移植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治疗部分
7
作者 徐俊 许樟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点、难点。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不仅需要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同时需要外科清创和必要时的截趾以及血运重建,需要正确的判断和多学科的合作。该文对2023版《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进行解读... 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是糖尿病足治疗的重点、难点。糖尿病足感染的治疗不仅需要合理、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同时需要外科清创和必要时的截趾以及血运重建,需要正确的判断和多学科的合作。该文对2023版《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进行解读并将治疗进展进行介绍,为广大从事糖尿病足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指南 治疗 解读
原文传递
《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解读及进展:诊断部分
8
作者 徐俊 许樟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1,共4页
2023年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在荷兰海牙召开。糖尿病足感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会议上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讨论会(Workshop)、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呈现。经过4年,基于新的证据,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新一届的糖尿病足感染编委会对201... 2023年第9届国际糖尿病足论坛在荷兰海牙召开。糖尿病足感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会议上通过主旨报告、专题讨论会(Workshop)、论文交流等多种形式呈现。经过4年,基于新的证据,利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新一届的糖尿病足感染编委会对2019版的《糖尿病足感染诊断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该文就会议热点、研究进展和指南的更新进行介绍和解读,为广大从事糖尿病足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感染 指南 诊断 解读
原文传递
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在临床研究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9
作者 崔世维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血糖曲线、胰岛β细胞功能(BCF)和胰岛素敏感性(IS)都是动态变化的,血糖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血糖值取决于该时点的BCF和IS。血糖数值是判断BCF是否正常的“金标准”。理想的BCF指数应能反映BCF是否正常、代偿程度或损伤程度;IS是受试者在... 血糖曲线、胰岛β细胞功能(BCF)和胰岛素敏感性(IS)都是动态变化的,血糖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血糖值取决于该时点的BCF和IS。血糖数值是判断BCF是否正常的“金标准”。理想的BCF指数应能反映BCF是否正常、代偿程度或损伤程度;IS是受试者在某种状态下定量的胰岛素作用于靶细胞,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糖代谢生物学效应;而葡萄糖处置指数(DI)则是受试者在某种试验状态下血浆胰岛素产生的实际糖代谢生物学效应。该文对血糖波动、BCF及IS的动态变化,现有BCF指数、IS或胰岛素抵抗指数、DI的特点其应用,临床研究中应用BCF与IS指数的几个常见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临床期待开发出新的BCF及IS指数应具有的特点。正确使用BCF及IS指数,必须秉持糖代谢的动态观,牢记血糖、BCF、IS三者之间的调节原理,弄清各种BCF及IS指数的特点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功能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抵抗 葡萄糖处置指数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合并活动期夏科神经骨关节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系统综述》的解读
10
作者 徐俊 许樟荣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糖尿病患者合并活动期夏科神经骨关节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系统综述》(以下称系统综述)是形成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发布的2023版《糖尿病患者合并活动期夏科神经骨关节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基础,系统综述将符合入排标准的临床研究纳入,... 《糖尿病患者合并活动期夏科神经骨关节病变的诊断与治疗系统综述》(以下称系统综述)是形成国际糖尿病足工作组发布的2023版《糖尿病患者合并活动期夏科神经骨关节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基础,系统综述将符合入排标准的临床研究纳入,从诊断(皮温、影像学改变)、治疗(减压、药物和外科手术)、识别缓解(皮温和影像学)和复发的预防四个角度以临床问题形式提出,使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回答。该文对其全文进行摘译与解读,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科学研究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夏科神经骨关节病变 活动期 解读
原文传递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 被引量:1
11
作者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5 位作者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 郭立新 肖新华 潘琦 邓明群 虞睿琪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89,共43页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其规范化管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2021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我国首部老年糖尿病指...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增高,其规范化管理对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结局至关重要。2021年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以及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撰写了我国首部老年糖尿病指南,即《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1年版)》,强调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高度异质性,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分层和个体化的管理策略,首次提出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简约治疗理念"和"去强化治疗策略"。这版指南为临床医师提供了实用的、可操作的临床指导,对我国老年糖尿病患者全方位、全周期的规范化综合管理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我国老年糖尿病及相关领域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广泛开展。指南发布近三年来,国内外老年糖尿病及相关领域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积累,新的治疗理念、新型药物及治疗技术不断涌现,指南编委会及时对第一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对老年糖尿病的血糖管理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优化,编写了《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年版)》,以期继续助力中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及临床结局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人 指南 治疗路径
原文传递
紫草素通过上调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促进细胞自噬加快糖尿病创面愈合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捷 金利泰 +4 位作者 王涛 童芸 张帆 林熳熳 张梓凯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目的:探讨紫草素是否通过上调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调控细胞自噬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方法:将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紫草素组和糖尿病+紫草素+干扰CXCR4的... 目的:探讨紫草素是否通过上调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调控细胞自噬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方法:将24只Sprague-Dawley(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对照组、糖尿病组、糖尿病+紫草素组和糖尿病+紫草素+干扰CXCR4的短发卡RNA(sh-CXCR4)组,每组6只。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利用直径为1 cm的皮肤打孔器在大鼠背部建立溃疡模型。分别于创伤后第0、7、14和21天计算创面愈合率。于创伤后第21天,采集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分析创面病理变化,采用CD31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创面微血管密度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创面组织CXCR4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Beclin1和可溶性p6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第21天分别为72.44%±6.21%和93.71%±6.76%)、创面组织新生血管和胶原沉积、微血管密度以及创面组织中CXCR4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和Beclin1水平及自噬小体数量降低,而p62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紫草素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第21天分别为86.74%±4.86%和72.44%±6.21%)、创面组织新生血管、胶原沉积情况、微血管密度、创面组织中CXCR4和LC3Ⅱ/LC3Ⅰ和Beclin1水平及自噬小体数量升高,而p62水平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糖尿病+紫草素组比较,糖尿病+紫草素+sh-CXCR4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第21天分别为76.15%±3.85%和86.74%±4.86%)、创面组织新生血管、胶原沉积情况、微血管密度、创面组织中CXCR4、LC3Ⅱ/LC3Ⅰ和Beclin1水平及自噬小体数量降低,而p62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紫草素通过上调CXCR4的表达并激活细胞自噬,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 糖尿病溃疡 细胞自噬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社区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2023版)
13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阎德文 +3 位作者 肖新华 匡洪宇 薛冀苏 徐春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筛早防至关重要。利用数字化成像的远程医疗为眼科技术较为薄弱或缺少眼科的社区医疗机构开展DR分级诊疗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给具备远程医疗条件的城市地区开展基层主动筛查DR提供流程指引和个案管理参考,中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筛早防至关重要。利用数字化成像的远程医疗为眼科技术较为薄弱或缺少眼科的社区医疗机构开展DR分级诊疗提供了便利条件。为了给具备远程医疗条件的城市地区开展基层主动筛查DR提供流程指引和个案管理参考,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业专家,立足社区医疗机构的DR现状与需求,依据国内外最新权威DR管理指南并结合深圳经验起草了《社区医疗机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工作流程与管理规范的专家共识(2023版)》。在糖尿病防治中心的指导下,借助远程医疗人工智能信息化平台,统筹“以联盟医院为中心,以内分泌科为主导、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眼科为辅助”的DR筛查、分级转诊与多学科专案共管流程,以规范DR早筛早防和多学科管理体系建设,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数据驱动的连续动态管理,最终达到延缓DR发生发展、降低失明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本共识内容包括DR社区筛查的基本条件、DR临床分级与社区工作模式、DR社区主动筛查、DR分级转诊标准、DR专案管理、培训考核与质量管理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社区医疗机构 远程医疗 免散瞳眼底照相 主动筛查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1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与免疫状态演变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黄宝江 林小雅 +5 位作者 张军 郭松 李燕虹 马华梅 陈红珊 陈秋莉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8-335,共8页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小鼠在不同时期的肠道功能、血清相关抗体、脾脏细胞因子谱表达与肠道菌群的演变。方法取3~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8只,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C组,13只)和STZ组(15只)。STZ组连续5 d...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T1DM)小鼠在不同时期的肠道功能、血清相关抗体、脾脏细胞因子谱表达与肠道菌群的演变。方法取3~4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8只,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C组,13只)和STZ组(15只)。STZ组连续5 d空腹腹腔注射STZ 50 mg·kg-1·d-1,NC组注射等体积溶剂。实验第3周测定随机血糖>16.7 mmol/L为建模成功,定义为基线水平,两组各取6只小鼠处死,剩余小鼠观察4周,即实验第7周(实验终点)处死剩余小鼠。每周测量体重、随机血糖和每日饮水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脾脏细胞因子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IL-17、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清相关抗体[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与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1(ZO-1)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CD4+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对粪便进行16SrRNA菌群测序分析。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CD4+FoxP3+Treg细胞、肠道菌群、各免疫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流式细胞术与ELISA结果显示,在基线水平,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脾脏CD4+FoxP3+Treg、TGF-β、TNF-α、IFN-γ、IL-6、IL-17与血清ICA、IAA表达水平增加,脾脏IL-4、IL-10表达水平下降(均P<0.05);在实验终点,与NC组相比,STZ组小鼠脾脏TNF-α、IFN-γ、IL-6,血清GADA、ICA与结肠ZO-1表达水平增加(均P<0.05)。16SrRNA测序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STZ组乳杆菌属丰度明显下降(P<0.05),拟杆菌属、阿克曼菌属、普雷沃菌属和颤螺菌属丰度明显上升(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乳杆菌属丰度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65,P<0.05),与TNF-α、IFN-γ、IL-6、IL-17和GADA水平呈负相关(r值-0.61~-0.58,均P<0.05);颤螺菌属丰度与TGF-β、TNF-α、IL-6和IAA水平呈正相关(r值0.55~0.72,均P<0.05),与IL-10水平呈负相关(r=-0.59,P<0.05)。结论多次低剂量STZ诱导的T1DM小鼠可能存在CD4+Foxp3+Treg及TGF-β介导的负性免疫调节和以增加结肠ZO-1表达的肠道调节,其中颤螺菌属与乳杆菌属丰度改变可能参与免疫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链脲佐菌素 肠道菌群 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抗体
原文传递
肥胖程度和类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氨基酸关系的差异
15
作者 王敏 欧杨 +5 位作者 袁祥莲 朱秀芳 牛奔 康庄 邢国强 苏恒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类型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氨基酸关系的差异。方法: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腰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 目的:探讨肥胖程度及类型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氨基酸关系的差异。方法:为横断面研究,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研究对象腰围、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检测其血清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糖化血红蛋白(HbA 1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尿酸、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BMI将T2DM患者分为体重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根据腰围将T2DM患者分为非腹型肥胖(NAO)组和腹型肥胖(AO)组。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秩和检验、 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氨基酸水平与代谢指标、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色氨酸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氨基酸对肥胖程度和类型的预测作用。 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97例。其中,体重正常组33例,超重组42例,肥胖组22例;NAO组41例,AO组56例。与体重正常组相比,肥胖组T2DM患者的HbA 1c和HDL-C均更低,血尿酸、TG、HOMA-IR、BCAA中的异亮氨酸及芳香族氨基酸中的色氨酸、酪氨酸均更高( P<0.05)。与NAO组相比,AO组T2DM患者的HDL-C更低,TG、色氨酸均更高( P<0.05)。T2DM患者血清BCAA(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芳香族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水平与BMI均呈正相关( P<0.05),且血清色氨酸水平与腰围亦呈正相关( P=0.0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腰围为血清色氨酸的影响因素( P=0.048)。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色氨酸对肥胖和AO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45(95%CI 0.533~0.758, P=0.019)和0.629(95%CI 0.517~0.742, P=0.029)。 结论:肥胖的程度和类型与T2DM患者血清BCAA和芳香族氨基酸水平的关系存在差异。色氨酸除与全身脂肪堆积有关外,还可能和脂肪沉积模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肥胖 氨基酸 代谢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实体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16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8 位作者 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徐春 肖新华 窦京涛 郭立新 申晶 肖建中 李宁 牛玉坚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4-420,共17页
近年来有关器官移植后糖尿病(PTDM)诊治的临床证据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型降糖药和血糖监测新技术的不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PTDM的诊治进展。为详细阐述降糖药物在PTDM中的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 近年来有关器官移植后糖尿病(PTDM)诊治的临床证据日益增多,尤其是新型降糖药和血糖监测新技术的不断问世,进一步推动了PTDM的诊治进展。为详细阐述降糖药物在PTDM中的应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与北京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共同组织专家编写了《实体器官移植后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共识主要围绕降糖药物的降糖作用机制、推荐强度、临床应用注意事项及其与免疫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展开,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对PTDM患者的管理水平,改善其结局。该共识的发布将有助于规范PTDM的临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器官移植后 降糖药物 共识 治疗
原文传递
新发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乳糜泻抗体的初步筛查情况及其与血脂的关系研究
17
作者 张珺 雷珂 +3 位作者 田飞 张丽娟 王彩霞 陈志红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初步筛查新发1型糖尿病(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抗体并探讨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3年3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的98例新发T1DM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年... 目的初步筛查新发1型糖尿病(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抗体并探讨其与血脂的关系。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择2013年3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儿童内分泌代谢消化科的98例新发T1DM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发生率等]和实验室指标[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糖化血红蛋白(HbA1c)、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并计算体重指数标准差积分(BMI-SDS)、动脉粥样硬化指数。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抗体-IgA(tTGA-IgA),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肌内膜抗体-IgA(EMA-IgA),根据tTGA-IgA和EMA-IgA检测结果将T1DM患儿分为抗体阳性组和抗体阴性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χ^(2)检验、矫正χ^(2)检验。结果98例新发T1DM儿童青少年的平均年龄为(9.38±3.56)岁,男53例、女45例,男女比例为1.18∶1。抗体阳性组8例(8.16%),年龄(8.07±4.12)岁,男6例、女2例,男女比例为3∶1,其中单纯tTGA-IgA阳性2例、单纯EMA-IgA阳性2例,tTGA-IgA和EMA-IgA同时阳性4例。抗体阴性组90例(91.84%),年龄(9.50±3.51)岁,男47例、女43例,男女比例为1.09∶1。抗体阳性组和抗体阴性组T1DM患儿性别、年龄、BMI-SDS、HbA1c、GADA阳性率、IAA阳性率、DKA的发生率以及血压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α、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中心筛查的新发T1DM儿童青少年乳糜泻抗体阳性率为8.16%,乳糜泻抗体阳性与否对新发T1DM儿童青少年血脂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儿童 青少年 乳糜泻
原文传递
直觉饮食在糖尿病患者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王晶玭 张文慧 +4 位作者 唐溶崧 冯博 杨琨 李葆华 王群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医学营养治疗是实现糖尿病良好控制的关键。目前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执行医学营养治疗方案时仍存在较多阻碍,因此,亟须寻求新的护理干预策略,从而改善并维持积极的治疗效果。直觉饮食是一种新兴的适应性饮食理念,可促进并长期维持身心健康... 医学营养治疗是实现糖尿病良好控制的关键。目前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执行医学营养治疗方案时仍存在较多阻碍,因此,亟须寻求新的护理干预策略,从而改善并维持积极的治疗效果。直觉饮食是一种新兴的适应性饮食理念,可促进并长期维持身心健康。该文就直觉饮食理念及其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体重相关指标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发展适应性的糖尿病饮食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直觉饮食 医学营养治疗 血糖 体重 情绪
原文传递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
19
作者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委员会 郭立新 +2 位作者 洪天配 田勍 张丽娜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口服降糖药(OAD)联合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新型OAD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可发挥心肾保护作用。近年来,SGLT2i在T2DM患者中广泛使用,如何将这一类新型OAD与胰岛... 口服降糖药(OAD)联合胰岛素治疗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方法之一。新型OAD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在有效降糖的同时还可发挥心肾保护作用。近年来,SGLT2i在T2DM患者中广泛使用,如何将这一类新型OAD与胰岛素安全、有效地联合应用,成为T2DM临床管理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共识针对SGLT2i联合胰岛素的使用原则、患者人群选择、联合用药启动流程、治疗优势、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和注意事项等问题方面进行证据梳理,并结合我国的临床实际用药经验,提出13条推荐意见。旨在指导广大临床医师规范、合理用药,从而改善我国T2DM患者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 胰岛素 口服降糖药
原文传递
血清微小RNA-21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张洋洋 吕亚亚 +4 位作者 左玉琼 陈倩 权金星 刘静 刘菊香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2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间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匹...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21(miR-21)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间的相关性。方法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及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BMI)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NAFLD将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和T2DM合并NAFL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检测其miR-2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介素-6(IL-6)、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Kruskal-WallisH检验或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miR-21水平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血清miR-2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36例,包括T2DM患者91例,健康体检者45例。其中单纯T2DM组45例,T2DM合并NAFLD组46例,健康对照组45例。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单纯T2DM与T2DM合并NAFLD组研究对象血清miR-21均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BMI后,血清miR-21水平与HDL-C、mTOR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28和0.175,均P<0.05),与HbA_(1c)、FPG、FINS、HOMA-IR、IL-6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20、-0.230、-0.178、-0.283和-0.361,均P<0.05)。逐步线性回归结果显示,BMI、HbA_(1c)和IL-6均为血清miR-21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2.360、-2.354和-3.188,均P<0.05)。结论血清miR-21水平与T2DM合并NAFLD相关,miR-21水平下调可能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和糖脂代谢途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反应 胰岛素抵抗 微小RNA-21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